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0:53:1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赛一体融合研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随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教赛一体”产教融合模式的实施迎来崭新局面,如何有效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路径,全面优化提升其实施效果,备受业内关注。当前形势下,民办高校有必要立足自身实际,精准把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特点,灵活运用“教赛一体”产教融合模式,全面提升专业教育教学实效。
1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传媒市场发展迅猛,个体、私营企业蓬勃发展。然而,与之相比,在艺术类专业方面,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相对滞后,无法适应信息网络社会对艺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民办高校原有培养模式下走向社会的学生面临着就业难度增大、工作满意度降低、用人单位满意度下降等状况。究其原因,民办高校现有的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及时跟上市场当前的经济、文化建设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很多民办高校都在进行校企合作下的产教融合模式的研究,并逐步在实际的教学中推进,已经形成了较好的产教融合态势。但是,单一的产教融合并不能完全解决专业教育与市场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与此同时,“教赛一体”的专业教学模式已发展成各类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手段。“教赛一体”更加符合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Education,OBE)的教学理念,加大了教学成果转换的实际效率,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有力依据。本研究课题旨在使“教赛一体”与产教融合之间产生紧密联系,通过“教赛一体”的实践研究更好地指导并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从而促进产教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与融合[1]。
2“教赛一体”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
2.1“教赛一体”产教融合的内涵产教融合是现代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技能、拓展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是高等教育体制和现代化办学思想的结合体,其可立足宏观视野把握与整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类资源要素,并优化彼此间的关系。高等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产教融合理念符合学校与企业协同育人的基本导向,主要围绕学生这一核心要素,组织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引导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密切结合起来,实现现代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2.2三元结构理论“教赛一体”产教融合的推进实施需要明确学校、企业和政府等参与各方之间的现实地位,找准各自利益交互点,拓展形成三边网络混生组织,此即三元结构理论。在三元结构理论导向下,学校不仅仅是实施教育行为的主体,同时也是构建平等互利关系的主体,应在多种行为方式上探寻功能与职能等维度的交叉重合,以有效克服递归效应在信息关联等方面的局限性。三元结构理论需要明确各方的相互关系,探究建立长效化与动态化的“教赛一体”产教融合实现机制[2]。
2.3利益相关理论利益相关理论自诞生至今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衍变,其理论定义愈发明确,在实践中的现实指导价值更高,可为目标决策者提供各类平衡而有效的管理手段。依托利益相关理论,“教赛一体”产教融合模式的各参与主体均应保持相对独立与平等的地位,根据各自影响力等条件,明确各自利益诉求,并在最终利益目标上进行高度关联,防范化解利益冲突,推动产教融合模式迈向更高发展层次。通过运用利益相关理论,“教赛一体”的完整路径将得以构建形成,并保持健康有序运行。
3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赛一体”产教融合现状及存在问题
3.1产教融合主体利益未有效匹配纵观当前“教赛一体”产教融合实际,普遍存在着校企沟通对接不充分、产教融合各参与主体利益平衡点不明确等共性问题,可有效保障各主体利益关系的可持续性纽带尚未形成,束缚着产教融合模式效果的显著提升。高等院校利益点在于通过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等提升学生综合技能,促进对口就业;企业则聚焦自身经营和整体发展,希望获得更符合其需求的专业人才,以进行业务推广和产品研发等。
3.2学校层面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不完善从现状来看,尽管部分高等院校对产教融合模式高度重视,也在细化完善相关举措方面进行了探索,但其创新力依然匮乏不足,具有鲜明导向的激励机制未能形成,基于过程控制的产教融合监督机制尚不完善,依然沿袭传统陈旧的产教融合发展策略,以至于产教融合的推进缺乏动力[3]。
3.3教师自身技能不足实践表明,部分从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的教师缺乏写广播剧、写广播稿、策划广播电视节目等方面的现实经验,更多地侧重于专业理论知识,在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技能传授等方面的实际效果不甚理想。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基于广播电视产品策划、设计、制作的产教融合和协同育人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之间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3.4多方联动机制不健全现状表明,多方联动机制的实效性不足,相关资源要素的互联互通互享效能低下,权、责、利分配合理性不够,无论是高等院校的主体作用,还是企业的基础作用,或是政府相关部门的桥梁作用,均无法得以全面体现。因此,部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广播电视编导作品难以进行开放共享,多元化的利益诉求难以实现。
4民办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赛一体”产教融合的实施策略
4.1深化校企对接沟通,寻求利益契合点“教赛一体”产教融合可为多个参与方带来共同利益,其利益程度高低与校企对接沟通成效密切相关。因此,应摒弃传统固化的校企对接沟通模式的束缚,在时空维度拓展并丰富校企对接沟通渠道,建立健全符合产教融合理念的校企对接沟通规范体系,保证产教融合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实现。聚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从业资格需求,高等院校应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课程,将未来从业资格培养纳入课程体系之中,并通过产教融合合作开发岗位课程。用人单位则应拓展学生现场学习的渠道,为学生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理论转换为实操技能创造有利环境,并通过校企互兼互聘等方式,共建共享师资团队,实现校企双方利益对焦,打造校企共建共享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校期间便可参与广播电视编导实践,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4]。
4.2优化产教融合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明确导向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赛一体”产教融合推进中,相应的过程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始终发挥着“指挥棒”作用,可清晰明确地为产教融合提供导向。因此,应始终对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等进行优化完善,以动态化的方式充实其内容,使其能够全面高效地发挥导向性作用,并对学生广播电视编导的实际技术能力提升进行量化处理。建立以绩效薪酬体系为基础的激励方式,充分激发双师型教学队伍的潜力潜能,由高等院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建立激励体系,探索实现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同时,健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法规政策,强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领域的财税适配,进一步明确激励和监督细则,积极配合沟通,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保障与现实导向。
4.3提高专业教师专业素养,打造高水平专业教师团队定期组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参加专项培训与学习,由业内专业人士为其讲解新形势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产教融合模式推进所承担的新任务,强化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技能,为学生充分有效融入产教融合环境之中创造便利。强化专业教师责任意识与协同意识,培养并引入产教双优型教师队伍,既要使教师能够通过强化广播电视编导实践提升综合技能,又要让用人单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部门负责人进入课堂,保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与实践之间的优势互补。高等院校应根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特点等,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人才资源互享与交流机制,打造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并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的评价机制,着重给予拥有企业实践背景的教师考核与加分,统筹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编导制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5]。
4.4建立高效密切的多方联动机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赛一体”产教融合实施中,由于多元主体的参与,应注重多方联动机制的构建,以维系产教融合模式的正常运转,及时有效传达协调各方意见。一方面,应拓展多方联动渠道,统筹构建多主体、多通道的联动模式,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等,搭建线上信息沟通与反馈平台。另一方面,应完善多方联动反馈机制,及时有效地化解产教融合模式下多方面利益协调中出现的矛盾点与分歧,确保反馈信息能够及时高效地传递到对方,并定期对多方联动反馈效果进行检查与评估。此外,应树立互利共赢的人才培养理念,明确产教融合各参与方的权限,发挥学校和用人单位产教融合的双重主体作用,建立与学生、企业之间的三方协调通道,明确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等信息,提高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协调效率,让产教融合效果得到提升。
4.5据实择优选择专业竞赛项目“教赛一体”价值的实现需要择优选择竞赛项目。对此,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按照整体化的基本要求,设计具有多样化专业导向的项目,使比赛项目能够充分涵盖本专业内容,以充分体现其整体价值。与普通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相比,专业比赛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贴合性更强,可设计诸多具有明确代表性的专业项目内容,激发学生在专业知识运用方面的潜力。同时,围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比赛项目的实施效果,对后期专业课程进行优化完善,调整相应的专业教学方法策略,实现竞赛项目与专业课程知识产权的深度结合。部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受限于日常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精力牵制,无法亲身深入一线把握专业需求,而依托于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可更加直观清晰地把握专业教学、发展与需求规律,引导学生有效提升自我专业技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赛一体”与产教融合模式的价值。
4.6将课堂作为备赛的主阵地,实施团队合作备赛改变原来少数学生受益的局面,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竞赛项目的开放性,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提高学生参与度,拓展优质教学资源的覆盖范围,逐渐形成基于开放式练习的常态化竞赛体系。充分挖掘与整合竞赛项目环节间的衔接关系,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竞争意识,焕发专业课程学习的原生动力。充分发挥竞赛指导教师的职责任务,围绕竞赛项目标准和要求,细化梳理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点,精准把握得分和失分要点,并与行业专家保持密切沟通,在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的同时,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不同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竞赛项目往往涵盖多项内容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综合属性,需要学生具备系统完善的专业技能,若仅仅凭一名指导教师势必难以达成预期效果。因此,应强化专业教师之间的交叉配合与沟通衔接,从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优化指导,汇聚提升整体教学水平的强大合力。
4.7强化产教融合评价,优化完善实施路径实践表明,全面深入的“教赛一体”产教融合评价可客观地反映产教融合中的短板与不足,为后期持续完善产教融合的方法路径等提供有效依据。对此,“教赛一体”产教融合应选择科学、合理的效果评价指标,搭建形成基于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综合技能、思维认知、创新倾向等作为重点评价内容,更加清晰明确地体现出产教融合的核心内容,确保其始终沿着高效正确的方向前进。将阶段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将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结合起来,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构建形成层次化的评价体系,最终得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在评价过程中,应突出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的客观性,防止人为主观倾向的影响。通过评价,形成基于产教融合的反思清单,整理形成档案。强化评价结论的应用价值,将其作为调整优化“教赛一体”产教融合实施路径的重要依据,促进产教融合模式始终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5结语
受专业水平与学科建设等要素影响,当前民办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诸多短板,束缚着其整体效果的优化提升。因此,相关人员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细化完善“教赛一体”产教融合模式的实施路径,建立健全完善可行的产教融合方法体系,充分有效整合运用产教融合中的各类资源要素,为全面优化提升民办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质量奠定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宋在军,胡红梅.产教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传媒,2021(1):82-84.
[2]刘洋.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传媒论坛,2021(23):167-168.
[3]张志巍,曹熠,夏浪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师徒制和教学工作室”融合为例[J].今传媒,2021(9):151-153.
[4]黄柏青,李碧玉.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42-46.
[5]吴杨爽,龚晓雪.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探究[J].记者观察,2022(6):133-135.
作者:李奎利 单位:黑龙江工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