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园林技术杂志是由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北京《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社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创刊于1983,发行周期为季刊,杂志类别为建筑类。
杂志介绍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是由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北京《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社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创刊于1983,发行周期为季刊,杂志类别为建筑类。
关键词: 文物古建筑 理论与实践 古建筑保护 曲阜 中国特色 维修 园林技术 木构建筑 第五届 第八届
二OO五年十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在当代古建学人第八届兰亭叙谈会和“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第五届二次会议期间,与会的当代古建筑学人、艺匠工师在保存文物古建筑十分丰富的孔子故乡曲阜聚会,就我国以木构建筑为主体的文物古建筑的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达成以下共识:
关键词: 曲阜 文物古建筑 古建筑保护 论文 征集 维修理论 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 实事求是 历史意义
科学、准确地反映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际的重要文件《关于中国特色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的共识——曲阜宣言》已经发表。《曲阜宣言》是在我们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正确思想路线指导下,在总结我国几十年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部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的“宪章”...
关键词: 大修 副本 北京市 修缮 总投资 建筑群 三次 雷击 天坛 园林
天坛祈年殿自清光绪15年(公元1889年)遭雷击重建后,至今的百余年间先后经历了三次大修。第一次是在1935至1936年间,由旧都文物整理实施事物处委托基泰公司修缮祈年殿;第二次是在1971至1977年间,由北京市建委主持对祈年殿进行大修,总投资57.9万元,使用黄金420两,木材100立方米。并对祈年殿建筑群进行了全面修缮,1977年4月全部竣工;第...
关键词: 保护工程 应县木塔 修缮 抬升 山西 内容摘要 论证会
我从2002年6月第一次修缮方案论证会上开始,一直反对“抬升”方案,主张落架大修,2004年6月在朔州会议研究抗震,我又重申了这一意见。2004年7月1日,我就此问题致信中央领导同志,系统简述了我的观点。其中主要内容摘要如下:
关键词: 应县木塔 山西 木结构建筑 评审会 抬升 修缮 高层
今年四月在山西朔州召开的“应县木塔抬升方案评审会”,经与会专家认真讨论,否定了采用抬升方法修缮木塔的方案。这对这座世界仅存的高层纯木结构建筑来说,实在是天大的幸事。
关键词: 古建筑保护 科学价值 文物 岱庙 社会活动 文化遗产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科学性 历史
古建筑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重要文化遗产,它是历史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遗存,对它们的保护是时代赋予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2005年7月至11月岱庙西华门的考古及城台的修复,展示了西华门较高的文物价值,也体现了古建筑保护的科学性。
关键词: 应县木塔 维修方案 科学研究 山西 地震 木结构建筑 电视媒体 有效保护
2001年6月,国家文物系统通过电视媒体,向全国公开征求维修山西应县佛光寺释迦塔(应县木塔)的方案,这无疑是件大好事,这座历经946年历史沧桑的世界现存最高、年代最老的木结构建筑将得到有效保护。
关键词: 一道工序 忻州地区 对应关系 传统 石料加工 山西 石材加工 加工程序
一切石材,包括圆形、随形,甚至人物、动物等异形圆雕之材,首先第一步是将不规则的荒石料加工成正方体或者长方体的石料,也就是素面石料,这是所有石筑、石雕等石材的最基本的第一道必不可少的加工程序。过去没有机电和金刚砂锯解,传统的石材加工一直是通过人工凿石,一面一面地将每块石料的六面逐步加工出来(根据要求,六个面不一定全部加...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艺术造型 清式建筑 梁思成 厅堂 城楼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歇山建筑以其雍容华贵而又秀丽玲珑的艺术造型被广泛应用在殿阁,厅堂,城楼乃至绘画之中。歇山建筑最具魅力的地方,是两山的排山部位。在清式建筑中,排山的位置是由收山确定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收山略而未载。梁思成先生整理的清《营造算例》第一章第一节通例中,记有收山的规定:“歇山收山,按正心桁一份,系...
关键词: 苏式彩画 造型艺术 色彩运用 装饰形式 趣味性 画面 建筑 苏画 园林
本刊的总字第56期刊图,58期载文“浅淡苏式彩画中聚锦的造型艺术及技法运用”一文刊登后得到一些建议。提到,聚锦造型中绘上画面将更完美。当初所以未绘是因为着重讲述造型和色彩运用以及突出它的趣味性。现今继56之后再绘制出10组20个带画面的聚锦造型,与先前发表的40个不重复。聚锦的壳与画寓意生辉,多为百性民众喜闻乐见,在此愿与大家共...
关键词: 住宅园林 建筑思想 南部 庭院 造园艺术 对外开放 楼阁 叠石 堆山 花园
个园作为扬州住宅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以其典雅的亭台楼阁造型,独特的堆山叠石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园之一,其精湛的造园艺术早以享誉海内外。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个园的南部住宅一直为居民所占,仅有花园部分对外开放,因此提到个园人们多以为只是竹影婆娑、假山四季的精美园林,而大多忽略甚至不知她的主体——住宅,使人们对个园平添...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 空间意象 造园思想 白居易 私家园林 南北朝 使用者 山水画 唐代 处方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中,唐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在南北朝之前,由于受早期园林服从宗教目的的影响和使用者身份地位的限制,此时的园林还没有成为一种与住宅相对等的居处方式而被人们广泛认同。到了唐代,由于禅宗的影响和水墨山水画的出现,以及私家园林的兴起,使得这时的园林逐渐成为了一种以(与正统居处方式相对等、相补充的)居...
关键词: 园林道路 传统园林 象征性 设置 异化 道路功能 师法自然 天人合一 以人为本 材质选择
传统园林道路的功能有别于常规道路,其在师法自然、以人为本的“天人合一”哲理影响下,一反平直,宽畅、简便、捷达等常规道路设置的原则,追求曲折、起伏、迂回、幽深的道路设置变化,并在材质选择和路径的形象上精心构思,刻意经营,使园林道路的功能异化为导景、观景、品景、赏景的传媒中介。这种由道路设置的象征性带来的道路功能“异化”...
关键词: 解析 大木作
《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经几代人的努力,在大的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果,留待今天我们所能作的大多是一些枝叶末节的小题,然即使这些枝节小题所表露的信息,也与《营造法式》的性质和特点相关,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如本文所论及的棋长问题。
关键词: 体育建筑 文化意蕴 中国传统 文化属性 精神财富 文化内涵 建筑文化 社会文化 组成部分 价值观念
文化是人类各种活动方式以及由此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复合体,体育建筑也必然是这个丰富广义的复合体的组成部分之一。体育建筑的文化内涵反映着社会体育活动模式和体育建筑的价值观念,以及它与体育文化的互动关系,并以一定的艺术属性和技术手段表达了体育建筑独特的文化性格。同任何一种文化形式一样,体育建筑文化也是一个发展的、历史的...
关键词: 中国传统建筑 发展 意义 历史建筑
1.《汉语大词典》中“厌”字条:“《广韵》于叶切,入叶,影。《集韵》乙甲切,入狎,影。”此义应当读作“压”。第⑤条解释为“以迷信的方法,镇服或趋避可能出现的灾祸,或致灾祸于人。”并举例《史记·高祖本级》:“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北史·后妃传上·孝文幽皇后》:“此后后渐忧惧,与母常氏求托女巫...
关键词: 档案资料 建筑历史 古代文献 理论研究 文献资料 组成部分 个人利益 明清 出土 地下
古代文献是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重要资料,除传世古籍和地下出土的文献资料以外,地上保存的各地方官、私档案和明清内阁大库档案也是古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出自官吏之手的一些官文书,难免有虚假粉饰之事,而为求个人利益,私人档案也有作假之时,不能全信,但这并不能掩盖档案资料最接近原始和真实的史料性质。实际上许多地下出土文献...
关键词: 传统民居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 保存 木构件 修缮 大型公共建筑 生活方式 保护问题 组成部分 艺术价值
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不同于宫殿,庙宇等大型公共建筑,而是更注重因地制宜,建筑群在空间组合变化上更为丰富,和生活的联系也更加紧密,这些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形态,人的生活方式,民俗等都有重要的意义。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居还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积淀的佐证,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因此,近年来...
关键词: 表现方法 现状 砖塔 古代 立面图 建筑制图 文化象征 施工设计 维修方案 建筑美
古塔丰富的造型,挺拔的姿态,玲珑的飞檐,精美的雕饰,均显现出不可替代的建筑美和艺术美。古塔又因建筑年代久远,长时间的风雨侵蚀、战乱破坏,还使其产生出了肃穆雄浑、苍古朴茂的沧桑之态,使人产发出亲切之感与敬仰之情,更给人以无限的遐思与美的享受。因此,它们或成了当地的历史标志,或成了当地的文化象征。也成为海内外游子思乡的托...
关键词: 维修工程 明代 保护 浙江 建筑风格 平面布局 风格特征 乌梅 半圆形 正门
官厅,位于义乌西部的义亭镇陇头朱村,前面经过一条百余米长的卵石巷,就是官厅正门,门前用条石铺路。官厅相传由朱懋芳(1560-1617)兴建。据《梅陇朱氏宗谱》记载,朱懋芳,字本厚,别号肖梅,世居义乌梅陇(即陇头朱村)。万历二十六年(1598)登进士第,擢户科给事中,后授南京礼部主事,转北京兵部主事,升礼部员外郎。其父朱时雍,字大...
关键词: 中国营造学社 研究活动 学术 中国建筑 建筑工程系 中国文化 南京人 梁思成
卢绳(1918-1977年),字星野,江苏南京人;1938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由于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建筑的热爱,1942年中大毕业后随即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学社当时办公地点设在四川李庄),在学社各方面条件都异常艰苦的时候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追随梁思成先生进行中国建筑的学习和研究,一直到学社的最后时期。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三间房东路1号懋隆文创园5栋,邮编: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