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广东社会科学杂志

杂志介绍

广东社会科学杂志是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主管,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杂志创刊于1984,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广东社会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0-114X

  • 国内刊号:44-1067/C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全年订价:¥220.00

  • 法律体系形成后的民法典制定

    关键词: 法律体系  民法典  法典化  民法总则  人格权法  债法总则  

    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我国加快民法典的制定工作。民法典既是实现法典化的最佳途径,也是法官依法公正裁判的保障。应以法律关系为中心构建民法典的体系,尽快制定《民法总则》、《人格权法》、《债法总则》,并修改和完善其他相关法律。在此基础上,制定一部内容详备、体系完整的民法典。

  • 论民法典的制定与弱者保护

    关键词: 弱者保护  所有权的社会化  合同公平  过失责任  民法典  私法自治  格式合同  

    在资源稀缺的大背景下,保护弱者是尊重人权的需要,是团体生产与生活的要求。有效的弱者保护,有助于克服人性弱点,充分尊重个体的选择。就具体方式而言,弱者保护制度应当结合公法与私法,整体、综合地设计和规划。在私法中规定弱者保护的制度,功能在于为私法自治提供道德底线层面的保障,若制度设计得当,可以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地为弱者提供保护...

  • 民法法典化背景下法律解释问题探讨

    关键词: 法典化  法律解释  法的渊源  法律漏洞  

    我国即将完成民法典的编纂,在民法法典化背景下,探讨法律解释问题的意义主要在于:明确法律解释的目标、确立法律解释的基本指导原则、实现法律解释方法上的共识、尝试法律解释规则的成文化。法律解释的对象就是法的渊源,它应当包括制定法、习惯法和法理。法律解释方法,应当对应于法的渊源。就制定法来说,其解释应当对应于狭义的法律解释方法和...

  • 以美国主权债务危机为契机构建超主权国际货币

    关键词: 美国主权债务危机  国际货币制度  超主权国际货币  

    作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美国一直对全球经济的走势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最近爆发的美国主权债务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淋漓尽致地暴露了以美元为主导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所存在的弊端,即难以克服的"特里芬难题"、全球外汇储备体系失衡、汇率制度难以维护市场的稳定等。因此,对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构建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形...

  • 从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看我国利率汇率改革的非对称性

    关键词: 利率改革  汇率改革  非对称性  通货膨胀  

    本文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利率波动、汇率波动对通货膨胀有一定影响,并在汇率改革之后更加明显。但是与汇率波动相比,利率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一结果间接表明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改革并没有同步协调发展,利率改革进程已经滞后于汇率改革进程,这一改革的非对称状态会引致相关风险,不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 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目标实现途径研究

    关键词: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监管目标  监管有效性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的有效性与监管目标息息相关。本文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目标出发,在分析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现状的基础上,对提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导向监管、机制监管、监管成本管理和监管体制创新、监管方式创新等实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目标的有效途径。

  • 基于双重视角的股权控制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股权控制  母公司的控制性  子公司的独立性  

    股权关系是母子公司型企业集团存在的前提,股权控制是企业集团管理控制的基础。明确股权控制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企业集团的管理控制效率。分析企业集团股权控制行为的影响因素需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从母公司层面、子公司层面及母子公司融合层面分别进行探讨。

  • “农业强省”的综合评价:以广东为例——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

    关键词: 农业强省  综合评价  探索性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本文通过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分别对我国25个省的农业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名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农业综合竞争力仅次于山东,其比较优势和农业的"强"主要体现为结构的高度化以及一定程度的"协调性",而劣势和缺陷则主要体现在供求失衡下的粮食安全隐忧和粗放式增长方式下的可持续性问题;进一步的聚类分析表明,我国25个省区可以划...

  • 从农民到农民工:经济发展战略下的制度变迁分析

    关键词: 农民工制度  经济发展战略  制度变迁  市民化成本  

    中国的农民市民化进程呈现出"农民→农民工→市民"独特路径,进城务工的农民先成为"农民工",不能享有市民的社会福利与公共服务,转为市民则面临重重困境,农民工、农民工市民化等问题由此产生。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农民工是出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需要的一个重要制度安排,与二元户籍制度密切相关。文章对农民工的制度变迁进行研究,阐述农民工...

  • 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国际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创新网络  国际竞争力  

    本文通过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国际竞争力形成机理的分析,得出企业创新网络、社会创新网络、支撑创新网络、涉外创新网络竞争力的协同作用形成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国际竞争力,由此构建了其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广州市中小科技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度量,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 哲学本体论与现代性的理论耦合——兼谈从本体论的危机到现代性的反思

    关键词: 本体论  现代性  耦合  反思  

    现代性的理论支柱是启蒙精神,现代性的理论视野是知识论的视野,现代性的理论构架是总体性观念,现代性的理论旨趣是科学至上,这说明现代性有着自身发展的历史与逻辑,它与哲学本体论之间存在着理论耦合的关系。反思现代性的理论触角必须最终走向反思哲学本体论,只有反思哲学本体论才是反思现代性的深层理解之阈。

  • 当代形而上学建构的基础与世界“有限性”规定的现实思考

    关键词: 当代形而上学  生活世界  有限性  

    传统形而上学把人的生活世界限定在"彼岸"理念世界,从而使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变成一种"虚无"的抽象存在;现当代哲学以"有限性"视域的凸显借助于不同的方式拆解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彼岸"世界。随着传统形而上学的消解也伴随着某种虚无主义的盛行,为解决此类困境,当代哲学家基于生活世界的"有限性"规定,提出了当代形态形而上学建构的诸种设...

  • 否定与反证: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科技理性批判中的社会动力观

    关键词: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  科技理性批判  社会发展动力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基于社会批判理论而展开的科技理性批判,几乎一致视科学技术为巩固资本主义统治的工具,并从区别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从一般方法论层面探寻导致"工具合理性"的理论基础,从滥用科学技术导致的自然、社会、人的异化等众多角度,在揭示科学技术的负向效应中,直接否定了它的社会发展动力价值。拒斥不等于漠视。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科...

  • 现代科技与自由价值关系的疏离及其融合

    关键词: 科技  自由价值  疏离  科技人化  

    科技作为人的活动的创造物,它改变了自然界自发的进化过程,不断地塑造着人的自由。但现代社会,科技征服世界的狂妄最终把人类束缚在本能的战车上,造成了科技走向异化、疏离人的自由。为确保科技与自由价值关系的融合,我们必须反思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努力树立科技人化观,科学协调科技理性和人文理性两重理性视界,建立合理的科技发展评价机...

  • 解析康德批判哲学的起点

    关键词: 批判  起点  自由与必然  因果关系  

    对于康德批判哲学的起点为何,前贤给出的答案有二:休谟的因果问题使然、自由与必然的二律背反问题促使。其实,上述两种看法都没有从康德哲学的整体性出发,有过于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无论是"休谟的提示",还是"自由与必然"二律背反的自我道白,都只不过是其重建科学的形而上学的过程中的两件较为典型的个案事件的回顾而已,康德并没有断然所...

  • 论现代西方主流法学流派对理性的解读

    关键词: 理性  解读  自然法学  分析法学  社会法学  

    现代西方主流法学派———自然法学、分析法学和社会法学的形成发展与理性含义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为,现代西方的主流法学流派都是建立在对理性不同含义的解读之上的,具体体现为:自然法学派建立在对理性本体论意义解读之上;分析法学派建立在对理性方法论意义解读之上;社会法学派建立在对理性效果控制论意义解读之上。

  • 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 孙中山  西部开发  百年影响  

    孙中山是中国20世纪的伟人。他留下的宝贵遗产不断得到百年中国社会进程的证实。西部开发,是其治国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部开发相关连,一是西部开发的背景与理念,屯田与防御是政治军事目的,尤其是国家安全战略,直到近代。二是开发西北的重要思想和举措,表现在西北稳定,是开发的基础;西北建设,关键在交通,铁路建设至关重要,是强国之本,有利...

  • 辛亥革命史料抉择之困惑——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与《革命逸史》异议

    关键词: 孙中山  档案  辛亥革命  

    学界对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与《革命逸史》评价过高,实际上冯氏的辛亥革命论著漏洞百出。本文以日本外务省档案为依据,指出冯书有关孙中山一些重要活动记载不确,或与实际不符;对一些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记述失误,与日档记载相反;冯自由甚至对自己参加过的历史事件记忆不清。冯自由有关辛亥革命历史记载不确的原因是,由于条件所限,对于...

  • 辛亥革命时期华侨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华侨  民族民主意识  

    华侨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是时代思潮与其自身思想变迁相结合的产物,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的海外宣传活动使这一觉醒得到了提炼和升华。孙中山革命理论的完善和革命事业的发展与华侨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也是相互促进的,觉醒了的华侨是孙中山开展民主革命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民主革命的进程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 革命的“时段性”:辛亥革命与王朝遗产

    关键词: 辛亥革命  王朝遗产  时段性  

    在传统社会与新民国的交替中,历史遗产的传承与演化,构成了民初的基本社会架构,昭示着社会变迁的契机与不确定性的方向。革命党发起辛亥革命,建立了过渡性的南京临时政府,但遇到无法掌控时局以继续推进革命的"瓶颈"性难题。革命党如果不能明辨并理顺自身与政府、国家之间的利益,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继续革命"的斗争哲学。革命党人有必要放弃已...

  • 浅析清代新疆的文化教育与科举政策(1759-1864)

    关键词: 清代  新疆  科举  汉文化  

    清朝统一新疆之后,积极鼓励内地人移民新疆。为适应内地人增多而给新疆带来的变化,清政府逐渐在新疆部分地区实行了科举制度,以进一步吸引内地人前来新疆,并增强他们对新疆的认同和凝聚力。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论述科举制在新疆部分地区的实施和发展,以及其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及清政府对此之认知与解决。

  • 文化认知的转变与中国合作化道路的异化分流

    关键词: 文化认知  合作理念  合作化道路  变异  分流  

    文化认知转变是文化现代化探索的前导。西方合作理念在中国的本土化变异与分流,反映出国人文化认知的差异与政治取向的分野。文化要素论为国人文化认知的初步转变提供了思维方法论支持。在文化辨析中,平民学社等早期知识分子为西方合作理念在中国的移植作了初步的文化国情资源的论证;民国新儒家学者为合作主义与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结合作了有益...

  • 跨区域华文诗歌中国形象的类比想象方式论

    关键词: 跨区域华文诗歌  中国形象  类比想象  

    在跨区域华文诗歌中,类比性想象不但帮助诗人们完成了对标志性动物、核心性地景、代表性节日象征符号意义的对抗、补充和互相指涉性的书写,而且也表现了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文化价值观和文化精神。可以说,龙、长城、长江、黄河、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象征性符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结着民族文化中最具活力、最具代表性的...

  • 废名“新诗应该是自由诗”的实际影响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废名  诗体  自由诗  格律诗  

    "新诗应该是自由诗"是废名诗体观的精华,是在特殊语境中产生的,具有历史局限性和个人特殊性。特别是它源自具有普及读物性质的大学"讲义",专业性不强。这一观点在当时的实际影响较小,近年的影响却越来越大,成为自由诗派和格律诗派诗体之争时的"关键语"。废名的"自由诗"与今天一些学者主张的"自由诗"有些差异,他不极端排斥定型诗体和准...

  • 春秋诗歌《诗·小雅·正月》、《雨无正》、《都人士》、《鱼藻》创作年代考论

    关键词: 诗经  小雅  创作年代  

    《正月》为周大夫刺幽王致使宗周灭亡之作,《雨无正》为携王余臣的暬御之臣表达自己面对"二王并立"政治格局时怨忧情绪之作,此五诗皆作于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骊山之难、西周覆灭、卫武公率兵救周、平王宜日与携王余臣"二王并立"之初,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之前;《都人士》为周大夫美平王自西申东归镐京时万民麕集、观者如都...

  • 诗歌如何“民间”的两岸诗学论争

    关键词: 现代  传统  民间  知识分子  诗学论争  

    海峡两岸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过去在长年的隔绝中,各自以不同的步调与方式开展,文学也大抵如此。但若从文学的发展轨迹来看,却不难发现两者在相异之中存在着相似的路径。其中最显著的,是战后的两岸都在压抑的文学氛围中出现了以"西方"为灵感来源的现代主义风潮,并在现代主义文学站稳脚跟并取得一定的影响力之后,随之激起另一波以"民间"、"口...

  • 以旧的姿态矗立——重读《尝试集》

    关键词: 胡适  汉语新诗  

    《尝试集》是汉语新诗史上重要的诗集之一,它深深地影响了汉语新诗从理论创立到诗歌文本的构成。从诞生时候起,对《尝试集》的认识,大多规范为其诗歌史上的开拓意义远大于文本意义,而且标志着汉语新诗彻底告别了传统汉语诗歌的审美范式,以新的姿态彰显汉语诗歌的变迁。其实《尝试集》是以"旧"的姿态昭示"新",而非以"新"的面目告别"旧"。...

  • 利益诉求与社会管理

    关键词: 利益诉求  社会矛盾  社会管理  

    中国社会正进入一个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人们的利益诉求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泄愤式群体性事件不断出现、信访规模居高不下、劳动纠纷的利益诉求从"底线型"向"增长型"转变等特征。要正确评价当前的社会矛盾主要是围绕经济利益展开,认识到化解社会矛盾不仅需要建立公平的利益诉求机制,更需要培育进入利益博弈场域中的弱者的博弈能力。实现社会管...

  • 情感社会分层:另类社会结构探析

    关键词: 情感社会分层  正性情感  负性情感  情感分层机制  

    情感社会分层是资源导入情感世界所形成的有差异甚至不平等的一种特殊的主观社会结构,其形成是人们体验到的正性情感或者负性情感长期累积的结果。财富、声望、权力是情感分层的重要机制。情感的分层既可以是一个常量(根据身份确定),也可以是变量(根据互动确定)。合理的情感分层有利于社会团结与社会整合。但负性情感如果积累度过高,就会造...

  • 有城无市现象的社会学解读——以N市为例

    关键词: 城市化  有城无市  极端现代主义  市井生活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和老城的改造,传统的城市街坊和市井生活面临着消逝的危险。城市化的进程表面上看是经济的增长,城市的繁荣,但实际上忽略的代价是城市历史脉络的中断和人的价值的丧失。本文透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有城无市"现象,提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对此种现象进行社会学的解读。

  • 从承包地征收透视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保护问题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用益物权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  土地征收对象  

    从目前《物权法》对承包地征收补偿的三个法律条文之间的不一致来看,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亟需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错位、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人虚位以及土地征收对象移位的问题,应明确土地用益物权属性,去除其债权色彩;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人界定为以村为单位的村民集体共同所有;把土地征收对象扩大到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内的用益物权,以...

  • 家政工人工作时间的法律规治

    关键词: 家政工人  工作时间  休息权利  

    我国立法应对家政工人标准工作时间以及家政工作特殊性所决定的待命时间和加班时间进行规治。在坚持劳动法工作时间制度一般性原则的前提下,制定灵活性规范为家政服务关系双方留有协商余地。具体而言:我国立法应规定住家型家政工人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10小时,非住家型家政工人每天的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住家型家政工人每周最长工作时间为48小时...

  • 本刊启事

    关键词: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启事  学术理论刊物  来源期刊  双月刊  

    《广东社会科学》是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系全国中义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双月刊,逢单月15日出版。大16开,每期256页。欢迎投稿,欢迎订阅。现将有关来稿规范要求说明如下: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广州市天河北路618号广东社会科学中心15楼,邮编:51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