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德育渗透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1-01 12:00:3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数学德育渗透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数学德育渗透总结

篇1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倡导原创文章)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数据收集复习的有关知识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的有关知识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倡导原创文章)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篇2

《泌尿学学报》刊登另一项研究建议,每天取适量柠檬汁,以2:1的比例用柠檬汁兑水饮用,效果良好。柠檬汁稀释后味道更好,尿液量也会大大增加。务必牢记:尿液越浓,肾结石危险越大。

稍胖的老人寿命更长

许多老年人都深受三高问题的困扰,尤其是那些肥胖的老年人,因此,人们觉得老年人还是瘦点比胖点好,就像那句俗语说的:“千金难买老来瘦”。但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老年人胖点要比瘦点好,甚至稍胖的老人寿命更长。

研究发现,只有肥胖超过标准体重35%~40%时,才容易导致疾病发生,体重稍微超过正常值其实更有益于健康长寿。因为胖人的皮下脂肪层较厚,抗寒、抗病能力比瘦人强,更经得起疾病的“折磨”。而瘦人抵抗力相对较弱,对环境的适应性差,特别是对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急性传染病,都比胖人的发病率高,而且预后差。研究还发现,60~70岁的老年人肌肉开始出现萎缩,男子每10年萎缩4%,而妇女则可能达到6%。女性如果从50岁时体重显著减轻的话,更易发生骨折,尤其是髋关节骨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另外,体瘦者内脏下垂的发病率很高,最明显的是胃下垂。

睡眠时间和次数可能由基因决定

研究发现,人们睡眠持续时间或者次数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保证睡眠有两个很重要因素: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大约有1%~2%的人表示,他们从小就很嗜睡,几乎每晚至少都要睡足10个小时。这样的“嗜睡者”其实是正常的,他们每天都需要足够长的睡觉时间才能让身体机能正常运行。相比其他人,他们如果睡眠不够,免疫机能更容易受损。

专家总结喝酒伤身时刻表

饮酒过量有害健康。英国《每日邮报》最新载文,刊出了多位专家总结出的不同时间点酒精对人体的影响。

晚上8点:饮酒后最易兴奋。一杯酒下肚就会提高多巴胺、血清素等4种可以使大脑产生欣的化学物质水平。

晚上10点:酒后口无遮拦。饮酒两小时后,自信心会倍增,但判断力更差。

晚上11点:最不适宜喝威士忌。

午夜12点:女性醉酒更快。女性脂肪多,水分少,加之女性体内处理酒精的肝脏酶水平低,因而更容易醉酒。

凌晨2点:酒后大吃烧烤很危险。酒后烧烤吃得多,容易诱发呕吐,甚至胃出血。

凌晨4点:影响睡眠。过量饮酒使人很难进入深睡阶段,起夜次数多,醒来仍觉疲倦。

上午7点:酒后脱水导致头痛。即使半夜之后没再喝酒,血液酒精水平和脱水也可能导致头痛等宿醉症状。

上午9点:油炸食物加重宿醉症状。酒后没睡好会导致醒来时血糖偏低,想吃油炸食物。但这又会刺激胃酸过度分泌,导致胃部不适。

上午11点:感觉最难受。由于肝脏、肾脏等器官都忙于处理酒精,11点是宿醉最难受的时候,更容易抑郁、焦虑和易怒,体温增加、心跳加快且血压升高。

下午1点:身体开始恢复。此时,宿醉影响减退,身体开始恢复,但仍会感觉没睡好或胃部不适。

头发可记录情绪

加拿大科学家发现,头发中包含一种反映压力大小的激素皮质醇,这种皮质醇的信息可以在头发中保留至少6个月。因此,头发可以告诉你,过去半年多你过得轻松还是紧张,经受了多少压力。

即便头发脱离了身体,这种信息依然会被保留。从不同时间段生长出的头发,可以反映出那个时间点你的身体经历过什么样的变化,如受精神打击、毒物侵袭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要一直留着头发不剪,过去就一直如影随形。如果说头发是过往压力、情绪的鲜活记录,那么,通过剪去长发来剪断牵挂,还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科学家找到“老年痴呆症抗体”

新近出版的《美国科学院学报》刊登一项最新研究宣称,纽约伦斯勒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已经研究并造出了一种“老年痴呆症抗体”。这种“老年痴呆症抗体”可以中和会导致老年痴呆症的有害蛋白质――“β-淀粉样蛋白”。科学家表示,这项新研究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帕金森症等复杂疾病的病理,同时也有助于研究出可治疗多种疾病抗体的新药物。

蘑菇炒蛋有助预防胰腺癌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富含微量元素硒和镍的饮食,比如蘑菇炒蛋,有助于预防胰腺癌。

研究人员发现,高水平的硒、镍可以降低胰腺癌风险。富含镍的食物包括芦笋、蘑菇、梨、豆类和茶;富含硒的食品包括巴西坚果、葵花子、鸡蛋和多脂鱼类如金枪鱼和沙丁鱼。而高浓度的铅、砷和镉可促进患病几率,烟草中就含有镉。数据显示,吸烟者占胰腺癌患者的三分之一。专家推荐,鸡蛋富含硒,而蘑菇中富含镍,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的蘑菇煎蛋卷,或者蘑菇炒蛋可起到预防胰腺癌的作用。不同种类的蘑菇都有此作用。

睡眠不连贯损害长期记忆

美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如果只是睡眠时间充足,但睡眠时常中断,有可能会损害长期记忆。

研究者运用光遗传学技术,改变小鼠的特定脑细胞。当小鼠入睡后,研究人员向它们的大脑发射光脉冲,打断小鼠的睡眠但不影响其总体睡眠时间。在如此持续干扰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将小鼠一只只单独放入实验箱,每个箱内放有两件物品,其中一件是小鼠早已熟识的旧物,另一件是小鼠此前没见过的东西。如果小鼠能连贯睡眠,那么它观察新物件的时间比旧物长。

实验结果显示,那些不连贯睡眠的小鼠对新旧物品的观察时间和兴趣相同,这说明小鼠的长期记忆受到影响。研究者由此认为,无论睡眠总时长或深度如何,一段最低限度的连贯睡眠对强化记忆至关重要。

篇3

教育以德育为先,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之前,先要教会学生做人.21世纪是一个在经济、科技与人才各方面竞争激烈的世纪,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从目前我国乡镇高中生的情况来看,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等行为十分常见,这些现象说明强化学校德育建设已经非常迫切.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承担其这份责任,在平时的教学中,合理渗透德育教育,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修养,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一、数学教学中渗透的德育原则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乡镇高中教育任务日趋的紧迫,进行德育教育是奠定我国国民基本素养的战略对策.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承担起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目的,要从数学课程文化的角度对新课程进行研究,有效促进其与德育教育的整合,而在实现两者整合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有机整合原则.数学学科的根本任务应该与德育大纲相结合,使德育的内容能够完全融合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数学知识作为教学主线,教师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找到其与德育教育的内在联系,合理选择材料,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更好的促进高中德育的实施.德育与数学学科的结合,要合理、自然,要充分体现我国德育教育的要求.2.方向原则.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作为依据,要坚持全面发展的德育目标,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发扬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与道德品质,使学生向着更加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1].3.循序原则任何教育活动都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思维特点入手,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教育,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如进行“统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同总结生活中吸烟者与肺癌者的统计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4.情感原则.人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是紧密联系的.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中饱含真情,穿插介绍有关数学史、数学符号、数学思想、方法等的产生和发展等,这些往往可使学生思维兴奋,兴趣倍增.真情是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和桥梁,教师有情感的投入,讲述娓娓动听,就会使学生受到感染,激情洋溢,产生共鸣、认同,以至内化.

二、乡镇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整合的有效对策

1.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高中数学教学在无形之中受到了高考的影响,“重知识、轻教育”的现象在如今的教学活动中屡见不鲜.虽然专业知识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非常重要,但教师在强调数学专业知识时,也要将德育活动良好的融入其中,发挥出德育的良好作用.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拥有优秀的品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讲授专业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真诚的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真正的情感.数学本身的抽象性使得数学课变得更加枯燥.教师要为学生打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就要开感教育,将德育恰到好处的融入到数学教学当中.数学知识中折射出的人生哲理所包含的情感力量能够有助于数学教学.经过实践得知,学生对于此种类型的数学课甚是喜欢,并且对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更加愿意接受,在这种情形下,师生的感情容易建立起来,进而有利于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2].(1)于无声处———激励的艺术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看似枯燥,但是创设新颖的教学情景可以让整个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让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具体,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活跃课堂氛围.围绕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在教学当中的某个环节创设一些独具内涵、十分新颖的教学情景,不但能够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发挥其自身学习能动性,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此外,数学课堂是动态变化的课堂,教师需要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要抓住每一个教育机会.例如,在某节数学课上,一位成绩较好的学生没有认真听讲,教师从眼神当中明显就能看出他不在状态,于是教师叫他回答一道刚讲过的数学问题,可他却没有回答上来,此时教师要调整情绪,慢慢引导该学生的解题思路,将该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另外,教师可对其微笑着说“即使是骏马,也会有偶失前蹄的时候,谦虚才能使人进步.”这样的说教方式不仅对该学生的实力做出了肯定,还提醒了该学生应该如何在课堂中学习,这也在无形之中教育了整个班级的学生.(2)学会合作———交流的艺术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质量,让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在数学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确保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完成问题探究任务,使学生的个人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交流合作的过程是个人经验总结以及知识交流的过程,能够有效的查缺补漏,并弥补原有知识点的不足.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时,学生可以结合原有的知识经验,按照已经学过的知识总结方法,自主完成等差数列知识的探究任务.此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虽然学生给出的答案可能与标准答案不符,但是这个过程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并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懂得如何找寻知识点,让解题过程变得更加简单.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总结能力,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特点,合理的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发挥个人智慧,让学生利用交流的方式,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3].以上也是提高学生德育效果的主要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的同时向学生渗透与德育相关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传授无需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只需要在教学的同时慢慢渗透,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提高学生学习的敏锐性,教师需要不断精炼语言,锻炼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在讲解数学知识的同时,融入德育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2.高中数学教师的爱心.数学是抽象思维较强的学科,学生需要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来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并能够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从正确的角度进行思考.由于不是每位学生的数学基础都扎实,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学能力,保证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融入个人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教师应鼓励学生完成难度较高的探究任务,并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让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任务.教师要在每次考试以后,对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问题,及时做好总结,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假如某些学生经常犯类似的错误,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一对一的进行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避免错误再次发生.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可以利用模拟考试的方式,不断测试学生的个人能力,假如学生出现类似的错误,也不应大发脾气,应鼓励学生完成错误的纠正任务.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而不是批评.为进一步体现教师的宽容处理态度,在关爱学生的同时,不偏向品学兼优的学生,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才是教师正确的教学态度,才能让教育事业变得更有意义,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在给予学生更多关爱和鼓励的同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予以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改正的机会,才是一名优秀教师应有的表现[5].以上几点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在数学教育阶段,需要不断提高个人情感教育能力,并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不断落实正确的情感德育教育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教师正确的教学态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充满兴趣.一位素质较高、品行兼优、道德标准严谨的教师将为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3.巧设情境,先行组织,寓教于乐.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马上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一个富有趣味而结尾,也会收到不同寻常的结果.在学习立体几何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积极性与兴趣,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①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什么?②你认为下图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①在平面上是圆;②是平面图形,但像走廊,像电视机的背面,像装粮食的斗……教师:大家回答得非常好!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只研究平面几何行不行?学生:不行!教师:对!我们必须走进空间,迎接挑战.同学们,有信心吗?学生:有!这样的情境,在讲课之前就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能使气氛变得非常活跃,达到了引入新课的目的.如果在教学中设计既有前呼,又由后应的例子,教学效果会更好.总之,本文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对乡镇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的德育原则进行了分析;第二方面对乡镇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的德育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作者:陈秋梅 单位:广州市增城区中新中学

参考文献:

[1]徐涛涛.谈高中数学教学反思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9).

[2]高翔.用好微课,优化高中数学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7(11).

篇4

一、高中数学学科德育现状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案例场景:

场景一

学生甲:数学太难了!

学生乙:数学,想说爱你不容易。

学生丙:数学课么,就是讲讲概念,讲讲题,没什么其他的了。

场景二

教师甲:上课讲清每一个概念,讲明每一道题,最后归纳总结一下。

教师乙:德育工作是政教处和班主任的事情,与数学老师无关。

教师丙:数学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就是浪费时间,不如多讲两道题目。

通过以上这些案例可以看出:数学学习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学生接受的数学德育太少。心理因素,意志品质等也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多数数学教师认为数学教学与德育工作就像两条平行线,没有交点。这些都是对数学德育不理解,或认识不到位引起的。张奠宙老师曾在文章中指出:学校教育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要自信,让其坚持自己的想法,进行数学学科德育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1]

所以,在数学学科教学中适时地渗透数学德育,实践教书育人,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

二、春夜喜雨话如何进行数学学科德育渗透

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要求,教师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识上,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就越冷淡,学习愿望就越低落。[2]因此,如果说数学教学是春夜,那数学德育就是喜雨,离开了谁,都不会构成一幅美丽的画。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在数学看似平淡、枯燥、繁锁的教学过程中,适时穿插一些和时事或人生经历相吻合的实例,使课堂教学中不时出现智慧的火花。就像知时好雨,当春乃发,让学生沐浴在春风细雨中。既学习了数学,又滋润了思想。

比如,在正弦函数图像教学时,研究了波峰波谷后,又加上了几句:人生就像这个函数曲线,起起落落。学习也是,有顺境时的波峰状态,就会有逆境时的波谷状态。你们在学习中、生活中不也有时会由顺利阶段进入受挫阶段吗?不要气馁,不要消沉,看看正弦函数曲线吧,记住:波谷过了,就是新的波峰!这时同学们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这样不但对正弦曲线加深了理解,而且激励了不怕挫折顽强的学习意志,真可谓一举两得。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波利亚说“教学生解题是意志的教育,当学生求解出那些对他来说并不太容易的题目时,他学会了败而不馁,学会了赞赏自己微小的进展,学会了等待灵感的到来,学会了当灵感到来后全力以赴,如果在学校里没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他的数学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失败了。”[3]

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对一些难点进行精心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把教育内容化作细雨,随风潜入,于悄无声息中,让教学难点悄悄解决,学生感觉不到难,渐渐的学生就会消除学习数学的恐惧。

3.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我们不但要提倡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在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还要让每个同学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要让学生不但要有“云俱黑”的共性,还要有“火独明”的个性。

在证明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时,按照教材要求只介绍一种推导的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中索性"放任"了一次,将余下的时间留给同学们讨论,思考此问题还有没有其它的推导方法。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同学们给出了多达8种方法,其中有一种最令人欣慰的是运用了新教材中的向量知识来证明。在这样的课堂,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潜能。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增强了自己学习的自信心,他们在解题成功的喜悦中思想得到了升华。

4.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风雨固然让人烦恼,但是风雨过后总会有“花重锦官城”的美景。例如在讲求函数的值域问题时,我观察到学生运用了多种方法都不太理想。就适时点拨:你看这个式子的几何意义是什么?和学过的哪个公式形式上很像?“和两点(cosx,sinx)与(2-2)的斜率公式有点像”,有学生在思索中呓语。“对啊,把函数看作点(cosx,sinx)与(2-2)的斜率范围来理解y的取值范围不就行吗?”,“啊,太妙了” ,一时间教室内一片沸腾。

这时点评说“通过本例的学习,我们应该体会到多角度、多视野地思考问题的重要性。做人也要这样,平时同学们相互之间经常会有一些小矛盾,个人利益上会有一些冲突,这时双方如果都能退一步,则会有”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的感觉。这难道这不正是人生的哲理吗?

三、数学学科德育实践的反思

“数学学科德育”实践对教师组织能力的挑战。数学教师要本着适时,适度和符合学生需求的原则,通过挖掘教材,设计课堂环节,进行数学实德育渗透。这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总结和完善。

实践“数学学科德育”对教师授课时间的挑战。由于实践数学学科德育需要占用一定的授课时间,就需要老师有一定的课堂驾驭能力。草草收场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所以既要完成教学,又能完成德育渗透是对教师授课时间的挑战。

实践“数学学科德育”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挑战。数学教师只有把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更丰富,态度更端正,心理更健康,毅力更坚强。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善于挖掘素材,让恰当的数学问题成为好雨,当春而发,随风潜入,无声润物。做到江船火独明,花重锦官城。这不就是数学学科德育吗?!

参考文献:

篇5

道德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教育中重要的部分。教学过程中有多种途径进行德育教育,数学的历史悠久,我国人民在数学学习中投入了大量的智慧,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德育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实施,探究数学教学中渗入的德育教育途径。

一、因材施教的德育教育

1.依据数学历史的德育教育。数学在中国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其发展经历了古代数学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繁荣期和中西数学的融合期。例如,在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中出现了数学的图案或圆点,西周出现了勾股定理,甲骨文中出现了数学记录等等。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中国数学教学史的介绍,并与西方数学发展历程相比较,可以让学生领会到我国数学发展灿烂文明的文化财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民族自豪感,促进爱国情怀的培养。2.根据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特点进行德育教育。高中是学生思维快速发展的阶段,数学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途径、不同方法去思考问题,培养创造能力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把数学教学的知识点与有关德育教学联系起来,引发对学生爱国思想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现出数学发展也是通过不断解决矛盾、促进事物向前发展的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发展、创造能力和发现能力。3.依据教材进行德育教育。高中教材是针对学生知识传承和思维培养编写的,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思维和知识的教育。德育教学存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适当渗入德育教学思想,但是教学中要保证主要部分的实施,又要保证德育教学的渗透。因此,学生通过教材学习得到知识、培养思维,又能适当进行德育教学,才能达到德育渗透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

1.课前合理引导。数学教学在课前学生预习掌握住课程知识点。教师有意识引导数学知识的历史,学生了解数学课外的知识,意识到数学在中国的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德育教育。随着教育制度和教育目标的发展,数学教学模式和方式出现了快速的发展,以往的死记硬背的方法不能适应数学教学,也不能促进数学的德育实施。课前备课不仅要对知识进行合理预习和规划,还要注意德育教育在其中的渗透。2.课堂中随机寓德育教育与知识教学中。高中数学中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为主,培养学生的辩证的思维。辩证唯物主义在德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数学课堂教学包括知识教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促进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形成并运用到德育观念。例如,通过两个圆之间位置的传授,能够让学生得到:物质时刻能够运动,不同的运动方式产生不同的结果。3.课后小结的德育途径。课后对数学的总结和练习,总结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论联系现实。例如对问题进行解决时,有时会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选择最方便合理的方法。这和高中生对人生的选择一样,人生之路多样,选择符合自身的发展的方向,并积极坚定地坚持下去,才能取得人生的成功。

篇6

初中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基础学科,它是学好物理化学的基础,对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和辩物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有积极作用。数学不论它的形成、发展和应用都贯穿着辩物唯物主义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始终把握住这一点。在传播系统的、科学的知识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着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一、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版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几何的一些知识》、《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我国古代有关三角的一些研究》、《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等阅读教材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一千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四百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州早一千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在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着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二、在比较分析中进行德育渗透

有分析才有发现,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数学中“等”与“不等”,“正”与“负”,“有限”与“无限”,“加”与“减”都是矛盾的对立的,但是我们讲解时若对他们进行细致的比较、对照,就会使学生看到在这些矛盾的统一体中有着相似之处。例如讲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我们可以与一元一次方程对比讲解,学生发现“等”与“不等”虽然对立,但是二者在定义、解法、性质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相同之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不等式的有关知识,同时,也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对立统一的哲学的渗透。如角的推广、函数的定义、轨迹的概念等都是运动和变化的思想在数学中的具体体现;数的、运算法则的对立统一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反映;一些定理、定义、公式、法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依赖,都反映了普遍联系的规律;还有反证法的思想,实际上是矛盾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在讲授相应新课的同时,适时地、恰当地渗透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数学方法的熟练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

三、在引进新知识新概念中渗透

恩格斯曾说过:“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和现实世界脱离……以后被用于世界。”这说明数学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初中代数引进许多新知识、新概念,例如:无理数、负数、函数等,在引进这些概念时,教师如果简单地向学生说明为什么引进,引进它们有何意义,它们又是怎样产生的,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下决心学好这些内容,同时也使学生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这一真理,这样就培养了学生注重实践,注重参与的良好个性品质。

四、在课堂例题、总结时进行渗透

一节课即将结束时,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自己的理解,一定的练习对课本的基本知识、基本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这时教师可以归纳性的作出课堂总结,此时正是教师进行渗透的在好时机,如作“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幂的运算性质、乘法公式”等章节的总结时,可以根据上述课程的特点,加入这样一段话:上述的公式、法则、性质的运用非常广泛,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是我们对许多具体的实例分析归纳总结而形成的一般性法则,希望大家能够很好的灵活运用。短短的几句话就道出了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同时也向学生道出了数学思想。

对于例题、习题的分析讲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但是教师不应该局限于为讲题讲解,为作题而作题,有些题目为我们进行德育渗透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例如:初中数学课本中有许多关于存款、植树的例题和习题,教师如果在讲解时简单的说明:为什么存款为?为什么植树?存款、植树有什么重大意义?这样就能使学生懂得存款是为了支持国家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尽快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植树造林是为了美化环境,造福子孙,培养学生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良好思想品质。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个重要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进行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注意方法,做到自然妥贴,切忌生搬硬套,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恰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润物细无声,真正做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篇7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2.042

Moral Education Perme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Advanced Mathematics

WANG Yunqing,LI Meiling, JIANG Yue

(Bohai Polytechnic Vocational College, Cangzhou, Hebei 061199)

Abstract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moral education for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s. In this paper, we stated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permeating moral education in the advanced mathematics teaching. It focuses on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ntroduction of free software in teaching. As a result, it may give the students correct guidance and enhance their law awareness and copyright concept, so that they can resist the use of pirated mathematical software.Connecting with the practice , we will summarize some notations in teaching process.

Key words advanced mathematics; moral education; free software

长期以来,高等数学教学中只注重数学理论知识的传授、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培养。高等数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该以它特有的方式承担着德育的任务。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挖掘数学中隐含的德育因素,深入研究,把数学教学的知识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在传授和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高等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已有很多学者研究,①但他们介绍得并不全面。文章在前人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新的渗透德育的方法,即通过数学实验引入自由软件,抵制使用盗版数学软件,此种方式用于数学实验教学中,可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版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1 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1.1 通过榜样示范教育培养学生顽强刻苦的意志和道德素养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介绍我国数学发展史、数学成就和中外优秀数学家的故事,不仅使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学好数学知识,而且可使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爱国热情。通过学习数学家高尚的思想、优秀品质和卓越成就,给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获得动力,找到模仿的目标。比如,高等数学的第一节课给学生介绍微积分的两位创始人――牛顿和莱布尼茨,讲解他们专注、勤奋、好学的优良品质与奉献精神。再比如,讲授极限的概念时,由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周在《庄子》中引述惠施的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引出极限的概念,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介绍一些优秀数学家的事迹,比如,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未受过正规教育,却才华横溢;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顽强拼搏,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1.2 通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高等数学是一门客观、严谨的自然科学,本身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哲学思想。数学中的概念都是从具体的客观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比如,函数的概念、极限的概念、导数的概念、积分的概念等都是由实际问题归纳总结出来的,最终要应用于实践,经过了“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及“从具体到一般,从一般再到具体”的思维方法。再比如,求导与求不定积分是互逆运算,是对立统一的。因此,对学生进行生动而深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为学生逐步确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基础。

1.3 教学中挖掘数学的美学价值,可以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促进德、智的协调发展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如何去感受数学之美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的美。数学中概念的简洁美、定理的严谨美、解题思路的逻辑美、图形的对称美以及数学的符号美,老师的语言美、板书美、教态美、心灵美等等,每一种“美”都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导数与微分的关系,体现了各部分之间固有的和谐;导数与积分意想不到的联系产生各部分之间奇异美。再比如,将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平面曲线某点的切线斜率等函数变化率问题统一归纳为函数导数,体现数学的统一美;在讲解基本初等函数时,画出图形分析性质,让学生欣赏数学图形的和谐美、对称美。因此,教师从数学美的角度挖掘教材,培养学生感受、发现、表达和创造数学美的能力。数学的美学价值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驱动力之一,是激发学生兴趣、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

1.4 同学间的互相帮助,讨论交流,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下,仅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很难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实施德与智的教育。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相互启发,共同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比如,在函数极值的必要条件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一起讨论研究切线斜率的特点,进而得到“极值点处的切线平行于横轴”的结论。再如,开展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课堂相互交流的方式实现了学生与人相处的需求,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缓解学生中现在普遍存在的过度依赖网络社交、忽视面对面沟通的局面。

1.5 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

高等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过程也包含学生学的过程,况且,德育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使之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学生只凭兴趣和热情去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学习态度是学好知识的保障。在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按时上下课、按时完成作业,做事不拖泥带水。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贯穿一个“严”字。只有通过持久、严格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养成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1.6 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德育影响

教师是德育渗透的组织者和实施者,②教师的世界观、情感、素质及教态,时时刻刻都会感染着每一位学生。比如,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仪表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教师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品德以及对学生的关爱等都会起到“身教重于言传”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鼓舞、鞭策学生,与课堂教学中的德育相呼应,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行为和态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意识。

1.7 杜绝使用盗版数学软件,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娱乐的重要工具,盗版软件也随之而来。对于盗版软件,科学、规范的定义是“未经授权而制造拷贝,使用他人开发的软件”。盗版软件的危害教多,如侵犯著作权、破坏电子出版物市场秩序、影响软件市场的正常管理和税收、用户得不到合理的售后服务、质量低劣甚至传播电脑病毒、内容不健康,对青少年成长和社会风气造成危害等。

目前我国数学建模竞赛取得了巨大成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用的数学软件以MATLAB、SPSS等商业软件为主,很多高校在投入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进行数学实验时使用盗版软件。一项针对高校教师的调查显示,③有53.6%的学校与教师使用盗版的数学软件教学。教师错误的示范与引导加剧了盗版软件的猖獗,降低了教师的威信,扰乱学生正常的德育教育,不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我校选用的是免费的、开源的R软件,R软件在GNU协议下自由发行,核心开发小组完全出于自愿、工作努力负责。我们在使用R软件进行数学实验教学的同时,向学生进行版权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学习R软件志愿者的主动分享、无私奉献等科学精神。

2 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注意事项

首先,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做到理性科学地理解德育,找准德育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注意德育量的适度性。如果对德育本身的内容模棱两可,理解片面肤浅,就谈不上渗透,更不可能游刃有余,有的放矢。

其次,要认真分析学科内容,不要生拉硬扯。不是数学教材中的每个章节都必须灌入德育,不含有德育的教学部分就不要牵强附会。比如数学中的集合就没必要渗透德育。在教学中要自然而然地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总之,数学教学中传授知识、发展智能,是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而数学中的德育教育为完成学科知识、智能教育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同他们学识、智能、意志、情感、品质的培养,必须得到同步发展。作为数学教师,应再下一番苦功夫,探索出数学学科中渗透德育的新路,开创出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注释

篇8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表达和仪表等,都可以在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还可以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并把它们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就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教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就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此外,还可以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篇9

一、有效利用教师的魅力辐射促进德育的渗透

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教师是除父母以外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因此,教师应努力以自身魅力引导学生接受德育。

在课堂中,教师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使用普通话讲课,使用文明语言,注重板书的规范与整齐等可以有效促进对学生情感的陶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待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要耐心、要仔细,不能厚此薄彼;在授深过程中,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微笑常伴,以最好的状态面对学生。这样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充分利用显性教学内容促进德育的渗透

由于小学生正处在认知能力尚弱的阶段,所以小学数学教材中总会遍布插图及趣味题目,对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插图、题目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

如,“北京赢了”这个数学题材就很适合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学习载体。此题目的原文为:在申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过程中,北京获得的票数为56票,多伦多获得的票数为22票,最终北京成功地申请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请问,多伦多获得的票数比北京获得的票数少了多少?在讲完此题之后,第一步,教师向学生描述中国人在得知主办权申请成功之后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情感表现。第二步,教师有目的地向学生提问:为何中国人在知道这个消息后会有如此表现?第三步,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因为申奥能否成功的标准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是否强硬,我们申奥成功则说明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很强并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振奋的事情啊!听到这样的回答,学生的内心必然激情澎湃,一种“我是中国人我自豪”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

三、深度挖掘隐性教材内容促进德育的渗透

由于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有限且隐藏在题目之中,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研究教材,深入挖掘并拓展教材内容中所隐含的德育内容。社会公德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接下来就以社会公德教育的渗透为核心进行举例。

例如:火车某车厢原来一共有40个人,到了一站后,下了23人,上了14人,请问目前这节车厢有多少人?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解答并将解题方法进行总结之后,教师可以将数学问题转化成道德问题,问一问学生在坐车时喜欢先下车后上车还是先上车后下车。学生的答复必然会是先下后上,此时,教师应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表示肯定,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乘车公德。

四、创设趣味情境促进德育的渗透

小学生对于有趣味性的事物充满兴趣,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积极创设具有趣味性、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并将德育内容融入其中。孝道是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接下来以孝道的渗透为核心进行举例。

篇10

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促进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态与态度等方面得到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初中德育的目标是:逐步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数学教学、德育是相互交叉的,数学教学不仅具有德育功能,而且具有明确的德育内容。“百年教育,德育为先”,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德育工作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奠基工程。其效果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寻求科学、有效的德育渗透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根据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结合教书二十多年的经验,我认为下面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二、注重示范,形成学习习惯教育

数学课上,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我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提前进教室,语言清楚、有逻辑性,板书整齐,书写规范等。这些都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的态度,独立思考的习惯,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四、利用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中我大胆尝试采用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

五、利用课外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在教学中,我常配合所学的知识内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使学生在开放的实践空间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如结合我校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从不让“垃圾掉在地,世界变美丽”这一基础理念出发,我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清扫公路活动。活动中,学生表现出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既可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将环保理念铭记于心。

在今年“中国梦”主题班会上,我做了如下总结:梦,是少年独上西楼的寻觅;梦,是伊人在水一方的思绪;梦,是被风初始化的某种风格;梦,是带着茉莉花香的咖啡;……“为师”、“育人”早已成为我生命的主旋律,多少幸福多少期待在其中,而我也将在这梦之伊始静静等待,静静思索,一步步靠近那“梦”的真谛,谱写出一曲属于自己的华丽诗歌。

六、提供数学欣赏,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受阅历、知识水平、审美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很难体会出数学美的真正含义。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运用美学原理,深入挖掘、精心提炼中学数学中蕴含的数学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例如讲轴对称图形、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时,引导学生欣赏对称美;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时,让学生欣赏简单美;讲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点拨学生欣赏奇异美。

在空间几何教学时,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空间立体图形,同学们个个都很兴奋和激动。我告诉学生:空间是开放的又是神圣的;空间是美丽的更是诱人的;空间是神秘的,空间还装满了人类最美好的梦想和希望,研究空间、向往空间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绝不能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潜移默化,最终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总之,德育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当中,这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我坚信只要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使德育教育溶于教学过程中,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