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分析3篇

时间:2022-12-23 10:57:0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地质灾害防治分析3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地质灾害防治分析3篇

地质灾害防治分析1

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不确定性很强,因此需要从源头加以管控,强化每个环节的布控工作。同时,由于地质灾害发生后,危险范围难以确定,边界存在模糊性,因此监测工作的开展难度极大。在新的发展背景下,自动化技术手段不断完善和发展,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十分有利的帮助。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有效应用自动化监测手段,能够极大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对灾害把控的质量,也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为精准和综合性信息,使每个流程都紧密结合,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效果。

1地质灾害防治自动化监测手段应用的价值

地质灾害以多种形式存在,尤其是滑坡等变形体分布比较分散,形成机制也十分复杂,是多种因素影响而成的地质灾害。正因为如此,在对这些地质灾害问题进行监测时,应做好前期环境调查,将此作为工作的基础推进后续的工作。与此同时,地质灾害大多发生于偏远区域,这些地区的交通相对不便,通讯也十分不便利,因此监测的难度极大,尤其是电源接入难度很大,无形中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而从现阶段来看,大部分监测工作的开展往往基于人力完成,即使设置了诸多设备,也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操作,导致获取数据较为缓慢,数据汇总的速率得不到保障,增加了监测的成本,使得相关工作开展的效率较低。尤其是地质灾害伴随着一些恶劣天气,在极端天气下,工作人员难以在现场开展相关工作,无法及时、高效地获取信息,导致地质灾害防治的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地质灾害监测的边界较广,条件也较为复杂,而自动化监测等手段要求极高,监测仪器需要被安装于恶劣环境下,对环境适应性和抗干扰性有极高的要求,这些都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自动化监测手段的应用和完善,以此提高地质灾害信息采集的效率,强化对相关信息的挖掘和研判,全面提高监管的质量,并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撑。自动化监测手段能够实现全过程、实时监测,能够随时随地掌控相应的信息,帮助管理人员迅速做出调整,形成合理化管理建议,并能够借助自动化手段,快速部署,进一步降低对人工的依赖性,全方位提高监测和完善的效果。

2地质灾害防治自动化监测手段应用的着力点

地质灾害防治自动化监测手段的应用,最终目的是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运行和管理质量,满足相关工作开展的需要[1]。因此,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自动化监测手段的应用需要满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客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2.1通过应用自动化技术,提升各个部门合作的快捷性针对地质灾害监测的相关工作,我国设置了中央到地方垂直管理的运行模式,中央会统一部署相关工作,下达相应的命令,而基层地方部门则会基于上级政策及指导,开展相关工作,并根据辖区内地质灾害的现状,做好相应部署。整个过程,需要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不但需要实现意见和方案的传达和交换,而且需要数据方面的互通共享,还需要双方做好工作安排,这个过程往往流程性强,因此容易出现状况。而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结合自动化技术提供的数据信息、自动化分析研判数据,迅速做出判断,提高运行效率,也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上级部门和基层部门之间可以形成更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实现运行的高效性,节省一些不必要的流程,大大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的效率。

2.2基于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提升防治的体系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部门往往需要开展多方面工作,需要对基层地质灾害进行长期预警和数据采集,对灾害调查结果进行评价,然后以此形成监测预警机制,制定综合治理方案,并形成应急综合防治机制。整个工程需要自动化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更为高效地收集信息,并形成快速响应机制,真正为相应研判和决策提供支撑。这样一来,管理部门才能够快速完成相关任务,以最快的时间做好部署,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3结合自动化采集技术,形成数据更新模式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有完备的数据支撑,管理部门需要在这些数据支持下,做出分析和判断,并得出正确的结论,便于接下来的工作开展。而很多地质灾害的内部构造复杂,数据采集的难度较大,因此需要管理部门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数据采集技术建设,以此支撑相关工作的开展。而自动化采集技术手段能够更好地发挥管理人员和技术手段的作用和价值,形成完善的数据运行模式。在科技创新的支撑下,可以在野外更好地采集信息,如可以利用智能采集系统和二维码技术,方便工作人员采集和上传数据,形成专业的数据库,并在具体的调查中更新数据库信息,供上级部门和基层部门共同使用,打造信息共享机制,有效实现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实时采集、实时传输和实时更新。

2.4利用自动化监测手段,提升检测精度监测工作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保障[2]。在实际工作中,监测工作的开展难度较大,监测的信息也较为粗略,给工作开展造成较大的困扰。而利用自动化监测手段,可以丰富监测方式,提高监测的精度,并可以有效预警和分析相关问题,有效提高监测预警的技术性,能够打造实时采集机制,并可以动态化展开分析,做出预警机制,全方位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5借助自动化服务,形成系统化防治体系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需要多方主体参与,仅依靠管理部门远远不够。尤其是在新的发展背景下,社会对安全问题要求较高。因此,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开展,势必需要多方主体参与。而借助自动化服务技术支撑,打造完善的智能地质灾害服务机制,能够将多方主体纳入管理体系,发挥每个人的作用和价值,可以在面对地质灾害问题时,及时上报,发送相应的信息,并通过智能化平台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这样就可以形成全民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体系,借助自动化手段,全面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地质灾害防治自动化监测手段设计优化方案

根据当前相关工作开展的需要,地质灾害防治自动化监测手段的完善,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环节的运行需要,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结合目前相关工作开展的现实需求,地质灾害防治自动化监测手段设计优化方案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3.1提升群测群防数据采集智能化水平,实现自动化防控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需要,在自动化监测模式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地质灾害数据采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自动化防控[3]。在此过程中,管理部门要做好群测群防点的设计,提高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采集的智能化水平,建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智能终端,实现个人和该系统的有效对接,全方位提高群测群防定量监测数据的工作效率,也能够更为系统地把控地质灾害状况,有效规范灾情险情信息,并通过智能化采集和上报,全方位提高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接收的效率,并可以及时定位群测群防员的位置,进而快速找到地质灾害所在地,全面增强自动化防治效果。同时,由于地质灾害数据较为繁杂,很多无用的信息会影响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自动化建设过程中,管理部门需要提高地质灾害野外排查数据采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通过应用移动终端,提高野外数据采集的灵活度,并通过多元化信息采集,提升群测群防的效率。另外,由于地质灾害的覆盖范围较广,在对数据采集时,需要借助遥感技术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如可以利用三维成像技术、摄影飞行系统、高精度遥感影像等,不断提升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数据获取效果,保证地质灾害隐患点边界范围、变形部位和受威胁对象等数据信息的采集质量,编制更为清晰的图形等信息,保障后续工作的有序推进。

3.2打造智能预警机制,提升自动化监测的安全性能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需要,在自动化监测手段完善过程中,需要系统地打造智能预警机制,以此全方位提升自动化监测的安全性能。在不断优化过程中,管理部门立足实际需要,不断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丰富相关预警机制,打造集地质灾害会商机构、网络数据中心、视频会议平台、无人机平台、现场移动采集设备、专业监测设备等软硬件设施,全方位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的数字化管理,大大增强信息化防治管理的效果。同时,考虑到当前数字化技术不断完善和丰富的大背景,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打造智慧化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打造更加智能化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通过综合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GIS等技术,在监控区设置合理的自动化实时监测系统,打造更为专业的监测预警机制,形成快速感知效果,提升智能预警的速率,并以此形成精准服务的新模式,打造更为及时、高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模态。

3.3更新监测设备,自动化汇集实时数据信息自动化设备安装布置合理,才能够保证地质灾害监测的有效性。因此,管理部门需要不断更新监测设备,努力提高自动化监测的细致化程度。管理部门应立足实际需要,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监测仪器,并做好安装、调试和运行工作,如通过安装地表位移计,监测和预警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隐患点[4]。同时,通过全面提升监测预警和精准防控方案,加强数字化和信息化赋能,不断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在专业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支撑,做到对实时数据的提取和研判,通过布设传感器等设备,将变形异常数据加以回传,管理人员则通过监测预警模型分析预警,将实时、历史数据等引入监测预警模型中,进行自动化运算分析,得出科学、客观结论,并利用智能手机终端将结果传送给地质灾害管理部门和监测单位的管理人员,然后派遣专家前往现场进行复核调查。管理部门则展开会议等详细分析监测数据,结合现场记录和拍摄的相关资料,对影像、细部变形图片等进行分析和研讨,分析地质灾害危险的范围和影像结果,然后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另外,在当前发展形势下,管理部门也要积极引入大数据、AI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打造更加具有智能化水平的地质灾害智慧防控管理体系,实现对地质灾害防治数据的智能化分析和计算,进一步提高分析研判的精准性和前瞻性,便于管理部门做好预防和管控工作。

3.4加强服务自动化建设,提升服务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在全面提升地质灾害信息采集和预警机制的自动化水平的基础上,管理部门也要加强服务自动化建设,提高服务的系统性和综合性。针对实际需要,应进一步提升自动化水平,借助地质灾害数据采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地灾地图等,全方位推进地质灾害数据的采集、管理和分析工作,形成体系化操作,同时借助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整合各种防治信息,对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做出评价,加强监测预警信息的管理,形成综合治理信息,并打造应急综合防治信息,实现数据的全面互通互联,形成一体化管理模式,提高防灾减灾效果[5]。此外,在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信息发布方面,也需要加强自动化建设,通过完善互联网和云平台,并结合二维码等技术,实现对地质灾害的身份认证机制,让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和地质灾害地图等,了解具体的地质情况,可以实时获取相关信息,并能够将一些最新的动态实时上传和发布,这样有助于实现信息服务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打造服务自动化机制,真正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的能力。另外,基于现实需要,管理部门可以相应地更新地质灾害数据库,完善地质灾害标准化数据库建设,通过打造和优化地质灾害数据采集系统,不断丰富相关信息,保证数据库信息的准确和新颖性,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结束语

当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要求更高,对相关灾害信息的采集和应用精度的要求更高,这决定了我国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防治系统的自动化水平,通过提高群测群防数据采集智能化水平,打造智能预警机制,不断加强服务自动化建设,全方位提升运行的自动化水平,从而真正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效率。

作者:龚伟 刘黔 单位: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地质灾害防治分析2

对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开展专业排查,并对勘查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是地质灾害勘查的重要内容[1-3]。地质灾害勘查可以详细记录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重要特征、分布规律等数据,综合分析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并对隐患点当前的稳定状态、危险程度做出综合评价,确定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为后期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依据。

1地质灾害勘查流程

1.1资料收集与地面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可选择1∶10000地形图作为底图,选择地势相对开阔的区域进行定位,同时可使用无人机进行航拍测绘,获取精准的信息。无人机进行同时,要查阅地质灾害台账和往年历史数据,明确已采取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治理情况。要查阅勘查区的基础地质图与地表水系分布图,详细了解当地的气象、水文、地形与地貌等情况[4-6]。

1.2数据整理及记录在完成地面调查后,按照区域排查结果、群众报灾情况或地质灾害主管部门提供的灾害信息,根据《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DZ/T0261—2014),详细记录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确定不稳定斜坡,并填写调查表,绘制素描图,在底图上进行详细标注,注明地质灾害发生区域的岩性、产状等地质要素。

1.3对现状地质灾害进行核查全面收集和分析现有调查成果后,要对勘查区进行实地核查。实地核查应确定已有地质灾害调查资料记录的数据信息是否准确、翔实,分析和明确地质灾害现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地质灾害的发展,要确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域是否发生改变,受到威胁的对象是否发生改变,引起地质灾害的因素(主要涉及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是否发生改变[7-10]。

1.4做好工程地质测绘针对典型地质灾害点,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要求,采用1∶2000大比例尺完成地质测绘,详细调查并标注地质灾害发生地点、当前发育状况、空间发展规律和变形破坏迹象等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影响地质灾害发展的各种因素。

2常见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

地质灾害的破坏力是巨大的,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就会对生命、财产、生态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为了有效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要做好地质灾害勘查,加强易发生地质灾害区域的环境监测与地质勘探,建立完善的预防体系,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地理信息系统(GIS)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勘查中,应充分利用GIS技术,提高地质灾害勘查能力,有效预防地质灾害[11-13]。

2.1滑坡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成因是边坡失稳。因此,地质勘查人员需要勘查边坡现状,提前采取支护措施,有效消除隐患。分析发现,当边坡受到内因或外因影响而出现失稳现象时,引起的地质灾害往往存在一定规律性,其自身结构会在时间、温度、环境等因素影响下出现变动,最终突破稳定范围,产生滑坡。边坡通常受水流的影响较大,因此要加强边坡区域内水体治理。可以在边坡外部建设排水沟、截水沟等设施,拦截并疏导地表水,将水流引入安全区域,最大限度降低水流冲刷对边坡的影响。同时,可以在斜坡种植草类植物,提升边坡稳定性[14]。地下水活动引发滑坡的概率较高,地下水活动规律与路径很难准确判断,具有较强的隐蔽性。针对地下水活动,要做好地质调查,对地下水进行有效疏导,可以采取排水盲沟设计将地下水按照一定路线引入安全范围,减少其对滑坡的影响。应定期对地质灾害区域的边坡稳定性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边坡失稳。同时,要加强对矿产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具备相关资质与手续,按照要求开展矿产生产,加强边坡管理与维护。最后,应做好监督检查,防止破坏山体,一旦发现,必须采取措施,确保边坡的稳定性[15]。

2.2地面塌陷与裂缝若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复杂,应做好地质调查,制定科学应对措施,否则极易引发地面塌陷及裂缝。施工前,要全面了解施工现场情况,科学规划施工范围,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避免过度开挖而引起地质灾害。完工后,应按照要求做好回填。回填过程中,施工人员可利用开挖的废弃岩土回填。与使用其他材料相比,原土回填的实用性较高。完成回填后,施工人员应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强夯处理,并做好检验,确保不存在质量问题[16]。在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进行支护加固,防止出现坍塌而引发安全事故。施工完成后,如果不按照要求进行回填,受重力因素及雨水冲刷影响,地面承载力会快速降低,容易引发地质灾害。因此,要加强对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有效防范地质灾害。岩溶地区地面塌陷的治理方案如图2所示。

2.3泥石流通常,在地形险峻的区域,暴雨会引发泥石流,其破坏力巨大。除了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也会引发泥石流。在矿山开发中,若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定堆放土石,土石堆积到一定高度后,遇到雨水冲刷,就会滑落,大面积土体滑落会形成泥石流。因此,应选择适合的场地存放土石,并定期进行检查,防止过度堆积。为避免雨水冲刷形成泥石流,还应建立排水体系,保证雨水及时排放。在地下工程中,岩爆发生率较大,也会引发泥石流。因此,施工前必须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资料,通过勘查明确岩体的结构性能。勘查结束后,按照勘查结果确定可能产生岩爆的区域,并制定防范措施,减少岩爆发生率。泥石流在线监测系统如如图3所示。如果易发生泥石流的重点区域需要开展施工,施工前需要全面调查水文环境与地质环境,并做好技术交接,明确施工方案和施工范围。开挖过程要做好坑内排水,提升排水系统的整体性能,以免发生水涌现象而引发塌陷事故[17-18]。工程施工完成后,项目负责人要按照工程标准与设计方案的要求做好工程质量检验,并督促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恢复,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防止引发地质灾害。

3结语

地质灾害类型多样,成因复杂,破坏力极大。地质灾害勘查是防治地质灾害的基础,它可以综合分析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综合评价隐患点的稳定状态和危险程度,确定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因此,要结合地质灾害勘查流程,合理进行地质灾害防治,有效减少损失,保护生态环境。

作者:张彦莉 单位: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地质灾害防治分析3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过程十分复杂,它包含轻量化模型技术、Spark空间大数据处理技术、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等新技术的利用,它不仅有利于人们实现空间分析的目标,而且还能准确地找出灾害存在的位置。因此,相关的检测人员要掌握预警技术的使用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地质灾害问题。

1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1.1预警系统的构成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结构主要分为数据采集中心、地质灾害数据中心、预警分析等。这种系统结合了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在经过深度的学习算法后,逐渐建立起智能化的地质灾害动态检测预警神经网络。在数据采集系统的作用下,将地质灾害动态检测数据、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等信息归纳在一起,构建相应的地质灾害数据中心。此外,利用预警分析系统可以将地质灾害区域进行网格化划分,然后再通过智能监测预警模型来进行分析,有效地提升了地质灾害区域的预警准确性。

1.2预警系统的功能为了有效地管理地质灾害数据,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利用数据库的作用,对图形影响数据和栅格影响数据进行了整合,进一步实现了数据的综合管理。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下,不仅提升了统计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对矢量图形进行自由变换,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数据查询的能力。此外,在预警系统的作用下,工作人员还可以实现信息互查,以此来准确地判断地理位置是否安全,同时还可以将预测点的属性呈现在人们眼前。在预警的过程中,预警系统可以同时分析预警信息和地质灾害信息,在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后,再由移动终端将其发出。

2地质灾害预警技术的主要创新点

2.1建立多模型算法预警报警系统

2.1.1地质灾害轻量化模型构建由于地质灾害信息量巨大,并且相对复杂,所以直接构建预警系统就较为烦琐。因此,选择构建轻量化智能模型,这种模型可以将空间中的数据简化成一个点数据,然后,再利用GeoHash编码方式来进行编码转换。再利用细节层次(LOD)技术将大量的地质灾害因素信息封装,让其变成组件的形式,然后再将其传输至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中,以此来实现组件模型库的建立。在这些步骤完成后,利用构建的作用进行地质灾害归纳、分析,以此实现多样化管理,如图1所示。

2.1.2Spark空间大数据技术Spark属于一种大数据分布式编程框架,这种技术可以将分布式数据转换过程具有弹性的分布式数据集,并且这种技术提供了应用任务调度、RPC、序列化和压缩的实现方法以及API上层组件。地质灾害的数据主要有各类专业属性的数据、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灾害空间点数据等。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相应的监测仪器来获取,这些监测仪器包括雨量计、水位计、倾斜计、智能视频设备等。此外,还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来将数据安全地接入管理中,以此来建立地质灾害数据中心。在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中,主要是利用Spark的空间大数据技术来分析地质灾害中的数据,然后再利用扩展Spark来快速地分析地质灾害空间数据,有效地提升了系统分析系统的效率。

2.1.3神经网络学习算法智能预警系统神经网络可以分为全局逼近与局部逼近2种,局部逼近网络具有学习速度快的优势。并且径向基函数(RBF)属于局部逼近神经网络。这种动态的RBF模型具有自适应的特点,并且不需要实现隐藏含层单元的个数,当其完成聚类后,得到的RBF网络相对较优。并且RBF需要选择P个基函数,其中每个函数都对应着一个训练数据。

2.2多类别精细化格点降水预报精度的提升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系统实际运作过程中,能够形成相应的大量数据预报降水数据信息,在预测技术的基础上将降水数据准确地呈现出来。当预报降水量的时长达到2h是,通常使用雷达“光流法”外推技术。当预测降水量时长达到2~72h时,主要利用的是地中尺度数值模式与全球数据模式,利用相应的监测方法将最优的集成算法体现出来,以此来建立最优的场景,然后再通过播报员进行修正,有效地提升了降水预报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这也是维护降水诱发致灾因子数据不会降低精度的根本所在。

2.3在线监测数据的多元信息融合在进行区域地质灾害监测时,可以实现在线监测的工作方式,同时还可以将大量的数据信息整合,进一步提升了数据信息的一体化管理水平。此外,在NoSql技术和缓存技术的作用下,有效地提升了数据可视化的效率。除此之外,可根据地质灾害的类型与特点,将传统的地质灾害监测设备进行改善,在经过改善以后,一体化裂缝计监测跨度最大可达3m,并且将监测的精度提升到了±0.01mm;对于地质自动化检测数据而言,可以根据不同的灾害类型设置相应的临灾阈值,并构建相应的预警方案,以此实现基于自动化实时监测数据的点对点预警预报,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监测预警的进度以及灾害的防治能力,为减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在自动化监测设备方面。还研发了地质灾害调查数据智能采集系统群测群防监测数据采集系统(手机版)、微型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实现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和三维遥感数据便捷采集。其中,地质灾害调查数据智能采集系统将平板电脑作为移动终端,利用遥感技术来制作高精度的遥感影像,并结合GPS定位等技术手段来进行灾害监测。在这些自动化设备的作用下,有效提升了监测点进度与有效性,提升了监测工作的效率。

3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具体应用

3.1智能化监测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人工智能化的监测设备被广泛地应用于地质灾害监测中,它对于地质灾害监测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监测设备可以专业的监测数据,其中主要涉及的设备主要有雨量计、水位计、倾斜计、智能视频设备等。在使用智能化监测设备时,要满足相应的要求,具体的要求有以下几点:(1)由于大部分的地质灾害发生在较为偏僻的地区,供电线路并不完善,因此,在使用设备使应该自备充足的电源;(2)由于不同区域的地质灾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监测人员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以最优的监测采样频率进行监测,这样可以有效提升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设备的使用需要不断规范。例如,在实际的监测过程中,当地质隐患点的前期变形相对较小时,需要不断地提升设备采集样品的频率,将冗余数据有效降低。此外,在后期的采样过程中,还会进行相应的高频采样工作,这样可以保证变性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就现阶段而言,设备的调试工作大部分是以人工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方式不能根据区域灾害的特点来进行设备调整,导致出现突发状况时设备会泄露相应的信息。因此,在进行检测工作时,工作人员应针对这一问题制定合理的设备调试方案,以此来提升监测数据的精准度。当原始数据没有体现地质灾害的隐患时,工作人员必须预先进行处理。现阶段的监测数据处理主要是利用第三方软件来进行,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原始数据的量大时,数据的发送压力将会进一步提升。例如,一般原始数据的数量要远远高于过滤后的数据数量,通常会多出大约10倍以上,尤其是通信信号较差的地区,数据的传输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导致数据传输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因此,工作人员要做到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过滤工作,是该类设备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

3.2预警指标的设计预警指标可以分为定量指标、定性指标两种。这些指标主要来源于灾害发生的初级阶段,地质发生位移变化或者变性的信息。就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而言,一般在地质灾害出现后,经常都会出现较大的变化,但是,它能准确地衡量地质灾害信息。例如,在分析这些指标的过程中,经常会涉及警戒雨量与危险雨量。在分析警戒雨量的过程中,通常将其作为转移监测标准,具体的降水量可以达到24h,90mm。对于位移指标,当发生变形的现象后,经常会出现边坡坍塌的现象。因此,在进行地质灾害监测时,可以将位移指标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除此之外,监测人员还可以根据变形速率分析滑坡的类型,看其滑坡处于那个阶段。当滑坡的变形阶段处于较为突出的使时期时,工作人员要明确预报相关的参数,并且安置相应的警示标志,以此来警示人们撤离灾害区域。在其他的警示指标方面。经常将定量指标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呈放射状的裂缝、滑坡等。此外,在构建群策防机制时,预警信息的内容还包括监测工作人员自身获取的信息。

3.3监测方案设计在监测地质灾害时,监测设备的布控要符合科学的规范,要严格地监视地质灾害发展的过程。就目前而言,地质灾害设备的布控方案不一致,并不满足规范性的要求,因此,在制定地质灾害监测方案时,要根据地质区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设计,但是,由于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对每个灾害点不能进行有效的勘察,从而导致监测工作并未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监测的工作效果。因此,在实际的地质方案制定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然后再对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科学合理地设计监测的思路。此外,在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设计时,要将设备安放在科学合理的检测位置,明确监测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此帮助人们有效地识别灾害问题,特别是隐蔽性较高的地质灾害问题,要注重早期的识别,这样可以有效提升监测方案的完整性,实现科学预警的监测方案。

3.4建立多形式的传输网络为了保证监测数据信息的传输,要根据监测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数据信息传输网络,并建立链路冗余,以此提升指挥中心的通信能力。此外,监测人员可以利用移动通信网络、GPS网络来完成数据信息的传输,同时,还可以根据数据的实效性做相应的转换工作,这样可以及时地查明网络故障的根本原因,保证监测数据时刻处于正常的传输状态。与此同时,监测部门可以利用智能分析平台来显示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灾害模拟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如果发现风险指标超过临灾阈值,智能监控中心就自动发出预警信息,让人们知道灾害的实际情况,从而做好防灾准备工作。

4结语

总而言之,在物联网和互联网的背景下,在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中融入强量化模型技术、Spark空间大数据处理技术、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等新技术以后,有效提升了地质灾害监测系统中的智能监测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智能性、准确性、监测效率,同时,也提升了实时监测的预警能力,这对增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邱建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创新及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20,6(17):33-34.

[2]左茂德.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创新及应用研究[J].大科技,2019(15):132-133.

[3]曾程文.浅析测绘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中的技术创新及应用研究[J].城镇建设,2021(21):375-376.

[4]杨旭东,李媛,房浩.基于智能互联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创新及应用[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8(6):66-67.

作者:谢代连 单位: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O五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