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1 00:44:2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金融业,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M.E.Porter(1990)首次提出“产业集群”概念后,迅速掀起了国际研究的热潮。国内外大量的文献集中于制造业产业集群,但关于金融服务业集群的研究目前仍显得相对薄弱,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国外的研究主要涉及金融产业集群理论、金融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等相关研究。金融地理学的信息流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Porteous(1995,1999)、Martin(1994、1999)、Thrift(1994)、Gehrig(1998)、Bossone(2003)、Zhao、Smith和Sit(2003)等反对以Brien(1992)为代表的“地理已死”的观点,并从“信息外部性”、“信息腹地”、“路径依赖”等来解释金融中心的发展。新经济地理学的Krugman(1991,1995)则应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递增收益、和累积因果关系等解释产业空间集聚问题。Choieltal(1986,1996,2002)、Kaufman(2001)研究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动态格局和金融服务集聚的原因。Allen&Pryke(1994,1995)、Pandit&Gray(2001,2003)运用空间表示法和产业集群动态研究方法对伦敦金融中心问题进行了研究。Poon(2003)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国际金融中心资本市场的层次。近些年国内的相关研究也比较多:区域金融和金融地理学方面,张军洲(1995)、殷兴山(2003)、金雪军等(2004)、李小建(2006)等探讨了区域金融发展的动力、空间结构与环境等问题;张杰(1998)、周立(2004)探讨了国有银行“空间均齐分布”假说。金融产业集群理论方面,钟伟(2003)、周振华(2005)、黄解宇等(2006)、梁颖(2006)、闫彦明(2006)、郑长德(2007)、王朝阳(2008)、郗文泽(2008)等探讨了金融业集群的内在动因、集聚效应、集群模式及风险等,这些研究可分为两类观点:市场选择型和政府导向型。干杏娣(2002)、李扬(2003)、姜波克(2003)、张幼文(2003)、华民(2005)、赵晓斌(2005)等分析了金融中心的集聚效应、形成条件和决定因素等。郑长德(2007)、项俊波(2007)、高长春(2007)、王力(2008)、潘英丽(2010)等系统地探讨了金融中心的功能、类型、层次、制约因素等,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二、京、沪、深金融服务业集群的模式比较综观各国内外金融中心城市的情况,可以发现金融业似乎天然具有“扎堆”的特性。长期中也形成了许多著名的金融业集聚区域,如纽约华尔街、伦敦金融城、香港中环CBD等等。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东部地区形成了京、沪、深等主要金融中心城市,并呈现出不同的产业集群特点。
1.京、沪、深金融服务业发展概况比较。从金融服务业角度看,京、沪、深三个城市具有较多的共同点:一是分别是东部三大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并具有较为广阔的金融腹地;二是都集聚了大量总部级金融机构,以及一些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功能性总部等;三是都形成了鼓励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四是都成果跻身全球金融中心排行榜的前列。从国际排名看,目前由伦敦金融城政府委托专业机构研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TheGlobalFinancialCen-tresIndex,简称GFCI)是最权威的排名体系。该指数从2007年3月开始第一次,此后每半年对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城市进行排名,至今已经推出第10期排名。从最新一期的排名情况看,京、沪、深分别位列第5位、第19位、第35位(深圳市虽然在第6期以后才进入全球排名序列,但是位次上升很快)。进一步从金融发展的指标来看,可以反映出三大城市的金融发展成就:北京市2011年金融业增加值为2055.0亿元,同比增长4.8%,占GDP的比重为12.8%。上海市2011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240.47亿元,比上年增长8.2%,占GDP的比重为11.7%;至2011年年末,上海市有各类金融单位1048家(其中,银行业160家,证券业149家,保险业333家)。深圳市2011年金融业增加值为1562.43亿元,同比增长8.6%,占GDP的比重为13.6%。
2.京、沪、深金融服务业集群的空间特征比较。金融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已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重要规律。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京、沪、深金融服务业加速发展,在政府规划和市场机制双重作用下,各城市金融发展呈现出富有特色的空间集聚特征。北京市:金融服务业空间布局呈现“一主一副三新四后台”的特点。金融产业呈现“十”字格局纵横发展,其横轴为长安街,竖轴是西二环。其中以金融街作为主中心区,以CBD作为副中心区。在金融街的核心区域,集聚了中国金融监管体系中“一行三会”总部、四大国有银行总部、部分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总部。在城市,北京、天津形成相互呼应的“双金融中心”格局。上海市:金融服务业空间布局呈现“一城、一园、一带”的特点,包括陆家嘴金融城、张江银行卡产业园、外滩金融业集聚带等区域。其中在1.7平方公里的“小陆家嘴”区域内共集聚了上海一半以上的金融机构;陆家嘴金融城则涵盖了央行上海总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外汇交易中心、银行间货币市场等一批国家级金融机构;近期四大国有银行在上海的第二总部在加速推进之中。上海依托长三角16城市群,还形成了1强多副的金融业集聚格局。深圳市:金融服务业空间布局集中于“3集聚区、1后台”区域,即福田中央商务区、罗湖蔡屋围和南山前、后海三大金融总部集聚区,龙岗平湖金融业服务基地。深圳金融集聚区汇集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平安保险、招商银行、国信证券、中国银行产品研发中心等重要金融机构。在城市,深圳市地处香港、广州之间,并形成华南“三个金融中心”联动发展格局
3.京、沪、深金融中心功能比较。金融集聚区往往承担着金融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也往往对金融集聚区的业态结构、集聚形态、发展路径等产生长远影响。近年来京、沪、深三大城市均通过法规或发展规划等形式对未来金融服务业发展相关问题进行部署。例如,北京市2008年曾《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首都金融业的定位和工作目标是:北京是国家金融决策中心、金融管理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上海市于2009年8月1日《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并提出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和营造环境为重点,将上海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2012年3月的《深圳市金融业“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围绕金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区建设,不断提升市场能级和市场主体的综合实力,努力建设以金融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财富管理、中小企业融资为特色的全国性金融中心,使深圳成为港深大都会国际金融中心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结合京、沪、深各自的金融禀赋特征,按照金融中心的功能分类对三大城市的功能属性及发展定位进行比较,从中可以发现三个城市在功能上既有交叉又有不同分工,但都具有多功能综合的特点。在共性特征方面,三个城市都承担着金融信息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功能;在差异化功能方面,北京市体现为金融决策中心、监管中心等;上海市体现为金融市场中心、创新中心、清算中心等;深圳市体现为金融市场中心、创新中心等。
4.京、沪、深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形成路径。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复杂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从国内外案例来看,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形成路径可以从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角度进行划分,并可大体分为政府推动型、市场主导型、复合作用型。从国际案例看,西方发达国家知名金融集聚区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市场机制往往发挥主要的作用,如纽约华尔街早期的动因来自于1792年有关金融交易商共同签署的《梧桐树协议》及其所促成的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的成立;伦敦金融城的早期形成得益于伦敦股票交易所等重要金融机构的建立。但是客观来看,并没有绝对的政府推动型、市场主导型金融集群发展路径,更多地是体现为复合作用型特征,只是在某些区域一种力量的主导作用而已。从京、沪、深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形成路径来看,由于城市发展历史背景、城市区位条件等都存在很大差异,三个城市也在长期中分别形成了独特的金融服务业集群路径。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城市,集聚了中国金融体系最高层、最核心的机构,主要包括监管机构中的“一行三会”总部、四大商业银行总部、政策性银行总部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总部机构,这也使得北京金融业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都具有较强的政府主导色彩。上海历来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自1843年开埠后,上海依托优越的自然区位优势而快速集聚了一大批洋行、钱庄等金融机构;20世纪90年代初浦东开发开发后,一系列国家级金融市场的建立,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金融机构的集聚,其中有国家战略支持的因素、但更主要地体现为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自深圳特区建立以来,深圳市经济、金融发展始终释放着巨大的创新动能,深圳证券交易所建立后更加激发了证券公司、投资基金、创投基金等各种新型金融机构的迅猛发展,从而使得深圳市具有强烈的市场主导特征。统计显示,深圳证券公司总资产4602亿元,规模居全国第一,这些证券公司大多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周边区域而集聚发展,显示出较强的创新实力和市场化特征。
三、结论与启示
面对发达国家全能银行模式下金融竞争力的威胁,我国分业经营下的金融竞争力明显不足,这在客观上要求我国金融业必须尽快提高国际竞争力,以便形成国际竞争优势。根据国际竞争力权威评价机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所设计的评价金融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即所谓IMD体系,一国金融业竞争力的强弱主要由资本成本竞争力、资本市场效率、股票市场活力以及银行部门效率四个方面因素所决定[1]。
该机构运用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相关资料数据进行测评的结果表明:我国金融业资本成本竞争力从2002年的世界第28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24位;资本市场效率从2002年的世界第47位下降到2004年的第49位;股票市场活力从2002年的世界第44位下降至2004年的第48位,而且还有继续下降趋势;银行部门竞争效率从2002年的世界第42位下降至2004年的第44位。从总体上来看,即从我国金融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来看,已由2002年的世界第45位下降至世界第46位[2]。
这表明,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迫使我国全融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另一压力来自入世,按照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将在2006年底对外开放金融市场,这意味着中国的金融业即将纳入到国际市场规则中去运行。
如果我国金融业不能迅速形成国际竞争优势,不改变这种被动落后的局面,就难以战胜享受国民待遇、实行混业经营、拥有巨大资本实力和先进管理技术的外资金融企业。
二、创造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路径选择发展混业经营,是迅速形成一国金融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这已为发达国家金融业发展的实践所证明。
然而,对于我国金融业来说,是否走混业经营之路,却面临着两难选择:一方面,无论从外在压力还是内在驱力来看,都迫切需要发展混业经营,以便赢得金融规模优势和创新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无论从监管能力还是市场主体成熟程度来看,我国目前又尚不具备直接实行混业经营的条件,若强制实行之,则易诱发金融风险。
破解这一两难命题的有效方法应是:选择一种合适的路径,稳健实现我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转型,以便尽可能快地形成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1.可供选择的三种基本路径从国外发展混业经营的模式来看,在一个严格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的国家中,要迅速形成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有三条基本路径可供选择。
第一条路径是发展综合性银行。即全面取消阻碍不同金融行业之间业务交叉的法律限制,允许金融机构跨行业经营金融业务,鼓励开发交叉型的金融产品,促进金融业务多样化。以这种方式形成的综合性银行又称作全能银行,能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其主要特点是能一步到位地实现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过渡,从而迅速实现规模经营、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形成金融竞争优势。但是,对于市场主体尚不成熟,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的国家来说,则容易诱发和积累金融风险。
第二条路径是允许金融机构投资组建新的公司,并从事其它金融业务。金融机构通过直接出资设立的新公司涉足其他金融领域,如商业银行组建保险公司等。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不同的法人主体分别经营不同的金融业务如银行、证券、保险等,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风险传递的可能性。但是,组建新的专业经营公司需要提供系统的新业务、巨额资金和高水平专业人才等,一般来说,这是分业体制下原有金融机构所难以承担的。
第三条路径是允许跨行业金融机构共同组建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是指以金融业为主的母公司通过对子公司控股的方式(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大规模从事两种以上金融行业的集团公司。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特点是集团混业与子公司经营分业并举。但相同业务合并时易导致机构、人事等方面的磨合成本急剧扩张。
2.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是创造我国金融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比较前述的三种基本路径,考虑中国国情、效率和安全等多方面因素。
我们认为,走发展金融控股公司之路应是我国金融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最佳选择。其主要原因如下:(1)发展金融控股公司基本适合我国金融业的特殊国情目前,许多经济学家对于我国通过转向混业经营来提高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担忧是:它可能引发金融风险。从风险角度考虑,我们在选择路径时,切实应注意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监管当局的宏观监管能力;
二是金融市场主体的成熟程度。从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在宏观层面上,监管体系和制度尚不完善,监管能力不强,监管水平与效率较低;在微观层面上,金融市场主体尚不成熟,国有银行产权界定不清晰、主体缺位,金融企业自我监控机制不健全,自我约束不力。
在此国情下,我国金融业应当放弃第一种路径,即不能走一步到位、直接发展完全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式道路,以免诱发和积累金融风险。
同时,也不宜选择第二种路径,因为该路径是通过各金融机构出资重新设立新公司,需要注入巨额资本、全面铺设营业网点、系统提供新业务和大量的高水平专业人才等,这是我国现有金融机构所难以承担的。相对而言,选择第三种路径,即通过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来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应是基本适应我国金融业特殊国情的。因为该路径的经营方式介于分业与混业之间,集团内部子公司实行分业经营,有利于我国现行分业监管体制实施有效监控;其投资方式是以间接投资或组合投资为主,其组建方式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对金融机构的并购重组而实现,这有利于促进我国市场主体逐步走向成熟。
(2)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符合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要构建金融安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机制,尽快实现金融现代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不断提高竞争力。
尽管当前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更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但金融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国际金融业的激烈竞争又使我国金融业受到强大的冲击,迫使我国金融业必须以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去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和赢得国际竞争优势。因此,路径选择的关键就在于尽可能妥善地解决我国监管能力相对不足与市场需求增长较快之间的矛盾。比较三种基本路径,我们认为,发展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更具有可行性,更符合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进程与要求。
因为该路径能够在同一利益主体下,既保持其内部子公司的分业经营,独立运作,有利于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优势,又实现了母公司的混业经营和母子公司之间以及子公司之间互相合作的局面,从而既便于我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分业管理体系执行对各自行业的监管,并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和监管能力,又便于形成集团的规模优势与协同效应,有利于集团整合内部各种业务,为市场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地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沿着该路径前进的目标与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高度一致的。
(3)发展金融控股公司能够兼顾效率与安全准则金融控股公司是对金融组织结构的重大创新。它把母公司混业经营与子公司分业经营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由一个独立金融企业的单一组织结构向一个多级法人组织结构的企业联合体的过渡。同其他路径比较,走发展金融控股公司之路,对于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以下三个方面作用:一是能较快形成我国金融企业的规模优势和范围经济;二是有利于金融产品创新和协同效应形成;三是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相对全能银行而言,金融控股公司运行的风险较少。
因为集团所属各子公司仍然是分业经营,比较适合我国现行分业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当然,各监管部门仍需加强信息交流和监管协调,以便对混业经营的母公司及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实施有效的监控,以防范其风险的发生。
三、创造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制度构想金融控股公司的强大功能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及其有效发挥,将依赖于与这一组织结构相适应的制度结构的设计和创新。这一制度结构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金融控股模式下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业务创新体系的构造、风险防范系统的优化。这三者构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的制度整体,共同支撑金融控股公司的稳健运行和发展,促进我国金融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迅速形成。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金融控股模式下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关于控股集团内部分工的组织机构和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力、责任、利益分配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金融控股公司提高经营效率、防范经营风险、形成竞争优势的微观制度基础。
金融控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主要包括:
(1)明确划分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和监事会的权力与职责,以便有效地行使决策权、执行权、经营权和监督权,各司其职,形成“三会一总”相互制衡机制;
(2)稳妥解决委托—问题。重点是处理好所有者(股东)与法人及法人代表(董事会)之间的委托—关系和董事会与总经理之间的委托—关系;
(3)妥善划分集团与各子公司之间的权力与职责,确保子公司拥有必要的自;
(4)正确处理子公司之间的利益分配与行业发展的关系,并将产业组织问题的解决融人集团内部的公司治理之中;
(5)明确集团内部各层次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与权力,合理设计各层次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6)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通过国内金融同业或异业持股、吸收国有产业资本法人及民营资本法人参股和部分股权上市,最终形成以国家相对控股,法人持股或法人相互持股为主体,以分散的机构投资者、专业投资基金和股民持股为补充的多元化股权结构及相应的法人治理结构。
2.构筑业务创新体系构建金融业务的创新体系是控股集团提高经营效益、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所在。它是由金融业务创新机制、业务创新的行为主体和金融市场需求三者有机组成的。其中,业务创新机制是关键。它包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研究与开发资源配置制度、创新的激励机制、创新的组织方式和创新的程序安排(构思立项、分析评估、设计开发、绩效评价、市场推广)等。
创新机制是业务创新体系运行效率的保障和业务创新内在动力的源泉。它的有效设计,将有助于降低创新风险、减少创新成本、加快创新速度、提高创新收益。金融业务创新的内容可以按行业分为银行、信托(基金)、证券和保险等业务创新;也可以按金融业务发展层次分为基础业务、衍生业务和组合业务创新。
根据市场需求和业务关联度对以上两种分类业务进行整合,就会形成多种多样的金融业务创新。控股集团在金融业务创新取向上应选择立体整合、渐次推进的思路。并把衍生业务和组合业务发展作为利润增长和风险防范的重点,待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和监管水平上升到一定高度时.适时推进金融业务创新向高层次进化,以满足金融市场不断增长的需要。
3.优化风险防范系统一个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系统应包括微观内控机制和宏观监管机制两个组成部分。二者的有机结合是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稳健运营和国际竞争优势形成的重要保障。微观内控机制是指金融控股集团内部控制经营风险发生与传播的一整套风险防范的组织和制度。一是优化内控管理系统,明确风险防范职责。应以集团与子公司的监事会为依托分层设立内控管理部门,强化对公司内部经营风险的常规监控管理,定期对公司的风险管理政策、财务报告和重大内部交易等进行评估;设计风险内控指标体系,并逐层按部门分解内控指标,把风险监控目标列入各层次、各部门管理者的职责范围;设立风险责任追究制,违规经营的公司与当事人必须承担相关的经济责任。
4.二是建立适度“防火墙”,切断风险传播通道。金融集团和监管当局部应本着风险和收益相权衡的原则,区别对待不同金融业务中不同种类的内部交易。对协同效应好、获利丰厚且不会导致风险传播的内部交易则予以允许和支持;反之,则加以严格限制;对介于二者之间的内部交易则应尽可能将其风险锁定在单个子公司内部。防火墙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关联交易的条件、范围、对象、规模、产品类别与责任等。三是规范内控管理程序,提高内部交易透明度。金融控股公司的内控管理程序主要包括集团内部重大关联交易的披露、登记、上报、分析、评估、确认、预警与防范等各个环节的规定。其中内部交易信息的披露是基础环节,务必确保相关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透明度,并按规定及时向上级监管部门报告。
一、蓝色经济与青岛金融业发展
蓝色经济充分利用了青岛的资源优势,对于青岛经济的未来发展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其不但能够将青岛所蕴含的经济潜力充分地发挥出来,而且还会为实现金融业发展创造新的战略机遇。进入到2010年末,青岛市的外币存款业务比较于2005年,在5年之中增长了近1.8倍,即为7895.51亿元,贷款余额增长了1.9倍,即为6265.3亿元。保险业和证券业也随之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趋势,五年之间在收入上都有所提高。尤其是证券业,仅仅在2010年,交易额就已经突破了10000亿元大关,营业收入超过了20亿。从金融业的运行质量上来看,青岛的金融机构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二、青岛市金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1.缺少地方金融法人机构,金融辐射能力有待提升
要衡量金融业的发展水平,金融机构的数量是一项重要的标志,也是城市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2010年为止,中国国内先进城市金融业增加值诸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占有GDP的比重分别为:北京13.34%,上海11.4%,天津6.7%,重庆6.29%。深圳和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其中深圳的金融业增加值相对较高,占有GDP比重的13%;厦门的金融业增加值虽然不及深圳,但是也占有GDP比重的8.6%。沿海城市,包括宁波、青岛等等,金融业增加值则相对较低,宁波为7.6%,青岛金融业增加值仅仅占有GDP比重的4.2%。从国内先进城市的金融总数量上来看,北京的金融机构数量是最多的,达到了5800家,紧接着就是上海910家。重庆、大连、西安、南京、深圳则分别为459家、227家、224家、220家和208家,而青岛的金融机构数量仅仅为145家。青岛市的地方金融法人仅仅三家,即青岛银行、青岛农村商业银行和即墨北农商村镇银行。其中,青岛银行所设立的分支机构包括有莱西元泰村镇银行、胶州农商村镇银行、海尔集团财务公司和陆家嘴信托投资;青岛农村商业银行所设立的分支机构包括有胶南海汇村镇银行、城阳珠江村镇银行、海信集团财务公司和中信万通证券;即墨北农商村镇银行所设立的分支机构包括有平度惠民村镇银行、崂山交银村镇银行和青啤集团财务公司。可见青岛金融业的辐射能力还有待提升。
2.银行贷款投放不足、结构不合理
(1)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量与经济总量不匹配
从青岛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余额来看,从2008年至2012年的存款余额分别为4896亿元、6504亿元、7896亿元、8901亿元、9818亿元;贷款余额分别为4068亿元、5269亿元、6356亿元、7496亿元、8633亿元。从2008年至2012年,青岛的经济总量分别为4436亿元、4890亿元、5666亿元、6616亿元、7302亿元。将金融机构的存贷款总量与经济总量相比较,明显呈现出银行贷款投放不足的现象。
(2)贷款结构有待优化
地域结构上来看,青岛的城市贷款占有64%,县域占有36%。虽然中小企业贷款问题已经有所缓解,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青岛市的中小企业贷款比重仅仅占有31%。在银行融资上,能够通过银行融资只占28%。
3.相关基础设施融资渠道单一
青岛主要基础设施的政府融资平台主要为国信、城投、华通三大投资公司。在2010年所承担的项目为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高新区基础设施等等的重点工程建设。
三、青岛市金融发展的对策
1.推进金融市场发展
青岛属于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的一部分,也是核心区域。要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就需要使金融业的整体水平得以提升,并使其辐射带动的功能增强。鉴于青岛市的金融机构总部较少,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将金融机构扩大做强。证券法人机构的建立是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有利保障。通过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并结合投资的多种形式,就可以将融资的规模扩大。
不仅仅是应届生的招聘比起往年竞争更加激烈,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的裁员风波延续至今,不少金融从业人员战战兢兢地感叹:这次金融业的冬天有点长!
投行“屠杀”
10月30日,瑞士银行证实其计划裁减1万人,作为缩减该行投行部门的大幅度重组的一部分。据了解,目前,瑞银在57个国家共拥有6.37万员工,这就意味着员工数量将减少15%,相比2007年的高峰时期更将减少近40%。这也是金融危机以来,瑞银的最大裁员举措之一。
“这简直就像是一场屠杀。”在Twitter网站上,一条帖子如此评价了瑞银此番裁员。
同一天,德意志银行也宣布将裁减1993名员工,与7月披露的1900名基本相符。德银财务长表示,以上大多数裁员将在年底前完成。
此前,大型投资银行以及各家金融公司投行部门的裁员消息不断,引来众人一片哗然,投行职位曾经的风光已经不再。据悉,与2011年年底相比,2012年年底许多大型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和并购顾问业务上将仅仅剩下不到20%的员工。
道琼斯在对投行的追踪调查后也发现,其投行职位在一年间下降了约10万个,占到这一行业总职位的5.6%。作为老牌金融中心的伦敦,就业率或将降到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新低。
一边裁员一边招人
张哲元就读于美国一所私立大学国际金融专业。三年前正值金融危机后的就业寒潮,“当时自己只是一个小本,成绩也不是特别优秀,实习经历也比拼不过人家,于是决定继续读研,避过这阵寒潮。”谁知,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这两年的就业形势日趋糟糕。
他告诉记者,基于自己学的专业与兴趣,主要还是找投行的工作。“因为本科与研究生阶段都在美国就读,其实我更多是在找美国的工作,国内主要是定位在北京和上海,两地的金融业发展更具潜力。”目前,投行几乎都进入招聘阶段了,现在他已经投递20封左右简历,收到6、7家拒信了。“这不,刚又收到一封。”
“金融业的出路一般也在金融业里面,”他发现同专业的很少有人会转行,“也许因为金融业里,大家对薪资的要求都比较高,去别的行当可能达不到自己对薪资的要求。”但是,不乏有人会因为找不到工作而继续攻读博士。
比起三年前,他自信了不少。“一些公司虽然裁人,动辄两三千,甚至上万人,但基本上不会影响应届毕业生,因为就性价比而言,毕业生是薪资最低的,工作效率并不一定最差。”
“就业形势严峻已经是两三个招聘季的现象了。公司招人往往会有个延时,这也是为什么2009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对招聘的影响在两年后才开始显现。不能说招人少跟今年经济形势不好无关,但是我认为更应该看为金融危机的后遗症之一。估计接下来的两三年里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逃离证券业
章强对记者表示,四大会计事务所的校园招聘即将进入尾声,12月初陆续发放offer,“有些同学已经拿到offer了,现在的心情比当初更紧张了。有听到风声,去年德勤招进去的新人,现在刚开始6个月实习期,经理向他们暗示可能要裁员,做好两手准备。想想今年德勤在美国大选里的高投入,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吧。”
财务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胡聪平向记者大吐苦水,“全班50人,只有五六个拿到offer了,现在拿到offer的基本上是四大银行的。对于研究生有竞争优势的几大行业都在裁员,像券商、投行,而像四大、银行这样与往年招聘没有太大差别的,研究生又没有优势。”她一脸无奈地感叹,“研究生的日子更不好过!”
“今年券商招得很少,无论是招聘单位还是招聘人数都减少了,虽然岗位要求没有提高,但是招得少了,竞争激烈了,变相提高了竞聘要求。而且,券商不是一直在传言裁员嘛,搞得人心惶惶。”她向记者透露,班上男生投券商多点,女生更偏向银行和财务类工作。
而在就业市场上,逃离证券业成为不少证券从业人员的选择。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官方网站的公开数据显示,截至9月18日,证券业执业人员总人数为24.75万人,这是自2011年8月以来,证券业执业人数首次降至25万人以下。
一、前言
我国的金融业体系中主要是由银行业,保险业以及证券业为主体构成的,金融的组成与业务模式复杂,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之间的经营结构不同也增加了营业税改增值税这一向税务改革的难度。通过税务改革,国家对税务的宏观调控,合理的降低金融行业的赋税额度。对经济产生有力地促进作用,是当下营改增改革的要点。
二、金融业营业税缴纳现状
我国金融业在营业税改革之前赋税较重,金融行业在生产中需要缴纳5%的营业税,此项税额金融业还需被征收至少10%以上的附加税。金融企业在进行企业收益核算时还需要缴纳25%左右的企业所得税。金融业的综合赋税率在40%左右,相比机械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的赋税更重。高额的税金,已经成为我国金融行业进入良性发展循环的重大障碍。
我国通过促使企业缴纳增值税,能够改变原先缴纳营业税的税金模式对企业再生产过程产生的不良影响。增值税减少了金融业的重复交税,将商品流转过程价值增加的额度作为纳税依据,是科学合理的税务统计方法。企业缴纳增值税是产品新增价值部分的税额,能够按照企业的承受能力与产品情况合理纳税,有利于企业资金正常流转,促进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
中国自加入WTO以来,不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企业纳税政策制定方面,原有的税金体制已经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不相适应。我国金融业缴纳的营业税金过重,严重阻碍行业发展,金融行业在转让中使用差额计税方法,传统的税金体制也不利于金融业的进步。
金融业涵盖多种业务,作为第三产业中服务业的领头者,对金融业存款、贷款及投资等业务产生的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往往对企业缴纳过的税金重复收取。金融业内部信息流通快,行业税务透明程度高,拥有良好的自控能力,具备采用增值税税务改革的基本环境。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对金融业进行税务改革是必要的。
三、金融业实行税务改革遇到的阻碍
1.金融业税收计算原理分歧
金融业在进行增值税改革过程中,存在反对意见。对增值税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认为,增值税最终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增值税收取的税金是商品的增加价值,金融行业大多数产品不在这一范围内,很多业务是对资金的调整,没有存在直接消费的情况。目前的增值税改革反而比金融业按传统营业税缴纳税金多出1.5%,不仅没有减轻金融业税务压力,反而增加了行业生产负担。对增值税持同意意见的学者认为增值税的改革,能够减少行业所产生的负担,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整体利润。
2.行业特性不利于税务改革
金融业业务种类多,难以通过统一的增值税纳税体系管理。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员,在收取增值税时需要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目前单一的增值税统计模式难以满足这一要求。金融行业注重创新,新产品与服务形式的产生,使得固定的税收政策无法跟上行业更迭速度,导致税务空白出现,无法进行合理的税款收取。
3.税务改革税权分割不明确
我国金融业承担着保持国家经济中高速增长的任务,金融业的纳税金额也是国家财政收入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下的各大银行及保险公司的营业税属于中央的预算,直接进入国家财政系统。增值税改革影响国家财政与地方财政,国家财政收取增值税的四分之三,地方财政收取增值税的四分之一。增值税改革触及国家与地方机关的权力分配问题,对税务政策的制定带来不小的问题。
四、金融业进行增值税改革可借鉴的方法
先进税收体制下的国家在收取增值税采用分类计税的模式,这种方法为我国增值税改革提供不少借鉴之处。金融业涵盖业务量大,难以核定实际价值的部分可以采取免税政策。对部分金融服务实行零税率模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金融行业存在一定的隐性业务,对其进行税务征收应该制定合理的免税计算方法,通过大量的实际调查,建立合理的增值税纳税计算模式,抵扣隐性业务相应的增值税,以减轻企业的纳税压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五、结论
国家在金融业大力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税务改革,既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国家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有力举措。营改增过程中,政府还应结合国际税务改革中的经验,加大税务改革力度,推动我国的税收体制朝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梁雁.“营改增”对银行业流转税负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股市银行年报的测算[J].西部金融,2015,03(23):11-15.
在中国,发轫于草根、依托于乡土、惠及于亲友的民间资本可追溯到殷商时代,潜滋暗长,源远流长,与民间金融业相生相伴,并行繁衍。
在宏观经济拮据之时,金融业总是民间资本投资的首选目标。这是因为金融业短平快的效率使然,民间资本的逐利性与金融业一拍即合,催生出生机勃勃的经济景象,也给民间资本带来丰厚的利润。
以春秋战国时期为例,那时候诸侯四起,战火连年,放贷成为政治军事斗争的手段之一。晋文公在外避难19年后回国,想让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国卿魏绛建议晋文公施舍孤苦,对平民施以恩惠,减少他们的劳役,并将储蓄的资财贷给需要的人。在国君的带动下,晋国很少有囤积居奇的人,人们将积蓄借给需要救助的人,收取适当的利息,这是金融业的雏形。民间资本的流动性搞活了晋国的金融业,资财都散在民间,没有特别穷困的人,备受战乱破坏的经济开始复苏,最终成就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也壮大了民间资本。
当历史进化到现代,民间资本投资金融业的欲望更是益发旺盛。从鄂尔多斯到温州,民间资本的流动性在中华大地一刻也没有消停过,与金融业的婚嫁或明或暗,或长或短,随着岁月的流淌顽强地生存、发展。一直以来,民间资本在金融业非常活跃,从客观看,有存在的市场和必要。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地下钱庄遍布大江南北。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12年4月末,居民个人本外币存款余额已经超过3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很大一部分有可能通过民间金融途径形成民间资本。日益增长的民间资本,一方面与国资、外资比肩而立,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另一方面,也成为民间融资的不竭源泉。
民间资本最早的安身立命之地是制造业,但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利润越来越薄,具有逐利天性的民间资本渐渐地退出制造业的舞台。而制造业之外的领域,尤其是能源、铁道、电信等垄断行业均被设置了高门槛,只能由国企经营,民间资本很难进入。而股市曾经是吸引大批民间资本的重地。但中国股市赌性太强,现在许多民间资本被套牢其中,难以脱身。
民间资本像一个巨大的蓄水池,眼下国家开闸放水,降低了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门槛,民间资本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
恰当的切入路径
雄厚的民间资本原本是一件好事,但钱多也惹祸,当这些资金无处安放、在市场上无序地冲撞之时,就会滋生祸端。温州大量企业停工半停工甚至倒闭,与民间借贷过高的利率不无关系。因此,民间资本切入金融业要走正道。
参股银行业。《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对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中小金融机构重组有重大突破,《意见》指出,民营企业参与城市商业银行风险处置的,持股比例可适当放宽至20%以上;通过并购重组方式参与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风险处置的,允许单个企业及其关联方阶段性持股比例超过20%。民营企业将不只是参股,还有机会控股。事实上,民间资本已经是我国银行业资本金的重要组成部分。银监会统计显示,2011年底,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总股本中,民间资本占比分别为42%和54%。在参与村镇银行的组建过程中,民间资本更是占得先机。银监会统计显示,2011年末,已批准组建的726家村镇银行股权结构中,民间资本占比超过82%。
投资“只贷不存”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与银行相比,小额贷款公司更为便捷、迅速,适合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资金需求;与民间借贷相比,小额贷款更加规范、贷款利息可双方协商。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到2012年3月底,全国有小额贷款公司4878家,从业人员5.3万人,实收资本3871.37亿元,贷款余额4447.25亿元。但由财政资金和有财政资金支持背景成立的公司的投资所占比例仅在10%以下,绝大部分资本来源属于民间资本。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其业务经营方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在目前世界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金融趋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也日益明朗。本文拟从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出发,对全球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略作分析。
一,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史。
作为现代经济金融的强国,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对全球各国的金融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当然也有许多发人深省的经验教训,为此,讨论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
首先,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混合经营,没有严格的业务范围的划分,金融机构的种类也比较少,服务品种也不丰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要代表-银行几乎承揽了社会上需要的全部金融服务品种。银行从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业务中解脱出来,开发了中间业务,但是这些业务还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尚处于起步阶段。
随后,30年代一场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银行体制几乎崩溃。为了挽救危机中的银行体系,美国于1933年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因为他们将危机的诞生主要归因于银行发展的多项综合业务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从而为整个金融业与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鉴于此而颁布的银行法便主要着眼于银行业与其他金融业分业经营以降低风险。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该法案规定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承销和发行证券,二者必须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严厉禁止交叉业务和跨业经营。其二,该法案对银行支付活期存款利率进行了限制。最初规定对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即零利率,后来提高了利率上限,允许支付少量利息。这主要是为了降低银行的支付危机。其三,该法案规定政府对银行存款给予保险,并据此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以及实行最后贷款人制度,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储户利益,同时提高银行的信用水平。
在《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严格限制下,美国金融业在分业状态下迅速发展着。这时候,以前从属于银行的一些金融机构开始独立发展并逐步成熟起来,并有了自己独立的业务经营范围与经营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金融业逐步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大支柱。但是进入60年代以后,逐步出现各种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范围的交叉,严格的业务划分被逐步打破,,经济学家及政府都开始考虑关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是否真的有利于金融业的安全发展问题。经过长久的争议与探讨,1999年12月,美国终于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并新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从而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扫除了法律上的障碍。
二、业经营的产生原因及利弊分析。
前已述及,金融业自诞生以来,其业务范围及机构设置并没有自动的划分开来。最初几年主要都是由银行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金融产品的需求而在其本身业务(存款与放款业务)之外新开发的金融服务产品。但是在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以后,美国率先立法,限制银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业务融合,要求分业经营,随后,许多别的国家纷纷效仿,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分业经营能够使各金融机构更加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优势业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盲目开发新产品,新服务,这样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当时主要是银行)的风险并使其收益更加稳定和有保障。其次,分业经营也更有利于政府的监管。实施严格的业务划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都相对单一化,简单化,这样就更有利于政府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特点,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并使其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分业经营的立法规定却并未达到其预想的效果,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一立法规定本身的局限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首先,分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严格的业务划分使投资者失去了方便,快捷而又综合化的服务机会,投资者不得不与多家不同的金融机构往来以满足其多种金融需要。同时,它也削弱了银行业的实力,因为业务范围的严格限制使许多银行丧失了许多盈利机会,所以现实中,许多大银行都力图混合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可以说,这也是满足社会需求的结果。并且分业经营降低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性,将过去整个金融业的竞争分散到了几个不同的领域,例如投资银行不必再担心来自于许多大的商业银行的竞争,从而削弱了许多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而投资者也无法享受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在二战以后,世界经济贸易迅速发展,这对金融服务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金融的全球化,而金融业务的分业经营状态无疑不能满足全球化的金融发展趋势的要求。于是各个国际性的大银行纷纷朝着业务的综合化方向发展。他们通过金融创新,开发,设计一系列的金融衍生产品,绕开法律的壁垒,达到综合经营的目的。60年代末期出现的新型金融工具,如定期存单,now账户,现金管理账户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都是这一环境中的产物。
分业经营规定的最初动因在于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然而在事实上,面对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它反而加剧了银行业的风险,使其生存能力受到限制。正因为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逐渐突破了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分工的界限,走上了业务经营全能化的道路。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业务品种,从专业化逐步走向多样化,全能化,从分业走向合业,这是与西方经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的。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银行负债业务比例的变化为其业务拓展提供了可能性。近二十年以来,西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重逐步下降,定期储蓄存款的比重相应上升,这一结构性的变化为商业银行开拓中长期信贷业务和投资业务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第二,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促使各个商业银行寻求更多的盈利渠道。自7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业竞争激烈,银行盈利水平普遍下降,这迫使银行业开拓新的业务和品种。他们一直想方设法绕过法规的限制,向证券保险等领域扩张,突破传统的业务束缚,开发更多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对于这些积极创新的银行而言,许多法律条文形同虚设,因为通过创新业务的开展,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逃避政府的监管和法规的限制。与此同时,金融管理当局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取消了一些过时的法规,适时的为商业银行开拓新业务提供了方便和支持。第三,金融理论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从最初的资产管理理论到负债管理理论及至70年代末期出现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他们都是为了有效推动金融业的安全稳定发展而产生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只重视资产或者只重视负债的理论的偏颇之处,使商业银行真正的从其资产负债业务双方着手,同时拓展资产负债业务,使其相匹配,达到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发展适应当前金融形势,为西方商业银行业务不断走向全能化综合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极大的促进了他们综合业务的开展。
由此可见,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理论的发展乃至政府监管水平的发展都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做好了准备。分业经营终究只能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三、合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1999年12月,美国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废除了已实施六十余年的关于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法规。这一法案的颁布无疑将会对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合业经营势不可挡。在此过程中,金融业的兼并与重组将会加剧,银行的综合经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也会日益加强。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不确定因素,隐含着许多风险。
首先,合业经营将加剧兼并行为,使各金融机构过分重视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综合化,而忽视了稳健经营这一根本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金融机构兼并的机会成本就是其稳健程度,稳健经营要求管理人员经常不断敏锐的监督本机构运作情况,而不是分散注意力去过分关注合并以扩大规模和范围,这可能造成在管理文化,预期,策略及日常业务经营等方面潜在的混乱。由于合并各方在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经营理念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合并后能使各方的优势结合并发挥其规模效益还取决于整合是否成功,而不同企业之间的整合成本往往是巨大的。
其次,合业经营也会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政府,社会以及金融机构自身都更清醒的认识到风险所在并加以防范。而对于某些项目,即使那些较大的金融机构对其所面临的新的风险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对从事金融衍生工具所带来的风险的监管和防范。
综上所述,金融业的合业经营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但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在社会经济金融形势都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时,才能够适当放宽对业务范围的限制。目前我国所采取的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而一旦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更为健全,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便可朝着业务监管综合化方向迈进一步。
可以说,招商银行是国内微信服务最成功的典范之一。今年4月起,招行开始推广“信用卡微信”服务,主要是将信用卡账户信息加密后,通过微信平台发送给客户,不仅降低客户信息泄露的风险,还节省了大量客服短信发送的费用。
“只要将信用卡与招行的微信客户端捆绑,就能通过信用卡"微客服"完成额度查询、账单明细、手机还款等业务,实在太方便了。”沪上一位金融消费者在体验过招行信用卡微信服务后如是说。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100万客户绑定了招行信用卡的微信客服平台。
前不久,招行又将这一服务进行升级,推出了微信银行,其功能不仅可实现借记卡账户查询、转账汇款、信用卡账单查询、信用卡还款、积分查询等卡类业务,还可实现招行网点查询,贷款申请、办卡申请、手机充值、生活缴费、预约办理专业版和跨行资金归集等多种便捷服务。而未来,还将引入资金融通等方面的业务。
随着招行微信服务的破冰,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多家银行随之纷纷推出微信公众账号。例如,建行电子银行会播报该行最新理财信息;平安银行信用卡的微信客户端每隔几日就会推送该行信用卡刷卡的优惠活动信息;中信银行信用卡客户端提供涵盖信用卡申请、查询账单、促销活动及特惠商户查询等多项金融服务功能。
“从目前整个金融行业来看,招行在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金融服务方面无疑是一马当先的,尤其是其他银行的微信客户端还停留于类似微博营销阶段时,招行已经完成了从营销、服务到业务办理的延伸。”易观国际支付与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总监张萌指出,“可以预见,未来各家银行将加快跟进"微服务"的步伐,以缩小目前与招行的巨大差距。”张萌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各家商业银行不能继续将“微服务”停留在基本的营销阶段,更重要的是不断向服务及业务流程延伸,给客户带来快捷、方便的用户体验。
客户体验是核心价值
为何诸多金融机构热衷微信平台?对此,不少金融业人士都表示,微信能够取代短信,节省一大笔发送移动短信的成本,是银行、保险公司乐意采用这一渠道的原因之一。同时,微信具备信息表现形式丰富、拓展性好、延展性好等特点,同时可支持视频通话等创新功能,符合客户的使用习惯,会为金融机构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正因如此,微信也在努力寻找着公众账户的核心价值。在腾讯举办的一次沙龙上,微信官方对其公众平台的“定调”引起业内极大的反响。“微信应该不只是一个营销工具,官方希望,公众账号可以更多地提供体现企业价值的东西。”腾讯微信产品总监曾鸣指出。
“微信对企业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多的想象空间,”招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刘加隆认为,“人口的红利在逐渐消失,人力成本越来越高,服务成本也在逐渐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保持服务的优良,我们希望尝试一下通过另外的渠道,能够为我们的服务带来不一样的变化。”由此,刘加隆进一步表示,“招行信用卡的微信定位为服务,而不是营销。最好的营销就是把服务做到最好,营销要最小化。”
据介绍,招行信用卡的整个微信功能的设计都是围绕着“服务”这个中心思想来做。借助微信四亿用户的优势,使招行无需推广即可获得用户,再加上微信聚集的20—40岁的用户较多,正好与招行的信用卡用户相吻合。
目前,招行公共账号已积累了120万个关注,用微信提供的相关服务能大大节约成本,由此看来,微信将成为新的“呼叫中心”。目前,在招行微信公共账号上,每天产生40多万笔微信提醒,其中包括消费微信提醒、账单微信提醒、还款日提醒,消费微信提醒等,确实已经起到了缓解呼叫中心工作压力的作用。
不过,节省成本并不是银行开办微信账号的目的,而是为了给持卡人提供更多服务。“由于微信本身的功能特点,微信客服整个过程在一问一答式的环境下展开,持卡人办理业务时就像坐在银行的VIP室享受一对一服务,且这种服务可随时随地进行,省去传统客服预约、等待的繁琐,非常便捷。”业内人士表示。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效调控宏观经济的运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金融业的安全、高效、稳健运行,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在金融业发展的过程中,原有的发展模式被突破,产生了新的发展模式。这种新的发展模式表现在金融业融合发展,而目前这种融合发展的模式沿着两条路径进行:一是金融业内部所出现的混业经营,进而形成全能型金融机构;另一种路径是金融业和实体产业的融合发展所形成的新兴产业。
一、金融业发展过程分析
自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频繁暴发使得经济发达国家都开始对金融业进行规制。美国颁布法律最早对金融业进行规制,随后英国、加拿大、日本也纷纷仿效美国颁布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金融业进行监管。各种金融法对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做出了明确的限制,银行业、证券业及保险业分业经营和分业规制,形成政策性进入壁垒,这时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产业边界清晰。在20世纪的50年代,国外一些先进的银行开始运用计算机来进行票据集中录入,实现账务管理的批处理,这成为信息化技术在金融业应用的开端。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推出电子银行卡。从此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金融业。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全球化经济的到来,推动了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金融业中的应用改变了金融业传统的业务流程,使得金融业的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减少了金融业的运营成本,并产生了更多的金融创新。传统的金融业和信息业出现技术相互渗透和融合及相互并购的现象并由此生成一些新的业务。与此同时,政府对金融业的监管也开始放松。美国、欧盟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金融业出现了融合的趋势。2001年7月我国央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首次明确商业银行可以进行证券业务。2004年10月:保监会和证监会联合《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保险资金获准直接入市。2005年2月由央行、银监会和证监会联合制定的《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公布施行,鼓励商业银行采取股权多元化方式设立基金管理公司。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开始由非竞争关系变为竞争关系,三者之间的传统产业边界开始模糊,出现了融合的趋势。金融业的融合正朝着个性化、效率化、无时空、无地方化的方向发展,力求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优质的服务。
同时金融业在自身融合发展的同时出现了金融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新的产业的形态,这种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是金融服务业的融合创新,有助于金融业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增强金融业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
二、金融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分析
1.降低金融产品交易成本
科斯早在1973年《企业的经济性质》一书中提出了交易成本,它认为在经济交往的过程中,经济主体进行交易会产生谈判和签约的费用,这就是人们交易时要付出的代价。在对交易成本产生的本质研究中,交易成本论认为在专业化分工条件下,市场价格机制交易会有信息成本、搜寻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及监督成本,因此市场价格交易成本较高,需要把交易纳入到一个组织中就形成了企业。在金融产品的交易中,金融的融合发展使得金融产品的需求者不仅可以得到金融业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金融产品,而且通过混业经营的全能金融机构能够一站式的得到所需金融产品和享受到整体的金融服务,降低消费者的交易成本。
2.金融机构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
英国的经济学家哈提哈特和里歇尔在研究了多项关于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观点后认为综合性银行在效率和金融稳定上具有优势,综合性商业银行能够发挥出比其他专业化银行更大程度的管理能力和企业家能力。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墨顿・米勒认为商业银行通过融合经营,投资者得到了良好的承销服务,同时银行的整体实力得到增强。银行金融机构通过综合性发展在一个平台上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降低金融产品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这是因为原有的人才、设备和技术能够在全能型的金融机构中重复使用,因此能够以较低的边际成本,提供同质的服务。证券和保险金融机构的全能发展同样也能产生相同的效应。总之金融业的融合发展显示出金融机构发展的成熟性。在全能型的金融机构中,各种金融资源能够自由充分流动,使得金融产业结构更趋效率化、高级化,网络型的金融体系开始形成,金融空间结构呈现更加有序状态。这种金融资源的集聚融合效益加快金融产品成本降低速度,使全能型金融机构获得相对成本优势,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3.有助于金融机构分散风险
美国学者Benston经过对《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进行研究后发现统计结果分析显示,当银行拥有附属证券公司时,或当银行将一部分资本投入证券业务时,其风险只有轻微的增长,而收益却有显著提高。增加的盈利加强了银行的支付能力,因此降低了银行倒闭的风险,进而降低了金融系统发生危机的风险。增强全能型银行及机构的竞争力,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德国经济学家特洛文也认为综合性银行能向社会和客户提供投资的最佳机会,可以增强银行和客户的联系,可以使整个金融制度趋于稳定。
4.增强金融创新能力
金融业融合发展程提高使得创新资源进一步集中,增强金融创新能力。金融业的融合发展使金融机构企业更易获取原存于企业外部的知识,同时对于原有的知识更容易理解、消化、吸收、创新,实现原有外部知识和自身知识的融合,使得差异性和多样性的金融知识达到更高层次的协同性,产生群体金融知识学习的外溢性。这种出于不同节点上知识面的交叉,产生的不同知识的融合,降低学习的成本,增强融合后的创新能力。同时金融融合发展促进了内部资源优化,技术网络、交易网络和社会网络有机结合,激发了金融创新活力,大量梯度性金融创新出现,金融业进入良性循环发展。
三、金融业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1.金融业内不同行业的融合
在产业融合的产业发展的态势下,金融业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也在融合发展。金融业业内的融合发展是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打破自身分营业务的局限,彼此之间互相渗透、交叉以及综合而形成的一种发展模式。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规制的放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剧了金融业跨产业并购现象。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发展、获得竞争优势,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不断通过跨产业并购,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使自己成为多元化、综合性的金融机构,来为消费者提供一体化、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如1998年4月,美国花旗公司和旅行者公司宣布合并,合并后的新集团定名为花旗集团,价值730亿美元,拥有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的1亿家公司及零售客户,能够提供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基金管理、证券交易等业务在内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这种混业并购的现象在欧洲、日本也频频出现。这样的并购模糊了银行、证券、保险业务之间的界线,使银行在同一平台上进行综合业务操作,运用资产组合理论减少经营单一业务的风险,获得范围经济的效益,另一方面综合金融机构利用其内部业务网络的资源、服务及销售渠道,设计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充分的便利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降低服务成本,客户只需要面对金融机构的一个窗口就可以获得综合型金融机构内部的各类业务,减少搜寻信息、监督管理的成本,从而建立稳定优质的客户群,整体上来说可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金融业通过并购与综合经营,可以提高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2.金融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1)金融业与信息业的融合
金融业是应用信息技术最早的行业。无论是技术还是应用水平都是比较领先的。20世纪80年代初,国外银行业发动了一场数字化革命,信息技术逐步进入银行的管理领域,银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业务优化、整合,再造业务流程,不断进行全面的重组,使国际银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达到管理和业务处理信息化的目标,国内各家银行及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都纷纷投入巨资进行信息化建设,包括数据大集中、业务集中处理等等。随着金融业对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扩展和系统的不断升级,金融业内的基础设施和网络资源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网上银行依托迅猛发展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利用渗透到全球每个角落的因特网,把银行的业务直接在因特网上推出。网上银行与实体银行的发展方向是不一样,由于网上银行的快速性和连动性,银行可以从原来支付的一个环节成为资源整合者,延长产业链条。网上银行的虚拟性让业务本身发生变化,带来业务创新。网上证券交易作为证券公司参与竞争、提升核心竞争力,降低经营成本、实现低成本扩张的重要手段,具有实时性和互动性,有利于券商为客户提供更加及时、个性和全面的服务,深化和加强券商的服务意识。网上证券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加了证券信息的丰富性和流通效率,极大地提高了投资者选择的自由度,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为股民提供了安全的交易手段,投资者可以得到更加优质快速的证券行情信息和交易服务,减少因行情延迟、信息时差或交易不及时等引起的交易损失。另外可以突破地域限制,给所有投资者一个公平的交易平台和较平等的服务。网上保险是指通过网络实现投保、核保、理赔、给付,也即保险企业采用网络来开展一切活动的经营方式。网上开展保险业务缩短了销售渠道,大大降低费用,从而能获得更高的利润。通过网上保险业务,投保人只要简单的输入一些情况,保险公司就可以接收到这些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节省双方当事人之间进行联系以及商谈的大量时间,提高效率,同时降低了公司的经营成本。网上保险能够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的优势可使保险服务质量得以大大提升。总之金融业所有的业务归根到底都是进行数字处理,金融机构是一个数字化的中介机构,因此金融业和信息的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2)金融业与实体产业的融合
金融业与实体产业的融合发展首先表现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这种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产生了产业的资本化,增强了实体产业的内源性的融资能力,进而也带动了外源性的融资能力,其表现为产业资本大规模进军证券、保险、银行等金融业的各个部门。其次,金融业和实体产业的融合发展表现为产业投资基金,这种产业投资基金以满足特定实体产业融资需求为路径,以获取风险投资收益为目标,形成金融业服务的创新。最后,金融业和实体产业的融合发展表现为金融业与具体实体产业融合而形成的新型产业。金融业和物流业融合而成的金融物流是其典型的产业之一。它通过金融产品的创新,使其满足物流业发展的需要,调节物流业资金融通的渠道,它提供的一种金融与物流集成式的创新服务,金融物流不仅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物流与加工服务,还为客户提供间接或直接的金融服务,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和客户的经营和资本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振华.产业融合: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标志―兼析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融合案例[J].产业经济研究,2003(1).
[2]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2002(4).
[3][日]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2).
[4]朱瑞博.价值模块整合与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3(8).
[5]于刃刚,李玉红.论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J].生产力研究,2004(1).
[6]陈雨露,马勇.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中的开放保护与国家控制[J].财贸经济,2008(3).
[7]夏秀渊.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研究[J].浙江金融,2009(10).
2、赚到钱的企业或个人,金钱需要有个存放或运用的去处,进入金融业正可以满足这个需要。
3、进入金融业可以为社会各层提供便捷又有效率的服务。
4、金融业需要使用到许多精密的器材设备,而这可以造福许多研发和制造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