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2-14 19:15:4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护理质量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护理质量论文

篇1

选取2010年5月到2014年5月在我院门诊分诊就诊并且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40例以及同时期门诊分诊就诊但接受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干预组即接受优质护理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3.5±25.3)岁,按照就诊门诊分类包括急诊15例、大内科15例,大外科10例。对照组即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在(54.1±24.9)岁,按照就诊门诊分类包括就诊14例、大内科15例,大外科11例。经过均衡性检验,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就诊门诊分类等方面均衡可比(P>0.05)。两组患者平均年龄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t=0.298,P>0.05);两组患者性别经卡方检验,差异不显著(X2=0.882,P>0.05);两组患者就诊门诊分类经秩和检验,差异不显著(X2=0.221,P>0.05)。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在接诊过程中由护理人员进行相应护理工作,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即患者问,护理人员答的常规工作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则针对患者所就诊门诊进行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环境护理工作等。

(1)导医。

随着医学发展,医院分门别类的专门科室越来越多,很多患者进入医院会犯迷糊,不清楚自己应该挂什么科室,也不知道所需挂的科室正确方向,这个时候就需要专门护理人员的帮助。在门诊大厅设立专门的导医服务窗口,就是在当患者进入门诊大厅后,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病情予以患者正确的引导和指示,帮助患者尽快就医。

(2)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所就诊科室进行相应心理护理,门诊就诊通常时间较短,而患者对于疾病认识不够或者讳疾忌医心态作祟,往往会出现对自己病情避而不谈或者不知道怎么表述的状况,此时需要专门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导,主要帮助患者,回答患者所提出问题,语气要轻柔,态度要诚恳,以期帮助患者消除顾虑,积极心态面对诊疗医师。

(3)环境护理。

保持分诊台的清洁以及随时有人,当患者需要帮助不得不离开分诊台时,要确保分诊台有其他工作人员为后来的患者提供服务,同时,在接诊处安排座椅以及相应报刊杂志,为等候就诊的患者提供舒适而又相对轻松的环境。

(4)健康教育。

很多疾病的治疗需要医护人员的监督和指导,特别是对于门诊患者而言,很多患者习惯于当疾病稍有好转即自行停药,没有按时服药和定期复查的习惯,对此,应成立相应护理团队,对于门诊分诊就诊后患者,在检查或者取药结束后叮嘱患者定时、定量服药,特别是对于一些年纪较大且文化水平较低患者,还要帮助患者弄清楚药物使用和方法和使用剂量,患者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就诊结束后,安排专门经过训练的护理人员对护理质量、满意度问卷以及就诊期间投诉率以及风险事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护理质量问卷和护理满意度问卷均由我院护理部自制,护理质量即参照年度护理质量考核表进行,结果以百分制计算。护理质量包括护理健康宣教、护理态度以及护理环境三个方面内容,每方面内容以百分制计算。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其中计量资料采用数值表示,所采用的统计学方法为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所采用统计方法为X2检验,本次研究中的检验水准采取α=0.05(双侧)。

2.讨论

为方便患者就医,提高病人满意度,很多医院设立了门诊分诊护士。但是,很多医院的分诊门诊并未起到真正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大多数医院的门诊分诊台长期无人服务或者"一问三不知",难以真正起到门诊分诊的服务宗旨。为提高门诊分诊的护理工作质量,我院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引入到门诊分诊护理管理工作当中,以期能够真正做到为患者服务的中心内涵,明显改善医患关系。为探讨优质护理对门诊分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我院在门诊分诊工作中加以优质护理管理措施,门诊分诊工作中的优质护理主要体现在导医模式、心理疏导、环境保持以及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经过多方努力,我院取得了较为满意结果,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就诊期间纠纷和风险事故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

篇2

1.1使护理人员明确了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是以需求为起点,以患者感觉满足为结果,以保证护理质量,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发展医院经济效益。

1.2卫生制度的改革大众法律意识的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服务和护理技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护理质量控制必须要有一整套的管理体系标准来督促实施。

2增强服务意识

质量管理体系运作涉及每一位护理人员,它是全员参与的过程,培养护理人员树立集体意识,自觉维护医院及科室的利益,牢固树立以质量求发展的服务意识[3]。通过综合素质教育培训,建立每月一次护士综合素质考评,收到较好效果,从而激发了护士工作积极性;通过开展各种形式业务培训、技能训练,以满足病人多方位、多层次的需求,同时规定了护理人员与病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方法,对病人要求进行识别、评价、充分理解病人要求,使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能得到及时的反馈,病人的投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达到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工作宗旨。

3规范护理质量管理

3.1完善护理质量监控网络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逐级控制。通过ISO9000标准的认证工作健全了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实行院科控制[1]。科室每周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检查一次;护理部每月定期组织行政和业务查房,定期质检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护理部主任每周跟随主管业务院长各科循环查房,检查护理人员职责执行情况,动态掌握科室工作。建立起自控与互控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护理质控网络,护理部实施院控重点放在管理质量控制上,科室的重点是进行过程质量控制,护士是质量控制的基础,自控的重点是做好质量保证工作,同时每月进行质控讨论分析,及时总结反馈。

3.2建立质量管理三个环节(PDCA)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抓好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过程是我们工作重点。我们按照计划(P)、实施(D)、检查(C)、循环(A)的科学程序进行质控活动[1]。通过及时质控、评价、反馈,好的方面继续发扬,不足之处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将它转移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以达到持续改进目的。

3.3建立各项质量管理标准护理质量管理始于标准,终于标准,根据医院质量及目标要求,护理部制定质量目标,为实现目标制定了护理工作各项管理制度、护理人员职责、护理管理规范、护士行为规范、技术操作规程,疾病护理常规。

3.4制定护理工作作业规范对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护理文件书写、病区管理、消毒隔离、护理人员三基考核、急救物品、无菌物品等管理程序化,提高运作效果;规定对住院病人护理服务过程的控制,确保病人在住院期间得到及时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保证了医疗质量;制定中心药房药品配发作业规范,规范中心药房药品配发流程,真正做好全面质量控制管理,避免差错发生等。

3.5注重培养提高护士长护理管理能力有计划地安排护士长轮流参加培训学习,提高护士长综合素质及管理能力。

3.6规范排班规范全院护理人员排班,注意新老护士搭配,能力强弱互补,有利于各层护理人员职能的发挥,以提高工作效率。

3.7激励机制建立考评激励机制,建立个人综合能力量化考评制度,每月测评考核一次,每月评审一次,实行末尾淘汰制,极大的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4效果评价

2000版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是一套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以顾客为中心系统化管理模式,强调以预防为主,过程控制与持续质量改进,建立起适合我院规模发展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模式,提高了我院整体护理服务水平。

通过ISO9001标准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一年的运用,使我们熟悉管理体系的方法、体系文件管理、护理质量方针和目标的确立、护理服务过程的质量策划和运行的步骤及实施过程方法,增强了责任与过程的透明度,规范了护士的行为,提高了我院整体护理管理水平。

通过再次外审,对护理质量方针目标审核,使我们对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只有实施科学的质量管理,才能进一步规范我们的医疗行为。

【参考文献】

1杨英华.护理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9-141.

2郎志正,翟亚军.医疗卫生组织如何实施2000版ISO9000族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73-77.

篇3

①口腔医疗操作是在充满微生物的口腔内进行,与患者的唾液、血液及黏膜组织直接接触,且治疗过程中涉及的操作多、所需的卫生耗材品种性质各异,医护人员的手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各种公用材料和物品,交叉感染的隐患多;

②治疗时使用的仪器、器械及其配件小巧且精细、贵重,需要进行特殊的保养维护和消毒处理;

③老年患者吞咽反射能力下降,治疗过程中误吞误吸、急症处理等突发事件呈增多趋势,而口腔门诊护士由于长期从事专科操作,其应对突发事件和急救的能力相对欠缺;

④工作模式已逐步从1名护士配合2~4名医生的巡回方式转变为一医一护的四手操作模式,护理人员普遍缺乏相关的培训。可见,科室的护理管理者压力较大。我院现有护理质量控制按照护理部-科室两级管理模式。科室质量管理参照护理部质量管理委员会形式,建立了科内护理质量管理组,即护士长下设5个护理管理组,分别为基础护理操作组(修复专业各种材料的调拌技术)、四手操作组、急救组、医院感染控制组、文明服务组,负责相应工作的培训和考核。组长由具有较丰富临床经验、工作责任心强、素质好的护士经选拔后担任,成员由本诊疗区域内的4~6名护士组成。本方法自2011年7月开始实施,实施3个月后发现组长的工作仍以日常护理配合为主,对分管的质量管理工作执行不佳,分析原因可能主要有:

①个别小组的质量管理标准不够细化,如四手操作技术无相关考核标准;

②组长管理知识和经验缺乏,年轻组长检查年长护士时有顾虑;

③科室护理人员多,组长一人难以负责全科护士的培训,培训时间、效果及可操作性较差;

④护士参与管理的热情不高,认为该工作更倾向于管理层,而非一线护士(组长不认为自己是科室护理管理者);

⑤激励机制不足,组长工作积极性不高。

2改进措施

2.1细化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及内容

借我院护理部修订《护理质量管理检查标准》内容的契机,修订修复科护理质量管理标准。改进措施包括:

①基础操作组修订了符合修复专业特点的《常用材料调拌技术标准》,及时跟进治疗中的新技术新材料;

②结合材料性能,观察不同护士的操作手法特点,总结规范了多种材料的调拌方法并用便于记忆的名称命名,如粘接用玻璃离子水门汀调拌技术——2/3两步加压研磨调拌法等,以保证粘接材料的调拌质量;

③四手操作组对四手操作技术的基本要求如护士坐姿、器械物品传递方法等进行集中培训外,还根据口腔修复的治疗操作规范了符合本专业护理特点的强、弱吸管及三用枪的使用、放置,强调注意事项;

④组织护士对所配合医生的个性化操作特点进行文字性归纳总结,便于替班及轮岗护士了解以提高医护配合默契度;

⑤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椅旁健康宣教,如护士之间相互交流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宣教时机的把握及有针对性的宣教内容;设计定制便签架,各椅位将各种固定及活动义齿戴牙须知、《医患沟通手册》等宣教材料统一集中放置,方便配合护士及时进行椅旁健康宣教;

⑥文明服务组加强就诊安全管理,特别强调协助老年患者进入诊室时,要及时疏通诊疗通道、疏散不必要的停留人员、观察地面有无湿滑情况及工作用仪器设备的管线或放置有其他物品等,提醒患者就坐和起身时留意脚下牙椅手机的尾管管线,避免意外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⑦新增器械设备和材料物品管理的质量标准,小到器械,大到仪器设备都有专人负责,并在仪器上贴有责任人的标签;

⑧将修复专业常用的几百种耗材与信息中心协调实现信息化管理,特别是细化了种植体等高值耗材的管理;

⑨完成了《修复科护理手册》的编写,内容包括科室简介、各护理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常见疾病的护理配合流程、口腔门诊急救护理及应急预案、医院感染控制、常用设备操作流程及护理辅助工作等。科室护士人手一册,使大家工作中有章可循,根据临床工作定期修订手册。

2.2明确组长职责

要求组长根据管理中的难点和重点制订相关质量控制内容的培训计划,并广泛征求全体护士的意见和建议,保证培训内容更贴近临床工作的实际需求。护士长组织组长对完善后的各项管理标准和培训计划进行讨论,制定《护理质量管理组长手册》,包括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培训计划及检查记录单等。明确组长职责,负责协调完成日常工作,参与修改完善本科室的相关制度、工作标准、护理常规与流程等。按计划进行培训、考核并记录。及时对护理工作进行自查、反馈、改进及记录,实现护理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2.3从两个层面开展培训,转变管理理念

(1)护士长对组长集中培训通过聘请外院老师传授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工具的使用,并选派优秀的组长外出学习,提高组长护理管理参与度和积极性。护士长定期结合工作中的实例传授管理经验,提高组长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技巧,如运用二八定律找准关键工作,执行关键制度、训练关键人员、关注关键患者、抓住关键时间,培训方法应以操作演练和情景模拟为主,注重护士的参与性,激发了护士的学习兴趣。要求每位组长能够运用简单的管理评价工具,如PDCA法。管理过程中的特殊情况或个别护士,由护士长协调解决处理。

(2)全员培训,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护理质量标准,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熟练掌握本组质量标准,严格执行,并协助组长培训科室其他护士。如针对口腔门诊护士相对薄弱的急救护理,由组长对本组的几名组员先进行急救护理操作的训练,包括单人或多人CPR技术、口腔门诊误吞误吸的预防和应对措施、门诊急救呼叫流程演练等,经护士长和组长考核合格后,再由急救组组员每人具体负责4~5名护士的培训。急救组组员是培训者和被培训者的双重角色,达到相互学习、监督,共同提高的目的,还解决了组长一人难以负责全科护士培训的问题。

2.4进行全过程护理质量管理

每天诊疗结束后,组长召集组员,将当天工作情况、医护配合问题、接诊的特殊患者等作简短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组长每周按质量控制的标准抽查护理工作,及时记录并向被查护士当面反馈,下一周针对问题及时追踪反馈。每周全体护士例会前召开管理小组讨论会,组长提出存在问题与不足,护士长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规范。护士长必须对质量管理效果及时作出评价和指引,发现运作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方法有偏差,要及时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使之围绕质量管理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并参与共性问题的追踪检查,持续改进护理工作质量,护士长还广泛征求医生对护理配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每半年召开一次医护座谈会。

2.5采取多种激励措施激发各组长工作积极性

护理质量管理组长的工作首先要得到科室领导的重视和认可,组长经过考核和选拔产生,名单在全科朝会上宣布,并在科室的信息园地进行公示。每季度评选一次优秀组长和星级护士,照片张贴在信息园地。各种学习培训优先安排组长,评优评先组长有加分,并与年终绩效挂钩等。

3结果

3.1护理质量

修复科护理质量稳中有升,全年护理部护理质量检查,包括门诊四手操作技术、文明服务、医院感染及急救等方面的内容。2012年护理质量总分为98.88分,2013年护理质量总分为99.5分。

3.2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口腔门诊配合护士主动性及医护的默契程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效率,因此了解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意见建议是我科每年的常规工作,已坚持6年,经医护反馈这一方法可有效促进护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根据临床工作以及医生重点关注内容自设调查表,共包括9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级别,请参评医生就全年科室护理工作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价。2012年底对科室年出诊率超过80%的医生共24名发放问卷,2013年底对同一批共24名医生发放同样问卷。2012年和2013年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4讨论

4.1科内质量管理组的实施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口腔科门诊护士的主要职责是配合、协助医生完成口腔治疗,因此许多护士更关注与医生的配合,忽视患者的感受,影响护理质量,加之现代牙科建筑要求相邻的两个牙科治疗单位设有隔断墙,避免飞沫及气溶胶的污染,这种布局易造成护士相对独立的工作氛围,不利于科室整体的团结协作。建立科内质量管理组,小组之间可通过榜样的正能量作用,带动其他护理人员积极效仿。例如小组中护士对患者恰当亲切的称呼与患者有效的沟通等可以促使周围护理人员学习。成立护理管理小组增加了护士之间的相互交流,组长在检查护士操作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借鉴他人工作中的小技巧,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2科内质量管理组利于提高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修复科门诊技术和材料更新快,设立科内护理质量管理组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如对于口腔修复新材料新技术应用频繁的特点,采取“短平快”的学习形式,实时更新,使低年资护理人员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促进了全科护理操作水平的提高。表1可见,两个年度比较,医生对护理工作9个方面的评价“很满意”率均升高,“一般”率均下降,“很满意”程度增加最为明显的分别是护理操作、整体评价、护患沟通和工作主动性,说明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改进得到了医生的认可。

篇4

世界万物生命最珍贵,而护理工作就是促进和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减轻痛苦的操作过程。护士通常处于医疗、护理工作的第一线,直接承担护理服务和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且24h监护着患者。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和高危性,要求护士必须具有依法行医的素质[1]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同时减轻护理人员的压力,使他们轻装上阵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才能避免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为医院赢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1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

1.1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对护士及实习护士的法律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护理部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法律、法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工作责任心,并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对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使她们熟悉院、科内有关规章制度。

1.2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值班时要集中精力,做到人少事多不忙乱,业务不熟不蛮干,单独值班不松懈,抢救患者不涣散,做到严格交接班。危重患者必须床前交班,交接病情、治疗、护理,尤其应注意检查抢救器材的运行情况;认真执行交接班检查制度,要求做到四看三查一巡视。四看:看医嘱本、病情报告本、体温本、各项记录单是否完善。三查:一查新入院患者处理是否完善;二查术前患者准备是否完善,手术后患者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各种管道是否通畅;三查危重、瘫痪患者是否按时翻身,有无褥疮等;一巡视:对所有患者巡视一遍。

1.3严格消毒隔离,防止院内感染按病种合理安排患者;上班时须穿戴工作衣帽,进行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手术室、供应室、治疗室、抢救室、监护室、婴儿室、新生儿室、产房、换药室每天用紫外线消毒1次,普通病房每周1次,每月做空气监测并留存资料定期监测分析;各种器械、物品及普通病房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禁使用过期的一次性用品、药品等。

1.4防止错误的执行医嘱医嘱内容应明确,一般不执行口头医嘱,并严格三查七对,各班医嘱应做到勤查、细查。

1.5防止各种药物注射时发生差错严格三查七对,多种药同时皮试时应有标记。肌肉注射、皮试液配制后不超过2h。输液时掌握配伍禁忌,液体应随加随换。

1.6防止服药差错不用无标签、过期、变色等可疑的药物,剂量准确,2人核对后发到患者手中,看着患者吃到口中,并随时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1.7防止输血差错严格遵守输血制度防止差错发生。

1.8预防护理并发症昏迷、术后、瘫痪、早产儿等应定时变换,多给患者喂水,防止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1.9加强病房管理,防止意外情况防止患者走失、自杀、坠床、烧伤、烫伤、电击伤等;保持各种管道通畅,防止脱落;危重患者须做检查时应有医护陪检。

1.10防止药物变化错用或毒麻限剧毒药物丢失对不同含量的同一种药物不能盛放于同一瓶内。

1.11防止采集标本时发生差错采集标本时应做好查对制度,并建立登记本,护士与化验室收标本人员共同核对登记,并签全名。

1.12手术室差错事故的预防防止接错患者、错用药物、输错血;防止器械和纱布遗留于创口内。

1.13护理记录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并使用医学术语,不得刮、涂、贴等并注意文辞修饰,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护患纠纷。

1.14言行举动给患者治疗、护理与交流时应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

2提高护士质量、减轻护理人员的压力[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

2.1提高护士的学历档次和学识水平采取分层培训,大抓在职继续教育。

2.2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训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只有扎实过硬的本领,才能做到临危不惧,有信心和能力作出快速的应对。

2.3合理配备护理人员医院应根据床位、工作量合理配备护理人员,杜绝护士超负荷运转。

2.4提高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在职称晋升、评选先进等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5护理人员应正确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包括服务对象、患者家属、医务人员、同事等,争取得到家庭、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保持充沛的精力并投入到工作中。

2.6减少工作中影响健康的隐患护理人员应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医院应为护理人员增强防护措施,保持健康的体魄。

2.7培养兴趣培养广泛的兴趣和个人爱好,保持心情舒畅。

3建立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做到层层把关

医院应重视质量管理,院长是质量改进的第一责任人[3],下设院、科质控组织。护士长每日督促检查本科护理工作,院、科质控组织不定期进行检查,护理部组织各科护士长每季度进行一次互查,对每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登记、分析、总结、反馈,并找出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做到层层把关,从而确保护理活动的质量,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总之,进行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教育、加强队伍建设和质量持续监控是杜绝护理差错事故、防范纠纷发生的有效措施。关心护士的生活与学习,实行人性化、科学化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护理质量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只有对质量进行持续监控,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良性运行和平衡发展,才能确保全程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5

1树立创新观念、树立榜样作用

在国际竞争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创新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1)护士长要树立市场观念,要有服务创新的意识。因为当“宾客关系”时代已进入医院时,医护人员都属于医疗保健服务的“卖方”,要让服务组织具有竞争优势,在竞争中求生存,就要为“宾客”(患者)服务。它既是护士工作多年来反映的价值,也是护理专业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一个方面。(2)要有消费者意识,人民群众作为健康保健的消费者,有权决定自己的消费对象。这就要求护士长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在各个方面树立榜样作用,要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别人做不到的,自己也要努力做到。

2加强责任心、严格质量管理

护理质量的高低是医院护理工作成败的关键,为了确保护理质量,护士长必须加强责任心,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对本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做到年有计划、季有安排、月有重点、周有实施。每天有重点的检查护士的工作并作记录。好的方面在晨会上给予表扬,出现问题时与当事人核实并指出问题所在,指导应怎样做,共性问题会上讨论解决。总之,要将问题彻底解决,将每一项护理工作做好。

2.1激励护士业务进取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事业的发展、高新仪器的应用,给护理工作赋予新的内涵。所以,作为护士长不仅自己要学习,更应该唤起护士的求知欲望,因为在职学习既可以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又可以提高护士的实际能力。具体做法:(1)每周组织一次业务学习,为了保证参加的人数,将学习内容时间化整为零定为晨会后15~30min。(2)加强三基训练,为将所学知识落在实处,我们将拟订每月三基考试复习范围计划,每月进行一次考试与考核,以达到真正掌握之目的。(3)鼓励护士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安排班次,为护士创造条件。

2.2制定质控重点工作每月由护士长和质控员根据本护理单元存在的问题制定质控重点工作,晨会宣布以取得共识,做到全员参与、人人有责。要求护士每月对质控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反馈给护士长,这样使全体护士了解质控情况,促进了规范化管理和各项工作的落实,对全面提高护理质量起到很好的作用。具体程序:(1)找出存在的问题与责任人。(2)依据上述问题制定本月质控重点。(3)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4)不定期抽查反馈,查阅问题解决的程度。

2.3完善护理查房制度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求知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逐步完善护理查房制度,在过去的业务查房和教学查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护理缺陷查房,做到警钟长鸣,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查房方法:(1)业务查房和教学查房一般选择特色病种且病情较重的住院患者为查房对象。具体查法:①所有参加人员准备(包括高、中护的学生),翻阅病历,询问病情、查体、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查阅有关文献,拓宽护理人员的知识面。②责任1护士报告病例和主要的治疗。③责任2护士提出护理问题及采取了哪些护理措施。④护士长提问相关及边缘的问题,大家积极发言并讨论补充护理问题是否准确,措施是否得当。⑤护士长进行评价,是否解决了重点、难点问题。并总评本次查房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2)护理缺陷查房我们应该安全每一天、每一个患者、每一次护理、每一项治疗。如果没有护理安全就无从谈护理的质量。因此,凡出现护理缺陷的苗头,马上组织大家积极采取措施相互堵漏,进行查房首先找其原因,三查七对做的如何,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使大家尤其是当事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大家均要引以为鉴,达到护理安全。

3讲究管理艺术、提高管理水平

在医院管理中护士长是基层微观管理者,而在其管理系统内护士长即是决策者又是监督者,并且负责护理、教学、科研及科室的一些工作,这就要求护士长不要过多忙于琐事,而要讲究管理艺术,充分发挥护士的长处,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协调好医、护、患之间的关系。

3.1调动护士的积极性针对每个护士的心理需求、工作能力、知识结构、健康状况等不同的方式领导她们,尊重她们。工作上多鼓励赞赏,少指责抱怨,坦诚相待每一位护士。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发挥群体优势。使病区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保证。

篇6

选取我校临床带教教师110人以及高职护理专业实习学生110人。教学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具备丰富的实习带教及管理经验。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实习质量调查问卷(临床带教问卷)”以及“实习质量调查问卷(实习学生问卷)”。临床带教用表内容:(1)临床带教教师基本情况(年龄、学历、技术职称、从事工作方向及时间、带教工作年限及所在科室等)。(2)调查问卷(临床带教情况、带教学生实习情况及实习考评情况等)。每个问题下设2~10个答案,由被调查者根据实际情况和意愿填写个人情况或在适合的选项上打“√”。实习学生用表包括实习目的性、个人实习情况及能力提高、影响实习相关因素3方面。每个问题下设2~19个答案,由被调查者根据实际情况在适合的选项上打“√”。问卷调查以不记名形式进行,并保证所填内容保密。向110名临床带教教师及实习学生各发放问卷110份,回收率100.0%,其中临床带教问卷有效率为100.0%,实习学生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0.9%。

1.2.2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均输入计算机“临床带教问卷”及“实习学生问卷”数据库,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临床带教

教师一般情况(调查显示,临床带教教师护龄在10年以内者占73.6%,初级职称者占69.1%,本科学历者占57.3%,其中带教时间5年及以下者占67.3%。

2.2学生临床实习现状

2.2.1实习概况

在对实习学生的调查中,有78.0%的学生认为实习是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打基础,实习时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实习的学生占78.0%,但仅有47.0%的学生关心实习质量。调查显示,多数情况下临床带教是一对一形式。33.0%的学生认为实习医院的病种及病例数量完全满足实习需求,54.0%的学生认为大致满足;45.0%的学生认为动手机会很多,带教教师能给予充分指导;31.0%的学生每周会有一次参与病例讨论或听讲座的机会,56.0%的学生至少每月有一次这样的学习机会。但是,67.0%的学生并不清楚实习期间应该如何学习,82.0%的学生不会使用实纲指导自己实习。

2.2.2实习项目

当问到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负担来源时,44.0%的学生认为负担来自病人,40.0%的学生认为负担来自个人适应能力,41.0%的学生认为临床工作给自己带来负担。同时学生认为实习中最大问题是病人配合程度。大多数病人愿意让学生为其做无创性操作和生活护理,有32.0%的学生认为病人并不愿意自己为其做有创性操作。在对临床带教及实习学生的调查中显示,教师愿意让学生做的以及学生在实习中做的最多的事情依次是:测生命体征、输液、晨间护理、注射、巡视病房、发药、送标本化验、采集标本、配合抢救、书写记录。在对学生的调查中了解到46.0%的学生在实习期间没有书写过护理病历。笔者选取吸氧、导尿、下胃管、采动脉血、头皮静脉穿刺、留置针等几项操作,以了解学生实习期间操作次数情况,

2.2.3能力提高

当问到通过实习感觉自己哪方面提高最快时,有44.0%的学生认为临床综合能力提高最快,41.0%的学生认为临床操作技能提高最快。84.0%的学生认为自己和周围同学关系很好,并且能一起讨论学习。当遇到不懂问题时获得答案的方法依次为:请教带教教师(94.0%)、与同学讨论(53.0%)、查找相关书籍(34.0%)、利用搜索引擎(28.0%)、查阅文献期刊(4.0%)、检索数据库(3.0%)。带教教师及实习学生对学生信息采集、计算机应用、医疗文件书写、医患沟通、动手操作5方面能力的评价情况。

2.3学生临床实习评价现状

2.3.1评价时间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临床带教教师认为每月对实习学生进行一次考核更合理,并且在实际中70.9%2.3.2评价内容调查显示,基护、内护、外护、妇护、儿护以及健康评估等科目中,对基础护理学内容的考核占了重要部分。但有58.2%的临床带教教师认为实习评价内容应涵盖基护、内护、外护、妇护、儿护这几科内容。

2.3.3评价形式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带教教师认为采用理论+技能的考核形式有利于学生实习。

2.3.4评价依据

调查显示,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临床带教教师大多依据自己的主观认识,参考学生自评、实习小组其他成员评价以及病人评价的比例较少。此外,调查显示95.5%的临床带教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没有统一评价工具。

3讨论

调查显示,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带教教师较少参考实习小组其他成员、病人以及学生自己的评价。而病人作为学生直接接触的服务对象,其评价往往更客观。同时,Susanne等认为在临床实习中同行评价与自我评价比教师评价更有效。由此可见,评价主体多样化才能使学生评价更加客观有效。目前各教学医院对实习质量评价的内容没有统一,仍以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为主。关于护理操作技能方面有较客观、全面且量化、细化评价标准,而关于学生独立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伦理和法律意识方面的评价标准还不够全面、具体。调查显示,目前在临床一线工作并从事实习带教任务人员工作年限及带教年限相对较短,其自身还处在学习锻炼阶段,大多缺乏临床及带教经验。此外,多数带教教师对学生评价时没有统一的评价工具作指导,这使得其对学生的评价过于主观且缺乏规范性。同时调查显示,虽然有44.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临床综合能力在实习中提高最快,但大多数人认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幅度不大、医疗文件书写水平一般、获取信息的途径相对单一,而这些能力却是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实习过程中,虽有45.0%的学生认为自己动手机会很多,但实际操作最多的还是测量生命体征、晨间护理这样的无创性操作和生活护理,而像导尿、下胃管、采动脉血这样的有创性操作几乎很少有机会动手,医疗文件也很少书写。该结果的出现和现行实纲没有明确学生实习期间的实习项目有关,也和学生不会使用实纲、实习较盲目、临床带教缺乏规范性有一定关系。综上所述,研究、建立一套标准量化、操作性强、科学有效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的护理临床实习质量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学生自我发展和提高的方向,是带教教师实施临床教学活动的标杆,是学校对学生实习质量考核评价的工具。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应用质量评价体系,能使整个临床护理教学活动有效地控制在实习目标范围之内,避免学生实习的盲目性和带教工作的随意性,实现学校对学生实习的监控和引导,保证实习教学质量。

4对建立高职护理专业

临床实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国内外关于实习学生临床表现的评价一直备受关注,研究出了多种评价方法。国际上以美国的护理教育评价系统最具代表性。然而,由于国外护理教育体制、文化、风俗习惯、语言等方面的差异,未必适合我国国情。我国对护生实习质量评价的研究,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实际工作方面都较为滞后,不同学历层次护生实习评价标准不健全,且相关研究较少。现就本次调查结果,对建立高职护理专业临床实习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建议。

4.1多主体综合评价

构建指标体系时应进行多主体评价,以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2依据护理专业

培养目标、岗位需求、核心能力确定评价标准国内外多是依据高等护理教育培养目标和标准,结合教育理念及现实情况来制定学生实习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丰富但不尽相同。近年来,重视能力培养和考评,从职业角度对学生能力进行测评已经成为国外护理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4.3建立科学、实用的实习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有了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就有了方向、内容、标准,评价结果才有意义。所以,应建立一套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科学、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篇7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人员的根本任务。有利于提高疗效,缩短治疗周期,降低疾病复发率和减轻病人经济负担。但是,有效的健康教育必须贯穿于病人治疗与康复的始终,否则,不仅疾病不能康复,而且还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项内容往往不到位。即使进行,也只限于向病人介绍一些住院知识与一般疾病常识,或者照本宣读一些注意事项,根本不管病人能否掌握与满足。经过3年来的尝试,我们感受到有多种因素影响了护士健康教育效果。其中最重要的是护士的素质能力。其次,健康教育的对象是患病的人,即病人的接受能力。另外,健康教育的环境,即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试析如上:

1影响护理健康教育质量因素

1.1护理方面的因素:①观念陈旧,对护士角色认识偏差。相当多的人员只注重执行各项治疗与分级护理要求,观念仍未更新,接受新知识能力偏低,不能正确认识护士角色的多元化,教育角色认识偏差,给护理开教育活动带来了困难。②知识受限,缺乏教育能力。新知识接受差,缺乏教育知识的技能。不了解病人教育的基本程序,不知如何施教。

1.2患者方面的因素:①由于社会观念及传统思想,病人认为护士只能打针、输液、伺候人,没有知识性,所以对护士的信任度和依从性远远低于医生。②我国尚属于发展中国家,国民素质偏差较大,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存在很大差别。③病人的健康状况、学习动机、学习方式等都是影响其效果的因素。

1.3环境因素:①健康教育的环境,直接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如:人员编制不足等。②缺乏发挥职能作用的支持系统。如:医护配合协调性差、各项考核制度配套性差,后勤缺乏保障等。

2对策

2.1护理方面的对策:①从长远利益出发,作为医院管理者有责任与使命投人一定的财力和精力,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在职教育,还应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与学术会,使每个在职护士都能真正地了解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从思想上认识到这是护士的根本任务,真正适应新模式下角色的多元化。②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健康教育的程序,按程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保证目标实现了掌握与疾病护理相关的知识,包括专科护理知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疾病预防、卫生保健、药理学、营养学、行业科学、伦理学、医学新进展等知识,掌握护患交流技巧,适当的教育方式、方法,获得患者的信任。护理工作者要加强自修、自学,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具备健康教育的能力。③医院要重视、支持护理工作者的进修学习。创造条件参加短期培训、学术讲座,开阔眼界,活跃思路,学习健康教育理论以指导实践。

2.2患者方面的对策:①护士要掌握礼仪知识,树立自己的职业形象。逐步消除偏见,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与依从性。②掌握护患沟通技巧,掌握病人的心理、社会、家庭状况。有的放矢,方式恰当、灵活、因人、因时、因地、因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途径保证有效的健教育。③根据病人的健康状况和对疾病各个阶段的反应,灵活机动,做好指导性工作,确实解决病人的需求,还要使其学会离开医院后的自我护理技巧,并教给家属必要的知识,做好配合工作以加强教育效果。

2.3环境方面的对策:①合理配备临床护理人员,在床边为病人讲解,一对一的指导,效果最好。②医院应做到护士的职称、学历和继续教育要求相吻合,提高各级人员的教育能力,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管理考核方案应明确质量目标及相床的奖惩措施,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工作到位,质量提高。③医院应消除分工差别,着眼角度不同造成的认识差异,加强医护工作的协调。并促进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加大保障供给,配合临床工作,全方位服务患者。

3体会

3.1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具有提高病人依从性、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增强各种治疗效果的作用。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健康教育将成为一些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3.2做好健康教育,可以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取消偏见,有利于社会及患者进一步认识护理工作。

3.3在法制日益健全、新型护患关系的今天,不能保证质量的健康教育也容易引起纠纷,我们护理人员还应提高法律意识,做到自强、自尊、自爱、自护。

3.4健康教育需社会参与。全社会参与健康教育的含义一方面是全社会都要接受健康教育,另一方面是全社都是宣传健康知识的生力军,只有全社会参与健康教育,才能使健康知识真正普及到人,最终使非科学、伪科学失去群众基础,使群众真正得到健康教育所带来的实惠。

篇8

我乡镇卫生院2011年至今成立了社区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员包括4名主管护师以及8名护师,对组员的要求是:有很丰富的临床经验,工作资历较深,是护理骨干,为人做事公平公正,并自愿作为担任者,具有奉献精神。

1.2方法:

参考卫生部一级医院的护理质量标准,同时根据国内外先进的社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经验,制定符合我院实情的社区医院护理的基础标准、环节质量以及终极标准。每个标准都是根据检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整改、追踪落实五个部分来落实质量管理。其中检查主要是通过与患者的直接沟通、发放不同类型的调查表、本身的质控以及护士长的质控或者护理部的质控等几种途径来获得;分析原因是对于现实中的问题,尽可能及时地向当事人反映,同时连同质控组的成员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经过讨论来决定改进的措施;整改主要是经由护理部的领导以及护士长的指导以及监督,由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帮助以及配合,通过护理人员来实施质量改进,并且在护士会议上进行定期反馈相关内容,而质量管理控制体内的完善包括护理人员本人的评价、患者评价、科室的评价、科室间的评价以及护理部的评价五个部分来完成。

2结果

社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经过引进持续质量改进后,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护患关系趋向和谐,患者满意度得到大幅度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的熟知度得到提升,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也有所提高,护理纠纷以及事故发生次数下降明显,详见表1。

3讨论

持续质量改进没有统一的标准,而美国卫生委员会对持续质量改进的定义是指一个在新水准水平运行的程序,并且该质量属于超前水平。全面的质量管理从以前质量保证转变为持续的质量改进(更为新型的一种体制)。持续质量改进包含几个内容:①过程改进:过程质量改进是质量改进最为根本的部分,质量改进主要经过程的改进来体现。②持续性改进:以现有质量过程作为基础,对于患者不甚满意的问题通过分析寻找原因,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护理质量。③预防性改进:质量改进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发生问题,而不是局限于问题发生以后所做的检查以及补救。若是事前得到有效的质量控制,就能使质量改进更为永久性和根本性。通过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我院社区医院在全院护理的综合质量得到提升。本院为了提高社区医院质量,做到以下几点:①完善本院社区医院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标准,明确各岗位的职责。②加强了护理人员的培训,以患者为中心来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进而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③加强环节的质控,提高护理的质量。本院社区医院经过连续3年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护理人员对提高护理质量意识有所增强,经质控检查、评估、征询患者意见以及评估,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改善的措施,使护理管理工作更规范化、科学化。

篇9

选择于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XXX省XXX市XXX医院骨科住院的208例患者,其中,男性146例,占70.19%,女性62例,占29.81%;年龄16~79岁,平均年龄(49.71±8.63)。

1.2方法

1.2.1成立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进行科室总动员,号召大家积极参与

2009年11月11日卫生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护理工作讨论会,会上医政司护理管理处郭燕红处长强调当前抓好基础护理的重要性,而后连续《“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下发,并在南京召开了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院领导组织护理部管理者讨论并且分析当前的形势,在院领导的支持下,由护理部主任牵头,科室护士长统一管理,让全科护士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指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施的意义,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能充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落实党和政府的医疗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可很好的为广大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1.2.2正确认识基础护理在临床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通过召开骨科专题会议,让护士尤其是新护士对基础护理在临床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有正确的认识:基础护理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活护理,让住院病人清洁,也让病人舒适,而且是落实整体护理、提高临床护理专业水平的重要基础。基础护理工作在护士和患者之间有良好的沟通起桥梁作用,能够在第一时间为患者解决一些迫切需要的问题,为患者提供全面、耐心、主动、细致的护理服务。通过每周二次小讲课、不定时晨间提问,每月一次护理查房,讲授基础护理理论及实践,强化护士对基础护理重要性的认知。

1.2.3领悟优质服务理念精髓,转变护士服务理念

护士作为医院基础护理的具体操作者,在基础护理工作中不断强化护士的主动服务、按需服务、不依赖家属等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让护士真正领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意义,理解其内涵。先后开展了“假如我是病人”的换位思考活动,要求全体护士在为病人进行临床护理之前进行换位思考,站在病人和病人家属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采取人性化的护理行动,让病人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感动。反复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贯输和活动的开展,有效转变护士的服务心态和行为,使她们自觉地给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举动,使病人满意和感动。

1.2.4组织护士学习与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

在科室内利用授课、小组讨论等形式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创优工程”相关文件和知识,使全体护理人员掌握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做法,领悟其精髓。争取得到医院护理部和其他领导的大力支持,派护士长和护理骨干参加区内、市内的“创优”专题培训班。

1.2.5建立护理层级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基础护理实施到位

根据护士的护龄、职称、技术等能力建立由护士长、责任护士、护士组成的基础护理三级质量控制体系。护士长每周抽查,月底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而责任护士在上午、下午下班前都要检查各组基础护理工作落实情况。采用全面检查、随机检查和定期检查三种检查方案相结合的方法,使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临床护理,确保各项基础护理实施到位。同时,要求护士长、责任护士、指导和管理护士。

1.2.6绩效考核,实施护士奖金分配

改变以往的奖金分配制度,根据护士护理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护理患者的数量、护理的质量、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绩效考核,重点倾向于临床一线的护士,提高夜班补贴,做到客观公平。

1.2.7责任护士对骨科患者推出人性化举措

骨科患者由于肢体创伤、骨折、瘫痪等因素大部份需卧床休息,基础护理工作相对繁重。而责任护理护理工作的质量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住院期间患者的舒适度、安全等密切相关,责任护士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提高其护理工作的质量:(1)骨科内设立“创优”服务意见征集本,责任护士除护理治疗外,其他时间也到骨科患者床边征求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记录在册,并根据患者的意见进行护理服务的不断改进。(2)责任护士做到微笑服务,在工作中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不将生活或者工作中自己的不良情绪带给骨科患者。对每一位新入院患者做到笑脸相迎,进入每个病房,微笑与患者打招呼,微笑回答患者的疑问等。(3)认真落实基础、生活护理,待患者如亲人,使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4)责任护士为开通绿色生命通道。急患者所急,断指、断肢患者入院时在第一时间为其做好术前准备,尽快送上手术,再协助办理入院手续,为患者的断指断肢的再植成功赢得时间,减少患者伤残率。(5)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全程康复护理。在患者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前由骨科责任护士负责患者康复指导和锻炼工作,有效促进了患者功能的早日康复。

1.3效果观察

基础护理合格率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按照护理部下发的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测评,患者满意度由患者在出院时对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填写。

2.结果

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前,基础护理合格率为81.76%;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到84.59%;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基础护理合格率为90.87%;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到92.79%,实现了护理零投诉,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2检验发现,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在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10

护理工作是为病人服务的职业。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护理服务范围的不断拓展,人们对护理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为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过程控制提供了保证[1]。质量是医院生存的前提,没有质量医院就无法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以质量求发展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核心,是坚持持续改进。我院在经历创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和2000版ISO9000标准的认证,从中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持续改进具有更重要意义,通过一年来的实践,在规范护理人员行为基础上,进一步贯彻落实持续改进工作过程中,我们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质量意识

树立以质量求发展的意识。护理质量要适应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的需要,护理人员应把质量第一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工作中,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2]。要想抓好护理质量管理,就必须抓好管理制度、规范化标准及质量目标的落实。

1.1使护理人员明确了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是以需求为起点,以患者感觉满足为结果,以保证护理质量,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发展医院经济效益。

1.2卫生制度的改革大众法律意识的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服务和护理技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护理质量控制必须要有一整套的管理体系标准来督促实施。

2增强服务意识

质量管理体系运作涉及每一位护理人员,它是全员参与的过程,培养护理人员树立集体意识,自觉维护医院及科室的利益,牢固树立以质量求发展的服务意识[3]。通过综合素质教育培训,建立每月一次护士综合素质考评,收到较好效果,从而激发了护士工作积极性;通过开展各种形式业务培训、技能训练,以满足病人多方位、多层次的需求,同时规定了护理人员与病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方法,对病人要求进行识别、评价、充分理解病人要求,使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能得到及时的反馈,病人的投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达到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工作宗旨。

3规范护理质量管理

3.1完善护理质量监控网络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逐级控制。通过ISO9000标准的认证工作健全了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实行院科控制[1]。科室每周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检查一次;护理部每月定期组织行政和业务查房,定期质检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护理部主任每周跟随主管业务院长各科循环查房,检查护理人员职责执行情况,动态掌握科室工作。建立起自控与互控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护理质控网络,护理部实施院控重点放在管理质量控制上,科室的重点是进行过程质量控制,护士是质量控制的基础,自控的重点是做好质量保证工作,同时每月进行质控讨论分析,及时总结反馈。

3.2建立质量管理三个环节(PDCA)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抓好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过程是我们工作重点。我们按照计划(P)、实施(D)、检查(C)、循环(A)的科学程序进行质控活动[1]。通过及时质控、评价、反馈,好的方面继续发扬,不足之处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将它转移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以达到持续改进目的。

3.3建立各项质量管理标准护理质量管理始于标准,终于标准,根据医院质量及目标要求,护理部制定质量目标,为实现目标制定了护理工作各项管理制度、护理人员职责、护理管理规范、护士行为规范、技术操作规程,疾病护理常规。

3.4制定护理工作作业规范对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护理文件书写、病区管理、消毒隔离、护理人员三基考核、急救物品、无菌物品等管理程序化,提高运作效果;规定对住院病人护理服务过程的控制,确保病人在住院期间得到及时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保证了医疗质量;制定中心药房药品配发作业规范,规范中心药房药品配发流程,真正做好全面质量控制管理,避免差错发生等。

3.5注重培养提高护士长护理管理能力有计划地安排护士长轮流参加培训学习,提高护士长综合素质及管理能力。

3.6规范排班规范全院护理人员排班,注意新老护士搭配,能力强弱互补,有利于各层护理人员职能的发挥,以提高工作效率。

3.7激励机制建立考评激励机制,建立个人综合能力量化考评制度,每月测评考核一次,每月评审一次,实行末尾淘汰制,极大的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4效果评价

2000版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是一套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以顾客为中心系统化管理模式,强调以预防为主,过程控制与持续质量改进,建立起适合我院规模发展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模式,提高了我院整体护理服务水平。

通过ISO9001标准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一年的运用,使我们熟悉管理体系的方法、体系文件管理、护理质量方针和目标的确立、护理服务过程的质量策划和运行的步骤及实施过程方法,增强了责任与过程的透明度,规范了护士的行为,提高了我院整体护理管理水平。

通过再次外审,对护理质量方针目标审核,使我们对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只有实施科学的质量管理,才能进一步规范我们的医疗行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