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5 15:43: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体育意识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体育意识是相对稳定的,它主要由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构成。态度状态包括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状态、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其中,认知状态是体育意识的源泉和基础,没有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就谈不上有体育意识;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对体育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有支配和调节作用。它们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认识到体育和体育活动的功能和效用的基础上,形成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积极体验,产生体育需要和体育行为倾向,从而构成统一的完整的态度状态。体育素质,既包括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知及其水平(即了解和熟悉程度),也包括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方法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接受和吸收能力。体育素质不同,人们反映体育和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就会不同。体育素质高的人,其体育意识就可能较强;体育素质低的人,其体育意识就可能较弱。
体育意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内在性。尽管体育意识可以导致一系列的体育行为,但它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体育意识不等于体育行为,体育意识是内隐的,是一种内在的结构。要想了解人们的体育意识,只有通过人们的言语、表情和外显的体育行为进行分析和推断。第二,客观性。这是因为体育意识一方面是人脑这个自然物质的机能和属性,另一方面体育意识的来源是客观存在的。第三,社会性。任何人的体育意识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相互作用,通过社会环境持续不断的影响,通过大量的体育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的。体育意识一经形成,就会作用于人们的体育活动,并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增强。第四,能动性。体育意识能够支配和调节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意志和情感体验,以及其它体育心理过程;能够限制或推动人们的体育活动;能在体育活动中对自己和活动提出要求。第五,稳定性。体育意识形成后,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不轻易改变。在体育意识中,有的部分已融为人格的一部分。但应该指出,在体育意识发展的初期,其态度系统还没固定(即认知、情感和意志三种状态未形成稳固的融合形式)时,它容易因新经验、新知识、新情况而改变。第六,对象性。任何体育意识都是针对体育和体育活动中的某一对象,因而它具有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例如,主体是个人或群体时,就是个体体育意识,或群体体育意识;客体是体育所属学科或体育活动的不同方式时,就可能是科技体育意识、竞技体育意识、群众体育意识等。第七,系统性。体育意识是一种态度控制系统,各态度之间彼此相连,紧密相关,形成有机联系,我们可以从其中的一种态度推知另外一种态度。。第八,历史制约性。这是由于体育意识的反映对象(体育和体育活动)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一定的社会体育需求和社会体育能力下产生和进行的。
既然体育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么,怎样判别人们有无体育意识呢?由于体育意识的构成主要是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因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别人们是否具有体育意识。(1)是否具有一定的体育科学知识、体育活动方法和技能;(2)是否认识到体育和体育活动的功效和作用,特别是评价性认知;(3)是否具有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正向积极的情感体验,如依赖感、必要感、赞同感和支持感等;(4)是否具有体育需要和体育行为倾向。在判别时,首先要看是否具备一定的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的知识、方法、技能和评论,因为这是基础。如果已经具备,还要看是否具有正向体验和积极的意向,因为如果仅仅是对体育和体育活动有一定的认识,包括评价性认识(如体育十分重要),而没有思想和情感上接近它、接受它,在意向上为之付出努力,那么这种认识也是孤立的,还形不成体育意识。因此,只有同时具有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情感体验和体育需要,才能说有体育意识。
人们有无体意识是群众体育运动成败与否的关键,努力培养和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是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怎样培养和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呢?总的方法途径有二条,一是改变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态度,使之具有正向的体验和积极的态度;二是努力提高人们的体育素质,使人们更能够反映体育和体育活动。具体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旧的体育教学模式、评价方法和指导思想,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还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课程改革的主体和执行者,要不断的学习,更新观念,积极的面对课程改革。
一、旧的体育观念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普遍存在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目标的近期效益,过分强调学生的现实锻炼,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及教育目标只集中于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育状况上,体育课也因此变成了素质测验课,缺乏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和习惯以及独立进行自觉锻炼的能力方面的培养。由此造成了学生离开教师走向社会后就不知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如何去强身健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
二、更新观念,突破旧模式
1.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
(1)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
(2)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要改革中小学体育竞赛的制度,增强小型多样、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级别、不同项目的趣味比赛,智能与体力结合的比赛等。
(4)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了解相关规则与常识。
(5)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学会一项技能,形成一个爱好,把体育锻炼当成一种需要,从中得到乐趣,培养自我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提高健康状况,让其终生受益。
2.面向全体学生
学校体育就是全体学生的体育,享受身体方面教育,是每一个在校学生的权利,是不能被剥夺或侵犯的。能不能保证为全体学生服务,实则是一个关系到学校体育能否健康发展的问题。因此,为少数、为多数,还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问题,就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中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学校体育,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应当保证提供所有学生同等参与活动的机会与指导,即使课余训练与比赛也不能例外。这是因为:(1)凡是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体育方面的有目的、有组织、有意识的活动,学生都具有同等享受利用的权利。作为学校体育教师就应当在课内和课外活动中对其所教全体学生负责。(2)课余时间训练辅导学生的提高,也应当是学生自身的提高,而决不是“通过他人经受训练来提高自己”,也不是少数人被训练提高了,就等于提高了全体学生。所谓普及与提高关系,如果脱离二者之间的纵向作用,而只追求横向影响力,显然这种理解是很不全面很不正确的。(3)课余训练旨在培养人才,那就更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要求“成才”的权利,更因为学生个体的禀赋、爱好、性格及环境条件不同,学生表现出来的才华也各不尽同。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思考并开展训练,才有可能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人才。3.在体育教学中要体现出的特点
(1)健身性。健身性是学校体育的本质特征,是体育区别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根本标志。这一特征并不因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2)人文性。学校体育作为体育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修身养性、育德教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现代学校体育必须从单纯的健身与单纯的传技中解放出来,大大地突出其人文性。
(3)基础性。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素质教育要求学校体育必须教会学生健体。也就是说,学校体育必须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娱乐性。娱乐也是现代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娱乐。我们现在的学校体育之所以不太受学生的欢迎,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娱乐性。缺乏娱乐性的学校体育,是不能成为现代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的,是没有生命力的。
(5)竞技性。我们说体育的魅力在于它的娱乐性,而体育的娱乐性可以说主要隐藏在体育的竞技性之中,甚至我们还可以说,体育的人文性也大多来自体育的竞技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体育如果失去了竞技性,体育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必须指出的是,学校体育的竞技性并不等同于竞技运动。
(6)主体性。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是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现代学校体育必须符合学校体育主体的需要,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
(7)选择性。选择性是从主体性中衍生出来的。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必须适应于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体育学习目标、内容、方法、难度和要求,以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8)民族性。在现代学校体育的多样性中,还将鲜明的体现出民族和地域的特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和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体育传统。这些体育传统,必然要反映到学校体育中来,学校体育也必须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的优秀体育传统。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旧的体育教学模式、评价方法和指导思想,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还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课程改革的主体和执行者,要不断的学习,更新观念,积极的面对课程改革。
一、旧的体育观念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普遍存在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目标的近期效益,过分强调学生的现实锻炼,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及教育目标只集中于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育状况上,体育课也因此变成了素质测验课,缺乏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和习惯以及独立进行自觉锻炼的能力方面的培养。由此造成了学生离开教师走向社会后就不知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如何去强身健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
二、更新观念,突破旧模式
1.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
(1)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
(2)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要改革中小学体育竞赛的制度,增强小型多样、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级别、不同项目的趣味比赛,智能与体力结合的比赛等。
(4)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了解相关规则与常识。
(5)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学会一项技能,形成一个爱好,把体育锻炼当成一种需要,从中得到乐趣,培养自我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提高健康状况,让其终生受益。
2.面向全体学生
学校体育就是全体学生的体育,享受身体方面教育,是每一个在校学生的权利,是不能被剥夺或侵犯的。能不能保证为全体学生服务,实则是一个关系到学校体育能否健康发展的问题。因此,为少数、为多数,还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问题,就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中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学校体育,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应当保证提供所有学生同等参与活动的机会与指导,即使课余训练与比赛也不能例外。这是因为:(1)凡是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体育方面的有目的、有组织、有意识的活动,学生都具有同等享受利用的权利。作为学校体育教师就应当在课内和课外活动中对其所教全体学生负责。(2)课余时间训练辅导学生的提高,也应当是学生自身的提高,而决不是“通过他人经受训练来提高自己”,也不是少数人被训练提高了,就等于提高了全体学生。所谓普及与提高关系,如果脱离二者之间的纵向作用,而只追求横向影响力,显然这种理解是很不全面很不正确的。(3)课余训练旨在培养人才,那就更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要求“成才”的权利,更因为学生个体的禀赋、爱好、性格及环境条件不同,学生表现出来的才华也各不尽同。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思考并开展训练,才有可能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人才。3.在体育教学中要体现出的特点
(1)健身性。健身性是学校体育的本质特征,是体育区别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根本标志。这一特征并不因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2)人文性。学校体育作为体育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修身养性、育德教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现代学校体育必须从单纯的健身与单纯的传技中解放出来,大大地突出其人文性。
(3)基础性。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素质教育要求学校体育必须教会学生健体。也就是说,学校体育必须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娱乐性。娱乐也是现代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娱乐。我们现在的学校体育之所以不太受学生的欢迎,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娱乐性。缺乏娱乐性的学校体育,是不能成为现代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的,是没有生命力的。
(5)竞技性。我们说体育的魅力在于它的娱乐性,而体育的娱乐性可以说主要隐藏在体育的竞技性之中,甚至我们还可以说,体育的人文性也大多来自体育的竞技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体育如果失去了竞技性,体育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必须指出的是,学校体育的竞技性并不等同于竞技运动。
(6)主体性。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是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现代学校体育必须符合学校体育主体的需要,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
(7)选择性。选择性是从主体性中衍生出来的。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必须适应于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体育学习目标、内容、方法、难度和要求,以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8)民族性。在现代学校体育的多样性中,还将鲜明的体现出民族和地域的特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和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体育传统。这些体育传统,必然要反映到学校体育中来,学校体育也必须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的优秀体育传统。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所以,学校体育和教师必然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这种要求。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如何在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笔者进行过许多有益的尝试,提供给大家共同探讨。
一、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满足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高部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设计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就将在文化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更有必要加强的一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又如:每次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又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如申奥、奥运知识、我国足球出线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所以,学校体育和教师必然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这种要求。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如何在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笔者进行过许多有益的尝试,提供给大家共同探讨。
一、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满足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高部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设计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就将在文化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更有必要加强的一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又如:每次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又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如申奥、奥运知识、我国足球出线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高部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设计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就将在文化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更有必要加强的一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又如:每次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又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如申奥、奥运知识、我国足球出线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是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教学不仅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对提高整个民族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学校体育活动中存在着伤害事故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有的是可预见的,有的无法预见.这就是学校和体育教师所要承受的一种风险。因此,从法律上了解责任事故及其范围,明确法律责任,正确处理和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对于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维护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是非常迫切的。如何处理和防范这类事故。已经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极为关注的重要J司题。
1.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范围及类型
2002年出台的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2条明确了学生伤害事故的范围:“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在学校正常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伤害事故;2)非授课时间(即课间休息或课外活动时)学生在校园内进行身体活动时受伤的事故:3)由于学校管理不善造成的学生身体伤害事故;4)由于教师的不当教育行为对学生身体造成的伤害事故。在这几类事故中,责任追究处理引起争议较多的是第二类和第三类。
2.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2.1学校方面的原因
2.1.1对于存在明显责任的伤害事故。如学校或教师对事故隐患没有及时认真检查,没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学校卫生保健制度不健全,对易发生事故项目的教学、训练、比赛组织不当,对学生要求不严格,没有严格按教学大纲组织教学.责任心不够强。
2.1.2明知存有事故隐患.但没有采取相应有效的防范措施,如运动场地的器材、场地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学校没有及时保养维修,造成伤害:学校或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意识教育,学校、教师,不能尽职尽责,存有严重的失职、渎职行为,或辱骂、殴打、体罚学生等,给他人身心安全造成严重伤害。
2.2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学生不遵守纪律,不按教师规定的要求进行锻炼或训练等,或由于学生有先天性疾病等自身健康方面的原因,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发生了伤害事故:还有些学生有特殊疾病或器质性疾病,不好意思说或者没有意识到隐瞒实情的后果,思想上存有侥幸心理.学校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按教学计划正常组织体育课,属于正当的教学活动,结果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由学生或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承担其事故责任。我国《民法通则》第l1条第1款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大学生一般都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应当充分预见到隐瞒自己的病情会产生的后果。学校并无过错行为和不当之处.也就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2.3不可预见的意外原因
体育活动本身激烈的竞争性,再加上一些客观上所不能预见的意外情况,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伤害事故。依据《民法通则》:“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此类情况应运用公平责任原则处理。如足球课中,足球守门员在扑球时不幸头部撞到了球门柱上,造成的学生人生伤害就纯属意外事故《办法》第12条第5款、6款规定:“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
3.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
在学校体育中的责任事故处理中进行事故责任界定时.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能凭主观臆想来判定事故的责任。在进行事故责任界定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归责原则依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3款,132条规定,以及有关特别法的规定,包括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
3.1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民事责任的一项基本原则,它同时适用于侵权行为责任和违约行为责任。《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表明我国民事立法已把过错责任原则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并确认其作为一般归责原则的法律地位。其含义在于:过错责任不仅是以过错作为归责的构成要件,而且是以过错作为归责的最终要件,同时,也以过错作为确定行为人的责任范围的重要依据。过错是指行为人表现出的违背法律与道德的主观心理状态,从其形式上看有过失与故意两种。学校或教师在管理教育活动中有行为过错,致使学生伤亡事故的发生,学校应当依据其行为过错程度而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如果学校疏于对体育场地、器材等的维护和管理,或者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未尽到应尽的义务,由此而发生的体育伤害事故.则学校在主观上具有明显的过错,其法律责任不可推卸。
3.2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也称为客观责任、严格责任、结果责任是指在特殊情况下,无过错的行为人也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是承担无过错责任的法律依据。根据法律规定,无过错责任原则就是指当发生损害后,既不考虑加害人的过失,又不考虑受害人过失的一种法定责任形式,其目的在于填补受害人的损失。学生在校期间进行体育活动时造成伤害,是一种监护责任,适用特殊的民事责任中的监护责任。因此,学校也要承担不伤害的民事责任给予受伤害者一定程度的补偿。显然,无过错责任原则对于保护受害人的权益是十分有意义的。但这一原则不能滥用.如果行为人无过错,但只要一有损害就追究加害人的法律责任,那么将会造成新的不公平
3.3公平责任原则
在一些高职院校,体育教育通常处于边缘化的位置,认为只要上课能做一些基本动作,跑一跑,跳一跳,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很少有人深入地思考一些深化教学,更好发挥其作用的问题。老师们主观上是这种认识,客观上学校也鲜有鼓励体育教师改进教学的制度措施和奖励机制,造成干好、干不好都一样,没有奖惩措施,造成教学改革效果不理想。
2.现行教材不利于教师组织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高职课程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设计理念上,充分突出了职业性的特点,体现了行业、企业的需求。但由于学科性影响时间之长,影响的程度之深,导致目前高职教材在内容取舍上,形式编排上,还存在着本科教学的影子,致使理论内容较多、较深,动手训练、实训内容较少,职业化的特点不明显。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时的限制等因素,照顾了理论内容就没有了实训实践,兼顾了实训环节就无法讲透理论内容。这样的限制和困难更多地体现于教学中,导致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难以连贯地贯彻下去。
3.现有师资结构制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现在,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师资多数由传统师范类教师组成,没有企业工作经验,也鲜有职业教育经验。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开展了“双师”培训工作,但培训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正在高职院校大力发展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仍然没有走出教师本位模式的束缚,使得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难以深入开展下去,从而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高职体育教育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策略
1.围绕职业能力培养,改革高职体育课程教学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的文件精神指出:高职教育的培养是适应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适应岗位的职业能力,要面向职业岗位设置课程,做好课程设计计划。体育教学作为高职教育教学的一项内容,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明确培养目标。
2.搞好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把课堂搬到工地、车间、工作现场,让学生在更真实或更仿真的环境中,学习课程理论的同时,锻炼动手能力,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实训室或实习车间是最好的课堂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首先要发挥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管理、指导功能,从政策、资金、人员、制度等方面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提供保障。其次,学校要与企业建立良性的联动、合作机制。学校为企业培训毕业生及顶岗实习生,企业为学校派出兼职教师,提供实习场地及机会、见习课堂等便利条件,在互利互惠的同时学校要把握让企业先赢的前提,做好校企的深度融合。如此才能做到不论是在学校的课堂,还是企业的车间,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才能深入开展下去。
二、民族体育的视觉艺术传播路径
1.以图片、绘画和文字为主的宣传形式传播
这种类型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与宣传部门或者是文化机构配合,对大型体育盛会和体育健康活动进行宣传。其中包括民族体育题材的活动标志、宣传画册和活动口号等,大部分都是利用各类报纸、活动手册、灯箱路牌和体育场馆设施等进行宣传。图像的内容有的是以文字为主,有的是以人物为主,有的则是以运动项目为主。图像上人物形象的塑造健康向上,动作的类型大都是田径运动项目。此外,像篮球、自行车、足球等普及范围广的运动项目在视觉表达上动感强烈,也适合作为宣传画。一直以来,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宣传方面花费时间较多,在历年的奥运会宣传画中也涌现出许多经典的艺术品。
2.以竞技比赛、影视剧目、健美表演为主的欣赏形式传播
这种类型中的图像都是动态的,且画面的动感十足,观赏性很高,视觉冲击力强,如体育运动中各种类型运动项目的竞技。很多运动项目受到人们的追捧,如世界足球杯、NBA篮球赛和奥运会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类似表演性质的运动项目,如龙舟比赛、舞龙、舞狮子、健美操比赛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也是具有观赏性的。这种类型的民族体育视觉传播是即时进行的,也有网络视频、电视直播和转播的方式。
3.以3D摄像、高速摄影和科研图表为主的技术形式传播
这种类型的传播是体育科技与研究的成果展示。3D摄像技术将民族体育运动更生动、形象地展现给世人。在很多比赛中,3D影像技术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已经成为了裁判员们裁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摄影可以记录人们用肉眼看不到的瞬间动作,便于裁判判断运动员的成绩和名次,如田径比赛中运动员冲刺的瞬间。这是高速摄影在体育运动中独有的功能。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图表的使用会使资料和数据更加直观地体现出来。设计者可以从艺术的角度,对图表的字体、色彩、布局和线条等进行精心设计。
4.以体育邮票、纪念品为主的纪念形式传播
有些民族体育文化是以收藏品和实物的形式进行传播的,其中最主要的形式就是体育邮票和纪念品。这种形式的传播具有较强的纪念意义,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进步而更具人文价值。体育邮票不但数量大,设计水准也很高,而且使用现代先进的印刷技术,间接地展现出一个国家的体育文化精神面貌。在重大的体育赛事举办之前,相关的纪念品也会以各式各样的视觉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有着非凡的意义。
5.以体育广告为主的创意形式传播
这种类型的传播以体育运动为核心内容,将人类的精神和智慧融入其中,使其更具创造性。如,体育广告主要是以体育活动、体育场馆和活动期间发放的宣传刊物作为宣传手段、传播媒体。
6.以体育绘图为主的教育形式传播
如今的时代是图像风靡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图片、视频被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如,体育项目图书中的动作分解图有的是真人图解,用具体、分解的形体定格动作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正确的学习内容。
电视新闻频道作为中央电视台的王牌电视节目,自2006年正式开播以来,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覆盖率和收视率较高、影响较大的电视新闻节目。它全天24小时播出,以最权威的视角、最快的速度向观众提供第一手的国内国际新闻资讯,突出时效性和信息量,实现滚动、递进、更新式报道,成为国民生活中重要的“了解世界的窗口”。它“对内代表党和政府,对外代表中华民族,它以最新、最权威的时政新闻,使得新闻联播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中国政局和经济运行环境变化的‘传感器’,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普通人窥探权力阶层的窗口,又是当下处境中的中国人在公共场合表达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学习范本”[1]。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国家政治权威与秩序象征的电视新闻频道,已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仪式”。它在整合社会意识、确立权威秩序、构建民族国家认同、动员和组织社会政治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仪式传播功能。
电视新闻:仪式传播与象征秩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电视媒介每天通过大量重复化、标准化、程式化、仪式化的节目生产和传播,从新闻到电视剧,从各种娱乐节目到体育竞赛,从国内新闻到国外新闻等,不断维系和巩固民众对现有国家的合法性认同,加强着共同体的团结。而电视新闻频道的诞生及大量电视新闻的传播无疑对政治秩序的维护与确立有着重要的仪式意义和仪式价值。按照文化社会学的定义,仪式“是一种象征性的和富于表现性的行动,一种制度化的创造特殊时空的手段,个体在其中可以体验到自己是这个共同体中的一分子”[2]。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新闻频道正是一个仪式传播媒介,它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秩序,为我们“构建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3]9。
可以说,无论在世界上哪个国家,新闻尤其是电视新闻都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是举足轻重的新闻”。在《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一书中,学者研究发现,“在美国人看来,只有电视――而不是杂志、广播和报纸――才能对公共事件做最深入、最全面、最公正的报道”,不仅如此,“因为广泛的到达率和较高的可信性,很明显,电视新闻具有左右美国舆论的潜力”[4]3。事实上,“电视新闻不仅是一个无人能敌的信息提供者,而且无可争辩地影响着人们对政治生活的看法。因为电视新闻有力地影响着观众对何为国家大事的判断――只要在电视网的新闻中得到最优先的报道,那么它们就会成为观众心目中最重要的国家大事”[4]7。可以说,“全世界的公众可以通过媒体获取带有普遍性的信息,这是他们采取政治和文化行动时所依据的相当重要的资源。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形成和强化观众对一个问题是不是国家最重要的问题的判断”[4]340。无疑,电视新闻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在我国也同样如此,电视新闻频道每天的各种栏目、节目,如《朝日新闻》、《新闻直播间》、《新闻联播》、《新闻1+1》等,不但是我们日常生活行动的指南针,也是我们政治生活的晴雨表,更是国家秩序安全的风向标。
不过,上述认识大体是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新闻,如果从仪式的角度看,会发现新闻频道的生产与播出“是一个仪式化的行为,更是一种戏剧化的行为,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并不是单纯的信息,而是对这个尔虞我诈的世界的描述”,因此,“从仪式的角度看,新闻不是信息,而是戏剧。它并不是对世界的记述,而是描绘戏剧性力量与行动的舞台;它只存在于历史性的时间中,在我们假定的、常常是替代式的社会角色的基础上,邀请我们参与其中”[3]9。同时,新闻“作为世界的替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存在,它是社会共同体所创造的理想的投影”,“是一种对现实的呈现,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整体的形式、秩序和调子”[3]9。可以说,新闻是一种仪式传播观并不仅仅是美国学者凯瑞的发现,英国著名学者罗杰・西尔费斯通也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他认为作为日常生活的替代,电视新闻为我们的本体安全、为日常秩序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这种支撑既是无意识的,也是我们能清楚感知到的,因为本体安全的维系要靠连续性、稳定性、熟悉性及日常象征符号支撑,在主体与客体、现实与想象、信心与承诺、焦虑与安全之间进行转换、调节。因为“新闻是让人上瘾的,世界越混乱,它就越容易让人上瘾。在调节人们受到的威胁、冒险的行为及危险中,新闻是一种关键性的机制”[5]24。因此,新闻成为一个转换器、安全阀,它提供的仪式惯例为我们生活的安全和秩序提供了保障,作出了贡献。“每天晚上看新闻其实是一种仪式,我们沉浸在它的机械性重复中――更重要的是,它播出了我们熟悉的和陌生的事物,使人安心的事物和使人感到威胁的事物。”[6]317它能缓解我们的焦虑和恐惧,“就像医生在手术前后详细地把治疗过程告诉患者一样,信息(关于灾难或与灾难有关的信息)也提供了治疗,像是祈祷者或唱赞美诗的仪式一样。在认知的范围内,这是一种要求了解的愿望,它能抚慰我们的焦虑,保护我们远离恐惧。这样,信息――这是新闻报道存在的理由――就成为一个故事、一剂治疗剂、一个集体仪式”[5]32。
爱德华・希尔斯指出,一个社会必须建立一个权威的规范,即“奇理斯玛”规范,以便对社会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说,作为一种国家政治秩序象征的电视新闻频道所建立的既是“奇理斯玛”权威秩序(它是符号秩序中心),也是信仰和价值的中心。“作为一个物体:电视屏幕为日常生活提供了一个焦点并为有限度的超越提供了一个框架――它暂时消除了人们的不信任――它让我们从日常单调的世俗惯例中抽身出来,进入到一个由节目表与节目组成的神圣惯例中。作为一种媒介,电视延伸了信息世界中的触及面和安全感,它把我们锁在一个时空网络中――这个网络既是当地的,也是全球性的;既是家庭的,也是国家的――它有覆盖我们的危险,但也为我们想成为一个社群或邻里关系中的一员打下了基础。作为一个娱乐者和信息提供者,电视以它的体裁与叙述方式刺激并打扰我们,当然也让我们安宁。”[5]28
就像芬兰人一样,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关注新闻只是一种仪式,一种划分日常生活节奏的方法和一种疏离的表现――很多人接触新闻是因为他们把新闻看做是与外面世界联系的方式或者生活中的一种固定方式――然而新闻的内容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因此新闻节目并没有完成传送信息的功能;它们为完全不同的目的服务,观众关注新闻节目已经成为一种仪式和习惯,从而维持一种安全感”[6]295。的确,作为“国家在场”的电视新闻频道,不在于你看不看它(电视),而在于它是否存在。试想,假如有一天我们的生活中看不到电视新闻,没有电视的播出,那么我们一定会认为这个国家出现了问题。因此,虽然我们会常常抱怨电视节目呈现的世界充满了战争、骚乱、自然灾害、犯罪等,但作为“视听界的主人”和“沙发上的帝国者”,在家里观看电视的我们还是会庆幸我们的安然无恙和平静无忧,而这正是电视的魅力和“新闻的力量”。
电视时间:日常收看与社会整合
可以说,时间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媒介,更为重要的是,时间的特殊组织模式也是构建各种不同社会形态的至关重要的层面。那么,时间与媒介,电视与日常收看,仪式与社会整合有着怎样的关系,电视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占据什么样的位置,许多媒介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英国学者罗杰・西尔费斯通在《电视与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电视已经殖民到了社会现实的基本层面”,融入了日常生活的结构中,构成了我们本体的安全支撑。“它既是一个打扰者,也是一个抚慰者,这是它的情感意义;它既告诉我们信息,也会误传信息,这是它的认知意义;它扎根在我们的日常轨道中,这是它在空间与时间上的意义。――它的政治意义在于它是现代国家的一个核心机制。”[5]5总之,“电视不再是孤立的媒介技术,它迅速地嵌入到技术与媒介正在会合的文化之中”,而其中电视媒介的时间性对于社会整合及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以时间作为媒介的广播电视已深刻地蕴涵于现代社会的时间节奏之中,其意义远远超越了任何意识形态和再现等因素所扮演的角色。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对现代性的传递、对社会领域的标准化和对私人领域的社会化。同时,广播和电视在个体语境、人际语境以及制度语境中,维持了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视之为理所当然的以及每天都要做的那些事情”[6]306。的确,“时间的问题不可避免地涉及了权力问题,到底谁有权力界定时间,这是谁有权力将一个标准的或全国性时间强加给他人的问题,也是时间与传播模式之间关系的问题”[6]312。我们可以看到,“在电视机前,时间飞逝。以前由日历上安排好的计划,现在由电视节目预告代劳。在每一次我们参与的事件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从一种日常生活空间进入另一种日常生活空间,跨越一道界限或门槛,进入有着清晰标志的仪式空间中,日常生活极端的平常性由一种不同类型的极端――高度象征化的极端所取代。在这些仪式性空间里,日常生活的文化得到强化”[5]250。
无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视重新构建了我们的时间,将我们整合到一个社会中,同时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也参与了电视的实践,一种构建和再构建的过程。有人说,电视是国家呈现在客厅内的面孔,普通的客厅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私人领域,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冲突发生的场所。“如果我们想要理解那些共同体或民族这类抽象概念的构成性动因,那么客厅正是我们的切入点。如果关注传播在这些概念的形成、维持、重新创造和变化中所扮演的角色,那么,我们特别应当从研究客厅入手。”[6]336的确,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国家是由家庭组成的,在这类广播电视节目里,核心家庭是诸多节目话语中未言明的前提;不仅这种节目是面向“家庭受众”的,而且这种对家庭的重视也决定了节目内容和表现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广播电视不仅使人们获得只有亲身到场的人才能获得的体验。除此之外,在增进象征意义上的国家的统一,将个人及其家庭与国家核心生活联系起来,赋予受众一个自我的国家的形象这些方面广播电视技术的‘神奇地毯’已经发挥了根本作用,这里的国家是个可认知的社会群体,是超越了日常狭隘成长的更广阔、公共的世界,是这些技术给予了通向它的象征性路径[7]。”的确,正因为有了电视媒介,现代人已不再亲身参加公共典礼,而是在家中通过电视媒体收看,专注一个象征性的核心,如观看“两会”、“感动中国”、“嫦娥六号”升空等,因此应该“把看电视理解为是一种仪式,其功能是构建家庭生活,并且提供参与到民族共同体中的符号模式以及消费和生产的行动模式中去”[6]327。
虽然也有学者指出,“在当今已经世俗化的工业社会里,仪式感的东西比过去逊色许多。由于工业化社会的规模及本质的缘故,其中所有的公民根本无法相识”,但“因此就必须制造一种持久性的集体认同感,仪式也就成为一种把共同体联系起来的模式”[6]337。
很明显,电视新闻频道的设立正是制度性仪式实践与生产的典范。它将公共与私人、神圣与世俗、国家与个人、信念与行动、民族与共同体、全球化与本土性等有效地连接起来,构筑着我们的生活和情感,也维护着我们的信念和安全。围绕着新闻频道的仪式性生产及制度性认同实践,构成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空间和基本的文化价值系统,也构成了国人日常生活本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涵化”和“主流化”效果也正是电视新闻传播的主要功能。
电视空间:共同体与国家认同
有学者指出:“传播的政治学已经和空间及地域的政治学交会在一起;有关传播的问题也是关于共同体的本质与范围的问题。”[6]320当前,中国正面临着全球化、数字化、市场化的巨大冲击,同时又处在一个从“礼俗社会”转向“法理社会”,从“机械团结”转向“有机团结”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在这样一个多元而又快速变动的社会中,原有的认同消失了,人们需用新的认同构筑自己,人们需用文化来构筑界线把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通过共享的文化象征符号,如语言、宗教、神话、信仰、价值体系等将人们整合到民族国家共同体当中,从而保持民族认同的凝聚性。而电视媒介是一种构建国家共同体及认同的重要工具。有学者指出:“无线电广播和稍后出现的电视是制造‘我们感’的强有力工具。它们直接向受众传播发生在整个国家范围的各种事件和仪式、各种形象和符号,从而使国家这一观念变得真实可感。”[8]392通过电视,国家成为每一个成员都可以了解的共同体。如同社会生活的坐标,“电视以默默无闻的方式成为国家文化的‘最中心’;年复一年、循环往复地再生产,系统而又有规律地展开各种活动进程――节日、典礼和仪式,不分大小,也不论凡俗和神圣”[8]393。
可以说,国家本身就是一个政治共同体,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国家各种各样的界定中都强调了这一点。英国学者安德鲁・海伍德认为:“国家是在确定的领土边界内建立最高管辖权,并通过一套永久性机构行使权威的政治结合体。”它有5个关键特征:国家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机构被认为是“公共性”的;国家的活动是合法的;国家是统治的工具;国家是一个领土单位。[9]著名的美国国际政治学家亚历山大・温特强调,国家是一个有意图的行为体,国家具有自我意识,即“国家也是人”,换言之“国家的指涉客体应该被概化为一种组织行为体,这一组织行为体与国家凭借政治权威结构所统治的社会有着内在的联系”。而民族主义者安德森对民族―国家的界定更赢得了广泛认同,他认为“民族国家是一个想象的政治共同体,是一种现代的文化的人造物”,但他并不认为这个“人造物”是“虚假意识”的产物,而是一种与历史文化变迁相关,根植于人类深层意识的心理的构建。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其实是一个综合的共同体,它是建立在每个民族―国家之上的基于共同利益的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意识形态共同体。而在全球化时代,置身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的语境中,“民族国家是而且仍将是世界事务中最重要的因素,但它们的利益、联合和冲突日益受到文化和文明因素的影响”[10],因此构建民族国家认同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了。
世界上不管哪个国家,新闻传播中遵循的最高价值原则,都是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首要的和最根本的价值取向的。因此,新闻必须与它的共同体共有一种情感,一套兴趣、品位和价值观。因为在一个民族国家中,人不仅是个体的,而且也一定是民族的、国家的。每个人总要根据自己所属的国家来确定自己的身份,从自己的国家中获得一种力量,表达对自己所属国家的忠诚,找到一种归属感、安全感、意义感。美国学者甘斯在《什么在决定新闻》一书中指出:“新闻的首要目的源自新闻从业者作为国家与社会构建者与符号场域的管理者等功能。因此,新闻最重要的目的是为符号场域与公民阶层提供有关国家与社会的全面的、典型的图像(或构建)。”[11]
可以说,传播和共同体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一个最普通、最广泛、最日常的大众媒介,电视跨越了时空,抹平了差异,它每天持续不断地播出,不但将大量信息带到我们眼前,同时也让民族、国家这些离我们非常遥远的抽象的政治概念转化成我们每天可见、触手可及的形象,它让我们在面对灾难时“同呼吸,共命运”,如“汶川地震”时刻;它让我们在面对敌对势力时,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如奥运会传递火炬受挫时。这也清醒地提示我们,“作为公民,就意味着在空间上与同时代的关系:这是一种超乎阶层与血缘的关系,所有人一视同仁,都是政治这顶华盖下地位相同的公民;……与分享同一遗产的祖辈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广泛而深远”[3]28。
无疑,作为反映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象征话语体系的电视新闻,代表了一个民族―国家的意志、利益和尊严,展示了一个国家共同体的价值体系和意义结构,确认了国家的合法性、价值目标和行动方向,也构成了一个民族国家公民认同、意义、信心和希望的来源。通过时间和空间的构建,通过每一条新闻、每一次播报,电视新闻使我们成为一个“想象的政治共同体”的一员,它构建了我们对国家的认同,也为国民提供其强烈的归属感、身份感、安全感和团结感。它不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着重要的向心力、凝聚力作用,同时也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强有力的价值支持和信念支持,而这也正是它的仪式传播意义和价值之所在。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项目批准号:09BC02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艾红红.《新闻联播》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
[2]约翰・R・霍尔.文化:社会学的视野[M].周晓虹,徐彬,译.商务印书馆,2002:98.
[3]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
[4]仙托・艾英戈,唐纳德・R・金德.至关重要的新闻[M].刘海龙,译.新华出版社,2004.
[5]罗杰・西尔费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M].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6]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M].史安斌,主译.新华出版社,2005.
[7]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M].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89.
[8]奥利弗・博尹德等编.媒介研究的进路[M].新华出版社,2004.
[9]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M].张立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8.
[10]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译.新华出版社,19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