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1-04 07:28: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贫困大学生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贫困大学生论文

篇1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所背负的心理压力并由此而形成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贫困家庭据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中心报告,我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在1978年为0.29,1999年上升到0.397,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4]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改革,到90年代初已基本从原来的完全由政府资助变为学生缴费上学与奖、贷、助、补、免的资助政策相结合。调查表明,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经济上的困难。[5]贫困生一般来自于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父母为供孩子上大学节衣缩食甚至不惜卖血。因此贫困生都存在着将来如何通过自己的成就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此外,由于城乡之间和东西部之间的极大差异,贫困生的基础教育状况相对于发达地区学生也更多地存在学业不良现象。对于临近毕业的贫困生来说,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原因,在联系就业单位问题上也明显处于不利地位。这些外部压力都容易使贫困大学生形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自卑情结,如果得不到正确的调适,可能导致抑郁或绝望等较严重的心理疾病。

心理认知治疗理论认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与歪曲的认知有关。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而不为人们所觉察,即存在于潜意识中。一旦为某种严峻的生活事件所激活,则有大量“负性自动想法”在脑中出现,即上升到意识层,进而导致情绪抑郁、焦虑和行为障碍,反过来又加强了负性自动想法。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早年生活虽然艰辛,但压力毕竟由家庭和父母承担,当进入大学后独立面对难以解决的经济困难时,就形成了严峻的心理冲突。如每当面临学校催交学费等费用并影响到正常学习时(如有的高校规定没交清学费不能参加各种考试等),负性自动想法就很容易被激活。特别是因此而导致学业上的失败时,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导致行为、动机和认知等方面出现严重焦虑或抑郁症状。

2.贫困文化的社会遗传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曾首次使用“弱势群体”这一概念来特指我国社会当前的贫困阶层和就业困难人群。弱势群体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形成了与他们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势。英格尔斯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6]贫困文化并不等于消极文化,它只是生活于其中的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心理的反映,是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信念、理想、习惯和思维方式等等。但是,贫困文化中的某些负面因素,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缺乏自尊以及抵触社会主流文化导向的集体无意识等,相对于现代化社会所要求的积极进取、乐观开放和善于合作等素质来说,显然是具有落后性的。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仍带有自己家庭所属的社会身份特征,表现为价值观、行为方式、语言、衣着以及与个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符号,从而形成一种贫困文化的所谓“社会遗传”。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归属”[7]。尽管在大学里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这种知识性活动并不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有所区别,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却必然在这种社会归属中遭遇冲突,其中最容易表现出来的就是自卑感。自卑感一般会导致心理上的自我封闭,成为心理健康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在调查和咨询中发现不少贫困大学生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与周围的同学相处不融洽,心理过于敏感,行为上表现出不合群,内心深处有很强的孤独感,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的困难。有的贫困生也因过度的自卑而形成过度敏感的自尊,以致对接受学校的困难补助感到羞耻。

3.校园文化和组织环境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即处于新的群体之中,不仅要与教师和同学发生各种交往关系,同时也要发生受个体人格特征调节的心理关系。社会心理学将这种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它带有浓厚的感彩,具体体现为群体成员间的心理吸引或心理排斥,表现为个人与他人感到满意或不满意。

这种人际关系不仅与个人心理特征有关,也与其社会生活背景有关,同时又与外部环境形成强烈的互动性。在学校教育中,不仅存在班级、年级等正式组织,同时也会形成与学生家庭背景和社会身份文化差异有关的非正式组织以及相应的生活方式。一般来说,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与周围人群的生活状况不会有太大的反差,也比较能融入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组织中去。但在进了大学之后这种反差却会突然变得明显起来。当今社会拜金主义风气日盛,反映到大学校园里,即使是中等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也喜欢相互攀比,表现在同学聚会、拜访老师和衣着消费等各个方面。贫困大学生因为自己在经济上的困窘很难在这一类活动中找到心理归属感,从而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失衡,把同学交往中的一些正常行为加以误解,或是把一些小的误会加以放大,形成心理障碍。

4.家庭生活背景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现实经济困难和社会环境文化影响,是导致其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低于非贫困大学生的重要原因,但两者不具有必然的联系。贫困大学生中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毕竟只是少数。

太原理工大学的一项测查表明,即使在特困大学生中(贫困和特困之间没有明确界线,一般将家庭收入在人均100元以下的确定为特困生),心理异常者也只占18%左右。[8]面对同样的生活事件,为什么有的贫困大学生出现了心理障碍,而有的却没有,显然这是因为他们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解释和信念不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其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发展有密切关系。人格展是在人的生物本能与环境教化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展开的,是个体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的过程。因此,贫困大学生的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体现了他们在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困难时心理素质水平的差异。如果不考虑先天遗传因素的差异,家庭教化环境是贫困大学生早期人格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不仅从每一个人出生起就赋予他包括种族、阶级、宗教、经济状况等在内的多种社会特征,同时也是每一个人产生原始的自我感觉以及形成基本的身份、动机、价值、信念和人格的背景。有的人格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教化对儿童的“本体安全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埃里克森将这种“本体安全感”称为“基本信任”,它包含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及其客观世界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方向。吉登斯认为:“在正常的环境中,儿童投射到父母身上的信任,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抵御存在焦虑的情感疫苗,这是一种保护,以抗拒未来的威胁和危险,这种保护使得个人在面对让人消沉的境遇时还能保有希望和勇气。”[9]在面临同样的经济压力和生存忧虑时,不同的贫困家庭对孩子有不同的教化方式。如果父母以不良的心态、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引导教育小孩,甚至粗暴地干预孩子的自由和选择,那就必然对贫困大学生早年的人格发展形成扭曲。这一点在我们的心理咨询实践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大多数心理障碍较为严重的贫困大学生在回顾早年生活时都谈到了父母对他们童年心理的消极影响。

二、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相应的解决对策也不应该是单一的

高校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仅是担心学生在校期间会出什么事的问题,而是关乎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目标和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的问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具有可塑性,学校对学生开展的一切工作都具有教育意义,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仅限于心理咨询机构,而是应该努力形成一个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经济资助机制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教育环境。

1.基本经济资助与学校环境育人相结合如前所述,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困难是他们最大的心理压力。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机制一般由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等制度组成。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目前都难以解决根本问题,而奖学金只与学习成绩相关。一项调查证实,农民子女在获得大学奖学金的比例上相对于其他阶层子女而言明显偏低。[10]虽然有少数高校利用政府或企业支持建立贫困大学生奖学金,但受益面毕竟很小。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政府当前重视和推进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帮助贫困学生得到完成学业所需要的最起码的经济保证,从而使贫困大学生基本上消除单纯因经济原因而导致的绝望性心理焦虑。需要强调的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班级、寝室和同学会这类小群体的组织人际关系的改善问题。这方面的工作往往因为过于琐细而得不到注意,也因为难以用某种显性指标来衡量效果而容易被忽视。但我们在调查和咨询中发现,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正是这种小群体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重视班级和寝室的作用,在这些小群体、小环境里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并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来优化这种人际关系。这对于调适贫困大学生的自卑情绪,降低他们的抑郁性和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是十分有益的。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同时还是一个使大学生的心理走向成熟,向社会化过渡的重要环境。在大学里,即使是社会阶层和文化背景相异的大学生,都会受到同样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如果一所大学倡导和建立一种求真求善、平等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那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将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超级秘书网

2.鼓励勤工助学与培养自尊意识相结合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应当使他们自己充分意识到,虽然经济上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同的人却可以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因此,关键是要使贫困大学生建立起自尊、自强的意识。从人格心理学的观点看,自尊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它决定一个人能否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美国心理学家库柏•史密斯认为:“自尊与参与讨论和表达意见的能力有关;与完成任务的坚持性有关;与在挫折条件下保持恒定知觉结构的能力有关。”[11]当他认为自己无能时,就不指望成功,表现在行动上,就没有远大抱负,缺乏自信心,把行动目标定得很低,既不去努力奋斗,也无勇气去与人竞争;相反,如果他相信自己会成功,则能产生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从而向预定目标接近。贫困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增强自尊和自信,不仅在学习方面要努力,而且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的意义远不止于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使贫困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克服困难,从而建立自己的尊严和信心。因此高校不仅应积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广泛的勤工助学的渠道,而且应对此予以精神上的激励。

3.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我们认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应着眼于贫困大学生,而应面向全体大学生。

以促进健康人格发展为主线,从认知过程、情绪调控和行为训练三个维度开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信心得到增强,使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得到改善,及时排除成长中的一些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而使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获得相对于自身而言的提高。学校对贫困大学生在心理问题方面表现出来的某种群体特殊性不应加以放大或渲染,以避免伤害贫困生的心理自尊。但对于少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贫困生则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如通过个别性心理咨询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鼓励他们进行改善人际关系的尝试,指导他们调控情绪以降低心理焦虑水平等;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团体行为训练来解决在贫困大学生中存在的某些具有共性的心理障碍问题。

总之,高校只有通过综合性的多种教育方式,才能有效地改善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5]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2).

篇2

一、贫困生的消极心理防御及其后果

1.1自卑心理严重贫困生最大最显著的特点是自卑。大部分的贫困生是来自于偏远山区的,家庭条件差。由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不一致,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城乡间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差异,使贫困生心里产生巨大的反差。由于在穿着打扮,吃喝玩乐,生活用具等各方面的明显差距,让他们产生对自己产生怀疑,他们开始低估自己,甚至开始否定自己。他们害怕别人投来异样的目光和鄙夷的眼神,逐渐陷入自卑的泥潭。他们对人际交往的开支难以承受,对集体活动消极退缩,他们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他们害怕别人瞧不起他,而只能自己默默的承受着这无形的压力。

1.2焦虑心理明显由于无法改变的现实经济状况,使他们总是长时间的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他们焦虑着他们的生活费用学习费用,甚至他们每天吃多少饭好得精打细算,还要考虑以后的生活费,因为他们的家庭根本拿不出如此繁重的费用。因为这些他们没有办法安安稳稳的去学习;有的为自己的家庭状况焦虑;有的为自己的未来焦虑。因此他们承受着比其他学生更重的压力。在农村,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教育状况相对落后,在一些像计算机、英语听力、口语等实践性较强的科目上,他们根本无法去和城里孩子相比。而这种实践性强的能力是后天培养的,是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形成的,必须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否则反而会加剧他们的紧张和焦虑感。

1.3人际关系敏感因为长期以来的压抑,自卑造成他们的人际关系很敏感。他们不愿意和别人谈论经济状况的话题,他们害怕别人给予他的怜悯。他们还怕别人嘲笑自己,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事情多疑,他们和别的学生之间就像有道无形的枷锁。有些同学本来是善意的关心,他们总会把那当作对自己人格尊严的羞辱,从不接受别人对他们善意的帮助。这种敏感的心理状态,让他们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1.4偏执心理强烈城乡间经济水平和生活状况的巨大差距,让他们感觉这个社会的不公平。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自己什么都没有,而那些城里的孩子什么都有。他们在暗中的羡慕着别人,还常常对自己发问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好的家庭背景。而现在整个社会的贫富分化还在进一步拉大,不公平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些都容易使他们形成愤世、偏激的心理,他们总是只看到这个社会的黑暗一面,看问题欠全面分析,想问题、办事情思路不开阔。如果对自我不能形成客观的评价,总是对外界抱有敌视的目光,对周围人和事的看法发生偏执,贫困生身上总不同程度的带有这种心理。偏执心理就有可能导致他们心胸狭窄、遇事不理智易冲动,当他们情绪无法控制的时候甚至会做出违背社会道德的事情,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二、通过有效的社会支持促进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贫困生经常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方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种状况反映出学校迫切需要教育和辅导贫困生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为使贫困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帮助其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寻找合理方式,帮助、教育贫困生建立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是培养贫困生健康心理的必要途径,而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的形成需要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与之相配合。

篇3

这是解决贫困女大学生经济困扰的主要途径。为此,在资金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应逐级保证各级资助资金足额到位。各学校要把资助家庭经济困难贫困女大学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设立专门的助学管理机构,足额提取助学经费,并广开财源筹措更多经费作为学校专用贫困资助费用。通过政府担保的形式,扩大贫困女大学生贷款比例、额度、频次和时间。

(二)拓展民间非正式支持体系

是指在政府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学校还要主动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联系,争取社会各方的支持,动员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力量,想方设法拓展贫困女大学生支持的渠道和途径;学校应积极倡导企业、社会团体等与学校贫困女大学生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并在资助方式上,实行从“资金式”资助到“能力式”资助、从“无偿式”资助到“回报式”资助的转变。

(三)完善贫困女大学生资助体系

学校要在已有贫困大学生助学体系的基础上,设立贫困女大学生专项奖励和扶助基金,增设贫困女大学生专项基金,创设贫困女大学生“以工助学工程”,稳妥地组织和引导贫困女大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学校还应多设立、多留出适合贫困女大学生的勤工助学岗位。学校还应针对贫困女大学生开设计算机、普通话、英语等免费学习班,使她们在学习技能、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快速提升。

(一)帮助她们学会“四自”

面对经济的贫困、学业的繁重、就业的艰难,贫困女大学生更需要正视困难,增强勇于挑战现实的勇气和力量。为此,要对她们进行“四自”教育,帮助贫困女大学生认识到经济上的困难不是包袱,而是成长的动力和财富,鼓励她们以精神的富有去克服暂时的困难。要自尊地正确认识自我价值,要自信地敢于和善于抓住一切机会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特长,要自立地克服依赖心理,树立不进则退,不立则弱的思想,要自强地使自己在困难中崛起。[1]为此,可邀请贫困女大学生自强标兵现身说法,可树立身边的榜样与贫困女大学生共勉。

(二)鼓励她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学校要鼓励贫困女大学生利用在校学习之机,多参与校内外各种活动。在学校所搭建的所有女大学生培养平台上,为贫困女大学生留出足够的位置,给她们提供更多主动参与和大显身手的机会。在活动中开阔她们的视野,扩展她们的交际圈。

(三)提高她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学校应把人际交往作为贫困女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点。为此,首先要提高贫困女大学生对于人际交往重要性的认识;其次,通过设计集体活动、专题教育等方式帮助贫困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帮助她们克服自卑心理和封闭心理;再次,帮助贫困女大学生学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技巧;最后,要为贫困女大学生搭建更多的平台,提供更多的机会,鼓励她们在实践中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一)政府就完善就业保障制度

首先,政府应完善贫困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基本法律保障,明确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歧视贫困女大学生应承担的后果,使其违法所承担的成本远远大于拒绝贫困女大学生的成本。

其次,政府应加大分担贫困女大学生求职成本的力度。从2008年起,国家设2亿基金为贫困生求职提供路费。辽宁省开始给贫困大学生发放500元求职补助。新疆的大中专贫困生就业的社会保险费由政府买单。[2]这些好的经验要积极普及和推广。

第三,政府应以优惠政策鼓励贫困女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消除贫困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让她们充满信心地到基层工作。为此,国家可允许在基层工作满一定时间的贫困女大学生,直接进入当地事业单位工作,或增加她们的待遇和培训机会等。

第四,政府应尽快将女性生育保障纳入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之中,统筹好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分担的生育保险,建立更加完善的生育保险制度,使用人单位因录用女生而产生的“损失”得到有效的补偿,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

(二)高校应加大就业指导力度

首先,高校应建立专门针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系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和求职技巧、心理素质讲座,通过模拟招聘、素质拓展等活动,强化贫困女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减轻她们的就业压力,帮助她们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增强其承受[:请记住我站域名/]挫折的能力。

其次,高校可以适度发放求职补助,从资金上解决贫困女大学生因求职而产生的经济困难。如浙江林学院拨出10万元专项经费为贫困大学生就业花费买单。[2]这样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贫困女大学生就业成本上的弱势,体现了高校对贫困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关爱。

再次,高校应牵头整合政府、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力量,建立专门针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系统和帮扶机制,建立健全贫困女大学生的毕业服务体系,做好信息搜集和就业推荐、指导等工作。

(三)贫困女大学生应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首先,贫困女大学生要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才的关键因素。好的心理素质表现为高度的进取心,顽强的毅志力,充分的自信心和坚强的独立意识。这些可以帮助她们从柔弱、腼腆、自悲中解脱出来,可以帮助贫困女大学生正视现实,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上存在的各

种歧视现象。其次,贫困女大学生要珍惜机会,提升综合素质。要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积极参加科研活动,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全方位锻炼自身能力,提升自身竞争力。要勇于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高层次的文化氛围中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再次,贫困女大学生还必须树立健康良好的女性形象,展示自身独特优势。贫困女大学生应注重自身敬业精神和吃苦精神的养成,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这些方面的能力,拓展这些方面的优势,并且学会利用和展示这些良好风范和自身优势。

第四,贫困女大学生还要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在择业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不要只选择大中城市,只选择收入高的单位,会形成贫困女大学生群体的“自愿性失业”,从而加重自身的择业成本,给自己平添就业压力。

(一)给予贫困女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首先,从心理上关心她们。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多走近她们、多关心她们、多了解她们,做她们的知心朋友,及时帮助她们解决一些心理上的困惑。

其次,从物质上帮助她们。学校要利用现在国家的信贷政策,积极帮助贫困女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学校还应多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岗位,鼓励贫困女大学生开展正当的勤工助学活动;学校还应给少数特别困难的女大学生减免学费等。通过这些渠道帮助贫困女大学生获得更多的经济资助,满足大学生活的基本需要,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

(二)建立贫困女大学生心理档案

各个高校都应该建立规范的贫困女大学生心理档案,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跟踪管理,及时排除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保障她们的心理健康。在这方面,一些高校已经做出了较好的尝试。2004年秋季大学新生入学时,教育部在72所高等院校试点,测试入学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并建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3]在此基础上,建议学校还应该建立单独的贫困女大学生心理档案,为有效地开展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提供依据。

(三)健全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咨询室

必须健全心理咨询体系,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门针对贫困女大学生的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由专职和专业人员对贫困女大学生进行定期、匿名的团体心理辅导,也可以进行一对一的、深入的个别心理辅导,帮助贫困女大学生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心理咨询辅导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工作原则,认真做好她们心理危机的早期预警与及时干预。要做到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等待求询与主动约请相结合,引导发展与消除症状相结合。

(四)加强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加强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使贫困女大学生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心理调节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是帮助贫困女大学生改变对贫困的看法,从心理上脱贫,帮助她们把贫困作为激励自己艰苦奋斗、发奋学习的动力;

三是帮助贫困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她们远离心理危机,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接受自我、悦纳自我中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迎接生活的挑战。

(五)坚持贫困女大学生生活帮扶与励志教育相结合

应该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把物质帮扶和励志教育结合起来,抓住贫困生急需改变现状的心理和个体可塑性、独立性强的特点,加强对贫困女生的励志教育。教育引导贫困女大学生发挥主观积极性、能动性,放弃“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形成自我努力的解困观念。鼓励贫困女大学生战胜困难,在逆境中锻炼自己的决心和毅力。

(六)帮助贫困女大学生缓解内心压力

应多给予贫困女大学生情感关怀与心理支持,让她们通过交谈、倾诉等方式宣泄消极情绪,排除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冲突。教师和同学应该努力成为贫困女大学生的知心朋友,以平等的心态同她们交谈,倾听她们的心声,帮助她们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处理各种问题。通过逐步确立目标的方式增强自信,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擅长的事情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完成目标并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驱散自卑的阴影,缓解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

(七)促进贫困女大学生参与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贫困女大学生走出自我中心,消除自卑和焦虑的有效途径。教师要鼓励她们主动与人交往,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参加文体活动,不仅能放松紧张疲劳的大脑,使情绪得以调整,也能增加生活情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参加集体活动,通过完成各种任务,体验成功的愉快,进而以豁达的心态在活动中展示自己,还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使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篇4

由于家庭经济情况相对较差,家庭收入很难满足学费以及生活费的需求,父母为了能够让子女完成学业,采用借款或者是贷款的形式。这样一来,贫困生心中的压力相对较大。但是由于其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其心理的发展。而且,大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差距,攀比的心理也使得有的贫困生产生一定的自卑感。时间久了,贫困生就会出现烦闷、压抑、内向、沉默的状态,严重的就会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这种心理状态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有的存在情绪障碍问题

通常情况下,从大学贫困生的行为方面来看,较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大学贫困生所经历的往往是其他大学生无法理解的,因此,在其心里会存在着过多的忧虑。这样一来,贫困生考虑问题的方式以及对未来的规划等会有消极的态度和行为。有的会认为这个社会对其不公平,进而形成抵触情绪。

(3)有的环境适应能力弱

但是到了城市之后,他们所面临的环境明显不同于以前。每个地方对他们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新鲜感,与同学们之间缺少了亲切感。而且大学的教学方式和高中还存在着差别,因此,教师和同学们之间也显得生疏。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与同学之间很少有共同的话题,交往存在着严重的障碍。这些方面,使得贫困生很难适应。因此,环境带来的影响将直接导致其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

(4)有的人际交往能力差

在人际交往中,几乎没有共同的交往话题。同学们的兴趣、爱好都不相同,而且经济状况减少了贫困生的活动范围。久而久之,就会使得贫困生出现自闭的现象,他们有意将自己隔绝起来。这样一来,贫困生的心理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很怕提及经济情况和生活情况,有些贫困生在大学毕业之后还不会与人相处。

二、大学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不健康的金钱观的驱使

对于大学贫困生来说,有的认为金钱非常重要,对金钱的渴望程度较强。因此,可能会受到利益的趋势,形成一种不健康的心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金钱的不正确看法和观点,导致其出现不良的心理状况。

(2)贫困生的资助方式不当

在学习方面不懈努力。而且还有一些勤工俭学的方式,贫困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一定的报酬。这样的资助方式,是较为合理的。同时,社会上存在一些公益组织,他们热心地对大学贫困生进行资助,不过,有时所采用的方式存在一定的不科学型。资助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否则就会适得其反,给大学生带来更大的压力。他们虽然家庭条件较差,但是也不想直接接受施舍,这样对其自尊心的发展也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3)分配制度的改革

可以说当今社会对于就业问题的解决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亟待完善,一些不公正的现象有时也存在。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大学贫困生的就业。使其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久而久之,他们不敢直面社会现实,没有勇气走出去,焦虑、紧张以及自卑的心理会更加强烈。因此,社会的相关部门要对分配制度进行改革,要照顾到大学贫困生这一特殊的群体。

三、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帮助贫困生分析问题的本质,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自信。要让他们了解到贫穷并不可怕,更不可耻,现在所面临的一切都是短暂的,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

篇5

贫困生问题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当中的突出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问题,然而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作为贫困生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而对于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讨论的就更少。本文通过对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认为农村贫困生的就业不仅需要个人的力量,还需要得到国家、社会、及学校的支持,并对我国农村贫困大学生建立就业保障体系。

一、调查说明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为有条件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河北省内本科高校的贫困大学生。调查内容涉及在校内勤工俭学和校外兼职的情况;对就业前景的预测和就业期望;影响调查对象就业的因素;政府和高校对调查对象就业的支持情况。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从河北省高校内的在校贫困生中随机抽取农村贫困大学生80名,共发出调查问卷80份,收回调查问卷8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73份,有效率达到91%。

二、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一)贫困生校内勤工助学和校外兼职的机会少,成本高、风险大。

面对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大部分农村贫困大学生都希望能在校内勤工俭学或在校外兼职解决一部分问题,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对于校内勤工俭学,根据我们的调查,43.84%的贫困生偶尔参加校内勤工俭学,34.25%的人是有就参加,没有就不参加,仅有8.22%选择的是总是参加从未中断过,从不参加的占到13.7%,这说明在高校中勤工俭学的机会很少,大部分贫困生不能通过校内勤工俭学的方式来解决生活问题,这必然促使他们选择在校外兼职,校外兼职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家教或者促销等,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收入比较低,还要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即使是这样兼职的机会也不多,并且校外兼职的风险比较大,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讲没有必要的劳动保障。因此校内勤工俭学和校外兼职都没有解决贫困生的生活问题。

(二)农村贫困大学生普遍感到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

农村贫困生与普通同学相比把就业看得更为重要,因为家庭的经济困难要求他们更早的承担起生活的重担,还有很多农村贫困生在毕业后还要偿还学费或者助学贷款,因此面对将来的就业形势87.67%的农村贫困大学生认为形势较严峻,甚至非常困难。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尽管就业压力很大,但是大部分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还很高,对于将来的就业单位,80.83%的人希望在将来能到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10.96%的人选择自主创业,6.85%的人选择建设新农村,这说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部分农村贫困生并没有放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仍然希望找到收入高、环境好的工作,不愿意选择自主创新和到农村工作,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高的就业期望值相互矛盾,导致农村贫困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两难境地,使他们的就业更加困难。

(三)学校和政府对贫困生就业关注不够,没有相关的就业指导,就业方式单一。

高校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仅仅考虑到了贫困生的就学问题,主要是解决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现状是贫困生除了感到就学压力大之外,就业的压力更大。在就业的媒介手段上,只有12.33%的贫困生除了利用招聘会外,还利用人才网站和人才市场寻找就业机会;对于学校现行的就业指导机制,只有52.06%的贫困生认为对就业有帮助,对于政府对贫困生就业的支持,86.31%的贫困生认为政府有必要建立农村贫困生就业扶持机制,这些数据表明,学校和政府现行的就业指导方式单一,就业渠道狭窄,没有针对贫困生专门的就业指导,没有使用现代化的媒介手段帮助贫困生就业,因此在现阶段,帮助贫困生就业是摆在高校和政府面前的新课题,高校和政府应该从就业渠道和就业路子上下功夫,对贫困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

三、构建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的建议

(一)建立以政府组织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

1.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给予更多的就业优惠政策

我国政府对农村的社会保障关注不够,而对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更是空白,因此应该把对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政府应在政策层面上加强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力度。政府要从政策层面上加强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支持,为农村贫困大学生制定一系列的就业优惠政策,例如设立政府基金工程,由政府从其它经费中拨款资助农村贫困生就业,也可以由政府规定高校将学费的一定比例留存用于资助农村贫困生就业。还可以由劳动保障部门对就业困难的农村贫困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费由教育系统承担,职业技能鉴定费由劳动保障部门适当减免。政府还可以开展农村贫困优秀毕业生的推荐活动,也可以召开农村贫困生的专场招聘会,通过报纸电视等传媒手段进行宣传公布,以获得社会的理解和广泛的支持。

2.吸引慈善机构和民间团体资助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

目前我国慈善组织和民间团体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只体现在就学上,而没有对就业关注,除了解决就学问题外,政府还应该吸引慈善组织和民间团体利用本身社会支持的优势,帮助农村贫困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如一些企业除了对农村贫困生就学进行物质上的资助外,可以为农村贫困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让农村贫困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工作,使企业节省了劳动成本,同时贫困生也获得了相应的报酬,还得到了锻炼,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或在就业时慈善团体和企业为农村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为他们介绍工作,帮助他们开拓就业渠道。政府应该在社会中广泛宣传资助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事迹,树立这样的典型,使社会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引起重视。

(二)拓宽学校资助渠道,帮助农村贫困大学生实现就学及就业

1.对农村贫困大学生进行专门的就业指导

对于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高校要引起重视,设立专门为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机构。首先,要建立农村贫困大学生档案,时刻关注他们的就业情况;其次,优先向农村贫困大学生提供招聘信息,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品学兼优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努力使他们早日就业;再次,帮助农村贫困毕业生分析职业及专业的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包括求职材料的制作、面试技巧、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等等;最后,对未及时就业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定期对他们开展心理咨询、网络咨询和等形式施以援助。

2.通过减免贷款和学费的方式,鼓励农村大学贫困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

高校应该针对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制定适当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倾斜政策,减轻他们的就业负担。对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的农村贫困大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对于拖欠学校学费的贫困生,可以采取减免一定数额学费的方式,对于不能按时归还贷款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可以采取延长贷款期限、减免贷款本金的方式,还可以增加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的工资水平,使他们能在毕业的最初几年获得高工资,便于他们及时归还贷款。还可以设立农村贫困大学生“三支”专项奖励基金,激励更多的贫困学生参加支教、支农、支医“三支“服务活动。

3.与社会团体和企业联合,建立订单式培养的就业模式

解决高校农村贫困生就业问题可以采用订单式培养的渠道,农村贫困生在高校毕业生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和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本身的竞争力不强等因素,使农村贫困生在就业时处于劣势,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可以在校期间对农村贫困生进行有针对的培养,发挥他们的特长,弥补他们的不足,以使他们在就业时能够和普通同学没有差距,并可以发挥自己来自落后地区能吃苦的优点,顺利实现就业。

(三)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念,通过努力实现就学和就业

1.自主创业,拓宽就业渠道

对高校贫困生就业的资助急需高校和政府建立有关的政策支持,而贫困生也应该想办法找路子,不能养成“等、要、靠”的习惯,应该依靠自身的努力实现就业,在就业渠道方面,不能单一的依靠学校和招聘会,要学会利用人才市场、网上招聘等新型的就业媒体,拓宽就业渠道,在就业方式上,改变过去的就业观念,不能只盯着公务员、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铁饭碗”,而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就业方式,可以选择灵活就业或毕业后自主创业等方式。

2.降低就业期望值,积极到基层锻炼

当前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前景不容乐观,而大部分贫困生的就业期望值都很高,都希望到工资待遇高、经济条件好的大城市工作,这与严峻的就业形势相矛盾,因此贫困生在就业时应该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不能单单选择经济条件发达的沿海城市和大城市,而应该把眼光放宽一些,改变精英教育阶段就业的观念,择业时应当从自身的条件出发,摆正心态,合理定位,降低就业期望值。树立到基层单位、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的观念。

参考文献

[1]许传新王平.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因素分析.社会,2002.7

[2]莫军成陈默.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探析.前沿,2007.3

篇6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在校大学生数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骄傲的伟大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贫困大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为25%左右,其困生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为5%―10%左右。在我国中西部偏远地区的许多高校,贫困大学生所占的比例更高。在偏远地区的某些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比例甚至达到了50%以上。据《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字,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已达2979万以上,因此在校贫困大学生也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这一群体不但要面对贫困带来的学费与生活费方面的沉重压力,而且要承受自卑、焦虑、抑郁、自闭等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侵袭。据统计,贫困大学生患有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大学生,正因为如此,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不能不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的关注。如果我们忽视了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成为被遗弃的群体,如此他们中的许多人就会自暴自弃,甚至形成的情结,那么我们培养新一代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就会落空,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此,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总的说来,要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贫困生的资助制度

在扩招以前,我国高校一直实施的是低收费制度,因此考生考上大学而无力承担学费的情况少之又少。但扩招以来,高校的收费迅速增加,大部分高校每生每年的学费动辄数千。面对高昂的学费,许多富有才华与理想的寒门学子无力承担,只好望高校之门而兴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面对这种情况,社会上有许多好心人士发起了资助贫困学子圆大学梦的爱心捐款活动,帮助一部分寒门学子进入了大学殿堂。但我国每年需要帮助的贫困大学生群体巨大,光靠好心人士捐款已经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令人振奋的是,党和政府及教育部门已经高度关注这一问题的存在,并在高校中实施了如下一些制度与措施:

①开辟“绿色通道”,让贫困学子先入学后缴费;

②实施了助学贷款制度,通过低息或无息贷款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学费及基本生活费;

③实施贫困大学生学费减免制度,视情况减免贫困生的部分或者全部学费;

④设立奖学金,给予品学兼优的贫困生相应的奖励。

应当说,上述政策与措施已发挥了巨大作用,保证了绝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顺利进入高校就读,且完成了学业。

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在资助高校贫困生方面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有些地方和高校领导对此项工作还不够重视;有些政策并没有得到全面落实,有关工作也做得还不到位;有些政策还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各级政府还需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学生资助经费的投入力度;一些新的资助渠道应该抓紧开辟;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新闻工作,使各项政策能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只有上述问题获得了良好的解决,贫困大学生才不会被拒之于高校大门之外,他们入学后的后顾之忧才能获得缓解。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也是大有帮助的,因为很难设想一个为了筹措学费与基本生活费而常年忧心忡忡的贫困大学生能始终保持乐观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在贫困生中开展广泛的勤工俭学活动

必须指出的是,绿色通道、助学贷款制度、学费减免制度与奖学金制度,虽然帮助许多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并且顺利完成了学业,但对于有幸进入高校就读的许多贫困大学生而言,他们面临的沉重经济压力并未获得彻底的解决。尽管省吃俭用,但许多贫困大学生还是入不敷出,生活依然极其拮据。这种状况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极其不利的。有学者对北京理工大学55名学生出现人格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时发现:家庭收入过低是导致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2]面对此种情况,许多高校的管理部门也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比如有的高校直接给贫困生发放一些钱物之类的临时生活补助。这固然帮贫困生解决了一部分燃眉之急,但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弊端:一是部分自尊心不强的贫困大学生可能养成依赖思想,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一旦临时生活补助花光了,又陷入了“饥寒交迫”的困顿之中。而那些自尊心强的贫困大学生则觉得受人施舍,觉得自己“无用”、“窝囊”,自尊心受到伤害,从此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因此,直接发放临时生活补助不是资助贫困生、解决他们生活困难的最佳方式。

最佳的方式是让贫困大学生在付出劳动的基础上获得报酬,这样既解决了贫困学生的燃眉之急,又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因此高校不如将给贫困大学生发放生活补助的方式改为尽量给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让贫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勤工俭学活动,不但能让他们获取相应的报酬以改善自己的生活,而且能培养他们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锻炼他们的能力。可以说,这种方式远比直接发放生活补助更有助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三、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高校的各级领导、行政人员、广大教师都应当发自内心地关心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及社交状况,让贫困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得不到关爱,感受不到人间温暖的人会变得冷漠、自私、虚伪,整天怨天尤人,怨社会,怨家庭,甚至怨恨自己父母。而一个受到他人和社会真诚关爱的人则会变得真诚、热情、乐于助人。因此,从生活、学习、社交及其他各个方面关心贫困生,是我们高校的各级领导、行政人员、广大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每一所高校都应当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做到关注其动态、研究其心理、分析其特点、把握其需求,研究他们的异常行为、异常情绪;积极开展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活动、心理咨询门诊、心理行为训练、心理信箱、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对贫困大学生而言,心理上的自卑和抑郁很可能带来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中的其它问题。如果贫困生周围没有一个比较和谐的环境,他们的心理压力将会更大。而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人们在遇到挫折时缓解情绪压力、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良性的社会支持,使贫困大学生能够获得良性的舆论氛围,使所有学生形成关于贫困的理性认知,给贫困大学生以关爱,使贫困大学生在得到物质资助的同时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学校要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从内而外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正视困难、克服困难,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实现对贫困、挫折的理性超越。

四、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各种校园及社会活动

虽然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落后的农村,或城市下岗工人家庭,但他们毕竟是新时代的大学生,因此他们其实很渴望参加各种校园及社会活动,希望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来融入校园,融入社会。但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原因,贫困生们普遍有着自卑的心理,自信心往往不足,担心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歧视,远不如经济状况良好的大学生那么开朗活跃。因此,鼓励贫困生克服自卑感,参与各种校园以及社会活动,也是帮助他们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我们知道,高校是各种学生社团集中的地方,比如读书社团、文艺社团、环保社团、旅游社团、志愿者社团等。这些社团是大学生的自发与自治组织,是大学生的家,既然如此,其目光不应当仅仅放在那些家境良好、个性活跃的大学生身上,也应当积极吸纳贫困生加入,在举办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时也应当邀请他们加入,让贫困大学生感受到自己就是高校各社团的一个成员。也许与领导及老师交往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贫困大学生来说,会让他们感到拘谨、不自在,但通过加入各种社团和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贫困生们在与同龄大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只要获得了平等对待,就比较容易抛弃拘谨感、自卑感,变得开朗活跃,勇于接受和挑战新事物,获得与同学交往的乐趣,获得归属感。而这对于他们获得并保持心理健康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五、帮助贫困生培养一至两种特长

高校是一个人才集中、藏龙卧虎的地方。在任何一所高校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许多来自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的大学生,往往从小得到了较好的文艺培养,因此见多识广,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因此他们比较自信,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乐于表现自己。在学校里,这些有特长的大学生往往容易受到领导、老师及其他同学的关注,也容易受到异性的青睐。虽然这些家境较好、富有特长的同学往往也可能有其自身的各种缺点,但却很少受到自卑、抑郁、冷漠等负面情绪的困扰,相对而言,心理是比较健康的。

而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关系,从小很难有培养并发展文艺特长的机会。进入大学校园后,面对具有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等各种特长的同学,他们会自愧不如,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而根据心理学常识我们可以知道,一个感到自己不如他人的学生,容易因自卑而自闭。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学校应当尽所能开设一些文艺方面的选修课,动员贫困大学生选修,帮助他们培养一至两门文艺特长。当贫困生们获得了文艺特长,也能像其他同学一样登台演出,获得同学的掌声与欢呼时,他们从此就树立了自信。而我们知道,一个自信的学生往往比较阳光,拥有面对并且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也就不会轻易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

六、结语

总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高校及全社会都应当真诚地关注他们,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让他们与其他大学生群体一样,远离各种心理疾病的困扰。只有我国广大的贫困大学生们不但在经济上解决了后顾之忧,而且心情开朗、心理健康、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大学校园才可能是和谐美好的校园,培养新一代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才能达成,而那些贫困大学生毕业后也才可能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篇7

 

兼具“民、独、优”特点,依托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资源,采用民办机制运作的独立学院,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普通高等院校的贫困生相比,独立学院贫困生因学校体制、就业压力、家庭条件等因素呈现一定的独特性。正确分析并掌握独立学院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其特点是做好贫困生工作,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前提。

1、强烈的自卑心理

自卑是贫困生最典型的心理特征,在学费昂贵、有“贵族学校”之称的独立学院,贫困生的自卑心理更为突出。贫困生大多来自城镇下岗失业家庭、农村和偏远地区,与同班级、同宿舍内家境富裕、出手阔绰的同学相比形成巨大反差,对于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的大学生这些外在的、物质条件的差距会给他们带来强烈的刺激。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8%的贫困生因家庭贫困在同学面前感到“自卑”或“难堪”,36%的贫困生不愿意与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交往,46%的贫困生在与同学相处中“怕被同学歧视”。

2、过度的自尊心理

独立学院贫困生家境贫寒,但困难的环境磨练出他们好胜、好强、不甘落后的性格,渴望成功,希望自立自强、自食其力,非常在乎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而更加不愿意与别人谈论自己的家庭状况,生活困难羞于启齿,抗拒学校师生、社会善意的同情和帮助,更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而是把困难和压力埋藏在内心深处。这种过度的自尊心理,使得学校和一些党团组织想伸手帮助他们,却不得其法。

3、持久的焦虑心理

某些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经常面临生活危机,每花一元钱甚至几角钱都要精打细算,每年勉强交上学费后,又要为下一年的学费大伤脑筋;有的贫困生在求学的同时担负了家庭对自己过多的期望,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目标,使自己长期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

4、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

贫困生往往缺乏坦然面对和战胜贫困的勇气,不愿公开自己的贫困身份,也不希望被别的同学察觉自己的贫困处境。由于经济压力无力支付与同学一起游玩、聚餐、过生日等活动的费用,只好在各种活动中悄然隐退,不敢与同学有更加深入地交流。

二、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客观环境因素

1.1经济压力

独立学院是按照民办机制运行的,国家不直接投入办学经费,学生的学费均按照办学成本收取。调查显示,东部地区独立学院学费均在1.5万元以上,中部地区独立学院学费也在一万元左右,即使在学费较低的西部地区,也要万元左右,这就使得独立学院贫困生与其他家庭条件优越同学之间的“贫富差距”相对于普通高校大得多。论文参考,心理健康。

1.2就业压力

首先,独立学院仍是新生事物,其毕业生还没有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其次,很多用人单位仍把有无奖学金视为毕业生是否优秀的衡量指标,而独立学院贫困生在校期间为解决生活问题忙于兼职打工,学业往往不够优秀,许多奖学金也因此与他们无缘。再次,当前就业市场游戏规则仍极不完善,任人唯亲、关系效应等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论文参考,心理健康。

1.3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对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的要求和期望是自强不息、勤奋好学、自立自强,但社会自身存在的消极因素也给贫困生造成了严重困扰,如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冲击着积极的主流意识与价值观,使贫困生的心灵受到摧残和侵蚀,造成贫困生对社会寄予他们的积极意愿产生了怀疑和误解,易产生叛逆情绪,甚至出现了道德的滑坡,如恶意欠贷、考试作弊等。

2、自身因素

2.1性格特点

长期经济困难很容易造成某些贫困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也不愿意与外界交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对外界事物不关心或缺乏兴趣,表现为孤独、冷漠等,自然会影响到与他人的交往。他们也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敏感、孤傲、猜疑,久而久之必然在自身与他人之间造成心理隔阂。

2.2自信与自卑的矛盾

独立学院的贫困生与所有大学生一样,充满了理想,敢想敢为,但因为没有考入理想的一本、二本大学,认为独立学院档次低,感到失落、自卑,丧失了对未来的信心。论文参考,心理健康。论文参考,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学而优则仕”、“学习改变命运”的传统思想以及周围人通过考入重点高校而取得成功的实例再次抨击着他们尚不成熟的心灵。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心有不甘却又不可奈何的矛盾,极易对他们形成困扰。

3、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参考,心理健康。高昂的学费、沉重的生活压力,迫使父母终日劳作,极少与子女深入交流,更无暇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论文参考,心理健康。这些贫困生无法为自己的苦闷和迷茫找到好的宣泄对象,终日淤积在胸,久而久之,极易形成自卑、冷漠等性格。

综上所述,要帮助独立学院贫困生走出心理阴影,培养健康的人格,可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1)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课程,加强贫困生自身修养;(2)完善教学建设,树立良好学风;(3)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自下而上”的贫困生档案,确保经济、心理救助落到实处;(4)加强就业指导,缓解就业压力。(5)与贫困生家庭联系,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援助,扩大心理辅导范围。

参考文献:

【1】柴敏.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前沿,2003(10):121-123.

【2】侯占伟.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分析与对策[A] .西北医学教育,2008:83-85.

【3】黄希庭.人格心理学[H].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4】兆吉.高等学校教育心理学[H].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篇8

[2]Bandura A,Barbaranelli C,Vittorio GC,Pastorelli C.Self-efficacy beliefs as shapers of children’S aspirations and career trajectories.Child development.2001,72(1):1 87-206;

[3]肖志玲.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4]王云鹏.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与职业兴趣之间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6;

[5]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心理科学.2006.29(1):47―51.上海:《心理科学》编辑部;

[6]胡桂英.中学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4;

[7]董斐蓉,何金彩,刘文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相关性研究.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全国第13届学术年会暨重庆市心身与行为医学专委会第2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141―143.重庆.2007;

[8]马勇.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硕士论文].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9;

[9]Smith M,Duda J,emporary measures of approach and avoidance goal orientations: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2,72:156.175;

[10]庞丽娟,洪秀敏.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教师教育研究,2005.17(4):43―46.北京:教师教育研究杂志社;

[11]魏源.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测量与干预研究.心理科学.2004.27(4):905--908.上海:《心理科学》编辑部;

[12]连榕,杨丽娴.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田.心理学报,2005,37(5);

篇9

1 多元文化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

当前,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信息传播越来越迅速,文化的发展、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有很多新型的文化开始显现且层出不穷,我国原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而在这样的文化环境背景和开放的大学环境下,大学生作为最接近先进文化的群体之一,其思想文化素质也在随之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这势不可免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间接地作用于他们在求职路上的选择和倾向。

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职业素养和品德都将成为未来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由此,所创造的就业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部分,不仅进一步促成了文化的多元发展,也在影响着多元文化的构成。

由此可见,多元文化和大学生就业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多元文化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大学生就业观的变化也会影响多元文化的发展和存在。

2 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

2.1 就业人数庞大

2016年,高校毕业生是765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6万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不利于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根据国家教育部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校中贫困大学生所占比例约为30%,特困学生所占比例约为10%,一些边远地区和山区的地市州高校,贫困生和特困生的比例更高。可见,贫困大学生的群体数量非常庞大。

一方面,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教育产业化,高校连年扩招,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步攀升;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一种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的多种方式助学体系,使得大多数家庭贫困的学生上得起学,贫困学生的入学率大幅提升。

2.2 就业形式单一

大多数贫困大学生都会选择毕业之后直接就业,自主创业、升学的很少。很多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与普通学生相比,整体就业率偏低,就业质量不高,考上公务员、进事业单位和外企单位的贫困大学生人数较少,其中大部分都是从事低待遇、基层性的工作。

首先,贫困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拮据,他们深知自己若要继续深造必将给家庭以及亲人带来更为沉重的经济负担,所以很多贫困大学生愿意毕业之后马上工作,以期能够尽快为家长分担家庭重担,让父母不在操劳。由于资金短缺,很多贫困大学生也没有胆量自主创业,他们深知一旦创业失败,父母的血汗钱将付诸东流。其次,贫困大学生家庭资源有限,社会关系少,人际网络面小,在就业过程中无法得到人力、物力、信息上的帮助,因此贫困大学生不容易获得初次就业就有较高收入的岗位,更难以自主创业。

2.3 期望值太高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就业首选稳定,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与普通学生相比,他们身上背负着家人寄语的更大的希望,这也使得他们的就业期望值偏高。

许多贫困大学生及其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看法依然停留在十几年前精英式教育阶段的观念上,认为只要是大学生就是非常优秀的,一定会有或者得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据调查显示,这种“稳定的工作”多为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等。而现实情况中,一方面,近年来这类单位因人员的精简而不似以往大量吸收毕业生;另一方面,毕业生本身这样的定位在无形中就缩小了择业的领域,给自己的就业带来了人为的困难。

大学生在就业中最看重的就是薪金等福利待遇方面,在这一方面,很多贫困大学生也为自己设定了不切实际的理想化目标。有调查数据显示,有大约13.6%的贫困大学生希望在毕业之后首份工作可以得到4000元以上的月薪,除北京、上海和广东三个城市之外,其他地区被调查的学生普遍将毕业之后首份工作的月薪定在2500元左右。在北京、上海、广东和浙江等地区被调查的大学毕业生表示,他们毕业之后首个工作的月薪一般集中在2001元 ~ 4000元左右,这其中又有大约65.7%的学生表示他们不会考虑月薪低于3000元的工作。[1]

2.4 能力欠缺

由于家庭经济能力、家庭教育能力和教育资源的限制,大多数贫困大学生自幼缺乏系统的家庭教育引导,缺乏美术、音乐、舞蹈、书法、外语等培训课程的学习,他们特长不突出、个性不鲜明、视野不开阔、表现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较弱、人文素质整体欠佳。还有一些贫困大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自幼性格内向、自卑、胆小、孤独、不善于交际,在学校学习期间倾向于长期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窄的空间内,不主动参与班级和校内外各种活动,造成其交际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无法提高的问题,就业能力整体欠缺,处于弱势。在面对用人单位的考查时,他们往往变通能力较差,无特长展示,举手投足也较为拘谨,显得不自如、不大方,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素质要求,也就失去了很多就业的机会。

2.5 心理素质欠佳

受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很多贫困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严重的就业心理问题,在心理上处于弱势地位。在求职择业前,他们往往不太关注边远地区、低收入的单位,同时虽然无限向往大中城市收入高、福利好的单位,但又缺乏自信心和勇气,不敢参与竞争。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他们表现出胆小、紧张、急功近利等心理问题,给用人单位造成不好的印象。在遭受求职失败的挫折之后,他们又容易产生强烈的焦虑、自卑心理,并出现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沮丧失落、意志麻木等不良心理反应。

3 多元文化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3.1 对就业观的影响

在物质条件日益改善的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各种文化信息。对贫困大学生来说,多样的文化信息资源大多都是新鲜的、未接触过的,在吸收的同r,没有得到筛选和过滤,良莠不齐、参差各异的文化内容都在渗透,使原有的思想观念有可能抵制不良文化的干扰,吸收了其中的优秀文化因素,但也有可能会在劣质文化的影响下思想偏离正确轨道,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当代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想极力摆脱物质上的贫困,过于注重眼前的利益,同时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只关注待遇、福利,服务社会的意识日渐薄弱的问题。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些贫困大学生忽视自己专业的特点和优势而追求待遇好的职业,对就业观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很多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存在一定的偏见。首先,用人单位提高用人标准,只注重毕业生的学历而忽视了其能力;其次,是性别歧视,很多用人单位明确规定性别要求,这就使得性别成为很多女学生就业的限制,极容易影响她们的就业观念。

3.2 对价值取向的影响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新媒体为多元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网络平台和物质技术环境。大学生通过新媒体,接触到韩剧、美剧、日剧、泰剧等国外影视剧,在感受不同国家的人文风情、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将影视剧中所包含的一些和国外文化相关的个人主义和暴力等负面信息包揽眼底。影视剧里经常有无需努力就可获得成功的桥段,如灰姑娘嫁给富二代的故事,又或者是一夜之间暴富,从穷苦人跻身富人行列的事情。这些虚构性的故事有可能会让即将步入社会的贫困大学生们产生一种错误的人生观,使其认为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于是不再努力学习,虚度光阴,等待奇迹的发生。[2]

在现实中,有些贫困大学生在学校为了成绩、荣誉、奖学金等个人利益可能会不择手段、投机取巧、走入极端,并进而影响到周围的学生。在求职中,为了迎合用人单位的需要,绞尽脑汁制造虚假求职材料,美化自己的在校表现,修改成绩、编造实践经历,故意夸大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绩。在选择工作时,“保底”思想严重,一旦有了更好的就业单位,很多贫困大学生为了利益完全不考虑学校名誉、单位利益,随意毁约。在工作中,频繁跳槽,“这山望着那山高”对工作环境条件和薪水百般挑剔,对自我没有客观准确的认知。

4 多元文化背景下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4.1 指导贫困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应该创新大学生就业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让大学生在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个人和社会、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等矛盾冲突中寻找新的结合点。高等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引导贫困大学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摆脱传统束缚以及消除失衡心理等不断摆脱不良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纠正赶时髦、求体面、图实惠、寻“热土”、图轻松以及要“专业对口”的偏见。同时,改变贫困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义务的角度出发,冷静客观地认识就业现实,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思潮的消极影响,打破“终身次就业”的幻想,既载就业,也重创业,形成积极的职业正义感、责任感、荣誉感和幸福感。贫困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就业理想。[3]

4.2 提升就业竞争力

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获得理想的工作岗位,就必须注意知识的长期积累,既要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也要广泛阅读人文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同时还要积极参加学校就业部门组织的就业专家讲座和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基础”等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学习,从而了解和掌握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求职材料制作和应聘面试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首先,在校期间要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通过参加活动,锻炼自己的沟通、决策和组织管理能力。其次,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及假期,寻找实习岗位,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自己的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增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再次,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技能培训,如外语培训、计算机培训、普通话培训、驾驶培训等各种技能培训,提升自身的特殊技能水平。

4.3 引导积极的就业行为

首先,要取积极且有效的措施加强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服务。可以通过心理测评和职业能力测评,帮助贫困大学生明确自己的强项和优势,进而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强化。其次,通过团体辅导,帮助他们学会自我总结、自我反馈。

在校期间还可以定期召开贫困大学生就业座谈会,鼓励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摆正位置,适当降低眼光以适应就业的严峻形势。加强贫困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如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团结协作、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创新精神等。

辅导员和班主任对已就业上岗的贫困大学生做好跟踪调斯ぷ鳎随时掌握其就业状态的变化,帮助他们疏导心理与增强信心,从而实现贫困大学生初入职场的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篇10

(二)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问卷分为大学生对诚信问题的基本看法,家庭、社会、学校对大学生诚信的影响及大学生在学业、经济、社会方面诚信现状三个方面,选用了三个维度共21个指标,各项分析数据分值满分为5分;收回有效问卷1113份,有效率为95.37%。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总体上诚信状况良好,不存在诚信严重缺失的问题,但在部分领域和部分具体行为上存在一定诚信缺失状况。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

我校学生普遍认为诚信是当代大学生重要的品质之一,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和参与社会活动中非常重要。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做到诚信,但完全诚信在学校还没有成为普遍现象。这可能与我校诚信宣传力度不够或诚信教育缺乏创新有关。

调查结果还显示,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的主要因素,三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家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

(二)大学生诚信水平现状

通过数据分析,我校学生整体上诚信状况良好,但不同群体间存在着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诚信状况不同,其中一年级学生最好,其次是二年级学生,而三、四年级学生状况较差;学生党员诚信状况明显好于非党员学生;各专业学生诚信状况也不相同。这种差异性体现在学业诚信、经济诚信和社会诚信上。

1、学业诚信现状。我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总体的学业诚信水平较高,通过对各分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检验,我们对学业诚信几个方面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得出了学生在学业诚信方面最容易发生缺失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日常上课、考试和写论文三方面,最严重的问题是一稿多投,其次分别为旷课、迟到、早退,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考试作弊,翻译外文作为自己论文,论文抄袭,论文署名虚假,替考或找人代考。

2、经济诚信现状。我校大学生经诚信得分均值为4.01分,在优秀水平以上,总体上经济诚信水平很高,通过对各分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检验,我们得出了关于经济诚信的差异性分析,并对能够反映经济诚信的7个指标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学生在经济诚信方面最容易发生缺失的问题是拖欠学费,其他问题依次为拾金据为己有、拖欠班费、为申报贫困生而虚报家庭情况、逃票、拖欠或避缴助学贷款及借钱不还。

3、社会诚信现状。社会诚信是学生诚信最重要的体现,是其今后踏入社会后最应该具备的素质,然而调查结果显示,社会诚信的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学业诚信和经济诚信。对社会诚信维度的6个指标分别进行纵向计算平均数,得到各指标得分并按照降序排列,依次为求职材料注水、入党动机不纯、毁约、不守时、食言及翻看他人信件。其中问题最严重的三项指标中,有两项涉及就业方面,说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诚信问题亟待解决,学校应在就业教育和职业道德培养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大学生诚信问题成因分析

总体来看,大学生出现各种诚信问题与外界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首先是传统文化具有局限性,传统的信守道德理想化远大于实际,且仅局限于亲人、朋友间而不适用于其他社会成员;其次是社会形态失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间经济秩序混乱、政治腐败和社会不良风气滋生对大学生影响深远;再次是学校在信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引导,忽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大学生信用缺失固然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社会大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源于家庭教育的不足,家长只看成绩好坏不重人格培养,只提出高标准而不能以身作则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此外虚拟网络的失控也是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成因之一。以下是大学生诚信问题具体表现的成因分析。

2、论文抄袭。论文抄袭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在大环境影响下,学生理所当然地附庸了这股趋势,但是其思想根源仍在于学生自身对待学术的态度不端正,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没有形成谨慎的研究思维。此外,许多学生认为学校论文审查不严及指导教师不负责任有空可钻,这说明高校论文监督管理和诚信教育工作不同程度存在滞后也是大学生论文抄袭问题的成因。

3、欠缴学费。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非义务教育,大学生应在每学年向学校缴纳数千元不等的学费。近年来拖欠学费问题已成为了大学生经济诚信中最严重的问题,虽然学校采取各种措施催缴学费,但部分学生仍然不能按时缴费。拖欠学费行为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部分学生在学期初从家长手中拿到数额巨大的学费后难以自控,任意挥霍,导致拖欠学费的发生;二是一部分家庭贫困学生的助学贷款申请因为各种原因未被批准,学费没有及时缴纳;三是个别学生存在侥幸心理恶意拖欠。

4、拖欠助学贷款。为解决贫困大学生上大学难的问题,国家助学贷款应运而生,但由于国家助学贷款是无担保贷款,助学贷款管理制度不完善,大学生信用体系又未建立健全,部分大学生的信用意识淡薄,钻国家的空子,到期还贷不积极,还贷率低,甚至有的学生恶意拖欠。为此,很多银行对大学生的诚信产生了怀疑,影响银行放贷积极性,形成了恶性循环。部分毕业生由于跳槽频繁,逾期还贷更如家常便饭。客观来看目前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收入不稳定难以及时偿付银行贷款,但半数以上的学生心态上存在问题,缺乏诚信、不懂得感恩是造成拖欠助学贷款情况频频发生的根源。

5、就业诚信缺失。违约在大学生社会行为中是最容易造成恶劣影响的不诚信行为。调查显示除少数学生因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外,四分之三以上学生因为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为了挑选更好的工作而毁约。不讲诚信的低成本使学生不关心诚信,讲诚信的低利润又使学生不屑于诚信,最终导致就业诚信缺失现象的发生。学生职业道德和契约意识的缺失也同学校对毕业生教育和考核的缺失有一定关系。

三、思考和建议

(一)构建校园诚信文化氛围

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如能在校园内积淀、传播,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道德的熏陶,形成一种文化强势,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种舆论氛围,给不愿按照这种方式行事的学生施加无形的压力。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构建校园诚信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开展诚信教育的重要载体,可将诚信教育的重要内涵寓于各项活动的丰富性和新颖性中,召开诚信评议讨论会,举办诚信专题讲座,尝试无人监考活动,开展诚信签名活动,将诚信观念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将诚信文化构建和学风建设有机联系在一起,相得益彰。

(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力度

学校应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未来人生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塑造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1、以两课为主渠道,增加和渗透诚信教育的新内容。两课教师应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诚信意识与表现,以增强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在此基础上丰富和拓展两课教学内容,弘扬中华民族诚信传统美德,借助历史例证诚信在古今中外的普遍价值和重要地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授课过程中,积极推进情景教学法,借助所收集的大学生日常道德行为规范方面的信息,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分析,多方面、全方位地对大学生进行立体的诚信教育,从而加深诚信教育的实效;同时保证在课堂讲授、巩固练习、作业批改、课外实践等每一个环节中都随时随地贯彻诚信教育的思想,引导学生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2、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坚持请进来,走出去,通过就业指导教师及成功企业家校友做专题讲座,向毕业生讲授成才与做人的关系,带领学生切身感受讲求诚信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诚信的认知与情感。

3、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当今大学生缺乏诚信很大程度上与其自小生活环境有关大多数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将自身利益放在首位,缺少感恩意识。学校应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师长的教诲之恩,感谢同学、朋友的帮助之恩,并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将感恩之心化作严格规范自身言行、遵守承诺的信念。

(三)建立诚信评价体系

建立诚信评价体系可将大学生在校期间诚信的遵守情况进行认真归纳分析,从制度上约束大学生的失信行为,加大其失信成本,降低其诚信风险,警示学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信用,关注自己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