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7 17:32: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绿化汇报材料,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加快城镇绿化建设步伐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旗委、旗政府坚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加快城镇绿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美化人居环境、优化投资环境的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努力为广大群众打造一个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绿色生态家园。
(一)抓领导、抓规划,夯实绿化工作基础
城镇绿化是提高城镇品位、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措施。为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我旗高度重视城镇绿化工作,成立了城镇绿化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年初旗委、旗政府都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城镇绿化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并与各部门单位签订绿化目标管理责任状。规划是发展的蓝图。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旗把那吉镇的建设定位在“生态园林城”上,坚持以人为本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聘请专家相继编制完成了《**生态系统规划》、《那吉镇城镇绿化系统规划》等,为抓好城镇绿化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有拟建城镇建设项目的绿化方案按绿化系统规划审批合格后,方可开工建设。特殊情况,报城镇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并向社会公示。城镇绿(文秘站:)化主管部门对各城建项目绿地建设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并实行竣工验收制,维护了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
(二)抓重点,抓关键,全面提高城镇绿化水平
我旗城镇绿化坚持以植树造林为主,乔、灌、草、藤相结合,采取见缝插绿、破墙透绿、拆房增绿、规划建绿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各类绿地大幅增加,城镇绿化步伐明显加快。一是实施“万株大树进那吉”工程。我旗城镇绿化坚持以植树造林为主。从20__年起,我旗开始实施“万株大树进那吉”工程,在那吉镇中央街、振兴路、体育路、福利福四条城镇主干道两侧及王杰广场、丁香园等地移植大株云杉和雪松。截止目前,已移植8200株,成活率达98。二是认真抓好道路绿化工作。在全面考虑行道树主要功能的前提下,力求树种多样化,既注重其遮荫、减少噪声和吸尘的作用,又考虑其景观作用,努力做到一街一景。1999年以来,共投入绿化资金450多万元,在主要街道建绿岛、种花草3万平方米,栽植玫瑰、锦带、佛头花、红瑞木、黄槐等花灌木及绿篱等各种景观树5万余株。行道树主要选择云杉、垂榆、银棕杨、垂柳和杜松等树种,使每一条街道在不同的季节都呈现出独特的景观。三是全力建设广场、公园等休闲场所。为改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我旗于20__年投资1500元建成了4.64万平方米的王杰广场,其中绿化面积2.04万平方米;20__年投资80万元建设了1.3万平方米的迎宾广场,其中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投资130万元建设了9000平方米的丁香园,其中绿化面积4500平方米;投资424万元修建了2.76万平方米的儿童公园,其中绿化面积1.66万平方米。正在建设中的东山公园的基础上规划建设红色旅游景区抗联英雄园,总面积40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28万平方米;西小河带状公园规划面积20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在广场和公园的建设中,我们全部保留了建设场地的原生树木,并按照树木的分布状况设计,使每个公园都独具特色。广场公园的建设不但提升了那吉镇的城镇绿化品位,更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了文化、娱乐、休闲和体育锻炼场所,小城镇的现代文明气息明显增强。四是实施“绿色家园”工程。从20__年开始,组织临街机关单位以及个体工商户在楼前建花池211个、1万多平方米,设置花架86处,摆放盆花6500多个。同时,积极鼓励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和居民住户开展庭院绿化和社区巷道两侧绿化活动,绿化面积达93.6万平方米。五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加强对现有次生林和草原草场资源保护,发动广大干部群众改造荒山,植树造林,全面加强那吉镇城郊绿化工作。通过几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城郊植树50余万株、1290亩,初步形成了东有幸福林、南有希望林、西有团结林、北有卫士林的绿化格局,基本实现了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乡村道路林荫化,居民庭院花园化的绿化目标。
(三)抓管理,抓宣传,切实维护绿化建设成果
在绿化工作中,我旗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绿化管理工作。一是建章立制。根据实际,我旗制订了《那吉镇城镇绿化管理办法》、《**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使城镇绿化工作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结合文明城、卫生城“双城”建设的开展,编写《文明市民手册》和《文明市民读本》,并广泛进行宣传,广大市民爱绿、护绿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二是实行责任制。栽树容易成
活难。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提高绿化质量,我旗采取义务植树和后期管理任务分解的办法,由旗各大班子包片,将那吉镇的绿化区划分为12片,将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划分为小组,一组一区,全面负责植树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为提高移植大树的成活率,旗城镇绿化领导小组统一要求各责任单位给每棵大树都做三角支架,提高大树的稳定性,以防止“树大招风”,动摇根系,并定期督促浇水,有效地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园林部门和各牵头单位组成联合检查验收组,对每年各片、各组的绿化任务进行验收,既强化了各机关单位的责任意识,又提高了绿化质量。三是加强管护。按照建管分开的原则,我旗主要广场、公园的绿化管护工作由那吉镇负责,沿街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实行门前“三包”,由各机关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负责。各项绿化工程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旗公安、工商行政管理、交警、城管等有关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那吉镇175名环卫工人每天除完成各自工作外,还义务负责城镇绿化监管工作,在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养绿、护绿人员,对破坏树木花草的不文明行为严厉惩处,同时进行新闻曝光,有力地维护了城镇绿化建设成果。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旗电视台、阿荣通讯等新闻媒体,开设专题栏目,集中宣传报道城镇绿化工作。各有关部门每年都开展形式多样的城镇绿化科普知识、植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宣传,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绿化建设。同时全面开展城镇绿化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增强了全社会义务植树和爱绿护绿的责任意识。
二、全民动员,绿化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城镇绿化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为此我旗采取综合措施,使城镇绿化转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旗的城镇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镇变绿了、变美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镇绿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
第一,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城镇绿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通过宣传和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对城镇绿化的思想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自觉参与城镇绿化的意识明显增强。对于全旗绿化公益活动,各级领导带头上阵,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居民群众、公安干警、驻旗部队、在校学生积极参与,捐资投劳支持城镇绿化工作。正是由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才使得**这样一个财政穷旗在短短的几年间把那吉镇打造成了今天的绿色城镇。
第二,城镇品位逐年提高。通过加快城镇绿化工作,使那吉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镇区主要道路由过去的“泥水”路全部变成如今的水泥路,连同316条整洁的巷路绿意簇拥,鲜花环抱。城镇居民享受了集中供热,城镇空气质量明显提高。各类市场、商场按规划分区设置,供水、供热、文化、体育、教育、休闲、娱乐等设施不断完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那吉镇20__年被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被自治区列为择优扶持重点镇。通过精心雕饰,那吉镇已由过去破旧落后的大屯子变成了如今的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一座新兴城镇,那吉镇由二星级文明城连续两年破格晋升为四星级和六星级文明城,被自治区党委、政府命名为全区“十佳星级文明旗县城”。
第三,促进了城镇可持续发展。城镇绿化工作的全面加强,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优美的人居环境每年都吸引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目前,旗政府所在地人口已由1999年的3万人增加到现在的6.4万人。从20__年起我旗开始实施那吉镇西扩战略,修建了阿伦大街,天津中敖集团投资2亿元、占地16万平方米的高标准、花园式住宅小区已开工建设。以绿色格调为主的红色旅游项目**抗联英雄园也正在积极建设中。广大人民群众在充分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正在以勤劳的双手开展“晋七争八”星级文明城创建活动。在不久的将来,又一座功能齐全、品位高雅、充满生机的绿色那吉新城将在河西新区拔地而起。
第四,推动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资金和项目,那吉镇聚集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几年来我旗招商引资累计达到14.4亿元。内蒙古奈伦集团、蒙西集团、北京洛娃集团、天津中敖集团、湖南岳泰集团等知名企业纷纷入驻,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20__年全旗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7.2亿元,比上年增长40.6
,实现增加值2.5亿元,比上年增长52.7;招商引资完成4.44亿元,比上年增长35.75
。每年的城镇绿化工程建设与管护都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同时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几点体会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抓好城镇绿化工作,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结合旗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勇于探索,才能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城镇绿化之路。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是城镇绿化的根本出发点。绿化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倾听群众意见,把群众的要求与愿望作为城镇绿化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让群众充分享受到城镇绿化给他们带来的舒适和愉悦,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全民参与绿化的意识,才能进一步推动城镇绿化工作健康发展。
第二,领导抓绿是搞好城镇绿化的关键。只有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真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部门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抓绿机制,才能快速有效地推进城镇绿化工作。城镇绿化工作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只有这样,城镇绿化工作才能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二)实施科技兴林(绿)。在深挖绿化用地的潜力、扩大绿化规模的基础上,注重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科技。特别要大力发展节水型造林绿化,积极保护和培育林木花卉优良乡土品种,引进、繁育、推广适合我区本地新品种彩叶树种。做好法律法规、政策、技术“三下乡”、进社区和科技培训工作,积极推广实用先进的管护、栽培技术,搞好信息和技术服务。
(三)创新绿化机制。坚持政府引导、全民参与、全社会办绿化,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强宣传,加强检查考核,规范管理,提高尽责率和实际成效。倡导单位和个人植纪念树、造纪念林、认建认养绿地、绿化庭院、绿化进楼院社区、捐资助绿等活动,营造全社会爱绿植绿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招商引资,吸引大户或大企业投资参与绿化开发,调动社会资源参与造林绿化。
(四)推进依法治林(绿),严格资源管护。坚持建管并举,科学管理,对重点山头、重点区域实行定人、定点、定职、定责的“四定”办法,严格落实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联动机制,配备专车,安排专人,不间断的对林区进行巡逻,加大巡查、打击力度,从严从快及时查处查处乱采滥挖、乱捕滥猎、乱征滥占、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并要通过新闻媒体给予曝光。大力实施森林灾害综合防治工程。主要抓好森林资源管护队伍建设、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特别是森林防火,要坚持以防为主,认真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和必要的人力、物力,提高警惕,加强督促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不发生火灾,巩固好造林绿化成果。
(五)加强目标责任制管理和政策扶持力度。继续把林业工作纳入对各街道、各部门、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之中。建立健全主要领导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绿化项目挂钩制度、督查反馈制度、奖惩制度,兑现核实规定措施,实行严格督查考核,以制度约束推动造林绿化顺利发展。研究出台“绿色*”工程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意见,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补偿和造林绿化以奖代补政策,并提高标准。同时,不断加大造林绿化重点建设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将补偿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逐步增加资金规模。
(六)加强督查工作。成立由区政府督查室、区发展和改革局、区财政局和区林业局等部门组成的全区造林绿化重点工程督查领导小组,组织三次专项督查,4月上旬查栽植率,6月上旬查成活率,11月上旬查保存率,最后查看绿化效果。督查结束后,评选出“绿色*建设工作先进街道”和“绿色*”精品工程,并严格兑现奖惩。另外,从3月份开始,以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名义每周下发一期《全区春季造林绿化进展情况通报》,并定期向区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做汇报,督促各街道加快造林绿化进度。
二、林业生产计划及落实情况
一是宏观上的森林生态景观工程。主要搞好山域、路域和田域绿化,营造高密度的城市森林公园和生态圈层。加快建设东部生态自然景观带,搞好自然山体、采石坑和丘陵绿化、果化。绿化重点为*道路两侧的可视山头、丘岭和已经停止使用的采石坑。完成荒山、疏林山补植绿化1400亩,*等重点区域实施绿化增色添景工程,栽植栾树、黄栌、红枫、灯台树等彩叶观赏树种2000株。继续搞好沿海防护林建设,加快建设*滨海自然景观带,在沿海一线构筑一道绿色生态防护景观林带。按照见缝插绿的要求,对荒地、荒沟等进行全面绿化,不留空白,使非耕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规划造林面积2600亩。
二是中观上的通道绿化景观工程。道路绿化,重点完善*等道路绿化,提高档次,建成生态景观大道。其中,*高速公路两侧重点完成大树栽植工程补植和*段杨树补植任务,绿化面积30亩;*高速公路绿化面积92亩,以栽植雪松、龙柏、栾树等大树为主,提高绿化档次;高标准完成*绿化建设面积415亩,主要栽植红皮云杉、大叶女贞、香花槐、雪松、黑松等特色乔木树种;*,结合道路现有绿化基础,适量增加栽植黄栌、栾树、五角枫等色叶树种。加快建设西部生态湿地自然景观带,按照“适度开发、田园生态、回归自然”的要求,以栽植速生乔木树种为主,在桃源河、大沽河沿线规划绿化面积400亩,建设绿色走廊,进一步加强环胶州湾湿地保护功能。
三是微观上的特色园林景观工程。重点抓好城市中心区、街道驻地、工业聚集区、公园、学校、机关和社区特色园林景观绿地建设,强化精品意识,丰富园林绿化的文化内涵,推出一批富有*风格的特色现代园林景点。其中,城市中心区,主要实施文阳路组团、北曲组团配套绿化工程和城区行道树栽植工程,建绿化带78亩,更换行道树945株,种植行道树1863株。年内努力创建15个高档次的“花园式社区”,建成一批见缝插绿型、生态园林型、美化景观型社区。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认真做好全区加快建设“绿色*”工作动员会议组织筹备工作。
二是全面开展义务植树登记统计工作,向全体市民发出义务植树倡议,并下达年度义务植树任务通知书。重点做好植树节区直机关和驻区单位义务植树基地规划及活动筹备工作。
三是做好土地调整、整地挖穴、水源踏测和苗木调剂等各项准备工作,为春季大规模造林绿化打好基础。
一、工作情况介绍
今年我县营造林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本,狠抓工程造林,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绿化造林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以春秋季营造林为突破口,加强生态建设,积极推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一年来,全县共完成营造林任务6.8万亩,其中天保公益林建设3.9万亩(人工造林0.9万亩、封山育林3.0万亩),退耕还林配套封山育林0.9万亩,原料林基地建设2.0万亩。育苗250余亩;完成绿色通道建设22公里,其中公路绿化18公里,河流绿化4公里;零星植树650万株。全面完成了上级下的营造林任务。
(二)天保工程顺利推进。我局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第一,如期完成上级下的3.9万亩公益林营造林任务。一是科学制定营造计划。认真执行“踏查-复核-设计-再核实-计划下”的程序,克服了计划的盲目性,避免了工程建设的重复,做到了决策的科学和准确。二是狠抓技术培训。今年我局举办了为期五天的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森林管护人员培训,培训人员55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三是强化责任,创新工程管理技术。全面实行规划设计人员、检查验收人员、技术指导和项目法人、施工单位负责人终生负责制,落实了责任。在工程管理中,使用了林业gis信息管理系统,使工程作业设计更科学合理,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四是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管护,全县落实管护人员571人,新增管护人员300人,管护森林75.4万亩。
四是按照国务院国发〔2007〕25《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精神和省、市会议精神,县政府委托我局牵头,编制了《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规划》以及《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规划》和《县退耕还林补植补造方案》,圆满完成了县政府交给的工作任务,并通过了市政府和省政府的审批。五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精神和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府办函〔2008〕316号《关于开展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还林阶段验收工作的通知》和市林发〔2008〕203号文件精神,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将阶段验收成果工作交与我局完成,全县组织10余名技术骨干,历经半个月,逐乡镇、逐村、逐小班进行了全查,全面完成了退耕还林退耕地还林阶段县级自查工作,并顺利通过了国家和省组织的的阶段性检查验收。
一、全面动员,迅速行动。
结合市、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会,从实际出发,我局先后召开局务会、局属站长会、全县农业科负责人动员会,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规划目标、启动实施的工作步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进一步明确并细化职责,宣传动员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投入到乡村田园绿化工作中,立即掀起乡村田园绿化工作的热潮。
二、科学规划,实用实效。
规划坚持科学合理,实用实效的原则。一是始终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作为规划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技术人员直接深入田间,实地调查,准确测量;二是广泛动员,协调配合,一方面结合投入我县实施的高稳农田、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烟水工程、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建设等工程项目,部门间协调配合,坚持标准,明确区分建设范围,一方面认真把握全县农业基础设施存量,摸清家底,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三是结合工作进展,先后及时召开协调会议及工作安排会议多次,查找不足,从可操作性、科学合理性上论证规划、改进规划,进一步统一了思想;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农业局及时成立了农村田园绿化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
三、方案出台,抓紧推进。
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工作,基础数据、重点任务、阶段任务、建设措施等规划已全面到位,规划图、文、表齐备,为今年的绿化建设实施工作明确了方向和目标。结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在我县实际和总体规划要求,在去年实施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摸索经验,把今年机耕道绿化工作做得更好。
四、2012年机耕道绿化建设计划及进展情况。
根据市、县会议精神及2012年机耕道绿化任务为6公里的工作目标,结合乡镇实际,确定羊街镇清水沟、多合、新街村委会为2012年机耕道绿化建设的实施点。截3月30日止已完成机耕道绿化的种植业设计,绿化任务涉及羊街镇清水沟、多合、新街村委会共计划种植藏柏树苗4000株。据初步规划,机耕道绿化建设总长6000米(折合6公里),可绿化长度6000米,可绿化面积45亩,现已提前订购好树苗并签订好购苗协议,待雨水湿润土壤后,及时进行栽植。
一、政策多方扶持,提升文化聚合力。
省政府《关于潍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批复》、市规划局《潍坊市中心城区休闲体系概念规划》、区政府制定出台《支持十笏园文旅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目前城关街道依托辖区内十笏园博物馆等文物古迹,十笏园文化街区等文旅项目,非遗空间、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等非遗传承地,潍坊市美术馆等公益展馆,郑板桥政德教育基地、潍县战役党性教育基地等,形成了文化旅游、党政教育、文创文产、展览展演、非遗民俗、特色美食共六大版块的文化聚集地。
通过各项文化政策扶持,多渠道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自身拥有知名文化专家队伍的优势,建立社会文化艺术人才库,通过多种途径整合社会文化资源,利用灵活多样的用人方式柔性引进各类文化人才,现辖区有国家省市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60余名,文创IP、基层文联、社会文艺团体等70多个单位和组织。进一步加强对优秀文化人才的管理和使用,更好地整合文化人才资源,搭建文化人才队伍展演展示平台,十笏园文化街区的文创集市被省文化厅认定为山东省第一批“文化创意集市”,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被省经贸委授予“山东省风筝产业基地”称号,被省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定委员会授予“山东省工业旅游示范点”称号,城关街道的文化人才队伍已初具规模,成为一个既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而同时又各具特色的文化聚合体。
二、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文化吸引力。
推行“十百千”的城关文化新举措,提升老潍县文化形象,将传统工艺、非遗手艺、精品艺术转化为文化滋养的持久软实力,增强地域性文化吸引力。
“十”是城关街道10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10个社区精神文明实践站,在复工复产期间主办10场“城关街道文化旅游节文艺演出”,繁荣“文化夜市”。从7月份开始连续开展城关街道“唱响潍城·文明之夏”—最美城关社区文化节的31场文化活动,社区文化培训、红色研学、非遗传承、节日庆祝、公益电影、志愿服务等180余次活动,结合云直播、新闻报道、公众号宣传等媒体,文化惠民覆盖80%的居民网格,提高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水平,满足了居民不断提档升级的文化生活需求,不仅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是通过全民互动的方式让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遍地开花。
“百”是举办百场展览展演、培训教育等活动,将精品艺术、传统手艺推向大众、精彩纷呈,让专业文化人、业余文化爱好者、大众文化喜爱者等多维文化相互渗透、融合和学习,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化推动力和巨大的文化精气神。今年的节庆展演期间,五十余万人次参与街道辖区内的重大节会、展览活动,如第三届陈介祺艺术节、2020 潍坊文艺精品展演周演出、战疫情优秀文艺展演、2020十笏园非遗嘉年华、“潍坊好手艺”精品展、潍坊市2020年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互动交流等活动,让群众能观赏精彩的演出、亲近丰富的馆藏展览,增强了群众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其中于希宁艺术研究展已连续两年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季”项目。协办“潍水坊” 公益非遗免费传承研学活动,以及各类非遗手艺课培训20余场次,让更多大众了解体验非遗知识和传统技艺,增强对老潍县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之情,做好新时代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通过普及引领的方式让高端大气的精品文化创新发展。
为把社区建设成为治安状况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环境卫生整洁,文明程度提高,人们安居乐业的文明社区。在二OO二年司法局在卧龙山庄社区试点的基础上在各个社区全面普开时,我居委根据本社区的实际,将“法律进社区”活动纳入了小区开展的“遵纪守法户”、“星级文明户”、“安全文明小区”等各种创建活动中,做到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一)宣传发动形成氛围
1、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如黑板报、宣传窗)和司法局联办的文化长廊上的专版。在居民群众中大力宣传普法知识,提高居民的“四防”意识。
2、举办普法宣传讲座:假期里邀请司法局的同志和派出所辖区民警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法制教育讲座”,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组织学生和居民群众积极参加安全知识竞赛,通过竞赛使法律知识进入居民家中,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开展活动人人参与
1、修改并健全了居民委员会基层工作管理规范,以人为本,积极开展文明小区的建设。在小区内每个居民楼群的单元上墙“居民公约和法制宣传及常用电话牌”202块,方便了居民,提高了安全意识;在小区树立了永久性的文明法制宣传牌15块。这些宣传牌的制作得到了结对共建单位在财力上的大力支持。建立健全了居民的行为规范,促进了社区环境和谐有序,使社区管理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为不断提高居民群众文明建设,积极争创“文明楼院”、“文明家庭”、“文明市民”。至目前我社区有文明楼院32幢,街道级文明家庭619户,社区级文明家庭1137户,使小区的文明建设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3、利用便民服务的机遇,对社区居民开展法律咨询,把法律知识送到居民家门口,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三)各类活动相互渗透
积极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大力宣传,全面发动。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利于整合社区资源,充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青少年维护工作的良好氛围;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推进“平安上虞”。
二、从创建民主法治社区方面汇报
为进一步对社区居民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公民法律素质,保障公民民利的实现,推进社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平安上虞”的建设步伐,在今年初街道下发文件后,我社区就积极申报了创建绍兴市三星级民主法制社区,实行依法治理、管理社区。主要是分为三部份来做:
1、“三民主”: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版权所有
一、企业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
三晋文旅注册资本1亿元,截止目前,认缴3200万元,资产总额3802.44万元,净资产3302.14万元,资产负债率13.16%。现有职工114人;拥有营运车191辆;拥有子公司5个,分公司18个。其中,控股子公司2个,分别是仁仁汽车租赁公司、旅游集散中心;全资子公司3个,分别是晋游国际旅行社、晋创意文化交流公司、太原仁仁汽车销售服务公司。
2、生产经营情况
三晋文旅稳步推进各项业务,加快发展旅游投资、交通服务、文化创意三大主营业务板块。
(1)做精做细旅游业务。
旅行社线路方面,整合地接中心、国内专线、省内专线、出境、影视制作等11个部门。与百思特旅游联盟,新世界等省内国内共40余家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国内游、出境游等业务。
运营托管方面,与“又见五台山”、红星杨旅游发展公司(武乡八路军文化园等)、双合成工业园区签订了运营托管协议。
门票采销方面,与省内外500余家旅行社,50余家票务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累计获得15个省内景区的市场最低价票务资源。成为“又见五台山”全国三家商之一,祁县千朝浪屿水世界全省四家之一;与携程、同程、驴妈妈、途牛等线上主流旅游网站建立长期深度票务合作。
酒店资源采控销售方面,整合的24小时订房中心,截止目前预订房间数2.8万间。掌握省内最全的酒店资源和最低预定价格。分期付款投资五台山五峰宾馆房源,并成为临汾金都花园大酒店全省旅行社独代,保证资源优质优势。
旅游市场营销方面,一是拓宽广告宣传载体和营销渠道,与山西新闻网、太原电视台等诸多新闻媒体展开紧密合作。与阿里巴巴旗下菜鸟驿站合作,在全省各大高校81个站点设立旅游服务咨询点,撬动大学生市场。二是针对旅游市场季节性的变化和节日主题,积极开展相应营销活动,主办“千人骑行”公益活动,承办首届“太原旅游文化建设成果展”,协办“龙城100”赛事、“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峰会”,并在服务的同时将业务嵌入其中,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智慧旅游方面,打造粉丝经济,企业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在2个月内,关注人数已达2.8万人,图文消息推送次数及阅读总人数达11万人次。打造“i游旅行”电商平台和移动客户端,目前已经实现上线运行交易。
(2)做优做强交通服务
传统租赁方面,对分公司实施年度责任承包经营,将租车业务扩展到已有旅游门店,推进“旅游+租车”融合发展。抓住公车改革机遇,积极拓展固定大客户,签约中标17家合作单位。
旅游交通方面,继续开通运营景区直通车。截至目前运营景区直通车线路53条,班次3190趟次,发送游客9.5万人次。此外,积极开拓景区换乘交通业务。
汽车后服务市场方面,延伸汽车租赁产业链,设立万国汽贸城仁仁二手车展厅,以“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模式运营二手车,一个月实现销售二手车12辆。下一步,将在柴村设立4500平米展厅,打造集汽车销售、汽车租赁、金融服务、汽车维修、美容、保险、手续办理、旅游服务等为一体的一站式二手车交易平台。
“互联网+汽车租赁”方面,与携程、悟空等线上平台合作,开展线上租车业务。自主研发安卓版和IOS版手机APP “易租车”,已在各大应用商城上线。
(3)做实做好文创业务。
文创酒店方面,在平遥明清街投资运营了具有明清仿古特色的文化创意酒店——光绪行宫,试水文创酒店领域,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营销,开业至今40余天,接待1228人次,营收20余万元。同时,挖掘和放大光绪行宫文化底蕴,开发主题系列文创产品,让客人把当地生活美学、人文情怀带回家。
文创商品方面,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晋心晋意”文创品牌,加大对以非遗传承、工艺美术品和富含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研发,推出多系列创意类旅游纪念品,其中四款被省旅游局选定代表山西省参加了5月24日—27日在义乌举办的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暨中国旅游商品大赛。
二、经营发展的思考与定位
总结这几年来企业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探索经验,正因为我们致力于打造资源整合商和平台运营商,不以利小而不为,从无到有、以实起步、以小起步,坚持轻资产、平台化运作,企业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的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目前得到的政府重视程度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度是前所未有,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是前所未有。仅靠现在的经营业务、经营体量、拥有的资源无法实现大发展、大跨越,围绕能司的六大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贯彻旅发大会精神,下一步就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重点将在创新“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全过程涵盖在文化体验上,在文化旅游的“产业链延伸、供应链集成、价值链提升”上下功夫,我们确定了“123456”发展战略:
“1”就是“明确一个战略目标”,即:到“十三五”末,将公司打造成为营收10亿元、利润6000万元的国内知名文化旅游旗舰企业集团。
“2”就是“坚持2个引领”,即:价值引领和文化引领。
“3”就是“创新三大业务板块”,即:旅游投资、文化创意、交通服务三大板块。
“4”就是“打造四大平台”,即:打造智慧旅游平台、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旅游资源整合运营平台、文化旅游项目投融资平台。
“5”就是“加快五化发展”,即:经营网络化、业务协同化、服务品质化、管理精细化、发展特色化。
“6”就是“打造六型文旅”,即:创新文旅、智慧文旅、品牌文旅、安全文旅、廉洁文旅、幸福文旅。
三、下一步发展路径
围绕“123456”发展战略,下一步我们重在要回答清楚“我们要做什么”和“我们要做成什么”两个问题。当前一段时期的工作核心是在做好现有产业精耕细作、挖潜增效的同时,积极创新实践,做好“跨界”和“旅游+”的文章,推进企业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升级性、跨越式的发展。重点抓好七个“+”:
1、积极发展“旅游+金融”,开展投融资及景区开发
旅游景区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将加大投融资能力建设,与银行、基金、投资公司合作,打造文旅投融资平台,积蓄大资本、大运作的作用与效能。按照打造支柱产业的标准和要求,通过收购、合作、新建等途径,进行旅游资源、资产整合,推进芦芽山天池国际滑雪度假区、晋中全域旅游、太行大峡谷、运城夏县架桑景区等3-5个资源基础好、发展前景广的主要景区及其配套设施的开发建设,打造企业跨越式发展新动能。
2、积极发展“旅游+露营地”,构建房车旅游露营地网络和文旅综合体
前期我们与省旅游局共同推进“全省汽车旅游露营网”事宜,已作为全省唯一重点项目于5月15号在山东济南召开的中国旅游产业投融资促进大会上签约,并对全省旅游资源开展为期2个月、遍及11个地市的调研,通过筛选,已经有29个景区场地纳入项目备选库。其中,在近期召开的山西旅游发展大会上与长治市旅游局、晋城市旅游局成功签约8个房车旅游露营地项目,总金额3.06亿元。
而且,按照能司安排,就与SK(中国)、兵器集团就成立合资公司,打造房车与自驾游营地网络事宜,已出前期策划案,并进行了三方洽谈。其中,太原晋阳湖房车旅游综合体项目和大同文瀛湖综合体及房车旅游露营地项目已分别与两地市政府进行沟通,选址及地块已初步明确。大同项目已在山西旅游发展大会上与大同市政府成功签约,总金额20亿元。搞房车旅游露营地是我们的切入点,是我们占领市场先机的出发点,但通过房车项目,掌握低价土地资源,吸引各类资本,推动建设旅游商业综合体,使营地、综合体遥相呼应,做强做精是我们的落脚点,力争把此项目打造成国内最具竞争力的营地连锁经营品牌。
3、积极发展“旅游+文创”,引领山西文创行业新风尚
本着“向传统文化要活力,向固态文化要动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路,加大对非遗传承、工艺美术品和富含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包装设计,开发更多新、奇、特、美、精的特色文创产品,做好代工、销售、品牌文化和载体延伸四篇文章,在核心城市及景区打造1-2处古村落,开发5-10处特色酒店、特色餐饮,通过自营和加盟等形式连锁复制,打造新的文创载体。
同时,开发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线上“礼库”电商平台,实现游客扫描商品二维码—线上下单—各地市分仓及配送中心送货到家,提升游客购物体验。
4、积极发展“旅游+交通”,打造专业服务集成提供商
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应用新能源电动汽车,大力发展旅游直通车、景区小交通、高端商旅、汽车租赁及汽车后服务市场等方面,打造旅游交通专业服务集成提供商,构筑绿色旅游交通服务体系,按照领导的安排,在大运新能源快客公司的组建中,围绕运游结合,实现“双百台”的目标,即,班线车百台、旅游车百台。
5、积极发展“旅游+智力”,打造管理团队输出品牌
山西旅游行业运营托管团队多为省外企业,我们将通过培养、引进等方式,提高人员专业素养,推动自有人才团队、运营模式、管理经验等智力输出,打造省内首家“智力、管理和品牌”输出型企业,改变现在“外来和尚会念经”的格局。
6、积极发展“旅游+规划”,打造旅游规划设计服务企业
引进省内外知名专家,高起点介入策划与规划设计领域,以创造美好旅游体验,实现旅游景区、旅游项目的规划落地与市场化运营为导向,提供旅游详细策划、旅游详细规划、旅游专项策划规划等服务内容。
7、积极发展“旅游+互联网”,搭建智慧旅游平台
利用自有“i游旅行”电商平台和“i游旅行”综合管理平台,配合自身渠道及资源优势,拓展线上渠道,打造山西线上旅游商业综合体,成为国内知名、省内第一的线上OTA(线上旅行社)。
四、确保战略目标实现的措施及建议
为确保上述七大发展路径顺利实施、加快推进,使文化旅游这一产业支柱真正站立起来,需要全面考虑资金、土地、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更离不开能司的大力支持与帮扶。
1、关于资金来源。在项目建设上,我们拟采取PPP、BT、BOT等模式建设推进,减轻建设资金压力。在项目推进落地上,恳请能司给予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投入,以使其轻装上阵,在此引导和孵化作用下,我们尽最大努力撬动和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实现以小博大。
10月17日,检查验收组来我县进行学校绿化、宿舍示范(规范)性考核验收工作。考核组成员来到后,直接到学校进行考核,做到校校必到,进行严格细致的考核工作。
1 考核单位的顺序
第一个学校是运河小学的绿化,依次是第二初级中学宿舍、宋门中学宿舍、杨家寺小学的绿化、梁集小学的绿化、刘表小学的绿化、马奇中学的绿化和宿舍、水波小学的绿化、水波中学的宿舍。
2 考核方法和步骤
根据文件要求,进校后,切实做到了听、查、看、问等考核程序
听:听取学校领导工作汇报,各学校做了详细的工作汇报。
查:检查各项文本材料,包括文件、档案、记录,每个单位都有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做到了各种制度上墙。
自创城工作开展以来,__街道按照市、区统一安排,重点从城市建设、环境卫生整治、社区创建三个方面着手,集中时间、人力、物力、财力,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现将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舆论导向,营造创城氛围
在城区、社区、企业、学校、区属单位驻地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和发动,于罗四路、罗五路、罗程路、文化路等重要路段和社区的显著位置设立大型公益广告、喷绘粉刷宣传标语650余处,张贴创城宣传画200余套,出动三台宣传车在城区和各社区间巡回宣传,制作宣传磁带利用社区高音喇叭不间断播放,大大增强了创城舆论氛围,提高了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向学校、企业、社区、市场发放了以做文明学生、文明市民、文明职工和文明业主的有关宣传材料、宣传画、手册6万余份,使创城活动达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在全街道掀起了共创文明城市,共享发展成果的创城热潮。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创城深入开展
重点打造“八纵十横”道路网络格局,将罗四路、罗五路、罗程路、文化路、文化二路等五条主要道路的改造提升纳入街道重点工程。目前已完成硬化及修补路面6万平方米,铺设人行道板8000平方米,绿化4000平方米,安装路灯200余盏,其中罗五路安装路灯40盏,栽植绿化树国槐634棵,铺设路沿石3300米、人行道大理石板5000平方米,打造全天候保洁、全天候保安的高档商业一条街。对城区的罗五路、文化路、商业街、宝泉路、建设街、柳树街等六条道路两侧的沿街楼楼体,按照因地制宜、一街一色的原则,进行了统一粉刷,与原有建筑物及道路经营文化相协调,达到亮化、美化的目的粉刷面积达20余万平方米。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1“植物栽培”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1.1 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让学生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植物栽培”校本课程把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作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形式,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栽培技能,充分体验到种植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并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2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参与生命科学课题研究。但就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平时的课堂教学课时有限,培养学生的课题研究能力存在困难,学生还缺乏一些课题研究必备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开设“植物栽培”校本课程为那些对生命科学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为研究做准备的机会,为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搭建平台。
1.3为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学奠基
从事初中生物教学的老师总有这样的体会:学生不知道花生生长在哪里,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花生长在树上;学生不清楚黄瓜、南瓜等植物一定是异花传粉;学生对于植物分类,特别是各类群的代表植物的特征总是记不清;学生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实验时,经常出现操作不当导致实验失败的情况……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长期生活在城市里,接触和观察各种植物生长发育的机会和时间比较少。开展植物栽培活动,不但丰富了教学素材,还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结果必然是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也轻松。
2 “植物栽培”校本课程实施的策略
2.1 课程目标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接触的事物比较熟悉时,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会主动地学习它、研究它,而且能持之以恒地研究下去。本课程实施前,对学生的需求、兴趣展开了调查,结果看出,我校的绝大多数学生对种植植物很感兴趣。因此在尊重学生的兴趣与个性的前提下,确立了具体的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获得一定的植物栽培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
能力目标:通过种植,认识、欣赏植物,培养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通过调查,培养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具有初步的策划、组织能力,更完善的人际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种植,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操作的积极体验,培养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并懂得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通过种植,更具爱心、责任心,对自然、对生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通过自己动手种植植物,不仅为绿化学校、美化学校作出了贡献,同时也树立了环保意识。
2.2 课程内容
对现有苏教版教材相关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和拓展,以各类群代表植物的种植为主线,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校本课程内容体系。
(1)各类群植物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方面,如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2)代表植物的养护方面,如葫芦藓(生物实验常用材料)、黑藻(生物实验常用材料)、铁线蕨、银杏(本校园常见植物)、花生、豌豆、南瓜等。
(3)栽培技术方面,如种子催芽、盆播、露地栽培、扦插、嫁接、人工授粉、水培等。
(4)植物欣赏方面,如典型植物功能、植物空间配置、色彩搭配、校园绿化方案设计等。
2.3 课程实施形式
开发本课程的主要目的不是在于培养学生关于植物栽培方面的专业技能,更不是为了教给学生很多关于植物栽培的理论知识。课程实施的目的是以此课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基于上述理念,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实施本课程。
(1)讲座。
邀请家长、园艺工作者等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与教师一起围绕某一领域进行专题介绍,拓宽学生视野。
(2)调查汇报。
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从周围的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通过走访、问卷、上网等多种形式收集、整理资料,制作PPT,在课堂汇报交流。
(3)动手实践。
课堂上,学生按照老师要求完成实验技能操作,如“种子的催芽”、“植物盆播”。课后,学生选择喜欢的植物进行种植、养护。 (4)小课题研究。 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主题,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大约4~5人),在教师指导下设计研究方案,通过实验等多种方式开展研究。
2.4 课程评价
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要给以多种形式评价。本课程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1)填写自评与互评表。每节课后各小组都会拿到一张评价表,小组成员先要为自己作一句话的评定,再由组内相互评议,产生小组评价等级。最后教师对各小组进行评议。
(2)作品展评。课堂上,学生将栽培作品搬上讲台,并作简单说明,让全体学生欣赏评价。学生的一些栽培作品直接用于美化教室和校园,同时又作为成果展览,让全校师生欣赏评价。教师用相机记录下学生栽培活动中的美好瞬间和优秀栽培作品,在学校校本课程成果汇报活动中,向家长展示,让家长欣赏评价。
(3)开放性理论知识考查。教师编制考查试卷,试题以自主性、开放性为主,如“选择感兴趣的植物,谈谈它的栽培要点”,“为了更好的绿化教室、绿化校园,请你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学期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考查。
下面就本学期开设“植物栽培”一节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为例,作进一步阐述。
主题活动:植物水培技术。
活动时间:2012年4月9日。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常见植物的水培方法,尝试水培一两种植物;能力目标: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等途径完成探究问题,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合作学习、分享学习成果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布置课前探究问题,准备几种常见的植物、栽培容器和栽培工具等。
学生准备:课前完成探究课题,最好制作成PPT。
活动过程:
(1)调查汇报(由学生组织、展示)。
问题①植物都能水培吗?例举适合水培的植物。
第一小组成员代表汇报讲解(略)。
其他小组成员对其汇报讲解内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学习。
问题②如何选择水培植物的器皿?
第二小组成员代表汇报讲解(略)。
其他小组成员对其汇报讲解内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学习。
问题③水培的取材方法有哪些?
第三小组成员代表汇报讲解(略)。
其他小组成员对其汇报讲解内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学习。
问题④如何对水培植物进行日常养护?
第四小组成员代表汇报讲解(略)。
其他小组成员对其汇报讲解内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学习。
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整个流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己准备.主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学习。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多元学习方式的能力。
(2)动手实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水培吊兰、绿萝、富贵竹等。
(3)课后拓展。学生将课上完成的水培植物小品带回去养护,观察。
(4)大擂台(2012年4月23日)。学生将水培植物小品集中展示,学生互评,指出每个栽培小品的优点和不足。学生相互交流栽培经验。
活动反思:校本课程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承担引领作用,在必要时候予以指导。要能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3 “植物栽培”校本课程实施的反思
3.1 实施校本课程所取得的收获
(1)拓宽和增加了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学生通过讲座、上网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通过大量的感性知识积累,对课本知识的了解更系统,对植物栽培常识及各类群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也加深了认识,为今后系统学习生物学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实践中,学生会发现许多问题,如为什么绿萝叶子发黄,怎样解决?水培吊兰的根发黑了怎么处理?……学生发现问题后主动去解决,如请教他人、查阅相关书籍、上网搜索等,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栽培与管理,在主动实践和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如细心、耐心、爱心等)。
(3)认识到学生的潜力有多大,让一些学生重拾自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本课程的活动,很努力地完成组内分配的任务。特别是在传统课堂上默默无闻的学生在本课程中也能表现活跃,积极参与实践,展示的成果很好。
(4)在学校、家长的支持下,课程得以顺利展开。课程实施前,学校将校园西北角大约30m2的土地、小池塘一角、教学楼五楼的露天阳台作为课程实施场所。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的家长搬来了废弃的鱼缸,有的家长运来不用的花架,还有的家长提供了各种植物种子,等等。学校、家长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物质保证。
3.2 实施校本课程尚需改进的地方
(1)学生的成果展示层次不一。有些小组做得很好,但有些小组只是简单的把网上的内容下载拼凑,没有形成本组成员的观点。这主要是小组成员能力差异引起的。因此,在布置任务时针对能力较弱的小组需要进行个别辅导。
(2)学生对成果展示的关注度不一。相当一部分学生只对本组的成果展示关心,对其他小组的成果展示关注度不够,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提出问题交流的现象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