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31 15:14: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应酬礼仪,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在我国医院中,非营利性医院通常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医疗单位,无论数量,还是规模、技术、实力,在卫生系统中均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长期以来,非营利性医院相当部分主要依靠财政补助维持其运转和发展,随着医药管理体制、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财政补助弱化、医疗竞争加剧,部分医院的资金短缺已影响到医院正常的运行、发展,为此,非营利性医院筹资管理已成为其财务管理越来越重要的内容和事项。本文就此问题做初步探讨。
1非营利性医院筹资的概念、目的和原则
非营利性医院筹资是指非营利性医院通过各种合法方式,为医院医疗业务活动、投资活动、医疗竞争活动、管理活动筹集必要的资金,保证医院正常经营发展的资金需要,维持医院正常运行和发展的管理活动。非营利性医院筹资的最终目的,通常可以概括为维持正常经营、发展新业务、加强竞争能力。对医院正常业务维持筹资通常为短期性筹资,对发展新业务、加强竞争能力筹资通常为长期性筹资。非营利性医院筹资通常应坚持方式合法、风险最小、成本最低、规模适当、方式简便及时、确保偿还的原则。
2非营利性医院的筹资方式
非营利性医院筹资按医院是否对筹入资金享有所有权分为资本筹资和举债筹资,按筹入资金限期的长短分为长期筹资和短期筹资。
非营利性医院长期筹资方式一般包括:政府财政补助、医疗项目合作、接受慈善捐款、融资租赁、经营租赁、吸收投资、资产转让、外国政府及组织借款、政府财政贴息借款、固定资产借款、发行债券等。非营利性医院短期筹资方式一般包括:商业信用、应付票据、短期借款等。
2.1政府财政补助政府财政补助是非营利性医院筹资重要的方式之一,其筹资额占医院筹资额比例视医院规模、业务、人员、床位、科研等系列因素确定。财政补助一般区分为经常性补助和专项补助。经常补助往往纳入财政预算相对稳定,专项补助一般视医院科研、业务范围扩展、新技术应用、规模扩展等因素确定,但主要依靠医院自身努力争取。为此,非营利性医院应与相关部门保持良好关系,争取更多的财政补助。非营利性医院争取财政补助筹资的核心是争取尽可能多的科研项目、新技术项目、基础卫生项目及其他医疗新项目。
2.2医疗项目合作医疗项目合作是非营利性医院利用技术、场地、医疗人员、病员资源及其他与合作单位共同开展医疗业务,以扩大业务范围、增加收入、减少投入的一种筹资方式。随着经济发展,该种方式在非营利性医院筹资中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医疗合作方式非常繁多,具体应视项目确定。项目合作中一般由使用方提供资金、技术、场地、设备等。医疗项目合作只要能增加医院收益、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有利服务病员,都可作为非营利性医院筹资决策考虑的范围。
2.3接受慈善捐款在很多国家,接受慈善捐款是医院筹资的主要方式和资金来源之一。我国因政策、政府引导、相关宣传及其他原因,在绝大部分非营利性医院中,接受慈善捐款筹资额基本没有,这不仅是非营利性医院筹资应予以考虑的重点,亦是政府管理应予以考虑的重点。
2.4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出租方将资产租赁给医院,医院分期支付租赁费,到期资产归医院所有的一种特殊租赁方式。随着我国金融体系、资本体系的健全完善,该种方式已在医疗行业中逐步得到应用。因其具有租期长、风险低、报酬大、支付压力小、租约不可撤销等特点,目前已是国外医院进行大型医疗设备投资的主要方式。我国相当部分医院在这方面了解极少,应是非营利性医院筹资考虑的重点。在我国医院规模、实力均较弱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融资租赁扩大医疗业务范围,不失为我国非营利性医院筹资业务的重点。
2.5经营租赁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方式基本相同,只是其租期较短,租期满后资产一般不归医院。目前其医院中小设备使用经营租赁较多。经营租赁的租赁费可以是等额的,亦可以是递减的。非营利性医院在筹资决策中,应加强与相关租赁单位沟通、合作,利用经营租赁节约筹资成本。
2.6吸收投资对非营利性医院,因其资产属国有资产,其吸收投资的投资者范围只能是国有企业。但就医院本身而言,吸收投资是筹资方式中风险最小的,且有利于加快医院壮大发展。非营利性医院吸收投资一般需要履行相应的批准手续。
2.7资产转让非营利性医院将一部分资产转让变现,将其资金用于更需要的业务与项目,以促成医院“两个效益”最大化,亦是非营利性医院筹资的方式之一。
2.8外国政府及组织借款目前,国际上有大量的政府及组织,为支持医疗事业发展,利用非常优惠的条件向发展中国家发放医疗贷款。我国相当部分医院因信息、与相关部门沟通、管理等原因,对此了解极少,其相应的程序亦不了解。外国政府及组织借款具有条件优惠、利率低、期限长、借款额度大、设备免税等优点,但外国政府及组织借款同时亦具有汇率风险。
外国政府及组织借款申请项目的步骤:(1)编制项目建议书和申请书等;(2)向当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3)当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卫生主管部门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卫生厅提出申请;(4)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定项并上报财政部;(5)医院与借贷商签订外贸合同;(6)财政部批准项目后,委托银行进行评估,并上报总行;(7)中方总行与外国银行签订贷款协议,商务合同生效;(8)当地银行与医院签订还款协议;(9)正在执行,供贷方放贷。
2.9政府贴息借款政府贴息借款具有政策补助和商业融资的双重功能,其银行借款的本金由医院归还,利息由政府补助。政府贴息借款是政府的一种投入模式,限于政府财力,贴息借款的规模应该限制在政府财力可承受范围,因此就存在一个确定投资重点问题。
贴息项目报批程序:(1)申请立项,编制项目建议书,向财政和卫生部门提出申请;(2)基本建设项目要向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申请批复立项;(3)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4)申请银行贷款;(5)落实还贷和付息责任。
2.10固定资产借款固定资产借款是医院因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向银行借入固定资产投资专项借款的筹资行为,其利息由医院承担。固定资产借款利率相对于短期借款高,因其到期还款压力较大,并可能因此影响医院经营,一般在医院筹资决策中不轻易使用,具体应根据医院预期现金流量、还款资金来源、实力、发展战略等确定。
2.11发行债券因我国对债券发行管制较严,在理论上虽然医院可以发行债券,但实际运作中,医院发行债券几乎是不可能的。因债券发行成本高、风险大等因素,非营利性医院通过发行债券筹资基本在现阶段是不可行的。
2.12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非营利性医院利用预收医疗款、延期支付药品款、延期支付设备款、延期支付材料款、收回保证金等方式筹资的行为。商业信用目前是我国大部分医院筹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因其不承担利息,严重损害了药品生产企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医疗设备生产企业利益,目前,已引起财政部、卫生部等高度重视,在相当程度上,非营利性医院过多采用商业信用筹资易发生对金融资产安全的负面影响。2.13应付票据应付票据是在商品买卖中购买方或其银行开给销售方的一种远期承兑合约凭据。我国因政策原因,相当部分医院目前还不能采用应付票据方式筹资,但随着经济发展,今后,该种筹资方式将逐步在医院得到应用。应付票据具有方便、风险小、成本低等特点。
2.14短期借款短期借款是指非营利性医院向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款项。近年来,由于企业的银行贷款风险较大,所以银行借款向医院转移的份额越来越多。原则上短期借款只能用于非营利性医院资金周转,不能用于长期资产购置,否则,将可能因此影响医院持续经营。
在非营利性医院筹资方式决策中,不仅应保证筹资成本最低,同时,还应保证筹资风险最低、最有利于医院发展。在大多数情况下,医院筹资均是复合采用若干筹资方式的组合,具体怎么组合,均应以筹资成本最低、筹资风险最低、最有利于医院发展为前提。
3非营利性医院筹资管理的注意事项
3.1降低筹资成本非营利性医院筹资必须保证筹资成本最低,降低筹资成本的方法很多,但通常可归纳为以下几种途径:合理确定筹资期限;合理确定筹资方式;合理的筹资组合;提高筹资效率;加大商业信用负债;加强与相关筹资关系人、筹资对象的沟通与合作。
3.2控制筹资风险医院筹资通常包括资本筹资和举债筹资。
3.2.1资本筹资资本筹资对非营利性医院基本没有太大的风险,但相对于医院管理层而言,因其资本一般均有回报率要求,会因此对医院管理层形成相应的管理压力。对医院所有者,如采用吸收增加投资者方式筹资,其原有投资者可能因此而丧失对医院的控制权,最终影响其投资策略、投资战略等事项。为此,无论是医院管理者还是投资者,在筹资决策中,都应注意保护其自身的利益,保证其自身风险最小。
3.2.2举债筹资对医院举债筹资,其筹资风险一般表现为:债务到期,医院无法归还,债权人可能因此对医院进行诉讼、冻结财产及其他法律措施,由此,将可能直接影响医院经营,甚至使医院停滞发展。在评估举债筹资风险时,一般应考虑债务到期医院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归还,同时,还应考虑医疗服务收益是否大于其筹资成本,并保证不因筹资而影响医院持续经营。
3.3加强筹资策划非营利性医院筹资应注意保证医院资本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合理性。医院资本结构管理常用的财务比率指标为资产负债率、权益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根据医院行业情况、我国相关政策、医院风险度、医院盈利能力分析,医院资产负债率如超过65%、权益比率如低于35%、流动比率小于2、速动比率小于1,医院所有者、医院、医院债权人都将面临极大风险。在医院负债结构管理中,应尽可能加大无息负债比例,缩小有息负债比例。在长短期负债管理中,为保证医院经营发展,在资金成本最低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减少流动负债比例,加大长期负债比例。此外,非营利性医院筹资应能满足医院资产更新、竞争、发展、业务扩张等需要;应考虑现金周转、资金时间价值、机会成本、效率等因素;非营利性医院筹资方式对医院所有者(投资者)、医院本身、医院管理层、医院员工、医院债权人、医院供应商、医院病员、政府等利益均可能形成影响,医院筹资决策中应注意保护相关各方利益,并严格遵守法律规范;非营利性医院筹资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经医院所有者、院长办公会等讨论通过;医院应成立筹资管理、决策机构,管理筹资行为,医院筹资额度须通过授权审批确定。
4非营利性医院融资案例
4.1融资租赁
4.1.1案例资料某地中心医院新建综合医疗楼后,为增强医院竞争力,通过融资租赁方式为新大楼配备监护室及手术室的基本医疗设备。他们的做法是:由中心医院向供应商GE租赁CIC2套、监护仪16套、心电处理系统1套、麻醉机4台。租赁物件金额278万元,租赁年限3年(36期)。保证金按融资额的15%,即41.7万元收取,月还款额为9.2万元。租赁期满设备归医院所有。
4.1.2评析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医疗市场竞争加剧,医院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因为财政补助的弱化而导致的资金来源减少,加上各大医院进入大规模改造期,给医院的发展带来诸多困惑,如何破解这个难题,融资租赁在医疗市场上的出现,给医院决策者提供了一个筹集资金重要通道。
融资租赁与银行贷款不同,是融物与融资的结合,供货商根据不同医院经营状况设计不同的租金偿还金额和期限,手续简便,无需任何抵押。医院平时交租金就可拥有使用权,租期满后医院可获得租赁设备设施的所有权。医院可以在不投入资金或投入很少资金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到先进的设备。
融资租赁的特点:(1)租赁期时间较长,一般最低达到租赁资产使用年限的75%以上;(2)风险和报酬转移较大,实质上把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承租方,最终实现所有权的转移;(3)租金支付形式是按出租方固定资产的价值和利息分期支付,实质是一种分期购买设备的形式;(4)因为融资租赁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经转移给承租方,所以医院可以有资产提取修购基金;(5)租赁契约通常不能取消。
在医院资金暂时困难的情况下,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赁先进医疗设备,对医院来讲,是一种“多赢”,不仅可缓解医院的资金紧张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加快提升医院档次,促进医院学科建设,增强医疗市场竞争能力,所以融资租赁越来越被医院高层管理者所接受。
一、公立医院薪酬管理中公平的类型
薪酬管理中公平的类型是比较多的,公立医院薪酬管理中要想更好地运用公平理论,就应当对这一理论进行深入剖析,从纵向或者横向都实现薪酬管理的公平,如此才能够使职工更深刻地感受到自身的公平与科学,从而踏实工作。
(一)内部公平内部公平指的是从医院内部来看,所设定的薪酬标准应当较为公平与科学,其最显著的体现就是“同工同酬,不同工则不同酬”:首先,职工在工作中所投入的越多,那么其就应当获得更多的报酬;其次,工作环境更差,职工的报酬相对应当更多;最后,就那些从事高端技术工作的职工而言,医院对其职业要求相对更高,因此其所得到的报酬也应当较多。
(二)外部公平外部公平指的是从医院外部来看所设定的薪酬标准应当较为公平,也就是说从整个行业来看,公立医院设定的薪酬标准应当符合行业规定,与其它同行医院的薪酬标准相协调,不会相差太大,这样职工将自身的薪酬与本单位之外的人员进行比较能够具有公平的感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在同等竞争市场中,医疗骨干、学科带头人的薪酬水平应当与同业一致,或者略高于同业,以此来避免人才流失,促进自身更好发展。
(三)个体公平个体公平指的是医院同一岗位、工作大致相同的职工所取得薪酬应当基本相同,这样职工在拿自身的薪酬与身边同事比较的时候才能够具有公平感,从而更积极地工作,推动医院的稳定发展。
二、公立医院薪酬管理中公平理论的应用意义
(一)提升职工工作效率和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如果在薪酬管理中不注重公平理论的应用,所设定的薪酬标准不合理,那么往往会使职工感觉到薪酬发放不科学,存在不满心理,这会影响职工的工作态度,从而对于医院的稳定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如果公立医院在设定薪酬标准的时候严格依据公平理论来,每一为职工、每一个岗位的薪酬都较为科学,那么职工不仅不会产生不满心理,而且还会感受到医院的正规与公平,从而为了取得高薪酬而积极努力工作,这对于医院总体竞争力的增强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可知,公立医院薪酬管理中公平理论的应用能够提升职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
(二)推动医院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任何单位的长远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规章制度,公立医院也一样,薪酬管理体系属于医院规章制度中的一部分,如果医院设定的薪酬管理体系较为科学、公平,那么往往能够体现出自身内部运行的规范性,以良好的薪酬体系带动各个环节工作的稳定开展,这对于医院的稳定持续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同时,科学的薪酬体系还能够激发职工的竞争意识,推动各个部门或者科室相互协作与努力取得更好的成果,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
三、公立医院薪酬管理中公平理论的运用策略
(一)从内部文化入手营造公平环境和气氛公立医院薪酬管理公平化,不仅要切切实实从制度以及体系等建设方面体现公平性,而且还要从文化上入手为职工营造良好的公平环境,使职工更深刻地认识公平的意义,自觉遵守公平原则。比如医院要定期举办一些赛事活动或者文艺活动,合理设定活动的规章制度以及获奖标准,使职工感受到每一项规定的公平性,以自身的努力去换取奖品,将公平竞争意识融入到活动或者日常工作中。还要积极为职工宣传公平的重要性,培养职工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职工的团队意识和凝聚力等。另外,医院在开展培训课的时候要为职工灌输公平观,对规章制度以及薪酬体系、标准等进行宣传,使职工对医院薪酬管理进行全面了解,明白薪酬体系的公平性。构建公平的薪酬体系,不仅是促进医院文化内涵提升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医院薪酬管理方针的良好手段,公立医院应当将公平理论运用到薪酬管理中。
(二)合理设定绩效考核标准,有效运用公平原则绩效考核是公平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合理设定绩效考核标准,能够提升薪酬管理的科学性,为员工融入公平理念。具体来看,公立医院在设定绩效考核标准的时候,要结合具体的岗位或者科室来,根据不同科室或者岗位人员的实际工作内容来确定具体的绩效考核标准,确保标准较为合理,以此来对职工的工作成果进行总结和考核,从而为薪酬的发放提供依据。
(三)做好沟通与交流,全面实现薪酬公平化管理沟通与交流是薪酬管理公平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做好沟通与交流,才能够深入了解职工的需求,如此才能够推动薪酬体系更为公平。为了实现公立医院薪酬管理的目标,医院应当构建公平的薪酬管理制度,并建立沟通渠道,为每一位职工提供职业向导,使其积极对自身的不满进行倾诉,医院对其提供支持并做好改进。从整体上来看,公立医院构建公平的管理制度和薪酬体系,也只是能够从大体上实现公平,并不能做到绝对的公平,在实际职工管理中,做好沟通,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职工的需求和内心想法,也可以将评估或者考核中出现的不足、差错等及时反馈到薪酬管理部门,这才能够使公平理论得到更为深刻地运用,实现最大限度地“公平”。因此,公立医院应当认识到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性。
(四)量化报酬投入,深化运用公平原则报酬投入量化,能够从工作量以及工作内容等方面出发对职工的实际工作成果进行评估,进而促进薪酬发放的更为公平。其详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量化内容,即指标量化、示范量化、换位量化。指标量化很显然指的是各项考核指标的量化,对学伦理、人才教育等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形成客观性较强的关联指标,从而对职工工作投入量进行判断的方法;示范量化指的是借助于医疗骨干的示范作用来实现薪酬公平的形式,如对于那些工作突出的职工或者骨干职工进行奖励等,带动其他职工的努力工作。换位量化指的是职工要做好换位思考和对比,就医院管理中出现的不公平现象要良好对待,从内心对医院的管理制度进行认可,从而实现公平。
四、结束语
税制改革前,影视文化企业因为“内容为王”的无形资产特点,而一般征收营业税。营业税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的需缴纳营业税,提供应税劳务具体又分为: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必须是有偿的,即以从受让方取得货币、货物或其他利益为条件。如某制作公司将动画片的播映权无偿赠送给各电视台,目的在于扩大影响,以便于开发衍生产品市场,这种无偿赠送行为没有营业额,不纳营业税。
那么影视制作机构需要缴纳营业税的情况有哪些呢?通常制作机构制作出节目后,以下行为会涉及缴纳营业税的问题:(1)将节目著作权中的发行权一次性转让给某电视台或发行公司;(2)许可某电视台或电影院等机构播出影视节目;(3)交换节目,如中央电视台与北京电视台交换自制的电视剧播放,这种情况即使相互间不再收取其他任何费用,同样视为著作权的发行权或许可使用权的转让,只不过取得的利益不是货币而是另一种权利罢了;(4)制作机构授权或许可他人向第三者转让节目著作权;(5)制作公司受他人委托拍摄影视节目,如受他人委托拍摄某纪录片等。
而根据试点前的增值税法规定,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社会组织,都要缴纳增值税。这里的“货物”是指有形动产,如果是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则需缴纳营业税,而不属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我们知道影视节目必须以一定的物质载体为依托,如光盘、拷贝、录影带等,那么出售这些音像制品,什么时候属于“转让无形资产”,什么时候属于“销售货物”,也就是说什么时候纳营业税,什么时候纳增值税呢?可转让的节目著作权有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及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等。如果制作公司有偿转让其中的某一项或某几项权利,纳营业税;如果不涉及以上权利的转让,则纳增值税。因转让节目著作权而随同转让光盘、拷贝、录影带等音像制品的,不纳增值税。
影视文化产业“营改增”的特殊性 就在于将原先缴纳营业税的无形资产交易改为缴纳增值税。对于国家而言,改革的难点在于如何将基于有形物品的生产加工行业设计而成的增值税制度,扩展到以无形资产或者说创意为中心的影视文化行业。而对于纳税企业而言,更为重要的是,“营改增”意味着具体的税收征收方式的改变。营业税的征收依据多在于财务报表、交易合同。而增值税更为客观的以增值税发票为准。这就给影视制作企业带来了困境。如编剧的著作权购买交易如何从编剧一方获取增值税发票?目前流行的演员工作室是否有资格为演员的劳务报酬提供增值税发票呢?对于文化行业主体而言,国家的这次税制改革给他们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只有变革才能使影视企业在此次改革中把握住机遇。
二、税制改革是影视企业发展的政策机遇
实际上,国家一直期望通过税务优惠政策鼓励文化企业发展和行业竞争。早在2004年,广电总局就颁布《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指出“要真正建立起符合当代电影产业发展规律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经批准对新成立的电影制作、发行、放映企业,免征 年企业所得税。电影企业纳税确有困难的,可申请减免房产税等”。同年《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国家广电总局将向国家争取有关促进我国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对从事国产动画片制作发行机构取得的制作收入、发行收入、出口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免征营业税;对从事国产动画片研发、生产的机构,凡符合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鼓励其申请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如果往回细数中国影视企业的发展,多数的民营影视企业正是在2004年前后的国家政策优惠期突发猛进。当然,随着影视行业规模的日益完善,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也正式停止了上述优惠政策。
十年后的2013年“营改增”税制改革将会是影视企业发展的有一个政策机遇。税改前,电视剧制作发行按5%计征营业税。此次将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纳入试点,如果套用文化创意行业6%的税率,电视剧制作发行税负有相当程度的减轻。对电影制作发行方而言,根据《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1号),在2013年12月31日前,销售电影拷贝收入、转让电影版权收入、电影发行收入以及在农村取得的电影放映收入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因此营改增在2013年没有实质影响。2013年之后,如果优惠政策不延续,相关收入将缴纳增值税。对影院而言,税改前,电影放映收入缴纳3%的营业税,卖品缴纳17%的增值税。税改后,放映收入征收增值税,如果税率为6%,考虑到目前影院扣除给制片方的分成、租金等可抵扣项之后毛利远远低于50%,所以实际税负将有相当程度的降低。
对于已经上市的影视企业,该项税制改革信息直接降低了相应的税负。光线传媒称,由于2013年起营业税改增值税,公司营业税金及附加较去年同期减少70.61%;华策影视则营业税金及附加本期较上期下降62.92%,公司于2012年12月起执行营改增试点;而华录百纳同比减幅高达84.48%。此前一季报的华谊兄弟、新文化分别较去年同期减少57.87%和85.79%,减负程度同样不低。除了上述五家影视类上市公司外,有影视业务的乐视网也同期被划入营改增试点范围,报告期内公司营业税金及附加为496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减少65.28%。
由此来看,此波税制改革以及此前的文化事业单位的全面改制中,谁能够率先完成现代企业的规范化运营,进行业务流程重装、降低企业内控风险,谁就能够迅速把握政策给予的机遇,进一步整合文化与资本两个市场的优势。
三、税务筹划是关键
文化产业是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历年来已出台多项税收和财政直接支持政策。此次营改增试点的扩大整体而言将降低行业税负,提升行业盈利能力。作为行业内的发展企业,能否把握住此次行业税负的降低以及行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税务筹划。企业首先应当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的获得“节税”的税收利益。
除此之外,以无形资产和文化创意为主要内容的影视企业更应该具备整体的税务筹划意识,提前做好企业财会制度、风险控制机制。对于单独的影视剧项目,企业应当从策划立项阶段即引入税务筹划,规范项目合同、资金流动、版权交易,从而把握此次行业税制改革。
1, 在“营改增”的税务改制中,影视公司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
“营改增”税务改制中, 影视公司面对的税务机构从“地税”转为了“国税”。由此,影视公司应当注意税务缴纳程序以及实际的税务核查方式都会有所改变。影视公司应当及时配合税务机关开展的“营改增”税务培训,并提前咨询税务律师,以统筹新的节税方案。
2, 此次的税务改革,对影视行业有什么新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F2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2-0130-02
企业要谋求科学的发展,就要在管理上下功夫,标杆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种更为科学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是企业获得一流竞争力的开放式管理方法。将标杆管理的方法运用到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薪酬管理,将是一种实效的管理方法。结合实际,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标杆管理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薪酬管理的应用。
一、中小企业现状及财务管理问题
据研究资料统计确定:在我国目前的各类企业中,大型企业所占的比重尚不足百分之一,其余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中小型企业。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已逐渐为人们肯定。
虽然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巨大,并且在社会的发展中创造了极大的经济价值,但是实际上中小企业的处境还是非常艰难和令人尴尬的,特别是近些年来,全球各地经济危机频发、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国际经济环境多变等各种状况轮番出现,使得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越发堪忧。由于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管理观念陈旧、模式僵化;企业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差;投资能力较弱、投资水平有限;财务控制薄弱、资金监控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普遍超短,据统计,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5年;而欧美企业的平均寿命为四十年,远远高于我国的不均数值。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在自身内部和外部环境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要改变这种不科学的管理模式,一个是要靠企业的自我调整,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用人机制;二是中央政府统一调控,制定行业科学的管理标准和惠企政策,让企业真正强大起来,保护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标杆管理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所谓的标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瞄准一个比其绩效更高的组织进行比较,以便取得更好的绩效,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实施标杆管理就是站在高起点上进行规范管理企业财务,以便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这种能发现新目标、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工具,有着其它管理工具所不及的以下几大优势:一是新思路优势,标杆管理为企业提供新思路、新理念、新模式,同时提供优秀的管理手段;二是新策略优势,标杆管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瞰全行业甚至更广阔的全球寻找基准,制定更优秀的管理策略和方法,突破了企业的职能界限和行业边界;三是模仿性优势,标杆管理通过向最优秀的企业管理模式学习,建立一整套全新的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和决策,超越被学习的企业;四是新理念优势,标杆管理借鉴其他优秀企业的成功经营理念,取长补短,确定自己的独特经营理念,理念的创新超越其他企业;五是新速度优势,标杆管理涉及为获取竞争优势而搜寻、发现和创新思维的全过程,能确保自身的创新速度超过竞争对手。标杆管理作为优秀的企业管理新模式,在企业薪酬的管理中是不可替代的。这是因为:首先,标杆管理有助于企业站在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确定未来的薪酬目标;其次,标杆管理通过对企业薪酬结构的合理性与优秀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薪酬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正;再次,标杆管理可以渗透企业的内部,挖掘和发现影响企业薪酬体系不合理的各种因素,及时有效地规避不合理的薪酬策略,合理整改企业的薪酬制度,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标杆管理在企业薪酬管理中的作用
一、引言
范畴化的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认知心理学家Rosch提出的原型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石之一。在翻译实践中,原型范畴理论在词汇、语法和语言结构的翻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由于源语国家和译入语国家在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在翻译中也出现不少非原型表达。
二、原型范畴理论及其基本特点
原型范畴理论是针对传统的经典范畴理论提出的。根据经典范畴理论,范畴由充分必要条件决定:同一范畴内各成员地位相当;范畴边界是清晰的。20世纪50年代,语言哲学的奠基人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原理。此后,Rosch首先创立了原型范畴理论,将其视为认知心理学的一项重要内容。Lakoff进一步发展了原型范畴理论,提出可用理想化认知模型来解释原型范畴。根据该理论,人们不可能完全认识外部世界,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并不存在共同特征,只具有家族相似性,特征不是二分的,范畴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的成员地位不相等。Langacker认为“原型是指范畴内最好、最典型的成员”。同一范畴内的成员典型程度各不相同,有一个或一些成员具有更多的共同属性,它(们)处于中心地位,而其他一些成员不是该范畴的典型代表,处于边缘地区。
原型范畴理论有以下特点:范畴成员的隶属存在等级性,同一范畴内,各成员的地位并不相等;同一范畴存在家族相似性,或其语义结构采取的是成束的并且是意义相重叠的形式;范畴的界限是不确定、模糊的,范畴具有开放性,这反映了人类具有一定的能动性。
三、原型范畴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在英汉翻译实践中,我们需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范畴词方面的区别和空缺。这些空缺可能是由两民族对范畴的认知方式、概括层次、构词功能的差异所致,如英语的hair可指汉语的“头发”或“毛”,brother可指汉语的“哥哥”或“弟弟”等。也可能是语言构词方式的差异影响了对范畴的认识。汉语构词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修饰语+中心概念词”,被称为“定中构词法”,这里的“中心概念词”常用基本层次词来担当,可直接运用它们来构词,这是一种常见又经济的手段,同时也使得汉语词具有直接表明生物或事体范畴属性的功能。如:
[1]猫——花猫——狸花猫
[2]树——桃树——蟠桃树
汉语名词中表示范畴的基本层次词:树、花、草、鱼以及馆、室、场等,都可在其前加上表示“种差”的字词来构成大量汉语词。英语的tree表示汉语的“树”,fish表示“鱼”,可用其来构词的方式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
英语构词常注重词的词类属性,词本身就可显示词性。英语中大部分单词的后缀就表示这种词类语法范畴,如名词常用诸如-tion、-sion、-ship、-ity、-ness等后缀结尾;大多数形容词用-ous、-ive、-ary、-able、-al、-ful、-ish等结尾;很多副词以-ly结尾;一些动词以-en、-fy、-ize、-ate等结尾。
因此,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在寻找源语和译入语的对等词时,除了查阅词典等参考工具,也需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等方面的不同范畴有所了解。在英译汉时避免观词生义,生搬硬套;在汉译英时注意词性的变化和配合。这样,才能避免在译文中出现啼笑皆非的错漏。
四、翻译实践中的非原型表达
在很多语言中,一般降调表示确定含义,升调表示不确定或疑问,这是其原型用法。但也有例外,如反诘句虽用升调,但并不表示疑问:
[10] Is it all likely that he’s really sick? (肯定其相反命题:他其实没病。)
英语的beware不是一个典型动词,它表示“谨防、小心”,但它在句法上仅具有动词的部分特征,可说:
[11] Beware of the dog!
I will beware.
但一般不说:
[12] He bewares of the dog.
也没有bewaring或bewared的形式。
英语中大部分被动句和主动句可以对应转换,这是其原型属性,但也有边缘成分。如:He was born in 1979(他生于1979年)。因此,在翻译英汉主动句和被动句时,要注意按译入语的习惯用法灵活转换。
参考文献:
[1]Ungerer F.&Schmid H.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2]Taylor.J.R.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9.
一、企业资金筹集与运营管理的关系
随着企业业务规模的扩大和产品多元化趋势的发展,资金筹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经常性事务。它是指企业分析自身的生产经营现状和资本需求情况,根据企业的经营策略和发展规划,确定投资资金的需要量和资金投放的时间结构,然后选择恰当的筹资方式和渠道,衡量筹资风险,在保持资本结构合理性前提下,及时、适量地获得所需的资本。企业资金筹集是企业进行资金运营的基础和前提,资金运营则是资金筹集的下一个必经阶段,是对资金的重新配置,直接影响到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对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两者的主要任务有所区别,但却是紧密联系的两个环节:资金筹集以低筹资成本为目标,以最大限地实现资本增值;而资金运营管理的目标就是资本增值,而通过资金筹集获取低成本的资本是实现企业增值的关键问题。所以,必须将资金筹集与运营管理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本文认为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提高资金运营的效率,筹资过程应注意三点:
第一,成本与效益相匹配原则。这是企业任何经济行为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到企业资金筹集与运营管理,即要求将筹集到的资金投入到资本营运中时,不仅要考虑各种筹资成本,还要权衡各种形式资金的投入收益,综合权衡比较之后,选择合适的筹资渠道,确定科学的筹资方案,以保证运营管理的实际效益。
第二,服务资本运营项目原则。不同的投资项目需要的资金规模不同、资金性质也有差异,选择适合的筹资方式是决定企业资本运营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在筹集资金时必须从资本运营项目出发,结合投资项目的经营特点和资金需求的特殊性,比较不同筹集方式的优缺点,或者对各种方式进行合理组合,选择能够最有效地降低筹资成本,保证顺利实现投资项目收益的筹资方式。
第三,收益与风险权衡原则。资金筹资是为了通过有效的资金运营管理获得投资收益,而这种投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通常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所以,在选择筹资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资金运作管理可能遇到的风险,坚持收益与风险权衡原则,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客观评估资本运营项目的收益与风险,采取适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尽可能地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以保证通过资金运营实现预期收益。
二、企业资金筹集方式的选择
现代企业面临更宽阔的市场发展空间,资金来源渠道也日益拓宽,筹集资金方式多样化,大致可以分为内部筹集和外部筹集两种方式。
(一)企业内部筹集资金
内部筹集资金主要源自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扣除成本及税费后的盈余,即企业的留存收益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的自我积累。如果企业当期利润率较高,就有能力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此时可以通过内部筹集方式获取发展资金。当前常用的两种方式分别是提取折旧费用和企业间的商业信用融资。折旧费用是非付现成本,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从产品售价中扣除,不需要付现,因此会滞留在企业,形成企业的现金流量,可以用于企业发展。企业间的商业信用融资则是一些信誉较好的企业利用与供应商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在购买原材料或服务时,达成暂缓支付货款协议,从而形成应付款融资。企业可以将该部分应支付的资金暂时用于其他急需领域,调节资金余缺,合理分配有限的资金,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外部筹集资金
企业外部筹集资金的方式相对来说要丰富很多,给了企业更多的选择空间。目前常用的方式有:吸收股东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融资、向银行和非金融机构借款、融资租赁、预付货款等商业贸易融资、买方信贷、票据贴现以及获取政府补贴等方式。不同的筹集方式对企业的制度体系与经营发展潜力有不同的要求,企业应该根据实际经营特点与业务发展需求选择最佳的筹资方式。
当然内部和外部筹集方式是不排斥的,企业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有利的筹资方式,在具体选择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首先,企业规模和业务范围。企业筹资规模最主要的还是由企业投资规模来决定,所以企业财务人员在决定资金筹资各项事宜时必须认真分析当前生产经营状况、利润增长率、未来发展潜力及投资需求,采用先进的方法,尽可能准确、客观地预测资金需要量,合理确定筹资规模,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又防止过多筹集资金造成资金的闲置浪费。
其次,企业的资本结构。无论是内部筹资还是外部筹资,最终的资本类型可以归纳为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这就产生了如何安排两种性质不同的资金比例的问题。如果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随时可能陷入财务危机。所以企业在决定筹资方式时要考虑对现有资本结构的影响,根据公司财务现状、项目预算以及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等因素,综合分析最终选择最佳的方案以构造合理的融资结构。
再次,筹资方案的各项具体指标。完整的筹资方案应该包括筹集时间、筹资方式、筹资风险及成本估算等很多内容。选择筹资方式后,必须对各种筹资方式进行分析、比较,选择经济、可行的筹资方式,并及时制定全面的筹资方案。
三、提高企业资金筹集与运营管理效率的对策
(一)提高和挖掘企业内部融资能力
企业发展资金最可靠的来源还是源自企业内部。一是资金筹集的风险较小,不用承担过多的筹资成本;二是通过内部调配资金,可以激励企业各部门更加注重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部门产值,增强内部驱动力。所以有条件的企业应该不断提高和挖掘内部融资能力,不断扩充自有资金或通过增资扩股、出售股份等方式吸纳新资本,打造良好的内部融资平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企业实力的增强又可以提高市场形象和资信水平,为外部融资打好基础、提供便利,增强可能性。
(二)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企业资金从大方向上可以分为生产资金和项目建设资金,两者的服务对象和运营目标不同,所以应该施以不同的管理方法。对生产资金一般实行财务统一管理,制定统一标准,统收统付。尤其是做好资金预算管理工作,包括销售预算、采购预算、投资预算、费用预算等,加强对与生产相关的各个环节的资金管理,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项目资金的运营管理比生产资金要复杂一点,其中优化设计是关键,项目资金的预期收益率的取得需要设计人员对运营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合理安排各个阶段的资金量,并给予全程动态跟踪。
(三)完善风险预警机制,防范和控制资金风险
资金是企业生存的血液,资金的安全程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除了强化成本管控,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避免过度扩张,降低经营风险外,还需要在资金的运营管理政策中明确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在决定项目投资前进行科学分析,充分论证,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既保证维持简单再生产,又适当地扩大再生产,将发展速度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以内,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一旦发现非常情况,根据风险处理流程,及时制定处理方案,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而且需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审计,对企业资金的整个生产过程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审计,杜绝风险隐患的发生。
(四)提高信用意识,密切银企关系,保证资金链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资本市场不发达,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很大一部分要靠向银行举债。向金融机构借款或者企业之间的互相融资都需要较好的企业信用做支撑和保证。所以企业应该把信用看作成长发展的生命线,提高信用意识,加强自身信用制度的建设,尽可能减少贷款受限因素,实现顺利融资。同时注意处理好银企关系,灵活选择借款方式,保持资金畅通。因为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受国家政策等外部因素制约程度较明显。如果银企关系不恰当,一旦国家紧缩银根,长期借款无法取得,又急于满足良好的市场发展机会,就会出现短贷长投的现象,如果投产前期效益不理想,必定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同时激增,处理不当甚至会导致企业的破产。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1
一、关于薪酬管理
1.定义:薪酬管理是在组织发展战略指导下,对员工的薪酬支付原则、薪酬策略、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构成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动态管理过程,即企业工资的微观管理。它是企业在国家宏观控制的工资政策允许范围之内,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制定各种激励措施与规章制度,在职工中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过程。
2.意义:企业管理中薪酬本身的重要性和职能决定了薪酬管理的意义。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薪酬管理决定着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直接决定着劳动生产率以及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同时薪酬管理是现代企业中一个不可或缺且至关重要的因素,是企业激励员工,获取人才最直接、最基本的方式,因而得到企业高度重视。
二、我国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1.薪酬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目前,很多民营企业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导致在薪酬分配上没有科学的制度依据。甚至有些企业的薪酬分配带有企业领导的主观性和个人感彩,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
2.薪酬分配的不合理性
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缺乏对外的薪酬调查和了解,使得本企业的薪酬水平很难与外界实际相挂钩,在大多数情况下容易产生定位偏低的结果。再加上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对薪酬加以控制,致使民营企业的薪酬政策不合理,结果造成了人员的流失。
3.薪酬分配缺乏公平性
多数民营企业没有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员工的薪酬多半由老板凭经验及个人喜好在员工应聘时与之谈判后确定,随意性较大,从而造成企业薪酬标准的混乱。民营企业内部薪酬管理体系不规范,同工不同酬或同酬不同工现象严重, 企业不同层次、不同关系、不同时期进入公司的员工薪酬差距也越来越大,致使员工产生不公平感,从而极大地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薪酬要素比例失衡
企业薪酬一般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和福利、津贴等部分组成。但由于对全面薪酬制度的片面认识,往往对福利这一薪酬要素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也导致了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低,流动性大、劳资关系紧张,因此也达不到激励员工,留住人才的目的。
5.盲目套用新式薪酬模式
很多企业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照搬照抄一些事实上根本就不适合自己企业当前所处阶段的新式薪酬管理模式和方法。他们错误的把错误的模式在一个错误的时间用在错误的地方,最终只可能得到一个错误的结果。虽然这些管理模式所具有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不可否定,但只有企业家制定出科学合理,符合企业实际的薪酬机制、薪酬结构与薪酬制度,才能不断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解决民营企业薪酬管理问题的建议
1.建立健全有效、可执行的薪酬管理制度
企业要建立坚持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薪酬管理体体系。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贡献,因此在薪酬管理制度上也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尊重企业员工的劳动成果,使其劳有所得。企业家要舍得投入,使他们的劳动与收入相平衡,不仅给他们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更要为他们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发展氛围和空间,用企业文化来吸引住他们,留住他们,把他们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努力留住人才,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2.确保薪酬分配的合理与公平
合理、公平的薪酬分配往往会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会使员工的行为满足企业的需要。因此,企业要设置以绩效为向导的薪酬结构,设置绩效工资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并且通过员工的绩效来决定薪酬,有利于企业薪酬分配的公平性。公平的薪酬分配是企业吸引人才的重要途径。企业只有保证薪酬分配的公平,才能使员工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确保了薪酬分配的合理与公平,就能达到企业健康发展的目的,就能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3.采取灵活个性的奖励和福利措施
不同年龄、性格、职业、婚姻状况对企业的奖励和福利有不同的要求。对此,民营企业应设置个性化的奖励和福利方案,允许员工根据个人需要自主选择奖励和福利的类型及数量。这样做可以更加灵活地让奖金和福利真正起到激励先进的作用。同时根据员工的表现,随时调整奖金数额,让员工有成就感,同时也更有危机感。 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重视非货币性薪酬奖励和福利的作用,这可以丰富员工的精神世界,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
4.寻找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薪酬模式
中小型民营企业要做到稳步发展,就要信守“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的理念,避免盲目套用那些新式的、创新的薪酬模式。企业应该综合考虑企业的现实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情况,科学合理地运用人力资源策略和手段去寻找适合企业当前发展要求的薪酬模式。当然,企业还要时时反思薪酬政策,不断地根据企业的发展、变化来建立适当的薪酬制度,这样才能让薪酬作为一个好的管理工具,真正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营利性医院的发展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是卫生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关于营利性医院的税收的问题也是注意的焦点。在2000年7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规定营利性机构将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自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3年内给予下列免税优惠;对取得的医疗服务免征营业税;对自产自用的制剂免征增值税;对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免税到期后,营利性医院将比照服务业企业纳税。随着三年免税期的终结,许多营利性医院已进入纳税环节。
1、分析营利性医院税收的状况及问题
营利性医院关于税收方面的状况和问题应该要引起重视。了解到这些状况与问题才能够帮助我们去更好的去解决这些问题,对营利性医院的税收进行更好的筹划。
1.1营利性医院的税收负担过重
我国的营利性医院在进行医疗机构分类之前,与非营利医院是一样享受着免税政策。而现在,很多地区是按照饮食服务业的标准来对营利性医院进行收税。所以在这些地区,营利性医院需要缴纳十几种税。比如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房产税等。因此,营利性医院每年所要缴纳的税收,在总收入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对那些效益不是很好的营利性医院来说,是沉重的负担。我国的公立医院可以获得政府的财政补助,而营利性医院没有政府提供的财政补助,但是却要缴纳一定比例的税费。对营利性医院所征收的各项税收的总和,已经超过了一些营利性医院的所能够承担的实际承受能力。
1.2国家对税种和税率的设置不合理
国家对营利性医院的税收的征收,没有根据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性来制定相关政策,而是把营利性医院也按照一般民营企业来收税。 而且税种和税率都按这一标准。这是不科学的。比如营利性医院的职工的工资,先按一定的比例缴纳企业所得税,然后再对医务人员的个人再按一定标准来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一项就占了营利性医院所要缴纳的税费的很大的一部分。
1.3免税期相对来说比较短
中国的营利性医院从整体上来说,发展的并不顺利。可以说是在艰难的发展着。它所需要的发展时间与其它的企业相比,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国家给予营利性医院三年的免税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它的税收的负担。但是营利性医院的投入与产出并不像其它企业一样,能在三年之间就能收回成本,获得收益,它往往需要更久的时间。所以从具体的营利性医院的收益情况来看,三年的免税期限是远远不够的,免税期需要更久的时间。
2、关于营利性医院税收筹划的原因
营利性医院对税收进行税收筹划可以让营利性医院在与非营利性医院的竞争之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有利于长远的发展,也能够对医院的在自身的资源进行有效地配置。
2.1税收筹划有利于营利性医院的长远发展
营利性医院可以通过税收筹划来对税收进行合理性的安排,按照国家税法的要求,对一些税收政策进行分析,对自身的一些方面进行整合调整等来减轻税收的负担。这样既可以防止一些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也能让营利性医院因为较少的税收负担而可以更好地发展。营利性医院的税收筹划的结果不是全部都是很快能取得很好的收益的。营利性医院如果要取得长远的发展,营利性医院的税收筹划就必须保持它的长期性。如果只能坚持一段时间,那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的。所以营利性医院的税收筹划要长久的去坚持,才能够最终达到收获最大利润的目的。
2.2税收筹划有利于营利性医院的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
各个营利性医院的自身情况是不同的,应该根据各个医院的不同情况,对自己的营利性医院的税收情况进行筹划。而且根据自身的各个时期不同的发展情况,制定不同的税收筹划的方案。而且要特别关注新的关于税收征收的政策。要对各方面情况进行分析,以在不同时期调整税收筹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如果营利性医院进行了很好的税收筹划,可以让营利性医院把资金更好的去进行利用,可以让每一部分资金都把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达到最好的效果。税收筹划也可以让营利性医院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医院的发展当中去。
3、营利性医院进行税收筹划的解决途径
3.1营利性医院应该确定适合的组织形式
按照国家税法的相关规定,公司制的企业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纳税人是自然人的话,最后的收入就中缴纳各个合伙人所得收益的个人所得税。如果是一些综合性的大型的营利性医院,最好是采用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因为规模较大,经营的风险随之增加。如果是小型的营利性医院,采用合伙人的形式是比较好的,需要缴纳的税收相对少一些,也比较容易进行管理。
3.2营利性医院应该调节一下所承担的主体税种的相关要素
营业税和所得税是营利性医院所要承担的主体税种。因为公立医院更有影响力,民众更愿意到公立医院去就医。营利性医院虽然可以自主确定价格,但是不能任意抬高价格。不然的话,人们是不会选择营利性医院来看病的。民营医院要想针对营业税和所得税来做出对策,就只能促进医院的各方面服务质量、按照自身情况来确定医务人员的人数以及做出其它相关方面的调整,提高营利性医院的名气,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就诊,以此来应对营业税的负担。
3.3用好用足3年免税政策
根据国家税法的相关规定,营利性医院可以3年免除缴纳税费。但是对免税期限的开始时间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各个地方对营利性医院免税期限开始的时间的认定制度是不同的。有的地方政府对营利性医院的免税期认定的时间会早一些,从营利性医院获得执业许可证的时间算起。有的地方政府对营利性医院的免税期认定的时间会迟一些,从核定了医院是营利性医院还是非营利性医院这一性质算起。营利性医院应该要和所在的地方政府进行沟通,把这三年的免税期限的限定日期了解清楚,并且把这三年利用好,发挥最大的医院的绩效。
3.4对成本费用进行很好的筹划
营利性医院可以在财务方面运用各种方法来节税。可以利用不同的会计账务方法来处理。如对坏账准备的提取。为了节税的需要,营利性民营医院要采取适当的坏账准备提取方式。营利性医院一般可以采取两种方法来应对坏账准备:一种方法是应收账百分比法,另外一种方法是帐龄法。但是如果营利性医院的应收的帐款总额的绝大部分是由3年以上应收的账款构成,这是就可以通过重大会计政策变更这一措施,将百分比法改为按帐龄法提取坏账准备金,这种方法会产生比较大的纳税差异。还可以通过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如加速折旧法、余额递减法等不同的会计账务处理方法来延后缴税的时间。
4、政府对营利性医院税收筹划所要做出的相关努力
政府对营利性医院所要做出的相关努力首先应该要对营利性医院制定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营利性医院也是我国卫生事业的一分子,现有的国家税法制度还不够完善。而在对于征收营利性医院的税收方面,国家应该要制定出更为具体的针对营利性医院的税收的相关政策,以让营利性医院的税收征收标准更为规范,从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杜绝和减少营利性医院的关于税收的偷税漏税等各种违法行为。国家应该要对有需要的营利性医院制定一些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对营利性医院的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医疗设备以及培养更专业的人员上给予一定的支持,这样来鼓励营利性医院的发展。国家只有在适当的范围内,对营利性医院更多的政策倾斜,营利性医院在中国才能够得到飞速的发展。其次国家可以减轻营利性医院的税收负担,减少对营利性医院的税收的税种以及设定合理的税率,还可以延长目前的三年的免税期。这些有针对性的措施能够帮助营利性医院更好的发展。
结语
营利性医院的税收筹划可以减轻营利性医院所要缴纳的税收,这是在合理的范畴内进行的。这样有利于营利性医院的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毅, 胡善菊.营利性医院税收问题的思考[J].医院管理论坛,2009,8(26):11-13.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290-02
一、范畴化理论及其指导下《苔丝》中拟声词的分类
范畴化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问题。范畴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而是人通过身体及心智对真实世界的特性进行能动处理的结果,是客观因素与生理、心理、文化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基于经验,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人类是从基本层次范畴来认识事体、理解世界的,我们一般以基本层为核心将范畴分为三个层次:上位层范畴、基本层范畴和下位层范畴。这样的三分并不意味着范畴只有三层,在每相邻的两个范畴层次中间都会有很多界说不明的层次,只是它们不具有这三个层次的典型性。
依据上述理论,《苔丝》中的拟声词也可以分为行为范畴、事件范畴和性状范畴。因为这些范畴的边界都比较明确,所以没必要详细分析其分类情况,在下面谈及其翻译时,我们会先将典型拟声词所在的句子类分到三个范畴中,然后在每一范畴内部分析其在范畴化理论基础上所使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二、基于范畴化理论的《苔丝》中拟声词的翻译
(一)行为范畴拟声词的翻译
《苔丝》中可以类分为行为范畴的拟声词共有40个,但我们主要分析具有典型性的拟声词及其译文,进而总结其翻译方法和技巧。在注重行动和尚武的骑士文化中,动词一般都属于基本层次范畴,然而,汉语属于安土重迁的尚文静文化,所以行为范畴的拟声词划分得较为详细,被翻译成汉语时就有以下两种情况。
1、英语中的基本层次范畴词译为汉语的上位层范畴词,这一点体现了认知范畴的语境依赖性。这类拟声词的翻译不在于强调其拟声的特点和效果,主要目的是突出动作,例如:
(1)SL:“In short,”concluded the parson,decisively smacking his leg with his switch.
TLZ:“……”牧师态度坚决地拿马鞭子拍着自己的腿,…
TLS:“……”牧师用枝条果断地抽打了一下自己的腿,…
例句中的smack主要是强调牧师拍腿的动作,加上这一动作更能显示他下结论时的那种果断的确定的态度。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基于汉语的语言表达习惯,此处仅限于表示拍腿的动作,“抽打”有暴力的意味,所以,“拍着”更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2、英语中的基本层次范畴词译为汉语的下位层范畴词,这一点同样也体现了认知范畴的语境依赖性。这类拟声词主要是运用转喻的方式,将拟声词原本的意义用于描述另外一类事物,例如:
(2)SL:The sea was near at hand,but not intrusive;it murmured,…
TLZ:…海浪滔滔,克莱尔以为是松涛瑟瑟;松涛瑟瑟,克莱尔却又以为是海浪滔滔。二者的声音不可分辨。
TLS:海就在它身边,却并不扰人。海涛哗哗地响着,他竟以为是松涛;松涛也哗哗地响着,他又以为是海。Murmur一般指说话窸窸窣窣,低声细气,此处用来描述松林在海风吹拂之下发出瑟瑟的声音。在特殊的语境中,意义从指人转为指物,得以具体化。
(二)事件范畴拟声词的翻译
事件范畴同样具有层级性,它主要体现的是名物范畴和行为范畴之间的一种关系,体现为名词性。《苔丝》中可归类于事件范畴的拟声词共有34处,我们依然是通过分析有典型性的拟声词及其译文来总结其翻译技巧。事件范畴的拟声词不像行为范畴的拟声词那样复杂,一般事件范畴之间都会有其对应表达。只是
中文表达某种声音时有时用“形容词+声”这种形式,有时用“发声体+声”这种形式,例如:
(3)SL:The rat was at last dislodged and amid the barking of dogs,….
TLZ:……,那时狗也叫……。
TLS:……,苔丝也在狗的汪汪声……
借助于发声体来表达声音也很形象、具体,以上例句的两个译本分别将barking译为“狗也叫”和“狗的汪汪声”,但是综观整句话,不难发现这句话主要是强调苔丝解开最后一捆麦子的动作,其他声音都是这一动作的背景,所以孙法理将所有声音都译为“***声”更适合做背景来突显苔丝的动作。
(三)性状范畴拟声词的翻译
性状范畴的拟声词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强调性质、依附于名词的形容词性拟声词和表示状态依附于动词的副词性拟声词,以及做表语被译为动词的分词类拟声词。
1、依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形容词性的拟声词必须依附于名词才能构成合适的表达,因为汉语中没有表语。例如:
(4)SL:Something in the place, the hour,the crackling fires,…
TLZ:那种地方、那种时光、那片哔哔剥剥的火、……。
清华EMBA的创新发展
中国的EMBA学生与MBA学生有很大不同。MBA学生平均年龄30岁左右,EMBA学生平均年龄40岁出头; MBA学生对技能性知识的需求偏多;EMBA学生则需要的是再提高,需要更多思考对宏观环境的理解、对企业战略层面的把控和对人的管理。中国的EMBA学生也与国外的EMBA学生有很大的不同,国外的EMBA学生主要是企业当中从中层向高层过渡的人群。
因此,在中国发展EMBA项目唯有创新。经过多达13次的反复研讨,我们在2012年底推出以清华EMBA全新课程体系为核心的清华EMBA创新发展计划。经过将近两年的运行,受到学生的好评。清华EMBA全新课程体系分为“天”、“地”、“人”、“通”四大模块:①“天”是指企业经营的宏观环境。②“地”是指企业经营的管理之道。③“人”是指企业领导者的领导力,也涉及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④“通”是指“会通”,包括古今会通、中西会通、文理会通、商工会通。
该课程体系要达到的培养目标是:知晓“天时”有高度,把握“地利”有深度,创造“人和”有温度,“会通”八方有广度。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超越过去的EMBA课程体系,搭建经济管理学院与清华大学其他学院融合的平台,充分发挥清华作为一个综合性大学中的商学院的学术优势。
在这个意义上,商学教育应该超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狭义范围。比如,在 “通”模块中,我们开设有一门“清华探究”必修课。这门课程要带领EMBA学生走进清华校内其他院系的实验室,参观清华校园内各处的文物,现场聆听清华历史。我们开设了“行知中国”自然篇选修课和“行知中国”企业篇选修课,借助多样的场景式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跨界的交叉整合。
培养职业型的MBA人才
我们推出新版清华MBA课程:①从以“术”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更加强调品格培养和软技能开发,强调与人有关的沟通、伦理、领导力等。②加强学科整合和体验式学习,首创出整合实践项目,进行类似于临床医学式的授课,让MBA在完成职能性和专业性课程之后,三四个人一组,完成一个从实践中来的课题并提交结业报告。③加大全球视野和经历。为MBA学生创造更多的国际交换和短期访问机会。
MBA是一种强调实践的职业型学位。但是目前的全国联考更多评估的是学术潜力,这种考试和招生方式并不符合MBA的要求。因此,清华经管学院在全国联考的框架下创造性地推出“综合素养考评、提前条件录取”的招生方式。
我们还推出MBA+X双硕士项目。联合清华校内的其他学院,鼓励学生利用3年时间在取得MBA学位的同时再拿下另外一个硕士学位。
在未来的商学教育中,学科交叉与大学融合会更加兴盛,体验式学习和实践将成潮流,创新创业教育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在线教育会继续蓬勃发展,终身学习也会日渐主流。
反对短期功利主义的教师人事制度改革
大学教师毕竟从事的是创造性、思想性的工作,不是流水线上或程序化很强的工作。因此不能用计件制等通行办法来评价、考核教师,否则很容易导致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