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3-05-05 09:19:0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民航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研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民航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研究

民航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要实现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转变,务必要重视民航产业的发展需求,为其发展创造便利条件。国际化背景下,民航业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目前,虽然翻译硕士的培养院校众多,但翻译技能过硬又了解民航业务的人才稀缺。因此,培养高质量的民航业英语翻译人才势在必行。基于民航发展与翻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高质量翻译人才的必备技能,探索了目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为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借鉴。

一、民航业发展现状

民航局官网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民用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90748.3万人次,同比增长5.9%,恢复到2019年的67.1%。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90443.2万人次,同比增长7.6%,恢复到2019年的74.6%(其中港澳台航线完成167.9万人次,同比下降38.4%,恢复到2019年的6.0%);国际航线完成305.1万人次,同比下降82.0%,恢复到2019年的2.2%。由此可见,国际方面,跨国航班需求疲软,而在国内,民航业已经步入稳步复苏的阶段民航业务的复苏,逐步增加的业务量对民航业翻译人员的技能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响应时代号召,架起国际民航翻译的桥梁,培养民航翻译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民航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现状

一直以来,翻译教学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占比较大,多种类型的英语考试都设有测试学生翻译能力的题型。自2007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以来,至2019年初全国已有252个翻译硕士培养单位[1]。利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以主题方式检索“民航翻译”,获得70条数据,即1992—2022年的70篇文献,截至更新时间为2022年4月,发表年度分布如图1所示。对上述文献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整理了民航英语翻译主要研究的内容。由图2可知,运用主题搜索“民航翻译”文献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外国语言文学、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经济、中国语言文学以及高等教育方面。其中最多为外国语言文学方向,应加紧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探索,以培养合格的翻译人才,满足民航产业的需求。

三、民航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

(一)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翻译硕士的教师多由外国语学院的老师担任,其研究重点也多偏理论方向。因此,在实践方面学生需要更为专业的指导。在国务院学位办制定的翻译硕士培养方案中,包含了实行双导师制的要求。双导师制是指由一位本专业导师和一位相关专业或跨专业或长期从事本专业实践工作的资深技术人员为合作导师共同培养人才的导师负责制[2]。但是,高校在聘请合作导师方面需要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尽快落实双导师制建设。

(二)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翻译硕士在招生时,对学生的本科专业并无限制,这为想要学习翻译的学生提供了宝贵机会,也接纳了更多不同专业的人才来学习翻译知识。但学生基础不同,跨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除了大学英语,并未系统学习过其他英语类课程;而英语专业的同学在本科学习期间就涉及了语言学、文学的相关知识,培养了良好的听说读写技能,对于特定文体的写作风格也有所感知。因此,研究生院在设置课程时,需要仔细斟酌,既要为跨专业学生填补必要的知识,又要尽量避免英语专业的同学重复学习。(三)口译能力有待强化为了帮助专业学位的学生妥善完成“学生”到“职场人”的身份转换,在短短的两年学制内,应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无论是大型民航会议,还是公司与外商的沟通现场,口译员都是十分重要的存在。翻译已经不是单纯的“translation”或“interpreting”,更多谈到的是“language service”,语言服务领域已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业务已经从单纯的笔译口译扩大到整个语言外包[4]。必须紧跟市场需求,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译员,改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

四、民航英语翻译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身处全球化时代,英语已成为对外沟通的重要工具。但对于特定领域来说,仅仅掌握课堂上的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将学术性与该领域的职业性紧密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民航英语翻译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扎实的英语基本功

语言作为交流沟通的工具,最基础的目的就是达意。而在国际民航交流中,翻译代表的不仅是个人,因此在交流过程中,不仅要实现达意,更要注意表达方式。本身词义较多的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内涵可能相距甚远,在使用时更要小心谨慎,应尽量避免。签订重要合同时,双方对于同一词汇产生的不同理解可能造成巨大损失,由此可见,要做一名优秀的译员,扎实的基本功尤为重要。

(二)熟练应用翻译技巧

翻译能力是体现外语能力的重要方面,但外语能力并不等同于翻译能力。高校英语翻译人才要紧抓翻译训练,正确地理解英语与汉语的结构差异,加大词汇储备量,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与技巧[5]。对于民航商务而言,语言要简练清楚,精准达意,多运用直译来表明需求。同时还要礼貌措辞,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这就要求翻译运用增译或意译的方法,避免表达太过生硬,也有助于接受者理解传递的信息。

(三)掌握民航专业术语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专业术语,这些词汇往往来自日常生活,但含义却相差甚远,这为翻译工作增添了许多困难。民航是技术和风险密集型行业,为民航提供语言服务,译员必须具备术语意识和责任感。在机场环境中,日常生活中的taxi(出租车/的士)经过“术语化”,特指(飞机在跑道上)“滑行”。参照无线电陆空通话中用单词hotel指代字母H的特殊规定,taxi to hotel应译为“滑行到H点”,而不是“打的去宾馆”。从事民航翻译,译员要有过硬的术语能力,才能译得准确、译得充分、译得专业[6]。

(四)了解报关报检知识

报关是货物进出境必须要履行的手续之一。对于民航企业来说,需要进出口的航材数量种类繁多,与国际货代签订的协议也需要定期更新,这些流程都需要翻译人才的参与。为了达到准确无误的目的,译员需要了解清关流程和手续,学会填写报关单,明确相关费用。对于保税货物以及减免税货物的报关流程、税费核算、各种常见的监管方式,译员也要充分了解。此外,国际贸易术语也是必须要掌握的范畴,如EXW、FOB、CFR等。不同的交货方式代表了不同的价格构成(是否包含运费、保险费等),也意味着买方与卖方交接货物时不同的责任与风险划分,是翻译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五)培养商务素养

在民航企业中,翻译人才需要具备相应的商务素养。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任务,熟悉任务的背景、目的以及过程要求。在与供应商或其他合作伙伴商谈时,需要具备较高的应变能力,以自己准备过的内容为依托,对合同中的条款做出解释或进行协商,提出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另外,以民航业的航空器材为例,从产生需求到计划购买,到下单、收货、送修、索赔,再到报废,这一连串的流程中,每一环节都涉及分工合作,这就要求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在沟通过程中,做到态度诚恳,用语准确,通过扎实的英语技能和商务技巧来保障企业的切身利益。

五、民航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建议

(一)完善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首先,可以鼓励教师到民航企业进行学习或参加民航会议,同时积累实操经验。其次,对于长期从事民航翻译工作,学校在进行全面考察后,可以破格录取。教师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增进对不同行业的了解,增添教师队伍的活力。学校应设立专项基金,为翻译教师提供进修机会,以扩展教师在民航翻译领域的知识储备,为教学提供保障。

(二)强化课堂专业性

教师要对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课堂内容设置。在翻译课堂上,教师应将行业知识融入教学内容,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职业化”的翻译人才。这首先要求教师有足够的知识输入。比如,教师要时常关注民航业的相关资讯,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多查阅国内外的民航相关论文。之后,教师将这些内容带进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翻译技能的同时,熟悉行业知识。这样,学生在走上职场后,就能较快地适应工作内容,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三)合理设置课程

针对学生学习背景不同的问题,学校可以将基础类课程设置为选修,方便学生按照自己的积累、学习水平与学习兴趣进行选择。这样可以避免学过相关课程的同学重复学习,他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民航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减少基础类课程的上课人数,实现小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将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保证翻译硕士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质量。另外,在专业学位扩招的大趋势下,学校在扩大招生的同时也要拓宽专业课程的设置方向,增设相关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满足学生成长与就业需求。

(四)搭建实操平台

翻译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是学习与就业之间的重要衔接,为学生未来从事翻译相关职业搭建桥梁[7]。学校应开设实操中心或口笔译实验室,方便学生进行练习。就学校硬件设施而言,不要求设施“贵而全”,而是希望能实现设备的最大化、精准化利用。对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等技术类课程,不同学生的掌握水平可能有较大差异,某一步操作没跟上就会导致后续没法操作。学校应适当扩大这类课程的教师队伍,保证小班教学,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邀请翻译公司的人员来做讲解,更为全面、更有针对性地讲授知识。

(五)拓宽就业渠道

一方面,翻译人才要加强自己检索信息的能力,摆脱信息茧房,拓宽眼界。可以通过企业官网、官方公众号等方式多方面搜索就业信息。同时,也要注意甄别,看到合适的就业信息后再利用多渠道了解该岗位的发展空间、薪酬福利等个人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学校的就业中心可以与民航企业沟通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这样在学生实习的时候,就可以进到企业熟悉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了解民航翻译的工作流程与注意事项,利用理论知识完成实践工作,在实践经验中强化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翻译技能。企业也可以对实习生进行培训,对其工作成果与整体表现进行点评,择优录取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实现企校双赢。建设民航强国需要众多合格的翻译人才,依照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培养策略,培养出既有翻译技能又懂民航知识的专业人才,建立起人才培养的正向循环通道。

[参考文献]

[1]王志伟,程璐.MTI专业现状分析与特色发展[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39(3):76-80.

[2]丁素萍.建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双导师制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2(32):181-182.

[3]曹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4):30-34.

[4]仲伟合.我国翻译专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翻译,2014,35(4):40-44.

[5]宋雅芹.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7(3):129-130.

[6]朱波,王伟.论民航专业文本中的术语翻译——以ICAO术语为例[J].中国翻译,2013,34(6):94-98.

[7]穆雷.我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现状与问题——基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发展报告》的分析研究[J].中国翻译,2020,41(1):87-96.

作者:王丽娜 齐琪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