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模板(10篇)

时间:2022-02-18 18:11:4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篇1

中图分类号:G40-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4)06-0030-05

为了解决新农村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中的人才短缺问题,同时也是为了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需要,“大学生村官”成为了大学生就业扎根基层的典型代表,受到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同时,越来越多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中潜藏着各种问题和矛盾。大学生村官,尤其是异地大学生村官与农村民情存在现实差异。

在我国的广大农村,由于自身完善的内部结构秩序和“熟人社会”的排外性,使得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屡遭困难,难以顺利进入和引领农村政治、文化生活。此时,该如何引导实践大学生村官乡土化的路径,使之在入乡随俗的前提下尽快融入乡村政治、经济生活。为村民办实事?我们认为,唯有推行大学生村官的乡土化转型,才能“使其身份从农村的‘外来者’转变为‘村民”’。而正是“大学生村官与村民双方之间的了解、认可与接纳的过程”,…以及这种基于“熟悉”的身份,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熟人社会”环境中才可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村民。 一、大学生就业环境

“熟人社会”是《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中国传统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它建立在亲缘、地缘、业缘的基础上,具有明确的地域界限。农村熟人社会具有维持私人道德、礼治而非法治秩序、长老统治、无讼、重视血缘和地缘的关系等特点。胡拥军和周戎桢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检验作为“熟人社会”的农村社区,认为农村具有丰富的结构性社会资本与认知性社会资本。前者包括共同信念、传统伦理、价值观、归属感等因素:后者包括自发的信用、规范、惯例、习俗等。二者都存在于各种私人关系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而这种信任和认同是处理日常村务工作不可缺少的。”

国内一部分学者对于大学生村官困境及解决方案的研究也是基于农村熟人社会的视角展开的。例如,彭飞武认为熟人社会内部结构完整,大学生村官不易打破并融入;王勇和陈家刚认为熟人社会的人情关系网络对于大学生村官具有不平等性,将大学生村官的瓶颈归咎为“宗族势力及其编织的人情关系网络”。

二、大学生村官的现状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为优化村级领导班子和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这一目标而推行的。大学生村官组织的主管部门和形式基本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教育部发起的,一村招收一名具有中专文化水平的青年,到高校进行学习培训,成绩合格者授予国家承认的大专文凭,然后回村担任村干部;另一种是由当地政府部门面向社会通过一系列的选派程序,公开招聘具有大专文凭以上的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

(一)大学生村官发展概况

大学生村官计划可以追溯到1995年江苏省丰县的“雏鹰工程”,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1999年,海南省推出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定安、临高等市县先后组织招聘大学生村官。同年。浙江省宁波市采用公开招考的方法,成为全国第一个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地区。

此后十余年,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国内得到蓬勃发展。到2004年,全国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省市区发展到10个,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2005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北京、上海、福建、江西、辽宁、青海、陕西、贵州等省市区也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2006年2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八部委下发通知,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执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大范围的试验阶段。截至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

(二)大学生村官发展阶段

李妮将2005年以前大学生村官的发展时期称作“自发探索阶段”,而将之后的时间概括为“全面试验阶段”。而吕书良将1995年起至2001年间称作萌芽阶段、2002年至2005年为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则为普及阶段。尽管划分方法不同,但从表1中的数字可以清晰地看出大学生村官的发展态势:

大学生村官计划得到迅速推广和普及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国家为了建设新农村的需要,在当前农村中普遍存在村干部学历浅、年龄老化等问题严重制约农村发展的情况下,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填补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人才洼地;另一方面,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也是解决基数庞大的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出口。

二、大学生村官难以发挥作用的现状及原因

(一)制约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因素

1.“截留任用”大学生村官现象普遍

调研数据显示,乡镇截留任用大学生现象在各地都极为普遍,尽管政策上不允许镇政府长时期使用大学生村官,但是等大学生下了乡,他们真正的领导不再是学校里树他们为典型的校领导,不是国家鼓励他们下基层的政府官员,而正是当地乡镇干部。在这个严密的熟人社会里,不仅大学生村官无从进入,甚至任何个体都无法打破,大学生村官唯一能选择的只能是顺应固有的内部秩序,才能不被排斥。

2.大学生村官在当地任职并无实权

尽管大学生村官的身份不断被制度化,既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又由法律文件的保障,但在熟人社会里与当地村支书、村主任等村官相比还存在很大的不同。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村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官,也就更没有实权。在中国乡村内部结构完整、自身秩序有加的“熟人社会”里,大学生村官、尤其是异地任用的大学生村官成了名副其实的外来人员。他们不仅不能真正解决农民的问题.不能替他们做主,甚至引发村民怀疑“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会改变村庄的关系结构和权力平衡,从而会有损自己的利益”。因此,村民在某种程度上排斥大学生村官也就更为正常了。

3.缺乏信任导致大学生村官工作无力

大学生村官与当地村干部在管理理念上存在冲突,村干部多指责大学生村官“工作想法存在不切实际之处”。同时,村民也表现出对大学生村官的不信任。事实上,当地的农村干部盼星星盼月亮,本来希望盼来的是一个财主。寄希望于大学生为他们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对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村官’给村里带来立竿见影的变化抱有过高期望”。相反,大学生村官们来到农村之前规划的是一套校园里社团文化建设的组织理念,试图加强村庄的凝聚力,这一方面被当地村干部认为“很多想法不切实际”;另一方面,习惯了现状的村民也实在缺乏参加的兴趣。

(二)大学生村官工作无力的原因分析

1.部分村镇干部不支持大学生村官的工作

当地的村干部往往不能完全接受政策的安排和变化,心理上排斥大学生村官的更是大有人在――年轻的、稚气未脱的孩子反而管到了自己头上。村干部们早已形成惯例的权威受到了撼动,这在一个没有法律保障,全然依靠“熟悉”认知的乡土社会里是不能被允许的。

事实上,正像彭飞武认为的那样,村民组才是真正的熟人社会,而熟人社会的治理有着其内在的逻辑。贺雪峰认为,全国农村都有着以自然村、生产队或村民组为基础单位的人情往来,有着在生产和生活上的相互合作的传统。这种人情上的往来、生产生活上的互助合作。就形成了结构性的力量。面对熟人社会的这种内在特有的结构性力量,只有对本组村民极为了解的村干部能够与村民建立长期信任和“一种对自己人的认同”。这就是为什么在平日工作中大家都愿意听村干部的话。

其次,村务日常工作具有季节性、临时性、应急性等特点,这也决定了处理村务工作需要的不是抽象的知识和法律,而是地方性的道理――即村情、民性、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和适应当地的恰到好处的软硬兼施。这些都是建立在对村情极为熟悉的基础之上的,这并不是一个大学生村官在几年的书本中能够学到的。

2.大学生村官与当地村情的现实差距

王勇和陈家刚认为,正是“熟人社会”的排外性特征造成了大学生村官的融入困难。面对外来的陌生人,“熟人社会”内部的平等性即开始推演为对陌生人的不平等性,要么对其排斥,要么对其压制。不幸的是,大学生村官正是上级政府下派的“陌生人”。

事实上,大学生村官尽管在到任前接受过一些培训和思想教育,但这些知识远远不能够适应与解决农村的真实情况。因此,对农村村情认识的不够全面和缺乏工作经验共同导致了大学生村官在面对农村复杂工作环境时,显得举手无措,成为与现实极不相容的“外来者”。当然,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村官则更难以适应农村的生活环境。大学生思想的现代化和对于农村实际情况认识的不足,往往让他们不理解、也不接受老百姓的观念,更不要说融入老百姓,成为当地“熟人社会”的一份子了。

此外,从当地人的视角来看,村民短时间里对新事物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并不足为奇,更何况是对待他们眼中这些“没有成熟的毛头孩子”。不难想象。面对这些没有经历过磨练,没有实践经验,没有了解农村社会的环境和状况的大学生村官,老百姓的确难以把自家的出路都交给他们。因此,熟人社会环境下的村民对这些年轻的外来客通常并不买账。

3.大学生村官所学不切合农村实际需要

据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占4%:理学、文学、教育学三者占45%;经济学相关专业比例也相当小(见表2)。

大学生村官的专业技能偏离了农村发展的需要,在农村工作实践中很难有效应用.有54.96%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所学知识在农村发挥的作用很低。正是出于这种“专业不对口”和对农村实际情况的陌生,大学生村官们在校所学派不上用场,也就偏离了大学生村官下乡改造农村的美好愿景。在已经发现大学生所学无法应对农村实际工作需要的情况下,政府在制度上的培训也没有及时跟进,导致部分大学生村官遭遇无事可做或者遇到生产实际问题无力解决的困境。

(三)大学生村官乡土化转型的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村官的尴尬处境主要来源于其在农村身份的不明确。更深层次说,是他们在依靠“规矩”而非“法律”的“熟人社会”里不具有遵循规矩的“合法”身份。因此,大学生村官要想在农村发挥作用.首先应实现自己的乡土化转型,毕竟农村法制建设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立竿见影。而大学生村官以法律赋予而非熟人社会人情关系赋予的身份介入农村事务管理,往往导致不能够成为真的乡村代表,更不具有村民真正信任和赖以托付的发言权。从矛盾及原因出发,大学生村官的乡土化转型,以下的几个方法或许可以提一些益的借鉴:

1.大学生理想定位的乡土化转型

当前,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把三年的服务期当作一个跳板,三年后或者根本做不满三年就当了“逃兵”,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番事业与自己未来人生规划的一部分。既然大学生村官自身不具备扎根农村的决心,就更无法让村民发自内心地接受。要想真正融入村民,大学生村官在思想上、理想定位上应首先实现乡土化转型――即树立扎根农村的职业理想,将自己的位置放在村民之中,才能与村民们在一个平面内结成一张人际关系网络。

2.大学生村官身份的乡土化转型

郑明怀认为,大学生村官身份的转变是大学生村官乡土化的关键所在,并把身份的转变视作乡土化转型中的“农化”过程。而“农化”就是“政府部门通过政策的制定或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适当修改,促使大学生村官在户籍意义上由‘城里人’向‘农民身份’的转变。具体而言,一是在大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大学生村官的户口可以迁到农村,而具体权利与村民可以有所差别;二是户口不迁到农村,也可以享受到村民的部分权利,如选举权。”这里的身份“农化”转型,是从制度上对大学生村官身份提出的保障方法,虽然在依靠“熟悉”认知的乡土社会里,制度转型并不如大学生村官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乡土化转型更彻底,但多少能够削减大学生村官与农民之间的“城市一农村”身份差异,督促大学生村官在思想认识上放正心态。

3.大学生村官选拔方式的乡土化倾向

即便是本身在农村长大的大学生村官,因为接受城市化的转型以及大学的教育,在行为、观念与管理方法上都与乡村村民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如果是城里大学生下乡这种差异就更明显了。因此,在大学生村官人选的选拔聘用上,应有意识地向本土大学生倾斜。对于农村的建设,本土大学生有其自身的很多优点:一是对农村有一定的了解,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这是做好一个村官的前提条件。更重要的是作为农村社区的一员,在长期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也会与村民形成“类亲属”的关系,社会学家杨懋春指出这种关系“对社区团结感的形成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二是本土大学生村官因从小在村民的关注下长大,村民对其了解更多,心理上不排斥回乡的大学生村官,换句话说,村民对于本地回乡大学生村官基于“熟悉”而产生的信任要明显多于异地大学生村官。

4.大学生村官技能的乡土化转型

如上所述,很多大学生村官的学习背景与之后在村内承担的职务并不相关,难以在第一时间上手村务工作。大学生村官在技能方面的乡土化转型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通过加强培训就可以掌握的农业方面的技能。只有足够掌握有关农民生存和致富的方法及需求、生产生活习惯,才能真正理解农民的所需所求,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第二个层次是从乡村熟人社会的人际交往方法着手,熟知村情民情,最重要的是内化与村民打交道的方式,以一个内部秩序中的“局内人”的身份介入村民纠纷或利益纠葛,以更贴近人情的方式处理农民问的事务。

大学生村官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或权衡就业形势,抑或无奈地、抑或满怀憧憬地下了乡,准备在这里大干一场,或者期待3年后更好的出路。但是首先摆在他们面前的是顽固的农村熟人社会秩序,在这种坚实的人情网络面前,发挥作用的是大学生村官们根本不知道、也无从适应的村里习惯了的“规矩”。但不管现实如何艰巨.大学生村官在理想定位、身份认同、选拔任用、专业技能四个方面的乡土化是大学生村官融入现实环境、获得村民信任,并顺利开展工作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61[13]郑明怀.大学生村官乡土化的路径分析[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22-25.

[2]胡拥军,周戎桢.乡村精英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自主供给[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3-18.

[3][踟彭飞武.大学生村官之角色重构――对村民自治背景下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再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6-61.

篇2

1 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14年江西高校大学毕业生达到247472人,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我省积极组织了各类招聘会,并鼓励和引导我省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开展"五个一"工程,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设岗位计划,应届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选聘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对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积极建立"双困"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机制,补贴其求职费用,开展了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宣传,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和技能培训等。

2 江西高校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缺乏办学特色,专业设置不合理

江西高等教育近几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高校办学没有特色,办学追求大而全,高校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不够重视,全省高校之间专业设置多有重复,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师资参差不齐,部分院校的专业设置未能很好的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水平不高、缺乏特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高校大学毕业生没有就业竞争力。

(2)大学生在就业观方面存在误区

很多大学毕业生只选择大城市、大公司、沿海发达地区去就业,而不愿到乡镇企业、欠发达地区就业。没有好的工作就在家待业,或者继续考研、考公务员等。同时部分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偏低、就业准备不足,价值判断盲目、就业理念滞后、独立能力欠缺,团队意识差、就业技能低、动手能力差、缺乏实战经验,只追求好工作好单位,而没有正确审视自己。

(3)生源结构与就业区域存在矛盾

江西高校大学毕业生大部分为省内生源,很多人都一窝蜂往北上广就业,全国很多毕业生都往这几个城市跑,造成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留在省会城市南昌就业的只有很小一部分,但是竞争也激烈,去其它地级市、县、乡就业的甚少。

(4)高校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轨

当前高校扩招,毕业生不断创历史新高,部分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脱轨,高校太注重理论教育,没有以就业为导向,没有提高学生的技能,导致无法就业。

(5)企业追求高学历、有经验者

招聘企业过分注重高学历,盲目追求工作经验,甚至进行性别歧视,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6)毕业生自身原因

很多毕业生求职技巧较差,自身综合素质较差。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与自身能力不符合,不愿意从基层干起,不脚踏实地,这山看着那山高,不注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企业招聘来的大学生都缺乏经验,企业培养一段时间后,稍有经验他们就开始跳槽了,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

(7)有效供给不足,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升级

我省要加快社会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使得社会有更多的工作岗位提供给高校毕业生。

3 高校大学生就业解决对策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需要党委、政府、高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全方位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政府方面

(1)加快教育改革

深化我省教育体制改革,加快高校转型发展,重点本科高校注重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地方本科、高职高专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技术技能人才。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让教学模式、教材、课堂、教师观念要紧紧围绕市场,加快校企合作,更好的为本地区产业经济发展服务,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实现就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对接。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很多考生为了有大学读而同意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只是为了一张大学文凭。高校可以在大学前2年不分专业,后2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来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进行学习和实践,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

进一步完善并落实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加大经费扶持力度,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援助,特别是对高校大型招聘会及困难毕业生求职给予经费支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消除各种就业歧视,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就业市场,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和公共就业服务等。

(3)多组织各类招聘会、创业培训等

政府要多组织各类招聘会,多邀请企业参加,多组织大学生进行创业培训,多建立大学生创业园。

(4)加强就业质量评估

政府要每年对全省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进行统计研究分析,对就业质量高的高校要重点宣传并重奖,对就业质量差的高校予以通报并限期整改,并适当减少其招生指标。

(二)社会方面

(1)全社会共同参与

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全员参与、协调合作、共同努力,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政府要改善就业环境,完善培养机制,进一步调整和升级我国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支持和发展民营企业,实现企业人才需求与大学生就业的对接。高校要加大力度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对大学毕业生切实提供引导和帮助。

(2)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解决地区就业发展不平衡

政府要制定相关保障政策,促进大学毕业生合理流动,对去西部和基层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在经费上给予相应的补偿和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到欠发达地区、民企、基层单位就业,从而调整不同地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3)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企业招聘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对待男女要平等,不论出生,凭能力录取,给每个人平等工作机会。

(4)对高校办学进行指导

政府应该加强对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进行指导改革,对师资力量差的、毕业生就业率低的专业或院校进行整治,调整专业结构或者减少招生人数等相应措施,促使高校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三)高校方面

(1)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校应该加强师资、软硬件建设,坚持理论够用,增强实践性、操作性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学生特点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培养适应社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高校要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系,加大力度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让教学、教材、课堂及教师观念仅仅围绕市场,以便毕业生更好就业。

(2)加强就业指导教育

将就业指导教育贯穿在大学的整个过程中,将社交知识、礼仪、人际沟通、心理健康、团队合作、组织管理等融入相关课程中,将就业指导教育与实践实习结合起来。建立好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有明确的指导内容和目标,形成很好的就业指导方式。

(3)转变指导方式,打造良好的就业平台

高校应建立培养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通过职业指导课、就业咨询、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毕业生求职择业能力。同时,学校要积极做好见习单位和实习基地建设,使毕业生能够尽快进入社会角色,适应社会环境,提高各方面素质,积累宝贵经验,为他们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举办各类创业大赛、模拟招聘会,优秀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园区

各高校要多举办各类创业大赛、模拟招聘会,让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园区,让大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大学生自身方面

(1)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拥有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客观评价自我,转变"精英"意识,拓宽就业领域,脚踏实地,愿意从基层做起,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我,加大自主创业。毕业生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拓宽就业领域。就业者不一定要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也可以去民营企业或中小企业,不一定要去经济发达地区,也可以去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也可以去农村去基层就业,也可以自主创业。毕业生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态度,先获得工作,在工作中不断迅速提高自我,锻炼自我,积累工作经验,以便能够寻找到下一个更好的工作。

(2)培养和提升就业技能

大学毕业生拥有了好的就业技能,以便更容易就业,提高就业竞争力。在学校学习期间,要做好职业规划,在学习实践中不断了解自我,对自己进行详细分析,挖掘出自己的长处,少走弯路,确定自己的就业目标及发展规划。同时大学生要提高社交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等。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生要树立自信,多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学会适应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避免从众心理

大学毕业生要抛弃虚荣心,坚持走自己的路,不要受到其它毕业生影响而改变自己的就业目标,不要刻意追求高薪工作、有面子工作而错失其它良好就业机会。

(5)加大自主创业

大学毕业生可以选择好的项目进行创业,变被动就业为自主创业,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篇3

一、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分析

1.高职大学生就业形势

近些年来总体上毕业生就业形势是比较艰难的,2004年有250多万名大学生毕业,到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727万。十年间,高校毕业生人数几乎翻了近三番,在高校毕业生中,专科生的增幅最大。受到我们宏观就业形势所面临的经济放缓、就业总量不断增加以及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制约,使得针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有效用人需求正在不断降低。在高校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加的今天,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亟待解决。

2.高职大学生本身存在巨大的就业思想压力

通过走访毕业生发现,大多数高职毕业生认为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因而存在巨大的思想压力,有的毕业生甚至产生焦虑情绪。部分毕业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很难适应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对专业前景持消极态度,这就导致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有一些毕业生认为当今的就业单位对学历的要求会比较高,对大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很看重,也有的毕业生认为人脉关系在就业过程的作用很达,于是认为社会不公,就业机会不均等,这些都导致了高职毕业生存在非常巨大的心理压力。

3.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学历提升通道还未完全形成

高等职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教育重点在于为社会培养实践能力高、技能应用型专才。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逐渐诞生出各种新型行业,各个行业对专业人才恶要求越来越高。当前职业教育体系中由中职向高职进行提升的通道已经趋向完善,但是又高职向本科教育进行提升的通道还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提升通道。当前各个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专升本的入学比率非常低,还达不到总体人数的5%。再就是进入本科院校之后不能很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问题分析

1.教学与实践脱节导致学生专业技术能力薄弱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两类:注重技能的技能型专业和非技能型专业。技能型专业主要是指具体到某一个行业的某一特定技术,比如为专门负责铁道通信信号的信号工人开设的铁道通信信号专业、专门为铁路、地铁车辆培养的司机专业,这些专业的特点就在于具有极强得针对性和专业性,具有高度的行业特点。相对技能型专业来说,非技能型妆业则属于技术性要求较低、具有大众化特点的专业课程,比如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专业课程。虽然这类课程不需要培养高度专业化的技能人才,但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当前众多高职院校中,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容易存在教学课程和实践不能很好地联系在一起,教学硬件设施落后。学生不能够及时的学习到先进的技术,影响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

2.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脱节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不成体系

综合素质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其主要表现方面有身体素质、个人修养、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管理能力等。在高职院校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利用公共课的课程设置来进行,但是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明确的培养体系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主要通过开设大学语文、马列主义概论等课程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有些高职院校还会开设一些影视艺术文学鉴赏课程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其他的可能都会通过第二课堂来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第二课堂的选择往往具有随机的特性,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体系,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实际的教学课程中,不能很好地结合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没有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这样就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上不去,不能将教学目标的任务有效的完成。因此应该做好第二课堂的教学优化工作,用过理论联系实际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就业指导课程地位薄弱导致学生就业观念不能及时更新

当前许多的高职院校都陆续开设了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就业选择。但是在进行就业指导时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课程的教学目的,许多的高职院校关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偏向大众化,不能够带给学生较好的就业指导,专业化程度较低;还有就是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偏少、课时偏短,对于职业生涯的规划、职业道德素养、就业指导等重要课程学时较短,使学生很难在规定的课程教学内对就业方向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再有就是就业指导师资力量薄弱,通常都是辅导员兼任就业指导老师,影响了学生对就业的规划。很少有专业人员对学生的就业进行指导,许多高校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教学机构来主抓这门课程,就业指导课虽属于公共课,但没有享受其他公共课一样的待遇。原因在于高职院对于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不重视,造成就业指导课程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改善当前高职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思考

1.促进学生就业观念转变,提高学生自身能力素质

教书育人、密切联系学生,是高职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报告会、分享会等讲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及大学生就业形势,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大学生把目光转向中小企业及基层;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就业观念等。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就业素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经验和技能,帮助学生科学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2.加强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把就业指导纳入到日常教学环节

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关键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有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传授给学生适应社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同时,高职院校的就业心理指导教师要有比较扎实、全面的就业心理指导基础知识,有较好地指导学生就业的技能,有为毕业生服务的理念,还要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熟悉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就业市场情况,及时了解就业政策,才能真正解决好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3.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要根据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的指导,就业心理指导老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心理测试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辅导工作,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分析和判断,给予准确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客观公正地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和相关的职业以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评估,同时做出初步的决策。要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来找准自己的定位,为毕业生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4.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最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高校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不断地扶持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通过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进行鼓励,通过创业增加就业,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高职院校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校园的优势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可以让学生积极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就业实习、专业技能大赛等活动,使其在校期间积累丰富的就业实践经验,做到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培养创业能力。

四、结论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项长远的、复杂的工作,就业问题作为影响个人、家庭、社会的重要因素,需要高职院校解决好学生的就业问题,促进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更好地进行职业选择和规划。只有全社会都重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全社会都参与和行动起来,才会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漆军.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篇4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加速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这种矛盾在大学生的就业上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近年来,社会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社会各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不少建设性意见,做出不少努力,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却呈现出越来越严峻的形势。

一、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就业状况

据统计:2001年,我国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5%,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99%相比,下降了4个百分点;本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为80%,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90%相比,下降了10个百分点;专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为50%,与20世纪90 年代中后期的80%相比,下降了30个百分点;2002年6月大学本、专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64%;2003年截止到6月的初步统计为47%……这还只是2003年以前就业形势相对不是很严峻的时候统计的数据。2003年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就业岗位的增加已远远落后于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伴随着就业率的降低,大学生的就业成本也不断提高,大学生背离就业意愿的情况越来越多,中国大学生就业比以前难成为社会存在的普遍心态。

二、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因素。首先是大学生自身素质的不足。很多大学生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没有集中在学习上。甚至有的学生荒度大学,在大学里没有学到自己该学的东西,面对就业没具备应有的素质,或者就业准备不够充分,定位不够准确。其次是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向存在一定的误区。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而且,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就业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第三是大学生“期望偏高”。由于毕业生对收入预期水平普遍偏高,导致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实际所能提供的工资之间不匹配,加大了就业难度;大多数毕业生期望能到条件好的单位就业,而条件好的单位往往都已人满为患。

(二)高等院校的因素。一是高校本身的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需求。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高校面向社会和市场来办学,而高校在专业设置、招生录取、学生毕业等方面又缺乏办学的自;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一个培养周期后是否需要只能是一种预测,并不能与市场完全吻合。二是高等院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当前高校培养人才仍是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大多数东西都只在课堂上交给学生,缺乏实践锻炼,导致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综合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三是高校提供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薄弱。高校给毕业生提供的就业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学生失去大量的就业信息与机会;高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不够专业,指导工作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不能给毕业生提供良好的指导。

(三)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因素。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满足不了就业需求。近年来,高校连年扩招,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社会经济发展处于战略性结构调整时期,不少企业注重提高效率,减少人员使用,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总数相对减少,需求与供给的矛盾突出,增加了就业困难。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由于大学生就业的“买方市场”,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很多用人单位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门槛,不仅要求大学生有优秀的专业成绩,还要求大学生从技术技能到人际技能和解决问题技能等综合技能的提高。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实际的锻炼还比较少,用人单位很少愿意花一段时间去培养招聘的新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用人单位存在一些短视行为。随着2009年以来大学生就业难度的加大,性别因素也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男生找到工作的概率明显大于了女生。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措施

(一)学校方面的措施。首先,要改进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实习实训工作,注意学生从技术技能到人际技能和解决问题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面向市场和社会办学。学校可以和企业联合办学,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根据企业的需要去培养人才;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开设,增强学校教育的社会适应性,主动适应市场需要。第三,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学校要与用人单位和政府在这个领域结合起来,完善“职业服务体系”,开设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专业化辅导课程,加强大学生的专业化培训,鼓励大学毕业生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中心。

(二)政府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政府应加强人才市场规范化建设,完善就业市场机制。要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就业机制,减少靠关系找工作的现象;要协助学校和用人单位,积极提供大学生及时、全面的就业信息;要关注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的完善,积极搭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平台,延长就业服务时间。另一方面,政府要提供市场刺激,鼓励大学生从事特定的职业。我国目前的就业市场上,一些特定地区,如落后地区、危险地区;特定企业,如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特定职业,如中小学教师、护理等仍然需要大量的人才加入。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对大学生的收益差进行制度化的合理补偿,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到特定地区或企业,从事特定职业。

(三)用人单位的措施。首先,要积极地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与高校结合,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解决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其次,要适度调整对人才的考核制度。在招聘人才的时候,不同的职位应设立不同的门槛;面对初次就业的大学生,理解他们初次就业对工作经验的缺乏,给他们一定的适应期或培训期。

(四)大学生自身的措施。面对就业挑战,大学身要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素质,让自身有足够的实力面对就业竞争,有实力胜任企业的工作;确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迎接挑战;要正确地定位自己,在适合自己的岗位就业;要坚定信心,把握提升就业能力的机会,增强提升就业能力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孙泽厚.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避免毕业生就业难题的成功模式[J].教育科学, 2002(6).

篇5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087-02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庞大的求职大军导致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而且还隐含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在当前新形势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需要政府、学校与整个社会的努力,创新观念,完善制度和改进工作方式,不断深化改革来完成。

一、大学生的就业特点

1.专业的选择具有盲目性。就业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毕业之前的求学生涯,而生涯的起始就是专业的选择。学生出于将来就业市场和招考分数的考虑,往往选择当时和预测的所谓热门就业专业,因为这些专业招收人数多和就业方向的特征,盲目地报考,导致了单方面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饱和的人才数导致了热门专业反而不如冷门专业就业率高的尴尬局面。

2.就业岗位与毕业生的人数差距。从1998年的108万到如今的611万毕业生,尽管从2002至2007年超过20%,甚至一度达到50%的扩招降到现在限制的10%。但在如此大的比例之下,就业岗位增加根本跟不上学生的需求,每年都在产生大量的待业人群,就业岗位与待业人数的冲突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直接原因。

3.企业与大学生的相互不满。就业难不仅是供给大于需求,更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一种阶段性现象。大学生的就业是一个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在其自身优越性的错误引导下,过分追求岗位的待遇、规模、环境、地理位置等,对薪酬的期望值达不到其预期目标的情况,有“高山流水难觅知音”的病态思想,容易产生消极怠工的现象,使企业在选择中带有顾虑性。

二、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高校扩招的影响。在前文我们就谈及了扩招带来的影响,而在2008年10月9号,教育部首次表示,1999年决定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并承诺将减少扩招的规模。虽然目前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些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

2.用人单位的不合理。用人单位在招聘和安排大学生工作中,其认识常有以下不合理处;第一,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追求实用低成本,不愿承担大学生的社会培养成本。大学实践环节的缺失是个硬伤,经验不足也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很多企业出于短期效益性的考虑,忽视了大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可逆性的考虑,忽视了大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由于慢热性而不愿招聘大学生为企业前进的发动机。第二,学历高即精英人才。用人单位认识上存在片面追求高学历的误区,使得能力高却受限于学历的人才流失、浪费,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等问题。第三,存在歧视现象。招聘中,常存有两股弱势群体――女大学生和非用人单位地域学生。弱势的原因并非是能力资历上的缺陷,而是由于用人单位的单位方面认识。

3.学校自身的原因。作为学校的毕业生,学校对学生就业的照顾是显而易见的,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出现也有学校自身因素的干扰。从学生进入学校伊始,学校就开始灌输一个比较片面的观点:这个系是大系,那个专业是热门就业专业,这对学生的取舍上起决定的作用,学生在没有自己长远的大局观下,为防止将来就业的难题,一般都选择此类专业来进行进修,冷门专业往往只是调剂后的无奈取值。而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上,日渐增多的学生也给学校带来很大的压力,硬软件设施都需在建设中满足要求,教学质量有所下降。

4.学生自身的原因。高校扩招以来,学生数量不断的增加,使得我们之前的精英教育转向普及教育,学生的整体质量有所下滑。在进入就业市场时,就业难度加大。

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碰到的就业问题,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忽略了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螺丝钉的思想觉悟,观念没有从90年代的大学精英教育中摆脱出来,没有与时俱进,思想的滞结是就业的一个隐疾,关缺乏理性的定位。

三、深化就业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

1.更新教育观念。改变过去就业只抓毕业班的现状,将就业教育的对象拓展为全体在校生。就业教育不单单是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的宣传和择业技巧等方面,而应是全过程、全方位、分层次、分阶段,多形式地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全部生活,对于一年级新生的入学教育中,要引入就业方面的内容,做到“三讲”,即教授讲专业,企业人员讲布场,校友讲经历。同时在学生中系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他们发现和了解自己,建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了解职业需求,制定自身职业发展规划,对于二、三年级学生,指导他们评估实施情况,反馈、修订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同步开展职业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培养职业素质,使其达到职业目标所需的基本要求;对于毕业年级学生,主要帮助他们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程序,提高他们的择业技能和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2.强化创业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可以说是更深层次的就业,创业对就业有着强有力的拉动力。但我们应看到,目前各高校毕业生缺乏创业意识,缺乏创业知识,缺乏创业能力,创业概念模糊。高校教师缺乏创业经验和教育理念,高校内部创业氛围不浓。因此,高校应将创业教育确定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健全创业教育体系,完善教育课程,开展创业设计大赛和创业经验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思维与创业才能,使学生掌握创业政策、创业程序和创业知识,并定期与企业开展合作,增加创业教育在课外实践的机会,聘请成功创业校友做顾问,同时不断完善创业服务体系,让大学生真正感受到创业有支持、创业有帮扶、创业有指导,真正解决毕业生创业难的问题。

3.扩展教育内容与形式。在教育的内容上,要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回报祖国、社会、母校,回报父母的价值观为核心的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及投身基层的就业观念为保证。以成人成才、增强择业竞争力、正确规划职业生涯的学业指导为基础,以通过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掌握求职的技能的就业指导为关键,系统开展职业设计咨询、心理咨询、政策咨询等工作。在教育的形式上,做到“三结合”,即: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学科教学工作相结合。将就业教育渗透到整个教育教学环节。

4.高校兴利除弊,大胆改革,拓进发展。就业率的高低是学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也是社会对该校认可度的体现。但高校更应该以教育者的心态约束自己,不仅要求形式上的数据。更应以向社会提供有用人才为已任的培养和发展大学生。

5.学校应定期召开模拟招聘会。模拟招聘会的召开可以让学生尽早地了解到用人单位招聘时的形式和程序,如果一个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模拟招聘会,那么一个学生从学到毕业至少会经历6~8次模拟招聘,试想一个经历过面试如此之多的大学生在面对任何一家企业面试时还会出现说话没有逻辑的情况吗?

6.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念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置换思想,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7.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主动出击寻找企业岗位。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的巨大优势来寻找更多的就业岗位,可以登陆各种人才网来筛选出适合本校大学生的工作岗位,也可以登陆资质、信誉良好的企业主页,随时随地了解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公布的就业信息。

参考文献:

1.杨玉华,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商业时代,2005(15)

2.田栋栋,社会资源极度倾斜让大学“考碗族”迅速膨胀[N].中国青年报,2008.7.8

3.高山,王静梅.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问题的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5)

4.姚书志.积极探索划转院校“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就业新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9(3~4)

篇6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加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随之加剧。当前我国又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使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其中贫困女大学生群体因经济贫困和女性歧视双重影响,其就业处境显得更加引人瞩目。本文通过对某重点高校50名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深度访谈,发现其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缓解贫困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中所面临的困境。

1.高校贫困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1.1就业意向与现实选择存在冲突

当被问及“如果可以选择,大学毕业后规划做什么?”选择“考研深造”的有32人,占到64%,选择直接工作的有18人,占36%,选择“出国”和“创业”的为零。其中文科专业学生中第一意愿选择考研深造的有8人,占到文科专业人数的47%,理科专业中第一意愿选择考研深造的有13人,占到理科专业人数的81.2%。由此可以看出,考研深造成为贫困女大学生的首选,理科专业的女生选择考研比例更大。一方面这与贫困女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有关。一般来讲,在贫困家庭成长的女大学,由于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非常看重学习成绩,在本专业排名中名列前茅,在获取各类奖学金、保研考研等方面比男生有更大的优势。另一方面,这与贫困女大学生较高就业期望值有关,她们希望通过高质量的就业解决家庭窘境。“工作环境好”“工资高”“职业稳定”的工作成为她们追求的对象。由于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相对于本科学历的大学生在就业层次上有更大的优势,考研深造成为贫困女大学生心中首选。然而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最终多数无奈的放弃深造而先工作。当被问及“您现在是在准备考研还是准备找工作”选择找工作的有91%。访谈对象TL说:“本来打算考研的,现在就业形势不好,如果能先找到一份还可以的工作,以后再说读研的事,这样家里的压力会小一点。”“如果能读研当然是公费的,自费的不考虑。”

1.2陈旧的择业观念与市场化的就业环境不相匹配

贫困女大学生大多来自社会较低阶层的家庭,上大学的费用一般通过国家助学贷款、亲戚朋友资助或以其他兄弟姐妹的上学机会换取。因此迫切需要通过较高工资待遇的工作改变家庭经济状况,这使得他们对工作单位的地理位置、性质、工资待遇比较关注。在回答“什么性质的工作对您的吸引力最大?”选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有66%,而这些单位的共同特征是“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高”“职业稳定”。这样的工作既能提高未来的经济地位也能获得社会尊重。选择外资企业的占21.0%,选择私营企业的仅占14%。在就业的区域选择上,多数人比较青睐经济条件发达的沿海城市和大城市,对边远城市、小城市、基层、农村关注较少。然而随着我国经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行政部门精简机构,国有企业“减员增效”,“铁饭碗”工作岗位越来越紧缺,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极其有限,导致相当一部分贫困女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据调查显示,有近78%的贫困女大学生倾向于到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前途好的地区工作,传统的择业观使她们不愿意下基层、服务基层,成为都市白领是不少贫困女大学生的思维定势。”

1.3贫困女大学生缺乏良好的支持系统

从个人角度看,一方面,由于家庭经济负担比较重,在经济投入成本较高的职业资格证考试面前显得尤为无奈,而这类职业资格证书对应聘能否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访谈对象ZH讲到:“其实大学里空闲时间挺多的,我也很羡慕身边的同学考驾照、报关员证这些,但每类考试都要交上千以上的报名费、培训费、资料费,这些对于我来讲,实在是负担不了的。”另一方面,贫困生社会活动范围相对狭窄,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因此失去较多的锻炼机会,不利于组织领导能力、团结协作意识和与人交往能力的提高,限制了综合素质的提升,这使得她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从家庭角度看,在还不健全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下,各种社会关系在现实社会中具有着较大的影响力。有较强社会关系的毕业生,在就业信息的获得、就业机会获取方面,无疑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而贫困女大学生多来自农村或城镇低保、低收入家庭,由于条件限制,生活圈子小,接触面狭窄,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资源匮乏,缺少来自家庭和社会关系方面源资。这些都不利于她们就业信息和就业资源的获取与利用,整体上处于劣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

从社会角度看,由于传统社会的性别歧视意识在当代社会依然存在,一些用人单位认为,在中国社会,女性承担着照顾家庭、抚育孩子的重担,家庭事务要耗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往往使得女性无法像男性那样高效率的完成工作。女大学生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经验不足,而且要面临结婚生子的问题,而不愿招收女大学生。我国劳动法规定,在生育期间雇佣单位必须照常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这就会增加用人单位运营成本,影响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招聘单位的招聘条件中经常会看到,“只招男生”或“男生优先”,严重影响贫困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利。

2.做好贫困女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建议与思考

贫困女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在毕业时由于贫困和女性双重压力下,在供大于求的就业环境中处境艰难,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这不仅仅涉及贫困女大学生的个人就业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家庭、高校、社会给予高度关注,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女性社会人力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

2.1建立健全贫困女大学生资助机制

首先,应当改进贫困生的认定工作。目前多数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其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而部分贫困女大学生自尊心强,不愿别人知道自己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由于好“面子”而不能获得资助。因此,高校在贫困生的认定方面,应当更加注重考察学生平时生活中吃、穿、用等实际情况,并以此作为贫困生认定的依据,这样会更加科学、合理地对贫困生进行公平的认定。其次,高校应当加大对女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在多方面给予贫困女大学生帮助。当前,高校一般设有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等资助政策,但由于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发放比例范围有限,相当一部分贫困女生无法获得资助或获得的资助有限,对她们的生活来讲只是杯水车薪。因此,应当针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实施帮扶措施,进一步加大资助力度,使她们走出经济上的困扰,自由的选择就业方式,如“考研深造”。使我国法律规定男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得到有效执行。

2.2指导贫困女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个人职业规划是指个人根据自身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通过分析、总结研究并权衡自身实力,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自己目标职业进行详细规划的过程。”良好的职业规划不仅有助于正确认识自己,分析自身优势,而且有利于求职者客观对待就业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提高应聘成功率。许多贫困女大学生因为上大学,使本不富裕的家庭入不敷出,迫切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改变自己的命运和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盲目的追求收入高、环境好的工作,而忽略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应当给予贫困女大学生切实可行的个性职业规划指导,提升其职业规划科学性、可行性。使贫困女大学生及早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帮助他们进行准确定位,摒弃只到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只选择经济条件发达的沿海城市和大城市的传统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选择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扩大就业区域选择,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为自身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贫困女大学生要立足现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大学期间不能仅限于本专业素养的发展,应当注重专业素养与心理素养的面发展。应该积极参加如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各种文化活动和竞赛活动,积极参与各级学生组织的班级干部的选拔,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交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动手等其他综合能力,在活动中不断增强就业竞争力,以自身实力去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2.3完善贫困女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①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贫困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关于贫困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法律有《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但其中缺乏对性别歧视行为的明确界定及具体处罚措施的规定,使得这些法律在实际生活中因缺乏可操作性而沦为“口号性”的法律。为此,政府应当推进就业立法,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女性平等就业权益给予详细的规定,对性别歧视行为及处罚进行科学规定,使其具有现实的可执行性,以发挥法律对权利主体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保护作用,使她们在权利遭受侵害时,可以获得法律上的救济。

篇7

自1999年开始,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扩大招生人数,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这种扩招政策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失衡,形成供过于求的局面。各高校毕业生就业都面临着激烈地竞争,其中,高等农业院校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因此,无论从高等农业院校自身的角度,还是从国家的角度,解决好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1]。

1现状及特点

1.1就业方式多样化

随着各种媒体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就业的方向越来越广阔,对于真正有实力的农业院校毕业生来说,其就业环境将会越来越宽松,就业方式也将日趋多样化。考研、考公务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应聘、出国等成为大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式。对于高等农业院校来说,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基层就业、西部计划、应征入伍在近几年也成为特色的就业方式。

1.2就业观念发生转变

大学生就业观念由传统的等待分配转变为自发的寻求就业机会[2]。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意识增强,开始通过多种渠道推销自己,实现自主择业、自主就业。转变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使其能够在就业空间和就业领域上实现一定的飞跃。

1.3就业形势严峻

近几年全国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持续上升,加之传统的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吸纳能力低,从横向来说,毕业生挤占岗位的现象将是一个较强的趋势;从纵向来说,名牌高校农业院校的毕业生与普通高校农业院校的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将格外激烈[3]。这种供过于求的就业市场将使毕业生实现就业的成本和时间将扩大和延长。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就业体制不完善

大学生要真正实现就业,手续十分繁琐。目前,过度的审批程序和部分人事管理制度也造成了就业难的问题,一些单位用人指标不足甚至存在“暗箱操作”现象,这些都威胁着就业环境的稳定,与就业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相悖。

2.2就业观念存在偏差

当前部分大学生缺乏主见和理性的思考,致使其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一些学生在考入大学之后,满足于当前的安逸生活,缺乏危机意识,对将来的就业采取不积极的态度,就业意识不强,对未来的就业没有规划、毫无准备,这加剧了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2)一些学生经过几年的高等教育之后,自视甚高,自信心膨胀,对自己未来的就业盲目乐观,追求收入高、工作轻松的工作,比如现在的“公务员热”“选调生热”等,但是当真正步入社会的那一刻,往往事与愿违。这些错误的就业观念往往使大学生毕业后陷入就业难的局面,对整个大学生就业风气产生不良的影响[4]。

2.3就业渠道不够畅通

当前就业市场存在就业信息不全面的现象。(1)用人单位传达不真实的信息误导大学生,另外有些地方还存在“地方保护”政策,对非本地区的毕业生采取不予招聘的行为,造成不正当的竞争现象。(2)社会上的毕业生供需信息交换相对不足,供需信息渠道不通畅,致使部分毕业生没能及时地了解就业信息,错过就业机会。

2.4就业结构不平衡

不同地区发展的快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比如中国东部地区发展较快、西部发展缓慢,这使得很多高校毕业生人才流入东部。对于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在城市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本可以回农村实现基层就业。但如今城乡发展差异大,将来回城市的成本高、可能性小,所以,很多毕业生即使在城市里没有找到工作,也不愿意回农村。这些就业结构不平衡的情况是造成就业难的潜在因素。

3高等农业院校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3.1传统观念的制约

在传统观念里,大多数人认为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都是简单的农业技术人员,与理想中的工作、职业完全不同。因此,多数人对学校和专业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信心不足。此外,由于对农业院校的“歧视”,高考生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农业院校,同时这部分学生基础往往不是很好,这就加剧了农业院校就业困难的状况。

3.2毕业生自身条件的制约

相对于非农业院校来说,大多数农业院校的教育管理制度比较松,加之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没有很好的自制能力,导致培养出来的部分大学生要么“高分低能”,要么“不学无术”,真正的专业能力没有提高,没有符合社会的就业要求,无法实现就业。

3.3社会环境的制约

社会环境的制约体现在两个方面:(1)虽然国家一直重视“三农”问题,但是国家的财政支出用于农业的比例相对较小,农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严重制约着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这也是造成高等农业院校就业率低于其他院校的重要原因。(2)国家高校管理政策中有“211”院校、“985”院校等多种层次,加上社会对农业院校的歧视,高等农业院校在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不言而喻。

3.4高等农业院校自身条件的制约

现在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但由于农业院校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在院校竞争之间并没有优势,而且大部分农业院校专业设置上大同小异,没有明显的特色,这使得农业院校只拥有很小的生存发展空间。

3.5用人单位的制约

由于国家政策倾向于二、三产业的发展,绝大多数用人单位也是与二、三产业相关的,使得农业院校的毕业生的就业面比较窄。在市县以下的基层单位,他们是需要农业方面的人才,但因为机构精简,招人指标有限,而且要通过各种公务员、选调生等考试,特别是财政上的困难,不允许他们招收更多的大学毕业生。

4高等农业院校就业的解决对策

4.1开展就业方面的教育与指导

高等农业院校可以提供与就业有关的课程,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例如,湖南农业大学在大一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引导大家开始思考如何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初步认识到制定人生规划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创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大三时开展就业指导课,讲述一些大学生就业方式、面试技巧、就业渠道等方面的内容,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就业,这对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具有积极的作用。

4.2加强创业方面的宣传与引导

在如今就业难的大背景下,部分人已通过创业很好地实现就业,但是由于关于创业方面相关的教育并没有普及,导致“想创业不敢创业”“不知什么是创业”“如何创业”等问题的出现。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可以定期举办创业方面的讲座,加强创业方面的宣传,根据自身的特点鼓励并引导毕业生在农村创业,科教兴农、服务“三农”,同时很好地实现就业。例如,湖南农业大学的创业孵化基地提供给大学生免费见习基地,为大学生创业和就业提供了一个经验积累的过渡平台,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同时,还通过现场和网络同步招聘的形式,为择业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为有创业意向大学生提供初创企业人事政策咨询、小额贷款、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金牌导师指导和创业富民专项资金扶持等服务项目。

4.3拓宽就业空间,提供就业机会

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这是由农业院校的专业性质、农业院校生源特点及农村需要的人才特点等多种因素决定的[5]。要引导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走向基层,参加西部计划等,大力畅通西部、基层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到学校招聘的渠道,拓宽就业空间,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4.4规范大学生校园就业市场

高校或校际间的招聘会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场所集中招聘和应聘,从人数到时间都显得非常集中,这就是毕业生就业市场与一般的人才市场的不同之处[6]。所以,高校在选择或者联系招聘单位的时候,要审核招聘单位的资格、信息等方面,为毕业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市场。例如,湖南农业大学的“招聘活动月”活动,每次有100余家企业进行预约,每天有3~5场招聘会,学校经过筛选之后,给大学生提供规范、可靠的就业市场[7]。

篇8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受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而高校女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其就业困难的问题尤为突出。由于历史、性别、年龄、身体条件等方面原因,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遭遇重重障碍,她们的就业之难已日益凸显,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指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上相对于男大学生而言处于弱势地位,叶文振教授认为这是一种“同民不同工”或是“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机会不平等

就业机会不平等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应招机会不平等。在招聘中有用人单位存在只聘用男生的情况,甚至一些类似会计、人事、文秘等比较适合女性的工作,也因男生为稀缺资源而拥有优先录用的优势。另一方面是招聘录用标准不平等。据调查,现在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女职员时往往带有许多附加条件,如身高、户籍、形象、婚姻、生育情况等,其中最“性别分明”的一点就是女职员在一定期间内不得怀孕,理由是生育子女要离岗抚养孩子,影响企业工作的连续性,增加了单位的成本支出。有些单位虽未做硬性规定,但一旦生育离岗,升职加薪都将受到极大影响。在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加在意女性的生育问题。

2、就业待遇不平等

就业待遇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同工不同酬,有些用人单位夸大了女性就业的负面效应,造成给女大学生拟付工资明显低于男生,形成女大学生不合理的就低上岗。由于就业难度大、获得报酬少或工作与自身能力不符等原因,使得女大学生所获得的职业质量远远低于其职业预期,对职业满意度较低。

二、高职院校女大学生自身特点及就业心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教育时代,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面临社会、家庭以及自身各方面的压力,表现出一系列就业心理问题,致使她们在就业问题上出现严重障碍。

1、自卑和自大

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己的能力、学历和性别没有信心,不敢积极参与竞争,同时在求职过程中也会因为屡次遭拒而加剧自己的自卑心理,久而久之出现一些消极沮丧的心理障碍;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对于就业形势的认识过于理想化,对工作待遇期望值很高,缺乏脚踏实地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2、迷茫和等待

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由于对职场没有做充分的了解,对自身也缺乏足够认识,面对招聘信息和签约时显得无所适从,比较迷茫,也有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前怕狼后怕虎,不去积极争取,等待学校的安排和理想的单位相中自己,表现出听天由命的消极被动心理。

3、攀比和从众

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看到其他同学选择了条件较好的单位,认为自己不能比别人差,盲目的攀比心理致使高不成低不就,工作迟迟不能落实。此外,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相对缺乏独立性,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凡事喜欢从众凑热闹。由于盲目应聘者本身态度不够端正,缺少准备,往往屡试不中,影响求职信心。

三、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困境原因

1、用人单位期望值越来越高

高职院校的扩招使得就业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当一些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全日制本科学历”和“男性优先”的基线时,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忧虑恐慌。“而就业市场机制尚未健全,配套的政策法规和措施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公平竞争的就业新机制没有真正形成,这都给学历和性别处于劣势的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1]

2、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部分专业设置不能有效地按市场需求来调适。往往是根据老师的条件开设专业,这就从源头上成为了制约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专业和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2]

3、忽视职业生涯规划,自我定位不准

高职院校虽然设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大班化的教学使得学生中很少有人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重点课程,自身重视程度不够。相反,把主要精力都花在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上,甚至出现只听专业课的情况,导致自身职业目标不明确,自我定位不够准确。

四、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解决对策。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明确就业方向

高职院校应通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系统化,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加深对该门课程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并通过开展各类竞赛、活动、讲座、交流会等形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适当调整期望值,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

2、开展就业心理教育,加强就业指导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心理咨询中心及心理辅导员,缓解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治疗工作,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促进她们人格健康发展,帮助她们克服不良的心理因素影响。

3、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创造就业机会

高职院校应积极开放办学、注重校企合作和长期合作关系,一方面,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较好地适应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另一方面,通过长期合作关系,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保证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对接,从根本上解决一批有实力的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篇9

1.基于搜寻理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提出

就业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党的十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表述备受社会各界密切关注。那么,大学生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呢?总理也说过,他最担心忧虑的一件事就是大学生就业。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680万人,创历史新高。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显得更为突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任务相当紧迫。对此,依据搜寻理论,本人对一些文献进行了阅读与归纳,总结出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所具的有几个特点,分别是:工作搜寻的时间较长,搜寻效率偏低,搜寻成本过高,并且大量借助非正式的工作搜寻方式。[1]同时,由于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以及大学就业指导部门工作的不完善,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更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程度。

2.基于搜寻理论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

搜寻理论最早是由斯蒂格勒于 1961 年提出, 但他研究的是一般商品的信息搜寻,但是没有涉及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搜寻。而后麦考克在 1965 年提出了序列寻访模型,用于分析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工作搜寻行为。在综合前人分析的基础上,费尔普斯在 1970 年提出了职业搜寻理论。该理论假设在一个信息不完全的劳动力市场中,求职者所能够了解的只是一个在市场上与所有空缺的职位联系的工资出价分布,但他们并不了解某个企业提供的工资水平和雇佣标准。而求职者所面临的是一种两难境地:在得到一份工作后,如不加考虑接受,就失去了寻找有更高工资出价的工作机会;但若放弃此机会继续搜寻新的工作,则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因此,求职者在开始职业搜寻前一般会为自己设立预定的工资标准,如果得到的工资出价低于此标准,就拒绝这份工作,继续搜寻;一旦得到的工资出价超过此标准,就接受这份工作。

首先, 按照职业搜寻理论,大学毕业生失业的原因之一便在于其预期的保留工资偏高于实际的市场平均工资。大学生就业的保留工资偏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主要建立在过去精英化高等教育的标准上,还没有调整到大众化高等教育现况上来;二是随着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制的推行,大学学习成本越来越高,提高了大学生对收入回报的期望,导致其在工作找寻过程中倾向偏高的 保留工资。[2]偏高的保留工资会使大学毕业生拒绝许多的工作机会,增加寻找工作的时间,导致当年就业率降低。这虽然会给大学毕业生带来更长的预期 失业时间成本,但同时会带来一些收益,因为他们一旦找到工作,就会获得较高的预期工资。因此,只要保留工资所带来的失业时间成本小于失业后较高的工资所带来的收益,大学毕业生就会处于继续搜寻过程中,此时大学毕业生在总量上的失衡现象便自然产生。

第二,大学生只在一级劳动力市场搜寻就业机会,而不愿意到二级市场搜寻就业机会。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进入哪一级劳动力市场往往被雇主视为重要的能力信号,因此,大学毕业生在初次就业时,会不断收集信息,反复比较,最终才做出签订就业协议的行为[3]。这也是很多大学毕业生迟迟不能就业原因所在。

第三,缺乏职业认知及就业指导。职业认知是指大学毕业生自己的职业个性、 职业偏好以及面临的就业信息等方面的认识。该理论认为良好的职业认知有助于激发求职者的工作搜寻动机,提高工作搜寻的努力程度,从而使求职者取得良好的求职结果。职业认知能力和工作搜寻程度是影响大学毕业生求职结果的重要因素。 第一、大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越强,就越能准确客观的评价自己,确定恰当 的就业期望,并最终找到满意的工作。反之,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认知能力越低,就越不能客观评价自己,以至于要么自卑、沮丧,对找到满意工作失去信心,要么自高自大,确定的就业期望偏高,也不利于实现就业。第二、不同的工作搜寻努力程度对应着不同的求职结果,工作搜寻努力程度越高,求职结果越理想,工作搜寻更努力的大学生在毕业前将更有可能获得工作。虽然大学毕业生对就业难的现状都有较清楚的认知,但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由于不太了解就业渠道和就业信 息,所以他们一般持一种消极等待的态度,不愿付出时间和金钱的努力去到就业市场搜寻。在这种状态下,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信心就受到影响,而求职信心不足又进一步影响到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动机和求职结果。[4]但是一些学者调查发现,在我国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职业认知和工作搜寻努力程度方面都存在明显的问题。同时,学校的相关就业中心通常只针对毕业班学生的学生进行就业辅导,并且辅导的力度通常并不大,这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职业认知不当的原因之一,从而加重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3.基于搜寻理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

从搜寻理论出发,本人认为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难可以简单从工作搜寻的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探讨。从成本角度出发,其具体构成因素根据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例如学历的不同,家庭收支情况的不同等等。大学生的工作搜寻通常是从成本最低的工作开始,随着时间的延续,直接成本逐渐增大,同时机会成本也随时间的延续而增大。而从收益的角度来看,工作搜寻是从最有希望的工作开始,同时由于搜寻中获得的工资越来越高,进一步搜寻获得更高工资的难度也越大。即工作搜寻具有成本递增和收益递减的特点,对于成本和收益的适当把握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之一。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分析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原因,提出建议:

(1)加大就业引导力度,积极转变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

(2)拓宽就业渠道,改善信息的不完全;

(3)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4)改变传统就业观念,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以此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苏治、张景贺、黄向前.从搜寻理论到失业释解与政府经济对策.财贸经济,2011年07期

[2]章亚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国教育学刊,2009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06-01

一、大学生就业面临问题分析

从经济视角进行分析,大学生是人力资源生产和再生产的共同品,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生希望,大学生就业,代表着其将进入消费过程。在经济环境下,产品能否进入消费阶段必须要满足两大方面的条件:人力资源对产品的需求;二是人力资源必须给产品主体提供有效供给。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通过大学生和事业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达到双方的统一,才能实现大学生的就业。

(一)供给方面

大学生作为市场经济体系人力资源共计的一大来源,而随着高校扩招,中国当代大学生在数量、结构、质量上与市场企业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供求关系的不协调是大学生就业失衡的直接原因。首先从大学生总量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因为高校扩招,每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是社会生产岗位持平或略有增长,无法满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形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局面,应届大学生每年都持续上涨,大学生就业与生产岗位的矛盾日益突出。其次是从大学生结构方面进行分析。社会经济体系架构发生变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知识技能等跟不上经济发展变化步伐,无法满足市场发展需求,造成劳动力供给不平衡,很多岗位缺少知识过硬的专业人才,职位空缺与失业局面紧张。再次是从大学生质量方面进行分析。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他们的就业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作用,很多大学生的就业难并不是因为缺少相关的就业机遇而是因为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本身综合素质的缺乏和对市场经济发展适应能力弱化,是降低大学生就业机会的一大影响因素。

(二)需求方面

经济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取决于产业架构的发展状况,以及企业未来的经济发展规划,如果企业对劳动力有一定的需求是不会出现就业难现象的。人力资源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间接原因。一是经济增长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不多。在第一、二、三产业架构中,第三产业是提供就业岗位的主要来源。据1月20日,国家统计局2013年国民经济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的比重虽然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但是上升幅度不大,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二是私营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积极性低落。私营企业业主认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缺乏技术技能和工作经验,对工资待遇要求严苛,因此他们宁愿把眼光放在一些有技术经验的低学历下岗员工身上,以降低企业的发展风险和支出成本。三是经济落后地区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少。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城镇地区等经济落后区域,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地方财政紧缺,很多企业都会招聘一些低学历的廉价劳动力,没有吸纳大学生的倾向。而大学生方面也会对地区经济落后产生排斥,不愿意到这些地区就业,造成地区发展滞后与大学生就业难的双难局面。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根据大学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下面从大学生自身、学生与社会三个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一)大学生方面

在经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企业对大学生的发展要求也在不断更新着。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首先要转变自身的就业观念,以客观的态度对自身进行分析,掌握社会的发展动态。从职业观进行转变,放低就业门槛,把握好就业机会。其次要充实自身,不断提供自身技能技术水平。再次是踊跃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从活动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并在交流中学习其他人的优点,做到取长补短,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学校方面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不断上升,大学生毕业也就意味着失业的压力不断地打压着学生。因此学校首先应该设立就业指导服务咨询部,对就业迷茫的大学生进行指导,引导他们转变观念,走出压力误区,培养先就业再择业意识。其次是通过多途径去拓展顶岗实习岗位。一是引企入校: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学校不能处于被动地位,要化被动为主动,主动联系相关企业,把企业引入学生,拓展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二是建立和发展与学校所设立专业相关的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为他日学生实习岗位的需要打下良好的营销关系。三重视互联网等新的渠道推动学生就业:随着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中去了,互联网上招聘信息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综上所述,从目前各大高校扩招的趋势,大学生就业问题在短期之内是难以解决的,这将是经济时代的一场持久战。从根本上看,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供就业岗位,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