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文化杂志

杂志介绍

广府文化杂志是由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广州大学荔湾研究院主管,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广州大学荔湾研究院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广府文化杂志创刊于2014,发行周期为年刊,杂志类别为文化类。

广府文化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广州大学荔湾研究院

  • 主办单位: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广州大学荔湾研究院

  • 国际刊号:暂无

  • 国内刊号:暂无

  • 发行周期:年刊

服务流程:

杂志简介

Magazine introduction

《广府文化杂志》是一份专注于广府文化研究与传播的学术性期刊,旨在深入挖掘、整理和弘扬广府地区的历史、民俗、语言、艺术、建筑等多元文化元素。广府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以广州为核心,辐射至香港、澳门及海外华人社区。该杂志的创办,不仅为广府文化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也为公众了解广府文化提供了重要窗口。

广府文化源远流长,早在秦汉时期,广府地区便已成为岭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随着历史的演进,广府文化在吸收中原文化、海外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其语言(粤语)、饮食(如早茶、粤菜)、建筑(如骑楼、西关大屋)、艺术(如粤剧、广东音乐)等,都是广府文化的重要标志。《广府文化杂志》通过对这些文化现象的深入研究,展现了广府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杂志内容涵盖广府历史、民俗、方言、文学、艺术、建筑、饮食等多个领域,既有学术性较强的专题研究,也有通俗易懂的文化普及文章。杂志还注重对广府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进行探讨,关注广府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路径。

《广府文化杂志》的创办,不仅推动了广府文化的学术研究,也为广府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杂志的传播,广府文化的独特魅力得以更广泛地展示,促进了广府文化与国内外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杂志的读者群体包括学者、文化爱好者、教育工作者以及对广府文化感兴趣的普通大众,成为连接学术研究与公众认知的重要桥梁。

栏目设置: 广府文学与艺术研究 广府民俗文化研究 广府商业文化研究等

杂志特色

Magazine introduction

{1}注释的方式,序号用①、②、③、④……的形式,注释格式为,著者:文献名,出版社名(或杂志名),出版年(或杂志期次),页码。

{2}正文部分小标题一般单独占一行;段首小标题,前空两格,后空一格。层次编码依次使用一、二、三…;1.2.3.…;1)、2)…。也可使用1.1、1.2、1.3…的格式。

{3}参考文献:本刊参考文献附于文末,执行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2015的规定,序号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

{4}电子图片:采用JP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像素/英寸,应经过剪切后充分显示关键部分。动态图像分别按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文中则标记为“动态图x”。

{5}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不用公式和化学结构式、图表、特殊符号等。表达力求简单、具体,术语规范,一般400字内。

{6}来稿由本刊编辑部初审,并邀请相关专家担任论文审读人;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适当修改,有关意见将反馈作者;审稿期三个月,作者可随时邮件咨询,三个月内未接到用稿意见,可自行处理。

{7}为公平、公正,本刊执行主编仅负责编辑部事务性工作,原则上不参与审稿工作。

{8}论文题目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题目要能概括文章主旨,且须简明、具体、确切。

{9}基金项目。基金项目指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包括基金和项目两类。论文若有此种背景,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列于作者单位之下列,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编号。

{10}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请作者按要求将作者姓名、所在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mail等个人信息全部放在与正文内容相独立的首页,其它页中不应出现这些信息。

常见问题

Magazine introduction

相关期刊

免责声明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邮编:100720。

学术顾问

发表咨询 文秘咨询 加急见刊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