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服饰艺术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9-15 21:13: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服饰艺术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服饰艺术论文

篇1

二、近现代服装的演变

篇2

一、古代服装的演变

秦朝统一了中国,在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之后,经济开始发展,政权逐步稳固,封建社会成熟,服制也更加严格。秦尚黑,始皇规定大礼服为黑色祭服,衣色以黑为最上,三品以上的官员用绿色,平民用白色。衣料重锦绣,纹样繁复。秦汉时期深衣的发展,使“深衣广袖”极具古代服饰的代表性。深衣有着千年的发展历史,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占有重要的主导位置。汉朝沿袭了深衣的形式,冠服制度,也大都承袭秦制。西汉时期建立的“丝绸之路”对古代服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景之治”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汉朝服饰由俭入奢。丝绸出换进来的珠玉犀象、琥珀玳瑁等饰品,织绣工业的发达,使汉代的衣着水平提升。魏晋南北朝时期,受佛道思想的影响,宽衣广袖成为上至王公贵胄下至平民百姓的流行服饰,服装力求俊逸潇洒。文帝曹丕制定了九品官阶服制,用紫绯绿三色区分九品。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元明时代。隋文帝结束战乱,统一中国,政治稳定,厉行节俭,不注重服制等级,服装制度杂乱。隋炀帝即位后,为了宣扬皇帝的威严,结合前朝制度建立了本朝的服制制度。妇女戴幂罗的外出装扮,皆吸收融合了南北朝时期胡服的特色,对唐代女服有很大影响。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繁荣,服饰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唐朝经济的对外开放,使得“浑脱帽”、“时世妆”得以流行。形成了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的第三次变革。此时黄色成为皇帝专用色,是帝王的象征。由于经济文化的对外交流,唐代妇女服制形式开放,汲取了北方民族服饰的特点,尤其胡服盛行。在唐代的壁画中,出现了袒胸露臂的妇女形象。《簪花仕女图》中高腰襦裙,半抹胸,外披大袖纱罗衫,衣料透明,肌肤若隐若现,足见当时的开放程度。日本的和服、朝鲜服、韩服均吸取了唐、明时代的精华。日本和服更是继承了大袖衫的服饰特征。唐装多变、服饰大胆,成为中国服饰史上的一朵奇葩。宋代沿袭继承了唐代服制,稍有革新,出现了褙子。辽金元为少数民族掌权,各自继承了民族特性。明代恢复了唐代冠服制度,女子上衣比唐代拉长。由于明代政府非常重视农业,推广棉业,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的衣着也得到了改善。明朝因帝姓,以红为正色,但平民禁用大红色。最有特色的是用“补子”表示官员的品阶。文官的补子用鸟,武官用走兽,各分九等。清兵入关后,推行“剃发易服”,男子服饰按满族习俗,官服为长袍马褂。清代女着旗装,外罩坎肩,花样翻新,颇为流行。

二、近现代服装的演变

1840年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我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同时,受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西式服装流入中国。但男子的服装还是以长袍、马褂为主,一般用于交际,妇女普遍着满式旗袍。后来旗袍经过改良,已成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服饰。从清末民初到三十年代,旗袍成为女性的主要服饰之一。衣袖的宽窄、长短;衣领的高低;下摆由长至短,由短至长;衣料由俭入奢,由奢就俭,都受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而后,受革新思潮文化的影响,男子服装中出现了中山装。但主要服装还是长袍、马褂。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香港来的洋装,喇叭裤、牛仔装,西方的西装逐渐占领了市场。而今,随着经济的繁荣、世界服饰的融合发展,带有政治色彩的服制制度早已不复存在,现代人在服饰上追求个性、时尚、多变。人类服饰文明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凝结了民族审美和文化。现今人类需要思考的服饰问题是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再发展,服饰也终将进入新的文化领域。

作者:刘秀东 单位: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

篇3

服饰艺术专业英语在专业课程教学设置中得不到重视。长久以来,服饰艺术类院校以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为主导方向,因此忽略了理论的强化与学习。在整个专业课的教学设置中,教师在主观上对服饰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

1.2教材的专业性强,难度大

通用的教材内容对于艺术类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根据服饰艺术类学生的能力和特点,专业性和理论性太强的教材无法使学生透彻地学习和理解。

1.3专业术语较多,理解难

服装专业英语的专业词汇较多,理解难,阅读起来难度较大,与基础英语课程相比较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的兴趣不大。

1.4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和情趣

基于服饰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的背景和特点,单一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法,使学生缺乏兴趣和动力,学习效果不佳。

1.5缺乏双师型教师

既懂英语语言又有服装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资源有限。专业英语课应该以英语语言能力较好的专业老师担任,但这样一来,课堂上,由于教师的语言能力有限,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大大降低。在大多数服饰艺术类院校,专业英语课是由英语专业的教师担任,专业知识极其缺乏,导致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十分松散。

1.6教学与考核方法单一

目前,多数教师对于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实行的是讲解课文和翻译术语这样直接的方法,使得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效果也不明显。考核时,也是以翻译术语和做选择题这样古板老套的方式,而没有把英语作为一门交际语言贯穿到整个的服装专业教学中去,学生尤其是在阅读和写作方面非常逊色。

2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探讨

2.1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

首先,作为一名专业英语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在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只有不断地学习,给自己充电,才不会落后于时代。另外,在专业英语课程当中,对听、说、读、写和译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把自己理解的知识信息以简单易理解地方式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学生。其次,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做到精益求精。最后,努力创造机会与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做到专业英语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教师不仅仅局限于一些专业的词汇的讲授和专业课文的翻译,而且要与专业课同步学习。比如:在讲解服装各部件英文名称的时候,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出一款自己喜欢的服饰,用英语标出各部分的英文表达,并且用英语对创意灵感进行描述。在课程教学中还应采取与专业相结合的英语教学方法,英语教学首先要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对于服饰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把兴趣爱好和学习相结合是最佳的途径。英语课堂应该是学生自我展示的一个舞台。他们可以利用每节课开始的几分钟时间用英语介绍自己的作品或自己喜欢的作品或感兴趣的话题。这样一来,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印象加深,同时还能结合到已学的专业课知识。

2.2启发式教学,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采用启发式教学,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在专业英语的学习过程当中,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的记忆是一个难点,在这一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掌握词汇的记忆方法,比如拆词法、词缀构词记忆法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另一方面,在教授专业内容上也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问题引入法,网络资源学习法,情景教学法和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自己动手操作和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工具来分层完成学习内容。基于服装专业的特点和英语水平现状,在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中采取从简入手、步步为营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在课程设计上,把专业英语课放在第五学期,在学生掌握了丰富的服装专业知识的背景下开始教授,这时,学生对服装专业英语课程中的许多内容已经非常熟悉。例如:讲解Bohemian,波西米亚原为Bohemian译音:一般译为波西米亚,原意指豪放的吉卜赛人和颓废派的文化人。追求自由的波希米亚人,在浪迹天涯的旅途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活哲学。波希米亚不仅象征着流苏、褶皱、大摆裙的流行服饰,更成为自由洒脱、热情奔放的代名词。学生已经对这一风格的历史由来有了深入的了解,因此对应相应的英文阅读就似乎简单多。还比如,在给服装专业的学生讲解时装设计内容时,可以给学生提供面料(纸张)、人台、剪刀等材料,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讲解的内容和自己对时装设计的理解,从而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2.3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

考虑到服装专业实际的英语水平和服装专业的特点及心理特征,在教案的选择和整理中,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的采取灵活多变、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课件中插入与课程相关的画面,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如知名设计师、画家和各种服饰配饰的图片等。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将最新的时尚信息以精彩、绚丽的画面和声音来传达,强化教学的听觉和视觉效果。在多媒体教学中,既可以借助于网络上的服饰图片帮助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也可以让学生拍下自己设计的服饰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看,直接询问学生对自己设计的服饰品的价格,相信学生会更喜欢这种形式的对话。

2.4强调专业英语的翻译学习

在国际间的服装交流和服装贸易中服装术语的翻译及其重要,因此有必要强调专业英语的翻译学习。如:中山装是我们的传统服饰,翻译版本也能见到几种:sunyatsen'suniform,zhongshansuit,Chinesetuniesuit;又如:旗袍,译版很多。还比如:各种各样的帽子在汉语中很难找到对应词:beret,bowler,topper,panama,stetson等等,汉语里原本没有表达这些帽子的词汇,只好采用解释性翻译法把他们分别译为:贝雷帽、常礼帽、高顶礼帽、巴拿马帽、宽檐帽等。还有一些服装颜色词汇,如:khaki译作卡其色,peru译作秘鲁色,salmon译作鲜肉色,beige译作米色,navy译作藏青色等等。

2.5应用能力的培养

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大学毕业生的基本目标就是“学以致用”,在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要把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努力构建实用为主的专业实训与实践教学体系。例如,在引导学生去浏览国外的电子商务网站之后,首先去点击购买自己喜欢的服饰艺术商品,既可以熟悉国内外购物网站的区别,又能在相关的英文网站上学习相关的服装贸易以及服饰艺术品的颜色、尺寸和规格型号等等知识,然后让学生用E-mail形式告之教师在期间遇到的问题与难题,让学生试着以英文模式设计自己的店铺网站,达到理论与实践同步学习的效果。

篇4

紧身胸衣与缠足实质上都是对身体进行变形,这种变形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谴责,并被扣上“刑具”的帽子。然而从性的角度来看,紧身胸衣是以强调曲线美来展现女性的性感的身体,缠足是以强调柔弱美来展现女性的性感的身体,它们都是显示性方面强势的一种服饰。同时也都表达了两个相反的欲望,即在束缚身体的同时又放纵了它。紧身胸衣最早产生于希腊克里特岛,直到中世纪之后的16世纪的上半叶,才在西班牙流行起来。人们以鲸须为骨架制成一种无袖胸衣,这种胸衣呈倒三角形,穿上身后从肩至腰都非常紧身,可调节的系带能将女人的腰肢勒到一个理想的程度,同时又把向上提高得更加丰满。与之相配合的下装则十分的膨胀,一种由鲸骨、藤条、木块或金属丝制成的圆环将吊钟状的裙裾层层撑起罩上长及地面的华丽面料,正面看去是X型,背部却很舒缓,这种曲线形体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完美的。但这种完美是残酷的,由改变内在生理机能而使其外在形体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类服饰史上绽放的一朵奇异的虐恋之花。由于当时人们性观念与并不保守,在给外界留下极为得体优雅和明显的性感印象的同时,紧身胸衣还以一种为大众接受的方式,赋予了女人表达自身对性的渴望的权利。并且人们还认为紧身胸衣能掩盖女性身上不够“理想”的部位,从而使她们看上去更妩媚动人。这一点在文学作品巴尔扎克的《贝姨》中有具体的描述:“在这一时刻,一个既不丰满又不苗条的女人,却美的非凡,她的曲线因不经意地遮掩而若隐若现、因闪光的衬裙褶皱和紧身胸衣下摆垂片的衬托而清晰可辨,这一切让她如此的性感可爱……。”和紧身胸衣并驾齐驱的缠足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是始于南唐。缠足一般于六、七岁开始,要到十岁左右才能解除。用四尺长的窄布条将双脚紧紧地缠绕,除大趾外,将二趾紧紧约束,以后越来越紧,一直要缠到“小瘦尖弯香正软“才算大功告成。当这样的小脚穿上长三寸、尖锥型精美的小鞋,“三寸金莲”由此而产生了(如图3)。我们可以从南朝潘妃“步步声莲”、南唐后主李煜的窅娘帛步缠足轻歌载舞中看到,那纤小如初月的三寸金莲让女人们步态摇摆不定,身形婀娜多姿是多么的娇弱,让多少男人们迷恋。虽然女子缠足,要蒙受极大的痛苦,即所谓“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可是俗语说的好“女为悦己者容”,在这种痛苦中,由于男人的“注视”而使女人们得到。男人的“注视”最终决定女人的着装的趣味,使她们在精神上体味到虐恋的快乐。

2.纹身

虐恋美学现象并不仅仅限于缠足和紧身胸衣,在世界的很多地方纹身和穿孔也成为时尚,是一种皮肤化妆,就如同人们穿各种漂亮衣服一样是藉此展现一种美、一种精神。美国著名的服装心理学家弗格博士认为:人的装饰形成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肉体装饰和外表装饰,而纹身绣面就是肉体装饰的最古老形式、是人类童年时期对美的一种追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深受人类社会的喜爱,谱写着人类追求痛苦和快乐的传奇。中国的纹身历史悠久,《礼记•王制》记载:“东方曰夷,被发文身,南方曰蛮,雕题交趾”,这“文身”“雕题”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纹身装束之一了。纹身的过程是痛苦的,但同时纹身者也在痛苦中磨练意志,享受着快乐。纹身可以在很多部位进行,如脸部,胸部、背部,或者在性感部位如、臀部、腰部等。当我们进入纹身世界中,不论在哪个部位纹身,都会发现纹身同样是一种精神上的行为,它需要一种信念,就象缠足和紧身胸衣一样,在对人体本身进行改变的同时,精神上获得和满足。这已经不是原始的冲动,是一种思想信念的反映,是痛并快乐着的一种美的形式。

篇5

一、傅山的书法艺术

(一)完全不同的运笔方式。

传统的笔法注重笔锋的转变和整体的效果,重视每一个字的工整。 但傅山的书法却与众不同。在他的作品中,这些技巧都被弱化。他坚持的是线条流。他不重视运动速度的快慢和张力。他所表现的是笔墨的直接与流畅,不注重每一个字的细节与工整,而是达到整体效果的行云流水,或笔锋刚劲有利,或是在作品上留有很大余地。在视觉效果上虚实结合,更注重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作者情感的表露。但传统笔法就很都很讲究这些因素。也正因为如此,于是他提出了“四宁四毋”的艺术主张:“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

在传统书法中,人们不尝试打破传统的方式,但傅山要打破传统的束缚,通过奇诡的线条变化创造出独特的方法,表现自己的情绪,从而使他的笔墨更有感染力。这也就导致了他的书法当时没有被接受,以及观众对他的极端态度。有的人很喜欢,有的人却无法理解。

(二)独一无二的书法体系。

他完全打破了传统美学,他更擅于用线条和笔墨的聚散组合来表达情绪,他的作品折射出自己的内心。他不在意一笔一划的工整,而是追求整体的意境。传统的书法都追求工整和对称,特别是古代的建筑都以对称为美。而傅山不追求刻意的对称,而是遵从内心追求整体的和谐。他的表达更加能够引起是观众是视觉的冲突。而且是容易被观众接受的自然美。他的书法使得空间错落不一,在现在看来,更容易被我们的审美所接受,所以对当世有巨大影响。

(三)随意的章法形式。

很多人在博物馆中看到傅山的书法歪歪扭扭,结构奇特,似乎无迹可寻。找不到平衡感。傅山的书法如行云流水,墨水浸润入纸,构成一幅水染的画面。在他的书法中,找不见传统的技巧,没有方向,角度和力度的刻意追求。没有了这种束缚,使他的表现更酣畅淋漓,也更能引起观众视觉上的冲击,令人震撼。

他的笔墨是随意而自由的,呈现出多彩变换的世界。也体现了他的书法理念。

(四)极度张扬的个性表现。

脱离了传统的书法的束缚,使傅山更能自由的表现自己的性格,把作品推到淋漓尽致的高度。“四宁四毋”不仅使他对作品的要求,同时也是对他性格的最好诠释。传统上注重作品的精致,讲究作品的对称,他觉得自然才是最美;传统以讲究作品的修丽,他觉得简单点也无伤大雅;传统注重一笔一划之间的流畅,他觉得笔锋的不断转换没什么关系;传统的书法表现都太刻意,他认为书法最重要的是表达感情。

傅山通过标新立异的方式,将自己与传统区隔开来,不在追求技艺的娴熟,而是站在了刚高的层次。他忘我的在自己的另一个世界当中,笔触只求痛快淋漓,把自己的情绪通过作品表现出来,沉浸在笔墨之中。他的个性,在书法中找到了释放的平台。

但独特的书法却不能仅仅依靠个性的张扬,它需要独特的见解,优秀的审美,深厚的功底,广博的学识。所有的这些因素,才够成了他特有的圆润和独一无二的风格。所以傅山书法的成就绝不是简单的追新立异,古怪嚣张,而是他的思想达到了艺术的高度,他笔下的书法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特征,变得灵动而鲜活。

二、傅山书法艺术的影响

(一)傅山书法艺术对明清书法的影响。

1.打破传统书法的固有模式。

傅山的书法艺术与传统的书法艺术相悖,他打破了当时传统书法所追求的书法技巧的运用,注重线条的角度,落笔的轻重,注重字迹的工整和整体的完整性。而傅山的作品有的大气豪放,表大的夸张而不羁,结构简单却不简洁,给人一张气势恢宏的感觉。线条的扩张让人们有一种心灵震撼的感觉,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和紧张感。还有他受人喜爱的连绵的草书,不仅粗犷豪放,让人难以触碰,似乎在刚劲之中掺杂了少许的无以名状的凄凉,不仅让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到作品当中,更重要的是这里面也寄托了作者自身孤独的情怀。他的那种不可一世的反常、怪异不仅仅在结构中有所体现,还表现在他的字没有章法的夸张。不断的对字形进行扭曲,打破原来字体结构的平衡,不再是过去那么整齐。这使他的草书作品,不像传统的那么讲究技巧,而是表现的直接而拙劣,也是实现它草书风格转变的重要时期。更重要的是,他在视觉上对观众的强大冲击力,让人随着作品,心情起落跌宕,振奋不已,通过酣畅淋漓的笔墨,把自己消融于“忘我”的境界中,与其说是不断挥动着延绵的线条的线条,不如说是用这些笔墨谱写他人生的凄苦和婉约。

他对传统的继承太少。一方面,他过于与传统背离,似乎是刻意的避开传统的书法。使得他完全脱离了书法的本性,导致其基础表现力的散失与不足,所以我们能看到他有些作品确实不能称之为优秀的作品。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的约束少,让他的书法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个性的表达更直接,情感的演绎更完整。当傅山的情绪没有那么多想宣泄的时候,试图以基础的书法技法来展示,但却不能够看到它的优异之处,与当时的其他大师相比,反倒显得相形见绌。当他的情绪饱满的时候的时候,他能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处理好线条的陈列,实现笔墨上的勾勒,加上强烈情绪的渲染,那往往就是被人称赞的佳作。

2.傅山外明清时期书法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傅山的作品和书法理论未能引起当时人的注意和世人的喜欢,但是他为书法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丰富了当时书法的类型,为当时的书法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可以说他打开了明清时期书法创新的新路子,对当时影响深远,也为明清时期的文化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例如,他的《晋公千古一快》草书四条屏和《题画自笑八韵》,在章法上作了进行了严密的处理,字距上紧密相连,行距的间隔层次不齐,有时粘连在一起,虚实相生,这与他的丑拙原则,饕餮美学完全是一致的。他不去遵从过去的书法章法,似乎是刻意的表现出散乱和夸张,任意纵横的涂抹不求技法的炫耀与运用是否得当只是在作品的表达中遵从自己的内心,矛盾与纠结,孤独与痛苦。这些作品留人留下强烈的艺术的美感和冲击。

他试图表达自己的亢奋、从而使他获得一种心灵的解脱与满足,更多地表现的是与命运抗争的激昂,是情绪的高涨与暴风骤雨的洒脱,强烈的墨色对比运用,构成了他作品的雄强、伟岸之美。

通过这种草书的形式,来有意识地彰显他的人格魅力。他的线条的流动感实现其生命的运动,流露着他对尘世的愤怒与抗争。

(二)傅山书法艺术对当代书法的影响。

傅山在书论上对当代书法的影响是主要体现在他的“四宁四毋”论,这一特殊的书法美学思想是在特定的时期条件下,对儒、道学说的又一次的排列组合,提出此论,有着当时的政治目的。遗民傅山针对统治阶级御用艺术的甜俗之风,拍案而起,喊出了“宁丑勿媚”的口号,代表了时代美学思潮的要求,也是傅山性格使然,且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同时是对奴性的批判。这与当代我们崇尚自由,要打破束缚追求真我有极其相似的地方。我们希望看到真实的社会,找寻真实自己的态度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了某种心灵的契合。

我们总说弄巧成拙,似乎努力的想把事情做到完美和极致。

傅山对于“拙”的内涵作过纯真、质朴、清真以及笃挚等新的解释,他赞赏纯朴的自然美,不赞赏造作妩媚的装饰美,认为真正的巧就是反映事物的质朴美。当前我们也是要解放天性,能够追求真实的美感,比较柔造作,不阿谀奉迎。他的书法在当代找到了存在的价值,不只是书法艺术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蕴含其中的人性的本真。

小结

傅山的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视角形成了不可多得的风格。他的书法艺术如行云流水。没有固定的模式却打动人心。他的书法艺术对当时的书法改革和当代的书法研究都有深刻影响。对他的书法的感受和研究,也体现出这位爱国者的不随波逐流,在那样的环境当中追求自己的艺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摸索。

参考文献:

华宁;金运昌;康熙书法十六条;紫禁城;2006年04期。

朱乐朋;乾嘉学者的书法交游活动考察;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篇6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249-01

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针对在中世纪被宗教所扼杀的古代希腊罗马以人为本的科学文化走向复兴而掀起的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从拜占庭灭亡时被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光辉形象。人们打着“回到希腊去”的旗号。实际上新兴资产阶级召唤古希腊的亡灵并非是要重建奴隶制文化,而是借用其中有利于资产阶级需要的科学、哲学以及人文主义的艺术;是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外套,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现代世界历史的新场面。意大利作为古罗马的后代,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得天独厚而无与伦比。

我们先来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背景,意大利位于欧洲和东方之间,印度及东方物品(香料)通过意大利流向欧洲,刺激了它的商业发展。1921年至1906年八次促进威尼斯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贵族力量的消弱形成了商人阶级。而13世纪发掘出的古希腊雕刻,学习和领会它的手法,是文艺复兴的发端。同时占庭帝国遭侵略,艺术家学者带着书籍、希腊艺术品逃往佛罗伦萨城。这样意大利形成了得天独厚的美术背景。

那个年代涌现出了一大批画家及代表作,《基督与受骗女子》洛托比乔尔乔内和提香小几岁,他们是同代威尼斯画派的画家。宗教神话题材富有人性特征,色调明朗。这些都是威尼斯画派画家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洛托并无例外。这幅画表现出善与恶、美与丑的精神对比,女子是美好善良的,而基督则体现光明正大和公正,它是真善美的化身。周围的人群美丑交织、善恶共存。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最伟大的代表,我们都知道他的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寄托了他对人像理想美的认识。这幅画令人惊叹的是人物的自然生动,她好像在注视着我们,但隐隐的微笑中却似乎透出一丝悲哀。达・芬奇巧妙地平衡了精确与储蓄的关系,使作品韵味无穷。他极为审慎地运用 了“空气透视法”使形体自然、柔和,消除了以往作品的生硬感,创造了朦胧、含蓄、微妙的动人境界,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表现了人性的回归。另外还有他的《最后的晚餐》,这幅在格雷契寺院食堂墙壁上的宏大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画家艺术的代表。它也是人类最优秀的绘画作品之一,由于它的问世而使达芬奇名扬世界。

拉斐尔是意大利杰出的画家,和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时期艺坛三杰。《西斯庭圣母》是画家拉斐尔33岁时用蛋彩绘制这幅圣母画,用岩洞作圣母子的环境而绘画的。拉斐尔的《雅典学派》在雄伟庄丽的大厅里,汇聚着人类智慧的明星,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学派的杰出学者、思想家,古今同堂,自由热烈地进行学术讨论,可谓洋溢着百家争鸣的气氛,凝聚着人类天才智慧的精华。

《哀悼基督》米开朗基罗接受这件雕刻时,正值萨伏纳罗拉被教庭火刑,此事深深地震动了他的心灵,他决定将自己的怜悯和崇敬注入永恒的石头。1501年,他回到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卫》。1508年,他又奉命回到罗马,用了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著名的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1513年,教皇陵墓恢复施工,米开朗基罗创作了著名的《摩西》、《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

乔托的《逃亡埃及》充满世俗的人情意味。波提切利的《春》寓含着对现实的惶恐不安。三美神的舞姿似乎是受命起舞,颇有逢场作戏的感觉,令观赏者不解。《最后的审判》是圣经的传统题材,在教堂里必须装饰有这个主题的画,它是宣扬因果报应的;人死后凡善者升天,恶者下地狱。这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宏大壮丽的图画。

篇7

从古代美学发展到近代美学,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自然演进过程。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原则是与哲学的发展同步演进的,而从某一方面来说,美学属于哲学的一个分支并与哲学密切相关。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理论强调对自然的模仿,正如这一时期的理论原则是渊源于对古代艺术的借鉴一样,他们也效仿古代希腊人的哲学原理。因此也可以说,文艺复兴的审美原则直接依附于古希腊、罗马哲学,并成为这一时期美术理论研究的主流。

文艺复兴的理论家们如阿尔伯蒂、达・芬奇将其理论原则建构在普罗提诺和新柏拉图主义对理念的推崇上,并把这种理念贯穿于其美术原则之中。从真正的理论上来看,美被认为是理性通过审美形象的方式在感官中的直接表现,它是与道德相并列的。因此,文艺复兴的美术家们将其理论创作在美学哲学上与古论联系了起来。尽管有其美学的积极意义,但不管是在理论研究的创新上,还是在更全面的理论分析上,文艺复兴――正像它的时代特征所展现的一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伴随着真正哲学的发展,审美理论凭借学术性哲学维持了美与生活的联系。它一方面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哲学、美学研究的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拓展了古希腊、罗马的美术研究领域,另一方面,新的时期有其新的理论思想风貌,文艺复兴的理论家也正是在其对古代哲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启了新时期美术理论研究。伴随着真正的审美思辨的发展,美术理论自始至终都与时代审美趣味的发展同步演进,而理论是真正审美思辨的唯一任务,并借助自由思辨的复苏和对理论原则的深化,从而使探索近代美学审美理论的发展成为可能。

二、从历史学的角度上对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理论的再认识

美术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和美术理论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从而构成了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研究的立体框架。在这一结构中,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按照特定的规律和次序,逐渐将其组合、建构。对于文艺复兴来说,这是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因此在学术研究上也显示了它作为这一过渡性历史阶段的原则性特征。而作为特定时期的文艺复兴,对美术理论的研究不仅具有美学和艺术的意义,而且具有一种历史的意义。在对古代思想的着力研究上,美术理论家举起了反对中世纪艺术粗俗外表的旗帜,并沉浸在古代艺术家的色彩鲜明之中不能自拔。但从其本质上说来,文艺复兴美术理论家们的这些理论成果则富有审美的气质与潜力,因为,正如时代特征所赋予的那样,他们开启了美术研究真正的开端。

因此,文艺复兴美术理论体现了这一特殊领域中“纯视觉艺术批评”的发展和大致风貌。虽然,文艺复兴的理论家们没有也不可能对这一说法有所意识,但是,在对文艺复兴美术理论的认识上,它确实已经存在于批评家对艺术进行解说的分析之中了。然而,对美术理论家的这些具体规定,一方面说明了他们作为特定时代对美术理论作出的积极意义,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纵观整个西方美术理论的发展历史,不管是从美学方面对文艺复兴美术理论的演进概况进行研究,还是历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对美术家或美术理论的研究还涉及心理学、文献学、社会学、图象学等等新型人文学科,它都从不同层面上拓展了当时美术理论的新领域,也不管它是从内容还是形式、创造还是自由、艺术还是自然、理论还是实践上都为此后的美术批评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因此,它的历史功绩是不可抹杀的。因为,文艺复兴时期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其美术原则是这一特定时期的特别产物,虽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不能不说,它构筑了整个美术理论原则完美近善的根基,从而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 陈传才.《艺术本质特征新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2] 黄才郎.《西洋美术词典》.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

篇8

(一)移动图书馆互联

在发展移动技术的同时,为满足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的快捷、便利性,灵活自由的对图书馆不限地点的访问,是图书馆人所努力的长期任务。所以,在移动图书馆之间进行互联,这作为了各个图书馆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最有效的手段。将移动图书馆进行互联,是以为满足用户能够不限制时间和地点的访问和获取信息资源为主要任务,采用无线网络技术传播信息资源的方式,结合参与各方提供的自身资源与网络资源为一体,组建成的一个大型知识数据库,达到信息资源共享,进而从中互相获得收益,最后同移动网络运营商、网络信息公司和数据库支持方等合作组成的一个网络互联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可以使信息服务达到畅通的一站式操作,读者在查找自身需求信息时就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支持。

(二)加大宣传力度

当前,图书馆要以先进的移动网络系统为基准,加强对移动信息服务的宣传力度,尽量使读者在体验的过程中都能对服务有一个满意的使用感受,这样保持下去,优势就会逐渐的显现出来。图书馆同样可以结合眼下的流行元素,借助短信、OICQ及微博等社交工具和网站等进行宣传和推广工作,将图书馆的服务和信息资源空间拓展的更加广泛,并注重用户使用过程的引导,制作出简单、实用的教程,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更容易上手,获得良好的操作体验。

(三)提供个性化服务

移动图书馆下,图书馆无法对读者做出明确的选择,但读者却能反过来自由的对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做出选择。这就要求了图书馆应要根据读者群体年龄段和兴趣爱好的不同,为用户提供出更多个性化的服务,最大程度的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各类信息资源,提供给读者优质和丰富的服务,并有意引导读者之间相互的互动,使其能感受到一份“家”的温暖。

篇9

住院患者共1134例,年龄14~47岁,其中已婚645例,未婚489例;文化程度:初中204例;高中521例;大学以上409例;流产术714例,引产术442例;取环术84例。通过全面的舒适护理,全组病人的满意度为98%~100%,手术成功率为100%,无严重差错、纠纷事件发生。

二、舒适护理措施

2.1生理舒适

随着城市生活条件需求的提高,病人对环境、病床及配套设施要求也显著提高,本科病室在卫生洗刷配套设施齐全的基础上,设立了单人间、二人间、三人间,供病人及家属选择;改善设施,如病室内设有中央空凋,床单位用紫外线消毒器消毒备用,床单一改过去的白色,以花色棉布代替,并且随脏随换;提供便民措施,配备微波炉,保证在病区可以加热菜、饭;环境介绍、设施使用方法等由责任护士详细指点,各项辅助检查有专职人员陪同。

2.2心理舒适

2.2.1新病人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全面了解病情,针对已婚、未婚者不同的心理需求分别予心理疏导。如未婚病人,严格保护其隐私,在生活上给予热情照顾,在言谈上注重语气、语态,使病人有安全感、受尊重感;对于已婚病人,及时与其家属联系,帮助安排好其家中事务及工作,如子女的看管、工作的交接,使病人安心住院。

2.2.2在病人住院治疗过程中,护士按各级护理要求,密切观察病情,如药物流产服药过程中阴道出血情况、引产病人的子宫收缩情况、手术病人床头交接班等,使病人感受到护士正在密切关心她的病情,使其放心、安心。

2.2.3病人在住院期间,护士必须注重与病人的交流,争取获得更多有关病人的资料。进行开放性的提问,如你现在感觉怎样;你有心事可以对我说吗等。另外,病人住院费用的催交是引发病人不满的主要方面,护士应不断学习语言沟通技巧,以良好的语言沟通方法缓解护患之间的矛盾,以亲切自然、热情开朗的态度来满足病人被尊重的需要。

2.3手术舒适

2.3.1术前护理责任护士全面了解病情,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状况作出评价,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宣教指导及情感支持,告诉病人手术不会影响正常生理功能,告知其手术医师的技术实力以及以往手术的成功率,耐心讲解手术名称、手术所需时间以及一般病人对手术疼痛的耐受力,帮助病人树立信心,解除思想顾虑,减轻恐惧心理。

2.3.2术中手术过程中专设巡回护士,提供适宜的手术室温度、湿度及安静环境,安置病人于舒适的手术,注意保暖和安全,通过轻松的交流语调、娴熟的护理操作以及低频脉冲电治疗仪的镇痛、讲解演示全身放松的方法,如深呼吸、数数等,减轻手术刺激带给病人的不适。

2.3.3术后手术结束后,用温盐水将病人皮肤上的血迹擦净,帮助病人穿好衣裤,同时安慰、鼓励病人,如“现在感觉如何?”、“你真勇敢!你真了不起!”等,使病人感觉到护士对自己的关心,从而提高病人满意度。

2.3.4术后健康宣教术后责任护士予休息、饮食、运动、卫生及并发症预防的指导,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保持会清洁,告知其1月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提倡淋浴,介绍避孕措施及性卫生知识,预约复诊时间,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三、小结

舒适是一种主观感觉,护士要使病人达到舒适,就必须为其提供身心两方面舒适的条件,并通过相关的护理活动来满足患者对舒适的需求。舒适护理应始终贯穿于护理服务全过程,并渗透于护理行为中,最终以提高住院病人的生活和满意度为目标。

篇10

装饰一词泛指艺术修饰,在西方,装饰一词起源于17世纪中期,而在中国,这个词的出现更为久远,早在5世纪到6世纪,对于依附于某一主体的绘画或雕塑工艺,统称为装饰。这一艺术形式不仅仅包含追求形式美感的装饰艺术,也包括了抽象性和象征性的因素。这是比较广义的概念划分,对于装饰一词的狭义定义是指一件事物按照形式美的规律来对艺术对象进行抽象、变形或者加工整理,从而使其产生形式美的一种艺术风格,其中,这些艺术加工运用到了平衡、秩序、韵律、节奏、统一等的形式法则。

2.服装设计概述

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了美学、心理学、材料学、市场学、工程学、文化学以及色彩学等。服装设计是一项系统的过程,从对设计对象的构思到实际图像的绘制,再到效果图的完成,最后到服装的剪裁、缝纫等一系列的流程,都是服装设计里面的范畴。其中最重要的是,服装设计不等同于普通衣物的制作,它在实用性的基础上要求个性化,要求设计者设计出集实用、美观与个性化于一体的服装。

3.装饰艺术与服装设计的关系

装饰艺术在某种程度上依附于服装设计,因为它要依靠服装这个载体来展现自己的美感,如新时期时期彩陶器上面的装饰都是经过夸张变形之后的图形,这些装饰艺术为彩陶器增添了艺术美,在服饰的装饰上亦是如此,特别是发展到现代,装饰艺术与服饰设计更加密不可分,服饰脱离不了艺术装饰。

二、装饰艺术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1.装饰艺术对服装设计观念的影响

艺术家在创造作品时,先是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素材进行加工制作,最后完成艺术或文学形象的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所动用的思维活动则是形象思维的活动过程,在人类历史千百年的流变中,服装设计的灵感来源丰富多样,有生物学的因素,也有传统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缩影,因此,装饰艺术对现代服饰设计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包括一些夸张的造型、艳丽的色彩、环保理念等现代思维方式。

2.装饰艺术对服装设计实践的影响

现代服装设计师在灵感的来源上不再局限于自然事物和传统抽象思维,在实践过程中,更多的是运用装饰艺术中的灵感,比如中国的龙图腾、摩洛哥的靠垫、巴布亚的屏风,这些意象直接成为现代服装设计师的取材来源,这种直接现实性也是现代服装设计的一大特点,但是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装饰艺术的发展充分成熟,灵感的来源能够直接作用到服装设计中,在当下大热的豹纹图案、复古军用鞋上面,设计师们在用装饰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三、装饰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1.装饰艺术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对人的感官影响直接而鲜明,因此在服装设计中对色彩的运用于把握是一项重大的课题。色彩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其自然属性比较固定,因为基于人类的生理属性,在对颜色的反馈上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但是其社会属性则会随着历史文化的变迁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甚至在不同的地域间,其意义也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色彩在装饰艺术运用上的丰富性,特别是在服装设计上,色彩的运用影响到了服饰的视觉效果、心理效果和文化特征。

2.装饰艺术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服饰的材料选择上面也在不断出现新变化。从最初的动物皮毛、树叶草皮等就地取材的原料选择,到如今的棉、麻、丝绸、雪纺、牛仔、呢绒、皮革等等材料,这极大地丰富了服装设计的选择性,而装饰艺术上的材料也发展为金属、石器、木材、贝壳、绳索等,这些材料因为自身天然属性的特征,在装饰艺术中呈现出诸如透明、粗糙、莹润、奢华、细腻等视觉效果,通过装饰艺术对现代服装设计的思维进行重组,创造出富有个性和时代感的作品。

3.装饰艺术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广义图案是指某种器物的造型样式、结构色彩,而在服装设计中,图案则专指设计艺术中的装饰纹样,它包括了几何图形、人像、花卉、动物、风景以及其他抽象的图形,这些图案以或规律或杂乱的形式布局在衣物上,造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特殊的艺术魅力。得益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服装设计中对于图案的应用技巧更为灵活方便,由此衍生出多种多样的服装图案,为现代服饰文化增加了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