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

时间:2023-03-21 17:41:0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地方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地方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12月底印发了金融科技“新规划”,提出新时期金融科技的发展方向和指导意见,明确了到2025年金融科技发展的原则和任务,指出需在践行数字普惠金融方面精准发力。而地方中小银行作为地方经济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站,发展其金融科技能够有效贯彻落实金融普惠性原则,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满足人民对于金融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地方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在新时期如何发展,成为其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一、地方法人银行在“旧规划”下的发展成就

江苏省宿迁市现有地方法人银行9家,其中4家为农村商业银行,5家为村镇银行。各法人银行机构近年来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脚步,严格贯彻落实“旧规划”中的发展要求,聚焦“旧规划”中的重点任务,在技术与制度上不断开拓创新,积极应对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找准自身定位,同时不断借鉴国有大型银行的优秀发展案例,实现了数字化转型的跨越式迈进。通过金融科技创新,地方法人银行实现了金融服务质量的提升、客户服务理念的优化、产品的定制化、运营渠道的丰富化、业务处理的高效化以及风险管控的智能化。

(一)科技赋能产品,强化金融科技战略部署地方法人银行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金融科技发展理念、简化贷款申请流程、提升用户办理体验,积极开展生物识别支付方式研究、搭建数字化框架、上线移动金融应用平台,实现在线贷款申请、信用卡在线还款、在线快速转账、线上生活缴费等功能。其中,沭阳农村商业银行的分布式零售平台实现5个“不见面”,即不见面授信、不见面验资、不见面大额贷款审批、不见面签约、不见面小额贷款,目前已完成近2 000笔业务,业务金额达1 170万元。民丰农村商业银行的“掌心厅”,集成存款业务、中间业务、贷款业务等多项功能,并建立合适的引导机制。截至2021年底,“掌心厅”已有超过20万的注册用户,完成业务申请5万笔,初步构建出基于微信生态的智能化营销网络,有效提升服务质效。

(二)践行普惠精神,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积极学习行业内先进机构,全力聚焦普惠金融,运用新兴计算机技术推动地方普惠金融发展。一是丰富移动端服务功能。沭阳农村商业银行与当地住建局、不动产登记局、第一人民医院和人社局合作,共同研发数据接口,实现了线上生活缴费、燃气费充值、水电费缴费、医院挂号、房产查询和公积金查询的一站式服务。民丰农村商业银行推出二维码收单产品“一码通”,集微信、支付宝、京东、银联和“宿速e”五种支付渠道于一体,实现了扫码方便、支付安全、资金直接进入银行账户。截至2022年4月,“一码通”收单系统注册商户超过8万户,交易数量34 771万笔,交易金额约达1 012万元。二是完成便民金融服务终端上线应用。便民金融服务终端的上线为用户提供了小额存取款、存款金额转账、卡内余额查询、支付密码修改、卡内余额定转活等功能服务。泗洪农商行通过长期的用户数据积累,实现了对数据的挖掘与应用,后台系统根据用户生活数据、消费数据等进行推算并得出合适向客户推销的业务,提高业务员走访效率,并在业务办理时免去多余的授权操作与用户信息填写,有效简化业务办理流程。三是在人流量较大的网点布置智慧柜员机,并配置专业引导员,实现账户查询、转账汇款、信用卡办理等业务,有效扩大网点客户容纳量并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三)汇多方资源,增强金融风险技防能力各银行积极完善自身业务风险防控体系,灵活运用机器学习、隐私计算、大数据挖掘、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优化风险防控数据指标,有效辨别可疑交易,降低电信网络诈骗发生数量。农村商业银行配合市公安、市人民银行共同搭建反诈多方安全基础数据资源库,并以此为基础建设“警银通”反诈联防联控服务平台,实现了对反诈信息的汇聚、整理、分析和挖掘,帮助宿迁地区涉及诈骗金额从全省第三降为全省第十一。沭阳东吴村镇银行将基于AI技术的客户身份识别算法加入到“东吴E贷”中,实现对客户实名、实人、真实意愿的识别和评估,并基于客户定位判断申请客户所在位置是否为东吴村镇银行经营注册地所在县域区域,依据“本地经营”的原则,对非经营区域的客户进行拦截,降低放贷风险。

二、地方法人银行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近年来,地方法人银行的金融科技发展在稳步前进,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金融科技转型框架不清晰、金融科技资源受限、金融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

(一)数字化转型框架不清晰,规划布局不完善地方法人银行金融科技自主创新主要采取模仿行业优秀先进案例的方式,此做法虽然能显著降低创新开发的试错成本,快速缩短其与大型国有银行间的金融科技发展差距,但大型银行在客户数据量、地方网点数量以及自身软件开发实力上都远胜于地方法人银行。随着开发系统功能的完善,地方法人银行很难一直走模仿的路线,很容易存在因客户数据量有限导致的客户画像刻画不完善、业务推送不准确等问题。且地方法人银行存在因急于缩小与大型银行间的差距,并未充分明确数字化转型方向而导致的系统开发受阻的情况。

(二)体制机制存在束缚,金融科技资源受限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根据全国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组织制定的农村信用社管理制度和办法,对农商行的信息化建设进行规划。其中省联社为各家农商行提供基础电子业务系统,并统一管理用户数据库。各农商行所开发的业务系统要兼容省联社提供的原生系统,且业务系统中的数据也只能通过省联社提供的接口获取,这导致各家农商行自主研发的系统更偏向于是省联社系统的辅助系统。此外,各农商行业务系统内的数据无法直接通过数据接口导入省联社数据的数据库中,因此,各家农商行在使用自身业务系统处理完数据后,还需手动将新数据导入到省联社的系统当中,这大大增加了科技人员与业务人员的工作量。
(三)地方法人银行规模小,金融科技投入不足科技资源投入不足是地方法人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的掣肘。2021年,4家农商行营业收入总额为133 680万元,科技总投入5 848万元,占比4.37%,较2020年下降了0.41个百分点。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是科技基础硬件设施和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都需要投入较多的研发资金以及时间,且研发的收益慢,前期的产出和投入不成正比,这对于体量较小、盈利能力不强的地方法人银行而言存在较大的资金困难。

(四)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备,缺乏高精尖人才目前各行业对计算机高新人才的需求量均呈跨越式增长趋势,各行业竞争高精尖型IT人才逐渐趋于白热化。地方农商行及村镇银行均存在因提供的薪资待遇不高而无法吸引到新人才和原有人才的流失的问题。5家村镇银行均存在由于体量小而无法设立专门的信息科技部门,科技工作由其他业务科室人员兼职完成的现象。这既阻碍了金融科技的开发,又容易导致由于业务系统均来自外包开发引发的安全问题。由于科技人员条线晋升规则不完善,导致行内科技人员晋升路径闭塞,科技人员无法向上发展和交流,大大加剧了年轻科技人才的流失。金融科技人员思维还需要向互联网金融方向过渡。由于科技人员大多缺乏业务理论基础与业务开展经验,其无法正确把握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与需求,开发的系统功能单一、无特点;缺乏电商思维,无法开发具有高灵活性、跨界性、客户主导性的业务系统。

三、未来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建议

“新规划”明确指出数据要素成为金融业的生产要素,是金融科技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核心。如何在保障数据安全和以技术作为驱动的前提下,充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动数据的高效治理、有序共享和综合应用是各家金融机构未来的发力点。此外,“新规划”还指出金融机构需壮大创新共赢的产业生态,引导资源流动和共享。在可持续性发展方面,“新规划”提出要扎实做好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持续强化标准规则体系建设,人才培养与引入同步推进,确保人才稳定性与人才结构的合理性,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注重对复合型人才的引入与培养。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明确数字化转型目标,突出自身创新特色金融科技是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工具和手段,只有在数字化转型方向上做好总体设计,才能更好地明确金融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并持续推进。建议地方法人银行吸收借鉴业内实践经验,客观分析自身资源禀赋与优劣势,尽快研究明确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框架体系、实施路径与重点举措,更好地将科技赋能融入到日常经营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地方法人银行而言,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知易行难,要充分发挥自身反应灵活高效等优势,加快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金融科技组织架构体系,走差异化、“小而美”的发展道路。

(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自主科研队伍建设为进一步推进金融产品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地方法人银行需更多的综合型科技人才作为发展支撑,特别是在计算机技术领域和金融领域中都有较强知识储备的复合型人才。地方法人银行可以从如下4个方面出发。一是制定完善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战略。根据乡村产业和自身发展战略的实际需求拟定人才需求,强化顶部政策设计,与IT培训机构合作,制定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出具备金融思维与编程能力的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并使其熟练掌握行内业务系统的开发逻辑和存在风险,从而有效规避风险操作,实现业务系统的全盘操控以及安全风险最小化。二是建立科技人员激励机制。通过设立科技专项奖金提升科技人员实干动力,调动科技人员的开发积极性。三是拓宽人才招聘路径。积极与高校合作,参与高校内部校园招聘会,安排专人负责学校招聘的宣传、招聘讲座的召开,同时,通过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实习岗位等方式吸引年轻科技人才,为行内注入新鲜血液。此外,在充分吸纳本地人才的同时,积极引入和招纳外地优秀IT人才。四是培养科技人员的电商思维。电商思维作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制胜法宝,以用户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和平台思维为核心。地方法人银行应拓展科技人员培训方式,积极与互联网公司进行交流学习,提升对用户数据的挖掘深度,将反向思维、大数据思维和互联网思维注入到业务系统的开发中去,从而提升系统的高效性和便捷性。

(三)完善用户画像,拓展个性化服务目前,金融机构所能提供的基础性金融服务已经到达了饱和状态,面对千篇一律的业务推广,客户对于个性化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个性化服务也成为了地方法人银行在竞争中突围的利器。用户生活数据作为用户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的重要体现依据,通过将生活数据与客户交易流水结合分析,对客户行为偏好、渠道偏好、购买倾向等多方面分析,从而进一步完善客户的画像。在实现精准营销和业务拓展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客户的消费体验和业务员的走访效率,从而进一步帮助地方法人银行提高客户黏性。

(四)健全数据保护规则,践行金融科技伦理理念“新规划”关注金融科技理论,强调了金融科技伦理缺失会带来多个层面的危害。因此,各金融机构需重视自身金融科技伦理约束,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归属,落实违规惩罚。同时,重视对员工金融科技伦理意识培养,通过开展培训、讲座和问答等方式强化相关意识,实现制度规范与自我约束相结合。重点聚焦数据伦理问题和算法伦理问题,对开展项目进行事前审查、事后追责,严防隐私侵犯与技术滥用。此外,对于体量较小的村镇银行可通过成立区域性的管理组织(例如地市级村镇银行行管组),实现一定区域内的集中统一管理,从而提高各支行网点对业务系统使用的规范性,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五)强化跨行合作,扩展科技创新广度业务系统的开发涉及业务逻辑、界面开发、数据库开发等多项工作,对银行科技开发人员的开发水平和业务精通度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对于开发资源不充沛的地方法人银行来说压力巨大。各银行所开发的业务系统在系统的基础性开发以及框架搭建方面都有较多的共同之处,若各家银行携手合作,集中资源,先完成系统的整体性开发,之后各家银行再根据自身需求对系统进行个性化改造,则可以有效所缩短系统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投入,又保留各银行自身的特色。FTT

参考文献:

[1]董希淼.新规划推动金融科技积厚成势[J].中国金融,2022(4):76-77.

[2]徐志华.银行数字化转型中的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2022(6):64-65.

[3]许波,吕大军,丁新宇.运用金融科技破解乡村振兴金融难题[J].金融电子化,2020(6):100-101.

作者:蒋子贤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