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3 22:29:4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国土资源信息化,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只有将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以及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才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发展。国土资源是一个物质基础,我们必须合理、科学利用,在利用的同时,还要保护、治理好,以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土资源管理建设在国家建设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1、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工作的紧迫性
要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显得极其重要,我们在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许多问题:总耕地面积在缩小,土地资源面临着严峻考验,资源缺乏等问题。因此,我们要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作指导,严格制定科学的环境资源发展战略。信息化作为促进国土资源高效管理、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的重要手段,是做好新形势下国土资源工作的必然选择。综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科研单位、商业软件机构,都把国土资源管理软件开发应用的重点放在了城镇国土资源管理上,这是个好的趋势,也是国土资源现代化管理的一个好局面。
2、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现状
国土资源信息化就是在国土资源部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等各项工作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各类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土资源信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的作用,加速实现土地、地矿、海洋、测绘等领域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进程。通过各类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完成各类国土资源资料和数据的快速交换、储存、加工和使用,使得以往几乎无法想像的各类信息资源的集成和分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得以实现,从而产生认识上的飞跃;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将极大地提高国土资源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并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全社会共享。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仍旧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2.1、基层管理体制权责不明
我国行政管理整体都面临着体制上的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加深以及体制的落实,国土资源管理从基层进行着改变,目前我国的基层管理主要采用了双重领导的管理模式,在机构以及职能上相对简单,因此其管理权限仅仅针对在农村从事国土资源的管理事务的工作人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很多基层的管理工作人员并非公务员,虽然其工资仍旧属于基层国土所的财政预算范围中,但是管理执法的经费以及人员福利没有丝毫保障,这就会产生管理上的权责混乱问题。
2.2、基层执法力度不足
作为基层行政管理部门,国土资源管理单位应当履行自己的职责,对违法乱纪现象予以及时制止,通过法律赋予的权力从基层工作中将土地滥用现象扼杀在摇篮里。但在这方面相关的基层管理单位做的还十分不足,基层的国土资源管理是最贴近实际的土地资源应用的,从这一点来说,基层管理工作就是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基本保障。但是实际上基层单位在管理工作上的执法力度远远无法维护正常的资源利用秩序,由此带来的后果则是屡禁不止的滥用行为,以及大量流失的国土资源。基层管理工作人员保护意识淡薄,领导滥用权力谋取私利,工作人员的管理素养不足都是导致执法不严的主要原因。应当以身作则的领导班子反而受到利益的驱使中饱私囊,借助职位便利对某些个人、企业打开方便之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流失;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又不足,审批惩罚措施实施不良,同样在执法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并且权责不明晰,混乱的执法和工作使得基层国土资源的管理单位不足以产生相应的威信,影响了执法工作开展,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后果。
2.3、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已经出台了很多的管理措施,在土地资源管理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实际法律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只考虑到自身利益和地方利益,没有按照国家法律制度执行,使国家土地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制度不能有效落实。
3、稳步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3.1、重视宣传和引导,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创造条件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这就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提高认识,重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首先,应该成立能够引导信息化建设的领导班子,负责信息化建设相关事宜,同时领导班子应充分研究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加快相关制度和共享政策等的制定,并逐步完善信息化建设体系,为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领导班子要做好各方面调研,提高信息化建设决策的科学性,要认真分析当前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题,并通过科学决策来解决这些问题和难题;再次,领导班子要注重在国土资源部门加强宣传教育,要在国土资源内部深入普及信息技术知识,让相关人员充分认识,了解并能够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这样才能为其信息化建设做好铺垫。
3.2、完善监管控制与保障体系
科学资源管理,要规范和整顿国土资源开发的市场管理秩序,继续完善高效管理体制,严格依法行政,坚持依法办事,把国土资源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加大资源开发及使用的宣传力度,积极推进国家相关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与落实措施,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加强资源管理的执法监督,保障国土资源的科学化。
3.3、 提高执法力度
对于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来说,对于违法乱建和违法开采行为应该加强整治力度,确保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一定要端正执法态度,不暴力执法,依照法律程序履行相关执法工作,全面排查、严格整治,确保我国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确保我国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
3.4、加强人才培养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需要优秀的人才来维护,促进信息化建设的稳定发展。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具有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了解计算机操作和网络技术,才能够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高效发展。所以国土资源部门应该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注重与各高校的合作,培养更多的人才,促进信息化建设的稳定发展。
3.5、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技术标准,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
为了规范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加大相关研究,统一技术标准。这样在国土资源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和信息交换以及软件开发等方面才能够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执行,避免重复开发和建设。在统一了技术标准之后,整个国土资源行业才能够按照这个标准实施信息化建设,才能建立科学的电子政务凭条、建立标准的业务模型,才能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可供参考的模板和依据。
结束语
国土资源管理是针对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相关资源而进行的管理行为,对于国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一定要端正工作态度,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健全管理制度和体系,从而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国土资源工作的高效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P285文献标识码: A
1.国土资源信息化目标分析
1.1加强信息化建设基础
加强信息化建设基础是国土资源信息化目标之一,为了此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快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保障国土资源信息系统能够互通互联,实现信息共享的服务,同时制定规范的调用接口,从而使数据能够无缝对接。二是加大投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分别对待的方式,拓宽资金的投入渠道,加大对贫困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从而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三是注重人才的培养。国土资源信息化的技术含量大,建设难度大。各级地方政府应按照“编委给编,财政给钱”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技术人才,从而加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队伍。同时加强对这些人才技术方面的培养,培养出一批精通业务、操作熟练的骨干人才,为国土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同时,成立信息化建设的领导班子,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统筹筹划和财政预算,保障国土资源的信息化建设。
1.2健全运行机制,完善系统功能
一是建立健全的运行机制。按照岗位分工责任制,将责任、权利、和利益相互捆绑的责任机制。二是完善系统功能。围绕国土资源化的工作,在已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技术创新,实现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为各级领导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同时,提高信息化系统的网络防范,建立病毒防御系统确保信息资源能更加安全快捷的为社会经济服务。三是国土资源管理的真正的需求。现如今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个化”同时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土地资源的需求程递进式的上升,而面对地少人多的我们来说,同时土地资源的供给量相对的减缩或者叫紧缺,因此我们所面临的是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双重压力和“两个困难”的局面。为此必须坚持转变管理体制理念、优化管理职能和改变管理的方式,这就需要信息化工作发挥更加有利的催动、支撑和服务作用。四是要看到信息技术发展的长远趋向,现代社会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正在加快飞速发展,以物联网、云电子计算机、移动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新的一代信息技术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发展。五是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超前。要求我们站在更高的领域,不断地拓宽视野,坚持不懈地探索创新,持续地推进信息化的建设。同时也要求我们积极地跟着时展的步伐,不失时机地充分合理利用新一代网络技术和陆海遥感卫星等现代的一些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有效地借助于以物联网、云电子计算机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来以此推进土地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从而提高监管服务的应用水平和相应的能力。
1.3构建共享信息平台
一是建立健全信息化共享平台。通过合理平台的构建,实现资源的共享,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二是充分发挥信息监控系统优势,强化数据管理。将各部门数据实现共享,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源,以免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三是做好信息的。加强国土资源网站建设,充分利用各信息平台,将国土资源信息及时的,以满足社会各界相关人员的需要,从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让信息化发展的技术成为反腐倡廉的预防剂,应用网上审批、 网上监管、网上公开公正,规范权力运行,从而形成不可逾越的网络隔离区域,前移关口,从源头上彻底地整治腐败问题。让信息化成为构建和谐发展和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源泉。借助互联网的强大渗透力和影响力,扩大在线服务领域,转变服务形式,提高公众对网络的参与度,用来增加互联网时代的舆论的影响能力。要想实现信息化的共享,信息化建设无论是在整体规划方面还是在具体实施措施方面, 都比以前的要求更高,难度更深,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必然要与管理制度的设计和改革力度相交融交织、互动,涉及到更深层次的问题。
1.4强化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信息建设的业务指导。上级部门必须加强对基层国土资源信息建设部门的指导并及时解决信息化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的考核制度。将系统建设和应用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对考核结果优秀的部门和个人,应该通过提高他们的工资来鼓励他们,对结果较差的单位和个人,应扣除他们的工资来以儆效尤。加大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社会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迫切要求。而如今,国土资源的管理工作却是非常艰巨的。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必然导致土地的需求量大幅度提高,使得有限的土地的负担日益加重。违法用地、矿产资源乱采滥挖的不法现象屡见不鲜。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的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合理配置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尽快解决。
综合所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就得树立超前的管理体制理念,通过不断地更新、不断的发展,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以此来提高政府本身需要的管理效率。而这些信息明确的告诉我们:高度地重视信息化的建设将必然会成为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宏观措施。实践出真知:如何大力推进和提高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行政能力,有利于正确转变职能,有利于提高土地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此,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否成功,将决定着国土资源管理效果的直接结果。如果没有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国土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就将是水中月,镜中花,让我们可望而不可及;如果没有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也就将无法好好执行对国土资源调查的长远规划、正确管理、及时评价、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职能,也就无法实现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与价值。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不惜余力的强化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措施,为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做出贡献,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促进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
2.结束语
(一)随着数码相机的应用,数码照片越来越多地成为国土资源声像档案的一部分,与传统的纸质照片相比,数码照片具有储存时间长,占用库房空间小,连接方式多,查阅存档快捷和容易修改,便于编辑利用等诸多特点,而纸质照片往往不是数码照片这些特点和优势,因而纸质照片的利用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将室藏的纸质照片档案通过扫描转换成数字图像储存于计算机磁盘或转制成光盘,十分必要。不但不褪色、不变形,可以长期保存,而且一张普通的光盘就能储存上千张照片,既节约耗材又节省了大量的存储空间。
(二)随着国土资源业务的不断拓展,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拍挂的现时性,土地复垦整理现场的论证、施工及验收的持续性,土地执法监察、诉讼案件的现场性等逐步得到强化,要求对这些国土资源业务的开展进行现场拍摄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工作中形成的摄像磁带资料越来越多。因此通过对现场拍摄资料的筛选,将高质量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摄像磁带转制成VCD、DVD光盘加以保存,很有必要,是日后制作专题片、宣传片等运用多媒体开展国土资源宣传活动不可缺少的资料。
(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土系统办公自动化的推广与应用,电子文件的种类、数量将越来越多,因此,通过各类数据库的建立,对电子文件进行“组盘”,即按照一定的规律将相关文件通过拷贝组合到同一磁盘、光盘或磁带等载体上加以保存,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光盘、磁带必将会成为国土资源声像档案的主体。
从以上几点来看,国土资源声像档案信息化建设非常必要,非常迫切,这对提高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水平,服务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意义十分重大。
二、目前国土资源声像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和认识不到位。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数码摄影、摄像等档案资料的收集不够重视,有些单位和部门只把这些数码摄影、摄像资料作为宣传的工具,个人的爱好,往往在使用后由于内存有限,对照片、影像资料不管有无价值,随意将其删除,或作为私有资料保存起来,造成大量国土资源声像资料的流失。
(二)管理硬件配备不齐全。数据库的建立和利用,数码摄影、摄像资料的制作和调阅,都要依靠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才具有生命力,从制作、处理到归档等全部声像档案的管理活动都必须借助于计算机及相关设备才能实现,离开了这些现代化设备,管理活动便无从谈起。但目前国土资源系统有些单位和部门对声像档案管理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设备老化陈旧、配备不全,使国土资源声像资料的归档、存储处于尴尬的境地。
(三)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数码档案信息具有易改性和与载体的可分离性,容易在计算机中进行增删、修改或改变储存空间等操作,且很难留下痕迹。特别是对一些照片、文字信息与载体分离后(进行复制),如果原来照片没有备份,就很难辨其真伪。因此,对数码档案信息的管理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来加以规范,进行制约。但目前国土系统在这方面的管理制度还不很完善,有的甚至就没有,使得国土资源声像档案信息管理无章可循。
(四)管理人员的素质急待提高。面对国土系统声像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新要求,管理人员的素质达不到管理的要求,有的对数字信息化管理缺乏必要的了解,工作中感到束手无策;有的对计算机、刻录机及相关应用软件掌握不够熟悉,总认为操作比较复杂;甚至有的干脆放任自流、不管不问,造成声像档案信息的大量流失。
以上存在的问题普遍存在于国土系统各单位和部门,这应当引起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三、提高国土资源声像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强化声像档案收集的宣传和协调。做好国土资源声像档案的管理工作,离不开各单位、各部门的支持和协作。因此,我们在声像资料的收集过程中,既要认真做好档案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广大工作人员真正认识到声像档案对国土资源事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各自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又要理顺档案管理机构与各档案生成单位和部门的关系,明确职责,加强指导,形成声像档案的收集、积累、归档的有序工作格局。
(二)订声像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机构应明确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形成的照片、录像和数据库等光盘、磁盘纳入归档范围,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到各单位和部门的工作职责中,以完善的制度来保证这一新的载体形式的档案得到妥善管理。具体应做到四个明确:1、明确专人负责声像档案资料的收集、鉴定和归档。2、明确声像档案资料的归档、鉴定和验收的检测标准,包括记录格式、编号、说明等内容。3、明确声像档案储存的基本要求。一般要将鉴定过的照片、录像资料和电了文件等拷贝到耐久性的载体(如光盘),一般一式二份,一份封存保管,一份供查阅利用。4、明确光盘的标识内容。包括载体编号、题名、保管期限等。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工作水平不仅对利用国土资源有较大影响,还对部门自身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快速发展的经济与社会离不开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国土资源合理的、有效的利用必须要依赖信息化管理,以弱化区域差异,平衡利用土地资源。所以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是重要课题。
一、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党的十将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以及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作为重要的世界发展趋势,而国土资源管理也顺势进入到重要的信息化建设推进时期。这就需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严格按照党的重要指导方针,不仅要统一领导、统一标准,还要统筹规划、共享信息,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坚持目标明确、责任落实,严格遵循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客观规律,既要开放信息服务,又要保证信息安全,以便从整体上推进信息化管理,带动国土资源管理走上科学化以及现代化的道路。信息化管理能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大大减少重复劳动,在省时省力的基础上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是一种快速、便捷、高效的管理模式,是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是电子政务得以快速发展的具体内容和迫切要求,更是发展经济与信息事业的内在推动力,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至关重要且刻不容缓。
二、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举措
(一)促进业务主流程信息化。将土地业务流程理顺是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只是在整合、重组土地业务主流程时要打破传统以部门为界限的开发方式,选择围绕信息流这一主线加强系统建设,对现有土地业务加以分析,整理土地业务办理流程,建立最优的业务模式,以便共享信息,整体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要针对国土资源管理实际进一步明确分工,建设有关主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如可凭借先进的网络技术以及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对计算机调查评价辅助系统加以开发和利用,围绕数据流这一主线构建全新的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体系。又如针对国土资源管理的社会化信息服务,则可利用网络、大屏幕、光盘、电子阅览室、触摸屏等形式直观、方便、快捷地国土资源信息,促进业务的信息化。
(二)加快建O数据库的步伐。建设数据库是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因为收集、整理国土资源的基础数据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前提。国土资源数据不仅时空性强,且规模庞大,涉及多个时间与空间尺度,而更新及时、上下一致、真实客观的国土资源数据是落实最严格国土资源管理制度、保护制度以及加强国土资源监管的重要信息基础。过去附属于各个主题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是封闭的、分散的、垄断的,无法满足即时、大规模共享国土资源数据的要求,务必要重新建立国土资源数据管理模式,通过大型的数据采集项目建立起有关国土资源的全新数据库,集中存储与测绘、土地、地矿等相关的基础数据,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建立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共享基础地理信息、基础土地及地矿数据等。另外,对过去国土资源管理所生成的数据库资料应实施标准化整理,形成能通过计算机识别的国土资源数字化资料,坚持健全国土资源管理的数据库,更有效地收集、整理基础数据资料,加快数据库建设部分,推动信息化管理进程。
(三)完善公众管理监督渠道。政府相关部门要及时在互联网上国土资源信息,以便公众能及时了解信息,同时引导公众自觉参与到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环节,加强信息反馈,大胆检举甚至是控告破坏国土资源或浪费国土资源的行为;检举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失职行为、不作为行为,鼓励社会大众通过电子信件或电话等渠道发表自己的看法、建议,并针对公众参与行为实施一定的奖励措施,全面调动公众参与国土资源管理、参与国土资源监督的主观能动性;面向全社会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大前提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向公众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依托信息化管理加深公众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了解,并争取他们的支持,最大限度发挥国土资源的公益性作用、基础性作用。
(四)须重视智能化建设工程。智能化建设工程实际上是针对专业技术实施信息化再造,特别是采取信息化手段增强专业技术能力。而国土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或辅助完成专业技术工作,如计算机自动测算土地的价格,或自动选定工程项目的地址,或自动对比并优选决策方案等。智能化工程建设涵盖了国土资源管理的多种技术形态,基于地理信息系统、采用空间分析方法,辅助解决大量技术分析问题,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系统仿真技术等支持智能化工程建设,提升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三、结语
国土资源是人们生存及发展的必备物质基础,国土资源管理的改革与创新迫切需要全面普及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升级信息化管理体系,而该目标的实现需要集体智慧,需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采取信息化手段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从而推动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1 引言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金土工程一期建设的通知》指出,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建立覆盖国土资源管理的主要业务,贯穿上下的政务信息系统,形成“天上看,地下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全面提高国土资源管理与服务水平,促进国土资源工作的高效管理、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程已经成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
2 市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现状
目前,市级国土资源信息化机构都刚成立不久,两方面问题急需解决。一是技术人才方面很缺乏,对于刚刚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网络来说。管理和维护将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二是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资不足,计算机设备配置上有待改善。
3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浅析
合理、有效地进行信息化建设成为在信息时代提高企业、政府部门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信息化为各个行业的管理、分析、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国土资源管理行业已经加入到了信息化建设的大军之中,国土资源行业正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国土资源信息化有以下特点:
国土资源行业是一个信息密集的行业,国土资源工作的过程主要是一个信息生产和维护的过程,作为信息化的主体,收集、整合和有效利用现有数据信息成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包括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国土资源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就是要开发一系列用于辅助业务办公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
下面简要地从机构建设、网络设施建设、人才引进及培训、方案制定过程介绍一下本溪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3.1机构建设
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设立国土资源信息管理机构,成立信息中心。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市(县)信息资源统一管理,建立专项数据库,负责三级网络建设和管理,负责矿业权和土地使用权审批和监控系统管理,行政执法动态监测系统及国土资源网上交易系统管理。
3.2网络设施建设
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网络,省、市、县三级网络系统建设是实现国土资源各级业务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工作,是构建综合协同办公系统的重要工程,对于形成申报、审查、审批和供应于一体的三级网络运行体系,促进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高效管理,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具有重要作用。在网络畅通的情况下。首先开始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系统的运行,下一步还要开展耕保系统软件、建设项目预审系统、地籍规划系统、矿产资源编号报批系统、城镇1:500地籍图应用系统,以及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信息化建设工程必须精算,通过精算可以为国家节省大量资金,节省的资金可作为完善提高信息化工作所需要的其他设备和软件等。精算后要由政府控购采购办具体办理招投标业务。
信息化建设工程最好是分批分段进行,这样能前后照应,互相兼顾,互相补充完善,有利于信息化工作有条不紊、步步为营、稳妥地向前发展。
3.3引进专业人才,开展信息化技术培训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科技含量高、任务重,开展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有相应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确保系统安装、维修、信息录入、软件开发和网络安全工作的需要,保证信息化工作的正常运转。
例如:本溪市国土资源局为配合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将信息中心纳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求信息中心要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引进技术和人才,更好地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具体计划是:
(1)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的成果组要有信息中心参加;
(2)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要和信息中心合作办公,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要在局内抽调懂土地业务的骨干和国土资源局外借调懂计算机、网络管理和测绘的专业人员,组成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
(3)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仪器设备的引进,包括各种软件的应用,不能和信息中心重复:
同时。本溪市也对执法监察工作做了具体部署,按照国家、省的联网应用要求,推广应用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管理系统。对广大应用人员就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管理中的违法案件综合统计、查处,以及卫星数据汇总等操作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培训,使我市的执法监察管理队伍能够熟练地运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管理系统软件。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应用计算机管理各类违法案件,进一步促进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和信息化建设工作。
3.4构建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
(1)基础建设
①开通省、市、县三级网络;
网络是先行,网络是依靠,没有信息网络的支持,信息化即是空谈,网络建设的程度直接决定着信息共享的程度,信息共享程度直接决定着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②进行必备设备采购;
③建立办公自动化(OA)流转系统;
④网上办公试运行;
⑤进行县区级的视频会议系统建设。
(2)完善管理工作体系
①全面收集、整理基础数据,包括:全市地形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等;
②建立全市国土资源数据中心;
③在三级网络上应用执法监察、耕地保护、矿产开发等各种系统软件;
④正式开展网上报批工作;
首先来说,国土资源档案是比较复杂且分散的,我们要把握重点事项来分析,真正使国土资源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得以呈现,另外要根据目前的现实状况,对创新技术的运用进行提升,从而推动县级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的建设。
一、县级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研究
由于县级国土资源档案的各项数据比较复杂,在进行统计与建设过程中,就需要对其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有效捕捉,真正将各个事项都进行有效联系,才能在内部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但是目前来看,我国县级政府并没有真正重视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因此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
(一)缺乏信息化专业技术的高级人才
在县级政府内部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将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完善建设进行中长期规划,内部没有专门的机构对该类人才进行引进、指导及培训,在人才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尤其是在内部数据的网络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新形势下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时,不能更好地规划,在研究分析过程中,也就不能找到突破口。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档案数据的整合是存在问题的,而在处理过程中,就会有更多的困难存在,在进行长期的建设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对大型的建设项目用地过程中,不能清楚所有地块的各种用地情况,例如该用地是否已有批文,权属是否清晰等。
(二)资金投入的不足
在资金投入方面,由于各县区的发展不平衡也导致各地的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不一致,有些较发达的县区政府在该方面投入较大,其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大部分的档案数据都能通过系统进行有效地调用及管理,而欠发达地区或对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的县区,由于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为落后,仍然沿用最原始的纸质档案进行管理,无法跟得上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步伐。
(三)内部管理系统的滞后
对于内部管理事项来说,县级政府仍是较为滞后的,没有进行有效的内部管理建设,经过建设与研究分析过程中主导事项的延伸发展,就会有更多的不良事件暴漏出来,不能真正从根本上进行有效解决,在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因土地数据的多样性、复杂性使得国土资源档案的管理存在一定的混乱,在全面的使用过程中,就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不利于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提升。
二、县级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整改办法研究
对于以上提出的不足,如果进行全面的整改,在技术与能力上进行不断提升,财政投入上能够稳步增长,那么完全有可能从根本上对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众多困难及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一)加大对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及培训力度
加大对县级信息化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并对他们进行周期性的培训,使他们真正对国土的各项业务、各种信息能清楚认识,在进行科学的管理过程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进行创新延伸过程中,一边进行管理,一边进行分析,从各项数据中找到问题的所在,争取将内部的项目用地安排与建设事项的创新研究进行综合利用,将突发事件中的问题目标认识清楚,将整体性的建设事项进行研究分析,捕捉到可以进行分析的建设意见的提升原则,真正将领导与干部职工共同关心的事项进行分析,使政府对土地的利用及建设规划水平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真正将内部与外部建设性的建议进行整合运用,使管理事项变得简单易懂,使数据的自动生成与完善实施水平能够不断改进,从而提高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
(二)加大资金的投入
县级政府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及财政能力,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资金投入规划,国土部门也应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投入至信息化建设中,以确保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不脱节、不停滞,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系统,从而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稳步向前发展。
(三)加强内部管理系统的建设
县级政府在进行对内部机构与外部社会机构的联合建设过程中,应该把握重点事项的研究,将不同程度的建设标准进行有效研究,使内部的管理与外部的建设能够不断得到加强,真正将社会发展与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有效联系,捕捉较好的建设技术运用,将结构内部的人员、数据、计算机系统进行有效地规划,使完整的体系得以科学建设,使整体性的建议得以运用,在进行对外部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多听取群众的意见,真正将一些重点的建设事项进行科学地规划,把握较为精准的建设方法,使土地能够进行合理地分配、全面地建设,并且要做好长期的建设打算,使机构内部的资金运用事项能够充分得到重视,将人员的经济投资力度进行完善提升,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将实施的力度落实到实处,使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建设进行结合,使内部的管理与外部的规划进行联系,捕捉到较好的整改建议,在对将来的实施建设规划中进行有效突破,从而提高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水平。
三、县级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创新实施
进行全面的创新技术运用,要将网络一体化与电子政务系统进行有效结合,真正对系统性的技术进行有效地建设。
(一)科学规划的实施方案研究
对县级国土资源的各项信息进行系统建设实施,真正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效结合,对档案的数据整合、组织方法、实施手段进行全面创新的运行,创造出更加突出的工作效果;将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全面提升,以便在查询上更加快捷便利,运用上更加简单有效。
(二)建立中长期的规划目标
在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建立中长期的规划目标,这就要求我们需建立较高的信息平台,将全部信息进行捕捉分析,真正将自身的审核标准进行有效监督实施,对内部的建设与外部的建设事项进行连接,政府方面在发现外部的建设事项有缺陷时,就要进行及时地关注分析,将较好的建设数据进行有效研究,并且根据网络建设中的数据作出正确地判定,将各项建设数据进行有效对比,使其能够为建设事项中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有效建议的分析,使建设能够得到优良的控制,并且进行创新性的自主研究,使建设事项能够更加完善。随着国土资源事业的高速发展,档案资料较为繁杂,没有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力量是很难对国土资源档案进行管理及检索的,因此必须将档案资料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逐步达到系统化的水平。
总结:
对县级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发现里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就是表现在没有技术人才做支撑、没有财政资金做后盾、没有创新机构做辅助,根据这些不足,提出较好的建议及改进措施,使其能够真正将内部与外部的发展进行结合,不断推进和加强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何永进,章继华.论农业信息化与农村全面小康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9(8)
国土资源的信息化是国土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前提。但是,国土资源信息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资金的问题,而目前各国的资金来源都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因此,研究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政府投资问题十分必要。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投资的标准不尽合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重大工程,而不是某个地区的发展问题。因为我国具有的大国特征及自然地理分布特征,同时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使得各地区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不同地区受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其信息化建设的难易程度不同,需要的资金投入量也不同,而政府在投资标准上考虑这方面因素不足,往往缺乏具体的调研,而是在理论上应用一刀切的方法,造成了各地区的不公平。目前,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存在着纵向和横向上不同程度上的发展失衡,就其原因,政府投资标准不合理、不科学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2、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的政府投资管理活动,不仅是国家政策的扶持,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尤其是既懂得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知识又通晓政府投资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参与。政府投资才能在论证上、决策上、实施上、监督上做到投资有的放矢。但是,目前,我国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主管资金的工作技术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不能根据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进而出现建设进程滞后,建设失误较多的局面。电子政务建设相对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计算机应用知识还没有在公务员队伍中普及,相关系统得不到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队伍还不能满足发展要求,在县(市)一级尤为突出,存在人才严重匮乏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使得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技术队伍不够稳定,造成技术人才流失,给工作带来困难。
3、政府投资缺乏长效机制。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核心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需要稳定的资金后盾,没有足够的资金,很多的信息化设施将处于停滞和瘫痪状态。同时,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稳定、长效的资金投入机制作为保障。但是,目前我们国家由于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上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的原因,造成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出现不同程度的资金断流和后续性不足的现象。
4、政府投资规模大、效率低。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政府投资超标准、超规模的现象突出。由于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不充分,为了追求部门利益最大化,造成了“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十分严重。2005年国家审计署对国土资源部进行审查时就发现了比较多的重复申报、重复审批、经费浪费的现象。而且,因为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出现违反基本建设程序,仍存在“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项目,进而造成政府投资的规模大、效率低。实际上政府预算内投资在整个社会投资中的比重大大降低,并不意味着全部政府投资在整个社会投资中的比重同比例降低,因为进入转轨时期以后,政府投资的方式也多样化了。政府不仅有预算内投资,还有预算外投资,有中央政府投资,还有地方政府投资,有由政府直接以财政支出的方式实现的投资,更有政府以计划分配银行借贷资金的方式通过国有企业来实现的投资。但是,政府投资盲目决策、体制性重复建设、规模大、效率低的症状是影响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同时,我国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政府投资管理,一直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在法律法规设计和专门的监督机构建立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
二、优化政府投资促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1、科学的投资标准保障。由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资金的投入标准,不能搞一刀切,细化投资标准,提高政府资金的利用率。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如我国的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其信息化程度受政府投资的影响很大,政府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倾斜的落后地区给与更多的关注。
2、合理的人才结构保障。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有一支技术过硬的建设队伍,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高度重视和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可以采取本部门培养和高校引进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用人制度和激励机制,吸纳和稳定高素质的人才,做到“选好人和用好人”。加大信息技术培训与交流的力度,提高广大公务员和系统开发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为保障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3、宽泛的投资渠道保障。同市场失灵一样,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其能力限度,一段时期也会出现资金不足,这就要求政府应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使其形成多渠道、多元化和多样性,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从而减轻政府的压力。政府投资作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不能也不可能完成信息化的所有资金要求,尤其是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府资金必定有限,必然需要社会的一定支持,特别是一些可以交给市场和社会来处理的信息化问题,应该尽量的用社会的资金作为支撑。如通过签约外包的方式向社会中企业进行转让,使更多的优秀企业有机会参与公共物品的提供,政府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方向,做出指导。
4、完善的监督机制保障。投资范围的界定并不是政府简单的划分出条条框框,而是在明确了投资领域和范围之后,相应的要建立起监督机制,对政府投资行为是否遵守所规定的界定,是否越位或缺位,是否随意的批放投资项目,是否仍然对资金无序管理。监督机制可以是各方面的联合行为。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强力渗透,无疑对人力资源及其管理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此,人力资源管理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模式作为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和思维方式的一种创新,它突出体现了团队协作的精神,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效率,近年来受到我国企事业及机关单位的欢迎和推广。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进行交流与探讨。
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一系列变革,为此,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已势在必行。这是因为:首先,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我们实现现代化办公的需要。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由以纸、笔为主体,到以电话、传真、打字机为主体,其效率都较低。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及其网络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主要劳动工具,不论是人员培训、岗位分析、招聘和录用资料的处理,还是面谈、笔试、绩效评估,计算机在国土资源系统的应用都很普遍。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使系统内的员工和领导前所未有地相互连接到一起。一方面,高层管理者可以做到向全体员工即时信息、实施在线培训和交流,员工也享有前所未有的相互交流信息的权力。另一方面,网络使得员工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工作及团队合作,加快办公现代化、自动化的进程。其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还是我们各单位深层次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单位员工个人的知识、才能、经验和抱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重要。而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十项全能,这就要求员工重视相互交流、学习,重视依赖彼此的长处完成共同的任务。例如,我们国土资源系统建立自己的网络并与因特网互联,就有可能穿越时空利用单位内外部的人力资源解决好这一问题,从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增加人力资源组织有更多的柔性,增强单位或部门的竞争力或适应性。如今,跨职能部门工作的高效团队出现也就充分印让了这一点。而国土资源系统作为国家土地矿产资源管理的重要部门,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二、国土资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国土资源系统人事劳动部担负着各单位机构设置和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和技师的评聘、劳动组织管理、本单位工资、奖励基金和津贴的归口管理,职工继续教育和新进职工岗前教育的归口管理,职工奖惩管理和劳动人事方面的经济责任制考核,本单位社会保险的归口管理,以及相关人力资源的统计、规划、分析、预测等工作。原有的人事管理系统突出表现在以手工方式和人事档案信息的静态管理、分散管理为主,这种传统的人事管理软件已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而且系统本身存在许多缺陷,涉及的面也只局限在人事档案的简单统计及工资奖金的管理。其中,很多管理系统由于开发时不够成熟,存在系统故障率高,实用性差的缺陷,由于缺乏维护,部分功能已经瘫痪。加上各项目劳动人事数据由各家自行管理,存在数据散乱、共享性差,集成化程度低的缺点,造成了数据格式、报表格式的多样性和操作上的复杂性,不利于纵向、横向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远远没有发挥出已有的计算机网络的作用,不符合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要求。
三、加强国土资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帮助国土资源系统各单位准确掌握本单位有多少人、发多少钱、缴多少费,能够适应人力资源管理对信息的及时、精确、有效的要求,能够实现人力资源共享,能够减轻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利于单位制订人力资源规划,更好地贯彻落实企业发展目标。针对当前国土资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笔者认为加强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应着手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精心组织与合理安排
一方面我们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难度要有足够的估计,对建设过程、模式的认识要统一,在应用软件的开发和使用过程中,开发人员与实际操作人员要有效沟通和协调。另一方面,作为本单位领导,应充分重视并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根据国土资源系统目前的实际,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应以先进的管理思想为载体,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提升本单位“以人为本”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应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构建完全开放性的应用平台,通过不同的权限设置来实现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有效整合当前最流行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通过软件应用贯彻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运作之中。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面向网络,采用大型、通用性好的Oracle9i数据库机制。充分考虑系统在实现国土资源系统人力资源现代化管理方面的需要,保证数据库结构的统一性和相对独立性,以及数据在传输时的绝对安全性。
2.根据用户业务需求和功能要求,采用B/S与C/S相结合的体系结构,充分考虑用户利益,保证浏览查询者方便操作,系统更新简单,维护简单灵活,易于操作。
3.坚持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提供灵活的建库机制。系统在信息指标、信息代码等方面遵循国家信息标准,保证数据的规范性、统一性;同时提供多种数据转换接口,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其他数据库类型的成功转换。
4.提供灵活、易操作的业务管理功能,实现人事业务职能化管理与基础信息管理的有机结合。
5.提供用于输入的列表、模板组件和用于输出的报表组件,使系统直观,操作性好。
6.为适应人事管理工作需要,提供安全的用户权限管理机制。
7.灵活的数据导人导出及强大的图表分析统计功能。
(二)根据实际需求,科学规划和设计信息系统
国土资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是方方面面的,因此,系统的设计务必灵活、方便、周到。在选择应用软件开发合作伙伴时,不宜迷信有关现成的软件,建议事先应该有整体的设计思路。在硬件投入上,应及时到位。当然,如果经费有限,可根据实际需要的轻重缓急,在满足最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分步实施,逐步完善。
就当前国土资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而言,我们可采用eHR(电子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即把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为单位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的网络系统,使人员管理流程电子化。提高效率是eHR的根本目的,而电子化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一方面,eHR可以缩短管理周期,减少HR工作流程的重复操作,使工作流程自动化,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扰因素;另一方面,eHR可以使HR部门从提供简单的HR信息转变为提供HR知识和解决方案,可以随时随地向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还可以建立支持HR部门积累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体系。基于这一思路,我们可将国土资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对象分解为最基本的5个元素:人员、团队、职务、职务簇、关联。通过这5个元素的不同组合,最终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在五大元素的基础上,再根据数据管理、流程管理、工具管理、战略管理的顺序逐层开发,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对象从基础层到战略层全面深入的管理。
(三)注重基础工作,进行业务流程再造
基础工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重要内容,将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成败。而就当前国土资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基础工作来说,主要包括有几个方面:
1.人事综合档案管理。人员基本信息管理,即实现对人员基本信息库的增、删、改操作及人员基本信息库的导入与导出,并能实现对人员有关基本信息的综合查询及打印功能。
人员统计分析管理:实现人员档案库中所有人员按特种类别进行的综合统计分析,并能以形象的图表格式显示。
人员变动数据库管理:当员工的基本信息发生改变时,此时由人员基本信息库动态生成人员变动数据库及离退休人员管理数据库。
2.综合业务管理。新进员工管理:实现对系统内各单位所有新进人员包括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等,个人基本信息和上岗前学习培训情况及上岗工作分配情况的有关信息管理。
员工内调管理:实现对系统内所有内调人员调动前后的基本信息管理,并对职工基本信息库进行及时更新。
职工离退管理:实现对在职人员的离退变更管理及离退通知单的打印.并实现离退人员的基本信息向离退休库的自动转换。
人事调动统计管理:按年度汇总统计职工变动情况,为人力资源统计分析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便于上层领导随时掌握。
技能鉴定管理:实现对所有参加技能鉴定人员的相关政策查询,网上报名、资格审查、成绩等功能,并能实现对相关内容的打印功能。
3.离退休管理:包括离退部门及离退类别数据字典维护,实现对企业内部:离退人员基本信息及工资相关信息的维护、查询及统计,并实现数据的导入和导出。
4.工资奖金管理。工资变动管理:实现对全局岗位工资及非岗位工资的变动通知管理,并实现变动通知单的打印及数据的导入导出功能。
月工资管理:实现系统内各单位月工资的统计汇总及打印。
月奖管理:实现对系统内各单位各有关部门月奖的核算及部门发放通知单的打印,并实现月奖汇总管理及数据的导入导出功能。
一次性奖管理:实现系统内各单位一次性奖金的发放及统计汇总,并实现一次性奖金发放通知单的打印及数据的导入导出功能。
经济责任制奖管理:实现系统内各单位经济责任制奖金的发放及统计汇总,并实现经济责任制奖金发放通知单的打印及数据的导入导出功能。
零星奖管理:实现系统内各单位零星奖的发放及统计汇总,并实现零星奖发放通知单的打印及数据的导入导出功能。
奖金汇总管理:可灵活按用户的汇总时间要求对系统内各单位或部门发放奖金情况进行统计汇总管理,并实现报表的打印及数据的导入导出功能。
5.系统维护,即主要包括用户口令权限设置、系统数据字典、平均工资设置及年工资数据维护。人力资源中的每项数据都关系到每个人的人事档案信息,为了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系统必须有严格的权限控制,系统管理员可根据业务性质分配权限,各授权用户只能在授权范围内对每个字段或每个模块进行数据录入、查询及修改。严格的权限控制确保了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值得强调的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模式应符合劳动人事部的功能需求并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先进的管理理念来设计和开发,首先应关注“员工信息”和“职务职能”两个最基础的数据管理,在数据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再遵循人力资源自身的业务特征和管理逻辑。依据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构建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并借助这个平台,通过“组织管理”和“员工管理”两种最主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
当然,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而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坚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构建适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人力资源的潜能。
[参考文献]
[1]王宏.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自助服务[J].有色金属工业,2005,(9).
中图分类号:G270 文献标识码:A
国土资源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管理体制革新的必然要求,由于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以人工为主,纸质资源管理。而现代信息化管理模式要求资源管理的数字化和计算机化,给传统的管理模式带来很大的冲击,这也必然导致国土资源图书馆管理工作面临很大的挑战。但是,在挑战中也是推动我国国土资源图书管理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机遇,是发挥图书馆作用的重要机会。所以,作为一名管理者,应该明确当前形势,抓住机遇,寻求发展,为进一步优化国土资源图书管理管理信息化体系,积极献计献策。
1国土资源图书档案管理是国土资源图书馆建设的核心
书籍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传承知识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的发挥书籍的作用,实现文化的传递和继承、发扬,人类创造图书,以图书馆为载体实现文化传播。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土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物质载体,既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平台,也是人类关于自然探索和社会经济发展探索的知识结合体和发展体,是人类既有知识和发展的核心部分。国土资源图书馆作为社会知识库的一部分,是社会的基础资料,也包括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图书的历史记录、工作总结和计划编制等。对于国土资料图书馆的有效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信息化时代对国土资源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挑战
2.1信息共享挑战
信息化发展让人们接收信息的途径和手段也逐渐增多,给传统的图书馆信息传递模式带来很大的冲击,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国土资源图书馆的基本特征,而当前资料信息主要以传统的图书馆档案管理为主,无法更大范围内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2.2服务效率挑战
服务效率主要是由于传统的信息管理无法互通网络,图书馆信息化之后,在广域网下,人们能充分传播和共享,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还能提供电子阅览室等,能满足各类用户的常规需求,而且更加便于读者阅读,深受人们的青睐。所以,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需要进一步加快步伐,以提高服务效率。
3国土资源图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及方法
3.1国土资源图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信息化建设中的重点是以图书馆档案的电子化和数字化以及网络化为基础,构建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基础是图书馆档案资料,是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和电子阅览系统等共同构成的。这些都是现代档案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工作。
3.2国土资源图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
信息化建设应该从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和管理模式等各方入手,明确创新和建设主体,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用现代管理理念指导自身的实践。从而通过不断的创新,打破传统、常规的管理模式,推动信息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向前发展。
4国土资源图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在技术建设的同时注重人员的培训
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过程中,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引进先进的设备,对工作人员也应该提出新的要求,工作人员对计算机和信息化设备的操作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和重要基础。技术建设的同时,注重管理队伍的建设和培训非常重要。例如现代信息化管理中国土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搜索、查找、设置、记录以及输出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该系统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更有利于资料的保存,操作起来更加便捷,“易实施、易使用、易维护”的系统构成。所以,对员工进行培训时,直接要求员工在计算机上演练学习,掌握真正的操作技能,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其次,可以组织员工集体参与培训班,定期为员工提供交流和研讨的机会,提升员工对信息化管理的积极性,调动学习动力,提升整体的综合素质水平。
4.2 注重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更新
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是约束人们行为,引导人们正确开展日常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方法。国土资源图书馆管理首先应该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于人员的管理,实施信息化之后,工作量减少,人员数量也相应减少,但是,应该明确个人职责,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签到和署名制,每天负责当天管理和记录的人员,在每日日志输入时,应该在最后署名,以真正实现责任到个人的管理目标。其次,创新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要求保存纸质资料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信息的共享问题,应该将资料的详细内容传输到管理系统的用户中心,为用户服务。最终通过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真正实现“一张图”数字档案管理的目标,精简管理流程,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4.3注重国土资源图书馆管理与读者的互动
国土资源图书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读者服务,让读者通过阅读图书了解我国国土利用现状。在实践管理工作中,应该坚持以读者为中心,全心全意的为读者服务。那么,这就要求图书馆管理者能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建立与读者沟通交流的平台。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建立公众交流平台,在线24小时客服,能随时与读者沟通交流,能及时掌握读者的反馈信息,解决并解答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让读者能快速获取想要的信息,真正发挥国土资源图书馆的作用,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5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国土行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档案工作特别是档案信息化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把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加快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上来,通过信息化建设,充分挖掘档案的经济价值,带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推动档案工作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从工业化阶段发展到一个以信息为标志的新阶段。信息化与工业化不同。信息化不是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而是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过程。在信息化这个新阶段里,人类生存的一切领域,都是以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分配为基础的。信息化是从有形的物质产品创造价值的社会向无形的信息创造价值的新阶段转变,也就是以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费为主向着以精神生产和精神消费为主的阶段的转变。信息化将导致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革命,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力。信息化对于工业化社会而言,是在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由传统工业为主的社会向以信息产业为主的社会演进的过程。
信息化生产力是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它要求要有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一切不适应该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将随之改变。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信息网络体系:包括信息资源,各种信息系统,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2)信息产业基础: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装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等;3)社会运行环境:包括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4)效用积累过程:包括劳动者素质,国家现代化水平,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等
2 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被迅速普及与应用,社会各方面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信息传递、人际沟通、社会生活等方面。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加速信息化进程,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发展电子政务是当今经济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已经受到国家与上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实施,全国各级政府都把电子政务建设列上议事日程,在全国形成了一股电子政务建设的热潮。其中尤以“金土工程”的实施为代表。
总理也提出过“以信息化带动国土资源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抓住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机遇,加快国土资源管理的信息化,以管理信息化带动管理科学化和服务社会化”。
2004年1月,曾培炎副总理明确提出要实施“金土工程”,并强调:“国土资源信息化大有可为。目前取得了较大进展,希望进行一步加大运用,提高国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通过地上查、天上看、网上管,不放过对每一块土地的监管”。2004年10月22日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明确要求要组织实施“金土工程”。
2.1“金土工程”是国土资源信息化整体框架中的“旗舰”
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其基本任务是实现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三个工作主流程的信息化。
“金土工程”是国土资源信息化的主体工程,是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下,在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信息化领域内,选择耕地保护、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等涉及关键性、迫切性问题的重要业务管理工作。在现有数据资源基础上,按照统一的标准,开展数据整合处理,形成标准统一、上下一致的数据资源保障体系。
2.2 总体框架
“金土工程”建设在统一电子政务平台上搭建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管理系统,主要有:土地规划与耕地保护应用系统,矿产资源管理与规划应用系统,地质环境管理应用系统,信息服务应用系统,分析统计与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以市级为中心覆盖到县(区)一级国土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中心,系统将运行在国家电子政务专网构建的国土资源政务专网网络上。
2.3信息化建设典型应用
国土资源信息是涉及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基础性信息,各行各业、社会和公众对国土资源数据信息呈现出强烈的需求。如:
从2007年启动的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全面查清了本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土地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建立农村和城镇一体化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其中就应用了gis系统和大型数据库建设,满足了国土资源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