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进校园对茶文化的传承

时间:2023-03-22 15:42: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茶艺进校园对茶文化的传承,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茶艺进校园对茶文化的传承

“人间有仙品,茶为草木珍”。茶幽静淡雅,是中国国粹,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审美能力,密山市实验中学秉承着“持续和谐发展”的理念,将茶文化引入校园。茶艺课的开展,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传承了古老的文化,提升了师生的素养。在此基础上,更多的教师开始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能力。该校经过教学实践,不断的进行摸索和总结,发出“创办特色学校,培育创新人才”的倡议,并强调:校本课程不能建立在口头上,要付诸实施,要看到成效和结果,要高瞻远瞩、与时俱进、放眼世界。同年,该校借助“2011年第六届校园艺术节”这一契机,将茶艺课在全校推广,让茶文化走进课堂的同时也走向了舞台。笔者认为“茶艺进校园”以其独特的形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意义,其义有三:

1拓宽学生眼界,传承携手创新

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至今走过了近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茶作为一种和平安逸的象征,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它融汇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多重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里程碑。追溯茶源,它的起始时间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历史上最早记载的是《诗经》,其中有多处提到“荼”字,如“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堇荼如饴”,“以薅荼蓼,荼蓼朽止”等等。“荼”与“茶”是相通的,唐显庆年间苏恭、长孙无忌等人详注《唐本草》,定“荼”为“茶”的异体字,从而规范了“茶”字的写法。东汉时,神医华佗所著《食论》中曾记录道:“苦茶久食益意思”。三国魏代《广雅》中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方法:“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特别是到了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问世,标志着茶文化从此兴起。陆羽把儒家、道家、佛家三教精髓融入茶文化之中,创造了饮茶艺术和中国茶道,让茶真正的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随之出现了大量有关茶的论著,或以诗的形式赞美,或以书法的形式传诵,或以绘画的形式弘扬,或以文章的形式传承并记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这些都成为后人在研究史学资料时的重要文献和依据。因此,也就有了茶文化。茶文化是历史,蕴涵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生活,老百姓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文化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一些地方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可一日无餐,不可一日无茶。可见中国茶文化影响久远。茶文化的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茶用它特有的方式,体现着民族精神和社会需要,这与当代教育教研模式所提倡的高质量教育体系相契合。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平台,茶文化为校园注入新鲜活力,让师生凝聚共识,探索新路。因此,茶文化与校园生活相结合,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用茶文化来教育学生,可以将封闭的校园转变为开放的学习中心,促使应试教育逐步向全面发展教育模式转化,改变只注重学科教学的局面,让学生们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提高民族素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宝贵经验。所以,将茶文化与学校生活相结合是一项创新型工程,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够交流交融新思想,开放校园文化新格局。如果仅是茶艺表演,还有书籍和影像可以借鉴,而作为一门课程走进教室,特别是中学的课堂,这将是全新的姿态。该校专门设立了茶艺室,购置了相应的茶具,以备教学之用。茶艺教师为茶艺课编写了教材,教学过程严格遵循教材的编排进行。学校在茶文化建设过程中给与充分的重视,提供了决策支持和角色支撑,让茶文化的多方位功能得到有效发挥。这样做的宗旨,就是让学生充分了解茶的起源、茶的发展历史和茶的演变过程,以及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热情,让学生们在学习和探索中,了解“知茶、识茶、赏茶、泡茶、饮茶”的过程,深入挖掘茶文化的人文教育价值。当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新时代的教育要重视思考和实践,要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学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对于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应紧扣“高质量”这一关键词,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更加科学地将文明建设要求和校园文化融会贯通。传统文化即是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茶文化更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将茶文化引入校园,是打造校园生活多元化的新动力,是探索传统文化研究的新渠道,是实现文化资源价值引领的新视角。密山市实验中学秉承着“持续和谐发展”的理念,筑牢传统文化的基础,打造素质提升的强劲引擎,从而为校园文明建设探索新思路、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绩。

2感受艺术之美,提升自我修养

喝茶是一门艺术,想要喝上一杯工夫独到、美妙可口的好茶,除了必备的好茶、好水、好茶具和温馨清雅的环境外,还离不开茶艺师的表演。茶艺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技术,通过精彩的演绎把握全新维度,将智慧素养融入校园文化之中,探索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路径,集中力量建构校园文化新格局。在茶艺表演这一环节,该校结合实际情况和地域特点,在传统的茶艺表演的基础上,做了大胆的创新,重新编辑整理了“功夫茶”的十八道程序,并由实验中学第一支专门培训的茶艺表演队进行表演。以下就是茶艺十八道程序的流程展示:茶艺表演——十八道程序1、梳理茶具10、静候茶汤2、鉴赏佳茗11、游山玩水3、温杯洁具12、关公巡城4、若琛出浴13、韩信点兵5、乌龙入宫14、敬奉香茗6、洗茶留香15、三龙护鼎7、悬壶高冲16、喜闻幽香8、春风拂面17、鉴赏汤色9、重洗仙颜18、尽杯谢茶这短短几十字蕴含着“人文与和谐”的理念,是对茶文化进校园这一课程的创新之举,用茶文化特有的方式,把民族精神、社会文明和时尚理念融入校园文化之中。茶艺表演中的每一环节都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正红”。指导教师宋希国说:“在讲授十八道程序之时,我常常会告诫孩子们:茶艺表演是美的,是艺术,也是一种修养。你展现出来的美,就是对别人的尊重,这也是为人处事的基本礼节。”一杯好茶里包含了很多的学问。茶的精髓和内涵,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统一,让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从而达到美的享受。这一套“功夫茶”的表演流程,以最直观的艺术形式将茶艺表演推向最高境界。学生们通过感受潇洒自如、环环紧扣的茶艺表演,振奋了精神,提高了审美情趣。小小的一片茶叶,如此的丰富多彩,让人心生敬畏,又无限向往,不得不让人感叹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茶是天人合一的产物,茶文化中的文明与礼仪彰显时代内涵,呈现出深刻的人文教育价值。茶文化的精髓中包含了很多的学问,品茶过程就是对茶文化再创造的过程,不断的推陈出新可以让精神世界升华,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从而达到美的享受。“功夫茶”不仅仅是一种表演,更不限于茶香带来的愉悦,它包含许多人生哲理,与学校所提倡的引导式教学模式相契合。例如:茶生长环境恶劣却清新甘甜,这种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人文理念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不谋而合;以茶会友,热情待客,这种平等思想也是现实生活中所追求的;从制茶的繁琐工艺到品茶的味觉享受,茶的品质始终如一,其中蕴含的钻研精神也是教学过程所倡导的。可见,茶艺将人生哲理和学校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创设良好的茶文化氛围,引导学生领悟茶文化精神,为学生自主学习茶文化构建知识体系,提高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动手的综合能力,调动茶文化发展的灵活性。党的二十大强调: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会议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兼顾,可见“三位一体”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教育改革具有战略性意义和深远影响。教育是第一基础,学校是培育人才的主阵营。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发展文化自信的有力保障,而“茶文化进校园”这一活动作为素质教育中的创新之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自主意识,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课堂效益发挥其最大化。

3钻研茶道精神,感知雅静礼和

茶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19年确定的“国际茶日”更是将茶文化的发展推向高峰。在数千年的茶叶文化发展史中,茶以其独特魅力展示着中国的大国风范,曾在多个外交场合发挥重要作用。如今,茶作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为各国之间建立起经济、文化的桥梁,在多元文化中弘扬其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茶文化的推广与发展,曾多次强调“因茶致富,因茶兴业,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为茶产业指明了方向。目前正在践行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印证了茶产业蓬勃发展所具有的包容性和凝聚力。可见,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一张亮丽的名片,其蕴含的茶道精神是筑造大国文化自信的重要部分。中国茶道,就是以茶为主体,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简单的说,它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礼仪,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文化,是修行得道的饮茶艺术。它不局限于条条框框,各个阶层的人都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茶艺形式和思想内容。“雅、静、礼、和”是茶道精神的集中体现,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一致,肩负着思想文明建设的重要职责,领会茶道精神也是开设茶艺课的主题思想和中心目的。茶道可以净化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阅历,美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了解中华文明历史的同时,学会基本的礼仪礼节,懂得如何做人做事。雅,就是雅俗共赏,幽雅,典雅、雅致、高雅。现代人都追求有品位的生活,闲暇之余到幽雅的茶室小坐,可以放松心情,得到美的享受。典雅的气氛,雅致独特的装饰,总给人以高雅的享受,让人流连忘返。在茶文化实践中陶冶情操,提升审美,从而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开展美育,培养艺术精神和艺术思维,形成“美美与共”的独特魅力。静,是指安静,清静,宁静,平静,其内涵是在品茶过程中体味人生,感受茶的魅力,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大多饮茶人都喜欢有一个安静的氛围,远离闹市,静心静神,清幽恬静,以求得一时的清静。只有在肃雅宁静的环境中,才能有一个平静的心态,才能品味出这茶香带来的无尽回甘。礼,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以茶代酒,以茶待客,礼尚往来,礼貌待人。“礼”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规范行为。以理服人,以德服人,相互尊重,这就是茶礼。传统的美德都是在“礼”字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茶文化作为文明交流的有效路径,其中的“茶礼”为文化输出和外交沟通构建了良好氛围。和,既是和气,和睦,谦和,平和,在坚守文化立场中,弘扬民族文化,形成精神支柱,展现自信风范,体会茶文化带来的享受。常言说:“家和万事兴”,凡事以和为贵。饮茶还可使人平和心态,平定情绪,为人谦和。只有“和”,百姓才会安居乐业,和气生财,和睦相处,社会也就有了繁荣昌盛的局面。茶道精神兴于唐,盛于宋,“禅茶一味”就是以茶为主体来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艺术形式。“茶文化进校园”这门课程,不是单纯的讲述茶文化、茶历史或泡几杯茶就可以,而是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突出茶道的精神,体会茶文化带来的的艺术享受。“雅、静、礼、和”这四个字标志着茶道精神的传承,有的放矢的将历史文化、传统礼仪及茶道精神发扬光大,让学生感受中华文明历史的熏陶,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绘就文化自信的新篇章。茶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有着卓尔不同的文化品质。一方面,茶道精神代表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发展可以促进人际交往的良好发展,有助于社会和谐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茶道精神是校园道德水平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认同部分,也是联系学科之间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由此可见,“茶文化进校园”能够永葆茶道精神的品质,提高学校的育人功能,让学生们全面发展。茶道精神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是茶文化的精髓,是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的重要体现。这种精神与校园文化结合,不但能增长学生的文化知识和素质修养,还能发挥五育并举的功能,让校园文化建设更加完善,坚定走特色道路的信念,提升文化自信力。陆羽《茶经》中开篇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好茶多出自于南方,那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也是茶易于生长的地方。在此背景下,传授茶学应该秉承着执着、求真的理念,亲历采茶、制茶的过程,全身心的融入到茶农的生活之中,感受茶道精神的源远流长,并把这种经历带回来,教给学生们。站在三尺讲台上,就要对得起自己这教师的称谓,一味的教条主义,不是教师该做的,应该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提出问题,才能让教学不断推进。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总结,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并把学习经验付诸于行动和实践。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到茶区考察学习,进一步和一些茶专家、茶学者们零距离接触,提升自身的茶文化素养和茶知识储备,让茶道精神顺应现代教学理念的要求,灵活的融入校园文化,开辟茶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发展的新境界,增强学生传承茶人精神的动力,激活谱写传统文化新旋律的时代热忱。

4结语

茶艺课让校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们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开拓眼界,提升素质,培养了学生优雅的艺术气质和高尚的情操,让学生知礼仪,懂感恩。密山市实验中学将茶文化引入校园,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茶艺课的推行仍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马玲.茶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结合的途径分析[J].福建茶叶,2022(03):255-257.

[2]张子莹.课程思政视域下茶文化与就业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J].福建茶叶,2022(03):267-269.

[3]林民庆.茶文化融入社区教育路径研究[J].居业,2022(01):232-234.

[4]陈萍,郭威.以中国茶文化坚定中华优秀文化自信的三重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J].茶叶通讯,2021(04):780-784.

作者:宋鹤 单位:哈尔滨市呼兰区长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