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5-25 06:05: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论文

篇1

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各有分工与侧重,左脑分管语词、逻辑的内容,右脑分管形象、情感的内容。但是,大脑是整体联动、协同作用的,左右两半球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接受外界刺激的,无论是言语的刺激还是形象的刺激,左右脑都会作出自己的反应。事实上,人脑中存在与心理词典相对应的集合——储备表象的心理相册(mentalimageryalbum)。语词与表象分属于左、右脑,作为两种相互平行的信息表征形式,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彼此激活、互译。长期以来,传统教育以语词思维代替思维的全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存在着忽视右脑开发和左脑开发不够、方法不当两种倾向。而T.布莱克斯利(T.Blakeslie)则更直接地指出,传统教育的不足或缺陷在于把人脑看成是单侧性的,人们的非言语思维、知识、情感是极其有效的,但非言语思维却长久地被忽视了。这也正是导致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的重要原因。考察近些年来小学语文教学与形象思维训练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尚有以下不足:一是没有突破传统训练的模式,思辨性强,变量模糊;二是研究结论多停留在经验描述水平,缺乏实证性;三是缺乏学科针对性,缺少具体的策略教学与训练。目前,较少见到依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小学语文学科特点,从全脑开发的角度,通过表象思维训练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实验研究。

本研究假定,教学中,在丰富、利用儿童表象储备的基础上,同时打开心理词典与心理相册,加强二者间的联系与沟通,使平面、枯燥的字词演练变成形象、生动且立体化的思维活动,通过相关的策略教学与训练,能够提高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研究方法

(一)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平衡组实验设计,整个实验为时一个学期(半年)。

(二)被试选择

本研究被试来自西南师大附属小学(重点小学)和重庆市北碚区梨园小学(一般小学)两校二年级的学生。西南师大附属小学二年级共5个班级,梨园小学二年级共3个班级,根据两校上一学期(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考试成绩,结合随堂听课以及对学校领导、老师的访谈,在两校二年级进行实验。两校实验班、对照班任课教师在性别、年龄、学历、教龄、职称等方面条件相当。在两所学校选取被试,以考察本研究在不同类型学校的实验效果与本研究训练方法的适用范围。

(三)教材、教法

实验过程中,教材主要采用人教社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为体现、突出表象思维训练,实验班选用少量与教材同质的材料,但所占比例很小。

本研究根据小学二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特点,设计了一组以操作、加工表象为核心的思维训练策略,指导实验班教师在领会、掌握策略实质的前提下,组织、实施教学,主试坚持定期、不定期随堂听课,并组织实验班教师观摩教学、交流心得各1次。

本研究实验的具体策略及实际操作如下:

形象识字: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汉字象形、会意的特点,挖掘字词本身所蕴含的形象信息,或根据汉字形、音、义的特征人为赋予它特定的形象信息,以便唤醒学生已有的表象储备,使之参与到相关字词的认识之中来。

情境识字:教学中,根据相关字词创设特定情境,或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的有关情境,也可直接利用影视、书报、街头广告等做字词学习背景,这样就把孤立的字词融入到活的情境与氛围中,把学与用巧妙地联系起来。

想象书空:在写字练习时,先让学生对照写字练习册或蒙写,或临摹,使学生不仅熟悉相关字词的笔画与构成,而且使他们形成字词在田字格或半字格中的具体表象。书空时,学生实际上是在重现、操作已形成的字词表象。

图文互译:训练时,先呈现图画或文字材料,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体味画面或文字材料的前提下,调动表象储备,展开想象,就画面情景说(写)一段话,或就文字材料绘出简笔画。

听音响说话(写话):利用音响设备,先播放一组采择于自然或人为环境中的各类声音,如风声、雨声等,让学生据此通过想象说出或写出一段话。

想象体味阅读: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文字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揣摩、想象,让语词与表象沟通,使文字材料转化为活动情景与画面,以此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加工。

(四)测查材料

1.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态度量表。

本量表是我们参照中央教科所编制的《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态度量表》并经过试测分析与专家评定,最后编定的。量表由20个子项目构成,其中兴趣、态度各10个项目,采用五级评定。

2.看图说话。

从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1月版小学生看图分类作文丛书《写人》《写物》《写事》《写景》等书中,精选出画面生动形象、形式简洁活泼、富有想象空间的图画100幅。测查时,由被试随机抽取一幅图画,准备5分钟后,自由口头表述图画内容。测试前,对四位主试(教育心理学硕士生)进行培训,统一评分标准,被试成绩为四位主试所评分数的均值,采用百分制计分。

3.听音响写话。

这是语文综合能力测试的一部分,音响资料由重庆北碚电台提供,测试时,选取一组本身没有言语意义、无逻辑联系的自然音响,播放给被试听,要求据此写一段话,满分为20分。

4.其他材料。

根据本学期所学内容和大纲要求,与两校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长一道共同编定字词学习与语文综合能力测验试卷各一份,采用百分制计分。

(五)实验程序

前测:对初步选定的条件大致相等的4个班级进行语文基础与语文学习兴趣、态度前测,在筛掉个别被试后,统计分析表明各班之间无显著差异,随机确定实验班、对照班,筛掉的被试仍在原自然班中进行实验与对照,只是不作统计处理。

实验培育:本研究只对实验班进行实验培育,培育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每周在原有语文课时内抽取1节专门上表象思维训练课,二是结合语文教学渗透表象思维训练。对照班按常规教学,其他方面的条件实验班与对照班保持一致。

后测:学期结束时,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语文学习兴趣与态度、字词学习、看图说话、语文综合能力等项目的测试,以考察实验效果。

本研究的数据处理采用SPSS8.0forwindows软件包进行。

三、研究结果

(一)小学低段儿童字词学习的实验结果

表1被试字词学习后测成绩差异比较

附图

(注:Ⅰ班来自重点学校,Ⅱ班来自一般学校,合班指相应的Ⅰ、Ⅱ班之总体,*p<0.05,**p<0.01,下同)。

由表1可知,总体上无论是合班还是分班,实验班字词后测成绩均极显著地优于对照班;无论是重点学校还是一般学校,被试字词学习都取得了显著效果;进一步按被试水平分层,结果表明,各实验班中等生、差生的字词学习成绩提高非常明显,但实验班与对照班优生的字词学习成绩没有明显差异。具体检测还表明,实验班被试比对照班被试人均多识字41个,占本期识字量(380个)的1/10强。

(二)小学低段儿童看图说话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整体上,实验合班被试与对照合班被试的看图说话成绩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且实验班优于对照班(t=4.45,P<0.01);从学校类型看,本实验在说话能力培养方面一般学校效果极为显著(t=5.24,P<0.01),而重点学校的训练未见明显成效,从被试不同水平层次看,中等生受益最大,成绩提高最为明显(t=2.98,P<0.01),特别是一般学校,看图说话成绩实验班中等生高于对照班中等生10分之多。

(三)小学低段儿童语文学习兴趣、态度的实验结果

表2被试语文学习兴趣、态度后测成绩差异比较

附图

表2表明,本实验可极显著地改善被试的语文学习态度,且一般学校的训练比重点学校的训练效果更好。语文学习兴趣方面,表中虽未反映出实验班与对照班间有明显差异水平,但结合前测成绩分析,经过本实验的一系列训练,实验班总体已扭转了前测时呈现出的语文学习兴趣低于对照班总体的状况,且总体水平已接近显著性差异水平(t=1.84,P=0.068),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表象思维训练能够激发和培养被试的语文学习兴趣与态度,为其言语活动提供情感支持。

(四)小学低段儿童语文综合测试的实验结果

表3被试语文综合测试后测成绩差异比较

附图

表3的数据显示,总体上,实验班被试的语文综合测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其中尤以一般学校实验效果更为突出(P<0.01)。按被试不同水平层次比较,各组被试中优生组,实验班均优于对照班,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中等生组,一般学校实验效果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重点学校的训练未达显著差异水平;各组被试差生的成绩在实验班与对照班间没有显著差异。

四、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表象思维训练能显著提高被试的字词学习、看图说话、语文综合测试的成绩,激发和改善被试的语文学习兴趣与态度。下面将对本研究取得的结果逐一进行讨论。

(一)表象思维训练与小学低段儿童的字词学习

汉语字词的学习,从形、音的记忆来说,基本上属于机械记忆,是人为联想的建立。但汉语字词形符和声符又表示意义,从这一点来说,它又是有意义的学习。教学中,表象参与加工,能发挥被试的优势思维作用,充分利用被试的表象储备,改善被试字词学习中的理解与记忆。首先,汉字(词)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实践和研究都证实,对儿童的字词学习而言,“形”是主要矛盾,音、义是靠形结合起来的。字词教学中的表象思维训练正是以字形为切入点而进行的,一方面经过对字形的观察分析,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形象信息,另一方面结合被试的感知与生活积累,主动给字形赋予特定的形象信息,这种对字词的形象加工,实际上就是在给心理词典中输入词条时,也激活心理相册中的相关表象,让左右脑共同参与字词学习。其次,从字义方面看,汉字的本义实质上就是它所代表的客观事物,汉语字词的比喻义、引申义是从基本意义出发,对客观事物的相似或象征性表征。因此,对字词意义的理解与掌握,实际上就是建立字词与相关事物或表象的联系。第三,表象记忆是将一个完整的表象作为一个单位来记忆的,与语词记忆相比,它的容量十分惊人。第四,学习情境生活化,有助于儿童的认知发展。

(二)表象思维训练与小学低段儿童的听说能力

本实验条件下,看图联想说话(图文互译)是在引导被试观察、读懂图画内容的前提下,展开想象,并根据画面提示,就自己眼前浮现的情境进行口头表述。这种训练,首先为被试提供了观察样本,据此引导被试学会观察,而观察是人类智慧的能源,是丰富儿童心理相册内存的重要途径。其次,画面为被试的言语活动提供了一个激活点。由此,同时打开心理词典和心理相册并搜寻待用信息,生动的画面与长期的表象储备衔接,随着困扰被试“说什么”问题的解决,话匣子也就打开了。第三,经过对表象的加工、改造,说话时,被试融入了对画面的独特体味与感受,此时的看图说话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表述,被试说的是自己的体验、发现和思考。

听是说的基础。听音响说话(写话),有助于集中被试的注意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习初步的倾听技巧。同时,“听”能激发被试的听觉联想,扩展想象空间。听觉表象是人们在听觉活动中形成的关于各种声音的表象,我们就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听觉表象是一笔未被充分开发和利用的宝贵认知资源。听音响说话(写话),音响能营造一种逼真的言语氛围,给被试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活跃他们的思维,使其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三)表象思维训练与小学低段儿童语文学习的兴趣、态度

表象思维训练能激发被试的语文学习兴趣,这是由于:第一,表象思维训练强调主体在言语活动中的能动作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观察,语文学习因为融入了儿童自己的感受与发现,尤其通过对表象及其储备的激活、补充和应用,沟通了儿童的生活实际与言语活动的联系,学用结合,学习自然就成了儿童的主观需要。第二,表象思维训练通过实物、形象、言语等形式的直观教学,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更具新颖性和吸引力。第三,表象所具有的情绪情感色彩以及教学所创设的特定言语情境,使听说读写等具体言语活动既可丰富儿童的情绪情感体验,又可使他们心中相应的情感积淀得以抒发,情感的滋润使儿童的认知负担减轻了。此外,教学过程中各种具有表演与游戏性质的活动,将语文课变成了一种充满情趣的活动课。

表象思维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被试的语文学习态度,这是源于:首先,表象思维训练为被试的言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开放的现实环境。心理词典与心理相册相互沟通、协作,改变了单调、枯燥的字词演练。因此,语文学习这只“果子”是被试跳起来能够吃到的,而且还是他们自身的确想吃的“果子”。其次,表象思维训练改进了教师的教学,尤其是表情和体态语言的运用,使教师更显亲切,和蔼。这样,向师性极强的被试更多了一份对老师的依恋。最后,因为教学强调主体感受与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班级气氛,增进了师生间、同学间的了解。同时,言语学习一改过去的被动接受而成为主动的吸收和表达,这些都有利于被试形成语文是一门有趣、有用的学科这一价值认同感。

(四)表象思维训练与小学低段儿童语文能力发展

表象思维训练能显著提高被试的语文综合测试成绩和言语能力,这方面的原因除前文述及的内容以外,还有下列几点。

首先,表象思维训练,能够开发、利用被试储量丰富的表象,为其言语活动提供足够的认知资源。认知负荷理论认为,问题解决或学习活动均需消耗一定的认知资源和智慧能量,而个人的认知资源和智慧能量是有限的。若问题解决或学习活动所需资源与能量超越了个体所有,或资源与能量应用不当,开发不够,则易陷入资源短缺、负荷过重,从而影响问题解决与学习活动的效率。

其次,在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中,其言语形成之前已有了表象思维的萌芽与发展。心理词典与心理相册沟通,有助于言语的发展,也有助于表象及表象思维的发展。

再次,表象思维训练,特别是想象体味阅读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汉语是一种强调感悟的语言,汉语学习重知识积累,更重情感的积淀。实践和研究都表明,言语表象的形成与发展是语感生成的关键,所谓言语表象即主体对表象的“铸意染情”想象体味阅读,要求被试在感知、吟诵言语材料的同时,唤醒相关表象,在语词与表象的交互作用过程中,细心体味文字材料所承载的特定内涵,使内部思维“图文并茂”。这实际上就是言语表象的生成与语感的培养。

最后,表象思维训练融学习方法训练于具体的言语活动之中,有助于被试自觉掌握并应用学习策略。研究表明,某些小学生在学习上的落后,常常是由于其在智力活动中缺少某一阶段或某一阶段的活动进行得不够充分而引起的。表象思维训练实质上就是在听说读写各环节通过对表象的操作、加工,把内隐的思维过程形象地展开,让被试在感受、体味中自觉吸收、内化,从而改善被试学习的策略。学习策略教学是大面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五)表象思维训练对不同水平小学低段儿童语文学习的影响

本研究在不同类型的学校均取得显著的实验效果,但各项训练在不同水平被试身上,尤其是优生身上却少有明显的训练效果。

首先,各组被试中,实验班优生与对照班优生在字词学习成绩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这是由于优生已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善于将表象引入字词学习活动,还是其思维发展超前等原因所致,这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中等生与差生缺乏的正是有效学习的策略和思维的情境性、形象化。因此,表象思维训练能提高他们的字词学习成绩。

其次,各组被试中,一般学校的优生在言语表述方面训练效果显著(P<0.05),而重点学校则没有明显成效。这可能是两类学校的教学差异所致,即重点学校重视口语训练,随堂听课也证明了这一点。两校被试口语表达起点不一,导致了训练效果的不同,而且重点学校被试口语已达一定高度,暂时正处于新的突破与提高的“量变”过程中,相关统计数据也表明这一趋势的存在。

第三,各组被试中,差生群体在语文综合成绩上,实验班与对照班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这说明,表象思维训练虽在单项成绩如字词学习方面有显著提高,但其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既需以其他知识、技能为基础,也需一个较长的过程。这方面有待于进一步采取相关教育教学措施加以补救,因为差生不仅缺乏思维策略,他们在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明显低于优生。

五、结论

本实验条件下,可得出如下结论:

(一)表象思维训练,可显著提高小学低段儿童的字词学习水平和说话能力,对小学低段儿童的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有积极促进作用,特别是中等生受益最大。

篇2

2.全面的教育质量管理

教育质量的新内涵要求我们对教育质量进行全面科学地管理。在大学中,全面教育质量管理已逐渐成为教育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所谓的全面教育质量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广泛运用,主要是指在大学的教育质量管理上,不再单纯从一个方面来考虑高等教育质量,而是把它放到一个“全面质量”的背景下来理解,不再以最终“产品”(获得一定学历的人)的标准及目标的实现程度为标志,而把“质量”视为一个贯穿于整个产品生产过程(即教育过程)的术语。这样一来,教育质量的管理就是一种全面的、过程性的、综合协调性的,体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1)系统性。

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是作为一个由大大小小的系统组成的整体来看待的。美国学者特瑞巴斯(Tribus)认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至少包含三个子系统:其一是社会性系统,涉及与正规或非正规组织特点相关的因素;其二为技术性系统;其三为管理系统。

(2)全面性。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与传统质量管理概念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不再单纯强调产品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生产目标和与产品规格的一致性,相反,是从更“全面”(Total)的意义上对质量加以界定。“全面”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全面质量管理涉及每个过程;其二,全面质量管理涉及到每一项工作;其三,全面质量管理涉及到每一个人,要求所有的人对其所做的工作负责。显而易见,全面质量管理使“质量”概念的内涵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了。

(3)发展性(或称为动态性)。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观念是不断地进行质量改进、及时根据情况的变化和人的需要调整目标和策略,从而实现更高的质量。

3.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质量管理理念

教育以学生为本,教育质量管理仍然要以学生为本。在具体的教育质量管理工作中,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质量管理理念。学校及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自主发展创新的氛围,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只有在民主、愉悦的自由平等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才会热情高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才会更高。可见,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大氛围,是学生主动创新提高核心质量的前提。要确保教育质量,就必须将学生作为教育质量管理的主体,强化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说明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为学生服务,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对象,一切教育工作都要围绕学生这个中心进行有效运作。“为了一切学生”,阐明了教育的全面性原则,教育工作者不能忽略教育对象中的任何一个个体,既要重视共性,同时更要重视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采取灵活的教育策略,促进教育对象群体质量的提高。“为了学生的一切”,也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按照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注重教育对象德、智、体等方面全面素质的提高,既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把做人与做事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上述三个方面,囊括了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丰富内涵。

篇3

1.课堂环境的布置

课堂管理包括很多内容,其中一方面是课堂环境布置。有研究表明,重视课堂环境布置的教师与不重视课堂环境的教师相比,前者学生的学业成绩会比较高。课堂环境的布置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来具体考虑,经过课堂观察发现,有些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积极参与,需要通过合理地摆放桌椅,形成一定的课堂讨论氛围;有些教学内容是要向学生传递基本的知识,需要学生集中精力注意听讲的课堂环境布置。合理的课堂环境布置在学生学习和减少学生不良行为上有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课堂环境布置对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师生之间有效互动、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等有重要意义。也有研究者发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状态与布置良好的学习环境之间成正相关。布置良好的课堂环境能够积极促进学生对待学习任务的态度、明确自己的学习责任。

2.课堂规则的制定

研究表明,在有效的教师课堂教学里,教师明确制定出具体的、明确的、有用的课堂规则,这些规则有助于教师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和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则在教学开始的时候向学生把课堂应该遵守的规则解释清楚,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熟悉这些规则,并最终自觉遵守课堂教学规则,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当优秀教师考虑采用哪种课堂管理策略时,必须考虑到要建立哪些需要学生遵守的规则。卡尼恩在一项研究中表明,当单个学生或一群学生的行为不规矩时,教师所采取的惩罚或制止方式对全班的学生有影响,实验表明:教师的制止行为实际上伴随着对全班所有成员的影响。卡尼恩称之为“涟漪效应”[2]。爱文森和哈里斯强调了建立日常课堂教学规则的必要性,强调教会学生这些规则并使学生遵守这些规则是期待学生有良好表现的必要条件。布罗菲也证实了清晰明确的课堂规则与学生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课堂教学管理规则是针对教学情境中如何管理学生的一套方法。许多课堂管理规则是由教师有意识选定的,他们以课堂规范的形式教给学生,这些规范明确禁止了某些活动,或者明确指令学生在某些时间内以某种形式完成某种活动任务。这些规范的建立能够保障教师和学生双方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学生也获得了最大的学习收获[3]。

二、有效课堂管理的要素

优秀的教师会建立师生互动的基本原则,并且会采取恰当的方法来阻止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并能够迅速解决矛盾和冲突,而且能够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教学设计环节和教学过程适时进行调整。有效的课堂管理取决于以下几个要素[4]。

1.教师要合理利用教学时间

教师要合理地安排一节课的时间,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有效课堂教学时间一般分为四种层次:分配时间、教学时间、投入时间、学业学习时间。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的教学任务是繁重的,教师除了教学准备、设计、组织以及评价等环节之外,还要考虑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开展、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教学中的一些突发事件。因此,课堂教学管理是保证各项活动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优秀的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原则和策略,对整个教学过程和可能发生的事情都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2.学生要有更多的学习时间

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如卡罗尔学校学习模式[5]:在这五个变量中,前三个决定学习一项任务的时间,后两个决定实际应用于学习的时间。研究表明,课堂教学的质量,如学生投入时间和学业时间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而学业时间指的是学生真正投入有价值的学习活动,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学生更多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即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积极的课堂管理和学生的学习时间也存在紧密关系。有研究表明,成功的课堂管理或者成功的课堂教学,关键是学生有效利用学习时间的能力,即要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最大化地利用学习时间。有学者提出“优秀教师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他们能够凭借积极的组织和管理行为,营造促使学生最大化投入的学习环境”[6]。而对于教师而言则是很好的组织教学,使学生在等待活动开始的时间、各个学习任务转化的时间、学生无所事事的时间、学生不专注于学习的时间最小化。

三、有效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

有效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包括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和教师教学效能的高低。有效教学行为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实施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成功实现了学生有效学习和身心发展及教师自身专业不断发展的系统的教的行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教师教学效能是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影响教师的努力程度和行为策略,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

1.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

有效管理的教师更多地依靠有效教学行为。有效的管理者按照一定的环境规则将教学组织起来,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有效管理的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况施以不同的教学,以不同的方式实现学习目标,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7]。优秀教师会使教学策略与管理密切配合,形成整体,使课堂运作顺利、秩序井然、富有成效。科尼恩早在1970年的研究中就发现,优秀教师在教学准备、教学组织及活动之间的顺利过渡上,都会表现得更出色。他们重视激发并维持学生注意力,尽力为学生安排个性化的、有趣的作业,并能凭借敏锐的观察力预测学生的需求和课堂潜在的问题。克里克山克则认为优秀教师具有卓越的管理专长,尤其在计划课程教学内容、学习活动、学生活动方面,课堂管理能力较强[1]。“优秀教师在班级生活中,善于营造各种有助于学习的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增进对学习的内驱力。因而,良好的班级气氛不仅具有条理性、效率性的特征,还能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支持”[8]。

2.教师教学效能的高低

教师教学效能的高低会影响课堂管理策略。这意味着,当教师计划课堂管理策略时,需要考虑想要哪种课堂环境,以及建立这种环境所需要的规则和惯例。此外,你必须学会如何使学生遵守规则,以及如何加强和奖励学生的这种行为。最后,你必须计划在不良行为确实产生时如何制止[1]。有研究者发现,高教学效能的教师比低教学效能的教师对学生更容易采取民主的态度。民主的课堂教学管理对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质量高的教师相信自己的教学能力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因此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灵活地执行教学设计。伍尔福克在此基础上发现,教学效能高的教师愿意使学生在轻松民主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并且教学效果越好;而教学效能感低的教师认为学生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需要外部的奖励和严格的纪律才能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才能更好地维护教师的权威和地位。

四、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

1.吸引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度

优秀的教师很注意如何分配教学时间,学生对一个事物的注意力是有时间限制的,教师要注意避免让学生长时间做旁观者的活动。当前,很多教师仍然喜欢一言堂或者让一两个同学到黑板前解决问题,其他同学则无事可做,这样的做法很容易分散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这不仅浪费了课堂上学生的学业投入时间,也为学生的不良行为打开方便之门。如,有些同学会做一些小动作,在桌底下玩玩具或者想其他的事情。研究表明,优秀的教师更愿意提供给学生更多积极参与的机会。尤其在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比独立的课堂学习时间要多得多。有效课堂管理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要解决学生的行为问题和学习问题,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监督学生执行或修改计划并不断努力来追求成功。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有计划地安排学习进度,有效利用学习时间。当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相信他们是课堂中最重要的和被尊重的个体,教师就会营造一个积极的、支持性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引导学生正确地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当学生的某些行为出现偏差时,教师也不会去一味地否定学生,纠正其错误,而更多的是强调每个学生的内在价值,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力优势,并通过积极的反馈来激发学生做得更好。这样,学生了解了教师的要求,也会进行自我管理和自律,教师也不必在课堂管理上花费更多的时间,而是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生的学习上。

2.保持教学活动的紧凑性、节奏和流畅性

教师在一节课里避免被打断或放慢教学进度,即保持教学的紧凑性。在对教师进行访谈时,有教师认为课堂管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有事可做,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全身贯注地听讲,排除在教学中扰的因素。课堂教学节奏指教学过程中各种可比成分连续不断地交替,在时间上以一定的次序、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形式。这些可比成分有教学的密度、速度、难度、重点度、强度和激情度。流畅性指的是教学从一个活动向下一个活动过渡所花的时间要少,教学活动的过渡要自然,避免从一个主题向另一个毫无关系的主题过渡,表现在前后内容不一致、重复或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教学活动要准备充分,避免中间停顿或准备下一个环节时用太多的时间,否则学生会注意力分散,影响教学效果。

篇4

2.全面质量管理的业绩效应:一项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3.服务质量管理研究的回顾与现状探析

4.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5.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过程及过程方法

6.质量管理自评模型的实证研究

7.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质量管理改进实证研究 

8.论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

9.质量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模型研究——扩展知识路径的研究视角

10.中国高速铁路工程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

11.供应链质量管理——21世纪质量管理新思路 

12.品管圈管理在门诊静脉配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13.一个新的学科方向——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综述

14.基于流程化视角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

15.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探析 

16.从新的医院评审标准看现代护理质量管理理念 

17.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探索与实践 

18.本地化项目的分层质量管理

19.猪肉加工企业质量管理、垂直协作与企业营运绩效的实证分析

20.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档案信息集成服务研究

21.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文化的视角

22.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及其借鉴

23.中国古代质量管理研究进展综述 

24.德国高等学校的质量管理

25.个性化质量管理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6.浅淡顾客满意与服务质量管理  

27.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内涵审视、体系构建及其评价 

28.基于企业特征变量的质量管理实践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29.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 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30.质量管理的核心活动与基础活动——重庆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31.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新趋势及我国的选择

32.基于制造执行系统的统计过程控制在质量管理上的应用 

33.中国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研究

34.质量管理与组织创新、组织绩效的关系——以我国制造类企业为例的实证研究

35.关系质量对质量管理实践和绩效的调节效应

36.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高校教育质量管理中运用的必要性及特点

37.质量生态学研究(2)——质量概念与质量管理理论的演化 

38.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39.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

40.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主动预防医疗纠纷

41.美国政府质量管理体制及借鉴

42.从复制到分享: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方向

43.对现行护理质量管理思路与方法的思考

44.基于JCI标准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45.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46.航天工程精细化质量管理

47.质量管理—企业绩效关系模型研究述评与展望 

48.面向过程的产品开发项目质量管理 

49.以医院评审为契机 构建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

50.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的有效性研究综述 

51.质量管理在制造技术与企业绩效中的中介效应检验——基于Bootstrap法的结构方程分析

52.不同类型的质量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53.质量管理层次结构模型 

54.我国制造业背景下质量管理活动的量表开发研究

55.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与质量评价的思考

56.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与控制

57.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

58.基于BIM实施的工程质量管理

59.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综合评价

60.手术室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的落实及效果分析

61.线性加权法在质量管理体系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62.关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研究

63.不同情景下质量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模型的实证研究

64.供应链质量管理免疫的内涵及机理研究

65.对中国制造企业质量管理现状的研究

66.基于SPC的车间制造质量管理系统研究

67.论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68.浅谈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

69.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70.供应链协作关系、外部激励与食品企业质量管理行为分析

71.我国医院质量管理现状——基于五省调研

72.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认识和方法 

73.浅议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

74.大学内涵式发展背景下的教学质量管理探究 

75.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以人为本 

76.基于PDCA的高校学报质量管理流程分析

77.基于质量管理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研究

78.大数据背景下客户信息质量管理成熟度模型 

79.全面质量管理: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读《基于TQM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模式》

80.论烟草行业数据中心建设中的数据质量管理

81.供应链质量管理特点及策略

82.护理质量委员会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83.中国石油A1A2系统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实践

84.质量管理过程知识创新研究 

85.六西格玛质量管理

86.实施全面质量管理(TQC) 提高医院护理管理质量

87.ISO9000与六西格玛、全面质量管理的整合应用研究

88.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及其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89.全面质量管理思维下的高校科研项目质量管理

90.英国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路径选择:从院校竞争走向国家整体协调

91.品管圈在医院药剂科质量管理持续改善中的应用

92.现代质量管理方法在IT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93.浅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94.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提升研究述评——基于2004年到2013年国内11种教育类期刊的分析

95.面向服务架构的协同质量管理系统

96.三级联动专项质量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97.基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质量管理

篇5

孙建林:北京科技大学是国内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是北京市材料学科群建设牵头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是我校的传统优势与品牌学科,由我国最早设立的金相及热处理、轧钢、金属物理等专业发展而来,是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所属的3个二级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均为首批全国重点学科。

培养高水平世界级的创新型材料人才一直是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我校也引领了我国材料学科的教育和教学改革。由柯俊院士主持的“大材料”人才培养项目,曾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大材料”试点班教学模式已在全国普遍推广。近年又开展了拔尖科技人才(理科班)、国际化人才(国际班)和卓越工程师(卓越班)等培养新模式的探索,得到了教育部和北京市立项支持。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的前身是1952年建校初期的金相及热处理、轧钢、金属物理等专业实验室,是我校柯俊院士、肖纪美院士、葛昌纯院士、陈国良院士等为代表的几代科学家的教学与实验研究基地。2001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对原分属8个系所的实验室进行调整和整合,成立了我校第一个院属实验教学中心。2007年7月,实验测试中心被评为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年11月又被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实验测试中心设有金属材料、电镜、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学、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虚拟6个实验室以及材料加工生产实习基地、中心办公室等部门,共有专职实验技术人员47人,实验室面积6 642平方米,仪器设备2 438台套,设备总值11 026万元;近三年来每年承担材料、冶金、高等工程师等学院实验课程教学39门,实验学时526学时,实验项目119项,实验课总人时数达58 306人时。为适应国际化办学要求,中心专门建立了双语教学实验室。

电镜实验室

实验测试中心依托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国家级教学团队,打造精品实验教学课程;完成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并获2009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为了强化“综合型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我们建立了实验、实习基地,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平台,并且举办了首届国际大学生显微结构摄影大赛及两届北京科技大学金相实验技能大赛。

:实验测试中心作为材料学科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这些年的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

孙建林:中心通过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推广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教学成果突出

培养综合型、创新型的高水平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是中心实验教学追求的目标:①结合国家级精品课程及教学团队建设,开展精品化实验教学,全国教学名师余永宁教授、北京市教学名师杨平教授采用研究型教学方式,与学生共同开发新实验;教学内容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综合实践密切联系,融入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成果,北京市教学名师强文江教授依托实验中心力学性能实验室通过CNAS认证的硬件基础,设计了完全依照国家标准的实验,为学生以后的科研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②为了适应国际化办学要求,实验中心专门建立双语教学实验室,并特别编写实验指导书,要求学生的实验报告用中英双语完成。③改建了材料加工生产实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校内工程实践活动的平台和实习基地,满足“工程化”人才培训的需要。

(2)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提供平台,举办实验技能竞赛,提高大学生参与实验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自2008年起,实验中心设立了6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提供平台。实验室“全天候”开放,鼓励学生自主实验。2008~201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累计立项401项,参与大学生1 274人,共有35项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获得国家级、北京市级、校级奖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0项,获奖作品中一等奖23项、二等奖12项。本科生共发表SCI科技论文182篇,申请专利79项;读研率达到65%,155人到剑桥、斯坦福等国内外知名院校深造,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社会认可。

为了培养大学生崇尚实践的精神,2011年3月举办了首届国际大学生显微结构摄影大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本北海道大学、九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30多所大学及科研院所的100多名学生参加了本次大赛,共收到作品300余件。

在2011年6月及2012年8月,举办了两届北京科技大学金相实验技能大赛,有203名学生参加。2012年12月6日至7日,由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决赛在我中心举行。经各高校选拔赛推荐,来自23所高校的71名材料专业优秀学子来京参加决赛。

全国金相大赛比赛现场

(3)建设材料虚拟实验室,共享优质实验教学资源

在示范中心建设中,我们集中优势资源,用3年时间开发了材料虚拟实验室,目前已在校园网上对全校学生开放,并制作成光盘版,计划无偿提供给国内其他高校使用。网络虚拟实验打破了实体实验室资源局限,它高效、安全,不但是实验教学的有力补充,而且为中心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有效途径。

(4)成立联合实验室,引进顶级实验设备,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

材料实验中心与美国Quantum Design公司联合成立中国演示中心实验室,配备了价值620万元人民币的综合物性测量系统,该设备可在低温强磁场环境下对材料进行磁、电、热学性能的综合测试,是目前国际上材料物理研究最先进的仪器设备。2011年还与德国卡尔蔡司公司成立了电子显微镜合作实验室,2012年与日本奥林巴斯公司成立了光学显微镜合作实验室。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提高了实验技术装备水平。

(5)坚持开展对外实验技术培训,运行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服务社会

为了更好地培训电镜实验技术人才,材料实验中心多年来坚持每年举办一届全国电子显微镜技术培训,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学校的师生以及科研和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参加,已培训人员近千人次,为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应用及提高做出了贡献。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从2006年9月开始运行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2008年6月,实验测试中心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资质,12月获得计量认证资质,从而全面提升了材料实验中心的实验技术和管理水平。以资质建设为特色的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检验服务平台以更加完备的服务体系、更加规范的内部管理、更加满意的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实验教学、服务于社会。截至目前,认可的检测项目覆盖15个领域,69个项目。2011年实验中心对外服务收入超过100万元,充分发挥了中心优质实验资源的作用。这部分收入反哺实验教学,使教学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

(6)开展对外交流,接待参观和实习

自2008年以来,实验中心接待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大学等国内47所高校、科研院所参观访问1 300人次以上;接待太原理工大学学生认识实习76人次,华北科技学院材料成型专业学生参观实习两批75人次,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接待法国瓦朗西纳大学、日本九州工业大学、挪威科技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多所国外高校学者参观访问;接待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等国外大学生60余人参观、实习。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学生在实验中心实习

:贵中心在示范中心建设中坚持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请您详细为我们介绍实验中心具体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工作,为同类实验中心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孙建林:我中心自2007年被评为材料学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以来,在发展建设中一直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在创新的同时还注意发挥中心的示范辐射作用,创造多种途径共享实验测试中心的优质教学资源:

(1)构建了“综合型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深入总结“大材料”试点班的宝贵经验,以“全程化、三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为依托,开展了拔尖科技人才(理科班)、国际化人才(国际班)和卓越工程师(卓越班)等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探索,该成果获2012年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奖。

(2)实验中心组织授课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共同建设完成了材料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平台,该软件系统包括多类教学资源,获2009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被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辽宁科技大学、江苏大学等多所高校使用。

(3)率先建立了材料网络虚拟实验室,采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以三维的形式制作虚拟实验。虚拟实验教学过程直观、形象,知识表达科学、准确,学习方式个性化,且交互性强,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打破实体实验室资源局限,有效降低实验教学设备、材料的成本,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供有效途径。积极开展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将余永宁、杨平等教授的课程录像到中心网站上,供学生随时在校园网上浏览;同时虚实结合,利用中心的优势师资力量及仪器资源,坚持开展对师生进行各种实验技能训练,举办多期全国电子显微镜实验技术培训。

(4)加强“综合型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专门设立了6个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并且举办、承办了多项技能大赛,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平台。

(5)实验中心运行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使材料实验中心的实验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实验教学、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我们了解到,贵中心自2007年就开始建设材料虚拟实验室,经过5年多的努力,该实验室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可以请您为我们介绍其建设经验与取得的成果吗?

孙建林:从2007年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起,中心开始建设虚拟实验室,一期建成了包括11个有材料学科代表性实验项目的虚拟实验室。

材料虚拟实验室以三维形式,采用交互性强的个性化方式,准确再现实验中的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及结果;可以展现“板材热连轧生产线”这样难以近距离观察的大型生产设备细节、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学生可自主选择实验方案、实验步骤,系统能够向学生提示错误;学生不受时间、空间和次数限制,随时登录系统,反复认知,不断强化实验技能。虚拟实验系统设计灵活,各项实验相关知识可以通过管理系统修改和更新。

材料虚拟实验室

虚拟实验室建成之后,已在部分实验课中投入使用,还有一些教师在课堂理论讲解时也用来演示,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获得良好反响。全校学生都可以自主登录材料实验测试中心网站,使用虚拟实验室。此外,中心分别在北京和河南举办了两次虚拟实验研讨会,邀请近30所高校的专家教师进行分析讨论,探索虚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进行虚拟实验室应用推广。目前该系统已在国内一些大学开始试用。

:“服务社会”是实验测试中心的功能之一,贵中心在对外服务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

孙建林:在服务社会方面,实验中心除了开展对外实验测试服务,还利用自身的优势坚持开展对外实验技术培训,坚持每年举办一届全国电子显微镜技术培训,已培训人员近千人次,2013年第十届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培训班于4月15日至19日举行;坚持开展对外交流,2008年至今接待国内外参观千余人次,接待国内外高校实习和社会实践数百人次。

实验中心大力支持改进、自制仪器设备用于实验教学。例如:刘德民高级工程师把三台φ130二辊实验轧机用于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拆装,自主开发了轧制工艺参数计算机采集系统,可以在轧制过程中自动检测7个轧制工艺参数并自动处理数据。该轧机及测试系统已推广到国内5所院校: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天津大学、新疆钢铁学校、太原理工大学、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计12套。

王立锦高级工程师结合科研成果自制了薄膜材料磁电阻效应测试仪,从2009年起应用于本科生材料物理性能实验课教学。此设备在首届全国高等学校自制教学仪器设备评选中获成果奖,设备已经推广到北京工商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高校使用。

:请您介绍实验中心未来的发展建设方向。

孙建林:为了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测试中心建设成为国内材料学科一流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争实现以下7个方面的目标:

(1)继续探索、构建适合综合型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

(2)实验中心集约化管理,设备资源统筹安排,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共享。

(3)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改、扩、新建各实验室;结合新专业,建立纳米材料与技术实验室;建设双语实验教学实验室;进一步完善材料制备与加工实习基地。

(4)结合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进一步优化金属材料实验室软硬件配置,将其打造成国内本专业的样板实验室。

(5)继续举办对外实验技术培训,拓展培训内容;建立全国电子显微实验技术培训中心。

(6)举办更多实验技能竞赛,提升大学生的实验研究兴趣与动手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