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管理研究3篇

时间:2022-12-29 10:08: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小学班主任管理研究3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小学班主任管理研究3篇

小学班主任管理研究1

引言:

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比较基础,但是对学生的成长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有待提升,年龄较小,对外界相对较为依赖,班主任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有助于学生实现全面健康成长。在现代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小学生的信息接受渠道越来越丰富,同时对虚拟的网络世界存在较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利用网络时,学生的信息判断能力比较有限,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比较直接。班主任需要以素质教育理念的有效践行为依据,关注对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及当前的教学实情,确保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大力落实及有效创新。本文根据网络时代背景之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以及机遇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挑战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有的小学班主任管理模式以及行为产生的明显的变动,如果直接按照已有的管理模式一以贯之就会滞后于时代发展,违背了与时俱进的管理初衷及原则。班主任既需要看到网络技术的便利性以及正面影响,也需要了解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挑战。首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偏低,身心发展速度较慢,还不够成熟,无法实现明辨是非,在参与网络信息传递时会受到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有的学生自控能力比较有限,出现了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的问题,这一点使得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难度持续加大。对此班主任需要以正确网络意识的培养为基础,保障学生能够合理恰当地使用网络技术完成学习任务。其次,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开放性比较明显,包罗万象,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性。这一点也使得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忽略了对班级管理制度的分析,出现了不服从班主任管教的问题。对此,班主任需要以班级管理思路有效创新为基础,一方面需要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习惯,另一方面需要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以及正面发展做好前期铺垫。

(二)机遇目前计算机网络发展非常迅速,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小学班主任可以主动利用计算机突破时空限制,为个人的工作带来诸多便利,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班级管理策略和手段的逐步优化及有效创新,真正实现校内外管理工作的全面覆盖以及有效拓展。从微观的角度上来看,网络能够为班主任的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创新打下扎实技术基础,班主任不再采取传统讲道理的形式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而是结合多媒体以及计算机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以及及时性。各种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以及手段越来越丰富及多元,班主任可以依托当前的现代网络管理模式不断丰富班级管理的内容及形式,满足学生的参与需求,鼓励学生自由发表个人的见解,始终坚持民主管理以及平等管理。学生也能够主动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积极遵守班级规章管理制度,参与各种班级管理活动。另外,在网络时代环境下学生与班主任、学生与家长以及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较为明显,双方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这一点有助于网络平台中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联系及互动,实现优质高效的班级管理。

二、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原则

(一)管理幅度原则管理幅度原则要求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师加强对管理宽度的有效协调,了解组织结构中不同班级管理工作的侧重点,确保每一个参与班级管理的人员能够积极控制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保障正常的节奏和进度。理想的班级管理幅度为4~8人,班主任还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格按照管理幅度原则,着眼于整个班级管理工作的具体成效主动设置不同的管理梯队。实现上下级的有效配合,保持理想的状态,充分实现有效监督以及恰当指挥。这一点对调动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凸显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层次性以及组织性有重要作用。

(二)目标统一原则目标一致原则要求小学班主任结合当前班级管理工作的现实条件,分析网络时代背景之下班级管理工作的具体变动,围绕前期的管理目标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始终坚持组织设计的重要方向。以班级管理事务为中心,确保组织目标活动都能够落实到位,具体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及部门中。其中班主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班主任可以结合班级活动的开展要求加强对班级环境以及班级文化和班级制度的分析。一方面需要结合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以及难点,明确具体的管理板块以及相关负责人员,另一方面需要指定小组成员主动落实板块责任制,全面调动全班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信心,让全班同学能够在班级管理目标的指导下自主参与,主动贡献出个人的绵薄力量。

(三)权责一致原则权责一致主要是指参与班级管理的主体能够具有一定的权利,同时还需要履行责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主导角色不容忽略,班干部只有职责,没有职权或者是权限太小就会导致班干部比较被动,同时个人的能动性被极大的挫伤。相反,如果班主任只注重职权,忽略对班干部的责任划分,就会导致班干部出现滥用权力的问题。班主任需要意识到这一问题的负面消极影响,关注对班干部任用要求的深入剖析,详细说明具体的职责以及职权,加强对整个工作过程的有效监督和及时跟踪,确保工作职权和职责的有效一致。为了实现这一育人目标,班主任需要着眼于当前的班级管理进度,采取民主投票的形式更好的凸显班干部的工作指导作用及优势,确保班干部能够协助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模范带头的作用。

(四)统一指挥原则统一指挥原则主要是指小学班主任结合班级管理工作的具体成效,始终坚持一个领导,在领导的指挥下确保每个工作人员以及班级管理人员都能够服从领导,确保指挥一致,政令统一。负责人需要各司其职,真正做到兢兢业业,这一点与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经验存在密切联系。在建设班级时,班主任需要设置班干部队伍并由班长带领,确保其他成员能够主动听从班长的指挥。小组内部的管理也非常关键,班主任可以主动设置小组长,让组员能够听从组长的指挥以及安排。如在设置卫生小组时,班主任需设置负责人,由负责人根据小组内部人员来进行任务分配。不同层级的班级管理工作有所区别,班主任需要结合班级管理的具体目标来实现统一指挥,比如运动会、班级美化以及大扫除。了解指挥活动中不同负责人的责任心以及能力,有效规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指挥人员的恰当指导,尽量避免越级指挥。大部分的班干部能够主动参与其中,意识到自身的能动性和主动价值,积极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有效辅助。

三、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思路

(一)革新班级管理方式班主任需要积极利用网络现代信息技术,以班级管理方式的有效创新为基础,确保班级管理效率和质量的逐步提升。目前,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班主任开始以网络为基础,利用这一有效的辅助手段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进一步优化。网络技术能够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及帮助,更好的体现班级管理工作的便利化以及现代化发展要求,逐步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班主任可以结合网络信息技术主动建立学生档案数据库,全面细致的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发展速度以及点滴进步,坚持动态更新以及全方位管理,维护学生的隐私权,保障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一致性以及统一性。这一点有助于凸显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助作用及优势,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制定提供有效参照和指导。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积极建立班级管理平台,在线上与学生以及其他任课教师保持交流及联系,鼓励学生主动发表个人的想法及意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动性和自信心,让学生能够全程参与、自主探索。

(二)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成长发展速度较快,正处于个人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自身的思想以及行为波动比较明显,外部环境的影响非常直接。因此班主任需要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独立意识的树立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终极目标,积极实现班级管理工作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利用网络技术来促进思想教育工作的全面拓展及有效覆盖。班主任可以以星期为单位设置班会主题,结合网络信息技术整理及搜集与班会相关的资料,主动展现自身的观点,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判断。比如在以中秋节为主题开展班会活动时,班主任可以让学生主动的搜集与这一特殊节日相关的活动、习俗以及传说,然后在班会课上开展小组内部讨论活动,深化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理解,鼓励学生在深入剖析及小组内部合作时站在客观的角度对事物进行辩证分析以及研究。又如有的青少年出现了沉迷于网络的问题,个人的学习直接被耽误。班主任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主动整理相关的典型现象,通过案例分析以及研究让学生自行观看和理解,确保学生意识到沉迷于网络对个人的危害。教给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技巧以及方式,让学生意识到网络对个人的正面影响以及负面作用,进而学会自我规范及调整,这一点有助于体现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以及人性化。

(三)深入开展家校合作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比较明显,家长的主动参与非常关键,只有获得学生家长的支持,才能够更好地体现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家校之间的密切协作及沟通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稳步提升。在开展班级管理活动前,班主任需要利用各种网络信息平台搭建家校沟通平台以及桥梁,结合QQ以及微信等社交软件来实现与家长之间的紧密交流,确保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无缝对接。在班级管理群之中,班主任需要主动反馈学生的在校表现,确保家长能够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状态。家长也需要为班主任提供必要的支持,主动模仿班主任的做法,及时反馈学生的家庭表现。在与家长进行交流及互动时,班主任可以主动分享与学生管理相关的有效策略,通过在线指导来更好的凸显家庭教育的作用,确保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齐头并进和相得益彰,为班级管理工作的改革及创新打下扎实基础,提供有力保障。

(四)扩大班级管理范围和权限班级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比较明显,并非完全是班主任一个人的责任,学生以及其他任课班主任也需要主动参与。班主任需要扮演领头羊的角色,以班级管理范围和权限的有效扩大为核心,确保相关的工作人员都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学生既是被管理者也是参与者,班主任需要意识到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若干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要求,将其视作为整体性的工作,根据工作广度以及范围的扩大要求全面调动学生以及任课班主任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设置班长,让学生轮流值日,让值日班长每天汇报当前的班级管理情况,分析班级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鼓励值日班长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接,积极协调还没解决的问题。班主任则可以以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及帮助,教给学生相应的管理技能,加强对学生管理能力、心理状态和管理技巧的有效观察及分析,指导学生、鼓励学生、始终坚持激励教育和鼓励教育。有的学生表现非常的优异,具有得天独厚的管理优势,班主任则可以委以重任,促进重要工作的有效落实。这一点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班级管理意识,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统筹管理能力有重要作用。如果管理条件比较好,管理环境比较优越,班主任还可以主动借鉴企业化的管理模式,了解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则需要结合主题教育思想活动的开展要求不断优化班级文化氛围,逐步提升班级事务的管理质量及效率,让学生能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积极参与校园活动以及文化学习。

(五)明确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与企业制度存在异曲同工之妙,主要以实现组织内部的规范化运作和标准化管理为基础。班主任则可以积极的借鉴企业的管理优势,加强对班干部的有效培训,确保班干部能够顺利适应班级管理工作,在班级制度的指导下实现自我规范和自我调整。班级管理制度有助于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优点以及不足,主动规范个人的行为,在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寻求新的突破。班主任需要按照班级管理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尽量避免学生出现消极情绪。在制定班级管理工作制度时,班主任需要围绕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安排,以满足学生的深层次需求为基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学生实现向上发展。科学合理的班级制度一方面能够惩罚学生的错误,另一方面能够指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进步,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真正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在制定班级管理工作之初,班主任需要注重详细性以及全面性,关注对班级管理活动的进一步剖析及研究,不再以简单框架的设定为基础,而是指明学生前进的方向,了解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以学生自制力的培养为基础,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其中自主探索。四、结束语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网络直接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思维方式以及生产方式,教育界需要着眼于班级管理工作的现实条件,了解小学阶段的管理成效以及具体要求。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突破及成效,能够避免时空限制,以多样化的工作方式为基础积极开展灵活生动的班级管理活动。班主任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逐步优化以及创新班级管理方式及理念,了解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以班级管理平台的有效搭建为基础,在家校深度合作的过程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做好前期铺垫,确保班级管理质量和效率的综合提升。

作者:段孝峰 单位:青岛市崂山区张村河小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研究2

对学生的引领,能够让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飞速提升,改善学生当前的状况,让学生不仅明确自己的身份,还能明确自己的责任,使学生将自己的成长目光放远,不仅关心学习水平的提高,还关心个人素养的挖掘,积极参与到班级各项活动中去。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班级管理,能够将学生凝聚在班集体中,使学生形成集体意识,拥有集体荣辱感,扩大学生的成长范围,让学生变得更具竞争力和拓展力。但是就目前的小学班级管理形式来看,绝大多数的班主任在组织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当中还是有不少的问题存在。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需要授课,更要学会亲近学生、了解学生,还要能够使用科学的方式来和学生家长以及其他教师协调好教育工作,具有很大的难度,这就导致很多不具备这些能力的班主任在工作进行中出现了很多的困难。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班主任大多还保留着应试的观念,从思想上也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愿意付出过多的精力来展开班级管理的活动。

一、转变管理理念,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当中,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展开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班主任能不能够稳定维护班级里面的秩序和氛围,会给学生的心理以及其他教师教学活动的展开带来很大的正面或者负面影响。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不能盲目进行,而是要遵从学生的发展规律,看到学生在成长中的发展变化,认可学生在班级中的作用,然后依据学生的情况来对学生进行科学管理,使学生切实在管理中得到发展的机会。班主任要想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增加对学生了解,借助与学生的沟通来揣摩学生的心理,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观察问题,进而得到不一样的思考,找到适合学生的班级管理模式。可以说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够更好地转变班级管理的理念,做到从学生出发,为学生谋划。但是就目前的小学班级管理情况来看,依旧有部分班主任的管理观念滞后,管理方式不正确,仍存在着对学生强硬说教、体罚等管理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在传统观念当中,小学班主任一直以班级管理者的形象存在着,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管理的状态,缺少自主性。但是,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年龄偏小,好奇心比较重,过于强制的管理可能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是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转变之前的传统教学观念,合理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所以,在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的过程中,要形成扎实的信心和科学的观念,通过沟通去掌握学生的身心状况,采取对应的措施,实现对症下药。而不是盲目地用自以为是的方式去教导学生,导致班级管理毫无意义。只有班主任真正地掌握了症结所在,才能够抓住要点,实现最有意义的教育管理。从当前的班级管理过程来看,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选择比较友好的沟通方式,不能采取强制或者是命令的方式。而且,在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通过恰当方式的应用来帮助每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坚持“一个猴一个拴法”的理念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管理方式。例如,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分组的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月季“遵守班规”比赛,对于每月或每季度表现良好的小组,可以通过班费购买奖品的方式进行鼓励,当然,对于那些在班级当中表现较差的学生也不能总是一味地责备和批评,而是要多给予这部分学生一些鼓励,进而让班级当中所有学生都可以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培育和树立起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班级管理的成效。

二、扩充管理方法,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充满好奇心的,想要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小学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这一心理,增加对学生管理的措施,通过扩充管理方法来促进学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识,让学生知道要做自己的主人,要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使学生在建立自我管理意识的基础上得到自我能力的发展,拥有自我成长的底气。教师扩充管理方法,要及时发现学生自我管理中的问题,然后针对学生的问题来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但是,在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当中,绝大多数的班主任是以学生日常的表现情况以及成绩的好坏来判断班级管理成效的好坏,很显然,这样的判断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这种方法,班主任很难有效地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小学生无论是在自控力、自律能力、独立能力、生活能力等各方面都欠缺一些,因此,在实际的管理中我们要从多方面考虑问题,通过恰当方式的应用来逐步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为了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合理有序开展,要做好日常的观察和记录工作,对每位学生所面对的特殊情况来端正学生的学习,并帮助学生养成遵守班级规则的习惯,进而,逐步提高班级的管理质量。例如,在进行班委会的选举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竞选的方式,通过自主报名来挖掘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体验中不断锻炼和提高自身的能力。当然,作为班主任,我们也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推荐,这样不仅能够确保每位学生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而且对班委会作用的发挥起到积极性作用。又如班主任也可以在制定一些班级管理制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和学生共同来商定某项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从而提高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当然,班主任还应该不定期地组织开展具体的班级活动,并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

三、密切联系学生家长,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联系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的身心状况是十分复杂的,仅仅依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真正地实现对学生的身心健全塑造的,这个时候,班主任必须要密切结合家长的意见,在家校沟通中完善班级管理计划方案。家庭和学校同属于对学生身心影响最为巨大的两个环境,要想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就必须要家长的鼎力配合,所以,班主任也必须加强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但是,在实际管理学生的时候,部分班主任并没有充分利用好学生家长这一份资源,也没有为学生家长实施教育打开通道,使得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不紧密,难以发挥教育的多重功能。还有部分家长缺乏管理学生的意识,认为已经将学生交给了学校,一切都依靠学校教育就可以了,轻视了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导致教育出现了短板。鉴于此,班主任在组织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当中,不仅需要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学生的家长资源,同时还需要不定时地组织和邀请学生家长到学校参加一些讲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并以此来为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些许支持和保障。例如,在进行家校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请学校帮助,让学校来帮助自己建立专门用于和家长进行沟通的网站,以便自己可以将学生在学校里的一些信息及时地传递到网站上,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内的信息。又或者,班主任还可以加强家长委员会的建设,鼓励家长通过意见栏等方式来给班主任或者学校提意见。此外,在家校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了解家长的看法,吸收家长的意见,也要发挥出自身的优势,用合适的方式来给家长提意见,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不定时的邀请学生家长到学校进行参观和聆听一些有关学生家庭教育的讲座,从而让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更加科学合理。

四、开展班级活动,切实提高班级管理成效

小学生是班级的主要构成者,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班主任也要尽可能地督促学生参与进来,为学生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然后拥有提升的契机,使得学生在班级活动中有所感悟,有所改变,让班级管理更具成效。教师开展班级活动不能局限于传统模式,而是要看到学生的发展变化,结合学生的需求来为学生创设各式各样的班级活动。在现阶段的小学班级当中,绝大多数的班主任都是通过对学生的出勤率、对班级活动的参与度以及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违反纪律的程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衡量班级管理工作是否做得到位。而这种管理模式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班级管理的成效,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是强制性的,因此,学生在接受管理的过程中很容易会出现抵触和逆反心理,很显然,这是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的。所以,为了让教育活动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教师要积极从知行合一的角度来构建班级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进行亲身体会的机会,让学生去思考班级管理方法,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同时,多元化的班级活动还可以润泽学生的心灵,改善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充满乐趣和启发性的班级活动中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班主任在展开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当中,一方面可以借助主题班会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例如,针对当前一些小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的行为,班主任就可以针对这一事件展开一次具体的主题班会活动。在本次班会活动当中,班主任不仅可以给学生着重讲述一下小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危害性,并利用课件给学生出示一些具体的案例,从而让学生对于沉迷网络行为的危害性有所了解,并达到警醒学生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让小学生就如何避免沉迷于手机游戏这一问题来进行讨论,并着重阐述和说明针对小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的问题该如何去解决。另一方面,班主任还可以不定时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班级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进来,从而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班集体的力量,并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比如,班主任可以在植树节这天带领学生到郊外进行植树造林活动,通过学生的相互配合和协作,进而让学生在进行植树的过程中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

五、加强专业培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能力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个班级管理质量的高低,除了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相关之外,与班主任自身素质也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由于绝大多数班主任都是由学科班主任来负责担任的,因此很少有机会参加过系统的班主任培训,无论是自身的班级管理水平还是综合素质都是比较低下的,其很难满足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需要。鉴于此,班主任在组织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在现阶段,德育为先的观念已经普及甚广,但仍有一部分班主任存在着德育素质较低,存在着对学生进行传统打骂体罚的方式进行管理。因此,这一部分班主任在德育素养方面亟待提升。所以,学校在录用班主任时候,需要对班主任的专业素质进行严格考察,认真甄别某些专业素质能力不足或欠缺的班主任,可选择不予录用;同时对已录取的班主任可以定期进行德育培训,努力提升班主任的德育素养,并且定期进行德育考核,以保证班主任在德育上能够达到标准,努力培养出一批具有高道德、高素养、能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认真工作、得到学生欢迎的优秀班主任。但反观自身,也要注重对自身专业修养的提升,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教学管理经验,有机会的班主任可以选择进修,参加一些学习组织进入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总之,小学班主任及时吸收新的专业知识,转变管理理念,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得学生不再畏惧教师,不再逃避班级管理,而是能够主动地敞开心扉,分享自己在成长中的喜怒哀乐;扩充管理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得学生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提升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密切联系学生家长,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使得家庭教育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加强了家校之间的沟通联系,共同为学生构建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多样性、合理性的教育空间;开展班级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主动地肩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切实提高了班级管理成效,带动了班级的发展。因此在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中,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入手,通过恰当管理方式、方法的应用来为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以及班级管理质量的提高打好基础。当然,作为班主任我们还要因材施教,从每位学生的学习个性和特点出发,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当然,要想实现这一结果,我们需要班主任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适应当前学校对班主任的素质要求,同时学校也要加大对班主任的专业素质考核和专业素质培养力度。

作者:陈鹏 单位: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郭干学区王家小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研究3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直接负责人,保障学生的安全健康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后备人才,他们的安全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关系万千家庭的幸福。安全工作的重点在于预防,班主任应当树立居安思危的理念,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使学生学会辨识危险源,改正不安全的行为习惯,为小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一、安全教育的内涵与必要性

(一)安全教育的内涵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安全防范知识、急救技能、自我救助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生活环境,深入分析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导,让学生学会分辨生活中的危险事物和行为,及时发现危险因素,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要教授给学生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减少或避免意外事故带来的伤害。具体来说,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1.安全教育的意识安全教育意识是指校领导、班主任、学科教师等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技能、意识等方面教育的意愿。教育者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意识,明确安全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才能确保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在小学阶段,安全教育意识主要包括珍爱生命教育意识、安全防范教育意识、守法教育意识、自救教育意识、危险规避教育意识等。2.安全教育的内容安全教育的内容较为复杂,需要涵盖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社会安全、意外伤害、信息安全、自然灾害安全、网络安全等事件的预防和应对等。3.安全教育的形式安全教育的形式是指教育者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与技能的方式方法,如主题班会、交流讨论、知识竞赛等。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受自身兴趣的影响,所以新颖有趣的安全教育形式往往能达到理想的效果。4.安全教育的评价健全的评价体系能够反映出安全教育的成效,为班主任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成为安全教育工作不断进步的动力,使班主任了解学生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为后续的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1.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需要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对社会环境缺乏充分的认识,缺乏判断和预防危险的能力。班主任通过安全教育,可以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潜在危险产生基本认识,并掌握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提升,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及时发现危险因素,自觉远离危险的事物和场所,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快速地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2.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需求由于年龄的差距较大,班主任和小学生在沟通交流时可能会存在代沟,难以理解对方内心的想法,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隔阂。在安全教育活动中,班主任需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帮助他们分析生活中潜在的危险,说明预防和紧急处理的方法,增进师生情感交流,让小学生感受来自班主任的关心与爱护,优化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3.提升学校教育管理质量的需求安全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学生一旦受到伤害,便会牵动家长的心,甚至毁掉一个幸福的家庭。保障学生的安全,是学校应当承担的重要责任,也会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有效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从而提升学校的教育管理质量,获得家长的认可与信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教育意识较为薄弱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安全是人最低层次的需要,也是最基本的需要,只有在满足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有效地参与到其他学习活动中去。然而,当前安全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高,许多班主任、家长、校领导等都将目光聚集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安全教育则处于边缘化的位置。虽然教育者公认安全问题很重要,但与文化课教学相比,安全教育的地位始终较低,安全主题班会的开展频率较低,没有稳定的组织计划,即使开展了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也存在一些“偷工减料”的情况,将安全教育缩减为十几分钟,剩下的时间则让学生读书、做题等。这些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是教育者的安全教育意识较弱,没有高度重视安全教育。

(二)安全教育内容不够丰富安全教育是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教育,应当包含学生生活的各方面。但当前班主任经常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主要包括交通安全、自然灾害安全、消防安全等,教授给学生的安全注意事项也都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显性危险,对性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心理安全等隐性的安全内容则较少涉及。这些内容不是直接能够看到的危险,但也会对学生造成身心伤害,需要班主任教授给学生相应的防护知识与技能。

(三)安全教育形式较为单调当前,安全教育的形式以说教为主,较为单一抽象,不利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本身的抽象思维较弱,难以将教师讲述的各种理论知识与自身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安全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安全的行为习惯,但当前小学安全教育的实践性活动较少,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大部分时间都在被动地听讲,难以将教育活动中的安全知识与技能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为。(四)安全教育评价体系缺失当前,小学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施过程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未形成正规完善的考核制度,部分教育者的态度不够认真,对安全教育重视度不高,在设计与实施安全教育活动时缺乏明确的规划与标准。评价体系对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育者通常会更加关注评价体系中包含的内容,评价体系的缺失导致学校安全教育工作难以长期高效地进行,在缺乏反馈信息的情况下,安全教育工作中的问题难以及时得到改进与完善。

三、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安全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工作常态化,培养学生安全习惯对学生安全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能依赖不定期的活动,而是要在常态化的安全教育工作中逐步积累。根据大脑遗忘曲线定律,如果教师长时间不进行强调和巩固,学生就会逐渐遗忘大部分学过的内容,安全教育活动开展的间隔越久,学生遗忘的内容就会越多。因此,班主任应当提高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其作为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一部分,通过长期的教学与指导,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不断强化安全教育的效果。班主任可带领学生围绕“安全教育”建设班级文化,将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准则、安全行为方式等融入班级文化,根据学校的安全管理规定,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班级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学校还可以打造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如“卫生健康教育”“自然灾害防护安全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等,每周安排2~3个课时,由班主任负责授课;还可以组织班主任编写校本教材,以学期为单位制订课程计划,依据各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地编制安全教育课程,改变过去安全教育活动零散化、不定期的现象,形成持续稳定的小学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常态化的安全教育模式,以此推动学生安全意识的持续提升。

(二)内容丰富化,全面涵盖学生生活安全教育的内容应当全面涵盖学生的日常生活,充分考虑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意外事件和危险因素。安全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学生的需求不断更新和拓展。因此,班主任在设计安全教育活动的时候,不能仅从自己的主观角度出发,或者刻板地按照教育部门、学校提供的资料进行教授,而是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和现象出发,精心选择安全教育的内容,如严防溺水、踩踏事故、沉迷网络、食品卫生健康等。同时,要改变过去安全教育内容随机性、零碎化的现象,精心选择优秀的出版读物,或者组织班主任联合开发校本教材。随着我国图书文化事业的发展,安全教育方面的读物也越来越丰富,如绘本《我不跟你走》,讲述了主人公在放学后一直等待妈妈来接自己,在等待过程中遇到了许多人想要带她回去,有同住一个小区的邻居,还有妈妈的朋友等,但主人公并没有跟他们走,最后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哥哥。班主任可组织学生阅读作品内容,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又如《我的安全养成书》讲述了水边、路上、户外、家中4个场所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有效阅读资源。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精心选择优秀的读物,开阔学生的认知视野,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

(三)形式多样化,优化学生学习体验以往的小学安全教育形式较为单一,说教多、实践少,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听讲,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学校虽然会组织紧急疏散演习活动,但通常每学期只有一两次。目前来看,说教是安全教育最常用的方式,但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抵触的心理,安全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班主任应当采取多样化的安全教育活动形式,如组织一些游戏活动、表演活动等,让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感受和操作,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班主任可针对不同的安全主题,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如组织学生观看专题片《流泪的花季》,通过真实的故事案例,让学生感受道路交通事故的可怕,提高对交通安全的重视程度,树立遵守交通安全规则的意识。班主任可充分利用教室空间,如黑板报、宣传栏等,张贴安全小贴士,鼓励学生围绕安全主题设计宣传海报,张贴在教室或走廊中。为了方便学生记忆,班主任可将安全注意事项编写成精练的标语,如“上下楼梯要有序,排队先后讲纪律”“红灯停,绿灯行;危险停,安全行”等。在做好统一化安全教育活动的同时,班主任也要关注个性化、隐蔽性的安全问题,可将自己的QQ号、微信号公开,欢迎学生通过网络向班主任诉说自己遇到的烦恼和问题。班主任则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析,提出可行的建议,通过这种方式,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情况,帮助学生缓解不良情绪,及时发现和防范生活中隐藏的危险因素。

(四)评价指标化,客观分析教育效果为了确保班级管理中安全教育工作的质量,班主任应当完善相应的评价体系,明确安全教育评价的各项指标,采取恰当的评价方式。对知识类安全教育内容,可以通过书面考核或知识竞赛的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技能型安全教育内容,则要通过实践演练的方式,检查学生操作的规范性与标准性。例如,网络安全知识、心理健康知识、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等,适合采用书面考试或者知识竞赛活动的方式进行检测,而灭火器的使用、交通规则、家庭电器安全等则更加适合采用实践演练的方式。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工具与材料,创设出贴近生活的安全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实践操作,以此评价学生的安全技能水平,反思安全教育取得的成效。班主任要在每学期期末考核的基础上增加阶段性考核,对学生在安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应当包括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等多方面,尽可能全面、客观地体现学生的表现与发展情况,为安全教育工作的后续改进提供参考依据,让评价体系成为安全教育活动不断进步的动力。综上所述,安全教育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其他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班主任应当树立正确的安全教育意识,将其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建设班级文化、开设安全课程等举措,推动安全教育的常态化发展,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生活选择安全教育的主题与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并构建健全的评价体系,以此确保安全教育工作的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意识,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为小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苏福德.高中校园安全教育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分析[J].新课程研究,2021(34):34-35.

[2]陈悦.班主任对班级安全教育管理的探究[J].新课程,2020(31):223.

[3]高鑫.班级管理视角下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8.

[4]何翠霞.安全无小事教育从身边做起——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安全教育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12):148.

[5]肖辉,冉珍.班主任在高中班级安全教育管理的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02):31.

作者:武彩丽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乌兰小学语文教研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