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3-03-16 10:30:3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应用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应用分析

引言

近年来,人们对居住空间以外的外部环境给予了特别关注,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过程中特别注重住宅内外环境的美化,海绵城市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旧建成的住宅小区无法应用恶劣环境和内涝灾害。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下雨缺水时可像使用海绵容器一样随时储存水源或自动过滤出水,海绵城市建筑的设计很好地坚持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建筑理念,并已渐渐成为当今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理念的主流[1]。中国虽然水资源总量相当大,但实际水资源的人均可采占有量依然很小。水资源大量短缺和随之而引发的城市大规模突发性洪水灾害的重要原因是我国城乡水资源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合理与充分解决,加剧了中国城市水污染防治状况。基于此,本文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为提升景观设计质量提供帮助。

1海绵城市理念设计概述

海绵城市是指能够像海绵一样,在自动适应气候环境变化和有效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方面具有一个良好“弹性”标准的城市即下雨干旱时可以吸收、储存、过滤水源和净化的水,必要时使用“释放”水源和使用储存的水。由于海绵具有吸收、储存和释放水的特殊物理性质,因此将城市比作“海绵”,它生动地表达了城市的储水功能:通过雨季的渗透和储水与中间净化的连接,排放和再利用相对纯净的雨水,可以有效解决城市洪涝等自然灾害,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一方面,海绵城市的概念旨在提高城市雨洪管理的技术水平,通过生态治理和水资源恢复,减少城市污水、洪水等灾害的发生;另一方面,提高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在城市建设各个环节实现节水、绿色、循环利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将海绵城市的概念应用于居住小区的设计和研究,不仅可以改善居住小区的局部环境条件,而且可以提高城市建设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2]。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城市洪涝灾害的不断发生和我国地下湖泊水位的不断下降,我国已开始和逐年重视进行海绵城市开发建设,据统计,我国目前城市居民区面积占我国城市的面积近三分之一,居民区的用水仍是未来城市用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居民区这部分水域系统中,有许多都需要保持水的生态属性,如经常给居民社区庭院中花草植被施肥浇水,如果一直只依靠使用瓶装自来水,很难管理水量,从而造成水资源浪费。海绵城市的新概念将使传统住宅物业科学利用自然雨水,节约利用水资源,改变自然生态环境,真正改变整个现代化城市居民用水生活习惯,像一块海绵一样,社区有充分的储存水源和可净化的水,以及净化、再利用和再储存城市雨水资源的综合能力,更趋于科学、更有经济弹性地美化社区居民现有生态居住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平衡,对城市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2海绵城市与住宅小区的联系

海绵城市建设涉及整个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建筑载体涵盖的区域范围将从现有城市建筑综合体和现有城市街道发展到新型住宅区、广场和绿地,通过对各种城市载体建筑的有机串联,可以初步形成更大规模的绿色城市海绵,缓解城市内涝,减少地下水径流等污染。近年来,随着各地新开住宅小区道路的建设,除影响住宅小区道路内良好的交通景观环境改造外,住宅小区中有至少20%~30%的城市道路面积要硬化,而老旧住宅小区占硬化总面积的比例也更高[3]。据统计,居民区中大约40%土地是已经硬化的沥青路面,相当于海绵城市面积中的将近20%,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住区规划的整体建设完全可以作为创建海绵城市的理论基础和规划起点,运用海绵城市总体建设理念,将创建海绵城市概念与完善居住小区景观规划建设相结合,在满足住宅项目及相关政策规范前提下,将住宅项目开发的环境生态效应最大化,并将其与现代景观美学概念有机结合,践行现代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新理念。

3海绵城市理念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方法

根据小区居民当前的环境审美、经济收入和周边居住人口环境现状,在保证对周边居住区环境开发或改造项目影响面积较小的前提下,对现有居住区雨水系统环境进行有效改造,可用于雨水收集、渗透利用的植被结构或渗透水植被结构,合理增加植物自然生长的空间、植物弹性池等,水资源有效的自然净化循环和生物储存,使整个社区呈现出更加自然美丽舒适宜人的生态植被环境,同时又具有一个更好的自然雨水渗透处理功能[4]。具体设计包括下沉式景观绿地、屋顶绿化、渗水性铺装、植草式护城河、生物蓄水池、排水系统设计等,这些海绵城市概念的实际应用还有助于通过对雨水的储存管理和土壤性质的自然恢复以保持其道路尽可能靠近城市居民区,并改善其居民区与周围城镇的环境气候关系。海绵城市植物景观主要是指通过植物在城市居住区周围种植的生态景观和生态农业景观,利用自然植被自然净化社区雨水,收集和有效利用地面雨水或间接补充城市地下水,利用有机土壤植被对自然水环境的生物渗透性和物理渗透能力,平衡调节社区水量,自然净化地面雨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城市雨水径流调蓄和内涝问题,改善雨水排放和市政垃圾填埋场污染治理问题。此外,居住区的重建和建设是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最密切的部分,与居住环境的改善密切相关。因此,政府应该对居民区改造给予更多的政治支持,针对居民普遍对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建设缺乏深入认识、对建设相关领域技术难点了解不足、参与社区调查工作意愿基础差等一系列问题,应该重点从社会多方面加强社区“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理念的宣传,相关建设部门也应积极加强对于社区改造发展和规范化建设活动的科学指导,让基层居民更积极地推进“海绵社区”建设。

4海绵城市理念在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4.1收集和渗透技术

4.1.1透水铺装透水材料通常用于多层住宅区内的海绵城市体系建设,通过对雨水径流的自然渗透,雨水可以自然地积累保存和有效保留。根据建筑面层,透水材料通常包括透水墙砖材料、透水水泥材料、透水沥青混凝土材料等[5]。根据环境承载力条件的高低不同,透水沥青混凝土材料通常用于环境承载力要求较高的施工区域,如社区内车辆出入口和消防回路;而在社区景观与休息广场节点、花园步行街等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小的建筑区域,可采用透水墙砖材料。透水铺装构造示意图如图1所示。

4.1.2下凹式绿地下凹式绿地是指地势高度远远低于其周围水泥路面,便于周围雨水流入的绿地。同时,下凹式绿地是基于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具有一定的调节和储存能力,利用其开放的空间面积来充分承载降雨和有效储存地表雨水,减少污染物外流或排放。当社区景观被过多的雨水淹没时,很容易溢出社区景观,就像季节雨水过多一样,通过下凹式绿地设计,社区景观能有效解决社区雨水集中收集问题。下凹式绿地一般设计在社区草坪等集中绿地,可以临时储存雨水,在大雨的情况下,即使时间太迟,也可以储存一定量的雨水,然后慢慢渗入地面。下凹式绿地构造示意图如图2所示。

4.2传输技术

4.2.1植草沟植草沟绿化景观技术是指以建设符合当前我国海绵城市提出的城市规划施工理念及要求等为指导,结合城市园林景观要求进行人工建筑景观和天然地表植物绿化景观设计,主要用于雨水收集、输送、排放二氧化碳和净化室外天然雨水源系统的排水技术。在当前一些新建社区景观与绿化工程设计的项目实施中,植草景观可以被集中放置在绿化工程草坪空间或小区花园路、停车场地面空间等防水与施工地面空间的周围。在遭受台风暴雨侵害后的汛期,植草沟系统可以充分发挥雨水沟通和对土壤植被污染物水的自然滞留、过滤、吸附以及降解利用等雨水净化输送功能,去除降雨前流出的大量水中的污染物,利用自身弹性及大体积排水能力的巨大优势将大量雨水快速输送和覆盖到城区周边各个社区管网,减少各种外来雨水流动对原有市政排水管网系统所形成的二次渗透压力而造成的破坏。

4.2.2线形预制排水沟传统城市给排水系统工程的主要防渗结构是用方砖混凝土包砌后进行排水,材料大多仍是普通水泥砂浆,施工使用的时间长,排水渠道不畅,维修概率高。目前,我国新建中高档住宅小区排水沟多已采用线形的预制混凝土排水沟,通过钢筋与混凝土材料间的巧妙组合,展现一种简洁而连续的排水效果和新颖、美观、实用的建筑物外观。线形预制排水沟多采用树脂混凝土、PE复合材料等环保新材料,实现其环保、抗压、防腐等的独特功能,便于后期某一特定阶段系统的保养维护和设计安装,景观规划设计通常采用将花园步行街、广场节点区等景观区域布置与线形预制排水沟的布置相结合,具有良好的自净能力[6]。

4.3截污净化技术雨水花园一般是用自然植物或通过人工挖掘而形成的一个浅绿色空间,其建筑内部的植被布置应首先考虑美学性和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下层土壤则需人工改良,添加各种填料,以增强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抗渗透性。雨水花园建筑在循环利用水资源、保护环境和进一步改善小区气候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且施工建设投入和日常维护运行成本也较住宅低。目前,它正广泛应用于各类绿色公园空间建设和各种绿色街道空间,在大型居住区建筑的应用趋势在以后也会逐渐增加;它也可以用来与其他景观效果项目相结合,带来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又给广大居民生活带来一个新概念的景观环境感知和视觉感受。

4.4调蓄技术

4.4.1蓄水池技术蓄水池可暂时作为城市雨水临时收集利用装置,临时用以储存在雨水集中流出或高峰期时的大流量,以暂时解决交通问题和临时避免出现雨水洪峰。当汛期雨水从最大河道流出的流量减少一半后,雨水又开始缓慢从雨水调节站储槽里排出,并最终在该降雨过程中全部实现前期雨水收集净化,部分雨水将可再重回收再利用。在社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中采用蓄水池技术,可有效控制初期雨水排放污染,对未来排水规划设计有直接积极影响。蓄水池技术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

4.4.2雨水池技术雨水池又称雨水桶,主要用于收集雨水和集中储存社区雨水,满足城市水资源的集中回收储存和收集再利用。雨水池通常是图2 下凹式绿地构造示意图图1 透水铺装构造示意图成品,主要由塑料和金属制成,易于设计安装操作和安装维护。然而,由于雨水池容量大和外观造型变化有限,以及对雨水收集净化再生能力要求有限,通常很少用于收集雨水和收集储存城市社区土壤层上储存的雨水。

4.5居民楼竖直层面设计在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上述的设计与实例,最大限度利用海绵城市理念,合理地收集、净化环境和高效利用地下雨水,住宅建筑外立面上还可以考虑种植绿化植物以减少吸收地下雨水系统中残留的有毒污染物,阳台地面可尽量采用全透水地板和朝向外延斜伸,以进一步净化室内雨水。居民楼竖直层面的高架平台是社区居民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休闲场所,海绵社区的相关概念也已被广泛应用于居住区周边绿化建设和社区景观改造设计施工中,屋面构造一般由自然植被、土壤基层或岩石基层、排水缓冲层和蓄水层、防水层和空气过滤缓冲层共同组成,从上到下过滤收集雨水[7]。由于必须承受树木、植物叶片根系和整个建筑屋顶地面等的巨大承载重量,地下建筑的顶部预应力混凝土支撑板墙本身也起到了负载这种基础性的承重或支撑作用,高大且健壮的天然树木通常也直接种植于天然承重结构墙基的上方。

结语

综上所述,在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中,应合理运用海绵城市的理念,既能创造具有生态特色的居住环境,又能为城市的开发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已建成的社区,应尽可能用绿色基础取代灰色基础,将绿色基础与灰色基础合理结合,实现人和环境与其周围一切自然条件的融合共处,创造一种适宜居住的良好生活环境,防止事故发生,为海绵城市理念的实施奠定基础。随着现代化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部分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目前只停留在最初城市规划建设体系中。近年来,政府不断倡导海绵城市发展建设新理念,出台了各种相关技术指引意见和管理措施,鼓励各类海绵城市项目建设及实践,海绵城市理念已为中国城市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在建设城市规划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将中国海绵城市理念充分融入我国社区景观环境开发建设中,努力探索使城乡社区环境建筑像中国海绵工程一样,在积极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方面更具有针对性,以及良好的“活性”环境,坚持“渗透、停滞、储存、净化、使用和排放”的方针,通过降雨收集处理和雨水渗透处置技术、传输技术,实现社区绿色环境中雨水的灵活处置,提高社区生态系统功能,从而形成城市海绵系统,保护地下水资源,共同抵御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任振宇.海绵城市理念在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应用探析[J].绿色科技,2020,6(21):4-8.

[2]胡冰.海绵环保城市理念在住宅小区“慢回弹”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融入[J].智能城市,2020,6(7):134-135.

[3]张其宏.海绵城市理念在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应用探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1,15(6):57-58.

[4]潘雨.住宅小区雨水花园海绵化景观设计分析[J].绿色建筑,2021,13(4):29-34.

[5]徐旭.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运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22,6(12):3-7.

作者:牟婷璐 单位:佛罗伦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