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3 03:00:4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溶解度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使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2.使学生对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关系,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3.使学生掌握有关溶解度的几种基本计算。
能力目标:
会利用溶解度曲线查找常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情感目标:
通过对不同物质溶解度的比较和外界条件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的分析,体会事物内外因关系和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
教学建议
关于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列表法,如教材中表7-1;另一种是坐标法,即在直角坐标系上画出坐标曲线,如课本图7-1。可以先向学生说明溶解度曲线绘制原理(不要求学生绘制),再举例讲解如何应用这种曲线图。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表示如下几种关系:
(1)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
(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3)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4)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等。
进行这些分析之后,教师还可以就某物质在曲线上的任一点,请同学回答其表示的含义,来验证学生是否已了解溶解度曲线。例如,横坐标是60,纵坐标是110的点表示什么含义。学生应该回答(1)代表6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10克;(2)代表60℃时,100克水里,达到饱和时可溶解硝酸钾100克等等。当然,可以提出教材中表7-l中未列出的温度,例如让学生说出3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多少,这时学生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顺利地作出回答,使学生体会到曲线图在这方面所表现的特点。
关于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的溶解性与物质的溶解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就必须先了解物质溶解性的知识,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概念。
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这种能力既取决于溶质的本性,又取决于它跟溶剂之间的关系。不论其原因或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有多么复杂,都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这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例如食盐很容易溶解在水里,却很难溶解在汽油里;油脂很容易溶解于汽油,但很难溶解于水等等。食盐、油脂的这种性质,是它们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都可以用溶解性这个概念来概括。然而溶解度则不同,它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溶解性的一把“尺子”。在同一规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所能溶解的不同数量,就在客观上反映了它们溶解性的差别。因此,溶解度的概念既包含了物质溶解性的含义,又进一步反映了在规定条件下的具体数量,是溶解性的具体化、量化,是为定量研究各物质的溶解性而作的一种规定后形成的概念。
关于气体溶解度的教学建议
对于气体溶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有三点应向学生做常识性介绍:
(1)定基地描述物质溶解性时,不论气体还是固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规定的条件和表示方法上有所不同:固体溶解度用质量(克)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00克;气体溶解度则是用体积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个体积(一般以升为单位)能溶解若干体积气体,而其它条件如达到饱和、一定温度等都是一样的。
(2)所以规定不同标准,是因为气体的体积容易测量、而质量不易称量,因此就用体积来表示。
(3)由于气体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很大,所以规定其溶解度时,对于压强作出规定—101千帕。这一点可以用打开汽水瓶盖后,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所形成的泡沫为例来加以说明。
气体溶解度在实际测定时比较复杂,非标准状况下的数据,还应该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值。初中学生很难掌握,因此对这部分内容不必过多要求,只要知道如何表示,就可以了。
关于溶解度的教学建议
1.对学生来说,物质在水中溶解是一件非常熟悉的事情。但是对学生而言,溶解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对表征物质溶解性的大小的规定不像质量分数那样容易理解,因此溶解度观念的建立时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宜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可以从质量分数的概念出发去建立溶解度的概念。对于溶解度概念的表述应加以适当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概念。
2.要注意实验在学生形成概念时的重要作用。本节安排了若干实验,可以有教师边讲边演示,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安排学生亲自动手做。
3.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合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本节在教学的编排上特意设置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内容,具有活动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特点,要精心组织好相关活动,有条件的学校根据学生的设计、论证,应对学生设计的方案予以实施。
对具体活动的建议如下:
[实验4-9]:(1)取过量硝酸钾和一定量的水,制成饱和溶液。然后按下面两种思路进行操作,第一,设法将饱和溶液除去,测定剩下的未溶固体;第二,设法将固体除去,在将饱和溶液蒸干。至于如何除去饱和溶液、如何除去未溶固体,则完全由学生取设计。建议先发散,再归纳、再评价、再实施。(2)本实验关键问题在于温度的控制,教师应根据溶解度曲线设定要求学生测定的温度。为了获得较稳定的温度值,建议用水浴的方法,水浴中的水量可适当大一些。
根据相关数据用描点法画出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这是另一种学生活动方式。数据点在图中后所连成的曲线可能不够平滑,教师应讲明可能的原因,并说明处理方法。
关于溶解度计算的教学建议
关于溶解度的计算,教材只列举了三种类型。若没溶解度为R,饱和溶液为A,溶剂量为B,溶质量为C(均以克为单位),三种类型是:
(1)已知B、C求R
(2)已知R、A求B或C
(3)已知R、C求B
这几种类型的计算都统一于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即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有以下关系式:
或
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三种类型例题的分析,归纳出上述关系式,以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的规范性,也可以按下列格式要求,例如课本中例2:
解:设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里含氯化铵的质量为x。
温度饱和溶液=溶质+溶剂
20℃137.2克37.2克100克
1000克x
需水的质量为:1000克-271克=729克
答:20℃时,配制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需氯化铵271克,水729克。
教学设计方案1
重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
难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
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酒精可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那么,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所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有没有一个限度呢?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示这种限度呢?
[板书]第三节溶解度
[思考]
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实例,说明气体在水中溶解性受哪些外界条件的影响,这些条件对气体的溶解性产生怎样的影响。
[板书]一、溶解度
[讲解]溶解性是物质的一个重要性质,怎样才能比较精确地表示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的大小呢?
[板书]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布置思考题]理解溶解度概念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板书]关键词:一定温度(指条件);100g溶剂;饱和溶液;克(单位)。
[布置讨论题]“20℃时食盐溶解度是36g”的含义是什么?
[板书]2.溶解度曲线
[讲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可以以横坐标表示温度,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板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展示教学挂图]
[布置学生讨论]从溶解度曲线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师生共同归纳]
1.溶解度曲线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查到有关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以及各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等等。
2.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铵、硝酸钾等;有些与温度的变化关系不大,如氯化钠。利用溶解度曲线提供的信息,可以对某些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分离。
[讲解]对大多数物质来说,其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也有些固体物质,其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钙就是这样一种物质。
[展示教学挂图]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
[板书]气体的溶解度:通常用“1体积水中所能溶解气体的体积”来表示气体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
[展示表格]
气体
氧气
氯气
二氧化硫
氯化氢
氨气
溶解度
1:0.03
1:2
1:40
1:500
1:700
[板书]二、混合物的分离
[布置讨论题]把食盐和硝酸钾放入水中,他们会逐渐溶解形成溶液。用什么方法可以把他们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学生分组实验]
[板书]1.蒸发食盐水:
(在蒸发皿中注入少量饱和食盐水加热蒸发,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有晶体析出。利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适用于该物质的溶解度岁温度升高变化不大,可以得到该物质的晶体。)
教学设计方案2
设计思想:
溶解度是第七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本节课从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发并活跃学生思维,设计出合理方案,使其主动地发现制约溶解度的三个条件,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加深对"条件"的认识。这样设计,使以往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体现了尝试教学的基本观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并尝试成功。
教学目标:
1、理解溶解度概念。
2、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3、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教学器材:胶片、幻灯机。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答:不同。例如食盐能溶于水,而沙子却极难溶于水。
问: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答:不同。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教师总结:
物质溶解能力不仅与溶质有关,也与溶剂性质有关。通常我们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二、讲授新课
1、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问:如何比较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大小?
生:分组讨论5分钟左右,拿出实验方案。
(说明:放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并鼓励他们畅所欲言,相互纠错与补充,教师再给予适时的提示与总结。学生或许会凭感性拿出较完整的实验方案,意识到要比较氯化钠、硝酸钾溶解性大小,即比较在等量水中溶解的氯化钠、硝酸钾的多少。但此时大多数学生对水温相同,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这两个前提条件认识不深刻,教师可引导进入下一次尝试活动。)
问:
(1)为什么要求水温相同?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行不行?
(2)为什么要求水的体积相同?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行不行?
(3)为什么要达到饱和状态?100克水能溶解1克氯化钠也能溶解1克硝酸钾,能否说明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相同?生:对上述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发言,更深入的理解三个前提条件。
(说明:一系列讨论题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在热烈的讨论和积极思考中,"定温,溶剂量一定,达到饱和状?这三个比较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前提条件,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比强行灌输效果好得多。)
师:利用胶片展示完整方案。
结论:1、10℃时,氯化钠比硝酸钾更易溶于水。
师:若把溶剂的量规定为100克,则某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溶解度。
生:理解溶解度的涵义,并思考从上述实验中还可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2、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1克。
生:归纳溶解度定义,并理解其涵义。
2、根据溶解度判断物质溶解性。
师:在不同的温度下,物质溶解度不同。这样,我们只需比较特定温度下物质溶解度大。生:自学课本第135页第二段并总结。
3、溶解度曲线。
师:用胶片展示固体溶解度曲线。
生:观察溶解度曲线,找出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及在哪个温度下,硝酸钾溶解度为110克。
问: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温度。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钠;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减小,例如氢氧化钙。
板书:
一、固体溶解度
1、定义:
①定温②100克溶剂③饱和状态实质:溶解溶质质量。
2、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0.01110S(20℃)
3、固体溶解度曲线。
二、课堂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所溶解的克数。
B、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C、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克数。
D、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克数。
2、已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
(1)指出其表示的含义。
(2)在60℃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为?
(3)向100克水中加入80克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加入120克呢?
3、已知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0.1克某物质,该物质属()
A、易溶B、难溶C、微溶D、可溶
4、已知20℃时,25克水中最多能溶解0.8克某物质,则该物质属()
A、易溶B、微溶C、可溶D、易溶
三、复习小结
师:如何认识溶解度?怎样由溶解度判断溶解性大小?
生:回顾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加深对上述问题的认识。
四、布置作业
探究活动
1.下表列出一些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这两种物质的曲线。
物质
0℃
20℃
40℃
60℃
80℃
100℃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钠
36
36
36
37
39
40
2.现有10g硝酸钾和2g食盐的混合物,如何将它们分离开?
实验内容
3.根据溶解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固体溶解度的变化情况
难点:运用溶解度解决日常现象
学情分析溶解度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本节课可充分利用生活中有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培养学生学以至用的意识。
教学方法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探究课时安排2
教学手段
(专业教室)课本上的彩图、课外收集的资料
课后记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1.什么是溶液?
2.列举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回答复习巩固知识
导入【活动与探究】
最多能溶解多少氯化钠分组探究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总结规律,获得知识
一、饱和溶液
【讲解】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在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分组讨论,共同研究结合实验,使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作用下,深切感受到实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化学情感。
创设情境
引导发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分组讨论,创设讨论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二、溶解度分小组讨论,交流对活动与探究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及分析归纳能力。
【讲解】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分组讨论,理解溶解度的含义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对溶解度的认识,树立学以至用的意识。
以“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为例,讲解溶解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小组讨论,交流资料。引发学生对知识的亲近感,感知学好化学的重要性。
让学生列举生产、生活中与溶解度有关的现象或事例。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确立“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学习意识。
深入研究绘制溶解度曲线学生动手练习让学生有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
创设情境出示一瓶汽水,提出下列问题:
1.打开汽水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3.用什么方法可以确定汽水中溶解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小组讨论交流
让学生通过自己研究,培养总结归纳的能力。
归纳总结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好化学,用好化学,能造福人类,使世界变的更加绚丽多彩。让学生真正了解“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内涵,树立学好化学,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
课堂小结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固体的溶解度
3.气体的溶解度学生总结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上,给予指导。
《中国药典》2005版收载头孢氨苄胶囊溶出度,采用转蓝法,溶出介质为脱气水900 ml,转速100 r/min,溶出时间45 min。为了考察头孢氨苄胶囊在不同pH 环境中的溶出情况,用3个厂家3 批样品分别以脱气水、盐酸溶液(9~1000)和磷酸盐缓冲液(pH 6.8)为介质,检查溶出情况,比较累积溶出量。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药 D800-L型智能药物溶出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UV2550 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AL-204电子天平(瑞士Mettler 公司)。头孢氨苄胶囊A、B、C厂家三批;头孢氨苄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磷酸盐缓冲液(pH6.8);盐酸溶液(9~1000);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头孢氨苄对照品于50 ml的量瓶中,分别用介质溶解后定容作贮备液。精密量取各贮备液0.5、0.8、1.0、1.2、1.5 ml于10 ml量瓶中,用3种介质定容,制成15.283、24.453、30.566、36.679、45.849 μg/ml的系列溶液。分别用各自的介质为空白,在262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光度,标准曲线方程分别为:
A水=3.0×10-3C+1.28×10-2 (r=0.999 9);
A磷酸盐=3.0×10-3C+1.25 ×10-2 (r=0.999 9);
A盐酸=3.0×10-3C+1.46 ×10-2 (r=0.999 9)。
在15.283~45.849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1.3 回收率实验 精密称取3 个样品各5 份,分别加入“1.2”项下的贮备液5 ml,分别用3 种溶出介质定容于250 ml量瓶,用0.8 μm 微孔滤膜过滤,取滤过液按“1.2”项下的方法测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6%(RSD=0.81%,n=5);100.03%(RSD=1.08%,n=5);100.21%(RSD=1.13%,n=5)。
1.4 精密度实验 取产品平均装量,用水稀释作为对照液,另分别用3 种溶出介质同法制备3种供试液,在262 nm处测定吸光度,重复6次,对照液测定值的RSD=0.35%,供试液测定值的RSD 分别为0.26%、0.30%、0.31%。
1.5 溶出度的测定 取3 个厂家的样品,采用转蓝法,分别以脱气水900 ml、磷酸盐缓冲液(pH6.8)900 ml、盐酸溶液900 ml为溶剂,温度37℃,转速100 r/min,分别于5、10、15、20、30、45、60 min取样10 ml,补加等体积等温脱气的溶出介质,样品用溶出介质稀释制成每1 ml含25 μg的溶液,用0.8 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取滤过液作为供试液。分别取供试品和对照品溶液,在262 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累积溶出百分率。
1.6 结果 3个厂家的样品在3 种不同的溶出介质中的平均累积溶出百分率和运用威布尔公式拟合直线提取参数M、T50 、Td 、T80的结果分别见表1、2、3。将各厂家样品的溶出参数进行方差分析,样品在盐酸溶液中的M 、T50 、Td 、T80与在脱气水或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出参数间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
2 讨论
头孢氨苄胶囊在盐酸溶液中与在脱气水或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出参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各厂样品在盐酸中的溶出参数无显著性差异。头孢氨苄胶囊为胃溶胶囊,胃液pH与盐酸溶液(9~1000)更为接近,选择盐酸做介质,更符合药物在体内溶出环境。样品在盐酸溶液中10 min 内已基本溶出,表示头孢氨苄胶囊在盐酸介质中的溶出度要比在水或磷酸盐缓冲液中好。
参考文献
知识:了解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严谨求实的学习方法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
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法。
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试管、试管夹、铁架台、铁环、滤纸、酒精灯、药匙。
药品:硝酸钾、氯化钠、明矾、胆矾。
其它:投影仪、火柴、粗盐、溶解度曲线图。
教学过程
附1:课堂练习一
1.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有__、__、__,使用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将浑浊液过滤,留在滤纸上的是__。
3.欲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充分反应)的剩余固体物质中提取氯化钾并得氯化钾晶体,实验步骤有①加热蒸发,②过滤,③溶解,上述操作正确顺序是__。
附2:课堂练
4.把食盐水放在敞口容器中,让水分慢慢蒸发,溶液先达到__,继续蒸发就会有__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一般就用__的方法得到固体。
5.多数物质热的饱和溶液降温后,就会有__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的固体物质,要得到晶体一般就采用____的方法。
6.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____溶液。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溶解过滤蒸发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药匙量筒天平砝码蒸发皿酒精灯2.碳酸钙3.3214.饱和晶体蒸发溶剂5.晶体冷却热饱和溶液6.饱和
附4:随堂检测
1.某温度时,从饱和溶液中得到晶体一般有两种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一般采用____的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一般采用____的方法。
2.采用__方法可以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开。
3.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一瓶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溶剂,有氯化钠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则
[]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D.溶液中溶剂质量不变
4.能用结晶方法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1、了解和熟悉学校的运行。对师范类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实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实践。
2、运用和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现代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就是看一看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3、预演和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习,让自己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咨询转型期。
二、基本情况
我们十月十一日来到湖南永州双牌县第二中学,到十一月十八日实习结束。我被分到高一(172)班进行实习。
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基本情况如下: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六份,试讲次数为六次,上课节数为六节;批改作业五次;监考十场;自习辅导十二课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0-0076-03
优质高效课堂的创建是实施新课程、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而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和有效学习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教师自备、自用,学生对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只能被动学习。在当今课程改革中,又出现另一种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注重ax课堂的活跃场面,忽视教学的最终效果,一些课堂表面上轰轰烈烈,却难以取得实效。其原因在于只看到学生的自主意识强,却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弱,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为此,我们运用“预习――读书――议论――讲解――练习”的十字教学模式,促进了优质高效课堂的打造。
一、设计说明
“运用十字教学法创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是我县初中化学课题研究的核心。经过十年努力,从实践和理论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从十字教学法在化学学科的实验与研究,到运用十字教学法设计教案,再到近三年来深入研究十字教学法设计导学案,每一次都有进步和提高。
“十字”教学法导学案设计
二、十字教学法导学案示例――溶解度(第1课时)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了解结晶现象。
3.初步学会药品取用、液体加热以及玻璃棒等仪器使用的实验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体会探究的过程。
2.通过交流展示,初步形成观察、记录、分析等良好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2.逐步树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
学习重点
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分与转化。
学习过程
【一】预习
1.在一定____下,向一定量的____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_______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____的饱和溶液;在一定____下,向一定量的____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_______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____的不饱和溶液。
2.
3.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
【二】读书
你的饭量有多大?一次能无限制的吃饭吗?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漂亮;饭后喝汤,肥胖晃晃。”妈妈在家为小槐同学准备一碗汤,小槐一尝淡了,要妈妈加 ;小槐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 ;小槐一尝还是说淡,再要妈妈加 ……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1.物质是否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通过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和猜想。
2.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能够转化吗?
3.从海水中如何提取食盐?
【三】议论
1.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吗?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吗?
2.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它溶质吗?
3.你知道用海水晒盐吗?
【四】讲解
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要强调“在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里”、“ 某种溶质”,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只有在温度和溶剂量确定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温馨提示: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与什么因素有关;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与什么因素有关)
3.结晶:溶质以晶体的形式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结晶。结晶的主要方法有:①蒸发溶剂;②冷却溶液。
【五】练习
1.随堂演练
(1)实验9-5
课本P33,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2)实验9-6
课本P33,温度改变,杯底还没有溶解的硝酸钾固体能否继续溶解?
(3)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4)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很浓的溶液 B.很稀的溶液
C.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D.不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5)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该溶质的固体,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减少 B.溶液质量增大
C.固体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增加
(6)为什么汗水带咸味?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为什么常出现白色的斑痕?
(7)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可以从盐碱湖中捞出纯碱晶体(碳酸钠晶体)?
(8)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9)想想你有哪些疑惑?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
2.达标训练
(1)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4g氯化钠晶体,充分搅拌后,仍有部分晶体未溶,再加10mL水,固体全部消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一般有两种方法:
①观察溶液底部有无________的溶质;
②溶液底部若无固体溶质,可向该溶液中再加入_____,若______则溶液饱和。
(3)某硝酸钾溶液在20℃时,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该溶液_______为________溶液,把该溶液升高温度到100℃,则100℃时该硝酸钾溶液是________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配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 ②降低温度 ③增加硝酸钾 ④减少硝酸钾 ⑤增加溶剂 ⑥减少溶剂,其中正确的方法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⑥
(5)有关饱和溶液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不变,某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不变
B.在饱和溶液里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能溶解
C.20°C时,向50g Na2CO3的溶液中加入5g Na2CO3粉末,溶液的质量是55g
D.20°C时,从50g Na2CO3的饱和溶液中取出5g溶液,剩下的45g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3.布置作业:课本第40至41页1、6、8题。
三、实施要求
(一)认真备课
认真研究化学课程标准,吃透化学教材是搞好学案设计的前提;了解学生思想、能力、水平,从实际出发,是搞好学案设计的关键;掌握十字教学法的实质,灵活运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因此,要潜心研究教材,细心了解学生,认真研究教法,切实备好课。
(二)精心设计学案
1 、运用和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现代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就是看一看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19-001
一、设计思想
创造有生命力的课堂就必须要以尊重和培养学生个性为出发点,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与化学实验等教学手段,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通过有层次的预设,逐步激发学生内心世界新旧知识冲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逐步形成发现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材在专题一就设计安排“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是一种导学,目的让学生掌握研究物质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形成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并让学生形成实验研究的意识,培养学生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本单元中,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定性检验,溶液的配制和定量测定,内容由简单到复杂,难度由低到高,一步步地深入。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在初中里初步学习了过滤、蒸发、结晶、蒸馏等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并对动手实验有一定兴趣,所以本节课设计学生动手实验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萃取、分液、蒸馏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
2.过程与方法。能够主动设计实验方案、认识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现象分析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萃取、分液、蒸馏操作技能的学习。
教学难点:物质分离与提纯基本方法。
六、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分组实验。准备相机拍照。准备萃取、分液、蒸馏的实验仪器。
药品:碘水,CCl4
七、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碘是人体的必须元素,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海产品中含有大量碘元素,我们可以从海产品中提取碘单质。多媒体播放提取过程。
教师提问:从海澡中提取碘的整个过程利用了哪些分离方法?
学生回答:过滤等,并归纳过滤的适用范围。
设计意图:从学生原有的认知入手,利用从海澡中提取碘引入,让学生了解到化学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教师预设: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如何从碘水中提取碘呢?
学生讨论:加热浓缩、升高温度等等,但碘的沸点较低,加热与升温会使碘蒸发。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阅读书本19页“观察与思考”,模拟工业萃取碘的实验。
观察与思考:动手完成书本19页“观察与思考”的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
设计意图:以固液分离为导线,设制认知冲突,以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在旧知识无法解决新问题的纠结中老师及时提供帮助,学生豁然开朗,从中体会到化学研究的乐趣。
教师引导:1.为什么会上下分层?2.哪一层为水层?
学生思考:1.CCl4与水互不相溶,所以出现分层现象。2.学生犹豫。
学生讨论:再加水振荡,体积多的那一层是水层。
设计意图:学生对水层的判断犹豫不决是本人预料之中的“意外”,抓住这一“意外”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课堂更有朝气和生命力。
教师置疑:3.CCl4层为何由无色变为紫色,水层为何接近无色?
学生讨论: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学生归纳萃取剂选择的要点,教师给予点评。
过渡提升:萃取后如何将水与CCl4分离?教师展示分液漏斗,讲解使用分法。
学生动手完成分液操作,并归纳分液可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
设计意图:从实际操作中获得实验技能与方法,并感悟实验原理,学生的认知水平得以提升,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预设:萃取只实现了碘与水的分离,并未能得到纯净的碘,又如何将碘从CCl4溶液中分离出来?
甲回答:蒸发。
教师评价:CCl4是有机物,有一定毒性,不能排放到空气中,我们可以利用蒸发的原理进行蒸馏。
设计意图:设计问题,形成悬念,唤起学生的有效注意,学生的思维活跃,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构建新的知识,促进学生完成最近发展区的过渡。
教师提示:查阅资料,提供碘与CCl4的沸点。碘184.35℃,CCl4:77℃。
学生比较:沸点不同。
教师展示蒸馏操作装置。学生思考蒸馏原理。
设制问题:1.温度计应放在什么位置最恰当?2.冷凝水应从哪口流进?3.比较碘与CCl4的沸点,蒸馏时如何加热?
学生讨论:1.温度计是测量蒸气的温度,所以温度计的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口处。2.要使蒸气得到充分冷凝,冷凝水应该逆流。3.CCl4的沸点比水低,应该用水浴加热。
设计意图:设置有效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设问过程中萌发主动学习的动机和欲望,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最后教师播放整节课学生实验操作的照片,学生点评。
八、教学反思
整节课以工业从海澡中提取碘为主线,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使学生认识到物质分离提纯的原则,着重让学生在这些基础内容中体会化学家研究化学物质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课堂中利用预设的情境引发出学生超出老师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把握住这些新的情况,充分利用了课堂生成资源,体现了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精诚合作,有序对话。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实验安排过多,操作交流的时间太少,课堂依旧需要再次精心设计。
参考文献:
[1]张发新.认知冲突——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一种特质.化学教育,2010(6)
[2]戴克华.化学课堂中“动态生成源”的教学价值.中学化学教与学,2010(8)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9–0047–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课堂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常用辅助手段,成功的课堂演示实验除了活跃课堂气氛外,还对学生形成直观生动的物质印象、建立抽象的理论概念以及提升思维品质有很大的帮助。化学学科的魅力也将因此增色不少,从而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来。
然而,由于化学实验过程中存在不少不确定因素,如试剂的纯度和浓度、反应的温度和环境、添加试剂的先后顺序等等都可能成为实验失败的原因,由此产生的一些“实验意外”使得教师在选择课堂演示实验时十分慎重。还有一些“实验意外”则可能由教师本身知识结构的“先天不足”造成,教师在自己的学生时代接受更多的是“描述性”知识,缺乏实验验证的环节,对一些实验现象存在“膜拜权威”的想当然。
笔者认为,出现“意外”并不可怕。按照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观点: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任务、师生的具体情况、所处的教学环境来选择和制定最佳工作方案(即教案),并且在实际中灵活而坚定地施行之,从而取得在该情况下最大可能的结果,也就是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获得尽可能深程度的理解[1]。现例举几个笔者在一线教学中遇到的实验“意外”(或困难)以及采取的“优化”措施,供同仁参考。
1 单质硫的溶解性实验
今年上海高考考纲显示:学生需要清楚单质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而硫的物理性质在高一教材中仅仅描述了其颜色[2],在高三教材中[3]只字未提其物理性质,在教材的配套练习册[4]上却需要学生完成对硫单质溶解性的总结。由于不少参考书(包括课改前的教材)均提到了单质硫的溶解性:“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笔者在课堂教学时增加了“硫的溶解性”这一演示实验。
然而,在实验准备过程中,笔者发现水和酒精的溶解能力与文献资料一致,但是二硫化碳溶解硫的结果用“易溶”描述比较牵强,所观察到的分散系呈乳白色,类似于牛奶分散于水体中形成的乳浊液。即使单质硫的取量很少,并采取反复振荡、微热等手段也不能获得一般意义上“易溶”的结果:澄清透明。所以,笔者改变了实验策略:
步骤1,取半粒米大小的硫粉于试管,滴加3 mL蒸馏水,振荡。可见硫粉悬浮于水表面,无法溶解[所用单质硫为上海化学试剂公司制的25克的教学试剂(SER),分子式S,分子量32.07,符合企标Q/GHSG 015-2002]。
步骤2,向上述试管滴加1 mL二硫化碳,振荡。未加振荡时可见无色透明的二硫化碳迅速沉到底部,振荡后可见原悬浮于水体中颗粒硫粉消失,而原无色透明的二硫化碳显示乳白色。
在随后的课堂演示实验操作完成后,学生通过观察形成了以下结论:(1)二硫化碳是无色、难溶于水且实验研究
比水重的液体;(2)二硫化碳溶解单质硫的能力显著胜于水。通过这个萃取操作,笔者成功避开单纯用二硫化碳溶解硫的不明显效果,而形成了其溶解能力大于水的结果。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或者是高三学生,随后的课堂讨论将围绕“为何二硫化碳溶解硫的能力大于水”展开,就“结构”决定“性质”进行深入地分析,帮助学生形成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2 氨气的还原性实验
氨气的还原性是其重要性质,教材参考资料清楚地表明该分子中的氮原子可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5]。高一教材[6]中通过“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来说明其还原性,并提到该反应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但是没有实验证明,至高三教材[7]出现课堂实验“实验室制硝酸”。笔者曾就该实验做相应改进[8],但是整个实验装置比较庞大、接口较多,即使采用笔者改进后的装置也很少有同行愿意尝试(如图1)。另外,在高一“氨气性质”教学时即牵扯入“硝酸制法”将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更有可能导致教学目标的偏离。
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论中有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是“可接受性原则”。用氨的催化氧化反应的确可以体现氨的还原性,但就反应本身的复杂性、庞大的装置结构以及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导致该反应留给学生对于氨气还原性的感性认识不足。巴班斯基等人认为:教材应当在最大限度的可能范围内使学生感到复杂而有难度。那么,如何实现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呢?他指出,可接受性的限度取决于教学方法的改进。“难以被接受”往往并不是它的科学难度造成的,而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过程、非循序渐进叙述、没有突出重点要点、没有摆脱次要内容等造成的[9]。
因此,在课堂演示实验中,教师不妨先采用一个简单易操作的褪色实验来说明其具有还原性:向紫红色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滴滴加浓氨水,可见紫红色不断褪去(2NH3+2KMnO42KOH+N2+2H2O+2MnO2)。
等到学生得出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且氨气显示还原性结论后,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是否可以有其他更常见的氧化剂氧化具有还原性的氨气,并且可以组织讨论如果用氧气氧化氨气可能需要的条件以及怎样证明氨气被氧化等问题。最后呈现氨的催化氧化装置并进行演示实验,即使未能见到预期现象,学生对于氨气的还原性也已经有了一个深刻的印象。如果时间充分,师生可以讨论实验失败的原因以及改进措施,甚至可以引导学生提前预习硝酸的工业制法。
3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实验
高三教材[10]课堂实验显示: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较纯二氧化碳气体,可以获得碳酸氢钠沉淀。但笔者在实验准备时发现,即使按照如图2所示装置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要见到沉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此,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做了计算:
室温(20℃)碳酸钠溶解度21.5克/100克水,假设实验中用3毫升水溶解碳酸钠达到饱和,需要x克碳酸钠固体:
100:21.5=3:x
解得x=0.645克,即0.006 mol碳酸钠。
反应方程式
Na2CO3 + CO2 + H2O 2NaHCO3
0.006 mol 生成0.012 mol
生成碳酸氢钠0.012×84=1.008克
此时m(水)=3-0.006×18=2.892克,能溶解碳酸氢钠的质量为y克(室温下溶解度为9.6克/100克水)
100:9.6=2.892:y
解得y=0.278克。
因此可析出碳酸氢钠1.008-0.278=0.730克。
计算结果显示,在该实验中可以看到沉淀,但可能不明显。此后笔者经多次尝试发现该实验大约需要连续通二氧化碳气体30分钟左右才可以观察到有较为明显的白色沉淀。笔者以为:该实验操作简单,通过课堂演示碳酸氢钠的生成可以说明两点:(1)正盐可以和酸反应生成酸式盐;(2)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正盐碳酸钠,但是等待现象的时间过长会消弱学生探究问题、获取真知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前苏联教学论流派[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10.
[2][6]高级中学课本(试用本)化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
[3][7][10]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拓展型课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8~93,100~102.
[4]高级中学课本(试用本)化学·练习部分(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
1 、运用和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现代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就是看一看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2 、了解和熟悉学校的运行。对师范类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实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实践。
3 、预演和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习,让自己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二、基本情况
我们十月十一日来到湖南XXX县第二中学,到十一月十八日实习结束。我被分到高一XXX班进行实习。
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基本情况如下: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六份,试讲次数为六次,上课节数为六节;批改作业五次;监考十场;自习辅导十二课时。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主题为“网络的利与弊”的班会;组织本班学生与实习老师之间的篮球赛两次;找学生单独谈心、了解情况十一人次。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其它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神态等也都是要有讲究的。每上完一节课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当好一名老师真不容易啊!
试教工作开始以后,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听优秀化学教师的课——写教案——试教——修改——试教,这样反复练习,完善。直到把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练到烂熟于心为止。即使这样,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还是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事先也没有料到过的难题。毕竟试教的时候和正式去教室上课的时候的心态是很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