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7 11:17:4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语文教学建设研究3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引言
2017年,我国教育部门颁布有关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文件,以课程教学为桥梁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各大高职院校也积极投入到此项目中,积极探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认知,积极打造高职语文优秀教学团队,开展课题研究、论文研究、课程竞赛等项目,提高语文教学团队建设效果。
一、高职语文教学团队建设理念
从认知角度探讨高职语文教学团队建设理念,将理念作为团队建设核心,引导团队建设科学性。团队建设理念的主要作用是发挥旗帜的引领作用,包含团队建设中所有成员以及建设人员的理想与价值观念,是对团队内部人员行为规范的重要集合。秉持良好的教学团队建设理念,可以使得教学团队建设得以长效发展,是开展以文化传承为目标的教学活动的基石。因此,教学团队建设应秉持以下理念:由于语文课程教学的特殊性,作为我国的基本语言类课程,需要以创造性转化理念作为指导,实现语文教学团队的科学建设。语文课程是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核心,应积极发挥课程内容育人功能,实现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渗透以及传承。育人功能是指“以德育人、以文教人”的核心。在此,需要坚持一个核心、两条道路、三大平台、四位一体的团队建设理念。
1.一个中心是指高职语文教学团队建设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载体,实现文化内容的创造性转化,推动文化传承形式的创新性发展,将其作为团队建设的基本内容。
2.两条道路是指结合课程以及实际教学环境实现团队建设,将环境与课程作为文化渗透以及文化传承的主要基点,实现文化走进校园、文化走进课堂的两条道路,将其作为团队建设的核心路径。
3.三大平台是将高职院校作为教学团队建设的主体,实现对基本团队框架的构建,为教学文化渗透以及文化传承提供良好的路径。三大平台分别为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竞赛活动举办、综合活动平台搭建三大部分,为团队建设以及团队成长提供基本的框架。
4.四方一体是指团队建设过程中将校园教学环境、校园网络搭建、第一课堂构建、第二课堂构建作为综合整体,从外部、内部、网络、现实四个部分实现团队的科学构建,完善团队建设体系。将上述理念作为文化传承语文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理念同时,派遣专门的教师人员赶赴其他地区、高校学习先进的团队建设理念,积极开展文化建设活动、社团建设活动、师资力量加强方法,完成传统文化团队建设目标。
二、高职语文教学团队建设目标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类目极其丰富,形式多样,精神、人文、情怀、生活等均与文化内容相契合。为了贯彻落实创造性转化以及创新性发展的教学团队建设基本理念,需要以建设目标为导向,以实施建设计划为方案,落实具体教学岗位以招纳教学团队人员,树立整体发展意识以及局部优化意识,从而构建科学的团队建设目标,具体建设目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内容:
(一)以课堂教学为导向,传承传统文化语文教学团队建设应以课堂为导向,推动优秀文化走进课堂,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文本教学中均可以渗透传统文化内涵,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团队建设以课堂为导向,建立示范课堂模式,以点带面地实现团队建设,提升教学团队的课堂影响力,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
(二)以活动开展为导向,构建文化环境活动开展以教学活动、实践活动为基础,实现多样化、多元化的文化传承活动开展,构建完善、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及课外教学活动,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实现团队的建设目标。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下,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团队建设的创造性转化,推动教学团队建设的创新性发展。
(三)以课题研究为基础,加强团队专业性课题研究是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日常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指标之一。课题研究以新型课堂教学为主体,以创新性教学模式为蓝本,促进文化传承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激发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与灵活性,将研究能力作为发展的指标,实现团队文化传承的良性发展。
(四)以知识完善为核心,弘扬文化理念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团队建设目标,加强教师团队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传统文化内涵,将教学活动与文化传承内容完美结合,将经验与理论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丰富团队建设的内涵。
三、高职语文教学团队建设内容及现实照观
(一)高职语文教学团队建设内容
1.推动文化走进校园校园文化建设是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可以为团队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是加强校园文化传承以及优秀团队建设的重要保障。语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建设,以现有的文化建设成果为基础,以校园物化环境为载体,实现教学团队的科学建设。目前,各大高职院校已经具备文化传承语文教学团队建设的条件,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践开展也颇为丰富,实践经验也比较完善,可以为文化走进校园奠定十分良好的基础,并推动团队建设期间活动开展以及氛围营造。团队建设以此为基础需要进一步发挥现有的优势,结合语文教学课程内容以及科目特点,将职业发展与团队建设结合,团队教师辅助团委部门、学工办等落实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在校园内开设相应的比赛活动。例如,端午节“走进端午,龙舟文化”的活动开展,将节日风俗与校园活动结合,以小组为对象进行龙舟刻画活动,教师作为主导者,学生作为主体,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中秋节的“佳节思月”征文活动,教学团队作为主导者,高职院校管理人员作为开发者,开展以“中秋”为题的征文活动,征集学生文章,学生在搜索资料、查阅典故过程中学习、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团队建设作为基础内容,将传统文化作为载体,将学生文化感悟以及能力提升作为目标,实现教学团队优化。
2.推动文化走进课堂教学团队建设推动文化走进课堂,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我国教学应坚持弘扬传统文化立场,推动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走进课堂也是高职语文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职语文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价值观、思维方式,树立学生良好的文化习惯以及文化意蕴,语文课堂教学不外乎就是“读、写、背、演、研”几种方式,将其与课堂相融合,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的有效连接,进而开展相应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例如,“生活百味,戏剧人生”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品读我国传统文学著作的基础上,在课堂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相应剧本的创作以及表演,加深对作品理解的同时,实现对文学作品中传统文化理念的理解。从研的方面上看,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开展以“我的未来”为主题的辩论会,辩论会的内容为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未来职业理念以及现代的职业价值观念,在辩论会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语文教学团队建设在渗透传统文化传承理念中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促进文化走进课堂,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情景表演教学等内容均可以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将其与竞赛理念相融合,可以实现传统文化在教学团队建设中的创造性转化。高职院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竞赛活动,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并将传统文化传承作为主体,设置相应的奖项,实现文化内容的外向辐射,为团队建设提供保障。
3.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教师作为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成员,也是高职院校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主体,应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团队的专业性以及成员之间的成长性。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建设是基础,团队建设以教师培养为核心,按照教学能力、专业化水平等将教师分为若干个阶段,分别为新秀教师、骨干教师、专业教师三类,以梯队的方式发挥团队中成员之间的带动作用,在互助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团队建设氛围,确保团队中的每个教师均可以有专业支持、发展目标以及上升空间。高职院校可以推动优秀的团队教师参加省级以及国家级的文化培训工作,开展跨院校、跨省份的学术交流以及学术研究活动,以座谈会、沙龙等方式,引进其他院校以及其他地区的科研成果,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目标,将其内化成为语文教学团队建设的动力。在教研活动开展过程中实现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文化交流,解答教学中的疑惑,推动文化传承在教学领域中的作用。我国高职院校近些年积极地推动各大高校之间的思想交流以及文化交流,形成了开放式的教学教研活动,定期开展以校级、市级为对象的讲座活动以及公开课活动,参与主办方举办的各项教研活动大赛,应用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技术,发挥先进教学团队的引领作用。高职院校课程课本中的很多内容均可以渗透传统文化内容,教研活动中实现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以及实践应用。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建立了网络课程平台,建立网络教学教师团队,将文化课程与线上教学模式相融合,各大教师发挥自身在课程研发以及教学研发中的主体作用,逐渐成为学生语文素养以及文化素养提升的重要载体。
(二)高职语文教学团队建设现实照观
1.多领域、多角度跨界发展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团队建设的现实照观首要条件就是跨界。很多高职院校也在积极地探索团队建设的跨界需求,实现对创新团队的积极构建。从高职院校的教育性质上看,高校的教学活动开展离不开现有的经济发展以及市场变化,教学实践探索也以信息技术作为主要的支撑点。跨界是高职院校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不同专业、不同职称、不同学校之间的跨界交流以及跨界学习是团队建设的现实照观。教育部门组织各大院校参与省级以及国家级的科研以及教研活动,实现艺术性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深度交叉,聚焦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学生发展,将其作为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要求。这对高职院校团队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化、技术性、服务能力、教学能力等均需要有所提升,不仅仅要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对文化传承理念以及文化传承模式也要深入探究,对社会未来发展的人才需求有着高度认知。团队建设基于教学目标实现不同高职院校以及其他等级院校之间的深度跨界合作,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浓厚的文化素养,实现不同阶段能力的教师之间的交叉混编,完成跨界教学团队建设。国家颁布相关文件提出国家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方案,提出2020年至2023年教育计划,明确了我国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发展方向。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也是教育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校企融合的发展模式也要求教师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文化理念,这为团队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内涵提出了更多的可能性。
2.多样化、多形式融合提升融合发展是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现实诉求,高职院校的教学与其他性质学院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别。语文课程教学也存在差异,融合是指将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的教学活动相融合,语文不仅仅是理论性、思维性的教学活动,也可以渗透更多的实践性教学内容,渗透传统文化。围绕现有的教学模式加强团队建设,实现专业、思维、能力、市场之间的对接,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文化内涵的复合型人才是市场的需求。国家颁布的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中对建设任务以及建设目标进行了明确,为如何提高教学团队建设的凝聚力以及稳定性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方向。优秀的文化传承是学生思维能力、价值观念、思想内容内化的具体方法,也是指导学生未来参与实际工作,参与社会交流的主要方向,高职院校面临此问题,严格落实国家颁布的政策,推动文化传承与教学团队建设之间的深入融合,为社会上输送更多具备高文化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实现教育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市场对接。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已经完成团队建设的初步目标,严格落实团队建设理念,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3.多元化、多技术创新发展语文课程教学中蕴含着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很多高职院校团队建设将创新性发展作为基础理念,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渗透创造性发展理念。尤其是当下的高职院校竞争不仅仅考量人才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多的是人才的文化素质。高职院校团队建设的基础目标是传承文化,高级目标是为社会输送人才,创新是高职院校必胜砝码。高职院校主要开展类型教育模式,高职语文团队建设应坚持成果性导向原则,团队教研活动开展应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云平台技术、智能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团队建设创新性发展。上述多种数字化信息技术在传承文化上也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供给了大量的文化资源,为智慧化教学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研究高职语文团队建设,挖掘创新技术的实践应用潜力,在校园活动开展以及课堂教学中发挥团队的资源优势,实现课程文化资源的共享,挖掘文化教学的潜在力量。我国提出的“三教”任务、“双师战略”“双高战略”均为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可以基于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逐步落实发展计划以及发展战略,完成优秀文化传承视域下的团队建设。
结论
以文化传承为目标的教学团队建设应从课堂、环境、方法、模型等多个角度进行,开展教学教研交流活动,开展课程文化传承实践。教学团队建设包括师资力量提升、课程内容完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专业建设,以上内容均属于教学团队建设内容,由于语文课程在文化传承中的天然优势,高职院校将语文教学团队作为基点,成为不断推动优秀文化与教学融合的有效步骤。
作者:莫艳萍 单位: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语文教学建设研究2
语文课程性质问题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的斯芬克斯之谜,每一阵教学实践上的误入歧途都会引发学术界对这一谜题的激烈讨论。在我国语文课程理论研究中,性质之争往往产生于教学实践中的价值偏差问题,比如工具性主张是“对语文课程中一度以‘政治性’‘思想性’取代语言文字运用教学的状况的拨乱反正”,而人文性主张则为了纠正“语文教育领域里过度的‘技术主义’‘功利主义’危机”。同时,性质之争会对教学实践产生颇为显著的影响,是勾连语文课程价值域与事实域的枢纽问题。在当下重新梳理并廓清语文课程性质问题将有助于反思语文课程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经验,针对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语文课程性质问题属于形而上的本体论问题,本文试图运用塞尔的社会实在论分析语文课程性质之争的主要观点,进而提出建构主义的本质观。
一、从本质主义到反本质主义:语文课程性质之争的主要观点概述
(一)本质主义:工具论与人文论21世纪之前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主流观点是本质主义倾向的,认为语文课程具有客观、明确而永恒的本质属性。其中,工具性本质观占主导地位,以叶圣陶、张志公等学者为代表。其完整表述为“语文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文化基础课程”。工具论者的主要观点包括:工具性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关键。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语言工具的能力。在具体实践中,除了特殊时期语文课程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偏重意识形态教育之外,绝大多数时期的课程标准都把工具性放在第一位。但若细究其起源,工具性最初的提倡者似乎是在一种泛政治化的历史背景下借此来反抗语文课程的政治化倾向。工具论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语文课程对基础语言知识技能的重视,但也导致了语文教学人文性匮乏、训练机械化的弊端。20世纪末语文教育界关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论争就起源于对这一弊端的反思,比如韩军指出“几十年语文教学的失误就在于科学主义的泛滥,人文精神的消遁”。人文论者认为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而非工具学科。依据如下:第一,语言不是一种客观纯粹的交际工具,而是人文性的思想、观念、情感的外化。第二,语文课程以培养人文素质为根本。
(二)反本质主义:替换论与消解论与本质主义者各执一词的激烈对抗相比,反本质主义者认为语文课程没有唯一的本质属性。王荣生(2014)指出课程性质之争的实质是学者们以一种激烈的姿态表达自己对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见解,建议用平和包容的“课程取向”代替带有排他性的“课程性质”。荣维东(2009)认为可以将性质问题的不同观点看作对语文课程的多元理解,进而把研究焦点推进到课程内容研制和开发上。后现代主义的开放性、生成性、非线性观点已经对语文课程性质论争中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构成了有力批驳,语文课程并没有单纯的本质属性。而且,对已然的语文课程进行认知与对“应然而未然”的语文课程进行筹划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范畴。
二、本体论主观性和认识论客观性:塞尔社会
实在论对语文课程性质问题的启示美国哲学家塞尔的社会实在理论可以为反思语文课程性质问题上的诸多争论带来哲学本体论上的启发。该理论最显著的贡献是将社会实在与自然实在区分开来,前者指依赖观察者存在的货币、语言、政府等制度性社会性事实,后者指不依赖观察者的山川、树木、质量等原始事实。关于社会实在是主观还是客观的问题,塞尔先区分了两种层次的主客观,在认识论意义上,主观是指那些依赖陈述者感觉和态度的陈述。比如“伦勃朗是比鲁宾斯更好的画家”。客观是指那些不依赖于观察者态度就能判定真假的陈述。比如“塞尔曾经说过伦勃朗是比鲁宾斯更好的画家”。在本体论意义上,主观实在是指依赖于认知主体的体验才能存在的事件。比如疼痛、饥饿、货币。客观实在则不依赖于是否被主体经验到,比如山峰、冰川。社会实在本体论层面上是主观的,但是却具有认识论上的客观性。语文课程需要以语言为基础,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因此是一种社会实在。塞尔强调理解社会实在需要采取不同于自然实在的认知视野,因为与原始事实自然、自在的客观本体性相比,制度事实的产生与存在需要以观察者自身的意向性活动为基础,在本体论意义上具有主观性。本质主义论者忽略了社会实在与自然实在本体论上的区别,依然以朴素科学本质观来分析作为制度性事实的语文课程,导致这一复杂性质问题的简单化。塞尔同时指出,社会实在本体论上的主观性并不排斥其在认识论上具有主体间客观性,因为制度事实以集体意向性为基础,这种集体意向性是指人们共同约定认可的观念、规则等,具有“我们相信”“我们意图”等形式,是制度性事实客观性的保证。
三、语文课程是为了满足人类语言学习需求的人工建构借助塞尔的社会实在论对语文课程进行本体论分析,语文课程是基于集体意向性以及集体实践活动的人工建构,具有实践建构性。社会实在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实施一定的功能,必须遵循最基本的客观规律。理想的语文课程也必然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因此还具有文道统一性、宏观发展性。以下将对语文课程的这些特点进行分析。
(一)实践建构性在自然科学领域,一种建构主义的科学知识观逐渐超越传统的静态知识观,并在哲学、教育等研究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人们认识到了人类的理性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任何科学知识都只是基于特定认知视角对自然实在观念层面的模仿性建构,科学知识只能无限逼近真理。与自然实在相比,人类对社会实在的认知活动则更为复杂。如果说原始实在是一座外在于人类的有待探索的迷宫,那么社会实在就是一座在人类手上不断被建设、翻新甚至推翻重建的大厦。人类对于原始实在认知的有限性源于人类理性的有限性,而对于社会实在认知的有限性则源于社会实在本体的建构性和发展性。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语文课程建构是理论规范与实践推进相结合的过程。对于自然实在而言,理论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其优劣取决于它是否符合事实。对于社会实在而言,理论不仅描述事实,而且参与建构事实,其优劣在于它能否促进实践,实现目标。世界上并没有外在于人类行动本身的语文课程等待我们去认知,任何语文课程都是基于人类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的人工品。但以课程标准、通行教材为代表的课程理念顶层设计并不一定能在具体实践中实现预期目标,因此语文课程的形成和演化是集体意向性建构与现实课程实践不断调适、磨合的双向过程,既包含价值要素,也包含事实要素,常常表现出权变性特点。在语文课程建构的过程中,课程知识和教学法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语文课程发展的历史也证明了上层的理论构想需要以具体的课程知识开发、教法建设为根据,否则就是空中楼阁。五四时期刘半农、胡适都曾强调实用读写技能教学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当时白话文读写知识及教学方法建设尚处于一片空白,语文教师自然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白话文读写知识的匮乏以及人文思想的繁盛共同造就了五四初期语文课程的泛人文化倾向。而当下的语文教学之所以在实践层面偏向“工具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过课程建设史上各学者、教师的共同建构,白话文的文法、修辞、阅读理解和赏析技巧等工具性知识已经相对完善。而人文性内容依然停留在零散、随机的水平,缺乏系统化建构。只有推动实践的理论才有生命力,因此语文课程性质研究不仅要回答“应该是”怎样的问题,还要回答“如何是”的问题,将抽象的课程性质理念落实到具体知识内容和操作性强的教学法。比如,语文课程人文性价值的实现需要以相对完善的核心人文主题体系为基础,这些主题既要具有普世价值,又要符合学生精神成长需要,并且其承载的文本载体还应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二)文道统一性作为人工建构之物的语文课程具有一定复杂性,不能将其工具性与人文性人为地割裂开来。本质主义论者认为事物有且只有唯一本质属性的立论基础源自传统科学本质观中的线性思维方式。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复杂科学却揭示了这一简单化世界图景的虚幻。“经典科学思维方式的三个支柱‘有序’‘分割’和‘绝对理性的逻辑’已被动摇,科学的发展迫使我们走向复杂性思维方式。”工具论者与人文论者以要素分割的思维方式为语文课程指定唯一本质属性,然而,语文学习活动中掌握基本语言技能与获取语言中所承载的人文思想这两个过程本来就是相互交织的。语言天然具有形式与内容双重结构,维果茨基指出“一个词的意义代表了一种思维和语言的混合,以至于很难说清它是一种言语现象还是一种思维现象。”“思维不仅仅用言语来表达,思维是通过言语才开始产生并存在的。”只有语言形式和思维内容“混合”在一起,一个词才真正有了意义。如果没有语言内容,一个词只是一个空洞的声音;如果没有语言工具的承载和组织,所谓的人文性的“思维”不过是片段的、混沌的感觉印象。无论课标还是教材,都强调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和复杂互动。因此,可以将工具论与人文论的观点加以整合:“语文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围绕核心人文主题进行读写、交流及思考的综合性语言能力。”在语文课程中,要以工具性实现人文性,以人文性统率工具性。从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的产生时间和因果逻辑上来看,内容在先形式在后,内容是因形式是果。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特定信息、思想、情感表达需求的推动下,语言才得以产生。新事物、新思想的涌现也不断催生新的词汇。2017年统编版教材在显性层面以人文主题组织单元课文,在隐性层面每个单元融入一定的语文知识,这一双线组织设计就体现了人文性对工具性的统帅作用。
(三)宏观发展性从历时角度来看,语文课程是受到社会历史背景制约的人工建构,随社会发展而演化。语文课程不是超历史的存在,它同所有制度性事实一样是一种功能事实,产生于特定社会的需要。社会通行语言文字、信息传播媒介、主流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生活需要等因素都会影响其性质。比如清末民初的语文课程延续科举教育传统,在工具性层面以培养文言读写能力为目标,五四白话文运动以来,语文课程的重心逐步向白话文教学转移。同样,在五四新思潮的冲击下,民主与科学等现代精神逐步取代帝制意识形态,成为语文课程新的人文思想内核。但需要指出的是,语文课程的演化是一个相对缓慢、宏观的过程,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它具有一定稳定性。作为一种发展演化中的人工建构,语文课程的性质问题不能简单化约为“是什么”的问题,而是应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总结语文课程在历史中“曾经是”怎样,另一方面探讨其在特定背景下的可预期未来“应该是”以及“可以是”怎样。前者是对不同历史语境、不同理论立场下语文课程事实的描述,是一种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性思维活动。后者是针对未来语文课程的规范,是带有一定导向性、引领性的设计思维活动,必须基于既有的社会历史发展背景,设计出一种对当下课程弊病有纠偏性的、在可行范围内最优化的应然。
人工建构的社会实在是必然性与权变性、自觉能动性与有限理性的矛盾统一体,这也就必然意味着人工性与复杂性不可解脱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在认知语文课程性质、建构语文课程本体的过程中,既不能沿用自然科学的机械本体论观念,也不能坠入不可知论的解构化思维。而是应该明确新时期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在充分考虑现实情境的复杂性,以及主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基础上,明确指出可预测未来的语文课程的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
作者:刘云云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语文教学建设研究3
2016年,虚拟教研室概念进入国内高校,其后,伴随“互联网+”和“智能+”的发展,以及新冠疫情影响,虚拟教研室作为基层教学组织在高校教学教研中逐渐发挥作用。2021年7月,教育部高教司下发《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高校虚拟教研室理论建设与实践取得进一步发展。当前,以曾建潮(2020)、①桑新民(2021)、②战德臣(2022)、③刘雨(2022)④等为代表的学者展开了对虚拟教研室整体建设的方法论探讨,认为高校虚拟教研室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开展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域的线上线下教研活动;以创新教师教研模式,加强教学学术研究,共建共享优质资源,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建立长效发展机制为建设的主要内容,着力开展团队建设、平台建设、机制建设和内容建设。也有论者分享了如WebGIS等课程(群)建设类,⑤车辆工程、⑥大数据行业应用等专业建设类的虚拟教研室建设实践案例。⑦上述研究多宏观概述及传统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案例分享,对微观层面的内容建设探讨和应用型高校案例分享尚显不足。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是教育部批准建设的全国首批应用技术大学,采取总部加若干特色学院、应用技术研究院(1+N+M)的开放式办学构架,总部设在大理,若干特色学院根据地域优势产业选址,现已创办傣医药学院(西双版纳)、普洱茶学院(普洱)、珠宝学院(腾冲)、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理)等特色学院。这种以地域优势产业为聚合的形式对于突显地域特色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虚拟教研室依托信息技术线上交流能解决跨地域教研的问题,打破学科、专业、地域限制,将语文类通识文化素质课程和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对技术技能的要求结合起来,构建“通识课程+专业模块”的特色语文范式。以下从大学语文与专业特色结合的角度出发,列举三种特色语文教学范式实践案例。
一、“语文+珠宝”范式:珠宝语文双向互动,服务艺术人才培养
依托虚拟教研室,从继承和发扬优秀中华文化传统的角度,发掘大学语文中与珠宝相关的元素融入教学,服务于珠宝学院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工艺美术、产品设计等艺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探讨“语文”与“珠宝”之间的关系,实现珠宝与语文的双向互动。
(一)语文中的珠宝:珠玉交辉,溯本求源厘清“珠宝”之概念。根据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GB/T16552-2017)珠宝玉石是对天然珠宝玉石和人工珠宝玉石的统称,简称宝石。大学语文教学语境下讨论之“珠宝”聚焦于天然珠宝玉石。可从成语、诗词、小说三层挖掘珠宝玉石元素。其一,成语中的珠宝玉石。成语中涉“玉”者,既反映了玉的自然属性也反映了其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如产地—昆山片玉;颜色—白玉无瑕;品质—又如良玉不琢等。社会属性,如以玉状貌—犀颅玉颊;以玉拟才—咳唾成玉;以玉比德—被褐怀玉等;又有玉石联言、金玉联言、珠玉联言者,多寓意美好,兹不赘言。其二,诗词中的珠宝玉石。如《诗经》中出现了丰富的玉描写,《召南·野有死麕》中有“白茅纯束,有女如玉”毛诗正义“如玉”为“德如玉也”,郑笺“取其坚而洁白”,⑧以白玉比女子贞洁。又如《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⑨以玉比君子德行。其三,小说中的珠宝玉石。以《红楼梦》中的玉文化为例,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宝玉衔玉而生,以玉缀名,以玉比容,以玉比德。以上,通过成语、诗词、小说中的珠宝玉石元素的挖掘,让学生了解珠宝玉石文化源流与积淀,为创作提供素材。
(二)珠宝中的语文:匠心独具、知行合一其一,学习经典作品以见贤思齐。采用案例教学法,从天工奖、红点、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及制作大赛等珠宝玉石设计比赛中,选取融入了文学元素的经典作品进行分析。如2019年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金奖张庆东析木玉作品《哪吒闹海》的灵感来源于明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经典少年英雄哪吒形象;同获金奖的林飞寿山石作品《大观园》的灵感来源于《红楼梦》中的理想世界大观园。通过经典案例,“授之以渔”让学生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设计出独具中华匠心的艺术作品。其二,回到语文本位躬身实践珠宝行业应用文书写作。以设计解说词为例,艺术作品完成后可从六个方面加以介绍说明:作品命名、设计背景、设计灵感来源、基本参数、作品寓意、受众与养护等。如此,既能将语文所学运用于设计创作,又能在实践中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以上,虚拟教研室成为联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桥梁,跨越学科差异,实现珠宝语文双向互动,服务艺术人才培养。
二、“语文+医药”范式:精炼文本医药元素,助力叙事医学教育
依托虚拟教研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医药元素,助力叙事医学教育和涉医专业人才培养。古今中外诸多文学作品运用包含疾病、医患形象、医患关系在内的疾病书写来塑造形象、叙述事件、表情达意。大学语文能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形成对疾病面貌、医学理论、医疗方法等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增强对涉医材料的敏锐度,学会体察医患情感,增强叙事能力。
(一)细读文本,捕捉医药书写内容引导学生在阅读涉医文本的过程中捕捉疾病书写的内容,有意识地积累医药相关知识。其一,增加对中医药名称、疾病名称及其症状的认识。如《楚辞·少司命》“秋兰兮蘼芜,罗生兮堂下”,论者多认为蘼芜的根茎部分可治疗妇人无子。其二,增加对传统医学诊疗手段及医学理论的认识。如阅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扁鹊救活虢国太子的故事,又可见中医的系统思维原理、方剂原理和阴阳学说原理的具象化解释。以此丰富涉医专业学生对医药相关知识的认知途径,提升其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兴趣。
(二)品读文本,感悟疾病书写情感意蕴引导学生全方位理解涉医文本,关注疾病书写中呈现的情感意蕴。如理解杜甫的病患身份对其沉郁顿挫诗风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唐朝的
盛衰之变及杜甫的苦难人生。继而,关注诗歌中对疾病的诸种描写,如《病后过王倚饮赠歌》:“王生怪我颜色恶,答云伏枕艰难遍。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写疟疾带来痛苦。《过南岳入洞庭湖》中的诗句“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无”写消渴带来乏力,从中体会杜甫对自身衰弱多病的哀叹。进而,整体感受杜甫在诗歌中同时灌注的,对时局动荡苦、百姓生活苦、百病缠身苦的多重悲慨。最终,发现杜甫之诗正是将自身的苦难病痛与国家、人民的苦难联结在一起,才形成了沉郁顿挫之诗风。从涉医角度发现,疾病体验能影响人们的生活状态及对生活的态度,以此帮助涉医专业学生理解医患情感,与病患共情。
(三)精读文本,提升医学叙事能力引导学生体会涉医文本的叙事特色,学会识别文本的叙事策略及其作用,为理解患者叙述并与之共情提供帮助。如《红楼梦》以林黛玉的命运线索为例,全书渐进式地提及其咳疾变化,至焚稿断痴、泪尽而亡,不仅串联起她在贾府与众人的相处交往诸事,还与绛珠仙子“还泪”说形成完整呼应。同时,亦可从涉医角度发现,林黛玉的咳疾之所以迁延不愈以致病亡,是因疾病与其数年经历互相影响,恶性循环,难以标本兼治。又可见病因未必浮于表象,患者不仅需要倾听,还需分析,才能及时发现病因并用生态调理原理防治。如此,则可提升涉医专业学生对细节的关注度,培养其学习分析病例、展开涉医写作记录的能力。
三、“语文+地理”范式:挖掘文学作品地理内涵,涵养专业认知兴趣
依托虚拟教研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聚焦自然地理因素,为工科-地理类人才培养提供新视角。自然地理因素为文学作家提供写作材料和资源,影响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趣及表达方式。
(一)文学作品将地理风物具象化文学作品的诞生是创作主体和客观事物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地理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作家描摹所见,有了体现山地与平原气候差异的海拔高差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有了描述华北平原温带季风性气候冬季寒冷,易受寒潮侵袭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有了描写四川盆地多夜雨特征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山川、河流、节气、物产等信息,分析其在文本中出现的合理性,从而春风化雨,涵养专业兴趣,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文学作品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中提出:“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略语则阙,详说则繁。然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⑩刘勰肯定屈原在文学上的成就,也指出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助力作用。我国南北方在自然条件、地理风貌、农业生产、人民生活习俗上有明显差异,故先秦有《诗经》与《楚辞》的风貌差异,南北朝有民歌《木兰诗》与《西洲曲》的风格内容区别。地理环境特点会使作家产生不同的感受体验,如泰山所处的华北平原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泰山海拔1632.7米,登顶泰山则必有俯瞰众山的视觉效果,故有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的少年壮志体现。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让学生结合专业知识理解文学文本,在涵养专业兴趣的同时辅助学生理解作品。
(三)地理信息与文学作品间具备学科交叉研究的可能地理学是一门自然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文学文本还可以成为地理信息类学生日后进行科学研究的内容和对象。唐宋诗词编年信息系统能通过地图展示诗人一生的行走轨迹、活动场所及诗文等信息,为古典文学作家作品研究提供新角度。GIS软件技术可辅助研究考证古代地理环境,如鼓励学生利用GIS古代地形地貌复原方法和技术,使用GIS建模分析文本所述内容,尝试复原古诗词意境。故在教学中融入最新地理信息与文学交叉研究前沿,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以上,依托虚拟教研室平台,打破专业、空间、地域限制,构建三种“通识课程+专业模块”的特色语文范式,“语文+珠宝”:珠宝语文双向互动,服务艺术人才培养;“语文+医药”:精炼文本医药元素,助力叙事医学教育;“语文+地理”:挖掘文学作品地理内涵,涵养专业认知兴趣。这种将语文类通识文化素质课程和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对技术技能的要求结合起来的模式依据专业不同具有可复制性,有待另撰文讨论。注释①曾建潮、吴淑琴、张春秀2020《虚拟教研室:高校基层教研组织创新探索》,《中国大学教学》第11期。②桑新民、贾义敏、焦建利等2021《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国高教研究》第11期。③战德臣、聂兰顺、唐德凯等2022《虚拟教研室:协同教研新形态》,《现代教育技术》第3期。④刘雨2022《试论高校虚拟教研室的内涵、价值与建设》,《豫章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⑤秦耀辰、付品德、闫卫阳等2022《国际联合虚拟教研室的组织模式与实践探索——以WebGIS教研为例》,《高等理科教育》第2期。⑥黄鼎键、钟勇、查云飞、张庆永、闫晓磊2022《新型区域性车辆工程虚拟教研室建设思路与探索》,《机电技术》第1期。⑦尹波、周书仁、桂彦2022《依托“大数据行业应用”虚拟教研室培养跨学科人才》,《电子质量》第1期。⑧⑨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1999《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⑩范文澜1958《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李瑞珩 杨筱哲 张晶婷 单位: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公共基础课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