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是由广西师范大学主管,广西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创刊于1957,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杂志介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是由广西师范大学主管,广西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创刊于1957,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主管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1-6600
国内刊号:45-1067/N
发行周期:双月刊
全年订价:¥172.00
关键词: 南疆 中国 心理 历史文化 边疆学 边疆研究 研究成果 文化积淀
边疆的稳定发展关乎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关乎国运的兴衰。近年来,边疆学日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目光投向了边疆研究领域,边疆研究成果不断增多。边疆的历史文化是边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国南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且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此,我刊组织相关领域的学术名家对南疆研究、桂学研究特别是泛北部湾历史文...
关键词: 全球性 康有为 讲学 桂林 答问
“桂学”一词是康有为率先提出来的。1894~1895年,康有为在桂林讲学,住在叠彩山,当时作有《桂学答问》。其“桂学”的含义,据其《桂学答问序》看,或有在桂林书院讲学指点门径之义,所谓“窃意多士盖昧于读书门径”,“若为疏通证明以诱之,既有书册,又识途径,学者当亦未尝无志于书也”,于是“敢妄陈说所闻,以告多士”;
关键词: 泛北部湾 历史文化研究 东南亚研究 gms 21世纪 东盟 中国 次区域
我一向认为,中国的东南亚研究,可以从东盟、GMS和泛北部湾两个次区域、东盟各国三个层面(包括这三个层面与中国的关系)为重点展开。从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看,大量的研究在东盟、东盟各国(及其与中国关系)这两个层面。自从1992年启动GMS合作以来,对GMS的合作尤其是现状的研究日趋深化。由于“泛北部湾”这一概念以及泛北部湾合作是进入21世...
关键词: 移民文化 历史文化研究 地理基础 泛北部湾 学术理论
一、泛北“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内容 泛北“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是泛北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议题,是泛北部湾今日合作与发展的历史地理基础。研究历史上泛北“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有学术理论价值,而且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泛北“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主要包括:
关键词: 泛北部湾 铜鼓文化 历史研究 雷州半岛 琼州海峡 中国南海 古代铜鼓 海南岛
一、泛北部湾铜鼓的分布 北部湾东起雷州半岛、琼州海峡,东南为海南岛,北为广西沿岸,西至越南陆地,南接中国南海,唐代称为交趾海,宋代称为交洋。三面陆地环绕,依次是海南、广东雷州半岛,广西北海、钦州、防城港,越南海防、清化。这些地区都是古代铜鼓的分布区。
关键词: 历史文化研究 泛北部湾 强国战略 海洋 新中国成立 意义 改革开放 综合国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Et渐强大。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国对海洋的开发、研究仍然显得非常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目前的南海问题、钓鱼岛等问题,就凸显了中国在海洋问题上的被动局面。
关键词: 华南 东南亚 史前时代 文化关系 南岛语族
关于华南与东南亚早期文化特别是史前文化的研究,多年以来在国际学术界是一个热点,在我国考古人类学界也是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在文化的统一性和特殊性、稻作文化的传播、南岛语族的迁徙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显示出自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华南对于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地区在文化传播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 广西海洋文化资源 开发利用 海洋经济
广西海洋文化资源可分为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两类。广西海洋文化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特色文化元素明显。但由于各种原因,海洋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开发和利用广西海洋文化资源,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增强海洋文化意识,提升广西海洋文化精神;加强海洋文化研究,推动广西海洋文化发展;加强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创新发...
关键词: 乌雷村 伏波庙 伏波信仰 社会功能
伏波信仰是广西北部湾沿海渔民祭祀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当地人们实用的心理需要及产物。钦州市鸟雷村伏波神信仰与广西北部湾沿海渔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当地村民通过自愿捐资、出力维修伏波庙,举办集体祭祀仪式和祭拜活动,强化信仰认同,规范渔民言行,维系渔村安定,促进村际的和谐交往。
关键词: 中国历史 灵长类 猿 猴 区分
由于灵长类资源丰富,古代中国人积累下了大量有关猿猴的认识。这些记载分散于历代文学、史学以及名物博物书籍。中国古代认知结构中~~-y-猿猴辨识表现为重直观、重感性与重实用,关注动物的形貌、习性、感官表现以及其行为是否符合“道德”,用拟人视角和人伦标准去看动物,强调动物于人的利害关系,而忽略生物体本身。对于猿与猴孰“善”孰“...
关键词: 命名 人观 延续 傈僳人 怒江
娃底傈僳人在排行名、个人名、从子名的命名与运行过程中,将每一个看似无差别的个体的人,明确识别为在自身文化体系和群体位置中定位清晰、独特的人。这一序列性的命名与称谓体系,代表着不同的人生位阶,同时与超自然的秩序存在着紧密的关联。藉由这一命名体系与规则,可以发现娃底人人观的特点在于:将过去存在和现在活着的每一个人,结合在...
关键词: 仪式 空间转向 瑶族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科学界逐渐掀起“空间转向”研究思潮。瑶族“送鬼”仪式中体现的空间观念及其建构表明,人类学仪式研究的“空间转向”为仪式及空间本身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范式,促进仪式研究从仪式本体研究、功能论和象征论等传统理论模式向人类身体、空间感知和建构理论解释的转变,更加注重仪式与人类自身及其认知、知识体系...
关键词: 罗氏宗族 复兴 过渡性组织 象征体系 被发明的传统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宗族复兴是中国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农村宗族复兴活动引起了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从人类学的角度审视重庆市永川区松溉镇罗氏宗族的复兴,可知其性质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农村社会的过渡性组织,是一种“被发明的传统”。罗氏宗族复兴的只是一套家族符号和仪式象征体系,而...
关键词: 伊隆戈人 猎头 结构 事件 书写 田野工作 无文字社会
当代人类学家罗萨尔多的《伊隆戈人的猎头》一书,描述了伊隆戈社会与文化的复杂图景,开拓了无文字社会研究的新领域,把代际分析这种研究方法放在人类学的学科史中进行评价,将口述史、生命史、田野观察与历史文献资料融为一体,为拓展人类学研究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传统本体论 生存本体论 艺术本体论
西方传统本体论实质上是一种实体化、抽象化的形而上学,建立其上的艺术本体论追问导致艺术存在本源性意义的遗忘。艺术深植于人类生命存在的本源性境遇之中,艺术是人类生命实践活动以审美感性方式所呈现或绽出的本源性存在意蕴。因此,艺术本体论问题内在于生存本体论的哲学视域之中,艺术存在的本体论意蕴也就是生命存在的本体论意蕴。
关键词: 感觉 实践 本质直观
感觉的人化或理性化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和美学的重要命题。这一命题本身脱胎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后者主张人的认识能力通过辩证的自我扬弃,从感性逐渐演变为理性。马克思抛弃了这种思辨哲学,继承并改造了其中的对象化理论,认为对象化不是精神自我运动的内在环节,相反是精神发展的根本前提,主张感觉是通过对象化的实践活动直接变成理论...
关键词: 中国古代美学 实践 存在 天人合一 生成
中国传统思想中包含着实践元素和存在论元素。其中实践是审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存在是审美活动的方式和终结目标。中国古人的实践体现了广义实践观,他们对人生的求索中体现了与自由相契合的精神实践。中国古代思想中尤其强调审美对于人的存在的重要意义,即追求诗意的境界。这是中国传统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在中国传统的存在思...
关键词: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实践存在论 美学
东肚新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核心概念,接受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影响,提出了作为存在的实践理论,蕴含着深刻的实践存在论美学思想。它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人类存在条件来建构新型实践行为理论与美学阐释,充满着对人的自由存在和创造性建构的强烈关注与思考,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性和人道主义特征,实现了从认识论、反映论向存在论、本体论、建构...
关键词: 实践存在论美学 接着讲 学理语境
中国当代美学更应该从李泽厚“接着讲”。朱光潜先生本人的理论就是在自己“意象论”基础上“接着讲”的。李泽厚实践美学也是在自己理论上不断“接着讲”而形成的。当代其他主要美学思考也是接着实践美学讲。实践存在论美学是在李泽厚实践美学基础上“接着讲”的成果之一。这一学理语境是学术生态自身淘洗的结果,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关键词: 实践存在论美学 马克思存在论思想 实践范畴 存在论
实践存在论美学论争是新世纪以来最重要的一场美学讨论。通过回顾这场论争的经过及对争论焦点问题如存在论概念、-5克思存在论思想、实践范畴等的探讨,比较双方在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上的差异,可以看出这场争论的最大的理论意义是使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在中国当代美学中出场了。
关键词: 伦理规范 制度性事实 证成
是与应该、描述与规定之间的连接和过渡问题是道德哲学与伦理规范基础研究的根本问题,也是迄今为止最为棘手的难题之一。塞尔试图通过制度性事实理论解决这一问题,但他获得的只是构成性或制度性的应该,对于伦理规范这样的制度性事实,需要的是对于其“应该性”的“证成”。
关键词: 人性 生态人格 爱自然 生态困境
人性危机是引发生态困境的深层价值论根源。寻归人性“是其所是”的本性,积极推进生态人格的重塑和“爱自然”的人性生成,是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因此,辩证审慎地探讨人性的确证方式并合理探寻人性生成方向,是应对生态困境、构筑人类文明大厦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 德性 德性伦理 和谐 和谐社会
德性伦理学旨在回答理想人和理想生活的问题,它们与社会的理想状态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和谐作为社会的理想状态,不仅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及自身的和谐,同时也指明了实现和谐理想的途径,即通过存在差异的事物相反相成地互动,使所有事物成就自身、各得其所。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公民要有自主的德性,同时努力使自己的整...
关键词: 发展 增长 价值目的 价值手段
“增长”从属于“发展”的范畴,“发展”蕴含“增长”的词性内涵;“发展”涵盖“增长”的价值论域,“增长”仅具工具性功能,而“发展”则具有目的性价值。“发展”和“增长”两者是有机辩证的关系,“发展”是财富“增长”的目的,财富“增长”是“发展”的手段。明确财富“增长”和“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应有之...
关键词: 法理教科书 救赎 治理
在教化与知识传递之间纠缠的中国法理教科书,中心主题是要将法律所追求的目标与国民的成长教育关联起来。而包容它的阐述路径则可分为两条。一是通过对作为成长教育分支的救赎主题的内在期待可能性的叙述,希望将读者带入一种对现时社会的美好前景的想象,以有助于成就现时社会的正当性论证,或是读者对现时社会的正当性的信念。二是概括出有关...
关键词: 公私合作 行政法体系 冲击 回应
受传统行政法影响,行政法体系基本上沿袭了以行政行为为中心建构的理论体系。公私合作背景下,合作行政兴起,传统行政法基本原则、行政行为、行政组织法、行政任务履行责任方式等面临冲击,行政法体系需从合作原则的建构、赋予私人组织行政主体地位、行政契约法律地位的确立、国家担保责任的建构等方向作出回应,以适应公私合作行政新形势的发...
关键词: 区域行政规划 北部湾经济区 行政法
区域行政规划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机制。北部湾相关区域行政规划存在缺乏法律指;I、协作机制薄弱、公众参与程序缺位等法治缺陷。在借鉴国外区域行政规划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可从完善法律制度、强化政府间协调机制、构筑公众参与机制三个层面构建北部湾区域行政规划的法律保障机制。
关键词: 教育生涯 教师观
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还是热衷干部教育的教育家。他热爱教育事业,喜爱教师职业,从20岁起选择了教育事业,读了五年师范,做过两年夜学教员、两年小学教员、一年师范教员、二十多年干校教员,主办工人夜学、一师附小、自修大学、农讲所、苏维埃大学、中央党校、抗大等,一生始终坚持并时刻不忘对干部进行教育。他在长期的教育...
关键词: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 幼儿教师 管理
幼儿教师队伍素质是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底子薄、基础差,导致幼儿教师队伍素质与学前教育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尤其在幼儿教师队伍的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只有加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幼儿教师任用的规范化、考核评价的科学化,加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建立健全幼儿教师激励保障...
关键词: 教师 专业标准 专业发展 评价
教育部印发的《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基于《专业标准》而构建:评价原则和评价过程应体现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宗旨;指标体系应源于《专业标准》的各维度、各领域及其基本要求;须...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培养模式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当前,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尤其是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十分突出。高师院校明显滞后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应让位于“为了基础教育、针对基础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实践型”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可通过分段教学策略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增强其工作适应性、知识拓展性、技能应用性,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 道德自我意象 道德自我受胁 应对机制 不道德行为 道德推脱
道德自我是近年来道德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个体的不道德行为会对其道德自我意象构成威胁,这种情形即为道德自我受胁。处于道德自我受胁的个体,通常会采取各种方式缓解或消除受胁状态。道德自我受胁的启动范式有四种:行为回忆启动范式、行为想象启动范式、词语启动范式和短文启动范式。道德自我受胁后个体可能采用的应对机制:有认知途...
关键词: 微博 信息 信仰教育 信仰困境 大学生
大学生日渐成为使用微博的重要群体,微博所承载的信息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目标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在大学生“信仰困境”客观存在的今天,尽管微博对大学生信仰教育有一定的负面干扰,但在增强信仰教育时效性以及培养大学生应对社会复杂现象的甄别能力这两方面却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影响。信息时代要求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正确看...
关键词: 大学生 公民意识教育 困境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加强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已是大势所趋。对大学生而言,这既要包括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也应体现出鲜明的群体特色和时代特征。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还面临一系列问题:制度上,缺乏系统的理论建构和缜密的顶层设计;实践上,教育创新不足,现实与理论各行其道。为此,需要从个体权利、公...
关键词: 大学生 公民教育 教育价值
大学生公民教育状况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当代大学生公民教育处于研究和关注的较多,但其教育体系尚未建立;大学生公民教育在逐渐展开,但还未被纳入课程体系并予以保障的的基本局面。因此,需要通过构建大学生公民教育价值理念,构建大学生公民教育体系,构建大学生公民教育实践等对策来加以解决。
关键词: 唐代 书手 书法史 价值 敦煌文书
传统书法史通常对名家名迹研究颇多,对大量名不见经传的书手缺乏专门深入的研究。在实用性的书写活动中,唐代涌现出诸多书写技艺娴熟高超的书手,他们的墨迹在当时及后世皆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或“书法”价值,对繁荣唐代书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充分肯定书手不容忽视的书法价值,对于全面了解书法文化的完整过程、真实面貌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佛教 僧侣 译经
3—6世纪,大量西域、中亚、印度佛教僧侣沿丝绸之路入华,他们沿途译经护法、传播佛教,形成一股潮流。丝绸之路是求法之路,“法”从“丝路”来;丝绸之路也是传法的路,经丝绸之路入华传法、译经、护法的高僧们“游历诸国”,沿途传译,驻留授经,对中国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他们的积极努力下,佛教在中国站稳了脚跟,佛教...
关键词: 中国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人文社科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综合性学术期刊 启事 约稿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7年,是由广西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邮编:5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