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1 22:15: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企业节能减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近年来,我省中小企业暨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和城乡就业的主要渠道。但也应该看到,我省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总体素质不高、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如,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的建材行业,落后工艺的80%集中在中小企业;化工、纺织、造纸以及服务业等行业中小企业也存在用水浪费及超标排放等现象。
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是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方针和紧迫任务。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有利于改进工艺装备、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有利于引导中小企业尽早走上科学发展之路;有利于增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省中小企业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中小企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积极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投入小、产出多、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核心,以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坚持节能减排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技术进步相结合,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和行政手段,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努力实现全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完成“十一五”全省节能减排目标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中小企业能源消耗、用水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达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要求。使中小企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达到预期目标。
(三)主要工作任务。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要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全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中小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部门联合行动、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营造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良好舆论氛围。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组织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信息网和主流媒体,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基本知识和先进经验,广泛开展节能环保科普宣传活动,开展针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相关培训,切实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到广大中小企业及职工心中。
2、淘汰落后产能,控制“两高”行业的发展。严格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相关法律法规淘汰中小企业中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重点是能耗高、污染大的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密切关注落后产能转移趋向,防止以招商引资、产业转移等形式新增落后生产能力。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搞好规划,按照相关要求,有步骤、分批次实施淘汰“两高”、“五小”企业及落后产能企业。
3、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加快开发节能减排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培育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采取多种方式加快高效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落实全省循环经济“十一五”规划,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作。鼓励重点行业中小企业使用“零排放”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发展的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和再循环技术,推动企业实现内资源闭环流动。
4、搭建要素服务平台,健全节能减排服务体系。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强化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咨询诊断功能,积极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中小企业开展服务;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开展政策性担保业务,为创新成长型企业、清洁生产企业、节能降耗改造项目、整体实施节电企业搞好融资扶持;着力破解人力资源约束矛盾,加强企业节能减排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提升企业整体素质。要及时总结和推广企业节能减排的好做法、好经验,推进工作开展。
5、强化工业中小企业管理,促进节能减排增效。工业中小企业是我省能源消耗的重点领域,加强工业中小企业节能管理势在必行。中小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节能和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强化管理措施。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夯实节能减排基础;引导企业完善产品质量监测管理制度,加入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引导和督促企业依法获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的产品质量资格和许可。加强计量管理,完善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动员全体员工参与节能减排活动。
三、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
(一)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节能减排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抓紧抓好。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领导挂帅,指定处(科),落实专人负责。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开展。认真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吉林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随着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的颁布实施,节约资源成为我国基本国策,节能减排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一项工作。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都面临着危机,节能减排的压力越来越大。
企业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 承担着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同时, 企业作为利用能源和排放废物的社会生产者, 是节能减排的主体,肩负着节能减排这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企业如何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不仅是企业家们的重点课题,也成为了企业经营考核的硬性指标。企业如何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呢?关键是从“科学发展”入手,重点做好“科学规划、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把节能减排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节能减排的指标考核,鼓励节能减排的试点与创新。这也是企业做优做强、提高竞争力的主要工作之一。
一、科学规划推进节能减排
规划先行,依靠规划指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科学规划,节能减排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以化学工业为例,通过化工产业科学规划实现合理布局,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开拓一下科学规划发展的思路。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属于原材料工业,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有石油、煤炭、化学矿、原盐等,而化工产品大都是为其他工业配套,又作为其他工业如建筑、轻工、纺织、机械、电子等行业的原料。化工企业一般都是“大进、大出”的生产厂,即大量的原料进厂,经过生产环节后的大量化工产品需要输送到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所以化工企业的合理布局至关重要。国际经济的一体化,国内国际早已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对原料,还是最终产品的依存度越来越大。化工企业的布局一定要优先考虑交通方便、基础设施好的沿海或沿江地区,不论是原料运输距离的缩短,还是产品运输半径的收缩,带来的不仅是竞争力的增强,更是直接推动了节能减排。
通过科学规划实现协调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化工产品有一个特点,经过不同的反应工艺或反应工段,可以生产出不同的产品。也就是说,一种原料进厂可以生产一系列产品,这一般称为产品链。在一个企业或一个车间生产的产品,可以作为另一个企业或车间生产用的原料,也可以直接上市销售。例如,煤炭进厂,经过造气、合成反应可以生产出甲醇,甲醇经过羰基化反应可以生产醋酸,醋酸可以进一步反应生产醋酸酯、醋酸纤维等等;石油进厂经过裂解可以生产乙烯,乙烯经聚和反应可以作聚乙烯,聚乙烯可以做薄膜、也可以做保险杠为汽车配套,还可以作建筑的上下水管;乙烯还可以经过催化氧化作环氧乙烷,环氧乙烷可以生产乙二醇,乙二醇又进一步生产聚酯制作纤维或软饮料瓶等等。由此可见,一个化工企业的协调发展尤为重要。通过科学规划,统筹规划化工企业的原料、产品链,实现化工企业的园区化,互为上下游,相互配套、相互供应、协调发展,实现节能减排。
通过科学规划实现集中处理,推进节能减排。化工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工艺都会产生一些废气、废水、废渣(通常称的“三废”)。化工生产厂分散了,“三废”的量也就分散了,人们会错误地认为自己企业这么少的废水或废渣,一是不值得处理,二是认为量小不会造成什么危害。可是众多的生产厂产生的“三废”加合起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数据,排入江河湖海、或者渗入地下就会对人类、对自然生态和环境造成极大危害。通过科学规划形成化工园区,把各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集中起来,统一处理。。由于形成了规模便于处理,有的还可以实现废水处理后的回用,废气有效成分的回收利用,或废渣变废为宝的综合利用,不仅实现节能减排,还会产生一定的效益。
二、科学管理落实节能减排
科学管理、规范管理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环节。各大企业领导班子成员通过不断学习,提高管理人员科学管理和规范管理的水平。通过科学管理严格操作程序,落实节能减排。科学管理、严格操作规程和操作程序,在生产过程中少出废品、次品。工业生产中有的为了赶进度,有的片面抓产量,有时忽视质量、忽视操作规程,造成大量次品、废品的产生。工业产品的次品、废品有些是能再利用的,而有些是不能再利用的,就是能够回用或再利用,也是费时、费工、费能源,就会造成大量浪费,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一定要科学管理、规范管理、严格监督,在生产过程的每一名员工、在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操作规程、严格操作程序,确保产品质量,少出或不出废品、次品,实现节能减排。通过科学管理杜绝跑冒滴漏,落实节能减排。在生产企业,特别是一些传统企业、老企业,跑冒滴漏似乎是司空见惯的情况,很多人都见怪不怪了。走进生产车间,有时会看到一些蒸汽泄露、水截门或水龙头没有关严的情况,这些都是“显性“的跑冒滴漏;有时我们还会闻到一些刺鼻的气味,这说明会存在原料或气体的跑冒滴漏;有时生产车间有些岗位还会存在一些我们平时看不到的“隐性”跑冒滴漏,例如,某一段管道的保温层已坏,虽然不像跑蒸汽那么明显,但日复一日损失的热能同样可观,这也对企业的科学管理和规范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一方面企业的管理层要加大巡检力度和仔细认真的工作精神,不能把巡检当成走过场,更不能在工作中碍于脸面放松了管理力度。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严格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一线员工的培训力度,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质,而且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敬业精神。在企业形成从管理层到广大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从自己的工作岗位做起,从自身做起,把节能减排落实到生产车间的每一个工段、每一个岗位。
三、技术创新加强节能减排
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也逐渐加快,但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过度使用化学材料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可利用资源不断减少,因此节能减排和资源的二次利用成为钢铁企业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1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
1.1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现状
当今世界,中国已成为钢铁产量大国,但是对于钢铁工业的消耗也位居世界前列,因此对于钢铁工业的节能减排的实施势在必行[1]。可是就目前我国节能减排的现状来看,情况并不乐观。第一,我国钢铁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没有先进的设备与技术水平,由于炼铁的技术和设备落后,使得我国钢铁资源的利用率不高,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我国只有少数钢铁企业可以掌握先进的炼钢的核心技术,其他中小型的钢铁企业都没有涉及这一领域。第二,钢铁企业规模小且分散。现阶段,我国的钢铁企业多以中小型为主,大型钢铁企业很少,而且中小型钢铁企业分分布较分散,没有形成整体的产业结构,这就造成了生产钢铁的资源浪费与环境大面积被污染,产业集中率低也不利于资源的回收再利用,节能减排措施的有效实施[2]。第三,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够,节能减排的实施不能仅仅依靠我国钢铁企业的自觉实现,政府更应该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用强制的手段促使企业对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力度,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情况,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才能创造更好的节能减排的效果。
1.2钢铁企业能源的二次利用分析
节能减排不只在于注重减少资源的使用量,更重要的是对二次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二次能源指的是在一次能源加工利用后所产生的例如煤气、废水、蒸汽等一些能源。钢铁企业增加对这些二次资源的利用率能减少能源的消耗量,增加钢铁产业的单位生产量,以及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钢铁企业中所指的二次能源的利用主要是指余热、余压以及可回收利用的副资源。
2钢铁企业的余热回收供暖
2.1钢铁企业余热回收技术概述
钢铁企业中的余热回收技术主要有:高温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以及高温产品和炉渣的预热[3]。这其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技术有很广的温度范围,上至几千度下至几百度,而高温烟气余热在整个余热资源中占据的比重最大,越有百分之五十,其温度主要在500摄氏度以上。相对于高温烟气余热来说,冷却介质余热的气温较低,其目的就是为了带走大量的热量。但是在这三种余热资源中,冷却介质余热和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的资源回收难度高,操作较为困难,因此,现状的钢铁企业多运用高温烟气余热作为资源回收的主要方式,它的使用方式较为简洁,利于操作且对资源回收的利用价值也在不断增高。
2.2余热回收供暖的现状分析
就我国现阶段余热回收技术的现状来看,情况并不乐观。因为我国的技术水平并不如发达国家般先进,设备也没有进行有效的改进,很难对余热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进而将其运用到供暖领域[4]。总而言之,我国的余热供暖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科技人员进行不断的探索,才能将余热资源回收利用在供暖的领域,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2.3余热回收供暖技术的创新
在利用余热资源的回收进行供暖时,我们主要是用高炉冲渣水进行采暖。因此对于提高余热回收供暖技术的水平就必须对高炉冲渣水的采暖方式进行改造与创新。高炉产生的炉渣温度高达1000摄氏度,因其有很高的温度,所以它有很高的余热资源,具有很高的可开发和利用价值。在我国北方,由于冬季十分寒冷,对于供暖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所以大部分人会采取烧锅炉进行供热取暖,但是这一方式对于煤炭资源的开采量需求很大,同时对资源的浪费也十分严重,由于烧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硫越来越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不利于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所以我们要充分开发高炉冲渣水的技术利用程度,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与节能减排的目的。但是高炉冲渣水存在碱度低、硬度高、水内具有腐蚀性与悬浮颗粒物等缺点,这就要求我们要对高炉冲渣水进行工艺改造,我们可以将高炉冲渣水中加入混凝剂来减少高炉冲渣水中的腐蚀性,增加其中的碱度含量,同时也可以运用过滤池将高炉冲渣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去掉,使高炉冲渣水的水质得到提高。之后再利用高炉冲渣水进行供热取暖[5]。在供热取暖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采暖泵,来增加供暖循环的速度与效率。同时也应该加强对供暖水换热器的清洁程度,以免造成采暖过程中因腐蚀而造成的管道堵塞,减少成本的投入,促进节能减排的进一步实施。
3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需要不断进行资金的投入、技术的开发以及设备的改良,才能是节能减排对我国钢铁企业做出贡献。同时对于余热回收供暖的研究也应加快步伐,通过对技术革新,增加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更好的实行节能减排措施在我国钢铁企业的利用。
作者:卢长鹏 单位: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白华夏.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分析及余热回收供暖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
[2]张晓峰.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分析及余热回收供暖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27):291.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印染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当前节能减排成为印染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印染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减少污水的排放,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二、印染行业概况
印染行业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是丰富纺织产品花色品种、提升纺织产品附加值的关键行业,是体现纺织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行业,也是纺织工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重点行业。过去讲印染行业是纺织工业产业链上的瓶颈,制约了纺织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经过近10年发展,印染行业的技术、装备、产品质量等“瓶颈”问题得到很大改善。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及纺织行业自身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压力的制约日益凸显,努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着力解决印染行业资源环境压力是实现纺织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印染行业节能减排现状
印染行业作为纺织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在节能减排和提高纺织品附加值等方面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印染行业转型升级不仅利于其自身的发展,更是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纺织印染行业是高能耗、高水耗和高污染大户。资料显示,与国外纺织印染企业相比,我国纺织印染企业单位产品的水耗和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左右。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色度深、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等特点,属于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随着印染行业的迅速发展,印染废水排水量和污染程度呈现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分析国内外印染行业生产工艺技术和印染废水处理技术,我国与先进国家没有太大差距。我国很多大型印染企业对节能减排工作非常重视,积极开发和应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普遍认为,先进的工艺技术需要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相应环保设施相配套,并需要较高的运行费用;而我国印染行业是微利行业,很多中小企业在节能环保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先进的工艺技术在行业内没有得到普遍应用。因此,必须做好节能减排,从而带动整个印染行业的转型升级。
四、纺织印染行业节能减排的措施
纺织印染企业要促进节能减排活动的开展,需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纺织印染企业推行节能减排首要的条件是鼓励全员参与,加强员工节能减排意识,制定相关奖惩制度推动员工节能、降耗、减排的行为。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管理和控制,例如安装电表、水表等对水、电、蒸汽等能耗进行计量考核,同时实行染化料等得消耗日报制度控制原料使用量,并与员工薪酬挂钩,充分调动员工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应用新工艺和新技术促进节能减排
对于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印染前处理技术,传统的处理方式具有废水排放量大、pH值高、污染物浓度高、能耗大的特点,而目前主要以缩短加工流程、降低处理温度、以生化酶代替化学品为发展趋势,基本选用冷轧堆一步法工艺和酶氧一步法工艺。二是染色节能减排技术,目前染色节能减排技术更多的是从研制新型的低浴比染色机、改进工艺降低染色温度、采用非水介质进行染色和开发新型染料改变染色工艺等方面寻求突破,同时采用涂料染色和印花的新技术。三是后整理节能减排技术,低给液技术代替刮刀、轧液、给湿等,采用泡沫方式进行涂层及功能性整理的技术已趋于成熟,这对于节水、节能、降低成本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定型机废气处理技术
定型机废气治理通常有水喷淋处理工艺和静电式处理工艺。
(1)静电式处理工艺
静电式处理工艺原理为:利用用强电场使灰尘颗粒带电,当带正/负电荷的微粒通过除尘电极时,分别被负/正电极板吸附,从而达到除尘目的。静电式净化器应用于定型机废气治理,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①必须先虑尘后净化,通常选用多级机械过滤网。由于定型机废气中含有大量纤维、油污,势必增加清理维护的工作量。
②定型机废气温度有时高达180-200℃,即使废气温度较低的工况,也难免着火的情况。此时如果系统没有安全可靠地保护措施,静电式净化器通常会因一次火灾而报废。
③静电式处理对净化设备的工艺、结构要求相对较高。
目前,运行中的静电式处理工艺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主要原因是一直没有有效解决定型机废气中的纤尘堵塞问题,同时静电式处理大幅增加了设备投入成本和运行费用。而水喷淋处理工艺因具有投资少(如LQDF型定型机废气治理系统每套市场价约人民币7.5万元)、运行费用低、治理效果明显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定型机废气治理工程。
(2)水喷淋处理工艺
LQDF系列废气净化器工作原理: 定型机产生的高温废气进入废气净化器,在导流 区经缓流、均流、扩散后进入喷淋区,烟气在喷淋区与高压水雾紊流接触,废气中的有害气体、纤维、尘、油雾被水雾捕集后经净化器底部排水口流入油水分离水箱中。经喷淋净化、降温后的气体由喷淋区进入脱水区,脱水后的洁净气体由净化器顶部通过排风管道排入大气。水喷淋式处理工艺应用于定型机废气治理,主要凸显以下优势:
①无需加装引风机,充分利用原有排风机的富余风压,不增加电能损耗;
②有效保护定型机风管,消除火灾隐患(净化系统运行后兼有灭火功能);
③烟气充分降温,有效回收废油产生经济效益;
④净化后的废气达标排放。
4、废水回用
(1)印染废水物化处理(混凝沉淀)生化处理组合(内循环厌氧+HCR/生物活性炭+接触氧化)纤维球过滤回用将各种生物处理单元(包括厌氧、缺氧、好氧、高级好氧等)进行组合用于生化处理是一种发展趋势。贾洪斌等采用了两种生物处理工艺,即将高效好氧工艺(HCR)法与生物活性炭法(PACT)相结合,提高了反应器中氧的利用率,增强了抗冲击负荷能力,提高了处理效率。该工艺后处理采用纤维球对原水进行过滤,过滤速度快、效果好,回用水质稳定。经过生产性试验表明,回用水用于皂洗是可行的,其回用水水洗后的布样色光、深度与自来水洗后的一致。
(2)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化学絮凝离子交换回用
韩国Kim等用流体床生物膜反应器结合化学絮凝和离子交换法对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表明,整个集成工艺的CODcr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95.4%和98.5%,该工艺出水可回用到印染所有工序中,但该方案为了降低铁离子浓度和电导率,对离子交换树脂的依赖性较大,这难免会提高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频率。黄瑞敏等采用生物曝气滤池(BAF)精密过滤器阳离子交换阴离子交换工艺处理回用经物化处理后的印染废水,使原水的无机盐质量浓度(以硫酸根计)从400 mg/L降低到180 mg/L,硬度(以CaCO3计)从100 mg/L降低到50 mg/L。回用水与新鲜水以体积比1:1混合,可满足染整生产的一般水质要求,回用成本仅为0.3-0.4元/t,回用处理设施的投资费用约为700元/t,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可观。
(3)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处理二氧化氯氧化(臭氧和其它高级氧化技术)过滤或者吸附回用
二级生化出水后采用氧化技术结合活性炭吸附工艺是当前印染废水回用技术经常考虑的工艺。氧化对废水脱色非常有效,可把复杂的染料大分子转化成了有机小分子,但过程中对CODCr去除非常有限。氧化工艺结合活性炭吸附工艺,两者相互取长补短,可大幅度提高印染废水的回用水质。
五、结束语
在印染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来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通过节能意识的提高和采用新技术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促进印染行业的快速发展。
利用节能减排顾名思义就是节约能源的使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是通过可实行的合理化的措施在炼化企业的各个环节中进行整体的优化,通过装置的优化等相关的技术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有效的使用能源。在炼化企业这个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中,节能减排工作显的十分重要,只有通过一定的节能减排技术,对装置的结构以及生产装置最大化的优化中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废弃物的排放,并在产业链的联合下更好的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炼化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实现。
1我国节能减排的现状
我国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面临着很大的能源消耗问题。在节能减排工作上也面临很大的压力。虽然国务院在“十三五”规划下实施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节能减排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中仍然没有实现所制定的节能减排的预期目标。加大了后四年的节能减排工作难度。并且在五年计划的第二年开始,随着工业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经济有了有很大的提高,但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弊端也随着经济的增长展现出来。在各个行业中包括石油加工、炼化、建材、电力、建筑等对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迅速增长了20.6%,同比上期增长6.6个百分点,形式十分严峻。但是,在节能减排工作上并没有高度的引起各个行业的重视,这种形势的发展难免威胁到“十三五”计划的完成。
2炼化企业的发展趋势
—节能减排由于在我国发展中石油的可开采量在全国范围内要远远低于国际的平均水平。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1]。现阶段我国已经成为石油的消费大国之一,但是这与日益短缺的石油能源形成了一个不平衡的发展关系,在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下石油能源的短缺以及品质的降低使得炼化企业不得不把节能减排工作提上日程。而通过节能减排技术下的对炼化企业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废气物的排放已经成为炼化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炼化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
3.1优化装置结构,回收能源减少消耗
在炼化企业中通过催化裂化装置进行装置结构的优化。利用低能耗的装置结构进行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再这样的催化裂化装置下更好的通过分馏塔的余热为原料油加热节省雾化蒸汽的用量[2]。催化装置的优化加大了蒸汽的接触面积,通过蒸汽分配的完善更好的提升了汽提效果,节省了蒸汽的能源消耗。并且在催化装置下节省了生产中使用电能的消耗等。充分的利用了在装置中的余热量来减少能源使用上的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2生产装置的优化,减少能源的使用
在生产装置中为了在蒸汽的使用中得到更加合理的运用,又防止多余的蒸汽在外界的排放,将在生产中的蒸汽汇集成能量为气压机提供动力,通过蒸汽能量的有效利用更好的节省了装置中的能源消耗。并且,在炼化企业的生产中会产生含硫的废弃污染水,而通过生产装置的优化对这种含硫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和水质的净化,促进二次的能源循环使用[3]。并且对含硫污水进行硫磺的回收可以有效的减少这种有毒物质的排放,达到了能源的节约和废弃物排放的降低。
3.3构建联合产业链
在炼化企业的节能减排发展中应当注重联合产业链的发展[4]。明显的是盐化工的发展,由于其具有产业链短的特征,加之其技术含量不高使得难以以一个独立的个体进行发展。而石油的炼化企业又缺乏盐化工的产业支撑,所以如果可以更好的进行盐化工与炼化企业的一体化发展,可以更好的促进产业的发展。并在相互的一体化发展的项目建设中更好的是实现能源的低消耗、资源的低使用、资源的再利用等。实现炼化企业节能减排的基本构想[5]。
4结论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炼化企业的发展中,节能减排工作是发展中的必然选择。而随着我国对石油能源的需求不断的增加,也让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石油能源短缺问题。节能减排是解决这些发展中矛盾问题的有效方式。但是,在炼化企业中的节能减排工作仍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真正实现节能减排,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实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泓霖.节能减排从点滴做起[J].中国石油石化,2011,02(23):8.
[2]华贲,叶剑云.低碳时代中国石化工业的节能减排(Ⅰ)[J].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2011,04(Z3):4-9.
[3]赵东风,孙小慧,王志伟,卢磊.我国炼化企业温室气体减排及CDM项目开展情况分析[J].四川环境,2010,08(05):109-113.
我市火电企业是能源消费的大户,同时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十二五”期间,火电企业节能减排面临巨大的挑战,亟须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在继续实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的基础上,应切实采取措施,充分调动和发挥火电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这些措施包括出台节能减排的优惠政策,强化企业在节能减排中的主体地位,完善节能减排评价体系等。燃料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火电厂生产经营的盈亏与否。燃料管理作为火电厂经营管理中的“前沿阵地”和“高危行业”,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燃料监督管理工作尤其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作为能源监测实验中心部门,我们应该对火电企业进行全面剖析,进而提出最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促进其合理改造,全面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以下是对火电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1 火电企业节能减排现状
目前,我国电力装机容量与发电量均位居世界前列,发电装机容量中,火电占比超过70%,发电量中火电占比80%左右。火电以其经济性、可调度性、机组运行可靠性和技术成熟性,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虽然包括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在内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不断发展,电源结构不断优化,但火电仍是我国的主力电源。
火电行业不仅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也是重点污染物排放源。“十一五”规划聚焦节能和环境保护,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采用高效洁净发电技术改造现役火电机组,实施“上大压小”和小机组淘汰退役。“十一五”期间,火电行业提前超额完成了国家规定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绝大部分火电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已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在节能方面,2010年,全国6000kW及以上火电机组供电煤耗为333gce/(kWh),提前超额完成《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火电供电标准煤耗由2005年的每千瓦时370g下降到355g的目标。火电厂用电率为6.33%,比2005年下降0.47个百分点。在减排方面,2010年,全国电力二氧化硫排放量核定值为9.56×106吨,比2005年降低约29%。电力烟尘排放总量降低55.6%,单位火电发电量烟尘排放量降低约37.5%,为0.5g/(kWh)。粉煤灰综合利用率约为68%,比2005年提高2个百分点。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率约69%,比2005年提高近60个百分点[1]。
根据《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十二五”期间,火电供电煤耗、火电厂用电率、火电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均需要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实现较大程度的下降。火电企业除了要实现“十二五”减排目标以外,还需要执行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标准参照201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该项标准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对于火电企业执行新的排放标准过程中,将面临着很大的挑战[2]。
2 火电运营企业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
2.1 企业运营改革
首先,合理规划并调整电源结构,努力研发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在根源上实现火力发电厂的节能减排;其次,对火力发电厂运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加以控制,尤其是燃煤原料的质量保证尤其重要;最后,努力推进技术创新和改革,并将这些创新技术的成果逐步的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火力发电企业能够迅速的发展和壮大的核心驱动力仍是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而这也是火力发电企业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和清洁发展的先决条件。
2.2 大容量机组的使用、汽轮机组运行效率的提高、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
由于容量越大,那么能耗就会越小。在热力学第一动力、第二动力以及蒸汽动力基本原理等理论的指引下,合理的规划火力发电厂并实现节能减排,应该大力的推广和使用大容量和高参数的火电机组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3]。
汽轮机组在运行过程,理论上就是蒸汽热能转化成功能的过程,由于进汽节流影响,摩擦在汽流与喷嘴产生,余速损失以及叶片顶部间隙漏汽也会产生一部分的能量损失,从而真正转化成为汽轮机内功的蒸汽热能只有一小部分,因此我们便应采取措施来降低汽轮机组的内部损失,达到运行效率提升的目的[3]。
变频调速技术的使用是对火电机组的辅助设备进行变频改造,从而形成封闭环控制系统,从而实现横流量控制,锅炉的整体运行情况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在锅炉运行的过程中,保证其各个指标都处于最佳的状态,大大的节约了火电厂的使用电能[3]。
2.3 燃料的优化和管理
燃料是火电企业运行的物质基础,同时燃料也是火力发电厂生产总成本之一,所以燃料对火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起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做好了燃料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发电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完成。首先,我们应大力的改革和创新发电企业燃料管理的体制,创新燃料管理模式,同时最好对煤炭供应商的管理工作,提升热值考核的标准,完善煤炭原料的买卖合同条款,不讲诚信的或是供应煤炭质量不符合要求或是价格过高的供应商,应严禁选用。还应做好盘煤数据的计算工作,保证其准确性和真实性,控制标煤的单价,同时编制限价、限次以及限高的煤炭采购方案,尽可能的与大矿煤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保证燃煤的质量,同时降低发电企业的燃料成本[4]。
3 火电企业锅炉节能减排智控技改的体会
3.1 锅炉节能减排智控技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现阶段锅炉的运行状况来看,尽管已对其运作进行了一些改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导致节能减排工作效果不佳。在锅炉运行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第二,机械设备以及材料对于锅炉实施节能减排的影响不可忽略,例如水温的影响;第三,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废气对生态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燃烧过程中存在不全燃烧问题[5]。
3.2 锅炉节能减排的建议
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是最为重要的环节,锅炉是燃料消耗量最大的设备,其运行过程中主要会产生锅炉散热损失、排烟热损失、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可燃气体未完全热损失以及灰渣物理热损失等类型的能量损失。对于锅炉散热损失的防治工作,第一,要保证炉墙以及水冷壁等结构的紧凑型和严密性,在先进的保温材料使用的同时管道和炉墙的保温也要良好要想做好排烟热损失的防治工作,应尽可能的降低排烟的容积,为防止局部出现高温的问题,还要准确的控制火焰中心的位置,同时要保证受热面的整洁性要想做好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的防治工作,应合理的组织炉内空气的工况,要选择最佳的煤粉细度和过量空气系数要想做好可燃气体未完全热损失的防治工作,首先煤粉与空气必须是混合完全的,保证最佳的过量的空气系数为保证一次和二次风的混合时间,要实时的关注炉内负荷的变化情况[5-6]。
4 火电行业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建立的重要性
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具有外部性,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完全解决节能减排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的介入和干预,需要对火电企业节能减排建立长效机制,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完成。
地方政府根据各地不同的火电企业的现状,可以出台符合市情的节能减排的优惠政策,这些激励性的政策的实施有助于火电企业增加利润,并且采取措施的力度越大,企业的效益越好。
地方政府还应该完善节能减排的评价体系,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需要完善的评价考核体系来保证,其主要任务是为火电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并协助国家能源局和环境保护部加强行业管理。
5 总结
目前对于我市火电企业节来说,节能减排工作是任重而道远,同时,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如果真正的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我们就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减排策略,这就需要从火电企业的电源结构的优化、设备设施的改良、燃料管理工作等每一个环节入手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达到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参考文献】
[1]邱言文,刘宏波,王建生.煤电中长期内仍保持主力电源地位[N].中国能源报,2013-08-05(19).
[2]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EB/OL].(2007-05-29).
[3]贾科华.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重新定义“煤电”[N].中国能源报,2013-08-26(19).
首先采用科学的经营方式来达到节能的目的。这一环节包括:注意运输合同对控制燃油成本的影响,通过准确把握燃油价格走势,签订合理的运输合同来规避燃油价格上涨的风险,保证合理的收益;认真做好运输前的航次估算,减少空载航行,做好科学合理的调度计划,减少挂靠港口数量;科学合理使用经济航速运输,并对使用经济航速的一些情况做出提示,比如在台风到来之前选择合适地点进行抛锚避风,在合同规定的受载期之前到达指定的装货港口并做好装货准备,及时安排货物集港,避免出来船已到港而或未备妥的情况;在前期进行航线配船时,要仔细研究各类航线适合的船舶类型,了解船舶的油耗情况,进行合理的运力配置,在满足货载要求的情况下,航线配船安排方面,可以把低油耗船舶安排到长距离航线及高油价地区的相关航线,同时,可以把高油耗船舶安排到短距离航线及低油价地区的相关航线;根据营运航线的实际气象情况,通过气象因素合理优化航线组合,在船舶调度安排方面,要加强与船长、机务和海务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利用风、流等气象有利因素对营运航线进行优化改进。同时注意船舶的最大航速、服务航速和经济航速的合理使用;对船舶进行合理的配货积载,保证船舶适当的吃水差,调节船舶的纵倾系数,有利于提高船舶的航行速度,降低船舶油耗。
其次,加强管理狠抓节能,航运企业的船舶管理部门,以各综合管理体系为依据,负责制定船舶燃、润油的消耗量,指导船舶合理地管理和使用燃、润油;严格操作规范和规程,提高船员的操作技能;明确规定船舶必须每月定期将使用燃、润油的情况向公司管理部门和统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船舶燃料耗存航次报告》和《油消耗报告表》。通过这些方式,使船上逐步建立起了节约燃、润油的概念,提高了船员的节能意识和责任心,同时也让船岸对燃、润油的使用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能够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案,以合理使用燃、润油,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提高费油利用率。
最后,确保采购优质的燃油。只有如此才能确保船舶设备安全的运转,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额外消耗。公司通过规范性的程序文件来指导燃润料的采购、供应、使用,从而形成制度化管理以加强燃油质量管理工作。
在市场上选择信誉良好的燃油供应商。在加油之前应该向燃油供应商索取相关燃油的理化指标,在加油过程中要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油样进行检测。船上燃油应该分开存放,避免油料之间互不相容发生反应。加强管理船舶,燃油进机之前,认真做好加温、沉淀、除水和分油净化的工作,经常性的清理燃油日用柜。加强船舶油料的质量监督,随时掌握了解船舶用油的质量问题,如果一旦发生燃油有质量问题的情况,要做好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避免发生事故,同时要对产生的问题做好跟油料供应商的交涉和沟通。
对营运船舶而言,对船用设备的科学维修保养是节能减排的保障。船舶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是要保证船舶机械的良好工作状况。对于船舶主机和辅机而言,主要要求轮机人员科学地管理船舶燃油系统和进排气系统两方面。在燃油方面,可以根据燃油的性质选择合理地添加燃油添加剂和助燃剂,对燃油进行循环分滤,在进机前对燃油进行加热,使它保持在要求的粘度范围之内。另外,还要加强监测高压油泵和喷油器的工作状况,并定期进行保养,除定期的维修保养外,一旦发现有不良情况就要及时地进行检查和维修,使它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从而确保燃油以最佳状况喷射到燃烧室。
在进排气方面,则要加强冲洗和清洁涡轮增压器,对进、排气端要做到勤冲洗,对滤网要做到勤清洁;在船舶航行中可以关闭一些不必要的通风口,增加正对增压器的通风口压力,从而使进气正压加大,增强扫气压力;定期彻底清洁扫气道和扫气箱;定期清洗、清通空冷器气面和水面;加强检查进、排气阀、活塞和气缸壁,并对它们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燃烧室良好的气密性;为了保持主机排气背压的正常性,加强废气锅炉的吹灰工作,船舶靠泊后要及时对废弃锅炉烟面进行吹洗,另外各船舶应该经常对主机各缸的工作状况进行及时分析,保证各工作参数维持在最佳范围内。
通过做好以上各方面工作,我们可以提高增压器的效率,增大扫气压力,增加过量空气系数,从而可以改进燃烧状况,提高燃油利用率,降低油耗率,进而降低废弃排放量。另外一方面,通过提高燃油的燃烧状况,可以大大降低废气物中最有害物质SO、CO等的含量,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近年来,我省中小企业暨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和城乡就业的主要渠道。但也应该看到,我省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总体素质不高、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如,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的建材行业,落后工艺的80%集中在中小企业;化工、纺织、造纸以及服务业等行业中小企业也存在用水浪费及超标排放等现象。
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是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方针和紧迫任务。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有利于改进工艺装备、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有利于引导中小企业尽早走上科学发展之路;有利于增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省中小企业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中小企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积极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投入小、产出多、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核心,以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坚持节能减排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技术进步相结合,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和行政手段,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努力实现全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完成“十一五”全省节能减排目标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中小企业能源消耗、用水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达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要求。使中小企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达到预期目标。
(三)主要工作任务。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要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全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中小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部门联合行动、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营造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良好舆论氛围。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组织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信息网和主流媒体,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基本知识和先进经验,广泛开展节能环保科普宣传活动,开展针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相关培训,切实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到广大中小企业及职工心中。
2、淘汰落后产能,控制“两高”行业的发展。严格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相关法律法规淘汰中小企业中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重点是能耗高、污染大的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密切关注落后产能转移趋向,防止以招商引资、产业转移等形式新增落后生产能力。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搞好规划,按照相关要求,有步骤、分批次实施淘汰“两高”、“五小”企业及落后产能企业。
3、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加快开发节能减排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培育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采取多种方式加快高效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落实全省循环经济“十一五”规划,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作。鼓励重点行业中小企业使用“零排放”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发展的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和再循环技术,推动企业实现内资源闭环流动。
4、搭建要素服务平台,健全节能减排服务体系。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强化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咨询诊断功能,积极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中小企业开展服务;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开展政策性担保业务,为创新成长型企业、清洁生产企业、节能降耗改造项目、整体实施节电企业搞好融资扶持;着力破解人力资源约束矛盾,加强企业节能减排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提升企业整体素质。要及时总结和推广企业节能减排的好做法、好经验,推进工作开展。
5、强化工业中小企业管理,促进节能减排增效。工业中小企业是我省能源消耗的重点领域,加强工业中小企业节能管理势在必行。中小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节能和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强化管理措施。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夯实节能减排基础;引导企业完善产品质量监测管理制度,加入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引导和督促企业依法获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的产品质量资格和许可。加强计量管理,完善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动员全体员工参与节能减排活动。
三、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
(一)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节能减排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抓紧抓好。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领导挂帅,指定处(科),落实专人负责。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开展。认真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吉林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一、节能减排现状
近年来,委政府采取了个方面的措施,节能减排取得了一定成效。
1、强化组织领导,实现责任减排
为确保完成减排目标,切实加强对全减排工作的领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解决我减排具体事项,并相继出台了《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等文件。
2、强化目标管理,实现管理减排
将削减指标分解落实到各重点减排企业,与所属各重点减排企业签订减排目标责任书,做到目标到位、任务到位、责任到位。
3、强化工程措施,实现工程减排
对“十二五”期间项工程进行减排,同时,政府自我加压,在完成下达的削减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目标任务的同时,还对的特征污染物氮氧化物进行削减。
4、强化关停措施,实现结构减排
按照人民政府与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签订的限期淘汰和关停落后产能目标责任书要求,“十二五”期间,分别关停发电厂台万千瓦机组,水泥台湿法窑,公司2#、3#硫酸系统。
5、强化执法监管,实现日常减排
为确保完成以上管理减排目标,按照国家环保部污染减排核算系数要求,环保局坚持每季、每月认真开展对全家国控、控重点企业(污染源)的现场监察。严格执法监管,确保环保设施的完好率、运行率及污染物的去除率处于良好状态,并对现场监察中发现以上“三率”不正常的情况进行处罚及通报批评。督促家重点污染企业安装台(套)在线监测装置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6、强化总量控制,实现效能减排
一是严把“两高一资”(即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核、审批关,堵住污染增量源头。二是严把新批、新建项目“三同时”制度落实关,控制新的污染源产生和排放总量的增加,努力实现增产不增污。三是严把排污许可证发放准入关,促使重点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和满足总量控制要求。
7、强化咨询服务,实现服务减排
委、政府高度重视污染减排工作,到进行现场办公,帮助解决污染减排存在的问题。环保部门积极为减排企业在技术、资金等筹措方面出谋献策。总量减排办公室积极组织、企业环保专业技术人员到环保局进行开展有关环境政策、环保技术、规范减排台帐、建立档案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咨询,引导减排企业顺利实施减排工程。同时跟踪了减排工程进度,了解了减排工程质量,掌握了总量削减数值。
通过实施以上7个方面的工作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十二五”污染减排任务的顺利完成,至2010年月日,列入、、政府、年污染减排项目已全部完成,共削减二氧化硫吨,化学需氧量吨。年全年排放二氧化硫吨,比年的吨降低%,排放化学需氧量吨,比年的吨降低%。同时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比年的亿元增加%(人均GDP达美元)财政总收入亿元,比年的亿元增加%,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比年的亿元增加%。在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污染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环境空气质量逐年好转,稳定达到级空气质量标准,全年优于级质量空气的天数为天,达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二、节能减排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采取了诸多措施取得较大进展,但从目前情况看,节能减排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需要经过一定期的努力才能解决,有些问题需要争取各方支持,有些问需要更加重视和深入研究,突出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能源结构看,过度依赖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总量的比重很小。从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中电力、化工、造纸、建材等高能耗、高资源消耗行业在全工业经济中占有较高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明显偏低。
2、资源利用效率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外延式扩张的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没有真正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资源浪费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3、全社会循环经济体系还不完善。目前我发展循环经济主要集中在工业系统,经济社会其他领域循环经济系统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城生活垃圾仍然采用传统的填埋、焚烧方式,城中水回用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进展缓慢。
4、宏观政策、管理体制不完善。节能减排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各项宏观政策,涉及到发改委、环保、经委、科技等部门管理,其中,既有各地方利益,也有全及至全国全局安排,只有各项政策完善、管理体制顺畅才能让各地方与各部门、政府与民间形成合力,全力推进。当前,在宏观政策与管理体制上均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制约了节能减排的推进。鼓励节能减排的财政税收政策还不完善,少数对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仍在沿用。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不到位,一些有效促进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如支持高效节能产品推广的政策措施范围太窄,鼓励余热余压发电、“零”排放的政策还在协调中。虽已出台节能节水环保设备减免税政策,但落实这些政策还存在一些障碍。节能减排相关金融支持政策与措施还较少,力度不够大。合同能源管理等场化机制规范引导力度不够。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节能减排的重要力量,目前,政府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重视不够,措施不到位。
三、加快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中国政府在2009年11月25日作出了“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郑重承诺。应当认识清醒地认识到,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能源缺乏的现状短期内也不会改变,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用能耗能比重必然增加,特别在国际国内宏观大环境对节能减排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节能减排工作必然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推进节能减排,需要加强研究与指导。
1、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与宏观政策。将节能减排纳入“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展低碳产业、研发推广低碳技术、推行低碳消费,着力建设“低碳城”。研究制定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将环保产业、新能源利用作为建设两型社会、加快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柱产业,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以引导。要不断完善节能减排的组织管理体系,对各级节能减排管理机构进行整合,强化职责、充实力量;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要建立监测、赔偿和治理的利益机制;加强环保执法力度,建立完善企业排污举报制度,加大处罚力度。要理顺资源和环境价格,发挥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利用价格机制的作用,抑制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促进符合环保要求和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新技术脱颖而出。政府对能源企业节能改造每年提供一定额度税收抵免。借鉴国外经验,制定能源目录,对建筑物的保温隔热、高能效生产设备、余热利用设备、太阳能、风能等项目,享受10%的投资税收优惠。对新建的节能住宅、高效建筑设备等都实行减免税收政策,对家庭更新大型耗能设施,提供税收减免优惠。在金融政策上,建议加强商业银行信贷政策窗口指导。警示环保和能耗减排有问题客户风险。将企业排放和环境违法有关信息逐步纳入企业征信系统。
2、建立疏堵结合的落后生产能力调控机制,优化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清洁生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是优化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环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要更新思路,建立疏堵结合的落后生产能力调控机制。首先,对现有不符合生产条件的落后生产项目坚决予以取缔。加强全资源开采行业管理与整合,特别要加快对使用落后生产工艺进行资源开采企业的整合。进行资源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其次,要防止落后生产能力的新增量,严格落实项目审批制度,对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项目不予批准和引进,特别是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防止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引进,要加强全工业园区管理,防止恶性竞争。再次,通过技术扶持、政策引导等方式,引导落后生产能力进行资本的产业转移。落后生产能力企业关闭后,其产业资本必然要寻找投资出路,只有加以技术扶持、政策引导,促使其进行资本产业转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落后生产死灰复燃的问题。优化调整经济结构还需要发挥产业优势,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支撑。
3、争取中央支持,政府与场相结合,切实加大节能减排投入。节能改造与污染治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综合治理、城镇污水处理等项目上要通过各种途径尽量争取中央资金支持。要利用扩大内需、应对危机的机遇不断加大节能减排政府资金投入,将节能减排作为当前“扩内需、调结构、促增长”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利用场资金投入节能减排。如大力扶持城污水处理等环保产业发展,发行节能与污染治理相关政府债券,大力扶持地方环保产业企业上等。
4、切实解决节能减排部分环节与领域突出问题。一是要加快城污水处理步伐。建立城污水处理领导责任机制、督办通报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着重解决新城区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转等重要问题。新区开发建设不论是工业还是住宅小区、商业区一律实行雨污分流制。二是加快重大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与适用技术推广。充分利用国内外、内外各种资源,组织实施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重点围绕节能、清洁生产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组织实施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要加大适用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力度,将适用节能减排技术推广作为一项重要政府公共服务内容。
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同时又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能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的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而我国当前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水平高速发展时期,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很大。据2006年统计数字显示,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了24.6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总量为23.7亿吨,石油为3.2亿吨,天然气为556亿立方米,能源的相对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国务院自2006年就颁布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也给重点节能企业制定了“十一五”期间节能20%的指标。虽然近几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由于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过快,许多指标如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指标不升反降,这就给节能减排工作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
二、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的必要性
面对能源利用状况严峻恶化的局面,我们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形式,把节约能源作为基本国策,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的节能潜力几乎存在于消耗能源的各个领域。以电力行业来说,我国的工业用电量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0%以上,而其中又有近70%是通过电动机消耗的,而其中的三相异步电动机使用频率最高,但达到国家节能标准的高效节能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却只占总数的1%。如果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加大节能型推广力度,使节能型份额提高至10%以上,则每年可节电达100亿KWH左右。为了提高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电力行业必须建立高效可行的节能监管机制,建立相应的节能工作激励机制,进一步落实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开发和推广可再生型能源用电,推进风机、太阳能、地热能及生物质能发电,通过促进规划侧和需求侧管理力度,促进降损节能,以保证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电力企业节能减排措施
节能降损是电力企业节能工作的核心。为此,县级供电企业在创建一流供电企业的过程中,节能工作重点突出抓降损,并按照一流供电企业的节能考核标准,在抓节能计划落实和工作目标的同时,不断完善节能工作的组织管理体系,充分加强三级节能网,明确各级节能组织的工作目标,从组织领导、节能管理、经济运行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积极完善和推动节能管理,从而为节能减排降损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节能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为了切实加强节能管理工作,按照建立一流供电企业的总体要求,在总结历年节能管理的基础上,制定单位节能计划和工作目标。针对人员和机构调整后的状况,结合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设置节能管理专责,进一步完善三级节能降损组织,做到工作日常化、管理规范化。在管理制度上,认真贯彻《节约能源暂行条例》、《国家电力公司电网电能损耗管理规定》、《线损管理制度》、《线损管理考核办法》等节能管理的规定和办法,将节能考核同职工工资、奖金等挂钩,做到奖惩分明,确保节能工作和措施的层层落实,充分激发和调动部门和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性。
(二)加强营销管理,降低管理线损
(1)严把电能计量关。按计量规程要求,做好月度、季度、年度电能表计的周期检验和轮校工作,确保关口计量表计的计量准确性。在计量管理工作中,加强对变电站关口表及大客户电能表和负控表的监控工作及母线电量的平衡计算工作,利用母线电量的平衡情况来监督计量回路的运行质量。以河间市供电公司为例,2011年该公司母线电量不平衡合格率为100%,关口计量装置中的电能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压降、电压及电流互感器误差合格率为100%。另外,该公司还对35KV变电站关口计量表进行了技术改造,安装了多功能电子表,实现了变电站关口表远程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提高了线损分析的准确性。
(2)加强用电检查和营业稽查工作。开展专项用电检查、营业稽查和常规用电普查工作,及时打击和查处窃电和违章用电行为,并通过与电力客户签订《供用电合同》等方式,规范了供用电的正常秩序,降低了管理线损。
(3)规范营业管理,修订营业管理相关制度。完善营业抄、核、收工作环节的功效挂钩的考核办法,加强对各类用户抄表周期的管理,执行“抄、核、收”五分离,减少因管理漏洞造成的“滴、漏、跑、冒”等电量损失。
(4)推广分台区、分电压、分线路的“三分”线损管理考核办法,加大线损指标考核力度。实行线损指标与职工岗位工资及奖金挂钩的考核模式,通过内部二、三、四级模拟市场的考核,激励了广大员工降损增效的积极性,使线损管理及考核工作更加规范。
(三)加快电网改革步伐,降低技术线损
完善的电网结构,合理的供电方式,先进的技术设备,是电力企业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电力企业降损节能,提高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
(1)落实技改项目,开展技术降损工作。河间供电公司结合地区电网和配网现状和发展规划,以农网及城网改造、无功管理、经济调度等方面开展技术降损工作。该公司2011年共投资3200多万元,进行了卧佛堂、兴村、黎民居等3座变电站的增扩容工作,共增容11850KVA,6座变电站实施了无人值班工作,新建和改造10KV线路50.5KM,0.4KV线路158.3KM,完成151条线路和1590个台区的标准化改造建设,使电网框架进一步增强,真正实现了电网坚强。
(2)以MIS系统为依托加强节能管理。有效利用MIS系统实现节能管理资源共享,是加强节能管理工作的一项长期性重要手段,将节能信息及时在网上,使决策者随时掌握节能工作的开展和完成情况。
(3)大工业及重要用户的在线监测。加强对大工业用户和重要用户的在线监测,拓展了负荷管理系统的远程抄表、预购电、负荷预测及防窃电功能,为节能工作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
(4)加强了无功及电压管理。通过加强用户的电压及无功管理,及时投切电容器,增强了无功补偿及自动补偿能力,提高了用户的无功功率因数。河间供电公司2011年共安装投切10KV电容器135台容量29.95MVRA,使10KV受总无功功率因数达0.97,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8.945%。另外,通过每月每季度召开的“电压无功专题分析会”,分析各路电压指标、无功功率因数和存在问题,制定出相应措施,进行技术改造,使电压无功及电压合格率均达到国家一流供电企业行业标准。
(5)实行经济调度,合理调整运行方式。重视电网经济运行管理,按月开展运行分析,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及时发现电网运行中的问题并进行诊断分析,针对电网负荷特点和季度性变化,合理优化运行方式,实行经济调度,及时停运季节性线路和季节性配变,减少线路及配变不必要损耗,确保电网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四)加强综合资源规划和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降损节能。综合资源规划是将供应方和需求方的资源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分析,充分考虑供需需求的能力及潜力,达到最经济、合理利用资源而成本投入最小。它的创新之处在于考虑广泛的资源及规划方案,包括电厂发电、供电公司的负荷管理、节电、定价、供电服务等,它最大的克服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电厂建设资金不足、规模限制等不利因素,是实现最低成本能源服务的重要途径。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提高电能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实现电力、经济、环境可持续性发展及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解决我国能源供应紧张,改善电力负荷特性,优化电网运行环境,全面建设电力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它可以通过建立需求侧激励机制,完善电价体系,促进供电企业灵活运用价格杠杆来实现负荷的移峰填谷。通过加强宣传和推广,引导客户使用绿色能源及低能耗产品,如采用直流、变频技术的电动机、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发电等、使用电动汽车、节能灯具和节能电器等。
四、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