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课程模板(10篇)

时间:2023-02-10 20:47:0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育心理学课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教育心理学课程

篇1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通过阐述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研宄在教育情境下人类学习、教育干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教育心理学”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项困难和挑战,作为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合格乃至优秀中小学师资、服务基础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过去很长时间,“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与师生的期望、课程自身的作用、信息时代教育的发展以及未来教师职业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没能充分地体现课程设置的价值,影响了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质量。将慕课应用于“教育心理学”教学,实现教育心理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融合,对培养高质量的教育人材、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与慕课优势

目前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在各高校普遍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辅以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和情景教学等多种方式,最后采用考试的方式进行评价。这种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是巨大的进步,但与信息时代的要求相比仍然具有局限性。

慕课带来了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1 慕课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解决了受众人数少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研宄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师范类在校学生不但要学习这门课程,广大的中小学教师、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员以及教育管理者都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入学习和理解。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仅限于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受众人数过少。慕课是集互联网、云服务、移动技术、数字教育资源于一体的云教育信息化平台,开放性的传播优势打破了以往小范围的教育模式,实现了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学员不受个人身份限制,只要在网络注册,就可以通过在线学习的方式获取教育资源。

2 慕课汇集了众多学者的智慧,解决了信息载量少的问题

目前,“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辅以教师收集的各种案例,信息量少,形式单一,知识缺乏广度和深度。教育心理学具有广泛的应用人群,是广大教育工作都在关心和探讨的问题,每个人的研宄成果和心得都可以作为资源为他人提供参考和借鉴。慕课突破了一位教师的界限,可以是一所大学、多所大学、其他社会机构,甚至是更多个人直接上传视频、文本、音频来参与教育内容的提供并在全球分享;不局限于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更注重知识的综合性、普适性、生成性,实现在线开放课程教育内容的多元化和海量化。用户只需使用PC、IPAD、移动设备等各类终端接入网络,就可随时随地从教育云平台中的海量教育资源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和服务[2]。

3 慕课体现了教育人性化,解决了被动学习的问题

叶圣陶强调,教育的根本价值和目的是“育人”,是培养“自觉的、自动的、发展的、创造的、社会的”人。教育心理学作为研宄教育的心理学,更要重视教育的人性化功能,确立人性化的教育理念,体现教育对发展完整人的价值。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大学生个性鲜明、自主意识强烈,以灌输或强制等传统教育方法己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慕课的自主选择性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特点,以学习者为中心,解除外来的强迫与控制,体现人本主义思想,为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学习内容提供了可能。慕课在学习内容呈现方式上灵活多样、富有吸引力,在学习方式上适应数字化时代碎片化学习的特点,不受学习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习者根据个人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对难于理解的知识点还可多次重复学习。

4 慕课加强了互动交流,解决了偏离教书育人本质的问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沟通交流是学习对方长处、完善自己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者要注意在自己与学生之间建立细腻的情感联系。”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课下忙于备课和收集案例材料,课上大部分时间用于讲授,沟通交流的时间、精力较少。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交流建立起师生间亲密的关系,教育思想才能引起学生共鸣,讲授知识才容易被接受,才更容易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慕课减少了教师讲课、备课和准备材料的时间,有更多精力与学生面对面或网上交流,实现讲授为辅、交流讨论互动为主的方式,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优化“技艺传授”的过程。慕课还畅通了学员之间的交流渠道,满足了学员互相学习、情感交流的需要。

二 “教育心理学”课程慕课教学模式变革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慕课实现了教学的全程参与,核心在于强调“学”。从根本上挑战以往强调“授”的课堂教学模式,反映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实现由“授”到“学”之权利关系的转变。慕课应用于“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必须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使之与慕课相适应。

 1    教学目标由单一目标向多层次目标转变

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之间具有极强的内在统一性,教学模式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慕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学目标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慕课的学习者除了部分为了获得证书和学分之外,更多的是出于较强的个人意愿,因此,要设计分层的教学目标,以适应“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广泛性。同时,借助于教育心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深入发现并掌握学生生理、心理的变化和发展规律。

2 课堂教学由传统课堂向翻转课堂转变

“慕课”与传统“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明显特征是“翻转课堂”,学生在课外完成大部分知识学习,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场所,侧重深入的分享、探讨和解决问题。“翻转课堂”结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资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5]。

3 教学活动由单一化向混合化转变

混合学习是将多种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策略等进行混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将传统学习与网络化学习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能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程明凤[6]针对“教育心理学”课程采用问卷方式对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高达55.2%的学生对灌输式教学方法不满意,44.8%的学生认为只有一点收获。以慕课为契机,学生更渴望教学活动混合化。

4 教师角色由传播者向引导者转变

在慕课视域下,教师的角色不再以知识的传播者为主,而是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情境创设者、信息导航者。结合“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的主要职责是目标任务引导、自主学习过程引导、拓展学习指导、集中面授辅导和个别指导等,真正实现以慕课资源为载体、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中心、以教育者引导学习为前提的自主学习模式。

5 考核方式由最后考核为主向平时考核为主转变

课程考核是评价教学效果的尺度,能够检验学生理解与掌握的程度。“教育心理学”课程不像理工学科,没有严格的推理,前后章节没有非常紧密的逻辑关系。因此,为了与慕课相适应,必须形成过程考核的评价体系,让教育评价标准回归到学习本身[7]。学习成绩由平时考核与最后考核两大部分构成,并以平时考核为主。平时考核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实现自动评价、教师评价、学员互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改变过去“平时不学习,考前猛用功”的学习方式。

6    选择适合于教学的xMOOC类型

慕课按照教学服务理念分为两类:cMOOC为知识建构型,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造、自治与社会网络学习;xMOOC为知识传播型,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侧重于知识的传播与复制。本文研宄的“教育心理学”慕课课程,主要服务对象是在校学生,因此,适合xMOOC类型,结合传统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使成熟的教学模式在网络空间拓延,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教育心理学”课程慕课教学资源开发

慕课教学资源是实施慕课教学模式的物质基础。慕课教学资源开发涉及诸多问题,本文针对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研宄,为慕课资源开发提供指导。

1   构建与慕课相适应的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是多层次结构,一个上层由多个下层构成,上下层之间可能存在着交叉知识。知识体系构建不能仅局限于一本教材,而应充分吸收其他教材和各种资源的优点。慕课对课程内容、知识结构、知识点、学习安排等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知识体系。同时,要遵循建构主义理论,将学生学习的新知识与己有知识相联系,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为了使“教育心理学”慕课资源便于推广,要考虑各种受众人群的需求,因此知识体系构建必须涵盖宏观教育、微观教育、家庭教育和历史教育等各个方面。

2 通过建设规范为资源开发提供保障

规范意指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在建设初期要组织专家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技术规范,使整个开发过程规划合理、脉络清晰,按既定的标准进行操作,避免重复建设或无序开发。“教育心理学”慕课资源建设规范既要遵循通用的慕课建设技术规范,又要与自身的课程特点和规律相结合。通用的建设技术规范包括媒体格式要求、基本信息编码规则、制作过程及要求、资源存取及信息安全等方面。

3 通过内容的多元化完成不同过程的学习

慕课包括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需要提供与这两个部分相适应的学习内容[1'线上内容包括教师负责制作的部分和学生参与构建的部分,前者包括授课视频、课堂联系、课后测验、课后作业、教材讲义、考试题、知识扩展、虚拟实验室等,后者包括课程维基、问题讨论、交流互动等;线下内容包括线下答疑、学习社区、翻转课堂等。实现这些内容,需要使用“教育心理学”教材或相关研宄者提供的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课件等素材。

4 “微课”可作为慕课内容的有效补充

篇2

“微课程是伴随教育信息化发展到Web2.0时代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资源类型和课程表现形式,具有时间短、内容选择灵活、课程之间相对独立及主题性强等特征,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和多元智力发展的需要,提高了学习者的兴趣及主动性。”可见微课程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以视频多媒体为载体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从时间来说,微课程呈现的时间较短,一般在10分钟以内;从学习内容来说,微课程是为微课而开发的课程,内容短小精悍;从知识结构来说,它往往抓住某一问题点、知识点,结构清晰地展示所要表现的知识。

2.微课程在教育心理学应用意义。

首先,微课程在教育心理学上的应用,将有助于教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微课程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的一种微型教学视频,是微型学习的一种形式。”教育心理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微课程由于抓住某一个问题点进行结构化呈现,这就为教师突出教育心理学知识重点、突破难点创造了条件。其次,微课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参与愿望。微课程由于其精要,加之丰富的呈现形式符合学生的接受方式,因而能够有效促进教育心理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参与教育心理学学习的愿望。再次,有助于构建更为开放的教育心理学教学模式。微课背景下,教育心理学教学模式受到了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微课程与传统课程教学模式能够形成有益的互补,发挥各自优势,微课程在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上的应用,将使教育心理学教学更为开放,更富有活力。

二、微课程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

1.利用微课程创设情境。

目前学生普遍认为教育心理学学习比较枯燥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心理学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心理发展”这部分教学内容,如要使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别性等内容,教师单纯地采用讲解法是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的。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微课程来创设教学情境,援引生活中“心理发展”的案例,通过微课程呈现出来,构建起教育心理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创设出生动的学习情境,使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等。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课程学习。

(1)互动学习。

互动学习主要包括师生、生生学习等模式。微课背景下,师生互动学习主要有课堂讨论学习与课外学习等两种形式。课堂讨论学习主要是教师抓住一个教育心理学话题,可以是一个知识点,一个易错点等,例如职校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抓住这个焦点,开发微课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强化学生对职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课外学习是教育心理学课堂学习的前置、补充与延伸,教师通过微课程,或对课堂学习内容高度概括,或对教学内容拓展延伸,或引导学生对学习的重点进行前置性学习等。生生互动是指将学生纳入微课主体,学生通过微课展示教育心理学学习成果、学习心得、学习困惑等,在班级空间进行互动,调动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主动性。

(2)片段学习。

微课最大的特点是短小精悍,教育心理学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将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进行分解,构成微课程片段,这些片段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又互相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在学习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发展矛盾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通过微课程逐点剖析:生理成熟和心智不成熟的矛盾;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自立与依赖的冲突;心理闭锁与交往需求的矛盾。这种微课程教学方式,不仅突出教学重点,又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

3.微课程创建自主学习资源库。

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构建微课程学习平台,将教育心理学学习向课前与课外延伸,丰富教育心理学资源库。“它通常由简短的微课视频及配套资源所组成,教师可在课堂上利用微课作为授课的素材,而学生可通过微课进行预习、复习等,实现自主学习。”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程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性学习,教师将学习方法与自主学习内容浓缩在微课程中,学生通过观看微课程进行课前预习,提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目的性;课外,教师可以将课堂学习的知识点、重难点、拓展点等浓缩在微课程中,形成教育心理学系列资源库,及时上传至班级学习平台,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等开展自主学习。

篇3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46-02

教育心理学是我国高校师范专业的重要课程,是师范类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的考核内容之一。教育心理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可以培养学生心理学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以平和的心理状态进行处理与解决,对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在诸多高校的教育心理学课堂中,体现出注重实践、淡化理论的教学特点,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因此在新课改的视角下,各位教育工作者应注重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有效的对教育心理学进行教学改革,进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效学生,以下为笔者对此给予的相关分析与建议。

1.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1.1教材与学科课程的问题。目前我国使用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注重社会实践。第二,注重理论基础[1]。在以往的教育心理学课堂中,往往是以教育实践为核心,觉得教育期间出现的各种心理特征与现象皆可以作为教育心理学分析的对象,因此教育心理学的教材一般是以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思想素质、审美技能与个性差异等角度加以组织与实行,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心理学会容易失去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研究价值。

在西方教育心理学走进我国学术领域的过程中,我国专业教育心理学者以挖掘本学科的心理特征为目标,走进学术领域中的极端,也就是注重实验探究,淡化教学实践的理论需求,促使我国的教育心理学与西方的教育心理学教材相接近。

1.2教学手段与评价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诸多高校教育心理学科教师主要采用演讲的方式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教育心理学涉及的教学内容通常会与构建注意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以及合作探究等教学手段相关联,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心理学课堂中,往往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心理学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阶段,无法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心理学的中心内容,导致学生实践活动的效果并不明显,长时间下来会影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脚步[2]。

除此之外,教育心理学的教学评价常常以笔试的形式进行,但是考试卷上涉及的内容大多数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相关概念。这样,大多数的学生会在考试之前努力学习,在考试之后全部忘记,并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教育心理学学科的素养,甚至使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失去意义与价值,以致于学生缺少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思维的灵活转变能力。所以,这种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会在某一个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影响高校教育心理学课堂的长久发展。总之,高校教育心理学教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构建策略

2.1整合教育心理学结构框架。所谓的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趋势与学生学习特点,对学生主体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其教学的内容涉及到心理特点与发展、一般心理教育、分类学习心理、心理理论教育、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等多个方面。

心理特点与发展教育是指关于皮亚杰、维国斯基等人士的心理發展特征;一般心理教育是指学习动机、学习生理变化机制与学习迁移等内容;分类学习心理是指与创建知识体系、解决问题的手段与学习方式有关的学习内容;心理理论教育是指注重基础知识,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创新新知识,产生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是指教学环节的设计、学生个体的差异、现代先进技术等使用教育。总体而言,教与学两者在教育心理学课堂中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同为教学的有效发展服提供服务[3]。

2.2注重实践训练。教育心理学开设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科学的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进而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因此,教育心理学的中心应被理解为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学习品质与培养学习动机的综合学科。比如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系统的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直观性与综合性的活动,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关注知识点的产生与形成,包括高层次的知识学习与学生心理的自我调节;在培养学习动机时,教师可以对真实存在的教学案例进行动机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

或者结合成败的原因引导学生进行归因学习,依照学生自我管理的理论提升学生自身价值;在情感态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教师深入了解品德的内在特征,并且组织学生依据现有的知识经验对社会行为与个体品质进行分析与说明。除此之外,上述的所有内容皆需要依托教育心理学中案例的支持,制定相应的思考问题与探究问题,促使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学习,真正的将理论知识的社会实践相融合,便于学生了解教育心理学的本质内涵,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2.3创新教学内容。因现今各所高校的教育心理学教材重要研究的是人本主义与构建主义,从学生自身出发,注重学生心理知识的构建,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使学生发展为学材。针对学习心理、心理特点与发展以及品德心理而言,需要体现这三向内容的实效性。以学生为中心需要以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前提,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与发展趋势,依据皮亚杰的心理学说对学生的身心进行深入研究[5]。

与此同时,教师要面向所有学生,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中,教师应给予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手段与教学评价高度重视,善于使用先进技术开展教育活动。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教师需要基于多元智能化教学思想与其实际的价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与发展的最佳学习方式。由此,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自身与学习的关系,进而在多个学习领域中加强自身的社会认知,提高学生自身学习水平。2.4改革教学手段与评价思想。高校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手段与评价思想需要进行改革,教师应及时更新自己的思想,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关注学生主体参与式的发展与教师与学生之间友好关系的建立。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直接学习,或者为学生创设问题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质疑,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心理学课堂中。同时,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个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与意见,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活跃课堂气氛,有效的开展教育心理学教学活动。

此外,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教师需要善于利用先进教育技术,比如多媒体技术、实时投影技术、电脑教学一体机技术等,将教学内容与相关案例制成课件,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赋予课堂生动性与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领会与掌握,进而掌握相应的学习技能。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应加强精细讲述力度,涉及到与教学主题与思想内涵的内容重点强调,促使教育心理学的课堂活动顺利进行。

2.5小组学习与研究。高校教育心理学教师需要结合现有的知识与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实践热情,促使学生主动的走进教育心理学知识的世界,感受到知识世界奥秘。比如在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依据社会行为形成特点,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并思考知识,帮助学生构建教育心理学学习体系,扩展学生知识观,全方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

篇4

由于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师范教育性质,国内大多数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都将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开设。虽然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具有师范教育的性质,但是在其课程设置中,和师范大学的师范专业相比,其开设的教师教育类课程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像其他师范类专业那样学习教育心理学就会存在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不能将这门课程的内容和其他语言类的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教育心理学必须学科化,即从教育心理学转向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本文试图从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探讨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建设,以期抛砖引玉。

一、学科取向———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课程体系探索

(一)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目标与发展趋势

每一本教育心理学教材都会给教育心理下一个定义,无疑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反映了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目标。笔者对教育心理学给予的定义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这里对这一定义中的核心词“学与教的相互作用”做一说明。首先,这一核心词包含了教学中涉及的两大因素,即学习的因素和教学的因素。其中,学习的因素包括学生、学习内容等方面,教学的因素即教师教学这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学效果或学习效果的达成并不是由学习因素或教学因素单一方面决定的,而是由这两者共同决定的。其次,这一核心词中的“相互作用”说明了这两个因素起作用的方式不是简单相加的方式,而是相互匹配的方式。当学习因素和教学因素相互匹配时,学习效果或教学效果最好;当学习因素和教学因素不匹配时,学习效果或教学效果较差。换句话说,当学习因素改变时,教学因素必须随之改变,以达到学习因素与教学因素的最佳匹配。也可以说,教育心理学就是探讨因材施教的问题,但它又不局限于此,因为学习因素包括学生特点,也包括学习内容等方面。

就教育心理学的上述定义来看,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教育心理学必须探讨如何根据教学对象(不同国别、不同年龄、不同特点的学生)和学习内容(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等)展开教学的心理学规律。由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中开设教育心理学课,单纯讲授一般的教育心理学内容是不够的,必须从教育心理学走向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上面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目标的角度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教育心理学课应转向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下面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为这一观点提供支持。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梅耶(RichardMayer)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在其所撰写的著作名称中得以鲜明体现。梅耶1999年出版的一本非常有影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的名称是Thepromiseofeducationalpsychology:learninginthecontentareas,国内版本的中文译名为《教育心理学的生机———学科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在这本书中,梅耶指明了教育心理学从一般教育心理学走向学科教育心理学的趋势,整本书涵盖了阅读、写作、数学、科学等学科领域的教育心理学规律。这本书虽然没有涵盖外语学习的教育心理学规律,但它的意涵却是清晰明了的。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目标和发展趋势是完全一致的,对外汉语专业开设的教育心理学必须是学科取向的。

(二)从教育心理学到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

综上分析,教育心理学要发挥其作用,必然要从一般教育心理学走向学科教育心理学。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教育心理学课来说,就是要建构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一般来说,教育心理学应该涵盖学生发展、学生差异、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学业评估这五个相互联系的部分。那么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就要在此基础上将与专业有关的内容纳入其中。在学生发展部分,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应着重探讨二语获得的心理学规律,探索不同年龄阶段的国外学习者学习汉语的教学策略。在学生差异部分,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除探索一般的学生差异对教学策略的影响外,还要探索不同母语学习者的汉语教学策略,如我们教授韩国、日本等国的汉语学习者时,教学策略、教材编写都应有针对性的变化。在学习心理方面,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应该着重探讨的是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词汇、汉语语法,掌握听、说、读、写技能等方面的心理学规律,这些心理学规律和学习数学、学习科学的心理学规律是完全不同的。在教学心理方面,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应着重探讨的是外国学生的课堂管理问题以及汉语作为外语进行教学的教学设计问题。在学业评估方面,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应着重探讨的是如何通过考核促进外国学习者掌握相应的汉语知识和技能。如果脱离了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这些独特的内容讲授一般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可能会使学生产生教育心理学无用的认知,导致学生在将来的教学中不重视教育心理学对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

二、整合取向———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教学模式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专业学习与教育心理学的结合

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课程体系决定了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要将其他专业课的内容与教育心理学的内容进行整合,在讲授其他专业课(主要是教学类专业课)的时候要探寻其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在讲授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时候要探寻其中的心理学理论可为哪些专业课中强调的教学策略提供理论支撑。当学生能够将其他专业课的知识与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整合起来时,学生便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了深层加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能灵活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培根倡导知识就是力量,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只有整合起来的知识才能运用,才是力量。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课包括语言类的专业课,也包括教学类的专业课,上面所提到的专业学习主要是指教学类的专业课,如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对外汉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等,这些课程中罗列了诸多对应的教学策略,而这些教学策略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往往来自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因此,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应从这些课程中汲取所需要的教学材料、教学案例,分析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具体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依据,在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授课中使用它们,并逐渐积累,形成专业学习和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双向表格。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应该在空白处确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教育心理学还可为其他教学类专业课程提供什么教学策略。

(二)教学方法的整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

篇5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47-01

高职院校中的心理学课程作为一门辅的课程使学生学习专业课程之余能够得到一定的缓冲余地,为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一定的保障,是一门很有意义而且必不可少的课程。但高职院校现阶段的心理学课程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相关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正确的教育改革方案。

一、高职院校心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充分发现高职院校现阶段的心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是解决其问题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心理学课程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法陈旧。在全国范围内,不少高职院校对于心理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单纯依靠一本材料来开展整堂课甚至整个学期的教学活动。整个心理学教学的局面呈现出教师死讲教材,学生死学教材,考试死考教材的恶性循环。较好一些的教师会在讲课的过程中添加一些例子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但却没有教导学生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导致学生虽然理解了心理学知识,但在碰到现实问题时却无从应用心理学的知识。教师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教学方法过于死板,缺乏系统的教学体系,对于学生思维的启发性不够,没有强调创造性的学习氛围,更无从谈及学生能力的提高。

2.理论性过强。高职院校的心理学教师大多将心理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相同对待,专注将理论性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错误地认为心理学课程仅仅是一门知识性的课程。但实际上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学课程的最初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健康心理素质,并保障学生在遇到生活难题时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以化解压力。而现阶段的心理学课程却成为了学生们的考试负担,不但没有达到降低学生心理负担的目标,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高职院校心理学课程改革建议

结合高职院校设立心理学课程的最初目标,各大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心理学课程对于学生和学校的重要性,积极制定和采取相关的改革措施,笔者提供了以下几个可供参考的教学改革建议。

1.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教师不再将理论讲述当做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灵活变更或者添加教学内容。高职院校的心理学课程不同于其他院校,其更加强调的是心理学教学成果能够为现实所用,学生们在了解和掌握心理学基本知识之后能够灵活应用心理学知识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自己的技能。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年纪,这也是容易被心理问题所困扰的年纪,例如很多高职学生被自信心问题所困扰,还有的学生被以后的就业和生活问题困扰。教师要积极捕捉学生群体中出现较多的问题,有意识地从这些心理问题出发,先将学生们从心理问题中释放出来,再教授学生们心理学知识。这样在他们日后遇到心理问题时就可以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因此,教师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教导学生运用分析心理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加民主,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

2.注重教导学生使用应用心理学。心理学理论知识虽然十分重要,是学生们学习心理学课程的开端,但如果课程一直绑定在理论教学方面则丧失了心理学的实践意义。所以,在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在保证理论知识教授完整,学生学习掌握良好的情况下,开展丰富的理论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借用丰富的实践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案例分析和人物访谈等等,将学生们的课堂参与程度提高,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运用心理学知识应对现实问题的技巧和能力。

3.改革考试制度。过去的心理学课程考试以单一的试卷考试方式为考核唯一标准,这样的考试方式简便易行,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对于学生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没有顾及学生的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因此,在心理学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多种评价标准为一体。例如将学生们的课堂表现情况、试卷考试成绩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按一定的比例来组成最终的成绩,这样更加能够体现公平。在课堂表现中,教师应该完整记录下学生们的回答问题和课堂参与程度的情况,给予一定的分数评价。在试卷考试方面,多设置开放性和创新性题型,不设置唯一规定的标准答案。对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教师可以采取面试的方式,给予学生心理医生的身份,自己则充当有心理问题的病人来向学生提问,考查学生对于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能力。

高职院校心理学课程改革已经势在必行,随着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人们心理健康问题,教育界也必然将改革的目光聚焦在问题重重的高职院校心理学课程上。我相信,在经过科学合理的改革之后,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在未来的人才市场更具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宝峰,王翠萍.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发展演变及构建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1)

篇6

一、学生自主性学习内涵及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

有研究者给出了这样学生自主性概念,即“在教育活动中根据自身的偏好综合运用自身心智去自动处理与自身相关的各类事务的品性”。该概念指出自主性是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与特性去处理外界相关信息,包括主动去学习并获得相关知识的一种品格。自主性学习有如下特性:

一是正确自我认识:认识自我不仅仅是要确定出自己的优缺点,更为重要的是认识自我的偏好与特点。很多人否定自己的偏好,这其实是在否认自我,对于自主性学习需要首先肯定自我,确定出我自己的偏好,再根据偏好结合自己的心智,独立思考、理性判定,最后做出自己的判断甚至批判。教育心理学讲述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心理的各项基本知识与理论。这些知识与理论除了纯粹的理论之外有大部分是从各项实验与测试中获得的,这也就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这些理论与实验的获得过程。正确认识自我就要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学习的内容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相关知识点,结合自身认识去感受教育心理学的内涵。正确自我认识就要突破各类教育模式定式,努力实现学习者的自由表达与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去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内涵。

二是相对自我独立性:独立性与自主性意味着与外界存在差异,自我独立性是指能够使用自身的心智要素独立的做出决断,摆脱他人的干预和干涉,趋利避害,保全自我。但是相对的自我独立性是指在通过他人与自己的联系体现出自身的独立性,因为人本身是在外部世界的联系。中体现独立自主的,没有外部也就无从谈及内部,独立性是在与外界联系的过程中的保持自己的思想与品格。自我独立性就要学生在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要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对讲述的理论持怀疑的态度去思考,去分析得到自己的结论。因此,教师在教授知识的时候需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考,也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兴趣和价值,才能使得学生真正去独立思考与交流获得自己的知识。

三是自我认同感:自我认同是在对自身认识清晰的基础上肯定自己的行为。自我认同不是盲目的自我崇拜或自大,而是通过认真的学习与分析预测可能存在的结果,这样的过程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性,让其能够认识到自身价值。对于教育心理学课程来说,自我认同感是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前期理论的学习后使其能够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让这些理论方法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认同与肯定,能够成功预测部分结果或者能够根据现象获得相关理论,使得学生对自己的判断更加充满信心。此外,自我认同还体现“在适应性方面,自我认同是自我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反映;在主观方面,自我认同使人具有一种自主的内在一致性;在存在方面,自我认同给自我提供方面和意义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额生活经历和个性,对于同一件事物的认识和认知都存在差异性,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去获得与之相应的结果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愿望,也是让学生肯定自己的最好方法,只有让学生感到行进在正确的方向上,才能让他们更为大胆的往前走。自我认同给了学生更为强大的前进动力。

二、学生自主性学习在教育心理学课程的优势

首先自主性学习是一种人的权利的体现。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获得知识与能力,只有自主的人才能根据自身的需求去追选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才能自主的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人拥有了自主的权利后不仅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结合自身心智去创造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对于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授过程中需要赋予学生更多的权限,使他们能够自主的去安排课程,无论是课堂论述或课后的讨论都要充分给予学生的自主性,保证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样的赋权过程也能够降低教师的工作负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引导为主,避免了满堂灌输。

其次,自主性学习能够给学生赢得足够的幸福感。幸福感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充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对于自主性学习能够给学生的精神带来极大的满足感。有学者通过回归分析指出自主性与幸福存在正相关,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如果其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就会感受不到幸福,甚至是压抑的话其学习动力就会被浇灭。对于教育心理学本来就是教授人如何快乐的生活与学习的一门心理课程,如果缺失了自主性,戴上压迫与填鸭式的脚镣,这样的学习幸福感就会完全消失,这样的学习也会激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在课程的教学中适得其反。

第三,自主性使人获得尊严。尊严是外界对于本体行为给予肯定后本体获得一种幸福感。具有自主性的人对于尊严的获得更多的是通过自己对外界的思考、批判获得自己的结论,这些结论且为他人所认可。因此,自主性能够使得这些人能够剥离外界纷繁矛盾,使得自己保持清醒,这些都是获得他人尊重的先决条件。教育心理学是让人获得自豪感的一门学科,通过教育心理的把握,使得教与学的过程充满欢笑和尊重,自主性的开展使得每个人在学习中都有主人翁的感受,这样每个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彼此的尊重。

三、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行为培养

学生自主性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根据学生的特性将有不同的方面内容需要在教育心理学课程进程中加以实践。学生自主性培养主要包含情感自主性培育、行为自主性培养以及道德自主性培养。

首先,情感是能够影响人的一种态度,情感对于教育来说具有主体性力量,因为情感是基础性的心理现象,是真正属于个性的东西,情感的独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自主性认同是对情感的认同,而在教育进程中情感因素是其主导型作用。人在发展过程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幸福,而学生的自主性是其幸福与否的重要指标。情感的自主性需要从以下方面激励发展:第一,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情感需求是每个学生都需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满足这些情感需要就能够使之获得自我认可,其自尊心也得到满足。教师在教育心理学课堂上需要通过真诚沟通使得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使得学生从内心认同该课程,强化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主性。第二,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激励。教学过程是学生了解新知识掌握新理论的重要途径,也是自主性学习的前提。没有适合的学习氛围就无法进入学习状态。对于教学过程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教学的环节,如学生可以针对试题的样式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对于一些知识点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通过学生的参与教学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获得提升,也就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的情感更为愉悦。第三,学习方式改变学习情绪。教学的模式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方法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情感渗透进学习过程中。这就要教学过程真正打动学生的内心,使得整个教学进程的能够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得被动受教变为主动发掘,这样就能使得整个教学进程充满激情。

其次,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行为的自主性根本是形成教学内容与学习动机的契合,使得所教授的知识与学生的学习动机相一致。为了促进学习动机形成,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方面:第一,将学生的合理需求融入教学进程。教师对于学生的心理需求要认真分析与思考,对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的需求需要区别对待,不断观察学生在学习进程中的各类现象与问题,与学生多交流与沟通,真切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需求。但是满足心理需求不是满足学生的所有需要,而是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教学需求,通过鼓励学生自主理解课程中的知识点与实验方式方法,甚至直接就让学生参与某些实验测试,让学生直接融入教学进程,使得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和深刻,也能够使得学生获得更大的自信心。第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所谓针对性不仅是针对学生做出分类区别对待,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知识点和问题也要有差异性的教学。学生的差异性表现在多方面,如基本功、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分类指导,小范围指导等方式方法去引导学生,最主要的是指导学生去思考和分析并获得相关结论,可能这个结论不是完全符合现实中的,但是也要帮助其分析其原因,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得提升。教学设计也要有针对性。先易后难,先简后繁,让学生从外围知识或实验逐步过度到核心的知识点,不同的授课策略对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有着直接影响,也对其学习兴趣有直接关系。好的教学设计能够使得学生易懂、好学、爱学,最终的结果是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心理学课程在教学设计上需要把握好理论与实验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篇7

 

1.1新课程的要求

 

中职语文教学不再是以前所遵循的灌输讲解与课文有关的知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而是“立足于学习语文和培养相应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结合起来,提高语文应用能力”。教育家章熊先生在《中学生言语技能训练》中指出:“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影响到一个人在某一领域中多种活动的效率。语文应用能力不仅是一种综合性的听说读写记忆理解感悟能力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更是一种学识修养在职场中的外在显现。这种能力,必须是在长期的大量的言语实践活动中有意识的习得知识、训练技能、开发思维中获得的。语文能力的形成不仅需要大量的知识与技能做底蕴,还需要个体的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配合与参与。

 

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握文本的向度与深度,更要关注学习主体的需要与学习情境,努力形成一种学习的气场,帮助学生有意识的学习,有意识的习得技能,并把语文学习当成一种自觉,默化为语文能力。

 

1.2目前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化的发展,技能热也滚滚而来,家长学生对掌握一门技能有着很高的期盼,学校也随之对专业课高度重视,文化课受到空前的冷遇,作为重要学科的语文学科也走向边缘。中职语文教师教学激情也随之减弱,课上课下不仅漠视着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也把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心理需求搁置一边,执教者机械的按照自己的教学特征和意愿,把教学参考搬来搬去,因为没有教育理论支撑,课堂教学漫无目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很随意,更谈不上教学目标的达成,语文课堂依然如一潭死水,少有师生的交流与沟通,更没有师生思想的碰撞。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职语文课程依然是换汤不换药。

 

2.中职语文学科的有效教学需要教育心理学的支撑

 

任何一个教育者都知晓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范围不仅包括各科教学中学生的各种知识、技能及能力的获得问题,同时包括学生的思想、行为规范及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提高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是每个中职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因为中职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中考竞争中的失败者。失败的背后都有着诸多失败原因。或家庭重视不够,或智力因素欠缺,或学习能力不足,或学习兴趣寡淡,或学习意志缺失,或学习品质不优。他们来到中职学校也有着诸多不同的想法和心理。他们带着美好的就业愿望步入中职学校,想学得一技之长,在社会立足。因此他们漠视文化课的学习,更意识不到文化课的学习对他们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未来的人生起着怎样的作用。

 

由此中职语文教师肩负着重大的教学使命,必须要用高度的责任感来对待本学科的教学,致力于中职语文教学研究,研究中职语文教学的教学规律,学科特点,研究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与分析学生认知现象,研究学生学习过程。

 

3.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有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提升

 

教育理论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意义都十分重大,掌握教育理论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有助于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发展,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教育规律[1]。

 

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归结于教师队伍的积极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人才,更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教师队伍。中职语文教学有别于普通高中,不仅仅是知识面的宽广问题,也不仅仅是知识点的难易问题,而是应该紧紧围绕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学习品质,能力寻找到属于中职学校的自己特质的教学。中职语文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也成为新课程的必要。从教师本人来说自身专业化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更新教育理念、提升理论水平。教师的知识不仅是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包含着学科的教学知识,和课堂上的实践性知识[2]。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其实质就是教师本人对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学知识的理解感悟,选择重构和实际应用。遗憾的是很多中职语文教师常常忽略了自己实践性的知识,也不能明晰的传达出自己的信念。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多种理论把它提升出来。

 

中职语文教学究竟怎样做才能很好完成他的教学使命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这个永恒的课题,只有在教育理论指导下才能确保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教学实践中完成符合职业学校学生接受能力的智育的各项任务“向学生传授陈述性的知识,帮助学生将陈述性的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的知识,使之成为顺利完成各种智慧任务的技能,教会学生习得与应用策略性知识,使之学会高效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技能,成为自觉的自我学习者和自我调控的人”。

 

4.在教育心理学视点下实施有效教学

 

4.1研究学生的认知,反思教学行为

 

当今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重视学习者在学习中的参与力量,并主张在真实的课堂情境中注重学生是怎样学习的。作为中职语文课的执教者更有必要在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规律,加强教学反思,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和效率。我们不妨经常思考:当下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在怎样的一个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个群体?他们处在一个怎样的认知水平?他们对学习有哪些需求?当下职业岗位对用人的要求是什么?当前中职生所具有的职业素质能否能立足于职业岗位?目前中职语文在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促进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方面应该怎么做?

 

4.2 关注学生心理,合理利用、科学开发教学内容

 

职业学校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专业设置很多,且专业之间关联性很小。但作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的语文教材却是相同的。学生之所以选择不同的专业就是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理性分析我所任专业学生学习水平与心理特点,合理利用教材,要由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成为自己的课程创设者[3]。在兼顾语文课程共性的前提下能自主设计、选择、开发、实施和评价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课程。语文教师要根据所任专业的学生特点,从他们的需求、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或剪裁或补白。努力把教学内容与职业生活与专业课程联系起来,更要与多学科进行渗透沟通,拓深、拓宽语文课的内涵和外延,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篇8

一、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的意义及作用

1.意义

一是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我国的高等教育学校有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等,无论哪种类型,其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都比较高。在高等学校的教育课程中教学中,教师运用教育心理学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有效的将教师的专业技术理论和实际教学相结合,使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不断提升,从而提升整体水平或综合素养。[1]

二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高等教育教学中的课程教学与课堂教学一样,在教学的整个环节都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的配合。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中,适当、适时的运用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及氛围、主动的调节教学的方式方法,在教与学中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此外,还可以丰富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从而全面的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是有助于推进教学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是向着科学、全面、合理等方向发展。教育心理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助力部分,对高等教育的发展甚至于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教育教学也要进行新的变革,传统的教育教学大部分只注重应试方面,对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研究较少。进入新时期,教育心理学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新课程教育教学的改革。

2.作用

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理论上,是对教育心理的学习。联系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越来越适应学生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课程体系的完善同时又促进了教学心理学的发展,也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再学习。另一方面是实践上,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运用教于心理有助于教师随时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改变课程教学中的不合理部分;有助于指导教师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并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提高整个教育教学的质量。[2]

二、提升措施

1.创设心理疏导机制

学校创新心理疏导方法。高等教育中的课程是一个相对开放的课程,自制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开放的教育课程中容易迷失。因此,学校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方面应创设一种新的疏导方法或心理机制。而且这种疏导方法或心理机制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大体的范本,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自我解答,而且这种疏导方法或心理机制要使得教师与学生都适用,以使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教与学的两个方面都获得长足、优质的发展。

教师从实际出发进行的心理辅导。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是教的主体,在课程教学中占据主动地位,对学生课程学习的提升以及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要结合课程实际,要随时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及情感方面的变化,随时改变教育教学策略,要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心理方面的辅导。

2.教师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第一,明确教师自身角色,发挥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进入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教师角色不再单一,新时期的教师不仅是教书匠,还是学生的朋友;不仅是知识的集大成者,还是实践的先行者。在新时期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将教育心理融会贯通与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就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随时把握好角色的转换,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促进课程教学的发展,存进教育心理的发展。[3]

第二,科学有效的组织教学。能动性、有效教学模式研究是教育心理研究的一大方面。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要优化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教育心理的作用,教师要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做到科学、合理、有效的进行教学组织,促进课程教学的发展。在课程设计阶段,要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预评估。在课程教学阶段,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手段,最大程度的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在课程的总结阶段,要做好教学反思,以使课程教学更加科学化。

第三,用好激励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育心理研究中主动性、情境性研究占很大部分。因此,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适时、有效的激励策略,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用好激励策略要求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主动性,比如,提问法、奖励法、激励法等。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在新时期课程教学中数不胜数,例如,多媒体教学法、情景创设法、悬念法等。[4]

第四,有针对性的采取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课堂教学方法。进入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我国高校教育课程教学中采用的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是有针对性的采取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采取或灌输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识,不仅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心理的发展。

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的定义是指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综上所述,在进行高等教育的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驻中国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心理学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进行高校教育课程教学的提升方面,学校要创设科学合理的心理疏导机制;教师要实事求是的进行教育心理方式方法的调整、改进,以使教育心理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丽琦,刘伟伟.建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7:64-65

篇9

一、教育心理类课程的教学现状

教育心理类课程是师范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承担着培养未来教师教育心理素养的任务。课程还涉及培养学生基本教学应用能力的重要任务,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类课程却面临着诸多问题。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工作十五年的教师,笔者总结了当前高校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如下。

(一)教学内容偏理论化,教学方法单一,到课率靠点名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以及“两课”这样的公共课,都是大班上课,很多老师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法,一讲到底,教学内容空洞,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导致课堂枯燥乏味。事实上,上述问题一直存在于高校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上忽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对学生专业特点的重视,教学内容上偏重于条文式的知识点陈述与讲解,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学效果欠佳。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思考问题方法的引导。一旦出现了学生不愿意学习这门课程有逃课行为的时候,任课教师就采取点名的办法,把出勤的情况和期末成绩挂钩,迫使学生坐在教室听课。很多老师经常抱怨学生难管,却很少从自身的教学上找原因,更有一些老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听课行为持放任的态度,听之任之。

(二)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不高

一些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的老师自身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技能水平不高、教学责任意识不强,这些都是导致其不能合理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的重要原因。教育学、心理学作为研究教育心理现象和教育心理问题、揭示教育心理规律的学科,而讲授此门课程的老师却不怎么研究如何上好这门课,出现了教教育学、心理学的老师,教不好教育学、心理学的现象。不少高师院校的教育心理学类课程的课堂上普遍存在着空谈理论、“以违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形式来传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现象。

(三)教学实效性较差

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由于上述现象的存在,使得普遍缺乏实践经验的在校学生对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都存在很大的问题,直接造成了不少师范类学生对教育学类课程兴趣不高,学习效果较差,并且在其走上工作岗位后自觉运用教育心理教学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普遍欠缺。

上述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于高师院校的教育心理学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中经常出现教育心理学课的教师在课堂上大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却对自己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视而不见。教学方法上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自己在课堂上却忽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强调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呢?笔者认为参与式教学法应该是一种很适合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好方法。

二、参与式教学概述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术界开始重视对参与式教学问题的研究。单颖认为:参与式教学法是指在民主、宽容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作为教学中平等的一员,积极、主动、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的每一环节,与教师共同推进教学的一种方法[2]。高广胜通过研究表明:参与式教学是以教师引导为主,学生参与教学整个过程,通过教学参与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3]。这些观点都认为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强调学生以教学主体身份投入到“学”与“教”的活动中来,在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完成知识学习及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协作者等,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参与式教学法具有以下作用:第一,参与式教学强调要通过同学间的相互帮助和教师指导,完成一定的课题和学习任务,这样能融洽师生关系,使教学更贴近学生,具有针对性和新鲜感,又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第二,能整合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发挥整体功效。参与式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辅之以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研究性教学等形式。这是传统和现代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整合,也是对班级授课制的一种完善和创新。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具体的组织形式

参与式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在班级教学的前提下,辅之以灵活多样的其他方法。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种:合作学习、案例分析、探究式教学、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等。

1.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理论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理念,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达到互教互学的教学效果。在学习任务的分配中,强调依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小组特点来选择,既发挥个人特长,又体现合作效果。

2.案例分析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案例,案例可以通过电影、录像和其他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讨论案例中的人物在特定的情景中应如何做,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也可以是对情景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在分析别人行为的同时,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后果,从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的本质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老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参与探究的条件。参与式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自主探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全体参与、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

先由教师向学生介绍讨论的主题,然后让大家针对问题发表各自的看法,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为确保讨论的有效进行,小组要安排好组织者,最后要向全体同学汇报,与大家共同分享讨论结果。

5.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动而自觉的学习行为,本质上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主动参与精神,而参与式教学既包括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活动,也包括学生与教师、同学、群体之间的交往活动。

参与式教学能帮助大学师生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参与式教学法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一种教育思想理念,一种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培养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意识。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应注重对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引导学生去“质疑、探究、合作”,使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都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进而提高学生改变现状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三、参与式教学法在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如何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既做好知识的传播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又出色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协作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当前教育学、心理学教学中的问题,在参与式教学方法和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教学进行了新的尝试,下面是部分章节的教学设想。

(一)“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教育心理学课程)

在“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这章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一节,设计的导学案例是世界十大兽孩。然后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得出:她们具有人的遗传素质,但由于自幼脱离人类社会,没受过人类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因此当她们被发现时,几乎没有任何人的心理,不会语言和思维,也没有人的情感和兴趣。以此引导学生思考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以及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在导学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主学习和小组研讨的结果。分组如下:第一组从遗传的角度分析;第二组从环境的角度分析;第三组从教育的角度分析;第四组从其他的角度分析。最后总结: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个人主观等四种因素,这四种因素的影响各不相同,教育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二)“学习动机”教学设计(教育心理学课程)

本章以“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为导入。联系当前社会上中小学生的各种培训热、特长热,探讨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在此基础上讨论个人学习的动机是为了获得职位还是实现梦想,然后精讲本章的基本内容“动机的基本概念、分类”。

最后分组辩论:孩子需要的是“梦想教育VS饭碗教育”。此环节按辩论的形式展开,以班为单位分为正、反两方,由班长、学习委员安排辩论选手,并选派相应的主持人和工作人员,最后安排评委点评。

(三)“教学方法实践” 教学设计(教育学课程)

本节设计的导入是“美国老师和中国老师讲灰姑娘的故事。引导学生探讨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的问题以及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本节安排了学生自学和研讨内容: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结合自身学习实际,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分小组搜集和整理资料。小组一: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主要考虑什么因素。小组二: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小组三: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小组四:我们如何自主高效地学习。这一节比较实用,要让学生掌握使用这些方法的技巧,最后安排学生进行微型课的讲课练习。

(四)“德育实践”教学设计(教育学课程)

本节设计的导入案例是:南京彭宇案和天津许云鹤案。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引出话题:老人跌倒了扶还是不扶?为什么有人说 “13亿人扶不起一个跌倒的老人”?引导学生思考道德和德育的问题。

篇10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课程 教学效果 评价 

随着高校心理事件的激增,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根据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并以此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而是要落实到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上,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体验性、实践性、互动性很强的课程,这也造成了该课程的教法、学法及教学组织存在诸多争议。故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及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同时,它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和团体动力学的有关原理,把抽象的心理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课堂体验所得向生活情境迁移,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具有应用性特点。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实施活动化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的互动性与开放性,强调以活动课程的形式组织实施课程内容。通过各种各样亲身参与的活动,学生能够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悟、体验和反思,进而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情感与行动重新考察,并以更深刻的方式重建经验和重新解释,提升自我感和价值感,不断内化那些经过活动中的交互作用而培植的观点,最终达成人格和谐发展之目标[2]。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教学组织预设生成化的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学科领域,要服从学科课程的目标,具有学科课程的计划性、系统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备课,形成预设式的教学安排。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以传递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为宗旨,而是强调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验、分享,所以教学安排并不严格地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利用学生互动分享的生成性资源组织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自我觉察、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是一个预设生成式的教学安排,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借助于现实活动而协作的过程。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师生关系平等协作化的特点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尊重的关系有助于课堂形成安全的气氛,促进学生产生新的体验和感受,实现不合理认知和行为的转化,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后现代课程理念也强调教师与学生是学习社区里平等的成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运作应贯穿一个基本原则:师生双方在民主平等上的协作。随着课程的进展,师生关系愈加融洽,双方的协作也不断地向纵深发展[2]。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法的探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它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的内化和各种心理调控技能的完善。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和抽象的理论,而是把学生引导到心理健康知识的真正应用上[3]。具体的教学方法可归纳为: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中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因此在选取案例时力求选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最关注、最渴望解决的问题,综合成典型案例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做出小结,并将有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浓缩进去,传授给学生。概括起来,此方法的操作程序是:案例导入——思考讨论——总结提高。 

2.团体心理辅导法 

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是一个借助于成

员之间的互动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学习过程。它非常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改善,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它可以通过团体成员的自我体验,成员间的相互分享,改变其行为模式,达到使团体成员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民主参与性原则。教师作为团体的领导者和团体成员之间是平等、尊重的关系,应使团体保持一种安全、信任的基调。(2)活动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团体目标,选择设计团体活动,诱发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3)潜力开发原则。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启发,激励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相信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4)灵活性原则。教师课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理论、技术、团体程序等,取得辅导效果的最大化。 

3.心理测试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讲授内容插入心理自测量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教师应注意心理测试的指导语和对测试结果的解释。例如,在讲自我意识这一章时,教师可采用自尊量表评定学生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在施测前教师应给学生科学的指导语,说明测试的结果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在对结果解释时,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自尊在心理学上的界定,以免学生受日常生活观念的影响而误解了其科学含义,说明测试只是帮助自己进行自我认识和问题评估的工具,学生应结合自己平时的行为表现去思考,而不能根据结果随意给自己贴标签。

4.行为训练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行为训练为核心使学生有效地实现从知到行的转换。行为训练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4]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从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可将行为训练的总目标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子目标行为,并且从较容易训练的子目标行为开始,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吸纳复杂的目标行为的学习。(2)示范性原则。为了避免学生在行为训练时获得负性经验,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行为示范,供学生模仿。(3)及时强化的原则。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适应性行为给予及时地肯定和认可,以增进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呈现的可能性。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学法的探索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教学本身要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学生如何将课堂习得经验转化为日常行为,进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掌握本门课程正确的学法显得尤为重要。本门课程的具体学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 体验 

体验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学生只有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深刻情绪、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故体验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安全、无条件接纳的心理环境,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教学心理相容。同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运用语言艺术,促进学生产生内心体验。 

2.团体讨论 

团体讨论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个技术,它是指团体成员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发表各自的意见,并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时修正自己原来的看法,互相进行合作、深入的探讨。团体讨论的目的不在于讨论之后的结论,而在于借助讨论过程促使成员充分地参与。它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知自己的和他人立场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理性的思考问题并做出有效选择,这对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学法。教师在团体讨论中应注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意见不予批评,使学生自始自终保持轻松自由的心态。 

3.课外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要以教材为基础。通过课堂专题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但任何教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进行弥补,这是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讲授内容,为学生提供心理学书籍杂志、心理电影、心理学网站。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更容易帮助学生体验、学习、接受课堂学习的知识和理论,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探索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最终目的,所以该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仅是检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更多的是关注学生

所学的知识能否促进其心理认知的发展、心理品质的提升和心理问题的矫治。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课程功能的落实。鉴于此,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及学习内容,我们建立了如下的评价目标:(1)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2)能力方面:掌握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自信心培养等方面的技能,能够对自身状况和问题有所了解,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及负性情绪,维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3)心理素质方面: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观点,并能将其与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该课程的评价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平时的练习作业进行评定,着重分析学生各章节知识的内化程度。终结性评价指期末测试,通常以案例分析、影评或开放式问卷的形式进行,旨在鼓励学生超越教材,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认真的总结、反思,并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要求及具体目标的达成情况,寻找差距,分析原因,真正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名询.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全书[m].北京: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 

[2]程迪.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j].2005,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