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高等教育研究杂志

杂志介绍

高等教育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理工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创刊于1980,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 大学排名的风险与一流大学的建设

    关键词: 一流大学  大学排名  创新创业  创业思维  

    在排名体系下,一流大学背后总隐含着一定的价值预设。当前世界范围内,对一流大学的评价主要围绕大学的科研职能展开.强调和科研获奖对于排名的重要性。作为一种价值选择,大学重视科研乃至最终形成研究型的范式具有充分的时代合理性。但在某个时代具有合理性的价值选择,也不可避免地会对另一个时代的价值选择造成障碍或留下隐患。随着创新创业成...

  • 熟人社会、科层制与大学治理

    关键词: 熟人社会  中层管理人员  科层制  大学治理  

    相较于北美研究型大学,我国的研究型大学既具有强熟人社会的特征,又在治理结构上呈现很强的科层制形态。熟人社会和科层制对大学治理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运行有效的熟人社会/科层制可称为正态熟人社会/科层制,反之则为变态熟人社会/科层制,在此基础上熟人社会与科层制有四种组合形态,最差形态为权力科层制与利益熟人社会组合.最优形态为...

  • 来稿须知

    关键词: 作者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2001年  中英文摘要  英文关键词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本刊自2001年起,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标准,请作者来稿注意如下事项:1.来稿请附100-300字的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以及作者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工作单位、通讯地址请使用全称。

  • 中国高校巡礼

    关键词: 中国高校  华中科技大学  普通本科高校  教育部  全日制  学院  学校  

    文华学院(原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2003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由武汉美联地产有限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举办,2014年5月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坐落于“武汉.中国光谷”腹地创业街,毗邻华中科技大学,校园绿树成荫,红枫成林,被誉为武汉“颜值最高的大学”之一。

  • 我国70年高考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关键词: 高考改革  共轭关系  考试制度  录取制度  科举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在中央政府威望高涨和计划经济体制取得成功的大背景下,我国高考制度与政治经济的发展之间建立了牢固的共轭关系。这种共轭关系奠定了我国高考改革70年历史的基本格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作为共轭关系中的重要变量对高考改革的影响日益突出。科举文化的消极影响、计划经济的思维惯性、局限于具体考试技术的狭隘思路,是导...

  • 教师“为他责任”伦理:言说与批判

    关键词: 他者理论  教师伦理责任  生成论教学哲学  

    他者理论视域下的师生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伦理责任关系。从单一主体到双主体师生关系的认识转变对应着师生伦理责任关系从倾向自我到他者的递进演变。列维纳斯的他者理论以“面貌的显露”“言说与回应”隐喻“我”与他者建立“父子关系”般的伦理责任关系。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看,这种师生伦理责任关系在存在关系、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导向方面呈...

  • 关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对话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内涵式发展  

    党的报告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潘懋元认为,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应坚持统筹兼顾、多元发展;大学首要的任务应该是出人才,有了人才再出成果,为此必须加强本科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是提高大学的办学质量;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动力和保证;地方师范大学协调发展要保持师范本...

  • 高校招生配额制与高等教育公平——历史检视与现实省察

    关键词: 高校招生  配额制  高等教育公平  制度变革  

    配额制是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典型特征,与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联系紧密。我国高校招生配额制经历了身份配额制、出身配额制和区域配额制的形态变迁,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和权利平等产生了不同影响。高校招生配额制的国家导向和在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上的失调.是产生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基础性因素。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必须改变“应激式”或“打补丁式”...

  •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与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法律关系

    关键词: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学术权力  行政权力  法律关系  

    高校学术委员会与学位评定委员会是中国现代大学治理的法定构成要素;学术委员会是高等学校内部最高学术机构,学位评定委员会则是兼具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复合型机构。根据现行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学术委员会与学位评定委员会在各自权力轨道内履行学术或行政职责,有交叉亦有重叠。科学界定二者法律关系的根本在于有效辨识学术事务与行政事务的范围...

  • 走向“实践”关怀:教育类研究生培养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实践关怀  研究生培养模式  

    随着人类实践模式的转型、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和教育研究实践范式的转向,教育类研究生培养应走向“实践”关怀。实践关怀的教育类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发展实践能力为目标,着力建设多元化的培养途径、立体的师生交往模式以及注重实践要求的质量保障体系。这种培养模式依托U-S合作平台,主要由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学习、导师指导、学位...

  • 世界一流大学专业教育演进的逻辑——基于知识秩序转型视角的考察

    关键词: 专业教育  知识秩序  一流大学  

    从中世纪大学到德国现代大学再到美国的一流研究型大学,知识秩序发生了两次重要转型,且每次转型都伴随着大学专业教育的深刻转变。世界一流大学专业教育的转变及其向现代社会的演进由两条主线交织而成:一是由知识的整全逻辑主导的专业教育渐变过程.二是由知识的等级地位逻辑主导的专业教育突变过程。世界一流大学专业教育演进的逻辑和规律为中国...

  • 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衔接初论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立德树人  教育割裂  教育衔接  

    实现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衔接,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育割裂,主要表现为教育方法与教育内容的割裂、教育手段与教育目的的割裂、大中小学各学段教育的割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割裂。要实现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衔...

  • 梅贻琦与竺可桢通才教育观之比较

    关键词: 梅贻琦  竺可桢  通才教育  

    在近代中国,作为大学校长,梅贻琦与竺可桢都是通才教育的倡导者,但在“通才”内涵上,梅贻琦倾向于培养“全才”,竺可桢倾向于培养“宏才”。在“通”和“专”的重要性上,梅贻琦主张“通”重于“专”,竺可桢主张“通”“专”并重。在导师制的建构上,两人都认为教授既要指导学生的学业,也要引领学生的人格。梅贻琦倡导导师制不仅理念先行,而且实践...

  • 儒家语境中“知”的道德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关键词: 知  善  道  儒家语境  

    在儒家语境中,“知”是一个超越具体知识而指向人生意义的道德概念。“善”是儒家学者的最高道德追求。儒家学说以“知”为载体展开的一系列话语讨论,都围绕着“善”并指向“善”的最高目标.由此形成了一套以“明善之知”为特征的关于“知”的完整道德体系。即目的与内涵上的明道致善,成己成人;方法与过程上的学问思辨,博学笃行;态度与原则上的...

  • 美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历史变迁、现实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结构  区域差异  

    在美国版图自东向西不断扩张的过程中,美国各州高等教育随着人口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进而受各州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支持程度以及本州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当前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基于历史变迁和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各州人口规模、财政支持、经济收入始终对美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1995-2015年间相关数据进行多...

  •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院校战略——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案例剖析

    关键词: 一流本科教育  战略规划  帝国理工学院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要想真正落地,院校层面的战略规划至关重要。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紧扣研究型大学身份设定战略目标,围绕“主动学习”理念制定战略重点,坚持科学民主论证确保战略规划合理可行,抓住资助杠杆保障战略实施。借鉴其经验,我国高校在制定一流本科教育战略规划时应紧扣办学基础设定战略目标,教育理论先行指导确定战略重点,院校层面加强资...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武昌喻家山华中科技大学,邮编:4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