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杂志

杂志介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杂志创刊于1980,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化学类。

  • γ-Fe2 O3纳米纤维的丙酮敏感特性

    关键词: 静电纺丝法  o3  纳米纤维  丙酮  气体传感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P/FeC6 H5 O7复合纳米纤维,并将复合纤维在500℃高温烧结3 h, 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明,烧结后的产物为正尖晶石结构的γ-Fe2O3晶体.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结果表明,制得了直径均匀、连续的复合纳米纤维,其平均直径约为1000 nm;烧结后的γ-Fe2 O3纳米纤维保持了其连续性,但纤维发生了收缩,直径较烧结前小,平均约为600...

  • 列Sm3+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物理性能

    关键词: 晶体结构  发光性能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4种 Sm3+配合物,即{[SmZn(2,5-pdc)2(tp)0.5(H2O)]·2H2O}n(1),[Sm2Zn2(C6H5COO)10(Imh)2(H2O)2](2),{[ Sm2( NO2C6H4COO )6( H2O )4]· H2O}n (3)和{[SmN(CH2COO)3(H2O)2]·H2O}n(4)[2,5-pdc=2,5-吡啶二羧酸根, tp=对苯二甲酸根, C6H5COO=苯甲酸根, Imh=咪唑, NO2 C6 H4 COO=对硝基苯甲酸根, N( ...

  • 三环己基锡邻(二茂铁甲酰基)苯甲酸酯配位聚合物的微波固相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能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电化学性质  热稳定性  抗癌活性  

    在微波辐射下,邻二茂铁甲酰基苯甲酸与三环己基氢氧化锡反应,合成了结构新颖的含铁锡多核配合物。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晶体衍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的中心锡与配基原子形成五配位畸变三角双锥构型,通过配体的羧基氧和羰基氧原子分别与锡原子连接形成一维链配位聚合物。热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在163℃以下具有较好的...

  • 滚环扩增型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关键词: 滚环扩增  石英晶体传感器  乙型肝炎病毒  

    通过捕获探针与纳米金膜之间的共价连接,保证了滚环扩增( RCA)产物始终结合于金膜表面, Phi29 DNA聚合酶的高效扩增和Escherichia coli DNA链接酶的高度精确性使检测达到单碱基识别,检测灵敏度达到104 copies/mL.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碱基错配序列相比, RCA可明显增强检测的灵敏度.该RCA基因传感器操作简单,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在乙型肝炎...

  • 离心超滤质谱法筛选中药复方二妙丸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关键词: 二妙丸  黄嘌呤氧化酶  离心超滤质谱  

    采用离心超滤质谱分析技术(UF-UPLC/Q-TOF/MS),结合体外酶活性实验方法,对中药复方二妙丸提取物中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进行了筛选.体外酶活性实验测得二妙丸水提液对黄嘌呤氧化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218依0.0034) mg/mL,表明二妙丸具有较强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进一步采用离心超滤质谱技术对二妙丸水提物中潜在的黄嘌呤氧化酶抑...

  • 基于免标记发夹型探针和核酸外切酶Ⅲ的荧光信号放大DNA检测

    关键词: 发夹型探针  免标记  信号放大  dna检测  

    设计合成了一种长臂发夹型核酸探针,结合核酸外切酶Ⅲ水解反应建立了一种免标记荧光信号放大高灵敏检测DNA的新方法。当不存在靶DNA时, SYBR Green Ⅰ荧光染料能够嵌入发夹型探针的茎部而发出很强的荧光,而当存在靶DNA并与发夹型探针杂交后,核酸外切酶Ⅲ从杂交产物的3’端开始水解发夹型探针,释放出靶DNA,并触发下一个酶水解反应,同时SYBR Green...

  • 手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n3(HCOO)4(D-Cam)] n用于气相色谱的分离性能

    关键词: 外消旋化合物  固定相  毛细管柱  气相色谱  

    以具有单一手性链的三维手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n3(HCOO)4(D-Cam)]n 作为固定相,制备了毛细管手性柱A(30 m×250μm i. d.)和柱B(5 m×75μm i. d.),用于气相色谱分离.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考察了固定相的涂敷性能和热稳定性.选用一些外消旋体、正构烷烃和位置异构体作为测试物用柱B进行了分离,结果表明该固定相对这些有机...

  • Ⅰ型胶原膜的类液晶结构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类液晶有序结构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模拟天然组织中Ⅰ型胶原的有序排列,利用高浓度胶原的液晶态获得表面具有类液晶有序结构的胶原膜,并通过体外培养考察其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hUCMSCs)生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Ⅰ型胶原膜浓度为120 mg/mL时,膜表面的胶原纤维呈定向有序排列,这种有序结构不仅有利于hUCMSCs的黏附和增殖,而且能促进ALP, Collagen Ⅰ, RUNX2, Ostreix, OCN...

  • 从细脚拟青霉分离的新环二肽与新十元环内酯

    关键词: 细脚拟青霉  内酯  细胞毒性  

    利用反相色谱、凝胶色谱和硅胶色谱从细脚拟青霉发酵液中分离得到4个活性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和理化数据鉴定化合物1为新环二肽[(3S)-6-苯乙基-3-异丙基-1-甲基-2,5-二酮哌嗪],化合物2为新十元环内酯[(4S,10R)-4-羟基-8-氧代-10-甲基癸内酯],化合物3为Cepharos-porolide C,化合物4为Cepharosporolide E.细胞毒...

  • 来源于Alcaligenes A-6的D-氨基酰化酶基因的合成与融合表达

    关键词: 产碱杆菌  基因合成  融合表达  

    将来源于Alcaligenes A-6的D-氨基酰化酶基因用大肠杆菌中的丰沛密码子替换,利用化学和基于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酶促方法进行基因全合成,利用pET-32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dan,转化进E. coil BL21(DE3)中进行融合表达.经SDS-PAGE电泳、Western-blot检测和活性测定发现, D-ANase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目的蛋白可达到菌体总蛋白的69.2%,...

  • 两亲性环三磷腈的制备、自组装及应用

    关键词: 两亲性环三磷腈  自组装  姜黄素  磁性  

    合成了一种新的两亲性环三磷腈衍生物,该化合物通过自组装能形成具有一定规则孔道的微观结构,具有包载功能。采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产物的结构、结晶态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测试了其细胞毒性。用该化合物包载姜黄素及磁性纳米粒子,获得了具有磁靶向功能的载药体系,研究了载药体系的结晶态、微观形貌、热稳定性及...

  • 2,3,4-三甲氧基苯基-苯基-烯酮与乙氧基乙炔的加成重排反应

    关键词: 奠酮  二芳基烯酮  重排  降蒈二烯  

    研究了2,3,4-三甲氧基苯基-苯基-烯酮(9)与乙氧基乙炔的加成-重排反应,得到2种薁酮异构体产物(11和12),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确证。该研究结果为Woodward所提出的分步反应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 对称桥头二取代金刚烷衍生物的合成

    关键词: 金刚烷  1  

    以易得的1-金刚烷甲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对称桥头二取代金刚烷衍生物。由1-金刚烷甲酸经Koch-Haaf羰基化反应得到1,3-金刚烷二甲酸(1);化合物1经还原得到1,3-金刚烷二甲醇(2);化合物2在HBr-ZnBr2体系中经溴代反应得1,3-二(溴甲基)金刚烷(3);同时经Apple-Lee反应将化合物2转化得到1,3-二(氯甲基)金刚烷(4)。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

  • N1苯环醚键链接菲并咪唑类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关键词: 菲并咪唑  醚键  热学性质  荧光光谱  色纯度  

    在菲并咪唑( PI)类分子结构-性能研究的基础上,保持C2苯环取代基不变,在N1苯环处通过醚键偶联2个1,2-二苯基菲并咪唑(PPI)得到化合物ONBPPI结构,并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确认。对PPI及ONBPPI的热失重和差热扫描分析结果表明,分子量的增加明显强化了分子的热学性能;原子力显微镜扫描显示, ONBPPI在热退火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热学...

  • 芳亚甲基硝基缩氨基胍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虫活性

    关键词: 芳亚甲基硝基缩氨基胍  蚜虫  杀虫活性  

    依据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以硝基胍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新烟碱类和缩氨基脲类杀虫剂共同结构特征的芳亚甲基硝基缩氨基胍类化合物,其结构通过1 H NMR、IR和元素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确证.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600μg/mL浓度下,目标化合物对桃蚜[ Myzuspersicae( Sulzer)]具有较优异的活性,其中化合物4-2,4-8,4-10,4-16,4-27,4-31和4-34的校正...

  • 异长春花苷内酰胺的光化学降解

    关键词: 异长春花苷内酰胺  光化学降解  氧化  

    报道了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在水溶液中经自然光照射后,发生光氧化反应,主要降解产物为(3S)-短小蛇根草苷。采用通入氧气和日光灯照射的方法可加速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光降解,(3S)-短小蛇根草苷的产率为56%。

  • 由含铝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制备的多孔碳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多孔碳  正极材料  锂硫电池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含铝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其在高温下发生炭化得到多孔碳,最后与硫复合制得锂硫电池正极材料. XRD图谱显示在高温炭化时多孔碳样品出现了部分石墨化. N2等温吸附-脱附测试分析显示合成的多孔碳材料含有微孔和介孔结构.对不同载硫量的锂硫电池进行了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显示S质量分数为46.3%的样品在0.01 C倍率下首次放电容量达...

  • Cp2M2(μ-B4N4H8)(M=V,Cr,Mn,Fe)金属多重键成键性质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 硼氮化合物  

    对金属多重键配合物Cp2M2(μ-B4N4H8)(M=V, Cr, Mn, Fe)的结构和成键进行了理论研究,并与Cp2 M2(μ-C8 H8)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在Cp2 M2(μ-B4 N4 H8)基态构型中, B4 N4 H8配体均以硼为桥原子,金属原子的配位数均为5.其中, Cp2M2(μ-B4N4H8)(M=V, Cr, Mn)基态的结构和成键都与Cp2M2(μ-C8H8)非常接近;而Cp2Fe2(μ-B4N4H8)基态结构...

  • 2013年度SCI收录中国化学类期刊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数据

  • 水黾多腿并排表面的疏水性能

    关键词: 水黾  表面超疏水  耦合作用  润湿性  

    通过体视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水黾腿表面的形态、结构和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采用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以及Cassie模型对水黾多腿并排的表面润湿性能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水黾腿表面均匀分布有刚毛,刚毛表面有螺旋状沟壑;水黾多腿并排后的表面接触角达(152.9±1.0)°,表明该表面具有超疏水性;Cassie模型计...

  • 石墨炔类结构储锂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关键词: 石墨炔  储锂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  石墨n炔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的计算方法,研究了石墨炔类结构的储锂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炔类体系是一种理想的储锂材料,锂原子通过向衬底转移电荷而带正电,彼此之间的库仑排斥作用避免了锂原子的团簇化。通过比较石墨一炔到石墨五炔的储锂性能,发现并不是炔键越多其储锂性能就越好,还需考虑炔键的增多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在保证石墨炔类...

  • CH3O和CO在Pd(111)表面偶联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一氧化碳  表面吸附  反应途径  

    采用DMol3程序包中的GGA-PW91方法,结合周期平板模型,对CH3O和CO在Pd(111)表面的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吸附在Pd(111)表面顶位上的CO分子中C原子所带正电荷最多,容易与亲核试剂反应,化学吸附能稍低,有利于在表面上移动发生亲电插入反应;CH3 O在Pd(111)表面fcc穴位吸附稳定, O原子上所带的负电荷较多,易被亲电试剂进...

  • pH非敏感型自交联共轭亚油酸囊泡的构建和表征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不饱和酸囊泡  脂肪酸囊泡  ph非敏感性  自组装  自交联  

    以共轭亚油酸(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CLA)为构造pH非敏感型脂肪酸囊泡( Fatty acid vesicle, FAV)的分子砌块,通过碱异构化法从亚油酸半合成CLA,然后采用pH刺激响应自组装法获得CLA的不饱和脂肪酸囊泡( Ufasome),采用紫外辐照诱导方式对CLA-ufasome实施囊泡内化学绑定,获得一种新的pH非敏感型FAV.通过酸碱滴定和表面张力实验确定CLA...

  • 一种具有长寿命三线态的锌卟啉-苝酰亚胺超分子的光物理过程

    关键词: 卟啉  茈酰亚胺  超分子  三线态  

    通过吡啶基与金属锌卟啉的配位作用,合成了一种新型卟啉-苝酰亚胺超分子配合( TPPZn-BPHPDI),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确认了超分子体系的形成.采用荧光滴定方法测得锌卟啉与苝酰亚胺配位作用的平衡常数为5.32×104 L/mol.纳秒瞬态荧光光谱和瞬态吸收光谱显示,超分子体系内存在着从卟啉三线态向苝酰亚胺三线态的能量传递过程,产生了寿命长达101μs...

  • 不同含羧酸纤维与铁离子的配位反应动力学及配合物的催化降解性能

    关键词: 海藻纤维  羧基  铁离子  配位反应  催化活性  染料降解  配位反应动力学  

    分别使用具有相似羧基含量的海藻纤维、丙烯酸接枝改性聚四氟乙烯纤维和聚丙烯纤维( PAA-g-PP和PAA-g-PTFE)3种含羧酸纤维与Fe3+进行配位反应,研究和比较了反应的动力学特性及影响因素.将3种含羧酸纤维铁配合物分别作为非均相Fenton反应催化剂应用于染料降解反应中,分析和评价了其配位结构和表面性能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涉及的温...

  • 新型导电盐(三氟甲基磺酰)(三氟乙氧基磺酰)亚胺锂及其非水电解液的制备与性能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非水电解液  al箔腐蚀  

    制备了一种新型含氟磺酰亚胺锂盐(三氟甲基磺酰)(三氟乙氧基磺酰)亚胺锂{Li[( CF3 SO2)·(CF3CH2OSO2)N], Li[TFO-TFSI]}及其与碳酸乙烯酯(EC)/碳酸甲乙酯(EMC)混合溶剂(3:7,体积比)组成的非水电解液.采用核磁共振波谱( NMR)、红外光谱( IR)、质谱( MS)、元素分析( EA)和离子色谱( IC)等手段对合成锂盐Li[ TFO-TFSI]进...

  • 磷酸修饰对纳米Fe2O3热稳定性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三氧化二铁  热稳定性  光生电荷分离  光催化  无色污染物降解  

    通过溶液浸渍蒸干过程实现了磷酸对Fe2 O3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研究了磷酸修饰对纳米Fe2 O3的热稳定性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修饰显著提高了Fe2 O3的热稳定性,主要归因于磷酸修饰在样品表面抑制了粒子之间的团聚生长。同时,在光催化降解气相乙醛和液相苯酚的测试中,磷酸修饰后热处理温度为600℃的样品表现出了最佳的可见光催化...

  • 聚乳酸-乙醇酸/纳米氧化锌复合电纺纤维装载亲疏水药物的控释及体外细胞毒性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复合纳米纤维  氧化锌  药物控释  细胞毒性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负载亲水性药物阿霉素( DOX)以及疏水性药物喜树碱( CPT)的复合纳米纤维。先用巯基封端的普朗尼克(F127)修饰纳米氧化锌(FZnO),再将FZnO负载盐酸阿霉素(DOX@FZnO),最后将DOX@FZnO与CPT一起纺入聚乳酸-乙醇酸( PLGA)纤维中。体外药物释放结果表明,复合纳米纤维能够减小亲水性药物的突释,减缓药物释放速率...

  • 超声辅助的硅中心多孔芳香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关键词: 超声  yamamoto偶联反应  硅中心  多孔芳香材料  n2气吸附  

    以四(4-溴苯基)硅烷为基元,利用超声辅助的Yamamoto 偶联反应,合成了硅中心的多孔芳香材料( Si-PAF)。通过调节超声参数,优化了反应条件。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表征了Si-PAF的结构及形貌,利用氮气吸附实验考察了其孔道结构。

  • 对称柔性-半刚性-柔性三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行为

    关键词: 自洽场理论  蠕虫状链模型  自组装  链折叠  液晶成核  机理  

    基于蠕虫状链模型和高斯链模型的自洽场理论研究了对称柔性-半刚性-柔性三嵌段共聚物在二维空间中的相行为。在设定的计算参数下得到了多种该体系的热力学平衡态相结构,包括各向同性Isotropic相、各向异性Nematic相、层状Smectic-C相、四角柱状相、斜交型冰球状相、断层型冰球状相和稻粒状结构。与刚-柔两嵌段共聚物相比,对称柔性-半刚性-柔性...

  • β-磷酸三钙与聚乙烯醇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聚乙烯醇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聚乙烯醇  配位结构  热性能  力学性能  

    以水为增塑剂,利用分子复合和增塑的方法,制备了聚乙烯醇( PVA)/β-磷酸三钙(β-TCP)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差示扫描热分析( DSC)及热重分析( TGA)等手段研究了PVA与β-TCP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复合材料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β-TCP中的Ca2+与PVA中的OH...

  • 氧等离子体改性聚乙烯表面的疏水性过回复机制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射频容性耦合氧等离子体  老化  表面重构  疏水性过回复  

    用200 W射频容性耦合氧等离子体处理低密度聚乙烯( LDPE)表面1 min,研究了老化温度及时间对LDPE表面成分、形貌和润湿性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改性LDPE表面出现纳米凸点织构,在60和90℃老化24 h后纳米凸点织构特征基本保持稳定.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等离子体改性LDPE表面经60℃老化24 h后, C-C含量由76.9%增至83.0%, C-...

  • 可控硬度多层膜对肿瘤细胞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层状组装多层膜  聚吡咯  电聚合  硬度  肿瘤细胞  聚赖氨胶  透明质酸  

    以层状组装多层膜为基础,利用电化学方法精确可控的特点,构建了具有不同硬度的多层膜,并研究了该材料体系对细胞行为的影响规律。采用恒电流法,将聚吡咯( PPy )均匀复合进入聚赖氨酸/透明质酸( PLL/HA)多层膜内部,通过控制通电时间得到不同交联度的( PLL/HA) n@PPy多层膜。利用纳米压痕技术测试了多层膜在交联前后的硬度变化,并进一...

  • 木质素磺酸钠在氧化铁表面的吸附驱动力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钠  羧基  吸附驱动力  络合吸附  氧化铁  

    研究吸附介质的pH值、尿素及盐类对木质素磺酸钠( SL)在氧化铁表面吸附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络合能力较强的柠檬酸钠使SL的吸附量几乎减少至零,较弱络合能力的亚硫酸钠使SL的吸附量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无络合能力的硫酸钠增大了SL的吸附量。说明SL的羧基与氧化铁之间的络合吸附驱动力对吸附起主导作用,磺酸基对其在氧化铁上吸附的...

  • 基于海藻酸钠衍生物的肝靶向纳米前药的构建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关键词: 海藻酸钠衍生物  寡聚乙二醇  甘草次酸  抗肿瘤活性  

    利用寡聚乙二醇( mOEG)修饰海藻酸钠( ALG),有效降低了ALG的黏度,提高了其对疏水性肝靶向配体甘草次酸( GA)的负载量.结果表明,靶向材料( GA-ALG-mOEG)的 GA负载量为11.8%,是对照组( GA-ALG)的1.97倍.在此基础上,以物理交联的方式引入pH响应的阿霉素前药( DOX-ALG-mOEG),制备了肝靶向纳米前药( DOX-ALG-mOEG/GA-ALG-mOEG NPs).细...

  • 聚氨酯微球的接枝改性及温敏特性

    关键词: 聚氨酯微球  聚异丙基丙烯酰胺  温敏性  接枝聚合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 NIPAAm)为单体,二苯甲酮( BP)为光敏剂,过硫酸胺( APS)为自由基引发剂,采用溶液中光接枝方法制备了具有温度敏感特性的聚氨酯微球( PU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结果表明,在聚氨酯微球表面形成了聚异丙基丙烯酰胺( PNIPAAm)接枝聚合物层。在接枝过程中,延长反应时间与增加引...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征稿简则

    关键词: 化学学科  高等学校  征稿简则  学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科学院  学术期刊  南开大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主办的化学学科综合性学术期刊,重点报道中国高等院校师生和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化学学科及其相关交叉学科领域中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创造性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前卫南区鼎新楼C526室,邮编:130012。

学术顾问

发表咨询 文秘咨询 加急见刊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