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国外文学杂志

杂志介绍

国外文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国外文学杂志创刊于1981,发行周期为季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 意向性与现代主义小说的意向的文本特征

    关键词: 意向性  现代主义  停顿  

    本文引入胡塞尔的意向性概念,在与现实主义小说文本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从意识视角策略、意识活动与意识活动的对象之呈现方式的不同以及意向性表征引起流动性、不确定、动态反复与交互主体的美学效果三个角度,对现代主义小说意向的文本特征予以解说。现代主义小说从主体性出发,运用自由间接引语和意识流切入人物的内在领域,第一位地、实项地呈现...

  • 文字与药——通过《柏拉图的药》看解构的本质

    关键词: 药  逻各斯中心主义  解构  诗歌与诗人  在场的形而上学  

    在《柏拉图的药》中,德里达对柏拉图《对话录》中'药'的意指链条作了分析,旨在寻找柏拉图作品中的缺口,从而达到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本文跟随德里达的足迹,分析柏拉图思想体系中关于诗歌和诗人观点的漏洞,并根据德里达对在场的形而上学的批判观点进一步解构柏拉图作为逻各斯中心主义奠基人的地位。

  • “隐含作者”:中国的研究及对西方的影响

    关键词: 隐含作者  历史语境  深层逻辑  中国的研究  反向影响  

    作为叙事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布思1961年提出的'隐含作者'在中国叙事研究界得到广泛关注,成为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有的中国学者对这一概念的认识超越了西方学者,通过在国际一流期刊发声,帮助纠正西方学者的错误理解,在西方学界产生了积极影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布思为何会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提出'隐含作者',认清其深层逻辑。然后考察:一、'隐含...

  • 管窥建国70年美国文学研究——以麦尔维尔为例

    关键词: 美国文学研究  70年发展历程  

    美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已经走过70年的历程。本文在已有综述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所做梳理和所见,尝试勾勒出美国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轨迹。本文将依据粗略的时段划分,从宏观层面回顾不同时期美国文学研究的特点,主要考察研究对象选择以及批评话语模式的变化,在微观层面则以19世纪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为例,以期通过其在中国的接受和研究状...

  • 爱伦·坡小说诗学的三个逻辑之争

    关键词: 小说  诗学  逻辑  突现论  

    将爱伦·坡与逻辑加以并置考量的尝试历来都难免流于一种约定俗成的批评定势,即坡的逻辑经不起推敲,或者只是徒有其表的玄虚之术。然而,这种观念本身早已为坡自己所坦承,进而造成此类研究陷入客观上的冗余之说。事实上,坡所关注的与其说是诗学的逻辑,倒不如说是逻辑的诗学,也即将逻辑当作诗学的表征方式,通过对正统逻辑加以戏仿而促成对诗学本质...

  • 英国小说中的视觉韵律——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

    关键词: 视觉韵律  小说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由细致的文字描写营造出的视觉效应或图像感在同一文本中多次隐现,便构成了一支'视觉韵律'。伴随着英国小说从现实主义走向现代主义,视觉韵律在读者阅读记忆中堆叠产生的画面也从'具象'走向了'抽象',这表明图像叙事在美学现代性的催化中演进出了新样态。当'图像'化为零碎的'意象'、其韵律性的重现不再服务于叙事——嬗变背后是小说家们试图将表...

  • 印刷出版与奥斯丁的双重文化身份建构

    关键词: 传播  印刷出版  意义再生产  双重文化身份  

    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作家创作的原初意义生成后,又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再生成新意义,实现意义的增值扩张。不同传播媒介因其特性各异,形成特定的文化空间,也由此再生产出各具特色的新意义。奥斯丁小说在印刷出版后,进入印刷媒介文化空间,置身于一个以出版销售市场为中心,以出版商、插画家、期刊评论者、学术编辑和阅读公众为新的意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

  • 疯癫、自发与须臾社区——20世纪加拿大音诗诗论之演化

    关键词: 加拿大诗歌  疯癫  自发  须臾的社区  音诗  

    20世纪加拿大音诗的发展在理念上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20世纪伊始,新技术对诗歌创作的介入促进了音诗作为一种独立的诗歌类型的发展。倾向于科技的未来主义与倾向于原始的达达主义在噪音艺术上的观念差异成为衡量加拿大音诗早期相关立场的先期标准。20世纪40年代音诗先驱、蒙特利尔自动主义诗人高夫霍受到原始主义一派先锋艺术的影响,在此基础之...

  • 莎士比亚叙事诗《维纳斯与阿多尼》中的多元融合性

    关键词: 维纳斯  阿多尼  爱欲  多元  融合  

    《维纳斯与阿多尼》是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一部诗歌作品,在当时影响极为广泛。但学者对该作的批评却发出了不同声音,甚至形成了反差。这些批评大多体现在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方面。笔者认为,《维纳斯与阿多尼》在主题和人物形象方面显示出多元融合性,在主题方面作品表现出渴望爱欲和否定爱欲的融合,在人物形象方面表现出维纳斯和阿多尼多重形象或...

  • 柏拉图对话里的时间

    关键词: 柏拉图对话  戏剧时间  雅典帝国  苏格拉底时代  

    柏拉图对话35篇,大多暗藏时间线索,或指向重大历史事件,或与城邦政治活动密切相关,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构成了对话内在的戏剧时间,是对话不可或缺的背景要件。从《卡尔米德》到《普罗泰戈拉》,进而到《会饮》以及《泰阿泰德》,再到《巴门尼德》,最后来到《理想国》,柏拉图愈出愈奇,向我们展示了调遣时间的神技,而我们在其中看到了雅典帝国的兴亡,...

  • 《尤利西斯》中的安排者

    关键词: 乔伊斯  安排  安排者  

    '安排者'是'乔学'传统中的核心概念,由大卫·海曼提出,是指《尤利西斯》中处于隐含作者和叙事者之间的一个具有形式功能的角色。乔学家休·肯纳把这个概念更具穿透力地应用于《尤利西斯》的结构分析。本文是对休·肯纳剖解安排者在《尤利西斯》中担当的角色及其连锁叙述要素的形式功能所做的再观察。本文的结论是,安排者是《尤利西斯》在结构与母题...

  • 主体性、历史性、视觉性——论艾兹拉·庞德《三十章草》中“我”的多重性

    关键词: 庞德  主体性  历史性  视觉性  

    本文探讨了艾兹拉·庞德《三十章草》中'我'的身份变化模式及其意义,具体体现为庞德早期《诗章》中写作视角从'角色'、'表演者'到'观看者'的变化和'舞台主题'的重复出现。这些变化从本质上来说标志着诗人在创作中走向诠释学艺术观和存在主义历史观。本文认为,这种视角的变化体现了庞德对以启蒙理性为基础的西方认识论和语音中心主义的全面反思,是...

  • “帝国男孩”的规训、身份认同与帝国梦想——以英俄大角逐背景下的《吉姆》为例

    关键词: 大角逐  帝国男孩  规训  帝国梦想  

    吉卜林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学界对其诸多作品的多视角解读不胜枚举。本文试图另辟蹊径,从19、20世纪之交英俄在中亚地区争霸的大角逐背景入手,分析《吉姆》主人公经历身份认同、接受规训,并最终走入帝国秩序的历程。在吉姆追寻理想的叙事中,吉卜林在这个'帝国男孩'身上寄托了自己的帝国梦想。英国对印度的绝对、长久、幸福的统...

  • 种族、性别与阶级——《拉格泰姆时代》中多克托罗的调和政治观

    关键词: 种族  性别  阶级  调和  

    E.L.多克托罗因其对美国社会的一贯批判而被普遍认为是一位激进的作家。故此,虽然国内外已有很多论者对其代表作《拉格泰姆时代》从多个方面展开研究,但他们都没有对该作品中所蕴含的调和政治思想予以关注。本文基于拉格泰姆音乐的基本特征,从种族、性别和阶级三个方面来探讨美国'进步时代'中变革与反变革之间的冲突及其后果,并指出该作品对美国...

  • 船长的餐桌与“亚瑟王的圆桌”——《愚人船》中的政治美食学

    关键词: 亚瑟王传奇  政治美食学  

    二战前夕,德意志民族主义者竭力将饮食习俗与国家身份糅合在一起,企图通过饮食话语建构起一个'想象共同体'。这套彰显德意志特性的'饮食符号体系'强调对德国传统的绝对忠诚,内化在德国人的饮食语言和行动之中,成为力量强大的'集体无意识'。《愚人船》所刻画的'真理号'航船是一个微型世界,以船长为首的德国人在饮食实践上映射了当时德国的意识形...

  • 鲁滨逊·克鲁索在加勒比海的形象嬗变——论德里克·沃尔科特的克里奥尔化

    关键词: 克里奥尔化  

    象征殖民意识形态的神话《鲁滨逊漂流记》被不断改写,现在已经发展成为'逆写帝国'的一支力量。与以往改写不同,加勒比海的沃尔科特走出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二元对立的藩篱,形成了一种兼容并蓄又独具特色的克里奥尔化的创造。本文探讨了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重写'鲁滨逊故事'的与众不同的历程:从模仿西方经典到结合加勒比当地语境,他实现了对西方旧...

  • “第十一届北京大学全国研究生东方文学暑期学校”成功举办

    关键词: 北京大学  暑期学校  

    2019年7月2日至7月12日,由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协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研究生'东方文学的虚构与想象'暑期学校在燕园顺利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内蒙古大学、宁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长春理工...

  • “2019当代英语文学前沿问题研究高端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召开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前沿问题  外国语学院  后现代伦理学  当代英语  

    2019年6月14日至1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人民大学重大规划项目'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总论'课题组主办的'2019当代英语文学前沿问题研究高端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隆重举行。来自全国22个省市60多所高校的160余名学者参加了这次论坛。与会者对当代英语文学前沿问题进行了积极、热烈的研讨。论坛开幕式由中国人民...

  • 欢迎订阅《国外文学》

    关键词: 外国文学  

    《国外文学》系中文核心期刊,是由北京大学主办的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评介外国文学的学术性刊物,主要面向国内外国文学研究、教学工作者及广大外国文学爱好者。《国外文学》目前设有如下相对比较固定的栏目:文学理论探讨、综论与评述、文本分析与阐释等等,同时还设有各种专题性质的栏目。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大学《国外文学》编辑部,邮编: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