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杂志是由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主管,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杂志创刊于1988,发行周期为半年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关键词: 美国高校外语教育 移民人口 非通用外语
本文通过考察美国高校外语学习者与美国境内各语种移民的数量关系,发现移民人口是影响美国高校外语教育语种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前美国社会,高校教授的主要现代外语大都是移民人群使用的祖语;在不同历史阶段,西班牙语等语言学习者数量的变化与移民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整体一致;在空间分布上,各地高校不同外语学习者的数量与当地该语种的移民...
关键词: 欧盟 多语制 语言规划
欧盟自成立以来推行多语主义的语言政策,但在落实中官方语言、工作语言、通用语言之间却存在明显不对等性,从而给语言意识形态和语言生活实践带来困惑乃至冲突。英国"脱欧"无疑将改变英国和欧盟的语言格局,因而重新审视这一政治变迁进程中与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有关的基本命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英国"脱欧"公投后媒体对欧盟语言政策走向的报道...
关键词: 韩国高校 教育政策 公共外语 多语教育
韩国政府根据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时颁布并修订了外语教育政策和相关法律,投入经费预算,鼓励高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懂得使用多种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具备多语教育条件的韩国高校根据国家的政策指导,积极改革公共外语教学机制,在课程设置、学分安排和奖学资助等方面加强和扩大外语教育,改变"外语教育过度偏向英语且外语语种数量不足"的局面。...
关键词: 双外语学习 动机研究 英语工具论 多元文化
本研究聚焦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西班牙语的双外语学习动机,采用定量(Q方法)和定性(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挖掘出两类不同的动机类型--英语工具型和多元文化型。我们基于数据对两种动机类型进行了深入探讨。英语工具型动机偏向于传统的"工具型"动机,而多元文化型动机和传统的"融合型"动机有相似之处,但是超越了后者的单语主义倾向,更强调多...
关键词: 第三语言 塞音感知 跨语言影响 言语学习模型 感知同化模型
本研究针对39名汉语普通话者开展了第三语言(日语或俄语)的清浊塞音感知实验。学习者拥有约10年英语(二语)学习经历。研究发现,三语浊塞音感知正确率显著高于清塞音,且日语学习者的塞音感知结果要优于俄语学习者。通过剖析,我们发现这一结果既与塞音声学参量VOT值的分布区间有关,又与语言间的塞音音位映射关系相关。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讨论了二语...
关键词: 反英雄 现代主义 意识中心
在《幸运的吉姆》中,艾米斯塑造了一个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类型"反英雄"。本文对这一"反英雄"形象重新进行解读与分析,指出这一形象不同于20世纪英美文学中的其他"反英雄"形象,认为艾米斯的人物塑造艺术不是简单地回归经典现实主义,而是隐含着对经典现实主义所承载的道德文化与价值观念的摒弃。此外,艾米斯也在不自觉地挪用或借用现代主义创作...
关键词: 美国韩裔文学 美国文学 移民 历史 发展
美国韩裔文学经历20世纪上半叶的兴起阶段、朝鲜战争后的发展阶段和21世纪的繁荣阶段。兴起阶段的韩裔文学以自传性小说为主,发展和繁荣阶段则小说、诗歌和戏剧全面发展。韩裔文学以家国历史、种族关系、民族/文化身份和家庭关系等为创作题材,吸收借鉴并大胆创新欧美文学传统,融合韩裔文化元素,在表现形式与写作技巧上不断创新。21世纪的美国韩...
关键词: 奥斯丁 暴发户 中产阶级
奥斯丁小说的所谓保守性并不体现于她对具体阶级或阶级爬升者的态度,所有阶级的人物都可能为其所讽刺;作者处理人物的唯一原则就是他们是否接受她所认同的"托利党"-乡绅-国教的价值观与秩序,这其中包括中产阶级暴发户。其后期的作品显示,代表这一价值与秩序的阶级未必是乡绅,而也可能是中产阶级。这或许正是奥斯丁小说的进步性所在。
关键词: 肖像画 图像 记忆
沃尔特·司各特在其第一部苏格兰历史小说《威弗利》中借助对肖像画的记忆书写,实现了对苏格兰复杂的政治想象。祖先肖像画的记忆书写试图克服文化断裂,构建家族/民族文化的连续性,反映出司各特重塑苏格兰文化独特性的政治目的。友人画像的记忆书写将苏格兰的殉道者形象转化为纪念碑式的图像符号,在不断的重构和观看中生产出意义的动态性,反映出...
关键词: 后种族 种族书写
21世纪之初,"后种族"论争是一场关于美国种族现状和未来的大讨论,它为美国当代非裔文学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时代背景。科尔森·怀特海德获得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小说奖的《地下铁路》借用了新奴隶叙事的叙述程式,对"后种族时代"的种族关系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作者利用闯入人物意识、时代错置、真实与虚构并置的手法,拆解和还原了种族历史中资本主...
关键词: 时空经验 地方重建
美国西南区域因其混杂的族裔话语、跨域的地区特色、历史与现代交织、传统与进步对立统一的杂糅性文化特征,成为美国当代文学界多元文化生产的聚焦场域。被评论界誉为"向西发展的南方作家"的芭芭拉·金索沃,在文学创作中以个体的微观历史书写地方价值,反映西南区域的社会现实与文化景观。本文以金索沃美国笔会西部小说获奖作品《动物之梦》为研究...
关键词: 书写策略
2006年,土著作家亚历克西斯·赖特凭借《卡彭塔利亚湾》荣膺澳大利亚最高文学奖迈尔斯·富兰克林奖。小说发生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北部卡彭塔利亚湾的一个小镇,讲述了黑白种族之间、土著部落之间、代与代之间以及土著个体与自我之间的一系列冲突故事。在这部作品中,赖特采用了神话、反种族主义和创伤的书写策略,从根源上质疑澳大利亚白人的历史叙事...
关键词: 盖斯凯尔 正义 罢工 兵变
本文梳理了《北与南》小说中追求的正义的两条线索,分别是工人们为了提高工资而组织的罢工和海上的船员由于不堪船长的凌辱及为了自身的尊严而发起的兵变。盖斯凯尔将罢工写进故事的主流叙事中,强调了工厂主所坚持的"市场正义"必须与工人要求的"责任正义"互相融合。兵变是用暴力行为获得正义的方式,因此盖斯凯尔将其写进故事的边缘叙事,成为呼应...
关键词: 物化 承认理论 舞台演出
19世纪末西方戏剧开始现代性转型,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是"物"在文本与舞台中的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逐渐由具象(对现实的模仿和再现)走向抽象(作为隐喻符号),即物由生活经验的再现媒介成为需要解密的符码,用以呈现主体性消解的人与客体世界之间玄妙幽深的关系。西方戏剧中"物"之功能的转变不仅表现在新的戏剧创作与演出中,也同样表现在对古典...
关键词: 阅读伦理 自我 理解主体
小说家、哲学家艾丽丝·默多克强调文学阅读的道德品性。文章以默多克对现代哲学自我概念的反思为进路,结合小说《黑王子》,分析默多克对理解主体的重构,从重构之由、之误、之路三方面揭示默多克的阅读伦理。首先,重构理解主体始于默多克对存在主义和经验主义哲学刻画的还原性自我的批判。还原性自我在理解活动中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读者,使理解...
关键词: 艺术 独一多样存在 多样性 触觉
艺术的多样性,很长时间被看作艺术类别或等级的属性,或者是艺术表现形式的丰富性,而没有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上进行讨论。在《为什么有多种艺术而非仅仅只有一种?》一文中,南希把"外展"和"部分外在于部分"展开为艺术的多样性的本质。南希反对把艺术想象为各种感觉,拒绝在艺术的多样性与感觉的异质性之间建立类同性逻辑。他在感觉的综合的基础上发...
关键词: 北平 侵华战争 中国叙事 作为方法的日本
以北京为方法和认识装置、以侵华战争时期的日本为对象,在方法上呈现出特定政治、文化语境下日本文化人北平题材文本所内含的诸种复杂性及由此发酵而成的多歧性与不确定性是拙著《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之首要追求。这种研究思路是对长期以来既有的宏大叙事中因史料涉猎不足、细节掌握不够而导致的一元化、线性历史论述之反抗。另外,这些年学界喜...
关键词: 非自然叙事学 诗歌叙事学 中西叙事传统 中国叙事学
2018年度国内叙事学研究持续繁盛。本年度国内叙事学研究呈现出"从引入到拓展,从拓展到建构"的发展模式,体现出"以西映中,突显本土"的鲜明特征。中国叙事学人在引入和阐发西方叙事理论的同时,重审一系列叙事学经典概念,并在跨媒介、跨文类和跨学科的叙事探究方面积极开拓。此外,中国叙事学研究者以西方经典和前沿的叙事理论为参照,紧随近年来叙...
关键词: 莎剧 莎剧剧名汉译 接受美学 生成与流变
本文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莎剧名称汉译的源流进行考辨;从接受美学理论来探究莎剧译名百年来在中国变迁的途径和规律,进而分析不同历史时期莎剧名称汉译的差异及成因。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社会历史时期莎剧名称汉译随着读者的审美与接受习惯发生着变化,有从娱乐性、社会性到学术性发展演化的趋势,莎剧在中国的地位也随之不断被提升,历经百年变迁...
关键词: 制度化译者 翻译伦理 政治务实性求真
制度化译者是指被纳入制度化翻译的译者,具有"译者-公务员"双重角色。本文考察国内外制度化翻译模式及实践,探讨制度化译者的内涵、伦理和主体性,以及译者行为的政治务实性求真表现。文章认为,制度化译者是翻译主体研究,尤其是译者行为研究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根茨勒 翻译与改写 后翻译研究时代 比较文学
本文从主要内容、阅读提要和读后反思等方面对艾德温·根茨勒著的《后翻译研究时代的翻译与改写》(2017)进行了介评。本文指出后翻译研究的内涵在于承认跨界改写和改编作为翻译的新常态,其本质在于将研究视角从文本内移向文本外之后,探讨译作对接受文化的全方位影响,其目的在于继续推进翻译研究向跨学科研究方向发展,其学术背景源于比较文学、世...
关键词: 碎片化诗词 英译
《人间词话》中的诗词呈现出程度不一的碎片化特征,这些碎片化的诗词在翻译过程中涉及若干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包括诗词界限模糊问题、诗学特征再现问题、修辞效果问题、语篇连贯问题及互文关系问题。文章从这5个方面对李又安、涂经诒的两个英译本进行了对比和评析,指出两种译文各自的优劣得失,在为各类文本中碎片化诗词的翻译提供方法借鉴的...
关键词: 带引号的fis 误读 译者的选择
特殊的文学文体形式会给译者的翻译提出挑战,例如《爱玛》中有一类带引号的自由间接引语(FIS)就对译者准确地翻译设置了难题。《爱玛》的作者奥斯丁将此类FIS大致用于4种情形:1)话轮开始前的过渡;2)上下文叙述中孤立存在的引语;3)话轮展开;4)话轮压缩。本文考察21个《爱玛》的中译本,其中对大部分带引号的FIS都有准确的把握和处理,个别带引号的F...
关键词: 法译本 方言翻译 林雅翎 场域
在《受活》中,阎连科对豫西方言的运用与创用达到极致,给作品带来独特的审美效果与艺术张力,但同时对译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2009年,法国翻译家林雅翎将其译成法文,书名为Bons baisers de Lénine(《列宁之吻》),获得了法国读者的高度关注和普遍认可。本文对《受活》法译本的方言翻译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卡萨诺瓦的场域理论及勒菲弗尔的翻译...
关键词: 经典建构 赤松 阐释模式 解释项
韦努蒂的"阐释模式"认为,翻译是通过解释项体现的阐释。本文在"阐释模式"观照下,探讨赤松《寒山诗歌集》重译本对寒山诗歌形式和主题项的重新阐释及其对寒山诗经典地位的建构作用。寒山诗语言艺术形式及其丰富的禅宗意蕴,构成独特的诗歌艺术特质,为翻译提供了丰富的解释项。赤松的重译本通过对形式和主题解释项的再选择,禅诗禅释,回归超脱忘我的...
关键词: 汉学期刊 经学 史学 东方学
当前典籍译介研究偏重译著,对期刊所载译介重视不够。本文围绕19世纪英文汉学期刊所载《尚书》译介,参照独立发行的译著,探讨这一世纪《尚书》译介的特点、策略及误读误译,力图厘清此世纪《尚书》译介变化之轨迹,并揭示译者、译介、思想、学术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一世纪的译介,前期倾向于以史学消解作为经学要籍的《尚书》,而后期则把《尚书...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邮编:200433。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