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杂志介绍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主办的一本统计源期刊。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创刊于1993,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医学类。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发行周期:月刊

  • 全年订价:¥400.00

  • 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

    关键词: 血管成形  颅内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术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卒中  脑血管事件  遗传因素  危险因素  

    在白人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大约占缺血性卒中病因的8%~10%。在亚洲人和黑人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比例可能更高。除遗传因素,如人种、家族史等外,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还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吸烟等。在临床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在对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患者实施血管检查时被发现。

  • 脑动脉粥样硬化的颅内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美国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学会、介入放射学学会和美国神经放射学学会的立场声明

    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脑动脉粥样硬化  神经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  支架置入术  美国  血管成形  学会  

    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卒中是第3位死亡原因和成人残疾的首要病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卒中约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8%~10%,据报道,在亚洲、非洲和西班牙裔人群中这一比例更高。其危险因素包括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和吸烟。在美国,估计每年有40000~60000例新发卒中是由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 破裂颅内动脉瘤治疗后再出血的预测因素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预测因素  瘤治疗  再出血  破裂  美国加州大学  危险因素  完全闭塞  

    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破裂。目前,动脉瘤治疗后破裂的危险因素尚未完全阐明,而且是否需要完全闭塞动脉瘤仍然存在争议。美国加州大学的Johnston等对破裂颅内动脉瘤治疗后再出血的预测因素进行了研究。

  • 美国中年卒中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 美国加州大学  卒中中心  性别差异  中年  营养调查  预测因素  成年人  患病率  

    美国加州大学卒中中心的Towfighi等应用来自1999-2004年(17061例)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HANES)的资料(美国成年人的一个全国代表性样本),在美国中年(35~64岁)个体中对卒中患病率的性别差异进行了评价,并确定了卒中的预测因素。

  • 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血管内治疗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闭塞  血管内治疗  溶栓  支架置入术  

    目的: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内溶栓和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急诊行血管内治疗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资料,其中17例单纯采用局部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4例同时采用支架置入术。结果:溶栓后大脑中动脉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分级(TIMI)3级13例(包括4例同时行支架置入术的重度狭窄患者),TIMI2级7例,TIM...

  • 年龄是加重大鼠自发性脑出血后脑损害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脑出血  年龄  脑水肿  热休克蛋白  

    目的:探讨年龄对大鼠自发性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脑水肿、热休克蛋白-32(HSP32)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3月、10月和18月龄组(每组34只)SD大鼠制作脑出血模型,分别检测脑水含量、HSP32表达及行为学评价。结果:18月龄组脑水肿和神经功能缺损较3月和10月龄组大鼠更加严重(P均〈0.05),HSP32水平也显著上调。结论:年龄是影响大鼠脑出血...

  • 第五届华山脑血管病手术和介入治疗高级学习班招生通知

  •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梗死关系的初步分析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目的:研究60岁以上老年人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222例老年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测量血糖、血脂、血压水平以及进行头颅CT或MRI扫描。将患者分为有斑块组(158例)和无斑块组(64例)。观察不同年龄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分析脑梗死与不同颈动脉斑块分级的关系。结果:70岁以上患者颈动脉斑...

  •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征稿启事

  •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CT灌注成像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ct灌注成像  半暗带  

    急性脑缺血后,局部脑组织发生一系列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密切相关的病理生理学改变。CT灌注成像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功能成像技术,不仅能在急性期对缺血病灶进行定位,而且能定量评价脑梗死早期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并能区分梗死核心区与缺血半暗带,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的早期卒中风险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风险  卒中  发作后  早期  汇总分析  tia  加拿大  

    最近的观察性研究表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后最初90d内的卒中风险可能很高。不过,这一发现在现有的研究中并不一致。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Wu等对评价TIA后2、30和90d时卒中风险的观察性研究进行了一项系统评价和汇总分析,并对可解释各项研究之间变异性的临床和方法学因素进行了探讨。

  • 脑梗死周围缺血半暗带的核素显像

    关键词: 脑梗死  半暗带  核素显像  

    脑梗死周围存在缺血半暗带,缺血半暗带是卒中治疗的主要靶点。核索显像能通过对梗死灶周围组织的局部脑血流、代谢变化、^11C-氟马西尼受体显像和乏氧显像等方法有效检测缺血半暗带,为脑梗死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

  • 不同年龄、性别和血压患者的血浆胆固醇水平与血管性死亡风险

    关键词: 血浆胆固醇水平  血管性死亡  死亡风险  血压  年龄  性别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年龄、性别和血压可改变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及其2个主要部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与血管性死亡之间的联系。一个前瞻性研究协作组对基线记录血压与TC水平的一些血管性死亡前瞻性研究进行了汇总分析,以确定这...

  • 脑出血早期血肿增大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关键词: 脑出血  生物标志物  纤连蛋白  

    脑出血是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卒中类型,早期血肿增大是临床神经功能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早期血肿增大与血压增高程度、凝血功能、出血部位和血肿形态等因素有关,其中,早期血肿增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备受关注。深入了解早期血肿扩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助于为寻求限制血肿增大的药物提供相关的理论证据。文章就预测早...

  • 脑梗死伴发的心脏异常

    关键词: 脑梗死  岛叶梗死  心脏异常  

    急性脑梗死引起的心脏相关性神经调节功能障碍,尤其是岛叶部位受累导致的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可引起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改变、心肌酶谱异常、心肌损伤和梗死等,对脑梗死的近期和远期预后带来不利影响。对伴有心脏异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心脏相关性对症治疗,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心脏功能,从而改善急性脑梗死的预后。

  • 2008年全国神经内科学新进展学习班将举办

  • 外周动脉疾病与卒中

    关键词: 外周动脉疾病  卒中  踝臂指数  危险因素  

    外周动脉疾病(PAD)是一种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踝臂指数(ABI)是诊断PAD的指标,也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预测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AD与卒中具有许多共同危险因素,二者呈高度相关性。文章对PAD与卒中相关性研究做了综述。

  • 评价和治疗卒中后抑郁的重要性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治疗  卒中患者  预后不良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发生率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一种常见的卒中并发症,在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30%,其发展与功能预后不良有关,并且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 红细胞生成素的神经保护作用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神经保护  神经系统疾病  

    研究表明,红细胞生成素(EPO)具有刺激造血功能以外的多种功能,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稳定、保护、修复和形成等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EPO在不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 钠氢交换泵抑制剂的神经保护作用

    关键词: 阿米洛利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Na^+-H^+交换泵(NHE)是一种在脑内普遍存在的蛋白,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参与调节pH。研究显示,Na^+-H^+’交换泵抑制剂对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脑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Na^+-H^+交换泵抑制剂可能通过抑制Na^+-H^+交换,防止细胞内Ca^2+超负荷和其他相关作用,对缺血性脑损伤起保护作用。

  • 溶血磷脂酸及其受体与脑血管病

    关键词: 溶血磷脂酸  溶血磷脂酸受体  脑血管病  g蛋白  

    溶血磷脂酸(LPA)是一类结构最简单的天然磷脂,为正常细胞膜成分和脂质代谢中间体。最近的研究表明,LPA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内外信号分子,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与神经发生、髓鞘形成、血管发生、创伤愈合、肿瘤演进等重要生物学过程有关。文章就LPA及其受体与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 强化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卒中研究中的出血性卒中

    关键词: 出血性卒中  胆固醇水平  预防  prevention  tia患者  阿托伐他汀  治疗组  安慰剂  

    在强化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卒中(Stroke Prevention by Aggressive Reduction in Cholesterol Levels,SPARCL)研究中,口服阿托伐他汀80mg/d能降低近期卒中或TIA患者的卒中风险。事后分析发现,在这一总体益处包括治疗的出血性卒中数量的增多(积极治疗组55例,安慰剂组33例)。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原发性高血压和脑血管病:基因研究进展

    关键词: 脑血管病  原发性高血压  基因  

    脑血管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血压是公认的脑血管病独立危险因素。文章从分子遗传学角度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一些基因与原发性高血压和脑血管病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08年征订启事

  • 内皮素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关键词: 内皮素  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  内皮素受体  信号转导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内皮素转换酶抑制剂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是脑动脉瘤患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内皮素(ET)在SAH后CVS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基础和临床两个方面阐述了ET在CVS中的作用,并就针对ET治疗CVS的前景做了展望。

  • 溶栓治疗期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再闭塞与远端碎片的影响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再闭塞  治疗期  远端  动脉  卒中患者  溶栓  介入治疗  

    动脉再闭塞和远端栓塞是众所周知的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对治疗策略和器械设计有着重要影响。美国长岛学院医院神经科和纽约州立大学布鲁克林健康科学中心的Janjua等试图确定,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期间动脉再闭塞和远端栓塞发生率及其对长期转归的影响。

  • 降压和降脂对卒中二级预防的重要性

    关键词: 二级预防  卒中  降脂  降压  危险因素  

    卒中二级预防包括多种不同的治疗措施,其中包括危险因素的适当管理以及对血压和血脂的干预,这对于减少卒中复发至关重要。

  • 谵妄的临床研究进展

    关键词: 谵妄  临床特征  治疗  

    谵妄表现为注意力和认知功能急剧下降,是一种危及生命但可预防的常见临床综合征。高龄、痴呆、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严重的躯体疾病、医源性因素等都与谵妄的发生有关。早期识别是治疗谵妄的关键,治疗措施包括非药物性干预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能在短期内改善症状。

  • 老年患者的卵圆孔未闭与原因不明性卒中

    关键词: 原因不明性  卵圆孔未闭  老年患者  卒中  

    业已证实,在年龄〈55岁的患者中,卵圆孔未闭与原因不明性卒中之间存在联系,但这种联系在≥55岁的患者中尚未确定。

  •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会取代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吗?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卒中  治疗  

    多年来,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一直被视为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治疗的“金标准”,但随着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的发展,逐渐使CEA的“金标准”地位受到挑战,甚至有人提出用CAS代替CEA。近年来陆续发表了有关两种治疗方式的对比研究,但对相关研究结果的解读,以及各项研究间的结果却并不一致。文章就这些方面的争议进行了分析。

  •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稿约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南京江宁区9号信箱,邮编:2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