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2-10-15 11:44:4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数学学习计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小学数学学习计划

篇1

    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可归纳为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

    1.自身因素:

    (1)学习目的不明确,大多表现在没有责任心,认为学习是为家长和老师学的,不需要努力去学,常常要老师催,家长追才能完成作业。

    (2)贪玩造成学习困难占的比例最大,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小学生的自制力差,不能分清什么时候该玩什么时候该学习,课堂上常常开小差做小动作,课后作业应付了事,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3)知识断层型,由于学习不得法,对所学知识不能很好掌握,造成学习新知有困难,因为小学没留级制度,这些学生都跟班升级,所以学习缺漏也就越积越多。

    (4)学习习惯差,依赖性大,产生惰性心理,他们只等着别人说出结论,不愿主动积极地思维,成绩当然不乐观。

    (5)自信心不足,由于理解能力比较缓慢,思维跟不上老师和同学的思路,课堂上这些同学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会当观众,来掩饰自己的紧张情绪。

    2.外部因素

    (1)家长教育无方,表现在对孩子的学习放任自由,孩子作业是否按要求做完,很少过问。等到成绩不好,更多的是责骂而不是帮助分析原因。

    (2)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与方法在一定范围内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求知欲望。

    (3)对教师的严格要求和批评有抵触情绪,导致厌学。或者是在同学中不合群,也会影响到对学习的兴趣。

    总之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虽然诸多方面但大多不是智力、能力的问题,而是态度、兴趣、习惯问题。

    二、转化策略

    (一)走进学生心灵,寻找教育突破口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的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小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所学习的科目是否重要而去学好它,而是常常因为不喜欢某科的老师就放弃该科的学习。因此每个老师要伏下身子,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走进孩子的心灵,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的关系,这是促进学学习的重要因素。

    [案例一] 晓宇 :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不会听课,无法独自完成作业。上课画画,做小动作,眼睛很少朝黑板看,课堂练习从不参与,家庭作业都是父母家教带着完成,而且不听从教育,课堂上老师叫其写作业就嚷,我没本子,或者说我没笔,我妈没削铅笔等,如此的幼稚,实在令人啼笑皆非。弄清原因后,我觉得这个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不能操之过急,而是要循循善诱,要多鼓励,多亲近,要让孩子感觉到老师像妈妈那样真诚地关心他。于是我就时常利用下课时间与他谈心交流,了解他的爱好、兴趣、烦恼,并在课堂上多关注他,对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请他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他动笔完成好课堂练习,做对了给予表扬奖励。在同学赞美中,他乐了,感觉学数学还是很有趣的。接着我又用课余时间帮助他补缺补漏。适实指导,真诚帮助,他感觉到进步的希望,学习的劲头也就更足了,学习成绩也在不断的进步。

    [案例二]小佳,对学习数学自信心不足,畏难情绪严重,原任老师反映作业完成没质量,成绩不理想。接班后我发现这个孩子其实很有个性,自己对学习不感兴趣,作业应付,还煽动孩子不订正错题。了解这些情况后,我多次找其谈心,指出她身上的优点与不足,和她一起定出学习计划,并为她加小灶,补缺补漏,让她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她理解了老师的一片苦心,告诉妈妈老师是她的好朋友,对学习也就有了动力,不仅认真完成作业,还挤时间给自己加码,多完成妈妈布置的课外作业,从厌学到主动学,这个变化可真不小。

    在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只有以全身心地爱去对待学生,学生才会喜欢老师,才会以十足的干劲来学习老师教得功课。

    ( 二)精心设计每节课,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中一个重要心理因素。要想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果,最重要就是要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有兴趣才会主动去学。那么怎么才能提高孩子的兴趣,我想最主要的要让孩子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尝到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成功的喜悦。如何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在于老师的课堂教学。如果课堂上犹如一潭死水,学生何有乐趣,无乐趣哪来兴趣,因此课堂上我注重引导孩子在自主、猜测、实践活动中去探究新知的奥秘,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并不是枯燥乏味,而是一件快乐的事。

    如,“体积与容积”一课,为了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我以“乌鸦喝水”如,“体积与容积”一课,为了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我以“乌鸦喝水”故事情节引入新课,孩子们觉得新颖有趣,随着石子的放入,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为什么乌鸦能喝到水?你发现了什么?”孩子们争先恐后抢着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1:石子占有位置。学生2:石子将水挤出来。学生3:也就是说石子在水中占有一定的空间……老师不满足接着问:如果我将石子取出来,它还占有空间吗?这个黑板擦占有空间吗?每个物体都占有空间你知道叫什么吗?孩子们高兴地喊起来:“体积”。接着在猜猜两个容器哪个容纳的水更多的环节中,学生情绪更高涨,有的说一样大,有的还是左边的容器大,有的说右边容量肯定更大,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孩子异口同声的说:验证。谁来验证呢,看到一个个跃跃欲试的孩子,我不失时机地把球抛给学困生完成,看到他们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我欣慰地笑了,我相信他们未来的学习会获得丰收的硕果。

    (三)注重“导学”,激发学困生自信

    学困生的学习活动并不就是一帆风顺,水到渠成的,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还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学习障碍,还需要教师的特别关注,进行个别“导学”。在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又如何进行个别“导学”呢?每节课中都有一定时间检查课前学习效果或检验新课掌握情况,此时我都走下讲台,。因人而异,掌握时机,给予学困生巧妙的引导帮助。别小看只有几分钟时间,这几分钟的指导让学困生增强了获取成功的机会,一个微笑,一点抚摸,一句勉励的话,对学困生都可能是信心的源泉,他们就可能产生无限的学习动力。自信心对提高“学困生”学习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信心铸就成功的一半。有了自信心,才能真正的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老师还要从各个方面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也会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成功与失败,克服自卑,重拾自信。

篇2

2、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的掌握所学单位之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改写,并能简单的估计或应用。

3、牢固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正确的计算一些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绘图、测量等技能。

4、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计算平均数,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和平均数进行分析比较。

5、掌握所学的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复习内容

1、整数和小数部分:复习整、小数的概念以及整、小数的运算和应用题。

2、简易方程:复习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文字题、应用题。

3、分数和百分数:复习分数、百分数的概念,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应用题。

4、量的计量:复习计量单位、掌握各单位名称之间的进率,进行名数改写。

5、几何初步知识:复习平面图形的概念、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复习立体图形的概念、特征及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6、比和比例: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化简比、求比值;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答应用题。

7、简单统计:复习求平均数、统计表、统计图。

三、复习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使概念、法则和性质系统化、网络化。

难点:在基础知识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关键: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的整理复习。

四、复习的具体措施

1、贯彻大纲,重视复习的针对性。大纲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要领会大纲的精神,把握好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教师要认真研究大纲,把握教学要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本,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章节的复习重点。要根据平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弄清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所在。计划先根据教材的安排进行复习;再分概念、计算、应用题三大块进行训练;最后适当进行综合训练,切实保证复习效果。

2、梳理拓展,强化复习的系统性。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章,可以整理成表,使学生对于本章内容从分数的意义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分类与互化,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应用,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再如,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把除法的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与之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再如,四则运算的法则,通过复习,使学生弄清楚它们的共性与不同,从而牢固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

3、倡导解题方法多样化,提高解题的灵活性。解题方法多样化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的学生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复习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4、有的放矢,挖掘创新。数学复习不是机械的重复。复习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的大忌。复习一定要做到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题目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

5、教师事先对复习内容有全盘的把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精心备好复习课,课前充分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要能摸清学生知识掌握现状,对于薄弱环节要进行强化训练,并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合理安排分类练习和综合练习。在基础知识扎实时,适当的将知识向纵深拓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6、复习课上提倡学生主动的复习模式。复习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节省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益。采用以下的步骤来复习:(1)自行复习、自我质疑;(2)小组讨论、合作攻关;(3)检测反馈、了解学情;(4)查漏补缺、纵深拓展;(5)师生互动、相互质疑。

篇3

每天保障做一小时的语文或数学寒假作业;

每天保障一小时的无负担课外阅读;

每天保障一小时的英语自学;

每天保障一小时的户外活动或运动。

2、 计划与非计划

如无特殊情况,每天必须完成以上计划;

每天的计划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可灵活自由安排;

如果因外出旅游、回乡下度假等意外安排,可临时不予执行;

可以偶尔睡懒觉,但不要影响当日计划的实施。

二、学习计划

1、 不参加语文、数学的培优,不请家教,相关课程自己独立完成。

2、 语文课程计划

7月份完成暑假作业,8月中旬前检查、改正,查漏补缺;

把自己的藏书系统再读一遍,重点读历史、百科知识大全、漫画、中外名着导读等丛书;

假期可以自己买三本自己喜欢的任何书籍;

把以前稍显薄弱的阅读题的规范回答、错别字系统复习。

3、 数学课程计划查看.全文请访问kt250.COM。

7月份完成暑假作业,8月中旬前检查、改正,查漏补缺;

假期完成五年级《奥数提高班》的自学,基本掌握其要领,有选择性挑选典型题目做。

自己注意计算细心化的纠正。

4、 英语课程计划

英语学习能力和成绩一般,要重点加强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把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校课本系统复习一遍,每天坚持听剑桥英语的磁带,时间不限;

假期把以前记得的英语单词都记在小本子上,分类汇总;

若有兴趣、有机会,可以把语音和音标接触、巩固一下,尽量保证发音标准。

三、活动安排

1、 随父母至少省内出去旅游一次,争取省外旅游去一次;

2、 至少去乡下亲戚家2次,体验生活,其中爷爷家族亲戚去一次,外公家族亲戚去一次;

3、 每天保障一小时的户外活动或运动,散步、溜冰、找小朋友玩等,要注意安全;

4、 每两天至少帮家里做一件家务事(10分钟以上),洗衣服、择菜、简单做饭等;

5、 一个人尝试独立在家呆1-2天;邀请同学或者小朋友在家玩若干次,并独立招待;

篇4

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上级关于师训工作的文件政策精神为指导,以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评好课”为师训工作的重点,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本,努力开创我校教师培训工作新格局,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创新型学习型研究型高素质的新型教师队伍。

二、重点工作:

1、加强政治学习和师德培训。

2、继续开展“拜师结对”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与成熟。

3、落实好常规听评课活动,坚持听课后及时评课,学校提倡跨年级听课,鼓励、支持、拓展校外听课渠道。通过听评课活动,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授课行为,促进课堂教学的规范高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加强班主任师资队伍建设。

5、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本年度,除将继续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档案建设,全面完成其它立项课题的结题和推广工作,并积极参加教育科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切实开展校本课题研究,以研促教,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配合市教育体育局局继续做好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开阔其视野,提升其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并充分调动其在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辐射带动作用。

三、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根据局要求,建立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检查、督促、指导、考核,项目领引,帮助骨干教师完成每年的目标任务,并负责上送年度考核结果。

2、自加压力。各类骨干教师要按照自身实际,制订一个向上一个层次目标的成长计划书,从师德水平、课堂教学、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对照条件,分解目标,按学年度制订自己的成长计划书。

篇5

作业是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其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巩固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传统的、单调的作业题型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所以在新时代教学环境中需要小学数学教师依据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重新设置典型作业,合理地设计小学数学作业,进一步推进作业前进的步伐。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

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小学生所接触的知识也在逐渐增加,肩膀上以及心理所要承担的压力也愈来愈重。但是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却并没有意识到作业对小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只注重课后练习,所以导致小学数学作业安排得不够合理、不够系统,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差异,以至于部分学生不能完成任务,产生厌烦的情绪以及抵触的心理,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地改变其现状,让学生突破自己的极限,超额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涵。

二、合理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途径

学生在小学教育阶段还比较活泼好动,对自己周围的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依据这点来设计数学作业,把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作业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使数学作业充满乐趣,从而优化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强化学生的思维。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应如何合理地设计作业来减轻学生的压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呢?

1.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小学教育阶段好奇心比较重,所以教师可以依据这个特点在教学中适当地添加实践教学。例如,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某校小学教师根据小学生的教育特点来制订教学计划――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一些动手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如:布置一个特殊的家庭作业――观察身边事物的数学,寻找有哪些地方用到数学,并记录在笔记本中。除此之外,某些教师在上课时总会让学生动手做一些实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小学数学,如: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事物或事件,认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小学数学之间的关系。小学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动手实验教学能够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并且还使小学数学变得新颖。

2.精简作业,减轻学生负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经常使用题海战术,使我国小学生的课业也日渐繁重,身体上以及心理上的压力愈加严重,因为作业经常使学生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对此引起了学生家长的极度不满。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不能一味地利用课后习题来实施题海战术,而应出几道经典的习题,而这几道习题必须要精简,并包括课堂中所学的所有知识点,从而巩固学生的学习。例如,某校小学数学教师把数学作业分为两部分,分别是:(1)课堂作业,当堂就练习课后部分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学习;(2)家庭作业,教师经常为学生出几道精简的、能够包含所学知识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从而减轻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压力,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小学数学知识。

3.注重层次化,满足学生需求

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理解力的不同,小学教育阶段出现了明显的层次,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不能一味地利用传统式教学讲解知识点,还需注重层次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把小学数学教育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以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要求:即,(1)巩固层次,其主要目标是巩固课堂中所学的基础知识;(2)深化层次,其主要任务是深化所学知识,强化自己计算的准确性;(3)优化层次,其主要目的是优化所学知识,找到更多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只有把小学教学分为几个层次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层次化教学。例如,某教师发现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不尽相同,为了提升学生的成绩,教师把小学数学教学分为三个不同的教学层次,即基础层次、巩固层次提高层次,在设计练习题时分别设计三个层次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性做题(前提是各层次的学生不能低于自己所在层次的要求),并且让提高层次的学生来帮助基础及巩固层次的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从中寻找到更多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注重层次化教学。

总而言之,传统教学有一定的弊端,已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对此进行创新,并合理地设计数学作业,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注重层次化教学,把小学数学作业分为不同层次,精简作业,尽可能地减轻学生的压力,把数学作业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小学数学,构建一个系统化知识网络,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成绩。

篇6

一, 晨诵。虽然放假,儿子每天还是习惯性的按上学时的作息时间,早上6:30准时起床。每天早晨半小时的时间朗诵《日有所诵》、《中外儿童诗精选》、《会写字的梧桐叶》中的各两首小诗。通过诵读其中清新、经典的小诗,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审美力,让文学经典浸润孩子的心灵,拓展思维。

二, 下午、晚上各阅读半小时。诸如绘本类的《蚯蚓的日记》,《圆圆的肚脐》,《神奇校车》,《小绿狼》,《女巫扫帚排排坐》等,自己独立阅读。我在他读后加以引申指导,汲取其中精髓,写出读后感。此项也是暑假老师布置的作业,写5篇读后感,重于修改,发表在博客上。儿童文学类的《笨狼的故事》,《绿野仙踪》,《我和姐姐克拉拉》,《一百条裙子》,《木偶奇遇记》,需要通过对话式、亲子剧场式、倾情演绎式等不同的方式,陪孩子一起共读。共读的过程,作以整理记录。

三, 上午和下午分别半小时上网的时间。孩子可以自由支配。或玩网络游戏;或拜访博友;或浏览自己感兴趣的网页。

四, 中午午休不少于两小时。保证充分睡眠,养精蓄锐,提高做事效率。

五, 每天择时户外活动一小时。接受日晒,呼吸新鲜空气,适量运动,强身健体。

六, 其余时间为自由支配时间。玩魔尺;练字;看动画片;练习口算(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每周100道口算题,总共800道);适当预年级课程;做手工等自由选择。

【二】 旅游出行计划

暑假,我们依然选择出行旅游,亲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彻底放松身心,在游玩中汲取更多知识。

关于选择旅游城市,我们不谋而合,依然选择美丽的三亚,第三次重游。一路行程与度假期间,儿子毛遂自荐与我互换角色,由他担任家长,全力安排具体事宜。我掌控大方向,根据情况适时调整辅佐儿子。这种互换角色,生活中我们经常来做。无形中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自主决策能力,处事领导能力,辨别是非与变通能力。

在三亚度假期间,学习作息时间,稍作调整。添加晨起海边跑步和傍晚海边散步或游泳。尽享海的浩瀚无际,放飞心情,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三】 需要注重的环节

一, 注重和孩子一起阅读,共同进步。除了亲子共读外,充分利用暑假时间,阅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小学生家庭教育》,《朗读手册》等教育类书籍,提升教育理念。阅读《夏洛的网》,《长袜子皮皮》,《窗边的小豆豆》等经典儿童文学,弥补幼时的缺憾。阅读《林清玄散文精选》,《席慕容全集》等经典散文,拓宽阅读范围。和孩子一起阅读,共同进步。

二, 注重引导孩子从“说”到“写”的衔接过渡。借助老师布置的5篇读书笔记,10篇日记。悉心引导孩子从“说”作文慢慢过渡到“写”作文。让孩子渐渐学会拿起笔来书写文章,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 注重引导孩子捕获生活中的精彩和感动。让孩子学会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不至于真正写作时,无从下手,无话可说。

四, 注重以兴趣为主,“诱惑”孩子自愿写作或者阅读,绝不强求。孩子看了《小屁孩日记》,很是感兴趣,也要试着写日记。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要有一个过程,需潜心引导。

篇7

【中图分类号】 G623.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8437(2015)02-0108-01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强调增强学生的参与、合作、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我认为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

1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这成为小学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如何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快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是教师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所以对小学生而言,好的听课习惯可以通过训练他们对一件事情长久的注意力来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可以呈现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面对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经过长期的这种训练,学生们就会自觉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如:我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课时,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图形爷爷今天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我们的课堂和同学们做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多媒体呈现各种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手拉手向同学们走来,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问题上,“他们叫什么名字啊”,通过对图形的认识,孩子们很愿意帮着他们起名字,不但起名字,还能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这种情境,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2 培养学生初步构建数学模型的意识

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数学一般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数学知识之间的一座重要的桥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展开思考,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再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这一类问题。如:我在教学《替换的策略》一课时,认识到这节课的替换策略,包括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在教学中通过先让学生画一画的方式,理解三个小杯可以替换为一个大杯,再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观察主题图,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只要抓住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就可以了,学生把直观图形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其实就是把生活中的原型上升为数学模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最后提出的问题更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是不是解决替换这类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画图的模式来解决?

3 捕捉亮点资源激活学生的思维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小学数学课堂更是迸发着生命活力的课堂,学生的思维随时随地都会迸发智慧的火花。如:我在给学生上《百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有位学生说“百分数的分子只能是整数”,我适时请学生查找相关资

料,举出实例或证明或驳斥这一观点。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百分数分子可以为整数还可以为小数,并运用这些知识理解了生活中的百分数。有的同学举例“今天我们班的出勤率为

98.5%”、“在一件毛衣中,羊毛的成分为80.5%”等等,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学生们还得出,百分数的分子可以大于一百,可以为0等等。在讲《圆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演示一组画面,圆的车轮、圆的飞碟、圆边的餐具等等,有个学生小声说“怎么都是圆的?”我抓住这一思维亮点,组织学生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出示方形或三角形的车轮在颠簸的行驶,方边的餐具不方便使用,而且容量小等等。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圆的认识。可见,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只有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才能让星星之火燎原,让智慧闪耀光芒。

篇8

课堂上为了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利用信息技术可创建情景、渲染气氛,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集中全身心的能量来投入到学习当中。

1.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材内容

教学中,我们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并开发课本中的图片资源。小学数学课本是许多高深的教育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里面的图片资源形象直观,为了锦上添花可化静为动,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小学有意注意坚持的时间短,缺乏抽象能力,以形象为主,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故事,生动形象,趣味十足,加深了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探究中去。如“加法交换律”教学片段中,用多媒体演示:有个吝啬的地主雇佣一个长工,一天只给长工两顿饭,为了让长工多干活早上4碗粥,晚上只给3碗粥,长工很满意,可是时间不久,长工觉得待遇不公平,要求地主多给饭吃。结果第二天,长工早上3碗粥,晚上4碗粥。并念念有词说“好好干,你的待遇提高了”师问:长工待遇真提高了吗?为什么?学生解释为:3+4=7,4+3=7,待遇没变,从而引出加法交换律。

二、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探索数学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控制平台,是一种崭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为各个学科搭载信息技术提供了宽广的条件。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机对学生机实施监控、转播、语音教学,发放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我利用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给学生上了一节信息技术和数学的整合课,课堂上气氛民主、活跃。

篇9

近年来,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以图、文、声、像等表现手段,直观、生动、形象地创设了一个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思考的直接参与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效果也十分明显。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使教师的板书量大大减少。同时增大了课程容量,加强了知识间的连贯性,使学生理解知识的进度加快,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巧设媒体,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兴趣极易激发但又消失得快的特点,为保持其学习兴趣的持续性,在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要求,小学生尤为突出,当表现成功时,其再表现的欲望越发激发出来。因此,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氛围,把学生的自交给学生,让其自由组合成小组形式学习,打破常规思维束缚,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以及组员们的主张和见解融为一体,积极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主动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例如:“中心小学的操场长40米,宽25米,为完成扩建计划,操场的长增加30米,宽增加15米。求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一题,学生在解题时容易出现这样错误的解法:30×15﹦450(平方米),但教师按题意在屏幕出示长40米,宽25米的长方形,再分别延长长方形的长和宽,成为扩建后的长方形,并把面积扩大了的部分涂上颜色。从图上直观地看出长30米,宽15米的长方形不是操场增加的面积,再让学生看图思考:增加的面积应该怎样求?在可视图形的帮助下,学生借助已有的数学经验,自由讨论、互相质疑、然后用多种方法解答。这样既可以给学生在讨论中求进步的机会,也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学生的群体合作精神,显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指导原则,从而提高效率。

二、创设情景,情境交融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教材中单调的内容,通过文字、数字、声音、图像相结合的多媒体方式,形象、生动、逼真的展示出来,创设出更具直观性、感染力和挑战性的情境,不但能渲染气氛,使整个过程图文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使其主观上产生渴求新知识的动力。因此,多媒体手段介入课堂教学能够帮助教师恰当地把握好学生特别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运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相结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采用故事、游戏、直观、演示、设疑等激情引趣的方法,创设出一个个引人入胜“最佳心理状态”的情境,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

三、突破重点,化难为易

紧紧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课堂教学中的最基本要求。电教媒体综合性决定了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教学中,当遇到教师不易讲清和学生不易掌握的重点、难点内容时,可以运用计算机设计与生活相贴近的情境,化难为易,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从而降低教学难度。 例如:“24时记时法”是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难点,然而,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辅助教学,配以动画、录像、声音、文字、计算机随机出题,12时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算,时钟转动与线段计时同步延伸运动等等,将这堂课上得有声有色。

四、辅助得当,适可而止

在教学当中,多媒体教学只是运用于教学当中的一个辅助工具,是将教师在教学中要表达的一些知识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更易弄懂。多媒体教学并不能代替教师教学,不能将所有的知识都给予多媒体,只能是把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知识,借助多媒体来显示而已。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用来支持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突破重点难点、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但它仅仅是你手中的一种教学工具,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在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但不能削弱,而且还应进一步加强,否则,就会出现学生看了很多、听了很多,却不知要学什么的事与愿违的现象。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学中,教师应以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如此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所以多媒体的应用也是有尺度,应适可而止,适当运用。

如今,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已普遍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教育要能跟上时展的步伐,不被市场所淘汰,广大教师就必须勇于创新、勇于争先,不断更新观念、摈弃落后思想,提高自身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的作用,引导学生去思考、观察、比较、判断、推理、归纳,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真本领,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才能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不断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248-01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信息化、网络化为代表的现代新型技术正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特别是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运用。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主宰课堂,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老师讲,缺乏学习兴趣,特别是数学学科,由于数学存在着抽象性,推理性强的特点,加之小学生思维能力较弱,他们总感到数学学习枯燥无味;针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学科特点,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生动化、直观化,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巧用信息技术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设计,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可见,现代信息技术走进我们的课堂,发挥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所起不到的作用。 但是,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才能发挥应有的教学功能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巧妙运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后的老师。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小,他们的求知欲主要来源于外部环境的激励或者是兴趣的支配。因此,兴趣是构成小学生去努力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重要因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之所以对数学敬而远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数学知识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讨厌学习数学,甚至讨厌数学老师,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根据学生实际,优化教学手段,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变成有趣的。众所周知,不管是高等数学,还是小学基础数学,数学知识都是严谨的,同时也是抽象的,要增强其趣味性,就需要我们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的介入合理地解决了这个难题,比如,我们在教学有关“平行线的认识”一课时,通过课件制作,出示两组实物图片。一组是枕木、窗框、双杠、铁轨等。另外一组是红十字架、电线杆、剪刀等;在此基础上再用电脑抽象出这些物体的线来,接着隐去物体,直接出示线条。然后让学生们仔细观察比较,学生们发现一组直线呈相交状态,另一组呈不相交状态。据此引出平行线的概念。这一环节借助于多媒体的作用,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明了有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习任何知识都离不开理解,理解是一个心理过程,数学理解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建构心理意义的过程。如果离开理解去学习数学,单纯依靠死记硬背,那么只会得到一些机械的空洞的数学符号、概念等,不可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更谈不上应用。信息技术的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它能把原本在黑板上、书本中或是学生头脑里的信息激活,通过动态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比如,在教学有关小学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们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的分解来认识和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屋面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直观观察到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数量关系,通过多媒体的视频展示,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弥补数学教材的不足

上文我们已经说到,运用信息技术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数学教学不能抓住书本不放,而要对书本知识的再加工利用。我们知道,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而小学数学课本中的某些知识,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我们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其境,从而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如果有效运用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进行整合,就可以大大弥补教材本身的不足。比如我们在教学有关二年级“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认识”时,刚接触的的学生比较难掌握这部分知识内容。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模拟教学课件可创设一个虚拟现实的超市情境: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分为学习用品区、生活用品区、儿童玩具区、食品区等。在购物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看商品上的标价,还学会了拿钱找钱,也学会了合理花钱,懂得了节约用钱。这一情景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近距离接触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用脑去想,而且学会了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去表达,用手去操作,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空前的改革和创新机会,在教学效果方面显示出强大的优势。信息技术的运用具有无限的创新空间,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就不一一展开讨论。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知识水平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目标将得到全面的落实,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信息技术将对我们的数学教学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学生的数学素养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