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4 11:07:4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语文课程研究3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国家为了保障少数民族“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特殊类型高等人才培养形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在综合参考了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基础上,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教育目标、培养方案、教材编撰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现状
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各开展民族预科教育的高校均开设了大学语文、英语、高等数学、民族理论等核心课程。其中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性核心课程,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预科生综合素养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在纵向上贯通学生终身,是终身学习的‘元能力’;在横向上联通所有学科,是各科学习的‘加速器’。”但现实情况是:据来自教学一线的老师反映,绝大部分预科生汉语文基础较为薄弱,“书写水平参差不齐,阅读面窄、阅读量单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此外,学习态度不够认真,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上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完全忘记”情况,导致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究其根源,除部分同学自身存在认识问题外,针对预科生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也存在问题,亟待改革。笔者认为:引入大语文教育观,在民族预科大学语文专用教材编撰、教学组织方式、教学目标确立等方面推进改革,或为解决之道。
二、大语文教育观的内涵与价值
大语文教育观原为河北省邢台地区语文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经历了几十年的教学实践探索,积累沉淀后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其核心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以课堂教学为轴心的同时,跳出原有各层次各版本语文教材的窠臼,突破课堂教学限定,拓宽教育视野,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把语文的学习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融合在一起,即“语文就是生活”。大语文教育观构建了从学校课堂到社会课堂,从书本教材到生活教材,从语文学科到其他学科,形成一个包含学校课堂语文教育、校外社会生活语文教育等在内的综合性教育体系。大语文教育观重要价值在于打破传统填鸭灌输式的语文教育模式,在学习内容方面拓展丰富了学习的内容,在学习方式方面采用了互动性强、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在育人功能方面提升了语文教育功能和人文价值,从而使语文以“有意思”的形式、“有收获”的内容、“有价值”的内涵来实现“有影响”的目标,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生活,促进学生整体、全面地发展。大语文教育观一经提出,引起教育界广泛关注讨论,语文教育工作者给予了积极评价。知名教育研究专家、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成尚荣撰文指出:“语文应当走向生活,融入生活,把生活的资源开发成语文学习的资源;观察生活,投入生活,发现生活,让生活滋养语文,让语文引领生活。”
三、以大语文教育观指导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以大语文教育观指导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有助于提高民族预科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促进预科学生包括语文素养在内的综合素质提升,也为他们顺利进入本科阶段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必要性与可行性首先,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总目标来看,运用大语文教育观指导教学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2016年9月,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牵头组织的课题组在北京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发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语文教育密不可分。大语文教育观的核心理念也正是适应语文核心素养这一要求,突出了“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课文文本的教学在文学基础上渗透了语言学、历史学、哲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分析视角更为新颖,涵盖视野更为宽广,知识容量更为博深,一定程度上实现跨学科的开放、交融与整合;此外在教学内容方面,由将传统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等较为单一的专门语文能力习得,转向直面于广阔的社会生活真实问题情境下的集语言与思维能力、逻辑与表达能力、人格与审美价值等核心素养要素的综合性学习上来;教学组织方面也“由原来的教材教学、课堂教学,延伸拓展到课程教学、实践教学上来”。其次,从民族预科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和修读同学的学情来看,“大语文教育观”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能够促进预科生全面发展。国家举办民族预科教育的宗旨就是“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服务”。其培养目标就是为高等学校培养和输送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建设需要的文化基础扎实、能力全面、综合素质较好的高层次人才。在民族预科教育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意义十分重大。从“人的全面发展”维度来说,能够提高少数民族同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从“课程思政”角度来说,大学语文对于完成高校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民族团结“五个认同”等方面作用巨大。以大语文教育观理论指导民族预科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将语文基础知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的教育理念相结合,在课堂形式、教学内容、实践活动、考核方式等方面都实现了突破,能够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对于促进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改革建议针对预科学情,应用大语文教育观理论,预科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大教材”来弥补基础缺憾,拓展阅读学习视野目前广泛使用的《大学语文》(人民出版社出版)教材虽几经修订,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编选思路陈旧,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学发展脉络,属于“本科压缩和专科提升的叠加型”。课文编选主要依据作品体裁,兼顾古今中外的区隔,分成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单元,两册共16个单元,90余篇课文,并配套有《大学语文同步练习》等辅助性教材。这种编选思路忽视了某一时代文学风貌的整体性,导致学生对文学作品与时代的横向联系认识不足。这种编选思路其优点是便于学生对文学体裁(例如古代诗歌单元)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知晓其纵向演变的脉络,但不得不说的是,忽视了某一时代文学风貌的整体性,导致学生对文学作品与时代的横向联系认识不足。个人认为,这种编选思路弊大于利。其次,现有教材与高中语文的有效衔接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学学段的语文课程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承担“过渡性教学任务”的预科教材,也应适时根据变化做出调整,遗憾的是,经过修订的现有教材对此没有及时作出反应。作为针对特定群体专门编撰的现有教材,其编选篇目的范围、数量和难易程度均有待商榷。在上册和下册中国文学部分的12个单元中,虽都以“附录简史”的形式列出了少数民族该文学体裁发展情况,但均泛泛而谈,语焉不详,一带而过。由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明显偏少,这不利于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热情,建议考虑增加回族女作家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藏族作家阿来的《尘埃落定》等名篇的选段,这两部作品视角独特,内蕴深厚,都曾荣获“茅盾文学奖”,如选入教材后,这两位作家的少数民族身份将更受少数民族同学的关注。还有,教材中缺失了当代台港澳地区文学和影视文学的介绍,没有体现出当代文学的全貌;现行教材基本上为通用版本,没有考虑到全国各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异性,导致普适性不够,有的同学觉得“吃不饱”,但有的同学觉得难度大。教材编撰事关重大,且非一朝一夕之功。事实上,在语文课程中,任何一本教材都难称完美,都未必能够完全满足教学需要。针对预科学生文学作品阅读总量偏少、范围狭窄的学情,同时现有教材结构、选篇、内容等不尽如人意的现实问题,预科语文教师要树立“大教材观”,放眼世界,广泛吸纳生活中一切有益学习的材料作为广义的语文“教材”:可以是《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古代文学经典,也可以是《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战争与和平》等现代文学名著;可以是《长津湖》《你好,李焕英》《人世间》等热门影视剧作,也可以是微信、微博“心灵鸡汤”段子;既可以选择鲁迅、钱钟书的作品,也可以选择巴尔扎克和东野圭吾的名篇。总之,如中国人民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所说“把世界当课本,而非把课本当世界”。
2.以“大课堂”来突破教室限制,延展学习应用空间伴随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语文教育空间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从课内发展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社会,这是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内涵丰富,但课时总量有限,教室空间不足,为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广泛参与,改善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尝试走出封闭的教室空间,采用“第二课堂”的形式来开展辅助性教学、在此基础上推进研究性教学。“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而产生的概念,是与课堂教学相配合,以育人为宗旨,以培训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为载体来开展的系列开放性活动。”教师要“走出教室教语文”,主动开发教室课堂之外的多种教学资源,要敏锐发现、灵活运用身边的‘大课堂’,把语文的学习和实践场所拓展至学校图书馆、宣传栏、教学楼和宿舍楼的展示墙、黑板报,甚至是影剧院、社区文化站等社会文化场所等,教师可以组织同学成立戏剧、摄影、书法等文学相关类兴趣小组或社团,举办主题征文大赛、朗诵演讲比赛、排演舞台剧、读书推介会等活动,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对教室第一课堂里学习的语文知识能够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具体的社会场景能够更准确生动地运用。让预科同学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世界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人生有多长,语文就有多长”。事实证明,以“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结合为原则,开展语文“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是弥补课堂教学不足、改善教学效果、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策略。
3.以“大目标”来提升教学标准,助推素质全面跃迁2016年版预科大学语文《教学大纲》阐述教学目标,“通过补预结合的方式,继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言应用能力,传承文学经典,增强文化修养,培养人文精神,达到本科各专业对语文能力及素质的要求”。在其指引下,教师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基础知识、作品分析等方面,对语文课的“立德树人”等功能开掘不深,教学目标偏“小”。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也要紧跟时代步伐,调整教学目标,挖掘“思政元素”,渗透德育思想。个人认为,在新形势下,民族预科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应设定为:夯实语文基础,提高应用能力,拓展知识视野,涵化人文素养,厚植家国情怀,提升综合素质。调整后的教学目标有所“放大”,在继续注重“补”和“预”基本要求的同时,明确提出融入“思政元素”,在知识视野、人文素养、家国情怀等方面要求加强引导提升,突出时代特征,发挥文学作品“润物细无声”的特点,达到“立德树人,以德润身,以文化人”的目的,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同学实现“五个认同”,也有利于提升少数民族同学综合素质。
作者:郑树柏 单位:吉林大学南湖校区预科教育学院
语文课程研究2
《课标》是规定教育目标、内容、基本要求的国家课程纲领性文件,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沿用的课程标准,集中体现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课程的本质是一种教育性经验,也指学校教育中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性因素以及学生获得的经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编排契合《课标》要求,发挥出了相关课程的应有作用,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关注和深入研究。
一、《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的主题指向
《课标》从主题与载体形式角度,介绍了语文课程的内容主题,分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下面,笔者结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个角度介绍《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的主题指向。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课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统编教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主要载体为汉字、古诗词、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古典小说、传统节日等[1]。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选编的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契合《课标》关于课程主题的要求;五年级上册选编的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彰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口耳相传的经典,更是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诸如此类课文,能为教师的课程教学提供经典内容,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革命文化围绕《课标》提倡的伟大建党精神,统编教材以革命文化为主题,讴歌理想、信念、爱国、奉献、顽强斗争等革命传统。主要以革命人士相关代表作品、革命事件、伟大历程为课程内容,阐发革命精神。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选编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能让学生感受周恩来总理的博大胸怀与远大志向,树立为国争光和民族振兴的远大理想。六年级上册选编的《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可以使学生重温革命岁月,同时体会革命人士的英勇气概,产生对革命人物的敬仰之情,进而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围绕核心价值观,统编教材积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题,突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主要以社会主义事业重大成就、先进模范、光荣事迹作品为主,同时也包括反映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的外国优秀文化作品。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选编的《邓小平爷爷植树》,三年级上册选编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手术台就是阵地》,四年级下册选编的《千年梦圆在今朝》,六年级下册选编的《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根据不同学段特点,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题,能让学生获得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良好教育。
二、《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形式
(一)基础型学习任务《课标》提倡按照课程内容整合度,设置学习任务群。第一层设计以生活为基础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使之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在感受文化内涵的同时,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应用技巧,奠定稳固的语文学习基础[2]。
(二)发展型学习任务第二层设计以实践为线索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发展型任务群,意在利用朗读、观察活动,整合课程中有价值的信息,让学生在交流中发展自我阅读理解能力、语言应用能力,满足其日常学习和生活需要。
(三)拓展型学习任务第三层在原有任务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拓展型任务群,以期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审美素养,使之通过阅读、比较、讨论、梳理、判断,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三、《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路径
(一)精选优质课程,育人为本《课标》要求教师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精选优质课程内容,以育人为本,引领语文育人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如,在教学《猎人海力布》一文时,教师应提炼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选优质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把握故事内容以及人物品质。首先,教师可以联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中国古典神话故事,引出新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整合成不同的复述活动,要求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总结,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与此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将故事中的人物对话改成一般叙述形式,思考海力布执意讲真话的原因,由此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让学生理解故事中“海力布舍己救人”的中心事件,进而获得强烈的情感熏陶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后,教师应利用层层铺垫的方式,寓理寓情于知识总结活动,让学生根据通俗易懂的课文语言,感悟海力布的形象和品质,加深对课文故事的理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二)丰富课程类型,立德树人语文课程内容应体现价值取向,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行熏陶。教师应丰富课程类型,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构建综合型课程目标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3]。如,在教学《开国大典》一文时,教师应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图文、视频资料,丰富课程类型,将革命文化渗透到语文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先,教师可以用视频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伟人风采和人民的热情。然后,教师需依据《课标》课程内容主题指向要求,以看图、朗读、批注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教材插图、真实照片的帮助下,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骄傲之情,形成热爱领袖、热爱国家的思想品质。本篇课文由点及面地写了新中国成立的盛况,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根据场面描写,掌握抓住课文细节进行阅读的技巧,体会人民喜悦的心情,进而形成良好的爱国情怀。最后,教师应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慷慨激昂地朗诵毛主席在天安门致辞时的部分手稿,不断丰富课程类型,使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三)共享课程资源,以文化人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的重要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课标》将文化自信置于核心素养首位,所以,语文课程要坚持以文化人。教师可以利用中华民族优秀成果推进课程资源共享,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其文化底蕴,践行《课标》要求。如,在教学《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时,教师可利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探索历程,展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史以及伟大成就,让学生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奉献、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首先,教师要列举“梦天和问天”两个太空实验舱,让学生了解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激发其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然后,教师应介绍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航天员的先进事迹,在引入新课的同时,渗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探月工程、神舟十四号”等课外资料,推进课程资源共享,让学生在阅读、思考的同时,借助不同资源来理解中华飞天梦的实现历程。最后,教师要让学生找出课文中体现中国航天人精神品质的句子,带领学生结合课内外资料,分析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高度,合理延展语文课程内容,渗透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四)优化语文课程,夯实基础小学语文课程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所以,优化教学活动,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以《课标》为指导,培养学生的正确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建构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关键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夯实基础[4]。如,在教学《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一文时,教师要利用读写活动优化语文课程,体现小学语文课程的基础性、阶段性特征。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梗概,用小标题梳理鲁滨逊流落荒岛前后的故事。然后,教师应根据学生整理的小标题,引导学生默读节选片段,从人物内心活动、环境、精神品质等角度,总结鲁滨逊经历一系列事情后的态度。此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课文插图、整本书等学习资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使其感受人类文明成果中蕴含的优秀思想。在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开展缩写、扩写、改写等实践活动,充分利用读写活动优化语文课程,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与语言应用能力。最后,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作者简介与作品的写作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重点部分,学习编写“荒岛生存”故事,由此优化语文课程,在夯实学生语文学习基础的同时,培养其乐观积极的态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外国优秀文化,是《课标》倡导教师传递的文化内容。坚持以生活为基础,以实践为线索,以任务为载体,开展高质量语文教学活动,能发挥出课程的育人价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做到以文化人、夯实基础。教师依据《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正确习惯,传授基础语文知识,能促进其关键能力提升,使其具备良好的品质。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特点,立足学生实际,合理安排课程,努力构建高质量课程内容运行体系,增进语文课程的丰富性和时代性。
作者:钟美满 单位:龙川县老隆镇第二小学
语文课程研究3
最终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高职语文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最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承担着传播优秀文化、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热爱的职责,同时还提供了日常生活、职业岗位与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语文能力。在高职语文课程中实践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一、高职语文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现状
因高职语文课程蕴含丰富的德育元素,就在其中融入课程思政,语文课程教师做出了很多有效的尝试,但在实际操作中,高职语文课程融入课程思政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学时偏少影响了高职语文思政教育优势作用的发挥为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和实用性人才,高职院校往往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操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相对不够重视。在课程设置上,最直观的体现是课时安排上,专业技能课程学时占比高,语文、数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占比低。学时偏少带来了不少的弊端,一方面由于基础知识相对掌握不牢,学生的技能知识因为缺少相关知识支撑而掌握不牢固;另一方面限制了基础课尤其是语文课思政教育作用的发挥。
(二)内容偏离弱化了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人文内涵在高职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少教师更注重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发挥,注重讲授语文知识和培养知识运用能力,忽视了语文课程所具有的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功能。由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开展时间短,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够深入,还未能把握课程思政的本质和规律,认为课程思政是游离于传统教学之外的附加行为。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知识,更没有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训练等一体化设计,只是生搬硬套,将与语文课程完全不相干的思政教育内容生硬地穿插进语文课程,呈现出碎片化、肤浅化、牵强化的特征,使得课程思政的目标不具体、不明确。
(三)教学模式固化降低了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质量经历了教育教学改革,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过多强调合作探究和讨论释疑,追求师生大量的互动和热热闹闹的课堂,立足语文教材进行文意兼美的思政教育情景创设较少,也很少启发学生进行深入的品味感悟和独立思考,没有通过深化改革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等,将政治认同、文化自信等思政元素与高职语文课程知识融合,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融合,也就谈不上高职语文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共通,实现学生思想政高职语文课程实践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王玲治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高职语文实践课程思政的优势分析
高职语文课程作为高职教育的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家国情怀、担负育人使命上具有独特优势,从古至今海量的优秀文学作品,能够弘扬正能量,传播真善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高职语文课程拥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目前江苏五年高职选用的是杨九俊主编的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该教材共分三个部分:第一、二册侧重基本的语文素养;第三册分为财经、商贸及服务类和工科类两种,侧重专业学习;第四册着眼终身发展。教材中蕴含大量的人文主题。例如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对职业的理想、对美好的追求等。通过高职语文课程学习,高职学生不仅能够透过书本认识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获得美妙的审美体验,更能培养对自然和社会,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同时,高职语文课程也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文以化人、文以载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高职语文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共通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通过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高职语文课程则是通过讲授优秀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涉及社会、历史、哲学等各个方面,回应时代关切,关注社会现实,解答思想之惑,文学作品中饱含深刻的思想与感悟,优秀的文化传统蕴含为人处世的哲理。高职语文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共通之处就在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思想观念、道德规范。
(三)高职语文课程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语文课程的教学形式相对比较多样,往往将思想寄寓在社会生活中,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俗易懂,倡导以情动之、以德感化的教育方法,课堂教学具有亲和力与吸引力,易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能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语文课程饱含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指导,在语文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做好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价值引领,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高职语文实践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将高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和课程思政目标细化分解到具体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政目标、素质目标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
(一)明确高职语文课程思政的四项教育目标高职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发挥语文学科核心的基础性和人文性特征,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高职语文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充分发挥高职语文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家国情怀学习历来的终极目标是治世报国,带有浓厚的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教育是高职语文课程一项重要的德育内容。深挖教材的家国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情感,有利于塑造学生爱国荣家的高尚情操。高职语文教学应着眼于经典名篇,特别是精讲饱含仁人志士爱国情怀和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篇目,让学生深入理解家国大道理,并践行在日常生活中。
2.增强文化自信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尤其是西方霸权话语的挑战与冲击,我们更应该强调文化自信,在传统文化中寻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智慧和资源,这既是教育规律层面的内涵选择,也是教育层面的文化选择。语文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和思想遗产,诸如“有教无类”“知行合一”等,这就需要在语文教育理念设计上保持足够的文化自信,并在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上坚定学生的文化信心,教学过程要根据历史人物与社会热点事件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提升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的审美情感、态度和鉴赏力得到发展,也促进生成道德理想与审美理想。通过对高职语文教材中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调动学生丰富的内在情感,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激发审美愉悦,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4.促进思维发展《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明确要求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课程总目标中明确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高职语文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创新教育方法,构建宽广的“大思政课”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发挥高职语文课程的育人作用,探究高职语文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方法与方式。
1.线上线下融通“线上”课程坚持科学的教学原则,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充分依托微课、慕课等平台,通过多种形式为课程思政创造更多可能。“线下”课程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坚持学生是课堂主人的原则,不断促进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提升课堂参与度,实现全方位思政教育。
2.课上课下贯通除了高职语文课堂教学外,还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实现思政教育的全覆盖。通过开展国学经典知识竞赛、硬软笔书法大赛、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等各类语文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指导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讨论,拓展高职语文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更好地反思自我、反思人生。3.校内校外联通与高职院校校外实践活动结合,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如开展“志愿服务”“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参观博物馆、文化馆等,在实践中体验社会现实,进行思政教育的渗透,让思想政治教育既润物无声又回味无穷。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在高职语文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建设,队伍建设是最为关键的。要通过提升能力、把准教育内容、完善评价体系等多项举措并行,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
1.做好素养提升根据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通过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等教育,牢固树立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等。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高职语文课程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加强思政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拓展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持续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让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交相辉映。
2.把准内容选择广大教师要善于挖掘高职语文教材中富含思政教育内涵的名篇佳作,对学生开展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励志教育,为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内涵丰富的人文载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如《语文》(第二册)必读授课内容中,《我的母亲》中母亲的爱子之慈,教子之严;《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化装舞会》揭露当时社会的等级悬殊和贫富差距,诠释作者内心高贵的悲悯之心;《过去的年》中农历新年的习俗和乐趣,传统文化的魅力;《雷雨》中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残忍的本质以及旧的社会制度必将灭亡的命运。
3.完善评价体系把课程思政要求融入高职语文课程,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教学、教学研讨、作业论文等各个环节。同时,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岗位聘用、评先评优等的重要参考。
四、结语
探索高职语文课程实践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高职语文课程有着思政教育的天然优势,要通过明确教育目标、创新教育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知晓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学识丰富、品格优良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王玲 单位: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基础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