时间:2022-12-20 10:33:4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电气工程研究3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和全球经济的飞速变化,导致了智能制造业的进步需要越来越多的综合素质强的专业技术人才。普通应用型本科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着眼于电气智能工程领域研发、工艺、质量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从历史的定位和责任角度看,普通应用型本科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自身质量提高,对工业智能时代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可是专业之前陈旧的教学模式和老版的培养方案,限制着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这也就导致了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走出的毕业生与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距离产生的原因就是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忽视了新的工业时代更新的要求。作为专任教师,大部分时候缺少具体的实践阅历。这些共性问题的发生,极大地制约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根本上来说,也制约了毕业生的发展空间。结合这些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问题,如何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是目前每一位高校专任教师需要急迫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的起因
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经济社会每天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一体化的节奏带动着全世界范围内的知识碰撞。工业改革同本科教育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无论任何一次革新,都需要人才的支撑和保证,尤其是适应新变革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工业改革也为人才的培养指明了下一步培养的方向,新工科教育的发展势必为我国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新工科时代的本质要求,目的就是培养工科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目前由于相关因素的制约,本科学生大部分存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淡薄的现象。因此重视教学方法的升级与提高,加快人才模式改革的步伐,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充分利用提升现有的教学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品质、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唯有通过这样的思路,才可以确保新工业时代所带来的变革[1]。为更好地同世界变化的环境相接轨,我们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强调将“新工科”纳入到目前最重要的发展目标,着眼于国家的新型战略需要,对于高素质综合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提升。所以对于高等教育今后的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也就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目前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由于相关因素的制约,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计划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些现实的困难也制约着新工业时代背景下复合人才的高质量培养,面对这些困难,是我们下一步改革创新的重要前提。
(一)实践环节设置缺乏连贯性新的工业时代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环节的改革,更加紧密地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需求,最大限度地提升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工科学生在参加实践环节的教学活动中,大部分都有着极高的热情和参与度。可是缺少实践环节设置的连贯性,使得本科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的效果还不够理想。从政策层面来看,各地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于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可是由于高校机构设置的原因,造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很难形成有机的统一。这也就造成了一种局面,本科生普遍的参与度非常高,可是实践能力的培养水平却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时缺乏对创新创业环节本质真正的理解,造成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不遵循教学客观发展规律的行为。所以,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来重新定义,确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进一步构建以学生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才能使我们的毕业生更加适应新工业时代的要求,提升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2]。
(二)校企合作的成效需要进一步落实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行业背景,如果毕业生缺少真正的企业经历的参与感,那么必然很难做到平时所学的专业课程理论与智能化企业有效地对接。结合生产实际的创新型人才的匮乏,教师队伍中“双师型”人才比例的下降,诸多不利条件的影响,使得目前校企合作的机制和成果需要进一步的落实和加强。
(三)实习教学手段以及方式过于单调在新的工业时代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质量将迎来更大的挑战。之前的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教学、忽略实践的培养人才体制很难追赶上新工业时代的发展步伐,更进一步来看,学生动手意识的培养和如何落实产学研一体化的体制,都会影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针对目前的实践环节来挖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新工科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实习教学环节存在的缺乏重视程度、授课内容无法形成系统性的指标、同最新的工业发展目标相脱离等问题都制约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三、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手段
首先,考虑到智能化电气设备的应用,将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超级储能装置引进到实践教学环节当中,清洁能源作为“十四五”时期重点研发的领域,通过这种手段,必将大大提高目前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前沿性。其次,完善目前的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知识构建体系。针对当前很多实践环节同电气行业的新思路存在差距,本科学生无法灵活地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的问题,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整合专业课程的连贯性,确保专业培养方案的一致性。以电气工程基础的实践教学为例,采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在完成基础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将智能电网、新型能源等相关前沿理论融入到电气工程基础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这种方式的改革创新,提升理论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与理论知识活学活用的效果[3]。第三,重视实践环节同企业生产之间的紧密融合,为完善实践环节的必要前提下给本科生充分的实践平台。采用这样的改革思路,也是完善普通高等学校的基本定位,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例如在电气工程基础课程的实践环节当中,专任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进行新能源电气结构的研究,围绕新能源领域具体问题展开分析计算,提高同学们的应用能力。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加“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力度,完善专任教师理论知识的同时,着重提升交叉专业课程之间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加速打造一批年级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的老中青三代结合的专任教师队伍。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过程中,作为学生的引领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保驾护航。
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紧握工业发展定位,合理设定培养目标在实践教学中,按照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个别单元到综合应用,有层次地设置实践环节。形成以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自主性、协作性、现场实习和科研训练的实践教育模式。通过循序渐进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工程实践、发明创造分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团队协助精神和协助合作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形成专业培养与素质拓展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专任教师与学生管理相结合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立体化特色培养机制,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在每一个教学学期进行前,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组织下,专业负责人和相关课程建设负责人,以及企业合作教学的企业导师一起,按照最新的工业发展需求,就最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施步骤展开系统调研和讨论,进而来保证人才培养的过程能符合企业研发的最新需求,建立校企合作的及时反馈机制,进一步完善与更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强化书本知识和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机统一,从而有效地落实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去。
(二)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建设着眼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尤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根据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了课程体系框架,课程设置体现“强化两头优化中间”,强化基础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优化专业课程,制定了包含通识基础课程、大类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的完整的课程体系。结合OBE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角度出发,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环节纳入到整个本科培养全过程。为了更好地优化课程建设,针对形成性考核方面,强化具体的改革方向。在保证基本的平时出勤和表现、课程作业和阶段性测试的同时,提高实践成绩的考核比例,进一步抓落实,以实际的实践表现来促进学生对于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发挥学院和教学督导的检查力度,加强对于本科生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和评价指标。同时通过增设“认知实习”“专业方向综合设计”“专业技能综合实践”等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工程实践的重视程度,在课程资源的构建过程中,增加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前沿学科以及工程应用知识的成果展示,立体化地提升本科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政策的落实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切教学工作的中心,每时每刻都要提升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通过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的落实,保证学生在提高理论知识的同时,促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首先使大学生了解所学的电气专业的基本特点、就业方向,这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初心所在。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中,所蕴含的劳动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强化对实践活动的认识。还要在专业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自觉培养到偏远地区和行业中工作的奋斗精神和服务意识,报效国家的奉献精神。同时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激励高校教师到工业生产中参与实践,为学生全方位的综合素质提高提供基本保证。结合三江地区农机电气设备研发的行业优势,加快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群的建设力度,以符合服务地方经济的背景下,让广大学生投入到创新教育当中,进而是本科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更好地形成本专业的立体化理论和实践知识体系的构建。另外,以教授和年轻教师为代表,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参加各类各级别的创新设计大赛,提升能力的培养。
坚持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机制的完善,将具体改革措施落实到位。五、结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作为软件和硬件相互结合的专业,在新的工业时代背景下,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以新工科建设为主线,建立创造性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案,在进一步深化OBE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加速电气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形成适应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建设需求的课程体系;建立全面的教学管理制度,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满足学生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需求,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进一步的提升。教师工程素质和科研水平显著提升。在各类国家级和省级的科技创新竞赛中,学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对于学生来说,是实现以后职业发展的前提;对于电气行业来说,是保证人才质量的根本;对于专业来说,是实现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重大举措。
作者:王超阳刘德胜陈晓伟孙悦单位: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教
电气工程研究2
1.引言
2017年,教育部在上海、天津、北京召开会议并形成“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从此开启新工科建设[1]。新工科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背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2]。新工科建设包含3个层次:创办新专业;现有专业的交叉融合;传统专业的转型升级[3]。新型工科专业是针对传统的、现有的工科专业,面向产业未来发展需要,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或多学科融合而更新成的[4]。随着船舶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船舶将是船舶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物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媒体等新技术将在船舶上得到广泛应用,这表明船舶行业具有鲜明的新工科专业特点[5]。在新工科背景下,船舶电子电气专业需要培养具有创意思维、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6,7]。新工科背景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引起了许多研究人员的关注。许小青等结合新工科和智能船舶的发展,对大连海事大学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8];许媛媛等根据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对广东海洋大学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建设进行了研究,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9];吴志良等从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实习基地等方面对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10];李永鹏等对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认知实习进行了探索,从认知实习船的选择、认知实习教师的搭配、认知实习内容的编排和认知实习成果的整理等方面对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认知实习的实践教学提出了建议[11];李荭娜等基于马尼拉修正案,从行业标准出发对船舶电子电气专业的知识体系构建和实践进行了探索,并从课程体系构建、专业实习标准、大创拓展创新、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12];孙婷婷对互联网+背景下船舶电子电气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探索,从实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实训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13]。上述研究为新工科背景下培养适合时代发展和技术特征的合格船舶电子电气人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每个学校的办学基础和办学条件各不相同,在办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也不完全一样,笔者学校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开办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的时间不长,为适应新工科建设的需求,紧跟智能船舶和无人船舶发展的步伐,以培养高级国际船舶电子电气人才为目标,本文从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及虚实结合的教学方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少能够合理利用这些教学方式,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学效果不佳。(3)“双师型”教师不足。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一定比列的“双师型”教师。目前,具有实践经验的船舶电子电气人员是人才市场上的紧缺人才,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引进困难,造成师资力量极度缺乏,许多教师是刚毕业的没有船上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师资力量缺乏,师资水平不高,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下降。(4)实践创新不足。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意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不足,学校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够。虽然学校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果有相应的奖励措施,但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所需的实验室开放、实验设备使用等方面的支持不足,缺少创新创业指导老师,老师对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指导需要加强。
2.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自从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增设了船舶电子电气员以后,国内大部分航海类院校都增设了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14]。笔者学校增设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时间较晚,办学经验不足,各方面还处于不断完善中,特别是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陈旧。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新媒体和新能源等各种新技术不断渗入社会各行各业中,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社会各行业的转型和升级[15]。物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技术在船舶上的广泛应用,使得船舶行业开始向智能船舶转型升级和发展。智能船舶的操作、运维和岸基管理需要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现有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未及时更新和完善,实践教学跟不上经济发展和技术革新的步伐,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低、适应能力差,达不到新工科对人才培养的要求。(2)教学方法单一。目前,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等应运而生,这些教学方法的产生和应用为新工科建设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保障。然而,由于每个学校的教学改革基础和条件不一样,教学改革方法和成果的推广有待时日。根据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采用实体教学、虚拟仿真教学以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知识融合到实践教学中,将一些国际化、前沿性的知识渗透到实践教学中,及时更新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拓展实践教学知识,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2)丰富实践教学方法。紧跟教学改革的步伐,充分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等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实践内容和实践模块,采用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实体实验和虚拟仿真实验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以实体现场教学和虚实结合的方法来开展实践教学。采用实体现场教学方法时,通过课前实验视频学习、现场讲解、现场操作和现场讨论来进行;采用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时,通过课前实验视频学习、网上虚拟操作、现场实体操作和现场讨论来进行;对于船电岸电转换等实践项目,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和模拟器来进行。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践教学资源,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高素质国际航运人才。
(3)组建复合型师资团队。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是教师,新工科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一个复合型的师资团队。新工科背景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不仅仅是传统的具有一定船舶实践经验的航海类教师,也需要具有多学科知识融合、跨专业背景的专家。学校不仅要引进具有船舶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同时也要引进具有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知识和专业背景的专家,丰富师资队伍,组建复合型师资团队。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引进或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才来校授课,开展前沿性的知识讲座;定期派遣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拓展教师的知识面,让教师紧跟技术革新的步伐、随时了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有的放矢,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更高、适应能力更强。
(4)完善实践创新体系。未来的海洋是智慧的海洋,未来的航海是智慧航海,未来船舶的发展方向是智能船舶。智能船舶的研发、设计、建造、运维和管理需要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意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创新能力和创意思维的培养需要一套完善的实践创新体系。目前,船舶电子电气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性不强,许多实践项目都是验证性实验,教师提前把实验设置好,学生只需按照步骤逐步完成即可,缺少创新性和挑战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缺少足够的资金、设备、场地、平台和师资。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完善实验室开放制度,为学生课外实验、创新创业活动、毕业设计提供实验场地和实验设备,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利用开放实验室开展各种课外实验和创新创业活动,让学生独立进行毕业选题和毕业设计,并能根据设计要求独自开展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同时,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培养,完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因此,新工科背景下,需要更新实践内容,创新实践项目,完善实践创新体系,丰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意思维,培养符合未来智能船舶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3.新工科背景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1)更新实践教学内容。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特点,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满足教育部的相关标准要求,又要遵循交通部的相关规范。在新工科背景下,以教育部的相关标准为基础,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要结合STCW公约和《海船船员培训大纲(2016版)》要求,紧跟国际公约的变化和时代发展的步伐,同时根据智能船舶的特点,将人工智实践教学师资、实践创新体系等方面对笔者学校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4.结语
在新工科背景下,对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索,通过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教学方法、完善实践创新体系和组建复合型师资团队等措施,培养多元化、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技术人员。
作者:侯显斌 谢吉刚 田五六 单位:北部湾大学
电气工程研究3
一、引言
随着近年来大学生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正面临困境、挑战,这也进一步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3]。以电气工程专业为例,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能较好地掌握已有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了解当前电力行业的实际工程问题并掌握解决方法,为毕业后的求职面试,以及进入实际工作岗位时能快速上手奠定基础[4]。校企合作是大学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一种重要模式,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一环,也是办好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关键。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对本科人才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对于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有较大的提高[5]。为了能够培养合格的电气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国家不断地鼓励学校实行校企合作模式,支持行业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在本科教学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企业可以将前沿技术和实际需求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转变为当前专业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并将其传授给学生,从而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专业型技术人才。而协同创新方式,是校企合作下的新模式和重要支撑,通过协同创新模式可以更好地协同各类型企业的特点用于高校教学和科研,是培养电力行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支撑[6]。
二、协同创新环境下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分析
传统的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定向输送。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等互利共赢的方案,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可向企业输送人才,企业也通过校企合作向学校提供行业的需求和信息资源,最终使得学校人才和行业接轨。随着协同创新概念的引入,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用化课程设置传统课程主要是以电气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为主,在协同创新的环境下,校企合作的课程设置主要是在传统专业课程理论的基础上,融入当前行业遇到的实际困难问题,掌握电气工程专业的实践内容。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应遵循以下内容:首先,在校企合作开展之前,校方应协同各行业单位进行应用型实操课程的分析和讨论,通过不断的讨论和研究创新校企合作的课程内容,最终完成校企联合课程的讨论稿,通过反复论证实现对课程的研发,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其次,根据校企合作的目标以及本科教学的大纲,校方应协同各行业单位进一步研发电气专业实操现场培训课程。通过将学校的理论学习和企业产品的融合,研发出通俗易懂且符合高校学生认知范围内的实操课程,通过实操课程在实践中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最后,在常规课程研发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到当前行业快速变化的特殊情况,提高学生的行业敏感性和前瞻性,学校应协同各企业单位进行周期性的行业前沿讲座课程的研发。通过定期邀请行业专家来校进行报告,定期组织学生前往企业进行行业动态交流,最终提高学生的行业前沿跟踪能力和敏感度,为今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二)校内外双导师制度校内学生配备双导师,校内选聘具有行业背景的教师作为应用型课程的校内导师,指导相关理论和实践操作,在协同创新的环境下,为学生配备校外企业导师,校外企业导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提供行业需求分析、产品应用开发,以及动手实操指导等。通过校内外导师的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应用水平,贴近行业需求。
(三)协同单位的项目化教学传统的项目化教学主要是以校内老师的个人项目为基础,以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接触行业,提高学生的工程认知能力,培养实践和应用能力。随着协同创新的引入,协同单位为学生的项目化教学提供了新的模式,通过整体规划,可将协同单位的企业具体实操或产品作为项目化教学的目标,学生在校内完成理论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产品的实际开发和应用都可以在企业进行实践。通过校外导师的指导,将课程中的实践部分放到企业内完成,提供产学研用的一体化培养方式,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三、协同创新环境下校企合作运行与保障机制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校企合作运行与保障机制主要由校企合作机构的建设、校企合作运行条件保障、校企合作经费管理三个大类组成。
(一)校企合作机构的设置情况校企合作机构设置的分为:校企合作管理及运行机构建设、校企合作机构专职人员的建设、校企合作关键事项决策以及校企协同举办活动等。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管理机构主要职能如表1所示。
(二)校企合作运行条件保障校企合作运行条件保障主要从校企合作基础设施、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校企合作信息建设等方面入手,主要的功能如表2所示。
(三)校企合作经费管理协同单位和牵头单位自筹经费应如数准时到位,重点关注经费管理、经费审计情况,资金的主要用途、支出的审核管理,以及人员奖励、专用仪器设备购置情况,程序是否规范等,具体如表3所示。
四、协同创新环境下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实践
协同创新环境下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校企合作创新制度建设在制度建设方面主要关注校企合作人事制度、校企合作绩效制度、校企合作经费制度、校企合作知识产权制度和校企合作学术交流制度等。校企合作人事管理制度:校企合作的人事管理拟采用双向动态岗位轮换制度,一方面根据校企合作团队初期给出任务具体目标,并对人事进行岗位初选安排合适的岗位。而后,在考核期过半的时候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如果考核结果不理想或不通过,可对考核人员进行动态调岗;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人员在考核过半以后,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调换其他岗位。打破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双向动态岗位轮换制度,提高校企合作岗位和应聘人才间的双向适应性。绩效评价制度:校企合作绩效评价需要联合学校和协同的企业单位,共同研究和制定校企合作团队及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构建以教学和应用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团队,受聘导师采用分层、分类的多尺度考核评价机制,对受聘导师的绩效采用多维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对主要的教学和应用方向构建利益共享且风险共同承担的双边制度,实现对学校和企业的参与人,根据个人或团队的有效贡献大小来享有最终收益。同时也分担可能的责任,学校和企业的参与人员绩效应差异化分配。经费管理制度:重点制定经费的规范使用章程,专项经费需统一管理,不得挪用和转移;经费使用实行申请、评审以及审批三个环节,明确各协同企业单位所管理的经费的最终行政审批负责人,确保所有资金使用过程中具有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明确校企合作所产生的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以及知识产权产生效益后的利益分配问题,讨论协同各企业单位的知识产权转化和激励机制,制定能鼓励协同企业单位知识产权转化的新政策,提高校企合作导师及学生创新和申请各类知识产权的积极性。
(二)创新举措主要创新举措包括:人事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模式、考核评价机制、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等,具体如下。人事管理制度:对学校和企业联合承担的团队负责人分阶段进行定量指标考核,联合团队内的成员由负责人单独考核。构建一种以任务为牵引、考核为约束的校企合作受聘人员管理办法,实行受聘人才的柔性使用制度,灵活的聘期和绩效挂钩使用制度;制定校企合作受聘人员的多元全方位考核差异化薪酬制度,依据其个人所承担的岗位类型、任务难度、教学成效以及在岗年限等制定多维度岗位分级薪酬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对受聘人才提供包含交流,展示,学习等多种政策及对应的经费支持;加强互换式多方联合共同培养机制,实行“联合动态轮换导师制”,进一步培养行业急需应用型本科人才,推进校企合作全球视野的国际化深度融合项目,建立“N+1”“N+N”等多种校企联合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全面提高校企合作受聘人才和本科人才的培养力度。考核评价机制:采用多维度、综合定量分析及评价机制,学校和企业单独考核,将团队和个人考核相结合,构建分层、分任务、分难度的多维度考核指标体系。将学术研究、校企收益和社会影响三个方面相结合,综合评判校企合作人员的最终绩效;实行质量和数量相结合的多维度综合评价体系,对于学生取得的高水平成果实行一票通过制,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组织模式:确立各个校企联合团队的组织模式,团队核心成员应保持相对稳定,部分成员根据校企合作项目进行柔性使用;对于校企合作项目任务承担方式,可采用个人特长和项目任务共同牵引下的团队分工制,由负责人协调不同人员的任务指标。资源配置方式:构建社会化资源共享、有偿使用机制,提高学校和各企业协同单位的仪器设备、软件系统、硬件服务等使用效率;协调协同企业单位的建设需求,提高资源共享的多边互补性。
五、结语
本文对电气工程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与体制机制建设思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了如何利用协同创新环境下的校企合作优势,使电气工程专业所学内容更好地适应当前电力系统的实际工作,并在协同创新的环境下,以电气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建设为背景,详细阐述了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运行与保障机制,以及体制机制创新三个方面的内容。为协同创新背景下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进一步提高电气工程专业校企合作的教学效果以及体制机制建设的完善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青,宋伟.人工智能时代校企合作计算机人才培养优化方案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28(7):93-98.
[2]邓鸣,徐文玲.“新基建”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1):184-186.
[3]冉云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解释框架[J].教育发展研究,2021(7):44-52.
[4]黄音,毛莉莎,庞燕,等.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4):105-110,117.
[5]张宝磊,朱帅玲,宋小鹏,等.“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合作共同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桂航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观察,2021,10(5):93-96.
[6]黄大明,黄俊明,黄伟,等.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6):140-143.
作者:陈光宇 郝思鹏 陆旦宏 蒋春容 单位:南京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