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7 14:45:4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农业机械化论文3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农业产业发展成绩斐然。尤其在国家乡村振兴局对乡村振兴事业进行了统筹规划后,有效地调动了各种社会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事业,由此,我国乡村振兴事业进入了全新的纵深实施阶段。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充分整合各个层面的资源,重视现代化农业技术与手段的应用,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化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的优势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进一步探讨农业机械化的推进措施,对后续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
1农业机械化相关概述
1.1农业机械化内涵所谓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在农业机械化模式下,农业生产能够更好地与二、三产业进行融合。通过大范围推广应用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力成本,消除以往农业生产活动技术水平低、效率不高的弊端,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因此,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方向。
1.2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农业机械化水平也随着现代化机械设备的改进与优化而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农业产业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并逐渐形成了更加完善的农机装备体系[2]。农业机械设备以及生产技术的升级,推动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我国的农业机械化逐渐朝着智能化、精准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农业机械设备的作业能力明显提升,现代农业机械设备能够在更多类型的农田作业,并由最初的单环节作业逐渐向农业生产全过程作业的方向发展,农业生产也实现了由粗加工向精细深加工方向的转变。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农村开始尝试经济效益更高的农业生产模式,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建立农林牧副渔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发展体系。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让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解放,乡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的问题。1)相比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由于发展时间短、地区经济水平不均等原因,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受到阻碍,很多地区的农机动力设备缺少配套机具,农机设备的更新迭代也缺少资金。2)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不足。地方政府能够提供的财政支持十分有限,无法为农业机械化的持续推进提供良好、稳定的资金保障。而如果农业机械化水平无法提升,其规模效益的优势就无法体现,产业发展的正向循环也难以形成。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将直接导致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得不到有效提升,而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低就会导致农民无法及时地去更新和购买大型农机具[3]。
2推进农业机械化对乡村振兴的积极影响
2.1调整乡村劳动力结构农业机械化就是用农业机械设备代替传统农业人力劳动,将农业种植者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型升级。毋庸置疑,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释放出来的劳动力会向第二、三产业流动,这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机合作组织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大幅提高了农机服务的有效性,最大程度地整合了乡村农业机械设备资源。在明确农民的所有权、经营权的前提下,农机合作组织进一步提高了农村资源利用的灵活性,如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开展集约化经营,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机械利用效率,发挥农业机械化的优势,有力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2加快小城镇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城镇模式也是农村的一种发展方向。在农业机械设备代替了人、牲畜在农业各个生产环节中的繁重的劳动作业后,农村地区的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农民的劳动强度不断降低,农业地区将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第二、三产业中,农民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第二、三产业的生产,并以此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效益,这也是建设小城镇模式的必要因素。比如,近年来,在农村出现了以“反租倒包”的形式推广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就是将土地集中到一起,由专门的人员组织进行种植,并形成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的服务模式,实现了农田种植、除草、施肥、灭虫、收割等一系列生产活动的专业化管理,有效地释放了一大批农业劳动力[4]。
2.3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业经济,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即使农村开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依然是农村最核心的产业。而农业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很大程度地依赖于自然条件,所以一旦出现极端气候或自然灾害,势必会影响农业的正常发展,对乡村振兴成果也会造成损害[5]。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如通过农业机械抢墒播种、节水种植等,能够有效地降低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依赖性。
2.4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同时还要重视乡村的生态和文明建设。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普遍存在秸秆焚烧的行为,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的CO2和烟尘,给乡村的自然生态造成严重影响。在农业机械化推进过程中,通过农业机械设备,将秸秆粉碎还田或者打捆回收,既高效地处理了秸秆问题,又解决了传统农业生产活动中秸秆处理方式引起的生态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同时还能够增加新的收益,以更绿色环保的方式增加土壤的有机物含量。除了秸秆焚烧问题,在传统农业生产活动中,病虫害的不当处理也经常会带来环境破坏问题。如农户经常使用农药、化肥来处理病虫害,但农药化肥的使用会给土地、空气带来不利影响,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还会随着农产品转移到人体中,给人的健康带来威胁。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一方面可以通过使用现代化机械设备实现病虫害的无害化处理;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的推进能以更精准的剂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能够将化肥农药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既能够满足农业的正常生产需求,又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6]。
2.5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业机械化极大地改变了农业的种植方式,能够更容易地实现深耕、深松作业,改善土壤品质,提高土壤肥力,从而达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目标。在农业机械设备辅助下,农业生产活动能够进一步实现节水、节种和节肥,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增产增收。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就是实现产业化发展,而产业化发展需要在科学和精细的农业生产分工协作的基础上进行规模化经营。要全面提高农村地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就要稳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充分调动各方资金,加大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投入力度,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以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机械化的推进措施
3.1提高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1)进一步加大在农业机械设备方面的研发力度。我国地形地势复杂多样,要普及农业机械化,就必须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研发与之相适应的农业机械设备。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实际种植或养殖需求,研发专门的农业机械设备,如针对南方丘陵山区,研发中小型农机设备,适应坡地、小块地的作业需求。面对新型农业经营发展需求,需要研发更加节能环保的农机设备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2)加大对新型农业机械设备和相应技术的推广力度。针对我国几种重要粮食作物,加快农业机械装备更新升级,通过示范推广、财政补贴等方式推动新型农业机械设备更快地应用到农业实际生产活动中,加速淘汰高能耗、高污染、老旧农机装备,促进植保无人机的推广应用。同时通过引入“互联网+”,加快建设智慧农业,建立健全农业机械信息化服务体系,实现农业种、水、肥、药一体化精准作业,推进智慧农机设备的协同发展[7]。3)地方政府应加强引导和规范。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业机械质量的监管,规范农机设备生产与销售企业的行为,明确其主体责任,同时对农业产品的实用性、安全性进行跟踪调查,督促企业履行售后责任。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为新型农机设备的研发营造良好的环境。
3.2改善农业机械化作业基础条件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要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农业种植区进行农田改造并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将分散的小块农田连接起来,对陡坡进行平整改造,方便大型机械耕作,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机械装备的普遍适用性[8]。优化农业机械装备作业配件,通过合理统筹,合理规划农机设备资源,并做好农机设备的日常维修。完善其他农业作业环节中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流程,如储藏保鲜、烘干、加工等农机作业服务配套环节,并将晒场、粮食烘干设备、机具库棚建设等配套设施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
3.3加大农机技术推广力度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在全过程应用领域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农机技术推广的力度。为解决我国丘陵地区农机推广难的瓶颈问题,可以先在几种重要的农作物上实现全程机械化[9]。灌溉是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环节,尤其在一些干旱地区,人工灌溉是保证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要求。针对这一环节,应该加快农业机械在灌溉作业中的应用,实现节水灌溉。同时,可以将农业机械应用到农产品加工活动中,实现农产品的精细深加工[10]。此外,针对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作物,应该结合其特性,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笔者认为,加快建立协同高效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体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在农作物品种认定、耕种方式、农产品加工方面,制定更加精细、科学的标准,形成与机械化生产相适应的科学种植方法,筛选更适于机械种植的优良品种。2)依托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园、创业园等基础扎实的科技园区,积极孵化、研发更多具有创新性的农机设备,加快农业机械的推广和普及。3)完善农业社会服务化体系,为农业机械设备的大范围应用提供服务,如设立专门的技术站,指导农户操作、维护机械设备,保障机械设备的良好运行,降低设备应用成本。
4小结
农业机械化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化的持续推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推进农业机械化能有效地提高我国农业的经济效益,助推我国早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作者:王金田 单位:沂水县农业农村局
农业机械化论文2
农业机械产品具有种类多、结构复杂、易操作等特点,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建设发展较好[1-2],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因此,我国需利用数字化设计技术,明晰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内涵与优点,并将当下我国的实际情况与数字化设计技术融合起来,使数字化设计技术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与价值,因此在农业机械设计中加入数字化设计技术有着重要意义[3]。
1农业机械设计领域的发展现状
1.1专业人才队伍匮乏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农业机械化道路上起步较晚。同时,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农民整体文化水平较低,数字技术人才缺乏,导致农业发展观念滞后,且未对农户进行专业的培训,农民对农业机械化发展认识不足,对先进设备的接受程度不高[4]。
1.2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支持不足我国土地辽阔,农作物品种繁多,由于农作物特性的差异,对农业机械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机械产品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性和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进行开发和生产。例如,一台收割机可以细分为小麦收割机、玉米收割机、油菜收割机等。针对这些产品,不仅要进行研发和生产,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需要庞大的人力和财力。农业机械化缺乏社会广泛支持,加上传统技术手段难以满足要求,进一步阻碍了农业机械设计的发展。
2数字化设计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的应用
2.1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目前,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被逐渐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时,虚拟现实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技术领域中也有着广阔的实践空间,虚拟现实技术的开发给农业机械设计实践带来了较大改变。VR技术融合了3D图形、音频、多元化等技术元素,带给设计师和用户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丰富的实践体验[5]。近年来,我国在大型农业机械的设计中,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产品的某些性能仿真,可以实现产品结构和性能的调整和优化。同时,建立的信息反馈平台提高了生产企业与市场的沟通效率,丰富了实践手段,使更多的客户关注到产品的构造与功能优势。将VR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活动中,不仅使设计要求得到满足,还使质量要求得到了满足;同时,还能提高农业生产期间的效率。此外,运用VR技术还能够提前做模拟预演,使人们可以在设计完工之前提前了解设计效果的真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完善,最终提高机械设备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2.2CAD技术的应用CAD是现代化技术形式的一种,其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来开展其他工作。当CAD应用到农业机械设计中时,常被用到的环节就是绘制图纸,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在计算机里将需要的图纸绘制出来;其次,专业技术人员会将提前决定的产品参数一个个录入系统中;最后,选定计算机的程序功能,进而得到一个准确的设计图形。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优化农业机械设计的内容,如在绘制图纸时,尺寸、规格及参数都是固定的,若人工测量则会存在误差,据此制造出来的农业机械设备就有可能产生质量问题。利用数字化设计技术,可以减小误差,从而提高准确率[6]。用户想要设计参数化,只需找出对应模块名称并将对应的设计界面打开,就能看到详细的模型参数化情况。若用户想要重生模型,仅需将需要的参数输入到界面,系统进行自动验证,就可得到新的模型。其主要的实现流程如下:第一步,创建初始模型,该模型需按照零件设计要求设计,且样本选择的是三维模型,之后的约束关系及特征参数将依照参数化设计来创建。第二步,将此前创建的初始零件模型运用Pro/Toolkit应用程序来检索,当用户需要对特征参数进行编辑时,可运用用户界面先行检索需要的特征参数。第三步,创建新零件模型,需要依据新特征参数来生成。
2.3产品协同技术的应用在如今的市场竞争中,市场发展环境的复杂化导致竞争形式愈发严峻,因此,在农业机械产品市场中顾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部门协同合作甚至跨企业跨国家共同合作制造产品成为一种必然模式。据统计,70%以上的农业机械产品均由多家企业或多个部门共同合作完成,如何在数据库海量的资源中探寻科学的数据已成为企业间竞争的重点,这也是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最大挑战[7]。值得一提的是,国外多数企业会将诸多的零部件备件信息存储在自身的服务器中,并定期进行更新。例如,检索原型系统,就可以很好地通过它来进行实时检索。其结构按照功能结构要求划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应用程序表现层,其包含了系统的主框架及各种子窗口,其作用是与用户操作者联系,让用户能够直观、具象地从用户界面上浏览所有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同时还能将用户给予的数据输入其中,经过系统处理后将用户所需要的结果输出;第二层是业务逻辑层,其主要作用是封装各项操作,还会提供接口,该接口能让应用程序表现层调用,通常这一层封装的业务包含局部检索、属性实例检索等检索操作;第三层是核心算法层,其主要作用是封装各种算法,且提供了接口,该接口能让中间业务层调用,以便提取各种特征。从我国农业机械设计产品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让零部件供应厂商自己提供产品信息,将备件信息公布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引导供应商去查询搜索产品零件的指标、参数及特征、性能,有利于未来的设计发展。
2.4大数据挖掘算法的应用在农机装备产品的数字化研发过程中,设计和制造会产生海量的数据,此时需要运用智能化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数据挖掘的方式找到数据间的关联性,并建立经验数据库。当经验数据库的规模足够大时,就可以将这些经验数据直接用于自动化生产类似的新产品部件,达到智能化制造的目的。基于云存储网络可以搭建智能制造系统,采用云存储技术可以对智能系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大数据挖掘算法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不管从物料方面还是产品营销方法或智能机床的监测方面,智能云存储和大数据挖掘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神经网络和聚类算法是典型的数据挖掘算法,这两种算法发展较早,理论比较成熟,因此可以将其应用于农机的智能化制造系统的设计中。神经网算法的工作原理模拟了人的神经元细胞的作用流程,通过对输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挖掘,最终输出想要得到的理想结果[8]。在对农机产品制造过程的数据进行分析时,主要利用神经网算法确定权值和置信度;在关联算法中,需要创建每个数据记录候选集的支持度,然后通过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对数据进行分类。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和聚类分析,在农机产品部件的智能化制造过程中,可以快速诊断出生产线是否存在故障,并确定故障的类型[9]。利用大数据存储技术可以将各种传感器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并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和聚类算法对数据进行挖掘。如果确定制造过程中有存储故障,智能决策系统则可以对加工系统的作业姿态进行调整;如果需要对整个工艺和加工流程进行调整,则可以临时关闭生产线,待工艺和流程优化后继续生产,从而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
3农业机械数字化设计的发展前景
3.1满足实际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机械设计不断向前发展,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不同,因此也伴随着相应的问题。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计除了满足外观以外,还有性能与功能等方面的要求。基于此,伴随着使用场景的不同,适用人群的不同,农业机械设计还应该将各种需求的协同作用考虑在内。如此,将数字化设计技术融入农业机械设计中就显得意义重大,数字化设计技术可以多方协同,促进设计者与厂家实现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这样既能够体现出数字化设计理念下的产品协同优势,同时也可以真正制造出符合人们实际需要的产品,为农业机械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供一定支持[10]。
3.2扩大覆盖范围从当前国内农业机械设计行业用到VR的情况来看,相较于国外的一些设计来说,在机械设备中融入VR技术的覆盖面还需要不断扩大,尤其是在可视化技术方面,国外一般是将CAD作为核心技术,通过单独建立功能性强的模型,依靠输入模型的方式,将其传递到VR环境中,以此保证能够实现强化设备的目标。如一种农业机械设备,其包含特制的VR头盔,通过屏幕能够直接让操作者进行操控和体验。从总体上来看,在国外的发达国家,VR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已经相对比较广泛,并且技术也趋于成熟,我国还需要不断地完善VR技术在农业机械设备中的应用,不断地完善理论基础和模式。
4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运用数字化技术以制造出效果更好、性能更佳的农业机械设备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我国需继续提升数字技术水平,并将二者相融合,使得我国的农业机械设计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最终促进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
作者:席艳 单位:江西科技学院
农业机械化论文3
2022年9月21—22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农机院)、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主办,钟祥市人民政府、农业机械杂志社承办的“2022第十届中国农机高端论坛暨2021中国农业机械年度TOP50+颁奖盛典”在湖北钟祥市盛大举办。本届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副站长徐振兴作了题为《农机化发展形势任务思路措施》的报告,从生产实际出发,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机化发展形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重点任务和发展措施。
1农机化发展形势
徐振兴指出,近年来农机化发展的法规体系不断健全、政策扶持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鉴定推广改革创新、管理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推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初显成效。2021年,全国农机总动力10.78亿kW,较2020年增长2.03%。各类机具保有量2亿台(套),全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177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60.61亿元,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3大主粮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我国已成为世界农机制造和使用大国。但仍然存在短板弱项,这些也正是当前农机化发展的重点。
2存在的问题
徐振兴指出,当前我国农机化发展还存在5大问题。一是各作物、环节、产业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农作物之间差距较大,适应南方丘陵山区的小型小众机械还相对缺乏,适应小地块、15°以上坡地的专用拖拉机和作业机具紧缺。二是粮食作物机械化各有短板。小麦镇压、耙耱和中耕化除这些传统的田间管理措施,缺乏配套机具。水稻短板在栽种环节,现在水稻机种率只有56.3%。玉米短板主要是缺少适应丘陵山区轻简型玉米播种、收获机械。马铃薯短板是机收破皮及残膜回收的问题。三是油料糖料作物机械化瓶颈问题亟需解决。大豆方面主要是南方播种、收获机械化程度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机械还不成熟。油菜方面主要是现有移栽机具不适应南方黏重土壤,油菜机收损失率比较高。糖料作物需解决现有收获机具存在的转弯半径大、破头率含杂率高、收获损失大等问题。四是畜牧水产、设施农业等机械化需加快提升。其中,设施农业需要的精量播种、育苗嫁接、水肥一体化和移栽收获等机具装备,还存在不少短板。高端智能农机研发在我国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需要加力推进。五是农机研发制造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重要零部件、材料受制于人,研发能力和产品性能还不能很好满足生产需要,农机装备产业水平还不高。部分机具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可靠性适应性亟待提升。部分领域或环节“无机可用”“无好机用”问题依然明显。部分高端机具主要依赖进口,大功率机械还不够强。
3重点任务
徐振兴强调,面对当前的农机化发展形势,以及“十四五”农业机械化的主要目标,发展的重点任务也有所侧重。主要有以下9项重点任务。第一,聚焦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及甘蔗9大农作物,通过探索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为目标来推动发展。第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重点任务是坚持长期计划与短期目标相结合,将工艺路线、技术模式、机具配套、操作规程、生产模式、运行机制及作业路线规划形成闭合环路。第三,机收减损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加快农机产品质量提升、推广高效低损的机械化收获技术、规范驾驶操作、提升机械化烘干技术及提高机手操作技能。第四,保护性耕作方面包括完善核心技术、分区域凝练主推技术模式,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推进机械化丰产技术集成。第五,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方面主要是推进露地蔬菜、叶类、根茎类作物及中药材等特色特产作物的机械技术,推动标准化果园、茶园建设。第六,设施种植机械化方面重点是要推进设施布局标准化、建造宜机化、作业机械化、装备智能化和服务社会化。第七,畜禽养殖机械化方面主要是健全完善畜牧业机械化技术标准体系,着力改善中小规模养殖场(户)设施装备条件。第八,水产养殖机械化方面主要是推动设施装备运用与绿色养殖方式发展相适应,促进养殖品种、工艺、设施与机械装备协同联动。第九,农产品初级加工机械化方面主要是围绕粮食和油料初加工,重点发展太阳能、空气能等清洁能源烘干、机械通风储藏、烘储一体化设施机械化技术。
4发展措施
一是要对标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及机具设备尽快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者(农民)手中。二是高质量推进鉴定检测。以信息化智能化检测方法等手段提升鉴定检测能力。三是创新技术推广工作。开展试验示范,推动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同类机具性能测试、生产考核和综合评价。四是充分利用购机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要做到应补尽补,达到市场有销售就应有补贴,实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包容性。五是工作策略上要联合协作。充分发挥行业系统人才、技术、资源、体系的力量和优势。
作者: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