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佛学研究杂志

杂志介绍

佛学研究杂志是由国家宗教事务局主管,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佛学研究杂志创刊于1992,发行周期为半年刊,杂志类别为文化类。

佛学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宗教事务局

  • 主办单位: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 国际刊号:暂无

  • 国内刊号:11-3346/B

  • 发行周期:半年刊

  • 全年订价:¥200.00

  • 实践“人间佛教”的思想利益群生,造福社会——在无锡灵山“人间佛教与社会关怀”研讨会上的致词

    关键词: 社会关怀  研讨会  灵山  利益  思想  实践  致词  中国佛教协会  管理委员会  佛教文化  宗教政策  党和政府  江苏省  研究所  无锡市  领导  法师  名义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自各地各位法师、教授学者们:值此初夏时节,来到风景优美的太湖之滨,出席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与江苏省佛教协会主办,无锡祥符禅寺和灵山胜境管理委员会承办的“首届中国无锡灵山‘人间佛教与社会关怀’研讨会”,感到非常高兴。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江苏省、无锡市...

  • 宗教人类学导论

  • 实践“人间佛教”的思想服务社会,利益人群——在无锡灵山“人间佛教与社会关怀”研讨会上的致词

    关键词: 社会关怀  研讨会  无锡  服务社会  灵山  思想  实践  致词  人群  利益  中央统战部  佛教协会  佛教文化  学术价值  江苏省  研究所  管委会  专家  学者  中国  法师  首先  

    各位领导、各位法师、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我很高兴应邀前来参加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和江苏省佛教协会主办,并由无锡灵山胜境管委会和无锡祥符寺承办的首届中国无锡灵山“人间佛教与社会关怀”研讨会。首先,我代表中央统战部,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法师表示诚挚的问候。这次研讨会以“人间佛教与社会...

  • 化导与反思——佛教入世之道

  • 在中日第十次佛教学术交流会议上的致词

    关键词: 学术交流会议  致词  中国佛教协会  中日两国  鸠摩罗什  日本佛教  中心议题  佛教文化  翻译家  法师  译经  佛经  

    尊敬的各位领导、日本佛教大学高桥弘次教授、诸位法师、学者、朋友们:值此金秋季节,在古都西安举行中日两国第十次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围绕“鸠摩罗什译经与中日两国佛教文化”的中心议题和进行学术交流,以纪念著名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大师诞辰1660周年,是十分有意义的。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 鸠摩罗什和中国佛教——纪念鸠摩罗什诞辰1660周年

    关键词: 鸠摩罗什  中国佛教  纪念  中日两国  文化巨人  学术会议  佛教文化  翻译家  佛教史  高僧  译经  

    今年是中国乃至世界佛教史上的著名佛教翻译家、文化巨人、后秦高僧鸠摩罗什诞辰1660周年。中日两国佛教界在中国古都西安举行以“鸠摩罗什译经与中日两国佛教文化”为题的佛教学术会议,回顾和缅怀鸠摩罗什的光辉事迹,是十分有意义的。

  • 《阿弥陀经》——罗什译本与玄奘译本

    关键词: 译本  玄奘  the  max  马克思  缪勒  

    梵本 The Smaller Sukhavativyuha——通过南条文雄和笠原研寿两先生的努力协助,由马克思·缪勒(F.Max Muller)所出版。

  • 关于《阿弥陀经》的“执持名号”

    关键词: 名号  阿弥陀佛  鸠摩罗什  主人公  净土教  往生  念佛  首先  认识  

    鸠摩罗什所译《阿弥陀经》的正宗分由三部分组成。首先讲述了西方净土及其主人公阿弥陀佛的超胜性;其次讲了念佛发愿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最后展示了六方诸佛的证诚。归根到底,《阿弥陀经》的要点在于念佛发愿往生,关于这点,中国和日本的净土教者是如何认识的,特别是关于一七日一心不乱执持名号的理解,本文将以此为中心试为探讨。

  • 鸠摩罗什与《般若经》

    关键词: 鸠摩罗什  般若  中国佛教史  新疆自治区  翻译家  奠基人  龟兹  天竺  

    鸠摩罗什(344—413,下简称罗什)是中国佛教史上的著名的翻译家,也是中国汉地般若三论学的奠基人。据梁·释慧皎《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记载,父鸠摩罗炎是天竺人,因不愿继承“相国”之位而出家为僧,东度葱龄来到西域龟兹国(位于现在新疆自治区的库车、沙雅二县之间),龟兹王十分敬慕其名亲自出郊迎接,并礼为“国师”,最后以其妹逼嫁给...

  • 鸠摩罗什译场与“长安文化”

    关键词: 长安文化  鸠摩罗什  异地文化  文化土壤  佛教  首先  

    从鸠摩罗什开始,佛教在中国的译传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佛教的传播首先是一种异地文化的接触,适合的文化土壤便成为首要的条件。鸠摩罗什译场的成功,与“长安文化”的支持有直接的关系,也进一步丰富了“长安文化”的内涵。那么,什么是“长安文化”?“长安文化”与佛教的传人以及鸠摩罗什译场的成立有什么样的关系?笔者在这里设定了一个“长...

  • 赵朴初的人间佛教及其特点

    关键词: 赵朴初  人间佛教思想  1978年  新中国成立  继承与发展  发展过程  中国大陆  时代背景  佛教理论  基本内涵  主要贡献  首先  

    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中国大陆佛教的发展过程,介绍了赵朴初提出人间佛教理论的时代背景,然后,从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贡献及其特点等方面,探讨了他对人间佛教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及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 僧肇佛教思想述评

    关键词: 僧肇  思想述评  思辨传统  学术研究  大乘佛教  社会环境  文化背景  不二法门  思维原则  般若学  精神  中观学  不协调  佛学  主观  探求  人生  求真  龙树  放弃  纯粹  性空  修行  

    僧肇佛学主观上承绪罗什般若学的思辨传统,以学术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展开对世界“真实”的追索以及人生“意义”的探求。在对中观“三论”的阐释中,僧肇力图以求真求实的精神,反映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的本来面貌。但是,由于受特定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他并没有坚持罗什之学的批判原则,逐步放弃龙树中观系统的“破斥”精神,转而对《维...

  • 汉魏两晋南北朝出经籍表

    关键词: 两晋南北朝  20世纪50年代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经籍  改革开放  上座部佛教  佛教研究  佛学研究  贯彻落实  党和政府  佛学家  目录  先生  版本学  云南  成果  译经  义  

    童纬(1917—1994)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佛学家,以治大藏经目录版本学和傣族佛教为主。20世纪50年代,他所发表的有关介绍云南上座部佛教的藏经目录和僧阶的文章,开创了我国当代云南上座部佛教研究之先河,有不可磨灭之功。改革开放以后,童纬先生致力于《中华大藏经》目录的整理,对《中华大藏经》的编撰做出了贡献。这里发表的译经目录和译者小史...

  • 《厦门碑志汇编》

  • 《庐山远公话》中的医学思想探析

    关键词: 思想  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现象  社会功能  中医学  哲学观  佛教  

    佛教和中医学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历史上曾经互补。本文从哲学观与医理、治疗疾病及社会功能几方面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探讨。

  • 吴越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六祖惠能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 智yi《摩诃止观》之三十六兽说考论

    关键词: 止观  智  考论  六朝时期  社会文化  考证  葛洪  大义  五行  佛教  

    智yi在《摩诃止观》中讲到天台止观思想时,自称是根据《大集经》有关内容而提出三十六兽说,作为禅病对治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经过考证认为,智yi此说另有渊源,实际上并非出自《大集经》,而是出自古式书《六壬大全》。本文对晋代葛洪著《抱朴子》、《晋书》、隋代萧吉著《五行大义》、近年出土的六朝铜式盘,以及六朝时期佛教界人士熟悉三十...

  • 中国佛教与哲学

  • 三阶教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教研  儒释道三教  思想  认识  主张  

    后代学者大多根据三阶教被禁断时期的一些批判文章,或者敦煌遗经中的有关三阶教的残卷进行研究,因此对三阶教不能作出全面认识,出现不少误解。本文依据陕西金川石窟刻经对三阶教重新作了认识,认为“以时言教”是信行的末法观。信行提出了儒释道三教并行的思想并存的思想,强调要离恶的主张,其思想的特点是“修善离恶”或“敬法离恶”。

  • 略论慧能开创的南禅宗与净土教的盛衰因果

    关键词: 净土教  禅宗  开创  慧能  中国佛教  因果  盛衰  佛教历史  衰亡  

    慧能开创的南禅宗成为后来中国佛教的主流,影响了后来的中国佛教。但是净土教也在中国佛教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明清以来的一些重要人物及其思想的剖析,认为所谓“禅净兼修”是南禅宗的唯一出路,净土教则借此兴起也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派,特别是如果没有净土教的兴起,则整个中国佛教都会随着禅宗的衰亡而衰亡。净土教既复兴了...

  •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一书出版

  • 马祖的即心即佛思想

    关键词: 马祖  重要思想  平常心  

    即心即佛思想是禅宗的一个重要思想命题。到马祖时期,一方面沿袭了即心即佛原有的心地法门的思想,一方面又有新的发挥,将之与“平常心是道”的结合起来,提出“万法皆为心之妙用”的思想,使即心即佛的见地贯穿于日常修行中,于用中见体,并成为洪洲宗门下独特的宗旨与接引方式。

  • 《觉群佛学译丛》出版

  • 从隋唐佛道论争看道教心性思想的形成

    关键词: 道教  佛道  论争  心性论  隋唐时期  推动作用  佛教思想  思想传统  基本精神  哲学方法  本体论  命题  本源论  前理解  思想家  唐初  争论  诠释  自身  范畴  道体  道家  

    隋唐时期,道教继续延续了在佛道论争之中建构自身心性思想的历程。特别是唐初佛道论争所提出的问题,对于日后道教心性论的形成与成熟起了推动作用。两次佛道争论高潮中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仅对于唐初佛道论争所涉及的心性思想方面的内容作了分析,认为二教对于“道”与“道体”范畴的不同理解以及对于“道法自然”、“道生万物”等本体论、本...

  • 中国佛教与儒道思想

  • 试论唐五代的密教与社会生活

    关键词: 唐五代  密教  社会生活  日常生活  大发展  世俗化  信仰  原因  民众  灭佛  教义  宗教  

    唐五代时密教发达,但是学者多关注的是精英的密教。本文从两方面入手,试图反映唐五代民众的密教信仰和密教信仰在日常生活中的情况。认为密教一旦被民问接受,就不是政治的力量可以轻易能消除的,所以会昌灭佛对密教在中土流传的影响不会很大的。密教兴盛的原因,对内与其教义,对外与盛唐开放和中外交通的发展有重要的关系。宗教的世俗化也是...

  • 弘道与明教——《弘明集》研究

  • 《金光明经》信仰及其忏法之流传

    关键词: 信仰  光明  流传  中国佛教  民众  忏悔  

    中国佛教的金光明忏法之实施,舍身供养思想的成立,民众的四天王信仰等等,皆可谓之为基于《金光明经》信仰而衍生的产物。本稿将从此经的内容、传播、影响等面分析《金光明经》信仰的成立及忏悔法的流传。

  • 渊源与流变——印度初期佛教研究

  • 梓州慧义精舍南禅院四证堂相关问题考述

    关键词: 四证  南禅  义  考述  相关  李商隐  文学家  南宗  禅宗  高僧  

    文章以晚唐文学家李商隐的《梓州慧义精舍南禅院四证堂铭》为线索,着重就慧义寺的历史沿革和“四证堂”所奉四位高僧之间的关系以及禅宗南宗同慧义寺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 记龙门地区近代出土的四件宗教石刻

    关键词: 出土  近代  宗教  洛阳龙门石窟  佛教石刻  研究所  寺院  

    近代以来,龙门石窟周围地带的寺院遗址中多有佛教石刻的出土。今择洛阳龙门石窟研究所收集上述石刻之四例,排比成文,略予报道,俾使学界科研利用之方便。

  • 关于善导大师所居住的寺院

    关键词: 寺院  居住  大师  中国佛教  慈恩寺  净土宗  光明  往生  住持  

    关于日本净土宗在中国净土三祖中被尊为高祖、而中国佛教在莲宗净土五祖中列为第二祖的善导大师(613—681)(以下省略敬称)所居住的寺院,岩井大慧博士曾在《佛教史论考》中《善导传的一考察》一文中,提到四所寺院,即西安的光明寺、悟真寺、实际寺和慈恩寺。同书认为,悟真寺是笼居修观之处,光明寺和慈恩寺是化度行道之处,实际寺是住持往生之...

  • 空海的真言与曼荼罗

    关键词: 曼荼罗  空海  佛教经典  思想本质  密教  概念  心论  梵文  

    空海的密教称作真言密教,其密教思想包含在“真言”概念之中。“真言”第一是用来表达密教教宗的意思。第二是指如来的如义真实语。此真言概念出自佛教经典,在此意义上,应该说它就是真言、曼荼罗的原意。第三个含义按照空海在《声字义》、《十住心论》的解释,“真言在梵文里叫做曼荼罗”。本文主要想通过考察理解真言的内涵,达到明确空海密...

  • 中国禅学通史

  • 刍居易在杭州的诗佛缘

    关键词: 杭州  历史文化遗产  白居易  旅游观光  州刺史  作品  

    白居易一生诗情不减,佛缘弥深。白居易学佛,无宗派分别之见,禅教净兼学并修,与各宗高僧均有密切交往。唐穆宗长庆二年(822)他由中书舍人外放杭州刺史三年,留下了辉煌的篇章。本文对白居易在杭州创作的与佛教有关的诗篇作品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这些作品永远感染着虔诚奉佛的僧俗四众,启迪着到杭州旅游观光的男女老少,是一笔宝贵的历史...

  • 中国佛教忏法研究

  • 文殊智慧之光

  • 唐代国家对寺院经济的控制——以寺院人口为例

    关键词: 寺院经济  唐代  人口  控制  国家  中国佛教史  经济过渡  统制经济  经济时代  强制性  两税法  均田制  僧尼  

    唐代是中国佛教史上最为繁荣的时代,其中强大的寺院经济的为唐代佛教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代是我国由统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时期,均田制的崩溃和两税法的确立表明中国走出中古强制性的统制经济时代。本文从度僧制度、僧尼帐籍、寺院依附人口和僧尼的沙汰这几个方面探讨国家对寺院人口的控制与管理。并试对一些原因进行分析。通过...

  • 醴陵五座唐代禅宗佛寺——湖南寺庙史考之三

    关键词: 唐代  寺庙  禅宗  湖南东部  贞观年间  醴陵市  大佛寺  狮子山  江西  佛教  禅师  大夫  

    醴陵市位于湖南东部,“荆楚古邑,湘东名珠。”佛教传人醴陵始于唐代,雪庵禅师为开山之祖。雪庵俗名李琼,豫章(江西)人。居家习禅并精医术,唐贞观年间(627-649)得道,敕封正一品荣禄大夫,一真明尊大师。奉命从江西前来醴陵选寺址。选定长连冲狮子山建大佛寺。寺高九丈,敕赐三钟七鼓,寺后有七星池、铜钉石等名胜,后寺毁于火而不存。唐代...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长街27号,邮编:1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