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创作能力研究3篇

时间:2022-12-21 14:38:4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美术创作能力研究3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美术创作能力研究3篇

美术创作能力研究1

虽然国家对于农村小学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设备,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但由于农村的小学生无法及时适应新型的教学模式,就使得农村小学在培养学生美术创造能力方面困难重重。

一、关于农村小学生美术创造能力的现状分析

纵观全国各地的农村小学,不难发现,即使国家一直都在呼吁要贯彻落实对小学生进行剪纸等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但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直接导致农村剪纸等艺术教育不见成效,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各个学校的领导不够重视、家长普遍都不支持、学生的兴趣不高、设备、教育等资源缺失这五个方面。一方面,农村学校的领导都更加注重考试科目,注重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这也是造成家长不支持的原因之一。再加上农村的留守儿童较多,这就导致家长对学生的关心不够,就算关心到了也没有额外的能力去支持孩子学习以外的特长培养。另一方面,农村的学校由于地域发展不好,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建设相关的美术活动室,更无法支撑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时所需要的美术器材。再者就是老师自身的美术基础知识储备不足,这就使得学生无法接收到专业的美术创作指导。因此,关于农村小学生美术创造能力的培养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剪纸在我国民间流传极广且历史悠久,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随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思想的逐渐植入,教育部门纷纷开始将传统文化相关书籍运送到各个学校之中,这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通过剪纸作品的制作,小学生可以感受到剪纸的美之所在,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动脑动手能力。

二、剪纸教学对农村小学生美术创造能力的培养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视觉审美能力剪纸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对小学生视觉神经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小学生在剪纸教学中耳濡目染,自然就会慢慢地受到剪纸艺术的感染,从而激发出自己欣赏美的能力。老师通过剪纸教学给学生展示剪纸艺术,让学生在观看和创作剪纸的过程中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一种立体记忆。从大脑发育的角度来说,这能很好的刺激小学生的大脑皮层,从人类视觉系统的完善来说,这种合理的刺激行为有助于人们感官的发育与成型。

(二)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大脑的开发小学生的大脑还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并且这个过程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科学研究表明,促进小学生大脑的良好发育不能只依靠语数外等书本内容的学习或者测试,还要对儿童进行一些身体以及大脑方面的训练。而剪纸艺术作品的创作不仅操作简单,还能够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学生在剪纸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愉悦感从科学上来说可以产生健康物质,对其大脑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小学生从小就开始进行剪纸方面的创作,有利于促进其大脑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其发挥无限的想象力,更是对其增加记忆力和提高IQ水平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有助于加强小学生的创作能力不只是农村的小学,在城市里也有部分小学只重视学生考试科目的教育,这就使得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不能够协调发展,缺乏更多的智育锻炼。而剪纸艺术的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应有的满足感、自豪感和幸福感,更有利于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得学生全面发展。另外,小学生正处于一个身体机能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期,如果这一时期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教育,其今后的行为习惯一定会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剪纸教育对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三、民间剪纸艺术在农村小学教育中的创新与发展

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其实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尝试解决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力求做到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都主动参与。这样,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不仅能学知识,而且能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通过建立良好的创作环境激发小学生的自主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处于一个不稳定的时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良好的创作环境是激发儿童创作潜能的必备要素之一,因此良好的环境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小学生对事物已经有一个明确的简单认知了,随着他们的成长,其视野也迫切的需要开拓,这个时期他们就会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老师恰好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性组织一些剪纸相关的活动,比如带领学生一起了解我国的剪纸文化;组织学生参加剪纸相关的比赛;开设相关的专门教学课程等。只要学生对剪纸的兴趣一旦形成,就会自觉地投入到剪纸的学习中,当然,这都建立在学校能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的基础上。因此,要想发挥剪纸教育在农村小学课堂中的最大作用,学校首先要保障良好的创作条件和环境。

(二)通过引导式教学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结合小学生年龄的特点,老师要时刻在学生学习时起到足够的引导作用,当然,老师在进行引导式教学时也应当注意教学方法。近年来,我国一直都在提倡快乐式新型教学,剪纸又是一门特殊的学问,其可操作性也是远远高于语、数、外等的教学,因此,老师可以在课堂中亲自给大家演示剪纸艺术,并采用提问式教学方法引起学生自主思考。当然,提问的问题不宜困难,提问的目的应该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们主动在“愉快玩耍”的过程中感受到剪纸艺术的其妙所在,从而增加学生学习剪纸艺术的积极性,为其以后美术创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三)通过做游戏等新型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生的创作能力当学校的硬件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剪纸教育对课堂形式又有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学校在举行相关活动时不能只关注活动的目的,还要注意活动本身的趣味性,只有有趣的活动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可以培养自己的探索意识,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美的事物,只要老师可以在一旁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就可以将自己探索到的东西合理运用到剪纸创作中,这为其以后的创作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剪纸等艺术教育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其目的就是要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为各个艺术领域的专家,而是通过剪纸等艺术教育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通过这些艺术教育来提升学生的专注力、感知力、审美力等,为其拥有更好地美术创作能力提供一个学习平台。对于农村的小学生来说,剪纸教育无疑就是打开了他们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是一种在艰苦条件下学习的光明所在,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教育部门应当把剪纸教育落实到农村小学课堂中去,让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将自己的情感、想法等融入到艺术作品中,从而激发出自己美术创作的潜力。

作者:陈建萍 单位: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鸡冠山乡中心小学

美术创作能力研究2

美术课堂向来是许多小精灵施展才华的舞台,它净化了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经验,为学生生活创造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所以美术课堂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是通过美术课堂这一特殊形式,让学生认识世界、发现自然、感受生活,更给美术课堂洒上一点空气清新剂,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诗情画意

文学总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它在课堂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课堂上运用精练的语言,便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向是中国绘画艺术所追求的,作为绘画的启蒙教育者,教师可以将诗与画相结合巧妙地运用到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创作,那样美术课堂会更添光彩。如:“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是学生很熟悉的诗句。白毛、绿水、红掌、清波,展现了一幅美丽而又自然的朴实的画面,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难以看到这样的画面,但诗句使他们产生无数的遐想,大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又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些自然景观对于平原上的孩子来说很陌生,但读了此句后,令人有种心旷神怡、身临其境的感觉,此时可以让学生想象这样的画面,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创作,当然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幅幅活泼而古朴的画面。如此的诗句举不胜举。再者,如果学生在画画的同时也记住了诗句,更有助于语文的学习,这不是一举两得吗?当然,小学美术课堂只是艺术的启蒙,也不能句句都是诗句,有些语言只要言简意赅,做到“话中有画,画中有话”就可以了。如:苏教版第三册《夏日印象》写道:“在我们的记忆里,夏天是灼人的阳光,绿树下的浓阴,暴雨雷电,还是游泳时的欢乐喧哗?……”那动人语言一下子就让学生眼前出现一幅幅夏日动人的画面,学生当然很快就进入角色。

二、音乐之声

如今美术课已不单纯是学生画画的乐园,还是培养学生理解美、创造美、表现美的综合能力的乐园,并通过美术课这一形式融会贯通地学习各科知识。如果教师有良好的音乐修养,那么课堂会更活泼、更趣味、更新颖。“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导入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非常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用音乐导入将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的角色。如我在上《有趣的昆虫》这课时,让学生随着《花仙子》这一音乐唱一唱、跳一跳,把学生引入一个大花园,一起寻找各种有趣的昆虫……这时学生的心情轻松愉快,兴趣自然提高不少,很快进入学习的角色。安静的课堂气氛是理想的作画环境,但有时会使学生缺少创作的灵感。用音乐渲染课堂气氛,一方面能使原有安静的课堂气氛曾加一点灵气。如上国画课时,每位学生都在认真练习,而这时添加一段古筝或琵琶之类的中国古典音乐,不仅使课堂气氛热起来,更使师生感受到琴棋书画的韵味,使人心旷神怡,激发创作灵感。另一方面可以创设情境,获取灵感。我在上《画情绪》一课时用了《秋日私语》这一钢琴曲,给人秋风徐徐吹来,落叶在脚下沙沙作响的感觉,好像进入了一片大森林,树叶重重叠叠很茂密,只能在树与树的空隙间见到一线阳光,使人感到一丝凉意……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情绪发生了变化,有些淡淡的哀愁,又有一些快乐,每个学生的感受各不相同。这时教师马上让学生用线条、色彩表现此时的情绪,学生都充满创作激情。

三、求异创造

儿童是富于创造的神奇的天体,地上的花草、树木等都可以让学生插上联想的翅膀去创造。正因为儿童有这样的特点,所以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向传统挑战的创造精神。我上一年级的美术课《太阳和月亮》这一课,便考小朋友:“你叫太阳什么?”小朋友不约而同地回答我两个字:公公。我顿时眉头一紧地说:“我觉得每个季节的太阳都是不一样的,春天花团锦簇,如诗如画,阳光暖洋洋地照在身上,真是舒服极了,我觉得那时的太阳可能是一个美丽的小姑娘。(我顿时画出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夏天到了,小姑娘放暑了,所以太阳公公来了,那时的天气会变得很热。秋天的太阳是一个顽皮的小子,瞧,太阳还挂在天上,就下起雨来了……”最后我邀请小朋友说说冬天的太阳。有的小朋友说冬天的太阳是一个威武的神将,把热气都赶跑了,有的小朋友说冬天的太阳是一个银发的老婆婆,她梳头时掉下的头发就是冬天的积雪,还有的小朋友说她是一位勤劳的阿姨,冬天的白雪就她洗衣服刷牙时的泡沫……

四、火眼金睛

现在儿童的绘画工具很多,有水彩笔、油画棒、颜料等,要鼓励儿童综合运用多种绘画工具,让他们画出最鲜艳的画。这很重要,但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材料,如蛋壳、破凉席、碎布、棉花,或是被抛弃的瓶罐等,他们的造型和用途看起来很不起眼,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观察,其实他们有特殊的质感和丰富的色彩,用它们拼贴图画或制作工艺品,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苏教版第三册《小挂件》,学生找了旧挂历、蟹壳等物品制作,造型新颖,色彩大方,会有一种自然的美。又如《什物贴画》这一课,学生利用一些果壳都做出美丽的画。又如我们每天要吃的蔬菜,它的造型和色彩是非常美丽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它来创作,其作品就更富有童趣了。从这些作品中更能感觉到学生所特有的创造力。所以教师平时经常引导学生用他们的大眼睛寻找生活中特殊的发现,并收集起来用于创作,其作品很富有灵感。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术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教师应该以心发现心、以火点燃火,发现学生这一块神奇的土地,给学生一双大眼睛,相信自己也会有很多发现。

作者:吴筛芹 单位:阜宁县实验小学

美术创作能力研究3

美术课堂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中,让儿童画创作进入美术课堂是当前课程改革中最能挖掘、拓宽、丰富美育内涵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课程目标最好的载体。二十多年来,我在儿童美术创作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作了以下的尝试:

一、启迪诱导,丰富联象,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少年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旺盛时期,他们活泼好动,富于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我们应该使儿童这种潜能和天性得到充分的表露和发挥。

(一)用类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类似联想。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方面想起,在美术知识的各个体系中,每一知识体系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或相似形态。因此,我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的内在的或形式的联系,以某一知识点的意义特征或形式特征为联想的出发点,对学生平时学习的零星的、分散的知识点按相同、相似等特征进行归类,将同类知识串联起来,如我在教学第11册国画《有特点的人脸》一课时,抓住第9册国画《动物的脸》的绘画方法,利用动物和人物的特点在绘画手法上都必须经历笔墨技巧这一绘画方法的一致性和相似点,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并进行归纳,从而收到艺术的效果。这样学生在学习新课时,运用原有认知结构中储存的知识信息,就能举一反三地学到新知识。

(二)引入音乐启发联想,鼓励创新。我在美术教学中一直努力尝试让音乐飞入美术课堂,它不仅营造了课堂的艺术氛围,激发了学生学画的兴趣,而且还拓展了联想空间,诱发了学生的绘画灵感。同时借用联想、畅想和猜想等方法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如我在教学科幻画时,首先讲给学生身边的科学知识,让他们在课余时间阅读、查找科普读物,把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又启发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幻想高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快捷。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启发、引导,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想象力也丰富了。

(三)主题范围尽量缩小,让学生围绕具体可视的形象去联想。科幻画题目大,学生无从画起。我时常启发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想起,如空气污染怎么办?怎样让残疾人生活得更方便?以后上学可以不背书包吗?这样学生就画得具体了。

二、加强欣赏,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美术教学不能局限于技巧的培养,还应当让儿童在欣赏各种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我在绘画创作教学时,时常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和学生的优秀美术作品。因为美术作品涉及的范围很广,古今中外、天上地下、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无所不含。通过欣赏各种美术作品,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美术知识。又如在教学绘画创作时,我在教室里开辟了展览区,展出学生的优秀作业或优秀作品,鼓励学生争做“你棒!我更棒!人人争最棒!”随堂欣赏优秀作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审美能力。

三、贴近生活,化解难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又是创作的源泉。”生活为学生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生能把自己生活中的体验、受到的感染,表现得淋漓尽致(如祖国的河山、人们的生活,各行各业的发展等等)。正如艺术大师罗丹所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在教学中,我时常带领学生深入生活,使他们在生活中感受美、鉴赏美,进而触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和表现欲望,从而降低创作难度,增进和强化收集捕捉形象的能力。学生的生活环境决定着学生创作题材的内容,新鲜有趣的事时时激发着创作灵感,引起创作的冲动。如在上《家乡的小吃》一课时,我课前让学生认真观察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讨论中,同学们的说法各异,有的学生还用动作表演出来。讨论非常激烈,于是我要求他们用绘画的形式把自己观察的情境表现出来,学生已急不可待地拿出画笔和纸开始创作,可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

四、加强训练,拓展思路,引导学生自由创作。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考虑问题,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由想象能力。如在上第10册第18课《昨天、今天和明天》一课时,我让学生欣赏本课中的太空作品,并让学生了解太空、幻想太空是什么样子。由于太空的极限无人知晓,我再次让学生自由讨论:如何飞向太空?在太空中怎样遨游?人类开发太空,建造怎样的建筑物在卫星与星球间运转?由于学生的经验不同,想象能力也不同,他们所描述的太空世界各式各样、多姿多彩。因此,我让学生大胆想象:以观看星星、月亮为主构思创作,或以观看行星为主构思创作,或以造型各异的太空船为主构思创作,等等。这样进行一题多画的训练,学生的自由想象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注重构思,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完成一幅作品,艺术构思是中心环节。学生选择的题材大多都是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以及对祖国的歌颂和对未来理想的追求。在构思过程中,我帮助学生把在生活中搜集到的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整理、提炼,力求构思完美。如反映校园生活的题材,我要求学生要仔细品味教材中同龄人的作品,让他们满腔热情地去表现自己的生活和从事感人的艺术创作。再如,在处理中日关系的题材时,我启发他们从和平、友谊的角度来立意,用寓意、象征等艺术语言进行构思、构图(从题材到主题、从生活到艺术、从内容到形式这一创作规律),于是,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题材进行反复推敲和探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总之,每个儿童的性格、爱好都不一样,对于同一事物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也不一样。如果我们刻意地要求他们模仿别人的画并把结构画得如何完整、形象如何逼真,那样就根本谈不上让儿童去反映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创造出有鲜明个性的绘画作品来。因此,我们应该让儿童在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展示他们积极的创造本能。

作者:刘玉霞 单位:渭源县清源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