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业分层优化设计研究

时间:2023-03-10 10:19:0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语文作业分层优化设计研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语文作业分层优化设计研究

中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安排,长期以来都是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与争论,作业布置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双减”的大环境下,怎样分层作业设计,才能真正地达到减负增质、提高教学质量?

一.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概念

“双减”的概念来自2021年7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意见),它清楚地提到“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简称“双减”。减少作业数量和减少作业完成所耗费的时间长度并非对作业布置的不重视,也不仅仅是减少数量,而是提高作业的质量,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作业数量与学生的学业表现无显著的相关性。控制作业的量,削减作业的时长是为了让教师不要一味地奉行“题海战术”,而是从整体上着手,挑选能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作业内容,语文作业量经过预设,完成时间控最多一个半小时就能完成。考虑到初中生还有其他科目作业,语文作业完成时间不会超过一个小时。实现作业量的适度,同时也提高作业的质量。在教学任务及教学难度并未改变的情况下,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掌握和运用知识,显然原来的注重练习来巩固知识类的作业无法满足要求。作业分层设计是《意见》明确提出的建议,为作业布置如何达到“量”“质”的统一平衡提供了具体方向。《意见》直接提出“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步入初中,学生的基础和能力进一步拉开差距,班级倘若仍是统一的进度,老师们依然是用同样的方法来对待不同的学生,并且要求他们都是一样的,要求学生掌握相同的知识,解决同样难度的问题,势必造成语文好的学生不满意,基础差的学生畏难厌学,基础好和基础差的学生都没有得到个人发展的需要。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当长善救失,让不同的个体充分而全面地发展,而非按照统一的标准将他们发展为相同基础的人。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是教师视具体的班级学生情况而定,将语文作业的作业目标以不同的标准分解成三个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作业目标精心选择对应难度的作业内容,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的自由,在完成自己层次的作业之后,也可以超额挑战自己感兴趣的其他层次的语文作业内容,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评估,强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适应新课标的教学需要。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各位同学在近期发展区域内通过有效地完成家庭作业,产生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激发了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这样,初中生的语文水平才会逐渐提升。

二.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近年来初中语文作业布置和完成的具体现状,笔者对实习学校初中的三个年级,共26个班及17名语文教师进行抽样,选择了其中由不同语文教师(12名教师)及他们所带的12个班共计617名学生,分别进行了“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问卷调查”和“语文作业布置初中生问卷调查”(简称问卷)。教师问卷从作业设计理念、作业目标、作业设计考虑因素、作业设计类型、批改反馈等方向进行,设置15个问题项,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如下问题:(1)作业设计理念较少教师会考虑新课程标准和教材;(2)作业设计会考虑学情,兼顾大部分学生的基础进行设计;(3)作业设计偏向应试,作业类型以背诵类和配套教辅资料类作业为主,较少思考探究题,极少实践类作业;(4)作业批改以批量式效率化的等级评判为主,少量评语;学生问卷从作业时长、作业类型、作业难度、作业统一布置还是分层、作业完成态度等方向进行,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如下问题:(1)作业类型形式单一、内容枯燥;(2)作业量很多,花费时间长;(3)作业统一布置无差别;(4)学生为了尽快完成作业,态度敷衍。据此来看,初中语文作业布置存在通病:作业数量很多并且内容单一,默认都是配套的教辅资料题目,枯燥乏味;不少教师没有明确的作业目标,布置作业随意性很大;较少考虑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缺乏层次等等。在访谈中也发现了学生的困惑:为什么有的学生认真对待作业,成绩却不见起色,有些学生应付作业,态度敷衍,成绩却很好?老师也反映:教师辛苦布置批改作业,但是对于作业,学生成就感低,造成师生普遍收获感低。从总结的问题来看,应当采取的办法是,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状况,为学生“量体裁衣”,实施分层的个性化作业,以达到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作业目标。

三.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施路径

面临语文作业的共性弊端,第一步可以先摸清学生学情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兴趣以及能力因素,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归档”。如新生入学后,进行一次语文单科的摸底测试,结合学生小升初的语文成绩,并以两个星期的时间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与课堂表现等进行考察,将初中生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第二个步骤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探索实现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途径。

(一)课标引领,目标分层进行作业设计前首先要有目标性,围绕作业目标设计作业才是应有之义,没有目标的作业设计是盲目的、混乱的,充满了教师的主观随意性。教师一旦开始作业设计,就需要对语文作业目标的设计有清晰的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是全国语文名师耗费无数心力总结经验的成果,其中包含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及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指导建议。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目标时,要重视“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思想。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1]初中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开始拉大,语文作业的对象是不同水平的初中生,语文作业的目标需要具体和有针对性,可以根据甲、乙、丙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情,将作业目标分为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范围内分别为理解、运用和综合运用这三个难度的层次。如布置《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业,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单元主题和学情分析制定作业目标,布置三个层次的作业目标分别是:甲层次的学生要掌握字词,学习略读,理解课文主旨。乙层次的学生学习和掌握略读,理解叶圣陶先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作家对先生的敬慕之情。丙层次的学生则是学习掌握课文运用的写法,如叙议结合、以小见大。当然,作业目标的确立,还需要对教材深入研读、对学生的学情具有针对性以及与当堂课的教学目标相关联。教师需要以课程标准为引领,兼顾学情与课堂教学目标等因素,进行科学地有机整合,以便在有限的作业时间内,尽可能从不同方面多角度地选择训练学生的思维的作业内容。再结合三个层次的学生不同的能力,依据最近发展区的差异,对作业目标做减法。这需要教师关注作业的结构性、层次性、整合性,科学系统地设计作业目标,环环相扣,最好年级语文老师在集体备课时共同探讨审核,作业目标是否合理,集合群智群策,科学取舍选择,以避免以往设计作业存在的随意性问题。让学生也更加明确知道教师的设计作业的目的和目标,从而高效地完成作业。

(二)形式多样,内容分层作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在一定范围内,作业形式越多样新颖,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越浓厚,丰富的作业形式有助于促进学生作业目标的完成,以及学生也会更加认真对待这份语文作业,删减掉一耗费学生精力和耐心的机械训练式的作业,挑选适合的难度并且总体耗时不长的语文作业。不同形式的作业,不仅仅侧重于书面类型的作业训练,还包括听说读写类的实践活动,还可按照作业完成地点划分为课内和课外的作业。不同形式的作业也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没有来得及拓展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适度地拓展延伸。课外作业并非是课内作业的弥补和追加,而是重在扩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最重要还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热情,有成就感,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课程标准谈到:“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教师要重视作业的实践性。将课堂所学知识与课外资源相结合,结合课堂所学知识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例如班级辩论赛、诗歌朗诵比赛、话剧表演等等。这些活动作为作业的形式布置,牺牲了很多学生的课下时间练习准备,但是班级学生却热火朝天,非常积极高兴,利用一两节语文课举办得非常精彩,丰富语文作业的形式,开拓学习的视野,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与学习方式,培养语文技能。此外,语文作业的内容要有系统性,从作业的整体考虑,以作业目标为依据,围绕好核心知识这个中心点,进行作业内容的设计。具体可以将课前预习作业、随堂练习作业、课后复习作业、课外实践总体上相互关联、层层有序递进。既然作业目标进行了理解、运用、综合运用的三个层次的分层,作业目标所对应的作业内容也应该进行分层。作业内容的分层以学生的思维水平为划分依据,分层的作业内容需要有一定的梯度,能够体现出思维能力的进阶升级。依次选择“基础作业、提高作业、探究作业”三个等级难度难度逐渐加深、思维训练渐次增大的作业内容。由于依据不同层级目标设计作业,作业在内容上呈现递进,有层次,可选择。基础作业包括朗读、熟读、背诵、复述等内容;提高作业分为三小类,分别有:脉络结构梳理、词句品析与写作技巧、文章主题与作者情感探究;应用拓展性作业可以分为四小类,分别有写作训练,话题讨论,实践活动,拓展阅读等。其中规定各层次的学生需要自主完成相应部分的作业,可以选择性完成其他层次规定的作业。列举初中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课中的作业内容的分层布置:甲层次的学生安排掌握字词,赏析文中重要句子,以及关于叶圣陶的文学常识积累。乙层次的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进行短文练习,把文章分成不同的段落,并归纳出叶圣陶的那些东西。丙层次的学生组织开展一次“走进叶圣陶”为主题的活动,叶圣陶不仅是作家、编辑,还是语文教育家,说说对你改进学习方法有什么启发?作业设计是用作业为学生能力、思维、情感的发展铺设台阶,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是知识、能力拾级而上的过程。教师设计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的目的是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从学生角度来看,获得了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业和挑战自己的权利,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信,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在完成有难度的作业中不断进步。

(三)注重过程,评价分层对于不同层次作业的评价标准,同样需要改进原有的作业评价方式。原来的总结性评价成为了日常的作业评价方式的常规评价方式,教师为了效率,往往批量批阅,用简单的“A”“B”的等级或者分数,附带批阅日期,来简单粗暴地评价学生作业的情况,可见教师更关注的是作业的结果而非过程。作业的评价标准应该充分发挥出引导和激励的作用,实现分层作业已经达到的效果最大化,正向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让学生能从作业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和进步的动力,成为学生发展的激励机制而非判断机制。要转变这个观念,就需要让教师将视角转移到学生作业的过程之中,对学生的作业过程进行评价,再结合作业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根据作业目标和内容的分层设置看,基础作业旨在检测学生对课文基础知识或精彩内容的记忆能力,提高作业检测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探究作业旨在检测学生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按照以评价促发展的理念,重视过程性评价,教师布置作业,同时提供作业对应的评价量表:根据优秀、达标以及未达标的三个等级的具体要求,分别对应自评、互评和师评。让学生对照打分,找出自己的短板,回顾自己的完成作业过程,发现问题,思考如何改进,如何调整并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同时,学生的自评与反思提供了学习效果与过程的反馈,这是教师改进教学的第一手资料,也利于教师根据学生反思的不足进行学习指导。同时挑选作业优秀的作品进行展品展示,边展边评,让学生借鉴和提出改进。多元主体参与评价的这种评价机制,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提高评价的效率和科学性,同时还可能会点燃教师的灵感火花,获得启发,改进教学;而过程性评价则可以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和快乐。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进行反馈讲解,既可以是集体展示讲解点评,也可以私下师生个体的单独分析等多样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根据学生个性的需求进行面对面的作业指导。但是需要教师多正向鼓励,对学生提出期待:希望他们不断努力、敢于挑战更高层次、不同类型的作业,提出方向上的对学生来说更加具体的目标。在完成评价后,教师还需要及时根据作业改进情况进行反思。既要反思作业设计本身,是否能实现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又要反思课堂教学———学生作业中呈现或反映的问题,是否及时通过课堂得以解决。这一切完成之后,教师对下一个阶段作业设计补足经验,再次改进、实施和反思,由此形成一个环环相扣、持续推进的教育合力,提升学生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曹津津.论“双减”政策背景下的语文作业设计[J].中学语文,2022(03):72-73.

[2]王春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2(27):118.

[3]张桂华.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浅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20):138-139.

作者:陈丽芝 万桂红 单位:黄冈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