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地震动态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一本部级期刊。
国际地震动态杂志创刊于1971,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地质类。
杂志介绍
国际地震动态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一本部级期刊。
国际地震动态杂志创刊于1971,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地质类。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速度结构 成像方法 声层析 岩石圈减薄 壳幔 利用 动力学过程
华北克拉通形成于太古代至早元古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陆核之一。与全球多数克拉通不同的是,华北克拉通形成后,中生代以前一直保持稳定。但白中生代以来,特别是在燕山期,华北克拉通东部遭受了强烈的改造,其岩石圈被减薄,或被称为受到了“去根”作用。由于华北克拉通在全球克拉通中的特殊性,华北的岩石圈减薄问题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各向异性 横波分裂 上地幔 地球化学特征 测量 鄂尔多斯块体 相对稳定
古老克拉通是地球上相对稳定的构造单元,通常具有密度和热流值低、刚性的特点,多具有〉200km的巨厚岩石圈根。然而,华北克拉通是个例外。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克拉通,华北克拉通具有独特的壳幔结构。基于岩石组成、构造样式、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年龄及变质作用P—T演化方面的差异,华北克拉通分为西部陆块、东部陆块和中部带。西部陆块也叫鄂...
关键词: 龙门山构造带 青藏高原东缘 分段特征 地形演化 地貌演化 地表破裂带 发育 震源破裂过程
2008年5月12日,沿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构造带内部的中央及前山断裂发生了慨8.0级强烈地震,两条同震地表破裂带分别达240km和72km。野外调查及震源破裂过程反演得到同震破裂样式表现为沿走向上的差异特征,其中同震破裂的南段(映秀-北川)以逆冲运动为主,走滑运动为辅,然而北段(北川以北)则表现为走滑运动为主。这一同震破裂分段特征促使...
关键词: 不均匀结构 地球模型 同震位移 球形 三维 精度计算 公式推导 算法
以Molodenskiy的三维小均匀球形地球模型潮汐理论以及孙文科等的球对称地球模型位错理论为基础,本研究借助互换定律和扰动方法,推导出一整套计算公式,用来高精度计算三维不均匀地球模型中地震位错引起的地表同震位移。本研究在公式推导过程中同时考虑球形解和环形解,最终计算公式町用来计算地球的横向不均匀结构对同震位移的影响,拓宽了三...
关键词: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动参数 离散分析 截断 位置 衰减关系 分布模型 震动影响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PSi)衰减关系不确定(即地震动离散)校正,采用的是截断的正态分布模型,在平均值正负ε倍标准差范围内考虑其对场址地震动影响。ε取值对极低年超越概率(APE),如104或更低的地震动参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从数学分析、场址分析、地震动离散分析等方面分析ε值对PSHA结果的影响,并给出ε值取值的建议。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上地幔间断面 地壳速度结构 青藏高原隆升 动力学机制 青藏高原东缘 变形特征 陆陆碰撞
青藏高原下方存在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陆陆碰撞,在这种碰撞过程中,青藏高原岩石圈发生了强烈变形,缩短量约750~1500km,同时垂直方向平均隆升了约4500m。而根据高原隆升所估算的消耗的物质量占不到高原缩短所产生的物质量的一半,如何解释其余物质的去向,是青藏高原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其中多数观点认为物质的东移是青藏高原在隆升...
关键词: gps速度场 应变率场 解算方法 可靠性 实验数据分析 最小二乘配置 gps观测 测量方式
利用GPS速度场资料进行应变率场计算存在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虽然理论上速度场与应变率为简单的偏导关系,但由于GPS观测为点测量方式,如何构建逼近真实的速度场进而计算可靠的应变率场就有其复杂的一面,因此实际计算中不同研究者即使利用相同的数据也很难得到相同的结果,究竟如何评价不同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上述...
关键词: 玉树地震 青海省 震源过程 玉树藏族自治州 测定结果 地震台网 震中位置 震源深度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在我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了坻7.1地震(以下简称玉树地震)。根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中心最新测定结果,玉树地震震中位置为:33.2°N,96.6°E,位于玉树县结古镇西北约44km,震源深度约14km。截至2010年6月1日,玉树地震己造成2698人死亡、270人失踪、一万多人受伤以及大量房屋倒塌。
关键词: 玉树地震 速度结构 层析成像 余震 证据 地表破裂 震源破裂过程 非均匀性
2010年4月14日的玉树Ms7.1地震刚好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和羌塘块体交界的玉树一甘孜大型断裂带上,地表破裂、震源机制和震源破裂过程都显示玉树地震是一个近直立的左旋走滑破裂,且破裂方向以向东南方向为主。近单侧破裂说明地下结构存在明显的非均匀性。本文的目的就是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来了解深部结构的非均匀性,并探讨结构与地震的发生...
关键词: 重力作用 层间位移 谱计算 bessel级数 加州理工大学 剪切梁 层间变形
基于重力剪切梁模型研究竖向重力严△效应对连续梁层间变形的影响,利用Bessel级数给出了重力作用影响下剪切粱的自由振动的解析解,提出了一种可考虑重力效应影响的层间位移谱计算方法,将加州理工大学Iwan教授的纯剪切梁模型推广到重力P-△作用影响的情形。
关键词: 地幔过渡带 速度结构 地震波速度 西北 速度异常 间断面 起伏特征 化学组分
地幔过渡带是指全球性的410km和660km间断面之间的部分,其中660km的间断面是上、下地幔的分界线.过渡带内地震波速度异常和间断面的起伏特征是探测地幔温度,其化学组分以及相关动力学等问题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一方面,地震波速度对温度较敏感,在低温异常的情况下,地震波常表现为高速异常。
关键词: 晚第四纪 发震构造 唐山市 大地震 活动特征 地震地表破裂带 强震 河北
1976年发生在中国华北平原北部的唐山Ms7.8地震是中国东部近300年来发生的最大地震。该次地震发生之后,诸多学者报道了展布在唐山市南侧长约8~11km的地震地表破裂带。该地表破裂带由十余条NE方向、具右旋走滑特征的地表破裂呈左阶型式组成,总体走向NE30°,最大右旋位移1.5~2-3m,多数地段的垂直位移0.5~0.7m。此外,众多学者对该次地震...
关键词: 应力判据 初始应力状态 岩体强度 初始应力场 二次应力场 工程设计 原地应力测量
如何看待岩体强度和岩体中的应力之间的相对关系已经成为地下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首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在工程实践中,原地应力测量是在工程岩体中展开的,现场实践又受到岩体质量明显的影响,因此,对原地应力状态的评价必须从岩体的角度来考虑。对于地下工程,导致岩体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是岩土体内的开挖扰动,而开挖扰动引起了初始应力场的...
关键词: 驱动方腔流 动量传递 饱和多孔介质 传递分析 顶盖 数值模拟技术 方腔流动 孔隙介质
本文以经典的孔隙介质顶盖驱动方腔流动为研究对象,完善流体动量传递机制,发展高精度数值模拟技术,分析流体动量传递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
关键词: 矩张量 非对称 地震效应 厚度 断层 震源物理 对称张量
在震源物理的相关研究中,矩张量作为一个二阶对称张量已被广泛接受并且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但对矩张量为非对称矩张量的情况则鲜有提及。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因素造成非对称矩张量在过去的研究中被忽视或遗忘。
关键词: 位错理论 地震学 大地测量技术 地球物理信息 地球内部构造 insar 大地水准面 同震变形
现代大地测量技术(VLBI,GPS,InSAR,海洋测高,以及重力卫星等)的发展使得全球范围内可以监测到同震变形,例如,位移、重力、大地水准面和应变等。这些大地测量及地球物理信息可用来研究震源机制、地球内部构造、断层反演、大地测量结果解释以及确定震源参数等。而这些研究需要建立在精细完善的位错理论之上。因此,位错理论的重要性不言而...
关键词: 反演方法 震源位置 破裂过程 应用 强震 内陆 搜索 地震资料反演
众所周知,破裂过程的反演依赖于震源位置和断层面参数。然而,在一些台站稀疏地区,由于震源位置的精度不高,在进行破裂过程反演时,断层面上的初始破裂点的位置难以得到有效确定。这一问题在远震地震资料反演中尚不足以影响反演结果,但在有对震源和断层面位置极其敏感的近场大地测量资料单独反演、或有其参与的联合反演工作中,就会严重影响...
关键词: 震源机制 网格搜索法 构造应力场 求解 地震灾害评估 地壳应力场 动力学模拟 深部应力场
地壳应力场研究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在地球动力学模拟、地质矿产分布研究及地震灾害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地震震源机制是求解地壳深部应力场的最为重要的方法。
关键词: 地震重新定位 结构分析 汶川 震源区 水库区 地震台网 紫坪铺水库 四川地区
研究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特大地震的论文非常多,许多论文使用的资料来源为四川地震台网目录和紫坪铺水库台网的目录。四川台网因台站不够密集,ML1.9以下的地震许多仅有单台或双台记录,紫坪铺台网网缘地震精度不够,许多地震没给出震源深度。为了提高地震定位精度,采用四川地区分区平均速度模型和平均值参考时间与可调整的单纯形优化的...
关键词: 震源破裂过程 大地震 日本 成像 技术 台阵 太平洋沿岸 核泄漏事故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Mw9.0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并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此次地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已有多个研究机构用不同方法和资料对其破裂过程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平均应力场 地震矩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叠加 研究区域 地壳应力场 应力方向
一般认为,单个地震的P、B、T轴方向只与该地震释放的应力有联系,而不能当作地下实际作用的构造应力方向,而由多个地震的平均P、B、丁轴在一定条件下(如断层面取向有随机性,地震散布于全区等1可以反映某区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中等和最小主压应力σ1、σ2和σ3的方向。先前由震源机制解确定地壳应力场的研究多数为找到一个与大量震源机制解资料差...
关键词: 太平洋板块 板块俯冲 动力作用 震源机制 中俄边界 深震 东北地区 日本俯冲带
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常称为日本俯冲带)经日本海沟插入中国东北大陆下约600km深处,到达吉林珲春一带,造成东北地区频繁发生深震活动。不少研究认为,太平洋板块俯冲是中国东北及邻区岩石圈减薄和伸展作用的重要动力来源。
关键词: 次声波 大地震 腾冲火山区 缅甸 宽频带地震计 火山监测 声传感器 云南西部
已有的观测表明,较大地震能激发次声波,同时次声传感器广泛用于全球活动火山监测中。为监测云南西部强震活动及腾冲火山活动,一个由4个子台组成的中心三角形地震/次声台阵被布设在云南腾冲火山区。台阵孔径约为2.1km,每个子台各配置一套BBVS60宽频带地震计和MB2005次声传感器,记录信号接入EDAS24IP六通道数采。
关键词: 有限单元法 数值模拟 变形过程 地震发生 汶川 龙门山断裂带 gps观测数据 空间分布特征
破坏力巨大的2008汶川大地震发生在现今断层滑移及变形速率均很小的龙门山断裂带上。该断裂带是一个具有高倾角、铲状的逆冲构造体系,在15km以上具有高倾角(~70°),但在15km之下的倾角变缓,在30°~40°之间。研究中利用黏弹性有限单元方法对震间、同震变形过程及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地震活动性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中,首先通过反演震间的水准...
关键词: 断裂构造 新疆地区 博州地区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准噶尔盆地 遥感 活动构造带 阿拉套山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下同)位于西天山北部、准噶尔盆地西端,包括阿拉套山、科古琴山、博罗科努山及其所夹凹陷盆地或谷地。区内构造以北西西向为主,其间有北东向构造与其相互叠加,断裂发育,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构成了较典型的盆、岭(山)活动构造带,是研究新疆地区构造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尤其是,山前断裂和山前新...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地壳形变特征 地震前 汶川 发震机理 近区 中小地震活动 动力学模式
利用跨龙门山后山和前山断裂的短水准监测资料、龙门山区域GPS和水准测量资料,结合龙门山及邻近区域的地震构造、以及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的中小地震活动等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汶川地震前横跨龙门山断裂带的震间(震前)地壳形变特征,探讨引起发震断裂近场和远场形变的构造活动与动力学模式,并由此认识汶川地震的孕育与成因机制,以及该地...
关键词: 烈度衰减关系 地震震级 椭圆 利用 历史 数学方程 地震烈度 平面坐标
利用地震烈度宏观考察资料即烈度信息点(X,y,I),联立烈度椭圆衰减关系及考虑中心点和方向性的椭圆数学方程,计算地震震中平面坐标(x0,Y0)和震级M,以及椭圆长轴与x轴夹角θ,见方程(1):
关键词: 震源断层 大震区 华县 震源位置 地震定位 中小地震 群体特征 构造应力场
地震定位确定的震源位置表示的是地震初始破裂点的位置,震级低则震源体积也小,作为一级近似,可用初始破裂点表示中小地震的震源体的位置。虽然大量小震震源体未必相互衔接,但是它们共存于一个条带,应当具有成因上的联系。发生强震时,震源错动必然使断层面及其两侧岩体处的介质相对破碎,在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随后易于发生小震。历史大地...
关键词: 控盆断裂 河西走廊 南缘 青藏高原 滑动速率 晚第四纪 地表破裂带 地震事件
合黎山南缘断裂是位于河西走廊盆地北侧的控盆断裂,断裂以挤压逆冲为主要活动方式,合黎山的地貌隆升伴随着断裂的活动。断裂分段与地貌分段有完全的一致性,说明合黎山隆升的主要构造作用方式是断层作用。沿合黎山南缘断裂探槽开挖、地表破裂带遗迹的考察及历史地震考证结果证实,合黎山南缘断裂上至少发生过三次强地震事件,最早一次是距今约...
关键词: 时空分布特征 序列 巨震 震源断层 科学合理性 巨大地震 震源参数 余震分布
1950年8月15日西藏发生8.6级巨大地震。经重新测定这次巨震序列的震源参数,推断出西藏察隅M8.6主震的震源断层,结合余震分布、极震区分布、震源机制、地震条带和活动断层相互验证了震源断层的科学合理性。
关键词: 地震活动 中国大陆 板块运动 青藏高原 印度板块 板块活动 澳大利亚 东南部
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受到周围板块运动的影响,通常主要考虑西南印度板块的碰撞与青藏高原的隆升的影响,实际上其他方向的板块也有影响,本文主要讨论东南部澳大利亚等板块活动对大陆地震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 玉树地震 速度结构 震源区 地震台网 北京时间 震源深度 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
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37秒(北京时间),我国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坻7.1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中位于33.2°N,96.6°E,震源深度14km。此次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继汶川地震之后又一次有极大社会影响的地震事件。根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公布数据,截至2010年5月9日15时00分玉树地震共记录到余震1712个,其中6.0~6....
关键词: 8级地震 西藏地区 背景分析 烈度分布 金邦 印度 构造 中国
2011年9月18日20时40分,印度锡金邦发生Ms6.8地震(27.7°N,88.2°E)。受此次地震波及,我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出现了严重灾害。地震在西藏灾区造成7人死亡,136人受伤,数千群众转移安置,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3.3亿元。
关键词: 云南地区 空间分布特征 波速比 强震前 地震波形资料 数字地震台网 空间图像
1998年至今云南及川滇交界一带共发生了7次(组)Ms≥6地震,均为6级地震,利用云南地区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追踪云南地区的7次6级强震前波速比的空间图像变化,寻求云南近期强震前波速比的变化异同。
关键词: 地质构造环境 地震监测 松 吉林省 石油勘探 相邻地区 地震前 地震局
2006年3月31日吉林松原发生Ms5.0地震,吉林省地震局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开展地震监测。松原地震前,吉林省有二次强深震连续发生,值得我们深入分析研究。利用现代石油勘探的一些成果,对震中区及相邻地区的地质构造环境深入分析,并对地震前发生的深震与该地震的关系进行讨论。
关键词: 时空分布特征 汶川 余震 矩张量 数字遥测台网 四川盆地 动力学特征 宽频带数据
自2008年5月12日至2010年9月,数字遥测台网记录到了超过300个(M≥4.0)汶川余震。为了更好地了解汶川地震序列的震源动力学特征,我们搜集了信噪比相对较高的宽频带数据,根据前人在四川及邻近地区的速度剖面的研究结果,并通过多次测试,建立了4个不同的分别适合于四川盆地,龙门山断裂的西南山区、西北山区、以及东南地区的速度模型;
关键词: 接收函数 地震台阵 新疆和田 应用 函数方法 宽频带地震仪 地球内部结构 地震台站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远震体波接收函数已经开始广泛地应用于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中,它是现阶段国内外探测地壳及上地幔结构和间断面起伏特征的重要手段。在接收函数应用研究中,对于宽频带地震台站接收函数的稳定性和台站下方的结构已有许多成果,而对短周期地震台站接收函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析很少。2007年建成的新疆和田地震台阵孔径约3km...
关键词: 地震精定位 四川地区 区域地震台网 地球内部结构 地震定位 活动构造 几何构造 定位精度
地震定位是地震学中最经典、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对于研究地震活动构造、地球内部结构、震源的几何构造等地震学中的基本问题有重要意义。随着区域地震台网的密度不断提高,记录到同一地震的台站也越来越多,地震定位精度也越来越高。近10年来,尤其是“十五”台网建设后所发生的地震尽管记录质量很高,但数量毕竟有限,这使得有必要对早期记录到...
关键词: 玉树地震 余震序列 双差定位法 精确测定 中国地震局 流动观测 地震观测网 青海省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玉树地震发生时,测震台站33个,采用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实时传输到青海省地震局。针对震中附近只有3个测震台站,不利于余震监测和震后趋势研判的情况,中国地震局及时协调四川和青海地震局的流动观测队伍赴玉树地区开展现场测震加密工作。截至4月17日,新增加了5个流动台(L6301--L6304...
关键词: 地震后 金塔县 甘肃省 酒泉市 额济纳旗 阿拉善盟 震源深度
2012年5月3日18时19分,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内蒙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交界发生Ms5.4地震,微观震中:40.6°N,98.6°E,震源深度8(11)km。宏观震中位于老君庙一带,距酒泉市以北95km,距金塔县城72km。地震有感范围达酒泉市、嘉峪关市、张掖市及高台县等地区。这是继2008年3月甘肃肃南5级地震后,甘肃地区、河西走廊中强地震平静4年的又一次5...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