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2 10:21:4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网络工程建设范文3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引言
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其实施统一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改变了以往各种管线各自建设、各自管理的局面,解决了市政管线蛛网密布、城市道路“拉链式”开挖建设的问题,有利于管线维护及应急管理,对保障城市安全,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至2017年,国务院分批确定了80多个城市为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试点城市启动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共计3000公里以上,经过数年的建设,多地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进入竣工和试运行阶段。为提高管廊使用效率,政府部门推行管线入廊政策。有线电视企业作为地下管道的主要使用单位之一,应该积极主动面对线缆入廊问题。
2与有线电视相关的地下
综合管廊技术规范现状在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阶段,已经确定了将自来水、污水、电力、通信、有线电视等单位的专业管线入廊,燃气因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故暂不要求入廊,目前在建及已完工的管廊项目也是按照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及施工。围绕管廊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方面,有关部门已出台了一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制定了一些技术导则。目前主要的指导性文件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规范》《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标准》等,而管廊内的有线电视管线的专项设计标准和施工维护技术规范还有待完善。有线电视网络在管廊内该如何施工,施工后该如何维护,如何保证网络安全,这些是有线电视网络入廊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广电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实践中不断探索。
3地下综合管廊的特点
地下综合管廊在国外已经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但在国内较大规模建设才十几年,真正投入使用的更是不多。我们要从多个维度来了解地下综合管廊的特点和管廊内施工的难点,为今后在管廊内进行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做好准备。
3.1管廊埋深大,段间距离长有线电视管道主要建在人行道下,最上层管孔的顶端距离地面不少于0.7米;一个管群有2~20管孔不等,管孔层叠成矩形排列;一般不超过150米便设置一个手井或人井,供线缆出入及施工检修。地下综合管廊因截面积大,需要建在道路的车行道或绿化隔离带下;管廊埋深大,外顶面距离地面一般在2米以上;按照不同的管线,地下综合管廊内又细分成不同的管廊舱,一般有强电舱、给排水舱、通信有线电视舱、综合舱等,每1~2千米设置一个人员出入口及线缆进出口;通信有线电视舱一般设置25管孔以上;因管廊出线口的间隔较长,线缆从管廊出线需要做连接管道来联通出线口舱与原有线电视管道,以实现网络对用户端的覆盖。
3.2管廊使用成本高有线电视管道建设费用一般包括测量勘测费、开挖费、路面开挖赔补费、顶管费、规划验线费用(市政道路)等,不同路段所需费用会有差异。广州城区内管道大约在10~16万元/管孔公里;日常巡检维护费用,每年一般为600~1000元/管程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入廊费的摊分,基本按照各管线舱占用管廊的空间比例或横切面截面积比例来计算。地下综合管廊造价较高,其施工场景、施工要求和地铁施工十分相似,每公里造价达到亿元级别,具体到通信有线电视管线舱,分摊的每公里造价也达到千万元级别。管廊的使用成本高,廊内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应优先满足高价值业务的实现。
3.3管廊建设期长在规划、设计、报建等手续齐备情况下,城市已有道路的有线电视管道施工期一般不超过一年。事实上,受限于城市的交通、市政、建设等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成熟的市政道路的通信管道允许的施工期往往只有一两个月。地下综合管廊一般不单独建设,通常统筹重大工程项目一并进行施工,如与新建扩建道路、地铁、大学城、新区成片开发等项目同步实施。因为需要配合重大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期往往需持续较长时间。在主项目未完成竣工验收前,地下综合管廊一般不能交付使用。所以,在地下综合管廊内建设的有线电视网络,要提前做好网络规划,规划要有路由预案,预防管廊未建成但业务要运行的情况。
4地下综合管廊内的有线
电视网络施工技术规范初探地下综合管廊内施工布线的工序工艺,与传统的有线电视管道施工有较多的相似之处,但管廊有段间距离长、管孔埋深大、管孔与连接管道存在较大高度差、管道多个运营商共用、出线口空间紧凑等特点,这些决定了在管廊内施工有较多的注意事项。现阶段,在地下综合管廊内进行有线电视线缆施工还不常见,但随着各地综合管廊建设的深入推进和政府管线入廊政策的逐步施行,今后在管廊内施工维护的情况将越来越多,相信今后管廊内线缆施工技术会与管道、直埋、杆路、挂墙和入户等线缆施工技术一样,形成自身的通用技术规范。就笔者在广州市亚运城管廊和大学城管廊的施工实践来看,在管廊内进行线缆施工时各主要工序的注意事项有如下几个。
4.1路由复测地下综合管廊内的路由复测,应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图设计进行,重点核对管廊周边地形建筑物、管廊与连接管道高度差、出线口盘留位置等。因为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周期较长,管廊路由两侧的地形和主要建筑物通常与原设计相比会发生变化,差异较大时要做好图纸修改;连接段管道和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方通常不是同一个单位,两个施工界面连接处要核对图纸是否准确,尤其要核对管廊管孔与连接管道的高度差,若出现高度差较大的情况,要核定线缆保护措施;确定好管廊内其他线缆的情况,制订防止交叉、缠绕的施工方案,并做好线缆标识方案。
4.2管廊内线缆的选择与配盘地下综合管廊的环境并不适合安装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光机、放大器、C-CMTS、OLT等有源设备,长距离传输更不适合敷设同轴电缆,所以管廊内敷设的线缆应以光缆为主。地下综合管廊的使用费较高,平摊到每条光缆所占用的空间费用也较高,且地下综合管廊的特点决定了只适合布放中继及主干光缆,所以应优先选择144芯以上的带状光缆。管廊内光缆型号与有线电视管道内敷设的差别不大,一般为GYDTA或GYDXTW等,如担心与电力舱距离较近而可能产生电磁干扰,可以选择GYFDGY或GYFDTZY这类不含金属加强芯的带状光缆进行施工布放。光缆配盘应以整个工程来考虑,以一个中继段为配置单元。不同于通信管道,地下综合管廊的出线口间距较长,配盘过短会使光缆接头盒安装在管廊中部,给后续维护和割接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配盘过长会造成浪费。大量的线缆盘留在出线口舱内,或者不同运营商的多条线缆在同一位置大量盘留,将挤占本来就不宽裕的管廊空间,降低地下管廊的使用效率,这一般不被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管理方所允许,所以应按实际情况预留长度,避免光缆过短或过长的情况。事实上,一个管廊段通常为1~2千米,正好与大部分单盘光缆的长度相似,所以按照管廊段长度进行光缆配盘是可行的。以一个中继段的配置单元来讲,地下管廊部分的光缆配盘应该参照特殊光缆段来优先处理,即优先确定地下管廊光缆两端接头点,再向两端配盘光缆。
4.3管廊内管孔位置选择合理选用管廊管孔位置有利于光缆布放和维护工作,管孔位置首先要服从管廊管理方的安排,提前拿到管孔分配图并核对管孔空闲情况。在明确可用的管孔位置后,参照普通管道选择管孔的做法:先下后上,先侧后中,逐层使用;大芯数的光缆一般敷设在靠下靠边缘的位置;管孔位置应该对应使用,同一光缆所占用的管孔位,在不同管廊段应尽量保持一致。在不布放子管情况下,同一管孔内穿放的线缆不宜过多,过多容易造成线缆交叉缠绕,建议不超过3条线缆。
4.4光缆敷设光缆敷设前,应对光缆进行检验,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和光电性能测试。外观检查主要是检查随盘资料是否齐全、外皮有否损伤、端头密封是否完好、光缆端别(A、B端)标志是否正确;光电性能检测包括长度复测、单盘损耗测量、光纤后向散射信号曲线测试等。敷设前的光缆检验,主要是预防光缆在成缆和运输过程中,光纤受到损伤进而影响性能指标,给后续放缆及测试增添麻烦,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光缆敷设时,应在管廊进线口采取措施,避免损伤光缆外保护层,可用波纹塑料软管进行保护;如需要在管孔内布放子管,应一次性敷设3根或以上的子管,每根子管仅限穿放一条光缆;尚未使用到的子管应用子管塞子封堵,避免杂物进入影响后续使用;光缆布放过程,不得产生扭转、打圈现象,不应受到外力挤压和损伤,敷设完成后线缆应整齐有序,自然平直;光缆经过出线口舱,应紧靠出线舱壁并做好固定,不能直接从出线舱中间直穿;管廊段距离长,可在管廊中间管孔上做好标记或挂上标识牌,出线口舱内及接头盒两侧应有醒目的识别标识或标志吊牌。
4.5光缆熔接及接头盒安装管廊内施工手续办理较麻烦,光缆熔接应尽量一次性完成,不应留有未熔接的纤芯;熔接后应进行接续点光纤段长测试和损耗测试,考虑到1550nm全光网是广电网络发展趋势之一,且1550nm波长较1310nm波长的测试指标更为严格,地下综合管廊内的线缆测试要按较高标准进行,所以接续点的损耗测试应在1550nm波长窗口下开展,损耗测试值应取双向测试的算术平均值;另外,还应观察接续点两侧光纤的后向散射曲线,根据曲线形状可判断光缆是否有断纤、受压等情况,合格的曲线应有良好的线形且各测试事件无明显“台阶”。测试不合格的纤芯要及时返工重新熔接,必要时更换光缆重新敷设,直至符合要求为止;光纤长度和接续损耗值的测试数据要记录好,作为今后竣工及维护检测的参考依据。光缆接头盒应安装在出线舱口,或者在连接段管道管井内。对于安装在出线舱内的接头,安装位置不宜过高,并紧贴舱壁采用保护托架进行承托;接头不应放在管孔口的上方或下方,接头和盘留光缆不应阻挡其他管孔,避免影响今后敷设新的光缆;接头两侧应预留合理长度的光缆,预留光缆长度起码要便于今后维护中拆除接头操作,预留光缆用尼龙扎带绑扎在托架上或用卡固法固定在舱壁。
5地下综合管廊内的有线电视网络运维保障
5.1有线电视网络的维护与割接地下综合管廊内敷设的光缆不容易受到市政施工、城市更新迁改、地质灾害等影响,且地下综合管廊有专门的管理运营团队,故一般不需要做日常巡线维护;光缆割接尽量选择在管廊范围外的接头进行,如需在管廊内进行割接,拆除接头操作时,不得影响管廊内其他光缆的正常传输;要编写好割接计划和方案,提前告知管廊管理方,并办理相关报批手续;割接时要服从管廊运营方的管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
5.2运维保障制度建设在地下综合管廊内,有线电视网络安全主要是保障设施安全、传输安全和安全生产,运维保障制度也要围绕安全主线设计。针对设施安全,可以严格要求管廊运营管理方落实巡检和汇报制度。针对传输安全,可以加强对网络的监测,对异常情况采用应急处置方案。针对安全生产,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安全制度,比如严禁单独一人进入地下综合管廊内,进入前要备案,人员出来以后要核实并销案;在施工割接时,实行安全监护制度,要使每个施工人员的作业活动都处于受监护状态之中。运维保障制度应能指导实际工作,这也需要我们在广电网络建设中不断完善。
6结语
有线电视管线入廊在线缆盘留、维护界面划分、与原接入管道连接等技术问题尚无成熟的解决方案,各种技术规范和运维保障制度也基本空白。但各大城市在新发展区域的规划中,都配套了地下综合管廊,规定了地下综合管廊的道路一般不再允许新建通信有线电视管道(连接管道除外)。现阶段,有线电视企业的传统业务面临电信运营商进入、新媒体冲击、用户流失、营收下降等诸多问题,业务转型压力较大。虽然,FTTH、集客业务、应急广播、广电5G业务等皆是转型方向之一,但无论新业务新技术再层出不穷,基础网络建设都是各业务形态发展壮大的根本,我们要重视管线入廊问题,在技术上多做预案,以满足广电网络发展的需要。
作者:陆健聪 单位:中国广电广州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工程建设范文2
0引言
目前企业网络工程快速发展,它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助推企业发展,这使得企业网络管理呈现复杂且无序的状态,阻碍了企业发展。在应用VLAN技术的过程中,企业网络工程设计的应用已经相当深入。
1VLAN技术基本理论研究
1.1VLAN技术的基本概念分析虚拟局域网络(VirtualLocalAreaNetwork,VLAN)作为一种新型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基于计算机网络建立两层甚至多层不同广播域,基于特定用户分析不同广播域,了解用户之间的相互通信要求,建立第三层路由器责任机制,这一广播域即为VLAN。VLAN在物理网络上建立了基于不同物理位置的相关设备,确保根据用户用途与工作组技术应用建立基于逻辑层面上的设备与用户网络。在VLAN中需要对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网络用户进行分析,将网络用户加入逻辑子网,共享广播域,基于核心层面对局域网络设备从逻辑层面上划分大量不同网段,进而实现对虚拟工作组中数据的有效交换。在VLAN技术支持下能建立设备与用户之间的连接,实现虚拟局域网中的无障碍通信。
1.2VLAN技术的有效划分在有效划分VLAN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基于不同物理位置分析相应节点,组成不同逻辑子网。在VLAN中主要基于逻辑广播域覆盖多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实现VLAN技术的有效划分,目前比较常见的VLAN技术划分方式主要如下:第一种要按照端口对VLAN进行划分,保证交换机中的某些端口定义与单独区域关联,形成完整的VLAN。即在同一VLAN技术体系中分析计算机网段,保证不同VLAN通信建立路由器分析机制,基于端口VLAN优点进行交换机相关设置,同时配合网络环境中相对稳定的情况分析网络环境固定状况,保证一台计算机从端口移动到其他新端口上,如此能实现新旧端口同时采用同一个VLAN。而在修改端口VLAN设置的过程中,要保证用户计算机重新配置网络有效地址,由此设置新VLAN。第二种要按照MAC地址划分VLAN,基于MAC地址连接分析网络中的设备网卡,优化物理地址分析状况,建立数据链路层。在划分VLAN的过程中,需要有效构建VLAN与MAC地址集合,解决网络处理点移动问题。对交换机端口工作站进行初始化处理后,交换机应该在VLAN管理信息库中检查MAC地址,保证动态地址端口匹配到相应VLAN中。第三种要按照网络层次划分VLAN,保证基于网络层提出两种划分方案:首先按照协议分析网络中的多重协议内容,有效划分技术内容。其次需要按照网络层地址中比较常见的TCP/IP中子网段地址进行划分,建立VLAN与管理路由相同的策略,主要根据IP子网与IPX网络建立协议划分VLAN机制,建立统一协议工作站背景下的交换机检查广播站,合理查明大量协议类型内容,分析VLAN端口的新VLAN技术内容。基于这一方式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配置中的VLAN工作量,保证用户可以增加、移动与修改VLAN数据内容。VLAN划分方式如图1所示。
1.3VLAN技术的优点VLAN技术存在诸多优点。首先,VLAN技术能够控制广播风暴,从网络管理层面解决由大量广播信息所带来的带宽消耗问题,保证建立基于VLAN的网络分段技术。广播风暴限制背景下的VLAN技术应用可以有效规避其他网段的负面影响,在特殊网络逻辑层面上分割广播域,保证通过VLAN技术中所发送的信息帧与数据包来实现VLAN成员间的数据传送,例如将数据传送到不同工作站,减少主干网流量,同时提高网络数据传输速度。其次,VLAN技术能够增强网络技术应用的安全性。VLAN技术打破了传统共享式局域网的广播域问题,同时解决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在网络中需要分析用户监测流经业务,在通过活动端口访问网络端广播包的过程中建立VLAN安全机制,限制特定用户访问,有效控制广播域的大小、位置与方向。在锁定网络成员MAC地址的过程中,则需要限制安全许可用户与网络成员,满足网络使用要求。最后,VLAN技术能够强化网络管理力度。在采用VLAN技术的过程中对网络实施集中管理,在增强网络管理的基础上根据业务需要快速调整VLAN技术的使用情况。如果出现链路拥挤情况,则需要结合管理组织程序分析业务,重新制定分配方案,保证管理程序与相关工作组业务量、广播行为得到认可。同时,也要体现VLAN技术的统计特性,创建详细的数据统计报告[1]。
2企业网络中的VLAN技术应用要点分析
目前,企业网络硬件性能正在不断提高,且其硬件运行成本也在不断降低,在如此背景下企业网络的核心交换机多采用三层交换机,在较好地支持VLAN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也希望全面简化局域网络管理过程,建立局域网高速可靠运行的管理机制,体现VLAN技术的重要应用价值。目前,企业网络中的VLAN技术实践应用要点包括了三层交换机技术、子网管理技术以及路由列表技术。
2.1VLAN子网技术应用要点分析首先,在VLAN子网技术应用过程中,企业网络体系需要结合多个二级及以上单位建立关联关系,这其中所有单位都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在划分VLAN子网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也具有独立功能,可实现两个VLAN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交换机与相应路由器相匹配。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能实现VLAN技术的快速升级,保证信息数据的传输速度,而子网所使用的网络带宽也达到1000M以上。在不同单位之间的同一网络深受影响时需要分析网络主干,尽量采用双千兆技术实现网络的有效连接,提升信息的传输速度,全面提高网络运行安全水平。
2.2VLAN路由列表技术应用要点分析在企业网络中,要确保不同二级单位之间建立信息交流畅通机制,进而实现对VLAN技术的有效连接划分。例如在对两个二级单位的分析过程中,需要建立不同交换机之间的关联关系,利用中心交换机建立相互连接机制,分析统一化管理进程中的VLAN技术机制。
2.3VLAN三层交换技术应用要点分析VLAN三层交换技术也被称之为“多层交换技术”,其中包含了IP交换技术以及高速路由技术等诸多技术内容。这一技术与传统交换机技术相比,在概念、内容、表现上都有所升华。换言之,它是在传统交换技术基础之上建立OSI网络标准模型,分析其中不同层次的数据链路层技术内容,实现技术操作灵活。VLAN三层交换技术特点更为复杂,它需要在网络硬件性能的基础上追求性能的提高,同时降低交换技术应用成本,即实现对局域网管理流程的全面简化,确保局域网高速安全可靠地运行,体现VLAN三层交换技术的优越性。比如,在OSI网络标准模型的第二层中,主要基于数据链路层操作分析本层技术,与第三层交换技术建立网络模型技术交换机制,基于第三层交换技术实现数据包高速转发过程。而在三层交换机对第一层数据流实施路由处理后,还会产生一个MAC地址,如此就能形成与IP地址之间的映射表。在映射表中,如果同样数据流通过,则要根据映射表数据内容实现数据二层次交换,形成“一次路由但多次交换”的数据传输互换机制,有助于提高数据包的转发效率。而在提高VLAN网络整体数据性能的过程中,则需要根据企业要求大量降低网络资源成本,一般要采用路由器划分VLAN技术方式,合理划分VLAN对网络性能的严重影响。在VLAN之间的通信过程中需要结合路由实现路由功能内容多层交换,如此VLAN三层交换技术就能被应用于路由器,通过路由器建立企业网络与外部互联网之间的连接,这其中所有VLAN之间的通信过程全由三层交换机来完成。在建立大中型局域网组网模式的过程中,VLAN三层交换技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第一层采用路由器,而第二层采用三层交换机,第三层则采用二层交换机,两层交换机实现了互换操作。具体而言,第一层所采用的路由器中网络数据量较大,业务类型相对复杂,在使用路由器的过程中体现了功能控制优化,保证路由器直接连接外网,确保企业内外部网络用户在访问互联网的过程中满足路由设计要求。而在强化外部子公司与企业本身关联的过程中就满足了VPN技术的业务需求。就二层与三层之间的交换机使用过程而言,需要基于路由交换功能分析路由器功能,满足VLAN之间通信关键技术的应用,保证在数据流入三层交换机以后数据流能够通过路由建立三层交换机制,产生MAC地址,如此就能与IP地址形成新映射表。而在解决三层交换机的过程中也能实现VLAN之间技术性通信,在选择三层交换机过程中根据企业网络实际要求与实际情况科学操作,提高企业网络运行的效率。总之,在企业网络中的第三层选择采用二层交换机(见图2),并在VLAN网络中设置网络基层正常运行机制,保证扩大企业网络规模。通常情况下,在第三层应该选择使用千兆VLAN交换机,能提升交换机的数据传输性能,扩大传输范围。在如此情况下,第二层采用普通交换机[2]。
3企业网络中的VLAN技术应用要注意的问题
在企业网络中采用VLAN技术需要关注诸多问题,以某企业而言,他们的生产经营业务范围相对较广,部门办公网点相对分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规模庞大的企业网络,提高网络管理工作整体质量,包括分析网络安全性与稳定性。为此,某企业就采用了三层交换机与VLAN结合技术机制,保证对虚拟局域网络进行技术性划分。其具体划分原则如下:某企业就以办公建筑楼层作为单位创建VLAN技术体系,实现VLAN划分,保证办公建筑不同楼层都能接入多台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技术内容,创建技术平台。总体而言,主要根据某企业不同部门的不同工作内容划分VLAN技术内容,建立不同VLAN技术安全级别。某企业所采用的端口VLAN技术划分方式虽然相当简单,但非常有效,它确保企业中网络技术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网络负载状况,有助于网络优化且提高网络安全性。在某企业的VLAN网络管理过程中,主要希望结合整体设计结构实现单位层面的VLAN技术变化,在VLAN列表中分析相应的变化机制,通过某企业的中心交换机分级整理网络中的所有数据,建立广播域,在企业不断发展升级的过程中体现中心交换机的作用,满足某企业中不同部门的信息交流机制的构建[3]。
4结语
在当前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广大企业所应用,而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建立的VLAN技术企业网络体系具有极为宽广的发展空间,它在提高企业网络管理水平与安全高效交流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对企业中诸多二级单位的有效化管理。VLAN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网络的管理水平,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雯雯 单位: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网络工程建设范文3
0引言
5G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例如在虚拟增强现实方面、智慧城市发展方面、无人自动驾驶方面等,都会通过5G网络的实现,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成熟,未来借助增强现实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即AR/VR,在家里便可欣赏大自然的景色等等。此外无人驾驶技术对于物流、运输以及交通行业的促进和发展,更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远程医疗文化教育直播等,可以实现视频信号的更高清晰传输。所以,在未来的生活当中,5G技术的应用会融入更多的层面,无线技术以及对应用场景的有效应用,会将以往的3G以及4G无线网络进行改革和优化。本文针对5G无线网络优化流程以及相应的策略给予了详细的分析。
15G无线网络的特点
对于5G移动通信技术来说,就目前段在国内发展状况来看,应用最重要的发展目标就在于通过将各种现代化发展的无线通信工艺技术应用,来逐步促使我国企业在移动网络上的服务性能得以提高。针对这一类较新型的移动无线设备进行了相应分析,可以看出其所获得的特征重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提升资源运用效率。5G移动通信技术可以进行对无线工艺有效合理的利用,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资源利用的效果得以提高,从而使得对移动通信当中数据信息处理工作的效果以及工作品质有效提高得以实现,从而来进行对通信体系当中的各种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包括了某部分频段或者可见光等方面。
(2)优化性能及传输速率。对于5G移动通信系统来说,其所遵守服务观念最关键是指的以人为本,从而在这个阶段移动通信系统具体运营时,也会对于用户运用感受是非常关注的,因此也可以通过对运营性能以及传输速率等方面所进行的优化,来促进目前社会群众对于移动通信方面的相应需求得到解决。
(3)有助于移动通信设备的功能发挥。对于5G移动通信来说,在开展相应通信服务时,人们通常都会更加关注于室内的移动网络全面覆盖问题,因为只有在移动网络可以使全部覆盖工作得以完成的前提下,才能使得移动通信的各设备都可以将其所具有的功效发挥起来。5G无线网络的应用优势。当前,为确保将5G无线通信技术更良好地运用到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全世界许多地方都在加强对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的研发力量,所以,必须加大对这一信息技术未来发展目标的深入研究,并借助物联网技术的合理运用,从而使得人和人间距离变得更缩短,减少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阻碍。想要达到物联网技术的良好使用效果,就必须做好对其终端设备的应用。而对于5G无线通信技术来说,其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并且涵盖了诸多领域环境,当中主要有家庭产业、交通行业、医院系统等等,由于它们都和人类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5G无线通信技术的使用将会给人类的日常生活造成更多的影响。
25G技术的优化目标
5G发展背景中,规划工作、工程建设工作、优化网络工作以及测试5G网络工作、无线网络竞争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实现更多的突破。其中,由于面向长期发展(LTE)的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方面所存在的巨大竞争,优化设计和更好的建设5G网络,在服务质量方面就存在着相当大的挑战。网络需要将服务质量做出持续的改善和优化,才能构建出更高质量的5G网络。但优化网络存在的复杂性非常大,并且任务艰巨,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新的5G技术发展背景下,优化无线网络工作方式,和其他的标准系统网络优化方法一样,有相同性也有较大的区别,但是对最终优化的目的是统一的,最大的差异就是优化方法的使用,以及对不同的参数和对象给予优化。无线网络优化的最终目标便是让用户的价值达到最优化,即使覆盖范围、价格和容量之间都可以有最理想的结合方案。在优化网络之后,用户的利润率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并对成本给予节约,使得网络运营质量进一步提高,隐患得以消除,以至于网络会始终处于最理想的状态当中。同时,还会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并强化投入产出比,结合用户产生的具体行为模型变化,将系统配置给予优化调整,这样便会对不同的无线网络优化方法合理应用,进而达到容量平衡的效果。结合用户提出的实际服务类型以及针对服务质量提出的各项要求,对网络覆盖全面开展,并保证均衡的质量以及容量,对于市场业务未来的发展需求以及提出的各项要求可以更好地满足。对于调整网络,需要借助用户的视角,以便对用户产生的体验给予改善,从而使得提供的网络服务更加优质。无线网络优化流程如图1所示。
5G网络优化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1)5G基站共建共享将带来诸多网络优化挑战。网络容量方面,对于已有的4G载波中,在载波资源共享后,容量将如何适应服务发展需要。资源配置与调度方面,对于共建共享载波中,在无线网络资源紧缺的情形下,怎样实现资源配置与调配,如果各方的QoS与服务层次设定不一样怎么解决,对专属的某些小流量服务又怎么保障。信息管理方面,对于共建共享中各方如何有效参与管控无线网络中的关键参数,以及怎样保证网络管理员的工作有效性。所以,究竟选择什么模型实现5G基站的共建共享,以便于网络系统管理工作,并科学合理分享互联网资源,有效协调各方QoS战略,并推动 端到端服务发展,是中国电信与联通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
(2)4G与5G长期共存,业务连续性是网络优化的重点。4G网络系统在短期内将不会被抛弃,并和5G网络系统长久并存,互相弥补。5G发展初期,由于网络覆盖范围不连续,5G网络为主承担数据服务,但由于VoNR技术还未完善,以VoLTE成为全网统一的话音承载方案,话音可以透过回落到4G网络由VoLTE提供支撑,5G使用者的话音感受基本不受负面影响。待着5G未来发展更加完善,及时推出了VoNR,以改善5G使用者的话音感受。
(3)网络结构进入前所未有的复杂期。5G商用是一种基于当前系统重构、更新和演进的过程。中国无线网络经过从2G~5G的四代发展后,多厂商合作、多站式共存,网络结构将前所未有的复杂,而5G部署过程将对现网产生深远影响,双方必须彼此兼顾,优化工作难度也将成倍增加。终端用户能力也不尽相同,终端和互联网合作能力也是无线最佳优化中必须考量的重要因素。
(4)5G室内外同频干扰。据估计,5G将有多达70%的大数据分析服务都产生在室内外现场中,高价值的商业客户80%时间都处在室内外,因此室内外覆盖将是5G网络构建的关键点,同时也是5G的新痛点。与传统4G室内外用异频的组网方法不同,5G用同频组网方式,同频干扰将不可避免。所以防止室内外强信息流入室,避免室分信息泄露,是克服同频干扰的根本方法,这就对5G宏基站建设和中国移动5G室分工程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35G无线网络优化策略
引入动态频谱共享技术促进5G共建共享。在中国5G互联网中,动态频谱共享科技将突破传统静态频率分享方式的限制,并结合时间-频-空间等多维频率的动态分配,以促进频率资源使用得更智慧、更快捷、更加灵活性。有效克服了运营商频谱资源饱和或闲散的实际问题,高效使用已有的频率网络资源,有效提高了频谱技术使用率,为使用者提供优越的服务体验。4G与5G切换协同优化提高业务体验。对网络优化者而言,4G与5G协调最佳优化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方面:4G与5G锚点小区驻留决策的协调最佳优化、4G与5GNR转换的协调最佳优化、以及4G与5G参数一致性协调最佳优化。网络优化要结合垂直应用。无线网络的建设需要投资的人力、物力、财力数量非常大,所以相关优化工作要与垂直应用相互结合,以便使价值的回馈可以提升。当前,商用部署5G正处于最初的发展状态,需要将移动宽带类的生活娱乐应用给予增加,这也是最先得到普及的。所以针对虚拟现实、在线游戏、可穿戴设备以及高清视频等增强十分关键。同时,5G会在未来的各个行业以及方面有所渗透,如无人驾驶、远程医疗等等,所以优化无线网络,需要结合各个层面综合开展。5GRF优化。覆盖范围是5G网络品质保证的基石与关键,而RF设计优化则是覆盖范围优化的关键抓手。5GRF优化应该充分发挥5GMM广播权值调节灵活度高的优点,进行对各个子波束的合理配置,以满足各种场合对水准、垂直覆盖范围的需求,以获得最佳的覆盖效率。并发挥MM的性能优点,进行采用DOA的用户分布统计评估,以判断使用者聚集倾向,进而采用现场RF优化调度以及后台权值优化调整,将AAU准确使用者的聚集走向,以增强用户感知。优化策略分析。4G网络和5G网络,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会有很长一段的共存时期,所以要根据各项业务内容对5G的优化建设给予开展,以便使投资回报得以提升。在最初对5G网络进行部署时,因为非常高的频段,在传播时有较大的损耗等相关因素,全面覆盖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4G网络和5G网络之间的联合非常关键。
45G网络优化的发展趋势
5G网络时代,机器学习技术和人工智能工具可作为有力引擎,以辅助5G的网络系统进一步优化。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人们能够迅速找到网络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定位,确定解决办法,从而大幅地提高服务效果。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也给5G系统的工程设计和网络系统进一步优化带来了突破传统设计理念和特性的新机会,目前已形成了业内关注的研发方向。国际ITU、3GPP等研究机构都已提出将5G信息技术和AI相结合的研发项目,而国内互联网运营商、通信设施商、网络系统优化提供商等也在积极性地探讨、研发智慧网络系统的进一步优化网络平台与开发工具。而5G网络优化科技、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是未来5G网络优化的必要选项。随着5G已经列为中国“新基建”,其构建和运用也已逐渐扩大为中国国家策略。5G网络优化已视为5G产业链建设体系中的关键部分,并日益引起行业的广泛重视,5G网络优化将大有可为。但怎样把5G、大数据分析、AI科技、互联网等优化科技有效融合,并导入智慧互联网最佳优化平台,有效推动5G整体科技的继续革新,并大力发展智慧互联网优选科技,建设更高效互联网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5结语
在发放5G运营牌照之后,我国已经正式开启了5G时代的建设,进入到5G元年,各运营商以及广电对于5G的有效建设以及应用,将会对社会发展造成很大的改变,对人类以及各行业提供更更多的帮助和服务。但是优化5G网络的流程,有着非常大的困难和烦琐性,需要对具体的策略详细编制,重点实现业务优化、容量优化、覆盖优化等等,以便为用户提供的网络服务有更多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鑫彦.面向5G的无线网络评估及测试方法研究[J].电信快报,2019(11):38-39.
[2]王祖阳,李寿鹏,王城,张国栋,张进.5GmMIMO技术特征及其对无线网规划优化带来的影响[C].5G网络创新研讨会(2019)论文集.,2019:137-141.
[3]刘明爽.关于移动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的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3,15(12):88-89.
[4]董宏鸾,曹金忠,张鹏.移动交换无线网络联合优化技术的研究与运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12):163-165.
[5]倪善金,赵军辉.5G无线通信网络物理层关键技术[J].电信科学,2015,31(12):48-53.
作者:宁静雁 单位: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