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2 10:17: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兰亭集序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复习汇总“以、因、为、之”的意义和用法。拓展文言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通过练习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3.复习文本中词类活用现象,引领学生总结词类活用辨析方法;拓展课外语段,检验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教师引导。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
要想事情改变,首先改变自己,只有自己改变,才能改变世界。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困难!希望大家能够带着“战胜自己”的信念努力前行!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兰亭集序》。
过渡语:课本文言文复习的目的是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要重视文言文知识的复习。
一、重点实词检查,解释划线字词
1.茂林修竹。
2.修禊事也。
3.列坐其次。
4.是日也,天朗气清。
5.悟言一室之内。
二、知识迁移拓展之实词积累
课内积累:
修――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课外拓展:
1.乃重修岳阳楼。,
2.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3.不修边幅,修身养性,明修栈道,偃武修文。
小结:
实词积累要注意:①课本知识积累。②通过成语积累实词词义。③通过做题积累提升实词积累和迁移能力。
三、知识迁移拓展之虚词积累
学法:对于文言虚词积累应善于归纳汇总,联系以往所学所遇语句,准确判别,形成虚词知识体系。
旧知回眸:解释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以其无礼于晋。
2.以次进。
3.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4.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5.夫晋,何厌之有?
回归课本:
重温经典文本,查找使用“以、所以、因、为、之”的句子,辨析其用法。
1.引以为流觞曲水。
2.亦足以畅叙幽情。
3.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4.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5.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重点积累:之。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仰观宇宙之大。
2.足以极视听之娱。
3.夫人之相与。
4.不知老之将至。
5.及其所之既倦。
补充:
1.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2.夫晋,何厌之有?
课外拓展:活学活用。
一僧欲之(1)南海,询于唐僧,久之(2),唐僧不之(3)应。其独往,其待也与?均之(4)二策,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夸之(5)于唐僧:“此何难之(6)有?”唐僧曰:“汝之(7)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8)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9)乎?”
过渡语:复习文言文,除了掌握实词,积累虚词,还要学会判断词义。现在复习词类活用,共同探讨判断词义的技巧与方法。
四、知识迁移拓展之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旧知回眸:
1.朝济而夕设版焉。
2.范增说目项王。
小结:结构判断法和语法判断法,是在文言文阅读中很实用的方法,既有助于落实词义,又能帮助理解文意。
小试身手: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至孝:极为孝顺。
B.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祷请:向神灵祈求。
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
五、知识迁移拓展之强化训练
还有学生说,是因为他们二人都生长在单亲家庭里,性格上都有缺陷。焦仲卿家里只有母亲,没有父亲,所以母亲很强势,对儿子要求严格,久而久之,养成了焦仲卿懦弱、对母亲言听计从的性格;刘兰芝家里也只有母亲,母亲对女儿宠爱有加,从媒人提亲时,她母亲的话“老姥岂敢言”就可以想象,刘兰芝在娘家就养成了我行我素、倔强的性格,所以嫁到焦仲卿家后,让焦仲卿的母亲觉得她“行动自专由”,老人说话没有了权威,等等。
学生发言积极,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在学生基本陈述完自己的观点以后,笔者趁热打铁,又提了一个问题让他们思考:你如何评价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殉情?有了刚才那个问题的铺垫,学生能很快地将这个问题融入生活去思考、回答。有学生说,他们这样太自私了,他们成全了他们的爱情,但让双方的老母亲承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悲伤,这让两位老人情何以堪!有学生说,他们这样太不负责任了,儿子为老人养老送终是天经地义的,焦仲卿作为家里的独子,他离开了人世,将来他的妹妹出嫁了,谁为他的母亲养老送终呢?有学生说,他们这样做太武断、太不成熟了,他们可以先离开家一段时间,等焦仲卿的母亲情绪缓和一点,他们再说服她同意让他们在一起,这样既可以争取自己的爱情,又让其他人不痛苦,何乐而不为呢?……在学生兴尽、满足的讨论中,下课铃声响了。
这两个案例启示笔者,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生活是冰山,语文教学仅是其中的一角,生活的内容与语文教学的内容没有明确的边界线可以划分,语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又把学习内容还原为生活内容,“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不断继承着人类文化的传统,填充着绵延的精髓。生活引领着语文,语文是生活的小元素,生活是语文的大舞台。
一眨眼的工夫,儿子用电脑,“啪啪啪”敲下三行字,我是因为在教育局必须自己使用电脑的缘故,平常打字也是自己来,总是赶不上儿子这一代年轻人的速度,我也有自己对待记录文字的看法。电脑文字虽好,但文字的人情味在一点点消逝,冷漠无情的键盘好像并不能传达一份份情感,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现今社会,人们也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很多读书人会不断地呼吁使用传统书信交流,不能一味地使用E-mail。
我从1981年到泰县第三中学工作,而后被调到泰县姜堰中学,即现在的江苏省姜堰中学工作,一直到1998年离开到姜堰教育局工作,这么多年,无论是教案,还是教学工作笔记,都记录着我对手写文字方式的情有独钟。书写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包括插图也是徒手完成,工整如印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对“方式”的眷顾这样的说法更准确些。
首先,我对优美文字的徒手完成有成就感。Windows 98系统1998年之前还没有真正开始使用,不得不说,徒手书写是当时的工作记录的主要呈现形式,优美的文字自己亲手完成是那么怡情养性,油然而生的是美学情趣,如梦如幻、如虚如烟,体现着一种人生的品味与追求。并没有书法艺术润朗的风神,却有人生一味流静的内敛,我虽然一直坚持练习书法,临各种书法名帖,如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祭侄文稿》、米芾《蜀素帖》、《张迁碑》、汉简等,但字写得优美这样的评价更甚于研习过书法艺术。
其次,对教案、工作记录的书写得益于在江苏省姜堰中学从教所熏陶的优良作风。从那时起,我对教师神圣使命感逐渐清晰,印象最深刻的是教数学的王灿文的老师,他的教案对我触动很大,工工整整,条理清晰,几何图形、标注、图例,每个字都是亲手书写,字与字间距适当,一气呵成,没有改动的痕迹,宛如印刷书籍,浑然一体,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暗下决心,要让自己也拥有这样的教案。
再回首,看到昔日这些自己书写的教案,想起当年的执著与勇气,不禁感怀万分。
二、读书的气味
美术教师也是需要读书的,首先要排除两个思想上的误区,第一,是做一名美术教师,不仅仅是进行美术创作,参加更重展览、比赛,还需要有自己的修养、情、思想、气质,而这些都要用读书去完成;第二,是读书并非读死书,仅为了功名而去读的书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如:公务员考试用书、考教师编制用书、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等等,光读这些无益于美术教师的美术修养、个人成长,现代年轻的美术教师很多对此趋之如鹜,而忽略的作为美术教师的精神本质,只是一味求取追求功利,既想做官,又想发财,是做不成合格的美术教师的。清代画家郑板桥在画竹之时曾悟出:“功名于我如浮云。”在去除了功利心之后,时代在发展,美术教师的思维也需要发展,既要接受新鲜事物,采纳高科技手段,如视觉传媒中的图像、影像技术,多媒体艺术的使用。同时也要能静下心来,在专业创作中的互相交流,浸润于学风之中,才能让自己的作品达到优雅美学的境界,让自己的谈吐颇显为人师表的神韵,让自己的人生焕发神采飞扬的光辉。昔日黄庭坚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梁高祖谓三日不读谢玄微诗便觉口臭。作为教师,应把教师学养放在第一位考虑,神圣职责的定位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精神的专注
作为教师是神圣的,具有使命感。美术教师的核心在于专业的素养,我的专业是国画,这些年,我对国画的学习一直在不断地追求。中学时代,在启蒙老师赵龙骧的培养下掌握了造型规律,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后,确立国画专业,受业于江苏省著名花鸟画家陈培光、沈启鹏、王板哉、陆越子等老师,1994年1月,在泰州成功举办个人画展,其后多次参加全国、省内画展并获奖,2002年获“中国青年美术家百杰”,2006年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集》,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艺术家”等称号,2008年出版《当代美术家刘争鸣精品集》画册,无论是做美术教师,还是在教育局做教研员,依然不变的是对专业修养的不懈努力。
1.顾教材,不顾学生。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材是教材编者根据自己对语文课程的理解,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教学提供的‘凭借’。”
据此,有些教师对教材有选择但不科学,他们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积淀来挑选课文,甚至只挑选经典性的文章,因为,这些文章好教,有东西挖,有东西讲,而不顾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否全面,知识的掌握是否平衡;至于那些晦涩难懂的文章更是躲之唯恐不及。如语文版第一册鲁迅先生的《铸剑》艰涩难懂,不少教师略而不讲。
2.顾教参,不顾学生。
有的教师不去跟文本对话,没有自己的思考,教学只依照教参,至多参考网络中的教案。教学时要么自己讲,要么想方设法也要引导学生的答疑回到教参的答案上来,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僵化了课堂模式。
如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则根据众多的分析文章在景物描写上费尽笔墨,就津津乐道于它的景物描写,把情当作景的点缀。
3.顾听者,不顾学生。
公开课或有老师听课时,有的教师很讲究形式,动不动就多媒体,时不时搞些新花样,增加课堂的“亮点”,而没考虑是否是文本解读的必须。实际上他们在乎的是听课的人,是别人的评价,而没在乎学生是否接受。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一文,有个教师根据新闻背景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根据文本以及自己的感受,思考纪念墙上微笑的姑娘在想些什么,如果你就是她,你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文本中“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为着一个美好而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一句。)这似乎很有开放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然而本文的时代背景应当是奥斯维辛解放14年后的1958年,而这却是学生阅读新闻的“未知”点,学生除了答“恐惧”之外,确实不知答什么了。
4.顾教师自己,不顾学生。
有不少老师在教学时,在乎的是自己,是自己计划的完成,是自己方案的实现,是自己的形象,是自己的成功,是自己的精彩。在课堂上,有的教师常常做出一种极为民主的姿态,努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可问题都来自教师,学生却没有“不同意见”也没有“自己的意见”;也有的教师则“循循善诱”,结论早在自己心中,却硬要从学生嘴中引出自己想要的结论。
上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有的教师从郭沫若、刘海粟、郁风等人的著作中引用郁达夫的生平遭际、性格气质和创作背景,来为文章做解读,得出诸如“颓废”、“感伤”、“消极”等结论,貌似丰富了教学内容,加深了阅读体会,显示了教师的精心构思和备课充分,可这些是学生能理解和需要的吗?
针对高中语文教材这种现状,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坚持学生立场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情境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有在成为教学情境中的主角以后,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师的价值体现在能否激动学生以探究、主动、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做到心中有学生,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立场出发去组织教学,让学生做他能做的事。
一、依托课前自学,设置问题导向
学生立场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问题的生成也以学生为主。教师的作用则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课前做自学笔记,强调学生自主去研读文本,这是一种原生态的解读,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在解读文本过程出现的难点和盲点,从而明确教学的方向,体现了学生立场,达到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笔者在教张承志《汉家寨》时,先让学生自学课文,写好自学笔记,通过检查了解到学生对“走近汉家寨”这一章节中自然环境的特点及作用掌握较好;而对“走进汉家寨”中“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通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三个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这两句的“三个方向”和小女孩举动的理解分歧较大;却对“离开汉家寨”中“有一个小巧的红艳身影,是那小女孩的破红棉袄”的理解有独到的见解。无法理解的是文章所流露出的“坚守”的主题,包含作者“在美国,在日本,我总是倔强地回忆着汉家寨”这句。
为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本着“学生立场”,笔者力求让自己的教学时间“短”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讲“走近汉家寨”这一节,略讲“离开汉家寨”这一节,在介绍完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之后,就让学生从“穿破红棉袄的小女孩”这一形象入手,讨论分析这一形象的意义,抓住细节,结合写作背景,让学生初步了解“坚守”这一主题,最后再联系课后“知识链接”中王安忆等作家对作者张承志的评价来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及领会这一主题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整节课,内容紧凑,目标明确,学生反映热烈,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抓住学生所需,调整教学设计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需要学什么”,教学设计只能是盲人摸象。把备课的基点转移到学生的“学”,这是新课程的本质性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语文教学是一个由“已知”引向“未知”,进而解决“未知”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学生问题的不断生成,并在问题的解决中完成对文本的解读。因此,教学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语文版第三册小说单元,笔者把《山地回忆》和《宝黛初会》两文的教学顺序对调,学了《宝黛初会》,学生在阅读《山地回忆》时就想到了“妞儿出场”和“王熙凤的出场”有相似之处,我在学生的质疑后,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了这样问题“妞儿和王熙凤出场一样,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一出场安排有何深意?”这个问题初看简单,体现人物的性格;细琢磨又有一定的思考度,但只要认真解读文本还是不难的。一是让学生区别“泼辣”与“率直”性格的不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文本解读做到瞻前顾后,不能断章取义。结合后文的对话:
“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卫生吗?”
“……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
“不会买一双?”女孩子低声说。
“哪里去买呀?尽住小村,不过镇店。”我说。
“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这就让人明白,妞儿前面的话看似找茬,其实是为了引出跟“我”的对话,进而帮助“我”做袜子。一个率直、娇羞、聪明而又带点狡黠的妞儿形象就跃然纸上,也很好的体现了军民鱼水情这一主题。
三、开展合作学习,提高解读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协作互动,学习者可以表达多元化的理解,在学习共同体中进行交流争论,从而达到观点整合和思想改进。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反思,帮助他们建构起更深层次的知识,发展多视角的理解。”因此,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合作学习的过程,多方面的信息沟通、阅读经验的交流、知识的互补,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更可以为新知识的建构创造平等和谐的情境,这样就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尊重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笔者在教《兰亭集序》一文时,有学生在梳理文章的感情线索时,发现与前面刚学的《赤壁赋》有点类似。笔者顺势让学生到文章中寻找能表达作者感情线索的词语,并加以比较。通过合作探究,学生通过《赤壁赋》的“乐――悲――喜”,找到《兰亭集序》的“乐――痛――悲”,进而比较苏轼的“乐、悲”与王羲之“乐、悲”的异同,达到了学生自我解读文本的目的;个别学生甚至对两篇文章中都流露的“人生短暂”的思想进行个性化解读,实属不易。
四、尊重学生思维,合理解读文本
叶澜教授说:“课堂上所能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备课时预测的,教学过程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的是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的……”
而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不可能都一步到位,每次解读都如专家般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能尊重学生的思维,从学生立场出发去解读文本,只要言之成理,就应该给予肯定,何况对文本的解读,本来就“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项链》一文,有的学生认为作者是讽刺玛蒂尔德追求享乐,爱慕虚荣的思想,他们从“玛蒂尔德的7个梦想,4个陶醉以及失项链的狼狈”等场面描写,或者抓住细节“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来赏析。有的学生则认为作者是赞赏玛蒂尔德人性的高贵与尊严,在丢失项链后,她诚实正直,坦然地承受了命运的惩罚,没有任何怨言,而十年艰辛的生活更表现出她的坚忍和勇毅,命运和她开了个严肃的玩笑,既教训了她,又成全了她,已经使她成了不再怀抱幻想而能够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还有的学生认为作者是同情玛蒂尔德的,她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文章开头说“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也”在语法上是表并列关系,说明已有类似的内容,其他美丽动人的姑娘都能过上高雅和奢华的生活,那么玛蒂尔德应该也可以过上这样的生活,社会风气如此,就不能过分苛求她。整节课,不管是否定说,肯定说,还是同情说,学生都读出了个性;特别是能结合语法分析的“同情说”更值得教师的尊重与肯定。
叶继奋先生认为“在作品中所体验到的知识是他那颗灵魂才能体会到的,他在作品中寻求到的是他自己才能找到的。”语文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充分放手,尊重学生立场,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厚江.语文的原点[M].苏州: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2]蔡伟潭.语文谭[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可见恐惧、失分多的原因主要来源于读不懂。得出的结论是:第一,学生不能把老师所讲的知识有效调动起来,不会把知识点从教材迁移到新文本;第二,不能根据上下文和大的社会背景进行合理的推测。这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要障碍,也是深入学习文言文的瓶颈。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迁移”与“推测”就是这个“渔”,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与学习的方法,如果自觉地付诸教学,使学生也能熟练、自觉地运用它,我想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就能举一反三,就能天天有“鱼”吃,这样就能更好地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搜集了大量有关“迁移”与“推测”方面的知识,然后进行梳理,并根据我们的学生的实际,进行有步骤地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的顺序与内容,精心设计教案与学习卷,尽可能使学生对“迁移”与“推测”的掌握完整、系统化。
首先重视积累,学会迁移。
近些年,高考文言文材料虽不与教材直接挂钩,但其命题差不多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根据。只有掌握了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才能有效地理解它们在考查材料中的含义和用法。从平时的翻译训练中可以看出,许多学生不注重积累文言词语,知识迁移能力差,动手翻译时不知所措,错误百出。
例: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①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②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误译①:王恭从会稽回来,王大去看望他,见王恭坐在六尺簟上。
分析:译文没有译出“簟”的意思,症结在于学生不会因形会意,更不会由此及彼联想到高中语文第三册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簟”即“竹席”意。因学生平时不留心教材注释,相同的知识点出现在课外材料中,不会翻译也就在所难免了。
对策: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越丰厚,相应的阅读分析能力也就越强。平时积累一定数量的字词用法,名句名篇,打下坚实的文言基础,才能形成迁移能力,适应高考的需要,并提高自身文化品位。基于此,从高一起始阶段开始,可一周内坚持阅读二至三篇文言短文,积累两个古今异义词的用法(注意比较分析),积累三个多义实词(以课本为主),积累四个成语(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中的四字短语),积累五句名句(如课文中个别有哲理的句子或课外名句)
其次是推测的方法。
(1)字形推断法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而形旁可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帮助。比如:“造庐访成”(《促织》)“造”形旁为“走”,有“到……去”的意思。
(2)通假推断法
一个字在意义上讲不通时,就考虑通假。比如“秦王还柱而走”中的“还”通“环”。“山川相缪,郁乎苍苍”中“缪”通“缭”(《赤壁赋》)。
(3)互文推断法
有些文言字词义可根据上下互文推断出来。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对“小流”,可以推出“跬步”是“小步”“半步”的意思。
(4)语法分析推断法
有些文言词义也可以从语法角度去推断。如:“烟波微茫信难求”中“信”为状语,副词,可推断为“实在”的意思。
(5)成语印证法
现在活在人们语言中的成语,很多还保留着古汉语的词法和句法特点。而成语易记易懂,可以借助这些成语推断一些词语的意思。比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中的“速”与“不速之客”联系起来,可理解为“招致”“邀请”。
(6)课文迁移法
有时也可根据课文前后语境推断出字词含义。如:“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林黛玉进贾府》)中“便宜”可理解为“方便”。
(7)根据上下文推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百金之士五万人”中“百金之士”学生有的理解为拿各种兵器的士兵,有的认为是拿盾牌的士兵,有的理解为穿盔甲的士兵,这种理解均不合理,根据上文李牧“市租皆入莫府,为士卒费”,以及“边士月得赏赐而不用”,可以推知“百金之士”为“得百金以上赏赐的士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并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机整合,既“互联网+高中语文教学”,让教学方式、内容、过程在原有的基础上达到升华。它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那种原始的“刀耕火种”教学形式,构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建一个臻于完美的教学环境。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备课更加便捷和丰富
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的环节中需要大量的阅读和搜集整理资料,以满足时展的新需求。如今的高中生越来越关注这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身为语文教师在和高中生打交道时必须更加关注社会,了解时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便与快捷的优势,可从网络中获取更多更鲜活的信息,以便做到与时俱进。
传统的语文备课,一般都是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支笔、一块黑板、一个备课本,不仅效率低,教师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被严重束缚,而现代信息技术备课是指广大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和工具进行电子化备课,通过学科教学资源网以及教师自制资源库等,将各种资源整合为页面形式的课件,为教师备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把教师从“抄”教案中解脱出来,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教材教法和学生学情。电子化备课使得教师理解教材也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教师的备课质量自然得到提升。
除此之外,针对教材中课文越选越精,高考难度越来越大,现行高中语文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苏轼的《定风波》一课为例,和初中相比仅仅停留在文学常识的介绍和疏通意思上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教师备课时需要搜集苏轼不同时期作品来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领悟词人旷达、洒脱的情怀,知晓此词“即景抒怀”的表现手法。而充分利用网络搜索引擎、相关教育资源网、QQ群、博客圈、微信等便捷地搜集材料、优秀课件,从而丰富备课内容,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更加直观和形象,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网络化的教学方式还未出现时,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主宰着教学,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用得最多最广的是多媒体和互联网的运用,因为它们具有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特点。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可生动、形象、直观、灵活地展示教学内容,从视觉、听觉多角度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最大化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时,教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头视频,连放两遍该片的主题曲: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图画与声音展示出意境壮阔雄浑、气度恢宏,意蕴深厚。学完这首词时,又播放了一遍。这样,同学们通过观看与聆听,也就深层的理解了此词主旨,即表现了作者宽阔的胸襟,仰慕古代英雄,渴望建功立业以及功业无成的感慨。这样的方式无疑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深而全面地领悟词的主旨,最终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还有,如《兰亭集序》、《腾王阁序》、《归去来兮辞》、《荷塘月色》、《再别康桥》、《故都的秋》等等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之作,对这些作品,应含英咀华,品位其中的美。可传统的教学,费时费劲,却只能或应用音乐来渲染,或利用图像来显示,或运用文字来诠释,却不容易把它们有机地整合,可用网络的超时空性,下载适合的声音和图像,利用多媒体自然链接,达到意境全出的效果。这是一种惬意的、高效的教学,一种教学艺术化和科学化的完美结合,学生也更能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在这种境界中,学生的文化整合和审美情趣也就更容易提高,学习兴趣也会大增,也就真正实现了课堂的高效。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更好地扩大课本知识的外延
从教10年,我发现许多优秀语文教师非常擅长利用属于自己的时间,特别是合理利用课前3分钟。巧借课前3分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曾用不同形式不同方法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效果不错。或安排学生做即兴演讲,或讲笑话,或进行成语接龙 ,或讲身边故事,或说绕口令,等等,把课堂气氛搞活,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期待,从而激发课堂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这不但让学生很快进入高效的课堂,而且可以让学生得到锻炼,提高他们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胆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同时大面积地提高他们的普通话水平,全方位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经过这样的训练,我明显地感到学生对于问题思维的角度在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变化。
二、巧借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写作能力
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社会亚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知识技能等。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思考能力,需要丰富的物质文化和多彩的文化载体做保证,让学生挣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学会积极、主动健康的发展,更需要特定的文化情感熏陶、浸润、哺育。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选择了校园文化建设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积极利用校园文化阵地培养学生喜欢大语文世界。
(一)名人名言,培养学生写作修养
在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总是显得苍白无力,语言干瘪,论据过少。《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可以说,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所在。于是我发动他们搜索他们喜欢的名人名言,经常把撞击过自己心灵的文字与他们共享,与名言同行使他们的心灵渐渐丰盈,因为有梦而灵动,因为激情而打拼,大家逐渐喜欢上这种心灵的体操。新学期开始时,我用“只要你选择了开始,重要的是开始后就不要停止;只要你选择了结束,重要的是结束后就不要后悔”与他们共勉;当他们懈怠生活安于现状时,我会写下“奋斗改变命运,梦想让我们与众不同”提醒他们昂视人生;当考试失利的阴影软化他们斗志的时候,我会送给他们“人可以被打倒,但不可以被打败”帮他们寻回自信;当他们陷入分数的怪圈而无法自拔时,我会用“看轻分数,看重学习”告诫他们过程比结果更有价值。名言的滋养,其实就是一种暗示激励,这也是对人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我发现,和名言同行,大家可以变得乐观、豁达、大气。同样可喜的是,经过训练,我常常发现他们的文章写得有哲理了,充满智慧的“凡人凡言”,文章大大增色,绝大多数学生感觉在实际写作中理论论据丰富了许多。真可谓是与名言相伴,人生会更精彩;与神圣同行,学习会更艺术。
(二)多种比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多年来,我还坚持每月组织一次学生辩论赛,每个学期举行一次大型的“咬文嚼字”活动,清理规范校园内用字不规范现象,每年定期更换学生自己创作的校园格言、花语、高考对联等。多年的努力最终取得了回报,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多变了,学生的写作内容丰富了,学生的欣赏水平上升了。一部分学生成为了市级文联会员,并且开始在刊物上发表习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内驱力,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才能较好地提高作文水平。
三、徒手上课,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许多教师都习惯了拿着课前备得密密麻麻的课本和写得详详细细的教案进教室上课,这样上课看似有准备,但其实是准备不足的表现。程翔老师说“语文老师的魅力就在于一枝粉笔”。课前的备教材、备学生,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能丢开课本、丢开教案、丢开各种参考资料,能徒手上课。这样的课,会使你有意思不到的收获。例如上阅读课时,教师大段大段十分流利地背诵课文,讲解内容,旁征博引,引导同学提问和讨论问题,学生一定会惊喜万分,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徒手上课对于教师来说,特别是对于年龄偏大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但也是语文教师魅力的一种展示。我曾徒手上过《师说》《过秦论》《六国论》《鸿门宴》《兰亭集序》《滕王阁序》等课文,学生在表示敬佩的同时,对古文的学习兴趣大增,不再觉得古文难学。这种教学,看似局限于兴趣支点,其实它产生极大的张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们受益终身。
四、品评对联,推进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努力并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或者是自主支配,学生学习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过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途径和方法。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教师要积极探索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多年来,我一直尝试用名胜古迹的对联作材料进行品评,增进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增加语文课堂的兴趣。生活处处是语文,每到一处胜迹我都会让学生沉下心来品评对联,写一段欣赏文字,试图用中国特有的而又十分普遍的人文景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更易理解写作的实质,为学生打一点精神的底子。这精神底子有两方面:一是通过对联这个小小的窗口,感受家乡的历史、自然、风物,使学生能所到一处则爱上一处,与身外世界通畅交流;二是通过活动,习染感知外部世界的视角,依循对联感知自然、人文本身就是一个颇有趣味的视角,而对联的撰写者又以自己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视角感知自然、感知文化,因此,对联的欣赏过程就是不同视角的习染过程。例如,在山海关的孟姜女庙上我们看到一副奇巧的楹联,引得我的学生望“联”兴叹:“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经过全体学生分析发现,这副楹联写的是当地海阔天空、水绿云白的美丽景色,只有搞清它的一字双音和同音假借这两个方面,才可以读出并理解其含义。原来是:“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此联也可读为:“ 海水朝潮,朝朝潮,朝朝落; 浮云常长,常常长,常常消。”徐渭写下这副空前奇巧的楹联,后人赞叹不已。通过开展品评对联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后,学生们不仅在对联讲究平仄、对仗和仄起平收的基础上明白一字双音和同音假借的重要,而且从心底里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兴趣自长。
世间本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笔者觉得,作为一名一线语文老师,在解道授业、解惑前,首先明确怎样去传道,此道不只是大家应该遵守什么道德范畴,而更应该明白真善美是人间大道,世间万物之所以和睦相处,互生互长,正因为都遵照真善美的规则。只有明白了这个大道,才会逐渐拥有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在作品中寻找正能量,并用正能量来感染自己,如学到“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时,可以让学生在作品中去寻找屈原的忠君爱国精神。
二、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预见性,让同学们各抒己见的同时,又要做到收放自如
如笔者在教学《阿Q正传》,分析阿Q的多重性格时,学生对阿Q欺软怕硬中“调戏小尼姑”这个情节提出好多问题。笔者急忙转移话题,“你们觉得造成阿Q这种性格的根源是什么”,学生才肯从问题中走出来,回归到教学内容上,因此教师要做好学生提问、讨论的引导。引导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既要充分利用教材,又要把重心转向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有效提问,打造高效课堂。
(一)找准切入点,点燃学生提问的热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能吸引学生走进文本的切入点,若一堂课的切入点把握得当,学生提问的热情就燃烧起来。如在讲《春江花月夜》时,笔者首先播放由春江花月夜伴奏的视频,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笔者就介绍这首诗曾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还没等笔者介绍完,立刻就有学生发问“这首诗美在哪里啊?”、“对,这个问题提得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美。”学生就沿着“美”这条主线和文本对话,在讨论与思考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并且找到答案。
(二)为学生留出提问的时间,使学生想提问引导学生有效提问,要给学生留够充足的时间,学生只有渗透文本才能生成问题,没有时间的保证,学生的讨论、提问活动都只能沦为形式。如讲《蜀道难》这篇课文时,笔者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诵读及理解字词,学生们在一次次讨论和诵读中缩短了与作者心灵上的距离,并情不自禁地提出了一些问题,如:“课文反复咏叹蜀道难,其写作目的是什么?”“李白为什么把蜀道写得那么难呢?”学生的思维在提问中得以提升。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先静静地思考,然后再小组相互讨论。让学生在独立的思考和与同学的交流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同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相信学生的理解力和创造力,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并适时地给予引导,就能点亮学生的心灯,擦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就会被激发出来。
(三)为学生搭建好“脚手架”,使学生会提问中国古代大理学家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提问能力一直是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课堂上如果要让学生有勇气去提问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要为学生的提问做好引导。教师只有为学生搭建好脚手架,使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才能提出有深度的问题。
1.设置台阶,梯度上升如笔者在讲李白的《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时,由诗酒导入作者李白并引导学生读懂题目,接着告诉学生这和之前学过的《兰亭集序》一样,也是一次聚会,搭建好这些“脚手架”之后,学生立刻就提出了“李白为什么召集诸从弟子宴会啊?”“大诗人们聚会做什么,和我们现代人聚会一样吗?”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兴致特别高,当然也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设置好提问的台阶,给予学生充分而逐层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学习知识并提升能力。
2.大胆假设,具体论证语文教学中分析文章时可以带着学生穿越一下,跨过时空隧道,交换身份,大胆假设,然后验证其存在能否符合生活逻辑,这样不仅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也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如在学习《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的时,笔者引导学生和裴迪互换身份,有学生提出疑问:“既然是写信,王维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介绍山中的景色?作者想告诉裴迪什么呢?”于是笔者就问学生:“如果你的好朋友告诉你哪里的景色非常美,目的是什么?”“有机会让我也去欣赏”,再结合王维写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学生恍然大悟,“我觉得可以理解成是他对友人的召唤,以山水美景来呼唤他的朋友放弃对名利的热衷追求,来同他一起游山玩水,共享快乐”……学生独到的见解让人欣喜。当学生不知道从哪里作为切入点提问时,大胆假设是个不错的思路。
3.设置情景,有效提问“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语文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精神状态下随问而思,随引而发。设置情景对引导学生有效提问至关重要,教师设置好情景,学生才能走进文本,在和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学生才能生成一些问题。如笔者在教学《氓》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象,一对热恋中的情侣和一对感情破裂即将离婚夫妻,他们在不同时期对对方的称呼一样吗?学生在笔者设置的这个情景下深入文本,并结合生活经验,经过思考讨论他们提出以下问题:(1)每一种称呼的背后都代表哪种情感?(2)文中主要写女子,为什么题目叫“氓”?根据文中情感的变化,女子的形象一下子丰满起来。学生在教师设置情景的“脚手脚”上,一步步向上攀登。学生既体验到提出问题的喜悦,又尝试到解决问题的成就。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燃烧的火把,学生能有效地提出问题就是引燃点之一,所以我们教师要努力探索引导学生有效提问的技巧,教给学生有效提问的方法。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可唤起学生的想像和创新思维,学生智慧的火花迸发出来,语文教学便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可见,引导学生有效提问不仅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9).
一、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积极向上,能引发正能量,引导学生去发现人间的真、善、美
世间本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笔者觉得,作为一名一线语文老师,在解道授业、解惑前,首先明确怎样去传道,此道不只是大家应该遵守什么道德范畴,而更应该明白真善美是人间大道,世间万物之所以和睦相处,互生互长,正因为都遵照真善美的规则。只有明白了这个大道,才会逐渐拥有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在作品中寻找正能量,并用正能量来感染自己,如学到“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时,可以让学生在作品中去寻找屈原的忠君爱国精神。
二、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预见性,让同学们各抒己见的同时,又要做到收放自如
如笔者在教学《阿Q正传》,分析阿Q的多重性格时,学生对阿Q欺软怕硬中“调戏小尼姑”这个情节提出好多问题。笔者急忙转移话题,“你们觉得造成阿Q这种性格的根源是什么”,学生才肯从问题中走出来,回归到教学内容上,因此教师要做好学生提问、讨论的引导。引导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既要充分利用教材,又要把重心转向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有效提问,打造高效课堂。
(一)找准切入点,点燃学生提问的热情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能吸引学生走进文本的切入点,若一堂课的切入点把握得当,学生提问的热情就燃烧起来。如在讲《春江花月夜》时,笔者首先播放由春江花月夜伴奏的视频,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笔者就介绍这首诗曾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还没等笔者介绍完,立刻就有学生发问“这首诗美在哪里啊?”、“对,这个问题提得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美。”学生就沿着“美”这条主线和文本对话,在讨论与思考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并且找到答案。
(二)为学生留出提问的时间,使学生想提问
引导学生有效提问,要给学生留够充足的时间,学生只有渗透文本才能生成问题,没有时间的保证,学生的讨论、提问活动都只能沦为形式。如讲《蜀道难》这篇课文时,笔者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诵读及理解字词,学生们在一次次讨论和诵读中缩短了与作者心灵上的距离,并情不自禁地提出了一些问题,如:“课文反复咏叹蜀道难,其写作目的是什么?”“李白为什么把蜀道写得那么难呢?”学生的思维在提问中得以提升。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先静静地思考,然后再小组相互讨论。让学生在独立的思考和与同学的交流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同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相信学生的理解力和创造力,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并适时地给予引导,就能点亮学生的心灯,擦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就会被激发出来。
(三)为学生搭建好“脚手架”,使学生会提问
中国古代大理学家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提问能力一直是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课堂上如果要让学生有勇气去提问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要为学生的提问做好引导。教师只有为学生搭建好脚手架,使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才能提出有深度的问题。
1.设置台阶,梯度上升
如笔者在讲李白的《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时,由诗酒导入作者李白并引导学生读懂题目,接着告诉学生这和之前学过的《兰亭集序》一样,也是一次聚会,搭建好这些“脚手架”之后,学生立刻就提出了“李白为什么召集诸从弟子宴会啊?”“大诗人们聚会做什么,和我们现代人聚会一样吗?”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兴致特别高,当然也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设置好提问的台阶,给予学生充分而逐层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学习知识并提升能力。
2.大胆假设,具体论证
语文教学中分析文章时可以带着学生穿越一下,跨过时空隧道,交换身份,大胆假设,然后验证其存在能否符合生活逻辑,这样不仅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也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如在学习《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的时,笔者引导学生和裴迪互换身份,有学生提出疑问:“既然是写信,王维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介绍山中的景色?作者想告诉裴迪什么呢?”于是笔者就问学生:“如果你的好朋友告诉你哪里的景色非常美,目的是什么?”“有机会让我也去欣赏”,再结合王维写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学生恍然大悟,“我觉得可以理解成是他对友人的召唤,以山水美景来呼唤他的朋友放弃对名利的热衷追求,来同他一起游山玩水,共享快乐”……学生独到的见解让人欣喜。当学生不知道从哪里作为切入点提问时,大胆假设是个不错的思路。
3.设置情景,有效提问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语文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精神状态下随问而思,随引而发。设置情景对引导学生有效提问至关重要,教师设置好情景,学生才能走进文本,在和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学生才能生成一些问题。如笔者在教学《氓》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象,一对热恋中的情侣和一对感情破裂即将离婚夫妻,他们在不同时期对对方的称呼一样吗?学生在笔者设置的这个情景下深入文本,并结合生活经验,经过思考讨论他们提出以下问题:(1)每一种称呼的背后都代表哪种情感?(2)文中主要写女子,为什么题目叫“氓”?根据文中情感的变化,女子的形象一下子丰满起来。学生在教师设置情景的“脚手脚”上,一步步向上攀登。学生既体验到提出问题的喜悦,又尝试到解决问题的成就。
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燃烧的火把,学生能有效地提出问题就是引燃点之一,所以我们教师要努力探索引导学生有效提问的技巧,教给学生有效提问的方法。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可唤起学生的想像和创新思维,学生智慧的火花迸发出来,语文教学便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可见,引导学生有效提问不仅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