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肝脏杂志

杂志介绍

肝脏杂志是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上海市医学会主办的一本统计源期刊。

肝脏杂志创刊于1992,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医学类。

  • 重视肥胖与肝脏的关系

    关键词: 肥胖  肝脏  胰岛素抵抗  脂肪性肝病  肝细胞癌  病理机制  

    肥胖是伴同于能量稳态失调出现的体内脂肪过度累积[1].它不仅是一种形态学的改变,而是作为与遗传-环境-代谢适应性改变相关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的表现形式之一.肥胖程度可以体重指数(BMl)判别,但内脏脂肪堆积更具病理意义.WHO以BMI≥30 kg/m2定为肥胖;以腰围男性≥102 cm,女性≥88 cm定为内脏型肥胖.

  • 癌家族报道一例

    关键词: 肿瘤  遗传因素  病例报告  股动脉插管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本科收治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通过家系调查,发现其家族中多个成员患恶性肿瘤.现报道如下. 先证者,男,48岁,于2005年2月16日入住我科.实验室检查:AFP>1 000μg/L,HBsAg、HBeAg及HBcAb阳性.B超、CT示:肝右叶巨块型肝癌伴多发子灶,门静脉右支癌栓,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肝硬化,脾肿大.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于2005年2月21日行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化疗栓...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肝衰竭研究

    关键词: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慢性肝衰竭  并发症  凝血机制  肝功能  

    目的探索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为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基础.方法35例慢性重症肝病患者,20例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15例作为对照.在无菌条件下,从患者髂后上棘抽取骨髓30~50ml,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在局部麻醉下行肝动脉介入,将分离的骨髓干细胞移植于肝脏.患者在移植后1、2、4、8周进行肝功能检测.观察患者移...

  • 107例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和临床特点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害  病因学  临床表现  肝硬化  抗生素  免疫抑制剂  

    目的对药物性肝病患者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早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2~2004年间我院住院的124例药物性肝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1997年Maria药物性肝损害评分系统重新评价.结果124例中Maria评分≥14分者107例.涉及药物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抗生素28%(29/107),免疫抑制剂18.4%(19/107),中药及减肥茶13.8%(16/107),解热抗炎...

  • 肝脏类癌、反复低血糖昏迷一例

    关键词: 肝脏类癌  低血糖  昏迷  病例报告  ct检查  

    患者男,49岁.2003年3月体检,B超发现"肝内弥漫性实性占位",进一步CT检查提示"肝内占位病变,恶性可能性大".同时查血清AFP为7.5ng/ml,HBsAg阴性.

  •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关键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门静脉  食管静脉曲张  肝功能  

    目的了解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130例肝硬化患者分为出血组64例,非出血组66例.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法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食管静脉曲张(OR=3942,P=0.001)、肝功能分极(OR=1.028,P<0.05)、门脉高压性胃病(OR=3.862,P<0....

  • 饮酒、肥胖与脂肪肝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

    关键词: 饮酒量  生活习惯  肥胖  脂肪肝  流行病学  病理机制  

    目的探讨饮酒、肥胖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通过随机多级分层整群抽样,对上海市成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检、血糖、血脂和B超检查.结果3 175名调查对象中月饮酒率、肥胖、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7.62%、41.9%和20.82%.661例脂肪肝中,非酒精性占92.43%、酒精性仅占3.48%.与对照组相比,过量饮酒和肥胖分别增加脂肪肝患病风险3.6倍(95%CI,1.1~11.7)和11.6倍(...

  • 人胎肝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生物学鉴定

    关键词: 人胎  肝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培养  分离培养  细胞培养  生物学鉴定  

    目的建立人胎儿肝脏非实质细胞间充质干细胞(nonparenchym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NPMSC)的分离、培养方法,观察NPMSC形态学、细胞生物学特性及细胞表型特征,以获得大量人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SC).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分离培养人胎儿NPMSC,用显微摄像、MTT和图像分析研究其增殖及生长特征,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法鉴定其表型.结果每个胎...

  • 乙型肝炎恢复期母婴垂直传播二例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恢复期  母婴垂直传播  肝功能  免疫球蛋白  

    例1女,新生儿.母亲分娩前3 d检测HBsAb、HBeAb、HBcAb均为阳性,肝功能正常.患儿出生后立即注射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U及疫苗5μg,出生后第3天检查HBsAb、HBeAb、HBcAb均为阳性,丙氨酸转氨酶45 U/L.

  • 糖皮质激素联合生长激素对大鼠急性肝衰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初步探讨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生长激素  大鼠  急性肝衰竭  保护作用  用药剂量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氢化考的松琥珀酸钠,HCSS)联合生长激素(GH)对大鼠急性肝衰竭的影响.方法采用Wistar大鼠注射脂多糖(LPS)和D氨基半乳糖(D-GalN)制备急性肝衰竭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干预组及造模后4 h干预组,各组于末次给药6 h后处死大鼠,常规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检测肝功能和血清TNF-α,IL-8,IL-6水平;分离培...

  •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反式调节基因的研究

    关键词: 基因芯片技术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dna  聚合酶反式调节基因  免疫调节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HBV DNA P)三个功能域[(N-末端蛋白(TP),逆转录酶/DNA多聚酶(PR),核糖核酸酶H(RNase H)]的表达对肝母细胞瘤细胞HepG2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进一步阐明HBV DNA P对肝细胞基因表达的调节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以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别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P,pcDNA3.1(-)-...

  • IgA-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抗体在慢性肝病患者中的表达

    关键词: 慢性肝病  基因表达  乙型肝炎  肝硬化  门脉高压  

    目的了解IgA-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tTG)抗体在慢性肝病患者中的表达.方法以ELISA法检测26例慢性肝病患者(16例慢性肝炎,10例肝硬化)血清IgA-抗tTG抗体水平,结果>10 AU为阳性.结果26例慢性肝病患者中有4例IgA-抗tTG抗体阳性(15.4%),且该4例患者均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例.Child-Pugh B级患者的抗体阳性水平略高于Child-Pugh A级.结论慢性肝病患者中...

  • 乙型肝炎合并Budd-Chiari综合征二例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临床表现  肝功能  血栓形成  

    Budd-Chiari综合征(BCS)临床少见,常易误诊或漏诊,尤其是发生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基础上,现报告2例. 例1患者女,25岁,因上腹痛、腹胀进行性加重、少尿10d,收住入院.患者入院前10 d出现腹胀,上腹牵扯样和扭痛,向腰背放射,频繁呕吐.入院前否认服用过肝损伤药物、避孕药,无饮酒史.体检:一般情况可,无消瘦,未见肝掌、蜘蛛痣,巩膜轻度黄染.

  • 白细胞介素-10对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外基质及其代谢酶表达的影响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大鼠  细胞外基质  代谢酶  基因表达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0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和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及其抗纤维化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47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和CCl4组(C组).C组通过CCl4腹腔注射造模.至造模第9周,C组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IL-10治疗组(T组)和自然恢复组(R组).S-P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

  • 乙型肝炎病毒P和X区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p区  x区  病毒sirna  基因表达  基因载体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P区和X区的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鉴定,为进一步评价siRNA对HBV的抑制作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根据siRNA的设计原则并经Blast比对,设计合成6条siRNA双链复合体,体外退火后在T4连接酶作用下连接入重组载体P-Silencer-cmv 4.1-hygro,连接产物转化JM109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并提取重组体,经琼脂糖凝胶电泳...

  • 乙酸灌注兔肝门静脉分支的实验研究

    关键词: 乙酸灌注  兔  肝门静脉分支  动物实验  肝动脉  肝癌  

    目的观察乙酸灌注兔肝门静脉分支后兔肝组织的大体及显微镜下病理变化,探讨乙酸栓塞门静脉分支引起兔肝组织坏死的机制.方法19只兔分为5组,0.250 ml/kg组2只,0.188 ml/kg组3只,0.125 ml/kg组3只,0.050ml/kg组3只,0.025 ml/kg组8只,剖腹后经门静脉右外支按每公斤体重注入50%乙酸.观察肝组织改变,并作病理检查.结果乙酸灌注兔肝门静脉分支后,可造...

  • 多重病毒感染性肝炎一例

    关键词: 多重病毒感染性肝炎  病例报告  风疹病毒  垂盆草冲剂  谷胱甘肽  细菌培养  

    患者女,19岁,10 d前受凉后出现寒颤、高热、头痛、咽痛、恶心呕吐、全身肌肉酸痛、食欲减退及轻度干咳,无鼻塞、流涕,发热不退,来我院就诊.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萎,食欲明显减退,两便通畅.患者5岁时曾患"甲型肝炎".无肝炎家族史.入院体检:体温38.4℃,呼吸20次/min,心率86次/min,血压110/58 mmHg.神清,皮肤无黄染和出血点,上颚黏膜散在出血点.下颌...

  • 肝细胞冻存复苏成活率及胆红素代谢活性的实验评价

    关键词: 肝细胞  细胞冻存  复苏成活率  胆红素  代谢活性  动物实验  重型肝炎  

    目的评价成年异种动物肝细胞液氮冻存复苏后对人重型肝炎胆红素的代谢活性,探讨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EBLSS)使用冻存复苏异种肝细胞的实际价值.方法采用H-E染色镜检肝细胞形态、锥虫兰染色计数肝细胞成活率、细胞培养检测胆红素代谢活性,实验观察液氮中冻存3个月复苏后的成年小白鼠肝细胞形态、存活率和对重型肝炎胆红素代谢活性,并设刚分离的肝...

  • 肝硬化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变化的影响因素和免疫效应

    关键词: 肝硬化  血清  免疫抑制酸性蛋白  免疫效应  体液免疫  糖蛋白  免疫功能  

    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由Tamura等[1]首先发现,是一种对细胞和体液免疫均有强烈抑制作用的糖蛋白.本文就57例乙型肝炎相关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IAP的检测结果,分析血清IAP在肝硬化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性别在脂肪肝发生发展中的差异

    关键词: 性别  脂肪肝  流行病学  大鼠  组织病理学  

    有流行病学调查报道,女性脂肪肝患病率高于男性,近年也有相反的流行病学调查报道.本文观察复合因素所致大鼠脂肪肝发生发展中的性别差异.

  • 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鉴定及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外周血  树突状细胞亚群  免疫系统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树突状细胞(DC)在人体免疫系统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根据其细胞表面标志不同,可将DC分为DC1和DC2亚群[2].我们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DC亚群变化及其功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等关系进行分析.

  •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与临床、病理关系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外周血  免疫活性细胞  临床表现  病理学  机体免疫  

    乙型肝炎病毒(HBV)并不直接造成肝细胞损伤,慢性乙型肝炎活动与病毒复制及机体免疫状态有密切关系.机体针对HBV抗原的免疫反应尤其是细胞免疫应答是病毒清除及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这其中包括T淋巴细胞、NK细胞、细胞因子等,机体免疫功能及病毒复制的能力决定了HBV感染发生、发展和转归.因此了解机体免疫状态与病毒复制及肝脏病理损伤的关系有...

  • 肝星状细胞、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肝癌相关性研究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肝细胞生长因子  肝癌  细胞增殖  内皮细胞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间质来源的细胞因子,在刺激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增殖和运动方面具有很强的作用[1].本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实验性肝癌组织中活化肝星状细胞(HSC)数量变化,RT-PCR方法观察HGF mRNA表达量的变化,旨在研究HSC活化与HGF表达量之间的关系,及两指标的改变对肝细胞肝癌(HCC)的影响.

  • 原发性肝癌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肿瘤转移  

    近年研究表明,血管新生和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在肿瘤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重要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能水解ECM,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密切相关.本文拟测定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MMP-2、MMP-9和VEGF的水平变化,以期探讨其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 肝细胞癌中热休克蛋白70、Caspase-3的表达及其意义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热休克蛋白70  基因表达  免疫组化技术  细胞凋亡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肝细胞癌(HCC)中热休克蛋白(HSP)70、Caspase-3表达,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LLER)对肝细胞凋亡进行检测,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肝素和α-干扰素对肝纤维化大鼠作用比较评价

    关键词: 肝素  肝纤维化  大鼠  动物实验  

    最近有实验表明,肝素可有效抑制体外肝星状细胞(HSC)生长[1],提示肝素具有潜在的抗纤维化作用.本文以肝纤维化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肝素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并与α-干扰素(INF)进行比较研究.

  • HBV前C区变异与细胞免疫功能及肝损害的关系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前c区  病毒变异  细胞免疫功能  肝损害  

    本文通过对各种肝病患者HBV前C区变异株与野生株感染组之间T细胞亚群及TNFa、IL-6两种细胞因子的比较,探讨其在肝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 FAK阻断对MHCC97肝癌细胞侵袭性的影响

    关键词: fak  mhcc97肝癌  肿瘤细胞  肿瘤侵袭  治疗方法  

    尽管目前对肝癌的治疗,无论是手术还是局部或全身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措施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难以控制其在局部和远处转移.我们通过反义FAK ODN转染和Genistein抑制FAK磷酸化分别对MHCC97肝癌细胞FAK的表达进行不同干预,探讨受干预后的MHCC97肝癌细胞的侵袭力变化.

  • 重建肝动脉大鼠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关键词: 肝动脉  大鼠  肝移植  动物模型  下腔静脉  门静脉  

    目前最流行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方法是"二袖套"法,即肝上下腔静脉(SVC)缝合加肝下下腔静脉(IVC)及门静脉(PV)袖套吻合.上述方法虽不重建肝动脉,但术后大鼠均可获得存活.但研究发现,重建大鼠肝动脉则可显著降低术后胆道并发症,提高术后长期生存率[1].为此,我们在改进"二袖套"法大鼠肝移植基础上建立了重建肝动脉大鼠肝移植模型,旨在下一步进行肝移植...

  • 腺病毒介导蜂毒素基因转染对肝癌细胞的影响

    关键词: 腺病毒  蜂毒素  基因转染  肝癌  肿瘤细胞  抗肿瘤生物活性  甲胎蛋白  

    蜂毒素在体外具有很强的抗肿瘤生物活性[1],但体内应用可造成一些严重不良反应,而通过蜂毒素基因编码在靶细胞表达可避免这些问题,因而本研究以腺病毒为载体,利用甲胎蛋白(AFP)调控蜂毒素基因表达,观察其体外对肝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

  • EB病毒性肝炎并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

    关键词: eb病毒性肝炎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例报告  麻疹样皮疹  水痘样皮疹  

    患儿男,6岁,因"乏力、纳差、尿黄4 d"入院.体检:体温最高38.6℃,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双侧颈前、腋下、腹股沟可触及数枚肿大淋巴结,质中等硬,活动度好,无触压痛,腹平软,肝肋下可触及4 cm,质软,无触压痛,脾脏肋下未触及,肝上界在右侧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脾区叩痛(+).

  • 甘草甜素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关键词: 甘草甜素  肝星状细胞  细胞增殖  抑制作用  肝纤维化  中医药疗法  

    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增殖导致大量的细胞外基质产生,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实验通过研究体外甘草甜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了解甘草甜素防治肝纤维化的细胞学机制,为甘草甜素应用于临床防治肝纤维化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 芹黄素和柚皮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其胶原合成的作用

    关键词: 芹黄素  柚皮素  肝星状细胞  细胞增殖  胶原合成  中医药疗法  

    中药在治疗肝纤维化方面已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黄酮类化合物是中药中普遍存在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清除自由基、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我们观察到芹黄素(apigenin,AP)和柚皮素(naringenin,NA)具有降低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

  • 兔肝VX2移植瘤的多层螺旋CT灌注特点

    关键词: 兔  动物实验  肝vx2移植瘤  多层螺旋ct  肝血流灌注  

    CT灌注成像,无需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即可达到形态与功能诊断的有机结合,并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1].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MSCT)的应用及新型肝脏专用灌注软件的开发,肝脏MSCT灌注成像已成为研究热点,但目前尚少见有关肝癌的MSCT灌注成像的实验研究报道[2,3].本研究拟通过对兔肝VX2移植瘤MSCT灌注成像,探讨MSCT灌注成像方法及肝血流灌注各...

  • 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氧自由基、一氧化氮、内皮素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关键词: 大鼠  动物实验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自由基  一氧化氮  内皮素  炎性细胞因子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脏外科疾病中常见的病理过程.导致肝脏HIRI的原因很多,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①肝脏缺血期的低氧损伤;②再灌注后肝窦内皮细胞和肝细胞的损伤;③继发于内皮细胞损伤的微循环障碍.但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HIRI大鼠模型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肿瘤...

  • 黄芪在肝硬化防治中作用的再探讨

    关键词: 黄芪  肝硬化  中医药疗法  肝功能  肝纤维化  

    肝硬化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国内有文献报道中药黄芪治疗肝硬化有较好的效果,能起到改善肝功能及延缓肝纤维化的作用,本实验通过观察黄芪治疗肝硬化过程中肝功能及肝脏病理改变,对其作用进行再探讨.

  • 丙型肝炎病毒E1、E2蛋白表达及诊断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e1  丙型肝炎病毒e2  蛋白表达  丙型肝炎  基因编码  包膜糖蛋白  

    丙型肝炎病毒(ECV)基因编码的E1和E2是病毒体包膜糖蛋白,该蛋白在昆虫细胞中已成功进行表达[1,2].本研究应用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中表达HCV包膜糖蛋白E1和E2,并用于丙型肝炎患儿血清抗体检测.

  • 29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关键词: 妊娠期  病毒性肝炎  围产儿  死亡  胎盘屏障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较为常见,但对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围产儿死亡报道较少.现就上海市产科肝病监护中心1993年至2004年收治的1 470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中29例围产儿死亡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死亡原因,以便对预防和治疗提出有效措施.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治教训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实验室检查  临床表现  药物治疗  肝功能  

    国外报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病率为30/10万[1],国内报道也随着对该病的认识及检测技术的提高逐年增多[2].现就我院40例PB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断、治疗随访情况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探讨本病的临床特征,同时总结诊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 肝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34例血气变化分析

    关键词: 肝炎  肝硬化  肝性脑病  血气变化分析  发病机制  

    肝性脑病发病机制复杂.本文对34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血气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与肝性脑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从而更好地防治肝性脑病.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沪闵路9585号,邮编:20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