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汇报材料模板(10篇)

时间:2022-05-18 16:07:2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意识形态汇报材料,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意识形态汇报材料

篇1

一、抓整改落实举措。

(一)领导重视,以上率下压实整改责任。为确保整改工作扎实推进,区教育局党组成立区委第一巡察组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整改工作由区教育局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牵头领导具体实施。局党组书记为整改工作第一责任人,各分管领导为牵头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形成工作推进台账,定期听取进展情况汇报,全力推进整改工作落实。

(二)思想统一,迅速启动部署整改工作。

对区委第一巡察组反馈意见提出的问题,区教育局党组高度重视,迅速召开党组会议,明确要把巡察整改工作作为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推动党风政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抓手,作为净化X区教育政治生态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以对党负责,对全区教育负责的高度,对教育系统全面工作进行体检。

(三)问题导向,从严从实推进整改落实。

针对区委第一巡察组反馈的问题,站在增强“四个意识”的高度,坚持问题导向,局党组反复研究、上下联动,制定了《X区教育局党组落实区委第一巡察组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和《区委第一巡察组对区教育局巡察问题整改台帐》,细化分解具体整改任务,分别制定了整改措施,确定了牵头领导、分管领导,明确了责任人、整改成效和完成时限,保证整改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声。

二、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区教育局党组收到区委第一巡察组反馈问题X个方面X个问题,区教育局党组坚持立行立改原则,逐一对反馈问题进行整改,其中X项问题已整改到位,还有X项问题正在办理中。对已经完成的整改问题,持续跟踪监督情况。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已完成整改问题。

X、X年度组织生活会材料卷中机关干部一人对照检查材料存在严重照抄、照搬现象,其材料中有“X宜昌”等字样;二人对照检查材料缺少整改措施。

整改措施:针对性开展学习教育,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端正态度,认真查找不足,坚决杜绝照搬照抄现象再度发生。

整改成效:已完成重新撰写对照检查材料,补充整改措施,在党支部宣读。

完成时间:X年X月

X、纪检案卷装订无序,重复内容多,制作笔录不规范,多数为一人办案,不符合相关规定。

整改措施:认识到纪检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全面系统整理,加强监督检查,扎实细致做好案件档案归档工作。制作笔录严格按照纪检格式执行。办案X人或X人以上。

整改成效:纪检档案已经重新装订。《询问笔录》已更换纪检格式,办案人员增加X人或X人以上。

完成时间:X年X月。

X、支部成员对“”的认识存在偏差,站位不高。部分基层支部还存在组织生活会认识不清问题。X人剖析材料没按照上级要求撰写,空泛表态。

整改措施:召开以“”为主题的专题培训,加强对基层支部组织生活会督导。

整改成效:已培训。并在后续召开的组织生活会中进行指导和监督。

完成时限:X年X月。

X-X、教师进修学校X人,分别违反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

整改措施:交回违规报销款。

整改成效:违规报销分别于X年X月X日存入学校基本账户,附有存款凭证,给予通报批评处理。

完成时间:X年X月。

X、工作纪律有待加强。

整改措施: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强化《请假管理制度》。综合运用查阅请假记录、实地检查的方式,进行监督检查。

整改成效:收齐、执行《请假制度》,随时到校明察暗访,无违纪现象发生。

完成时限:X年X月

X、在查阅“严守政治纪律、坚定理想信念”组织生活会材料卷中,三十二人的剖析材料没有对照检查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只有大篇幅的个人事迹。

整改措施:提高指导监督力度。针对党员存在问题,及时指导,真实剖析个人问题,支部书记把关,教育局党组把关,层层抓实。真正做到学深、学透。

整改成效:已召开培训会议。并在后续召开的组织生活会中进行指导和监督。

完成时限:X年X月。

X、在师德师风案件查处上,在公开环节有所顾虑,怕引起负面影响,如:X年查处的X起教师补课案件只是在教育系统内部对处理结果进行通报,没有进行深入剖析、举一反三,并做到“以案促改”。

整改措施:公开违纪案件不留死角,宣传到位。对案件形成原因深入剖析,举一反三,达到警示教育作用,做到“以案促改”。

整改成效:查处的案件进行及时公开,宣传到位。对案件形成原因深入剖析,举一反三,达到警示教育作用,做到“以案促改”。

完成时限:X年X月。

X、巡察组对校外培训机构明察暗访中发现,教育局监管校外培训机构的科室,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日常监管不够,对非法办学机构的监管整治没有可行性办法和主动作为的意识,近三年只有X次联合整治的检查记录。

整改措施:加大联合执法检查力度。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使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行为积极升华为政府行为。对于一意孤行的非法办学户,教育局要继续加大严查力度,还要加大黑名单曝光力度。

整改成效:建立教育局牵头联合执法机制。集中查钉子户X家,起到以点带面的警戒作用。已经检查X家校外培训机构,X家合格、取消了X家许可、X家重新申办、X家停办、X家取消办学项目、X家合并、X家整改中,后期跟踪问效。

完成时限:X年X月。

X、“微腐败”总结材把关不严,存在多处“徹腐败”“微席败”字样的错别字。

整改措施: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注意上报材料质量的把关。

整改成效:要求学校自查的同时,教育局对学校上报的材料进行严格把关。

完成时限:X年X月。

X、“微腐败”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致家长一封信回执存在家长没签字情况。

整改措施: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注意上报材料的质量的把关.

整改成效:要求学校自查的同时,教育局对学校上报的材料进行严格把关。

完成时限:X年X月

X、以“微腐败”阶段性总结代替工作总结。

整改措施: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注意上报材料的质量的把关.

整改成效:要求学校自查的同时,教育局对学校上报的材料进行严格把关。

完成时限:X年X月

X、以思政课为引领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有待加强。X区思政课教师配备数量不足,缺乏年轻教师力量,对教师的管理及培训有待加强。

整改措施:加强思政课阵地引领作用,组建区级思政课研修中心组,建立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在全区范围确定四所小学、两所中学为区级思政课改革示范学校。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不断加强教师培训力度。继续加强校本培训,增加区级培训项目。

整改成效:通过观摩课打造X节校级思政示范课、优质课X节和精品课X节,组织思政教师论坛两次。X月中旬由五名区优教师思政课展示,全区思政教师进行观摩。制定校本培训工作计划,主要项目是“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学习型团队建设主题研修,主要任务是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完成时限:X年X月

X、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够有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不够到位,意识形态工作推进力度层层递减。

整改措施: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总结提炼和分析研究,根据上级政策要求,科学安排部署,确保意识形态工作扎实推进、有效落实。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好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职责。

整改成效:制定局《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结合固定党日活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将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落到实处。

完成时限:X年X月

X、宣传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抓意识形态工作人员由党办人员代管,宣传人员身兼数职,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整改措施:加强宣传工作队伍的培训和监督指导。

整改成效:已召开宣传人员培训会,建群,互相学习。

完成时限:X年X月。

X、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学校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开展活动流于形式。

整改措施:加强对意识形态的学习,提高对意识形态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坚决守好校园意识形态阵地,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压力传导到基层。深入学校进行指导和监督,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固定党日和学校德育教育内容当中。

整改成效:X月、X月、X月已分别对学校进行指导、监督。

完成时限:X年X月

X、师生对于扫H除E相关知识的学习还需常态化。

整改措施:学校制定计划,集中学习,对于难以理解的内容学校要指派专人进行集中辅导,通过播放宣传片、观看视频、座谈论、闭卷测试加强师生对扫H除E知识的理解掌握。

整改成效:专题会议辅导、假期时间学习、学校进行测试考核学习情况。

完成时限:X年X月。

X、在扫H除E的宣传深度上还不够,特别是在对家长的宣传上还需加强。

整改措施: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扫H除E宣传教育,做到广大师生家长人人知晓、人人参与,营造浓厚的扫H除E专项斗争氛围。还积极发动教师、学生、家长向身边人进行宣传,在全社会形成黑恶势力人人喊打的浓厚氛围。

整改成效:已利用家长一封信、手抄报、标语、班会、警示教育多种形式进行扫H除E宣传。

完成时限:X年X月。

三、下步整改工作打算。

(一)常抓不懈,以严实作风落实从严治党责任。提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觉悟,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保持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态势,做到抓常抓细、真管真严。

(二)抓住机遇,以巡察整改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篇2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to market factors,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 investment decision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costs management difficulty. Once on the construction site, the cost of the amount of capital management is not in place, it will result in waste of resources, construction cost, bring economic pressure, thereby reducing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field cost management problems are analyzed, in order to achieve further enhance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promote rapi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8-0020-02

为更好的提升建筑企业的投资效益,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必须实施严格的施工现场成本管理工作,以使得企业的微利时代力获取最大的收益,实现建筑企业的快速、健康、紧随时代的发展态势。

1加强现场成本管理的策略

1.1增强责任意识

将责任意识强化与每一名企业员工的心上,并使其转化为一种主动意识形态,将层层分解下来的责任落实到相关责任人身上,时刻提醒着员工的责任意识。

1.2具体考核措施

可以在项目部内部成立一个考核小组在每道工序完成后,根据项目部内成员责任成本完成情况,进行商议考核。在各自责任成本范围内,成本节约了则所节约成本的2%~5%作为奖金奖励给相关人员;如果成本超耗且是人为超耗则按超耗成本的1%扣除奖金。

1.3必须从细节加强执行力度

细节决定成败,没有亏损的行业,只有亏损的企业。一个项目的亏损,往往不是决策的失误,而是缺少一种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2如何控制现场施工成本

在施工全过程中,材料费占施工总成本的60%~70%,要想控制施工总成本,在材料管理和使用上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减少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经济损耗。必须改变以往材料采买管理权归物资部门所有的工作方式,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项目部的施工压力和施工负担,但为了更好的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降低成本投入,应将单一由物资部门管理向多部门转变。材料采购部门及现场相关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

2.1做好材料采购前的基础工作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总工、工程部长、工长必须反复认真地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熟悉和分析,根据工程测定材料实际数量,提出材料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应做到准确无误。在材料采购前,实验部门做好抽检工作,确保各种材料符合施工要求;材料采购部门应建立询价小组,小组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查。材料采购人员所采购的材料价格不得突破询价小组的价格。可以定期召开例会,在例会上由询价小组汇报材料的询价情况,对于钢材、木材、砂石料分别汇报不同厂家的价格和质量,列举出选材使用理由,同时公开厂家的联系方式,以增大监督力度,提高透明度,保证做到“货比三家”优质低价购料。

2.2加强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管理

2.2.1各分项工程都要控制住材料的使用

物资消耗,特别是钢材、木材、砂石料严格按定额供应,实行限额领料。在材料领取、入库出库、投料、用料、补料、退料和废料回收等环节上尤其要引起重视(各方签字手续必须齐全),严格管理。对于材料操作消耗特别大的工序,要重点控制。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在工序开始前由工长、技术人员、材料员核定、分配主要材料使用数量,工序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材料数量不够,由材料员报请项目部领料,并说明材料使用数量不够的原因。每一阶段工程完工后,由材料员、技术员(此种至少有两个人签认)清点、汇报材料使用和剩余情况,对材料消耗或超耗分析原因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予以奖惩。

2.2.2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各种材料数量的控制与管理,①各分项工程都要严格控制材料使用。物资消耗,特别是钢材、木材、砂石料严格按定额供应,实行限额领料。在材料领取、入库出库、投料、用料、补料、退料和废料回收等环节上尤其引起重视,严格管理。对于材料操作消耗特别大的工序,由项目经理部直接承包;②在项目经理部实行材料包干使用、节约有奖、超耗则罚的制度;③及时发现和解决材料不节约、出入库不计量,生产中超额用料和废品率高等问题。实行特殊材料以旧换新,领取新料由材料使用人或负责人提交领料原因单等制度。材料报废须及时说明报废原因。

2.2.3实行材料包干使用

切实发挥好技术人员的作用。在现场根据施工工段或工区划分成立包干小组,由工长、技术人员、材料员等相关人员进行包干,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另外,要切实发挥好技术人员的作用,一方面,什么部位用多少料,用什么样的料,有多少节余的潜力,他们最清楚。另一方面,成本控制离不开施工技术,技术必须与成本、经济效益相结合,否则它就没有生命力。

2.2.4及时解决材料使用中的问题

及时发现和解决材料不节约、出入库不计量、生产中超额用料和废品率高等问题。实行特殊材料以旧换新(安全帽、手套等等),领取新料由材料使用人或负责人提交领料原因。材料报废须及时提交报废原因。正常报废由项目部承担,否则由使用人自行承担。以上所提到的提交的各种申请及汇报材料无须大篇幅编写,简单说明原因即可,但必须提交,以便有据可循,作为以后奖惩的依据。

篇3

作者简介:罗宁霞(1965-),女,山西临猗人,广东海洋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广东 湛江 52400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261-03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话语环境一般不是“自然语言环境”,即“同伴语”(peer talk)之类的“可理解性输入”的话语环境(comprehensible input)。由于学生受其母语与所学专业的话语机制影响,国内不同地区不同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话语机制有其特殊性。外语教师话语影响课堂组织结构、教师和学生的交互形式与内容,也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学话语机制与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关联度。研究大学公共外语教学话语机制是必要的。

多年来,教师话语研究吸引了世界各地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对话功能、话题轮转以及教师通过使用什么语言可以组织好外语教学等方面。在中国,很多研究人员也研究了语言错误和反馈类型,讨论了用什么方法回应学习者的错误。

英国伯明翰学派的课堂话语分析模式受到布拉格学派功能语言观影响,与语言学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是对课堂会话进行描写和分析的静态类型结构模式。相比之下,美国的会话分析不是从社会学角度,它是把会话和活动看做是受一定规则支配的有序社会行为,认为会话分析的任务就是从大量无序的自然会话中寻找反复出现的模式或会话规律,认为会话是一个动态过程。

本文试图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对教学话语机制的特点、言语手段和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教学话语分析,探讨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培养策略。

一、教学话语理论

教学话语实际上是两种话语组成:一类是教学性话语(instructional discourse),另一类是规约性话语(regulative discourse)。假设,教学性话语称为集合A,规约性话语称为集合B,则A包含于B()。这主要是因为规约性话语B是主导性话语,是关于道德和社会秩序的话语,而教学性话语A是关于各种技能以及技能之间关系的话语,教学性话语A受道德与社会秩序规则的限制。[1]英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巴兹尔·伯恩斯坦(Basil Bernstein,1924-2000)的“教学话语理论”认为教育中只有一种话语,那就是教学话语。[1]教学话语内嵌在规约话语之中。

伯恩斯坦的教学话语理论分为教学话语的传递和习得研究、教学话语的建构研究、教育认同的建构研究。[2]在教学话语的传递和习得研究方面,伯恩斯坦主要针对不同课程知识的组织类型以及相应的教学实践模式和教学评价模式,分析不同的课程类型及教学实践模式对教学话语的传递与习得的影响。在教学话语的建构研究方面,伯恩斯坦从教学机制出发,探索了课程和教学实践以及教学评价背后的教学话语的意识形态的作用。伯恩斯坦认为教学话语机制是通过分配规则(distributive rules)、情景重置规则(re-contextualizing rules)、评价规则(evaluative rules)而运行的。[3]

分配规则是分配某类知识给某类人的规则。学术知识、应用知识,常识性知识、科学性知识等等分配给谁,不分配给谁;或者谁有资格获得什么类知识,而谁没有资格获得或者只有资格获得另外一类知识。很显然,分配规则实际所调控的是权力分配、社会团体、意识形态以及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伯恩斯坦认为分配规则创造了教学话语的生产场域,类似于“因材施教”。

外语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课堂的组织形式、词汇使用、知识扩展应当与学生的英语基础、所学专业的外语要求相适应,词汇、语篇的解析,要在学生建构的知识基础上延拓。

情景重置规则是特定话语移位(dislocated)和重新定位(relocated)的规则。经历了移位和重新定位的话语不再是原来的话语,此时话语从一个“场”被带到另一个“场”,话语受到教学话语对其实施的意识形态作用。这种意识形态作用使话语从一个教师的话语转变成了一个学生的话语。

教学话语本身是一种情境重置。教学话语是通过选择性移位、再定位和关联其他话语所建构而成的。[3]

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尽量满足情境重置规则,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创设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扩展知识会话情景,内容是与学生专业相关英语知识,形式是让学生自己进行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英语对话、讲解与专业相关的英语故事、做与专业相关的英语游戏,学生用英语汇报专业学习的情况。另外,要宽容学生汇报过程中夹杂汉语与语病。

评价规则是教学话语被转化成具体的教学实践的过程模型。评价规则主要通过三个层次来转化:一是教学话语对时间、文本和空间的具体化处理;二是文本转化成一个具体的内容,而空间转化为一个具体的情境;三是年龄、内容和情境又被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沟通。如按照年龄决定习得的顺序,年龄对应于习得顺序;根据内容确定评价标准,内容就转化为评价,情境转化为传递。

二、案例研究

The teacher(T)and students(S)are examining a picture of a brass rubbing of some nobility who lived during medieval times.

T:See this area here? Let’s have a go. I love the dresses,they’re so ornate. Why do you reckon they would have had long dresses and all the gear on their head?

(T.challenges children to think of some reasons why people who lived in medieval times wore the clothes they did)

S:Because of their religion.

T:It might have been because of their religion. (T.validates and acknowledges student’s response)

In some places they do cover their faces and everything,but I think there was another reason why they dressed up. (T. probes for additional ideas)

S:Some people cover their hair so nobody can see their hair——that’s what they did.

T:It’s their customs and religion,that’s right. Have you got any other ideas why they got dressed up like this with their head covered and veils and . . . and the material looks really,really heavy,ornate. (T. keeps probing for reasons)

S:To impress.

T:Yes,to impress their husbands maybe. Do you have any other ideas? (T. continues to probe for reasons)

S:Yes. Because it’s very cold.

T:Yes,that’s great. It can get very,very cold in England. (T. acknowledges and validates student’s response)

S:My grandma told me my dad was born in England so I have a little bit of English blood.

T:If you have a look at the photo of them,you’ll see them all dressed warmly. So when you look at the lady,she’s dressed really warm. So in the cold she’d be lovely and warm. Now if she lived in a hot climate,what do you think would happen?

(T. challenges children to try to make links between the information they have been reading about and what they know from previous work)

S:She’d be hot. She’s get all sweaty and sticky.

T:I wonder if you can think of what might be different if she decided to live here? What do you think might be different? How would it be different? (T. challenges children to think metacognitively about how the types of clothes may have been different).

上述内容为老师与学生正在研究一幅黄铜拓片。在这个话语片段中,老师(T)让学生(S)思考中世纪贵族们穿的衣服。当一个学生回答中世纪贵族们所穿衣服的某个缘故后,老师承认并尝试让学生继续探讨另外的想法,当又一个缘故确定后,老师承认也同时验证这一学生努力的正确性,但老师可以继续让学生解释中世纪气候和中世纪欧洲人所穿衣服之间的关系。

老师鼓励学生做出某种理解,帮助学生学会监控和调节,引导学生理解材料和扩展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而超越材料来构建新知识。

在这个对话中,老师继续让学生挑战自己,同时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努力,其话语体系包含有启动模式、应答模式、反馈模式,其所提问题的类型有展示性问题,如中世纪贵族们穿的衣服;有参考性问题,如中世纪气候和中世纪欧洲人所穿衣服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对话中,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话语策略。

三、大学英语的教学话语策略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用教学性话语,一定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课堂交际意图。经常用一种能够吸引学生注意的方式来表示信息内容,让学生能够找到指称,能够知道什么是新信息等等。这些将影响学生的语言输入、语言实践和心理吸收。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应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形式为主,如核对性提问,全班性、小组性提问与讨论,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形式为辅,如词汇的讲解,课文的解析。

通过查阅文献与教学案例分析,提出以下大学英语的教学话语策略。

1.恰当使用话语的重复

课堂中的重复话语可分为教师自我重复、学生自我重复、教师重复学生的话语、学生重复教师的话语和学生重复学生的话语五种形式。

重复话语的语用除了具有扩大对话交流范围、突出强化应答话语的核心内容、对说话人表示支持认可等主要功能外,还有补充和完善、延续话题、暗示修正的功能等。当学生的回答不够完整、不够充分、不够准确时,教师在重复时往往需根据学生的应答作必要的补充,以达到完善学生应答的作用。部分重复后再加上新的话步,这种情况下的部分重复被作为话题延续的手段,具有舒缓节奏,并使话题延续的作用。

2.合理地预设提问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对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提问者知道答案与否,教师课堂提问可分为两种: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

展示性问题是为了进行语言练习,使学生掌握要学习的语言知识,多为陈述性知识;参考性问题是寻求不同的信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将显性的、陈述性的知识转变为隐性的、程序性的知识。因此参考性问题可以增加学生在课堂外的语言输出,从而促进语言学习。

彭艳虹(2007)[4]提出课堂话语轮换具有指定性、导向性、诱导性、显著性与被动性等特性。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语言材料,更要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交际角色,提高他们主动参与交流的意识,打破传统的教师控制话轮替换的模式,多提出一些参考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并控制好话轮。

3.教师的课堂话轮控制

西方学者Sinclair J. M.& M. Coulthard从会话分析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启动式+应答式+反馈式的课堂话语体系,李悦娥结合中国外语教学的实际从教师为第一说话人和学生为第一说话人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外语课堂活动的话轮转换规则。[6]

(1)探测和澄清问题。通常是指针对问题向学生提问。

Can you tell us a bit more about what you found out when you investigated that issue further?

Have you thought about using this information to help you work through that dilemma?

(2)验证和承认。通常是指肯定的评价或表扬。

“Well done”,“Good”,“Very good”,“Wonderful”,“That’s right”,“Okay”.

That’s a really great effort. You’ve worked hard to put that information together.

I like that word.

It creates a sense of mystery about the plot.

You’ve thought very carefully about how you responded to that topic. There are some really imaginative ideas there. That’s great.

(3)面对差异和澄清选项。通常是指对一个不正确回答的处理。纠正学生出现的语音、语法和用词方面的错误,中断学生的回答。

You seem to be saying . . . but I notice you’ve actually got something different here. I wonder how you reconcile the anomaly.

I’m not sure I understand what you mean by that.

Perhaps you can explain it more clearly to the group?

Please say that again!

在大学英语教学话语中,Right? OK? Do you understand?Is it clear?Got it?的使用频率应当减少。

(4)暂时提供建议。

I wonder if you’ve thought about doing it like this?

Perhaps you could try it to see what happens?

Have you thought about . . . ?

(5)提供问题的基本信息,让学生挑战自己的思维。

Tell me a little bit more about the characters in the story. So tell us a bit more about how you solved that problem.

(6)元认知:思考与思维。

How do you find out what else you might still need to consider?

(7)面对差异,突出矛盾。

I hear you saying this . . . but now you’ve said . . . I’m not sure I understand your position.

(8)潜在帮助,给学生提示,提示学生关注问题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

I think I’d check that out again,because sometimes there are other possibilities (i.e.,answers) you’ll need to consider too.

You’ll need to look at those issues and identify the one to focus on.

Have you thought about . . . as a way of dealing with that topic?

(9)提问开放性问题。

What do you think you’ll do now? How do you think that may help?

(10)信息与思想之间的连接。

Remember what we discussed yesterday about the indigenous people who lived . . .? Think about what we’re discussing now . . . Can you see any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四、结论

大学英语教学话语是一个复杂语篇,受到各种环境(包括交际因素)的影响。教师课堂话语机制的属性与模式对学生的语言输出会产生影响。恰当地使用话语重复、合理地预设提问方式、课堂话轮的控制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语言习得。对教师课堂话语机制的属性与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地区的文化对教师课堂话语机制与教学效果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在多年的外语教学活动中,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话语,得出一些教学经验,即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和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需要理解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专业取向。在此基础上,才能创造一个互动的语言学习环境,正面影响学生的语言输出。

参考文献:

[1]Bernstein,Basil,Pedagogy,Symbolic Control and Identity:Theory,

Research and Critique[M].London:Taylor and Francis,1996:46,183.

[2]Liu Yanfen & Zhao Yuqin,A Study of Teacher Talk in Interactions in English Classes[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Bimonthly),2010,

33:76-86 .

[3]唐玉华.初中英语课堂教师教学话语的实证研究[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09:3-4,10-12.

篇4

MOOC,是英文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的简称,译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又称MOOC或MOOCs,是一种参与者分布在各地,课程材料分布于网络之中的,通过主题或问题的讨论与交流,将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和教师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模式。

MOOC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大量的在线课程学习新样式的涌现,如SPOC、MOO、DOCC、MOOR、PMOOC、DLMOOC、Mo-biMOOC等等,成为了MOOC家族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MOOC也随之进入“Post-MOOC”时期。

这一概念是美国学者布朗于2013年7月.30日在他的篇名为“Moving into the Post-MOOC Era”的博文中提出的。他认为,MOOC仅代表在线教育的初始形态,而现在好多方面都出现新动向和发生变化,我们已处在“Post-MOOC”时期。这些新动向和变化包括:教学方式正由xMOOCs的完全自主在线学习向混合学习、翻转课堂、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转变;MOOC的三大主流平台的功能相对简单,不能满足实践需要,需作相应的调整;一些Coursera合作院校已开始考虑授予学分认证和学分互认等事宜。

“Post-MOOC”时期出现的在线课程学习新样式,是基于MOOC的启发和针对MOOC的不足而创建的新样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MOOC确独有优势,亦有如中途退课率高、教学模式单一、学习终端设备单一、教育理念突破不大等不足。基于此,开发商设计了有针对性的新样式:针对中途退课率高设计了SPOC;针对教学模式单一设计了Meta-MOOC、DLMOOC、BOOC;针对终端设备单一设计了MobiMOOC;在突破教学理念层面设计了DOCC、PMOOC、MOOR。实际上,这些新样式都是重新整合MOOC的大规模(Massive)、开放(Open)、在线(Online)和课程(Course)四大特征,及与之对应的小规模( Small)、不开放( Private)、线下(Offline)和讲座(Lec-ture)的特征,而建构的样式。 二SPOC及其优势 SPOC是英语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的简写,译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该概念最早由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提出,其理念是为更好发挥MOOC的潜能,让MOOC资源可以应用于单一学校,甚至是班级这样的小规模用户群。其目标是实现MOOC与校园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提升教学质量。其基本形式是在传统校园课堂的基础上,采用MOOC的讲座视频、在线论坛和在线评价等功能辅助课堂教学。哄基本流程是教师把视频材料当作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学习,然后通过在线监督和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知识吸收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实体课教学中与学生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可见,SPOC是将MOOC与校园课堂教学(“MOOC+ Class-room”)相结合的,一种小型的、私有的、在线的混合教学模式。

SPOC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诠释了如何将MOOC与校园课程教学的结合问题。其在发挥MOOC课程低成本、高效率、易普及、开放、包容、易于利用学生碎片化时间学习等特点的同时,吸收了线下课堂在团队合作、个性化指导方面无可替代的优势,显著提升了校园课程教学质量。

SPOC的另一价值在于重新定义的教师的作用。其既不像传统教学模式那样,完全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像MOOC那样过于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而忽视教师主导功能的发挥。SPOC使教师从一个知识的“灌输”者、观望者,转变为对学生线上与线下学习的监督者,指导者,既保障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保障了教师功能的发挥,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SPOC还使在线学习跳出了复制课堂课程的阶段,创造出一些更为灵活、有效的学习方式。比起单纯的MOOC,它能为学生提供更完整的教育经历,且通过限定课程的准人条件和规模,能为学术水平相当的学生定制课程,提供针对性更强、力度更大的专业支持和个性化指导。

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SPOC还能将如小组讨论、师生间与学生彼此间面对面交流和学生汇报等不能在MOOC中运用好的教学方式,灵活穿插于SPOC模式中,引导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深入讨论,翻转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表达观点的综合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进而增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1世纪,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也致力于探求教学方式的变革以适应这种需要。SPOC正是这种需要的产物,正如哈佛大学罗伯特·卢教授所认为的那样,像SPOC这种更加灵活和精致的课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进化”,其亦不可避免的对影响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下文同)的教学改革。 三SPOC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影响

(一)对思政课教学理念转变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思政课教学改革沿着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和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路径展开。在很长时间里,以前者为主导。其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注重教师“教法”,关注“知识世界”,注重传递“是什么”。其优点是教师主导功能发挥确保了思政课教育的思想性、科学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但这一改革较少研究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较少关注“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轻视学生“学”的方式,忽视学生主体性,使学生失去了对思政课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随着“05方案”实施,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成为主导。其强调学生主体性,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管理者;要求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设计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进行。这适应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习惯和心理特征,但忽视了教师主导功能的发挥,易偏离教学目标要求,思政课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难以保障。

两种理念所建构的教学模式的不足引发新的教改探索思路是建构一种融合两种教学模式优点的,既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又注重发挥教师主导功能的模式。SPOC正好契合了这一思路。它将以教师“教”为中心理念改革为以教师“教”为主导,同时又融进MOOC以学生“学”为中心的理念;它的实践有效性也充分证明,这一理念确实适应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习惯和心理特征。因此,思政课应以此为鉴,转变教学理念,重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效能最大化。

(二)对思政课教师的影响

SPOC重新定义了教师的功能,使其从过去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对学生线上与线下学习的监督者、指导者;也使教师的工作内容和侧重点发生了变化。

SPOC对思政课教师更大的影响是在备课与教学方式上。备课方面,内容增加了整合资料,制作和完善“微课”;教学方式上,从“灌输式”转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启发式、讨论式、谈话式、汇报式。不过,更大的影响还在于大量增加了课堂外教学活动的比重。由于大量的学习内容放到了“微课”里,由学生在线自主学习,大量增加了课堂外教学活动的比重,需要教师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来指导和监督学生在线学习。

SPOC对教师个人能力的影响表现为:借助于现代技术手段来完成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整合大量的材料并转化为教学内容,细粒度分析学生在线学习数据并归纳出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不断接受新信息,学习新知识,建立话语权威,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和分辩能力来获取知识和过滤信息。

(三)对学生的影响

篇5

1.1加强师德建设教师的言行举止会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的思想品行及人格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成为学生爱戴的老师,那你就要努力做到使你的学生不断地在你身上有所发现。”首先,“基础”课教师要加强学习,敢于创新。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的必要途径是加强自身的学习。自觉行动的前提是正确的理性认识,教师师德的建设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学习。古人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学、问、思、辨”,讲的就是通过学习与思考,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离开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教师师德必然会迷失方向。其次,教师要强化责任意识,树立科学的育人观,通过教育、宣传、讨论等多种形式,弘扬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道德风尚,激发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再次,教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注意总结经验。认为:“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教师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认清是非曲直、善恶美丑,才能认识到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最后,要建立由爱岗敬业、政治素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内容组成的师德评价体系,以使师德建设目标和师德建设内容更为具体化,形成师德目标的导向机制。

1.2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基础”课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不断掌握学科发展的新知识、新动态、新成果,优化知识结构,拓宽教学思路。一堂好的“基础”课的标准应该是教育内容思想性强、理论联系实践、内容鲜活、入脑入心,所以教师还要深入实践,摸清学生的思想脉络及走向,使“基础”课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提高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1.3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随着信息传媒的发展,各种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通过图文、声像等直接生动的方式快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特别是高校已经成为西方势力与我国激烈争夺人才的重要战场,高校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信息的冲击和震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基础课教师要深入分析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针对新变化、新挑战,不断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在较深的层次上破解学生思想中的困惑问题,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提出的挑战。

2以学生为本

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要提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任课教师要在课前、课中以及“授后服务”各环节做到系统规划,精心设计。

2.1课前教师要积极做好准备课前要做到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掌握教材的内在逻辑,了解授课对象的情况,以便于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同时,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再开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坚持学习,掌握当下的时政信息,了解最新的关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2.2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设计好“精彩第一课”以精彩第一节课为起点对理想、人生观、爱国、道德、法制观等每一专题的内容都要精确把握,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环节,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如讲授人生观部分,教师布置学生完成以反映人生态度、价值观为内容的角色扮演活动,一组学生反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一组学生反映错误的人生观,通过表演、讨论,表达关于人生观的认知,在角色扮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理论讲解,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能力和创造力。教育理念只有根植于课堂教学实践的土壤中,才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学生成长的需要,激励学生自身成长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

2.3强化课程“授后服务”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更好地完成育人目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授课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引导和教育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而是需要通过延长教学环节,借助课程后续服务才能更好地提高“基础”课教学质量,实现课程的育人目标。具体做法是:第一,坚持教学反思,“基础”课“授后服务”应以教学反思为起点,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感悟,反思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己及学生的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等因素,教师通过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形成新的后续育人方案。第二,进行课外活动的定位指导,“基础”课教师要参与指导学生课后的实践活动,将课外实践指导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及时解决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困惑。例如,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为学生进行思想导航;指导学生课外读书活动,倡导学生终生与有意义的书籍为伴;通过积极向上的学生社团活动,传递先进思想及社会正能量;通过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这些实践活动将对青年学生产生长期的、综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取得较好的育人效果。

3创新教学方法

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教学法属于社会历史范畴,它会随着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教育对象的变化不断更新和调整。努力探索适合“基础”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对于实现“基础”课教学目标,完成课程教学任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1多种教学方法的并用与结合教师要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的学习氛围,就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进行有机的结合。特别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基础”课教师更应该大胆尝试,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要积极尝试案例讨论教学、头脑风暴、角色扮演、参观、调研、实践汇报等多种教学形式的取舍与融合,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如案例教学,特别是为学生所熟知的、贴近学生的案例更具有生动性和启发性,对学生会产生直接有效的触动,教学中运用典型案例,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有效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是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鉴于法律部分的内容比较枯燥抽象,可以通过设计消费争议、劳动合同纠纷、违反职业规范、法庭诉讼等场景,由学生扮演相关的角色,教师通过模拟场景讲解相关的法律知识,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法律的权威,增强法律意识。案例法、角色扮演法可以同时结合运用,用角色扮演使案例得以具体呈现。

3.2突出实践教学法的应用思想道德教育只有学生真懂、真信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参观、调研教学法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真实地将所学理论融入实际生活,在了解现实的同时进行自我教育。如在学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这一内容时,可先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开展社会调查,将学生分成小组,利用节假日深入企业、社区,完成调研任务。实践活动结束后,召开实践教学汇报会,让同学们通过小品、诗歌以及PPT图文并茂的演讲等多种方式呈现自己的参观、调研体会,并撰写分析报告。实践证明,突出实践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课程内容产生情感共鸣,有利于“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篇6

二、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为试点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2008年9月,全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动员大会结束后,县委、政府相关领导听取了汇报,召开县委常委会结合我县实际进行安排部署。今年6月,全省文化产业高研班结束后,结合全县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培训,深入学习贯彻省文化产业高级研修班精神,一是县委理论中心学习组于6月中旬召开学习会议,传达学习了全省文化产业高研班精神;二是在我县开展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培训上作了传达学习;三是向宣传意识形态口的副科以上领导作了传达学习。充分发挥县内媒体的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方针政策和具体做法,积极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根据省州文产办的有关精神,经县委研究,及时成立了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委副书记、宣传部长、副县长担任,组员由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等25个单位、部门领导组成。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委宣传部。领导组对整个工作作了系统的安排部署,保证了整个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三、前期工作方法形式多样,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保障拥有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风情浓郁的民族文化资源,独特的旅游资源

(一)抓调研,摸家底。为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这项工作抓得有的放矢,县文产办根据领导组的安排,从宣传、文体、教育、旅游等相关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调研组,深入到乡镇、部门进行调研,形成了真实、详细、有份量的《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随后又形成了《核桃产业与旅游文化开发》调研报告。这两篇调研报告为起草《实施方案》打下了基础。

(二)方案结合县情,有可操作性。在三个调研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县情,形成了《实施方案》,经县委常委会讨论后,报州文产办得到批复。整个方案的实质核心内容是:围绕两大优势,即:一是围绕我县是“核桃之乡”的核桃文化优势。用好“核桃之乡”金字招牌,注入新的文化内涵,赋予时代特征,充分挖掘和提升核桃文化,大力弘扬核桃文化,以文化力推动经济力。二是以自然风光和生态旅游文化,一方面发展以特色旅游为平台的文化,另一方面依托我县独具特色的名胜古迹、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增强吸引力,带动全县文化产业的发展。坚持五个原则。即:一是坚持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相统一的原则;三是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坚持发展文化产业与发展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原则;四是坚持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五是坚持继承和创新并重的原则。抓好三大主导产业和一项改革,即:抓好核桃文化产业、是抓好旅游文化产业、抓好广播电视产业和抓好教育改革。

四、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把工作落到实处县文产办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县文产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在州文产办的指导及县级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紧紧围绕全州动员大会上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开展工作,围绕以上工作重点,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明确了具体的目标任务,相关单位的改革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完成了相关文化单位的改革。县电影公司有各类人员23人,其中,在职职工15人,离退休职工5人,供养人员3人。公司于2002年5月开始进行改革,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改革没有实质性进展。到2008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启动后,加大了工作力度,重新启动了改革。以通过一次性出售现有资产(改革前),妥善安置企业各类人员的改革方案,共妥善安置退休职工5名,一次性支付3名供养人员生活费,分流安置15名各类职工,基本做到了尽可能合理地安置各类人员,尽可能清偿有关债务,实现了政府、企业、职工个人都满意的目标。另外,县广播电视事业局的改革也以政府差额拨款30%的形式完成了改革。

(二)出台了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内函发展”和“外延扩张”并重,公办民办共同发展,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协调发展,深化改革,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增加投入,强化管理,实现学校产权多元化,经营方式市场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手段信息化,努力扩大普通高中规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考上线率,以及按照县委政府确定的“以高中为龙头,初中为重点,小学为基础,上下协调,整体联动”的教育发展思路,切实把高中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措施:一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要按外延与内涵发展并举的原则,加快一中的建设,实现一中高中部和初中部分离,实现加快普通高中扩招,增加高中容量。二是整体联动,协调发展。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做到高中、初中、小学一起抓,齐头并进,联动发展,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是创新机制,推动发展。要创新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一中实行校长聘任制、年薪制和目标奖惩制;创新办学投入机制,积极引导、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形成办学投资多元化格局,努力扩大和提升高中办学规模和水平;创新激励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的考核,对学校、校长、任课教师及学生都给予相应的奖励。通过改革,到2008年,全县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以上,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篇7

语言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通过特有的手段传达、展示给受众,以期引发心灵的颤动与共鸣。学院派毕业设计展览形成于高考制度恢复、学科制度建立后。以高校的艺术学院为平台,主体为教师与学生,建立在师生教与学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艺术现象。并以其特有的艺术价值丰富着高校教学建设,演奏别样的艺术风采。

一、学院派毕业设计艺术展览

展览艺术又可以称为展示艺术,展示是人类的一种生活的本能。从生物科学的角度来分析,生命发展的源头就集合着各类朴素的展示现象,比如鲜花总是通过自己美丽的花瓣,艳丽的色泽来示好飞翔的昆虫,以期借助昆虫来完成授粉;雄性的鸟类华光异彩的羽毛往往会吸引更多的同类雌性;大象、河马等动物总是在的季节引吭高歌,让更多更好的雌为之倾倒。而存活于人类社会的展示现象则具有独特的精神、文化特质,这不仅仅是人类本能的行为,而且是有意识的行为和具有文化传承性的行为。“人不仅仅有动物性本能,还有人的自主意识,人的活动总是在对象中投射自己的主观愿望和目的,并通过和对象的联系或对对象的改造等实践活动发现和实现自己。”[1]艺术展览在中国的落地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而学院派毕业设计艺术展览则随着主流艺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模式。从规模上来划分,学院派毕业设计艺术展览可以归纳为师生个体独立展、群体展(全校性的如毕业设计展、班级展)两大类。展览出现的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巩固和加深课堂艺术教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让学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独立地开展艺术自我表现或艺术创作的实践活动,扩展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同时,此类艺术学院每年的毕业展览又是检测和反映学院教学水平、艺术创新程度与水平的重要体现。教育家汤宇认为:“作为大学教育的出口,向外界展示美院教学现状,其实正是彰显了一种自信和开放的态度。”[2]每年的各大艺术院校的毕业季,不仅仅成为跨院系的盛大庆典,毕业生的不眠之季,也成为了艺术院校独具一格的校园开放日,公众可以随意地出入,品析各类作品,近观美术院校的创作环境,揭开艺术的神秘面纱,让艺术真正地介入到公众的生活。学院派展览需要师生展览前的精心策划选题;创作展开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应对与心态的调整;展览活动中的各个环节的安排;展览过程中产生的市场价值、文化价值的评估;展览后艺术文化论坛的伴随,整个“展览链”已衍生出一种深刻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

二、学院派毕业设计艺术展览策略

中国当代的艺术展览的形式与内容的定位大致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属于一种近乎模仿的阶段,模仿欧美成熟的展览体制,试图把自己装扮成展览的合法身份,主要的艺术表现课题是意识形态的本地表现。第二个阶段,渐渐从模仿中找到了展览的本质意义,开始关注本土的艺术精华,艺术表现课题逐渐地从“向外输送型”发展到“自我表演型”,展览的策划与定位试图与国际展览发生链接,寻求国际大展上的位置。学院派展览是在这种大的艺术展览景观下形成的具有特质性的展览形式,既要展示出四年学院艺术的学科性、师承性、教化性,又要顺国内大的艺术展览趋势而上,呈现出一种“代谢式的展览”。在展览策划初期,学生回顾学院的艺术教育,对已学的艺术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借助一定的材料将这种归纳性的总结付诸笔端。在这种对艺术现象进行归纳的过程中往往又会开拓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局面,这种开拓的新局面会引导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与学习领域中继续探寻艺术的新境界。

(一)展前教学模式构建

任何一场展览无论开幕与场地设计得有多么的巧妙,但对观者留有印象的还是展览作品本身,可以说展览的核心就是拿作品来说话。展览前的创作准备是检验知识、锤炼自我、绽放自我的过程。学生在创作的过程就是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的原料进行能动的改造、加工,在学生的头脑中构成艺术形象,并通过物质材料的运用,使之外化为物质形态的艺术品的审美创造活动。责任感与使命感是潜藏在每个艺术家心中的一个小宇宙,学生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可以深刻地拥抱艺术,体味艺术的本质内涵。艺术是触手可及的,它存活于生活的每个角落,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要做的就是找到它,提炼它,表现它。“一部电影的制作要经过主题构思、组织宣传、场景布置、场地选择等基本的操作流程,采用一定的叙述手法,将图像、影像、话语呈现给观众。斯托尔、简斯•霍夫曼等人认为,艺术展与电影制作类似,等同,均作为特殊的文化仪式活动,借由空间、文本、图像、展场与语境的关系设计艺术,展示艺术,反思艺术,并将文化的价值、艺术文化的形式、话语等内化到艺术结构中并加以阐明,从而辅助观者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叙述模式。”[3]

(二)展中的文艺价值展现

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审美家爱德华•布洛曾发表过这样的言论“距离乃是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最佳的美感距离就是那种最近距离而又没有丧失距离的那种距离。展厅现场的作品的展示恰好设定了一个这样不远不近的最佳距离,在展厅欣赏艺术的过程中,观赏者对于艺术作品所显示的事物在情感上或是心理上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种由于消除了观赏者对艺术作品的实用态度而使美感有利于情感,因而使观者对眼前的事物产生了崭新的体验[4]。创作者在展览现场观察别人对自己作品的感受时,以第三者的身份重新解构创意,认识艺术,探讨本我、自我与世界的关联。对于参展的学生来说参展不仅仅是一个过程,不仅仅是被人认知了一下,对于现场的讨论、观察、评说,以及对作品的二度解构,都会对学生的艺术生涯增添了一个触及艺术命题的深刻论证,对于个人素养的提升,专业知识的升华都有很好的“井喷”效果。著名的学者苏纳认为“图像和动态学习经验相互交叉,效果最佳。”高校艺术展示文化既能够提供给学生图像、知识的学习经验,又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动态学习经验。据调研统计,通过接触或观摩展览,有近80%的学生能够获取自己专业以外的美术知识,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能够对自己的创作产生影响和帮助,大多数的学生希望通过展览与其他作品进行“沟通”。艺术创作力是需要鼓励的,艺术表现能力的提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点滴的艺术轨迹中不断地鼓励、呐喊,而艺术展示正是提升学生设计信心的一碗心灵的鸡汤。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地方。”[5]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是爱的教育,也是人类教育生命中最被需要的一种教育,是最富有生机的人性的教育。在展览期间创作者的作品往往会与观者产生共鸣、交集。创作者在与参观者介绍与推介自己作品的时候,参观者的微笑、点头、问询都是对创作者最大的肯定与鼓励。艺术展示进行中的交流是大学艺术发展的助动力。交流中总会有两种声音相碰撞、相融合、相依存,交流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当代任何艺术发展的助燃力,互动交流可以引导艺术朝向一个积极的、健康的、正能量的、具有学术深度和品质感的方向发展。学院派的艺术发展更是离不开艺术展间的交流。艺术展示冲破了大学艺术专业培养方向的专业局限性,是一个开放、有容乃大的大课堂,可谓动画、广告、环艺、装潢、绘画、新媒体等各大专业共聚一堂。这样的大课堂打破观者与创作者间学科专业的禁地,可以引发出更多的艺术话语的讨论,观点的碰撞。在展览期间会出现一种合作的团队状态,而团队精神也是21世纪艺术人才必备的素养。因为展览这个大目标会把各个专业、各个研究方向的人员凝集在一起,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协同合作。围绕这个大目标成员之间会互助互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以追求目标的达成。策划一场展览,从主题的设定、作品的创作、方案的修改、展场的空间设计、作品的排列方式、展览的宣传、开幕现场气氛的设计、展期的现场维护、值班安排、展期结束现场的清理等环节都会有一个工作完成计划表,每个阶段完成工作清单都在团队主管的掌控中。团队主管要按照计划表的要求分配工作,团队成员要按照要求去完成各个时间节点中的具体工作。在整个展期,团队成员之间一定会保持良好的沟通、频繁的信息交流。

(三)展后的教学效果延伸

围绕学院展览开展的配套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则达成美的延伸。审美教育也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首次提出和使用“审美教育”概念的德国美学家席勒认为美育可以把“自然的人”上升为“道德的人”。是对人的心灵的净化,对人情感的激发,对人想象力的培养[6]。荀子日:“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7]认为美育就是:“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郭沫若也曾说过,美育是唤醒社会的警钟,是招返迷羊的圣经,是澄清河浊的阿胶,是鼓舞革命的醍醐。可见审美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历来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美学家、思想家所重视。艺术展示引领学生达到更高的人文境界、思考深入的问题。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于人类的价值、尊严等的关怀,其核心是对人类命运的一种感召,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中,正是因为有个人精神的存在,艺术才有了人性的光辉,在艺术展示过程中学生是创作的主体,学生可以通过在高校艺术学习中提高自我的人文精神,在不断的艺术实践、创作中进行自我的训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参与鉴赏艺术作品,在一次次的鉴赏与感悟中,深刻体会到艺术的魅力及人文精神。艺术展示就是用最简单的设计思维来反映更高层次的问题或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到更广袤的空间中去,对社会有更深入的认识,对世界有更强烈的感触。

三、结论与展望

学院派展览就是要搭建一个平台,一个连接学院与社会的平台,让社会上的人更全面更具体地了解中国艺术的现状,中国艺术高校的教学成果。学院派展览是借助展览这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地理顺自己的艺术情感、技法表现、意识形态的比拟,开拓新的艺术的研究与探索方向。展览的终极目标就是探求艺术与精神之间的关系,探寻个人表现的张力,给创作者、观者新的人生启迪。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84年经济—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65.

[2]谢亚平.毕业展的使命———观川美设计艺术学院2009年毕业展[J].美术报,2009(3):32.

[3]李砚祖.中国艺术学研究[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380.

[4]巫鸿,王璜生.地点与模式:当代艺术展览的反思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7.

[5]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0.

篇8

中图分类号: P6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管理体系还不够规范和完善

目前,供电所内部安全职责细分还不够明确。安全涉及意识形态、设备运行、规程制度等方方面面,它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部分人的问题,而是一个体系的问题,供电所各自应负什么样的安全责任不明确,所长、安全员、工作负责人应履行哪些安全职责和安全工作不清晰,导致有些人无安全压力。供电所主要安全管理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运行维护工作上,很难兼顾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只能应付基本的安全统计工作。

(2)员工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

一些员工由于麻痹大意,心存侥幸,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警惕性不高,现场作业不穿绝缘鞋、不按规定正确配戴安全帽,倒闸操作不戴绝缘手套等习惯性违章行为依然存在。

(3)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和基本制度没有认真执行

供电所安全活动流于形式,安全活动记录马虎敷衍,时间、人力、物力花下去了,安全素质却没有得到有效提高,甚至有些供电所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按规定周期开展安全活动。班前班后会制度没有严格执行,安全工器具管理还不够规范,安全分析汇报工作不认真、不严格,“两票”填写不规范现象屡教屡犯。

(4)工作负责人、工作班成员没有严格按照《安规》的规定履行各自的安全责任

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发现其他人违章作业时,碍于面子或其它原因不立即进行制止,甚至受“从众”心理影响还积极配合,集体违章。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1)安全生产需要杜绝生产习惯性违章

施工现场习惯性违章现象是供电所安全生产中的一种通病,凭经验办事,经验成习惯,一习惯就违章。自认为是老师傅,对线路、设备心知肚明,不认真核对线路、设备名称和杆号,艺高人胆大,登杆作业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特别是天热,更嫌安全帽是负担。不认真执行“两票”制度,现场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或流于形式;图省事,不验电、不挂接地线、不设安全遮拦。在实际的工作中,养成的违章违纪恶习、不良的工作方式等,严重威胁着安全生产,终将酿成事故,后患无穷。这些需要牢固树立“风险可以防范、失误应该避免、事故能够控制”的理念,时时、处处牢记规章制度,供电所要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工作,随时警钟长鸣。培训到人,培训到现场,改变凭经验办事的老毛病。要加强监督力度,对习惯性违章要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能讲人情、面子,重管重处。宁听骂声,不听哭声。要端正思想态度、提高安全意识,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每完成一次生产任务,要对照《安规》,在安全生产上时时刻刻查漏洞、找差距。还要结合本岗位的实际检查自己的安全工作是否到位。

(2)加强农电工管理和保持队伍稳定

农电工队伍是公司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农电安全生产和农村供电服务的重要力量。这支队伍稳定与否,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网安全,影响到企业利益,影响到公司形象和稳定大局。加强和规范农电工管理,保持队伍稳定,是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的责任,也是公司搞好农电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强农电工管理和保持队伍稳定,是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重要工作之一,势在必行。

(3)思想上重视,从制度和组织措施上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思想决定行为,从思想上重视是开展安全生产的工作基础,是巩固和发展安全生产良好局面的前提保证。提高全员安全意识,要从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工作抓起,注重“两票三制”工作的管理。“两票三制”是农电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中的最基本的工作制度,是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任何人为的责任事故,均可在其“两票三制”的执行上找到原因。所以,加强对‘两票三制”的管理与监督,是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供电所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的执行力度。抓好“两票三制”工作至关重要:①进一步完善有关制度的工作细则;②加强全员、特别是对应管理岗位和一线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力度,做到定期并严格理论考试;③加大绩效考核工作力度,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严格落实责任,实施奖罚,从而激励员工自觉做好工作。要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员工定期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分析例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的各种技术资料、档案、台账和记录。

(4)加强安全用电宣传

提高广大用电客户的安全用电意识,普及安全用电常识,防止用电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提高农村安全用电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供电所要结合农村生产以及村民生活特点,积极采取各种宣传手段,如成立“电力安全宣传队”,深入各村组、集市街道、农户家中,现场传授村民正确使用电器设备的方法,让客户了解怎样处理在用电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通过各村组悬挂安全用电横幅、张贴安全用电标语、发放宣传材料、编写安全用电知识板报、利用各村组广播讲解等形式向广大农民朋友宣传安全用电常识,真正将安全用电宣传工作做到位。

(5)落实责任,促进安全管理制度化

①以人为本,加强意识形态层面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生产的最终执行者是一线生产员工,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直接决定着安全工作的成败。根据农电公司的实际情况,可以结合教育、考核、奖惩、安全活动等多种形式强化工作负责人、签发人、工作班成员的安全意识。将学习安全规程、学习安全制度列入供电所安全活动内容,培养员工学习安全的自觉性,强化员工的安全思维,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这不仅是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而且是长期的重点工作。

②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安全目标层层分解,明确各个岗位的安全工作和职责。

③想方设法,确保各项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制度和措施得以规范执行。认真地开展好每周安全活动,注重实效,严格地执行班前班后会制度和“两票”管理制度,不但可以切实地加强对员工的安全保障,而且可以提高员工对安全的重视程度。

(6)加强临时用电管理

鉴于灌溉期间容易出现争抢用电的现象,供电所要认真组织农电工提前做好服务,对电力客户进行走访调查。对群众提出的新装要求,按有关规定办理并及时进行安装,简化临时用电申请手续,工作人员亲临现场办理临时用电手续,为广大提高便利的电力服务以及安全、可靠、优质的电力供应。同时,帮助群众对用户农灌用电设备要做早检查、早试验,对不符合标准的临时用电应予坚决取缔,杜绝私拉乱接现象的发生。

篇9

安全事故学习心得体会集锦一

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的“海恩法则”在各国的安全生产领域流传很久,它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这一法则的精髓,强调的是对事故发生前隐患的见微知著、防微杜渐,直接考量的是人的自身素质和责任心。

每年的七、八月份历来是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期。张兴凯委员曾对20_年1月1日至20_年5月17日的20819起死亡事故数据按月作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按照事故起数计算,一年中,8月份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最多,达到2036起;其次是7月份为1913起。

前不久,在云南迪庆隧道坍塌、宜兴市竹海公园滑道失控等多起安全事故中,暴雨等外界气候因素不容忽视。

“七、八月份是我国暴雨、雷电、台风、冰雹、短时大风等多发期,这些自然灾害的影响会给设备设施带来事故隐患,而且炎热多雨的气候下,人们的情绪容易急躁,工作注意力下降,人本身的事故风险增大。”张兴凯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应注重监督和对人安全意识的管理,否则,如果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管理人员安全责任不落实,受气候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事故几率会更大。

王宏伟在帮本刊记者分析一系列重大安全事故的原因时一再强调,切忌因技术因素而忽略了管理。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管理和人文因素的有效结合。任何制度和监管,都需要通过人的责任心才能实现。他表示,管理上的漏洞,是制造悲剧的根源。很多事故发生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重技术,轻管理,其实事故预防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对人的管理,推动人文素质的普遍提高。

安全事故学习心得体会集锦二

作为一名带班班长,我认识到本事故的教训是深刻的,事故不仅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也给责任人及相关人员带来了经济损失,同时给个人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精神伤痛。思痛之余,我更加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对如何进一步做好安全工作有深刻的体会。

一、提高安全素质,杜绝事故发生。本次事故的主要根源是操作工在关键时刻失去了对事故发生的可能预见和后果的意识,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对安全的侥幸心理。为此,抓安全生产必须抓好人的安全文化素质、安全思想行为的教育和提高。

二、从多方面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全体员工要互教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要养成专心致志抓安全的良好习惯,操作工在做到三会、四懂的前提下,还应做到五勤,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生产的安全。

三、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当前公司上下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降本增效活动,身为一线员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就是的降本增效。在工作中不仅要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规程,还要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杜绝习惯性违章,敢于同身边的不安全行为较真。每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做到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只要人人都来重视安全,时刻关注安全,把安全生产铭记在心,消除任何对安全工作的饶幸心理,公司的安全工作必定能做得更好。

安全事故学习心得体会集锦三

20_年8月,我公司相继发生两起生产安全事故,给全公司党员干部敲响了沉痛的警钟。公司上下积极行动,进行了反思事故根源,强化安全意识的集中培训和学习。近期全公司党员领导干部又集中开展了一次廉政警示教育活动。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党纪教育,推动党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公司党员干部教育活动中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交流,在此将这段时间学习活动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做出汇报。

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的天字号大事,安全生产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我们经常说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说明了安全生产是对每个人都切实重要的。通过分析两起事故,很大原因都是违章造成的。也就是事故的根源出现在思想上,安全意识不强,现场管理不严,凡是掉以轻心,这些问题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安全生产,主要抓人的思想工作,要以增强人的安全意识,杜绝人的习惯性违章做起。全公司党员干部要着力增强五点意识:

一、增强宗旨意识。作为一名中层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要牢牢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理念。如果在精神上缺钙,行为上就容易不注意小节,就容易顶不住诱惑、经不起考验,最终导致从量变到质变,误入歧途。

二、增强责任意识。作为一名中层干部,一方面要管好自己,做到以身作则,另一方面也要担当起分管责任,带好队伍,严格要求下级,勇于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

三、增强规则意识。全公司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时时刻刻保持清醒头脑,筑牢思想关,牢固树立规则意识,必须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中央八项规定,守住底线,谨小慎微。

四、增强风险意识。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全公司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筑牢拒腐防变防线,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依法行政,一定要把握好自己,慎重交友,走好人生路,维护党部的良好形象。

五、增强安全意识。实际上是要我们明白防患于未然的价值,要远远大于发生事故后的吸取教训;事前努力的意义远大于事后的追悔莫及和追究责任,要在安全时抓安全,不要在事故后去埋怨。因此,我们的安全意识和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一定要抓到点上,落到实处,不能盲目无序,要把“安全第一”当作首要的价值取向,只有真正让员工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才能使安全生产深入人心,才能确保我们的企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

很多案例的当事人是我们熟悉的兄弟、同事。令人深感惋惜,不少同志是业务上的骨干,甚至是中层以上领导。造成这些案例发生的原因:一是理想信念丧失。一些同志没有把牢思想关,淡化党性修养,放松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从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二是法律意识淡漠。一些同志个人私欲超越法律法规约束,或是视规章规定为无物,没有“红线意识”,以至触碰了“高压线”;三是漠视中央八项规定。没有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对党在新时期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没有入脑入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中央八项规定;要持续不断地改进自己思想和行动上的不足,慎微慎独,在本职岗位上干实事、求实绩、见实效。

通过对事故的分析,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增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增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的重要意义。其实每个人都清楚“安全事故源于思想僵化”,麻痹的思想才是事故的最终杀手。只要一个人的意识形态中对某种事物有防范,从思想认知上感觉到某种行为可能对自己或他人有伤害,她就会主动去防范主动按照正确的轨迹去运行。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在防范安全事故上,在做安全工作中这种安全意识尚缺火候,安全思想还没有根深蒂固,这也正是我们安全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对安全管理这个领域有了充分认识,今后将与公司上下一道努力工作,以安全为重,以安全未魂,以安全为旨,筑牢安全防线,共同托起企业安全的职责。

安全事故学习心得体会集锦四

通过这两次重大事故,让我深深地吸取了教训,同时也让我在教训之余受益匪浅。

一、认真学习煤矿安全规程,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生产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是对我们安全的保障,是对我们技能提升的基础,也是有效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的手段。

二、作为一名煤矿职工,我们要认真分析事故原因,认真学习事故措施,深刻反思,确保工作安全进行。

三、深刻认识了矿调度的重要性,我们要坚持一班三汇报,及时做好汇报工作,并做好值班记录,准确详细地汇报,认真听取调度安排,及时处理和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事故,我们须引以为鉴,决不可重蹈覆辙;教训,我们须慎思获益,决不能敷衍了事。

一、安全第一,是我们一直遵循的安全核心手段。安全运输,也是遵循的准则之一。这次事故,让我明白了许多运输方面的知识,比如胶带司机职责,胶带保护,运输注意事项等等,当然我们得更加加强学习;安全供电,同样也是重中之重,如何保障供电安全及时便是我们学习的技能之一,尤其对一个电工而言更是重要。我们得认真学习,虚心对待。

二、预防为主,是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次的事故,让我认识了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了检修的重要性,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个人认真对待,如何做好安全供电,如何做好安全运输,如何做好安全事故处理,这些都需要我们提前构思,提前预防。我们得引以为鉴。

三、服从指挥。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须服从指挥,服从管理,按照程序,认真对待。同时认清矿调度的重要性,及时汇报开展工作。

煤矿工作是常抓不懈,紧抓不松的,我们也得跟上前进的步伐。

安全事故学习心得体会集锦五

在学习了安全教育这个专题后,我更明白到在小学阶段安全教育非常重要,不可轻视,因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差,当危险悄悄地逼近时,孩子们还一无所知,不幸的事却屡屡发生。我认为多渠道加强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师生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利用日常小事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总会听说有学生在玩耍时摔断胳膊、腿,碰破了额头等安全事故。其中不少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这些事情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很具有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可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可以让在场的同学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谈谈自己对这次事故的的体会和看法,用身边的事教育学生,学生很容易受到教育,对帮助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很有帮助。

学生在学校有很多课余时间,学生分布区域广泛,在操场、教室、走廊、楼梯等地活动,情况复杂,不易受老师控制,学校应加强这一时间的管理巡视,教育学生在课余时间如何选择安全有益的活动和游戏,在指定的安全区域活动,教育学生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报告老师并到医务室就诊。

校园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重要的还是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

篇10

(2019年3月)

根据县纪委、组织部关于开好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要求,我就支部班子情况向大家汇报一下。子长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党支部共有党员8人,其中离退休党员2人,在职6人,共设支部书记1名,组织委员1名,宣传委员1名。

一、对照检查查摆存在问题和不足

根据组织要求,通过与单位成员谈话谈心、征求意见,经对照检查,归纳整理,支部班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1.政治上不够成熟,不够敏锐。多数班子成员认为我站工作主要是落实矿山企业管理的业务工作,忽视了对政治理论的系统学习,因此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了解和鉴别,缺乏警觉性。不少班子成员习惯于惯性思维,总认为只要干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安排工作习惯于从分管领域出发,遇到困难总是想先解决自己分管的,完不成任务总是找客观原因。大局意识不强,协作配合不力,影响整体工作推动。

2.班子成员之间思想交流不够。多数人缺乏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奉行“好人主义”,很少深挖细究,对同志的缺点旁敲侧击的多,错误地认为说到别人的痛处,会伤及同事之间的感情,不利于单位的团结。比如,单位同事办事考虑不周,影响了自已的工作,造成彼此心中有芥蒂,如果不及时的进行交流,就影响了同事之间的关系,甚至发生矛盾。

3.党建工作责任落得不实。对单位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我们是基层单位,是办具体业务的,党建是党委和总支的事,我们作为基层单位只要能过的去就行,能应敷检查就行了。对干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抓的不够,特别是对干部的工作纪律,作风建设抓的不严,不能够以谈心沟通的方式及时提醒警示纠正他们在工作、生活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时甚至搞“一团和气”。对个别迟到早退,无故不上班,不请假,办事不主动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形成“鞭打快牛”、“干好干歪一个样”、“干跟不干一个样”,单位没有形成激励约束,积极向上的工作机制。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深入学习、广泛讨论、深刻剖析的基础上,认为存在以上问题的深刻根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学习不够。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有时把学习当作政治任务,平时学习只是满足于看看报纸、浏览网面、读读文件。反思起来,主要还是轻视学习、放松理论武装,做不到主动学习,与工作关系密切的学的多一些,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学的相对少一些。面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不健康东西的影响,忽视了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不够,理想信念的根扎得不深,没有通过学习解决好理想信念、群众观点、思想方法、精神状态、执政能力等问题,导致对深层次的问题缺乏深入思考。

(二)宗旨意识不牢。对延安精神的重视弘扬不够,接触群众少了,离群众远了。在安排工作、部署任务时,注重上级要求,忽视了问题能否解决、群众是否满意;在干部考核评价、督促指导上,主要看工作任务完成了没有,而不是听取群众的意见、看群众怎么评说。

(三)创新意识不强。大部分班子成员改革创新意识不足,在工作中存在经验主义和惯性思维,不能主动学习新事物、思考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有些同志在工作上有许多新想法,但是缺乏勇气,不能大胆作为,习惯按老一套办事。

(四)责任意识淡薄。在班子成员中存在着求稳怕变、求稳怕险、求稳怕错的思想,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锐气不足,在问题和困难面前缩头缩脑;有的工作满足于现状,创新意识不强,缺少应有的进取精神,滋生了随大流,满足于不违规、不触线、不出事思想。有的在工作上不愿意动脑筋,只求得过且过、未能尽心尽责;有的遇事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以致在不知不觉中拉大差距,在犹豫不决中丧失机遇。久而久之,抓工作的韧劲没有了,恒心消退了,敢于担当、敢闯敢为的责任意识逐渐弱化,造成不做为的现象。

(五)党性修养有所放松。近年来,随着工作生活环境的变化,班子成员放松了对党性修养的要求,放松了对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改造、自我革新能力的重视和提高。在政治理论学习上自觉性不强,思考问题不深,自我反省不够;班子成员间平时相互交流交心不足,民主生活会上自我批评不足,相互批评更少。

(六)纪律执行有所松懈。班子仍然存在纪律管束执行不够到位的情况,没有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对执行政治纪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政治纪律的内容向干部职工宣传教育不够。一些应该执行,能够执行的制度执行得不严格、不彻底。对干部职工思想、纪律、作风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和苗头重视还不够;对身边的一些错误行为,批评和纠正的力度还不很大,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好人主义”和怕得罪人的思想。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针对班子和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一阶段,我们将提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强化整改落实,务求我站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

一、建设学习型机关。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班子为目标,坚持每周一定期学习制度,加强对干部政治理论、政策水平及业务技能的培训,准确把握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提高班子成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履职尽责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