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德育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2-03-11 19:09:2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德育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德育方法

篇1

就是指班主任用形之于外的美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悄然无声中受到教育。教师形之于外的美是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作风、态度、理想、信念、意志等的综合表现,是教师在长期的文化素养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稳定的师表美。因此,教师在各方面都要注意为学生树立自己的美的形象,成为学生可效仿的榜样。这样,学生就会把你当成一面“镜子”来对照自己,模仿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作风等,慢慢地改变自己,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

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刚教他时,发现他的红领巾总是歪着戴,衣服老是脏兮兮的,后来他变了,变得衣着整洁了。在一次闲谈中,他对我说:“老师,您常说我不修边幅,要我改,可我老是记不住。后来我发现您每次出现在教室时,都是衣着整洁,从不马虎,我就下意识地摸摸红领巾,看看是否戴端正了,再看看自己的衣服有无污渍,写字或画画时我总是提醒自己注意点,不要弄脏衣服了。久而久之,我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我每次去教室,首先把讲台擦一遍,把讲台上的书本叠整齐,再检查讲台周围有没有垃圾。学生看见我这样做,他们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桌面收拾得整整齐齐,并能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这样不用多久学生就养成了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了。其实我就是用我自己的风度气质去影响学生的,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

二、使动法

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我利用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经常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如:用升国旗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旧址,寻找先烈的足迹,进行传统教育;带领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进行热爱劳动人民,爱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建立“红领巾服务站”,进行助人为乐的教育……这些活动都具有实践性,学生都乐于参加,效果远胜于空洞的说教。

三、导向法

在德育教育中,我们往往只重视“晓之以理”,而忽视“导之以行”。导向法就是把学生喜好的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朝健康有益的方面加以引导。如:当学生迷上了武打小说、武打电影,模仿某些动作舞拳弄脚时,教师不要简单制止,可利用体育课或课外活动时间,请体育老师教学生练习武术操,并告诉他们,学武术不是为了逞强好胜,而是为了强身健骨。这样,既能陶冶性情,又能增强体质,还能密切师生关系,使学生认为你是可胜任的。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从别的学校转到我班里的,据了解,他学习很差,在那个学校读了三年三年级,因为个头高,上课老是趴在桌子上,同学们笑他是“驼背子”爬山(三),爬了三年都爬不过。后来,经过我的观察,发现他学习差的主要原因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论上什么课,他都伏在桌上画画,我了解这一情况后,把他推荐到美术兴趣小组,并要求美术老师能对他单独辅导。后来这个学生在市小学生书画比赛中获一等奖,学习也有大幅度的提高。

四、渗透法

篇2

首先确定各个年级的教育重点,然后将德育内容的每个方面,具体规划到各年级,不同年级各有侧重,互相衔接。初一年级结合“发展是硬道理”“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任务”等内容,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和国情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的心理,使学生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初二结合“争做合格人才”“如何做一个好公民”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教育,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迈好青春第一步,心系祖国前途、民族命运。初三结合“中学生怎样成为创新型人才”“担负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实施正义行为”等内容,重点进行“共同理想教育”把个人的兴趣爱好同祖国需要结合起来,正确对待升学与就业。这样,将抽象的德育教育,化成分段目标实施,分解到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在细微之处,潜移默化,使德育目标的落实与学生的常规管理紧密结合,进而内化成道德素质,有效解决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的问题。

二、德育管理,真正做到从“管”到“理”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其身正,不令而行。”,道德的本质就是人类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升华,不在于它是一种规则,外在与人,强加于人,而在于它是人自我肯定和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它丰富和充实了人的内心世界,使人性发扬光大。以往的德育教育往往习惯于学生工作的制度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总是借助于一定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者的教育权力加以控制,德育教化的功能只是被肤浅的维持着。在新的背景下,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是学生的导师。导师承担起三重角色——像父母,在生活上体贴关怀;做良师,在学习、品德、心理等方面鼓励指导;成益友,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沟通交流。导师从关心尊重学生出发,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和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分层指导,理在情中,言传身教,学生亲身感受到导师对他的信任和期望,主体意识、主动合作意识不断增强。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道德信念

篇3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A-0009-01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其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班主任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们的个性发展方向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随着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初中班主任拥有了科学、民主的工作意识和工作方式,能够在认识初中生个性特点和德育工作之重要性的基础上,用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但仍有不少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只看重班级的成绩及日常表现,而忽视了学生的内心发展和思想道德建设,在工作中缺乏一定的耐心和正确的方法,德育途径单一化,使得德育工作无法深入展开。笔者认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只有做到如下三点,方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创设温馨的育人环境

对于育人环境的创设,不少班主任的思想还仅仅停留在“硬件布置”的层面上,认为将教室布置好就是在创设温馨的育人环境。其实,对“温馨教室”的正确理解应该是指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它既包括班级硬件的布置,也包括温馨班级氛围的营造。对于教室的布置等班级硬件美化工作,也许每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经验,在这,笔者主要是想谈谈班级氛围的营造。

营造温馨的环境可以从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入手。在心理环境的营造上,班主任应尽量做到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给予解决。如班主任可以精心设计一份反映学生心情的“晴雨表”,要求学生通过“笑脸”“苦脸”“平静脸”表示开心、难过及一般的心情。通过观察“晴雨表”,班主任就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和学校的心理老师一起帮助学生排解压力,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只有用心,才能更加了解学生。关于良好人际环境的营造,既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多数班主任比较难以处理的问题。笔者认为,影响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学生之间的争吵,而是学生的真诚和责任心。和谐人际环境的建设有赖于班集体的建设,具有凝聚力的班级自然有良好的人际环境。因此,在具体工作中,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发现同伴身上的优点,让学生掌握与同伴有效沟通的方式和技巧,纠正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错误行为和方式,逐步建立互尊互重、相互体谅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进步。

二、班干部“聘任制”,实现学生当家作主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而学生就是班级的主体,可以说班主任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学生服务的。让学生体会管理班级的不易和辛苦,从而在付出中增加对班集体的热爱,是实行班干部聘任制的主要目的。让学生“当家作主”,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有助于班主任深入开展工作,营造和谐的班级环境。实行班干部聘任制,除了给学生自由竞争的机会,班主任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等,设置除正副班长、学习委员等班委会常规外的其他岗位,如文学委员、班级新闻小记者等,给每一个想要为班级贡献力量的学生足够多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快乐。而班干部的任期则以一学期或半学期为佳,已担任过班干部的学生原则上不连任,从而给其他学生竞选班干部的机会。此外,还要建立民主评议制,定期招考评议会,对班干部进行考核,并及时总结班干部聘任制中出现的问题。

在实施班干部聘任制前,笔者首先根据每个职位的工作内容和机制,给每个岗位制定具体要求,让学生明确各工作岗位的任务。例如,要求班级小记者及时反映班级的新鲜事并从小事中发现大道理,及时在板报上报导。其次,笔者十分重视做好新旧班干部的交接工作,做好老干部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乐意带领新干部尽快上手。如设置半个月左右的交接期,让老干部带领新干部熟悉工作。再者,笔者适当放手,让学生们展开班级建设工作,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能力。可以说,自从实行了班干部聘任制后,我班学生的参与热情有所增加,不少学生的才能得以显露。

三、丰富德育途径,达成教育成效

篇4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祖籍徽州婺源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明理学四大学派之一闽学的奠基人和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其著述甚丰,后人将其著述辑为《朱文公文集》100卷、《朱子语类》140卷。他以孔孟之道的正统自居,综合北宋以来的各家学说。兼收佛道思想,创立了系统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他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德育思想极其丰富,他从“存天理,灭人欲”即“明人伦”的德育目的出发,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德育思想体系。虽然朱熹的德育目的是唯心主义的,德育内容是封建主义的,但是他提出的德育方法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仍然可以借鉴。

朱熹很重视教育,坚持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善性,又由于受气质的偏蔽,使其善性不能充分表现出来,所以他把“变化气质”的道德教育过程具体化为知、情、意、行四个基本环节,即:灌输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磨练道德意志、躬行道德实践。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他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注重理会与躬行实践相结合

朱熹首先很重视道德义理,他认为:“义理还没明白。如何践履?”也就是说要践行就必须先有认识。朱熹自己做学问就在于“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所以他教学生也是从“穷理”与“笃行”人手。他主张的“穷理”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就书本来“穷理”,二是就书本内外一切抽象的事情“穷理”。但他认为“穷理”只是完成了“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的功夫。知道事物的当然之理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躬行实践,以完成“笃行”的功夫,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所谓“知而不行,则前所穷之理,无所安顿,徒费讲学之功”。(《白鹿洞书院教条》)因此,他认为“穷理”与“笃行”二者必须结合而不可分离。他说:“书穷理,当体之于身。”“读书不可专就纸上求礼仪,须反来就自身上推究。”“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曹无可书》)所以说:“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朱子语类辑略》)从这些言论中,可知他是非常重视知行结合。这对今天的大学道德教育也有借鉴之处。躬行实践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国人以德为首、以才为辅,宁可有德无才,不可有才无德。“无德而有才,愈是大才,愈足以济其奸”,这就是知与行问题。朱熹提出“知行常相须”,认为知行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这有双重意义:一是以其地位论,行重于知,知是为了行;二是以其进程说,知先行后,有知才能行。他认为:“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为学之功,且要行其知。”把“行”作为“知”的目的。

从根本上说,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人的思想道德意识与思想道德实践互动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为行为者所认同,并具体化、个性化的结果。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着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基本要素。构成个人的道德品质,不仅需要认识到,而且必须与情感体验相结合,通过意志中介而见之于行动。思想道德不单单是认识或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践履”问题。

实践活动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实践活动有助于青年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在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链条上,具体一环常常残缺不全,或失之片面,或失之肤浅,从而导致整个思维的缺陷。他们利用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的感性材料来充实思维的链条,加深对课堂所学理论的理解,进而在理性上得到改善和升华。其次,情感体验是构成品德的重要因素,也是行动的动力之一。让大学生亲自在实践中经过多次尝试,亲身感受和证明某一认识的正确性,才能产生情感和信念。再次,实践是意志形成的关键。意志是人的行为心理机制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是行为者使自己的动机、目的付诸实践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心理学证明,认识过程本身并不具有控制情感、情绪的功能,而必须由意志这个中介来完成。大学生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身心的剧变,情感的波动,复杂心理矛盾的增加,更需要增强意志的控制能力。一个人的意志由脆弱到坚强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在成功和失败的磨练中才能得以实现。最后,行为的外在实践方面,主要表现为活动与效果。人的道德品质只有在行动中才能体现。大学生只有深入实践,了解社会,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才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发展和完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才能完成育人的任务。

二、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结合

朱熹认为,德育的目的是“明人伦”,即要灭尽人欲,复尽天理,要达到这一目标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不断努力积累的。他提出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正是道德教育中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他特别注意到实际教育工作中常见的两种偏向:一种是“骛虚远,而不察切己之实病”。就是忽视或否认道德教育的阶段。在应当教之从事的阶段,而空讲一通大道理,结果不切实病,不解决实际问题。另一种是“安于小成,而不求造道之极致”,就是忘记了道德教育的连续性,在应当进一步提出新的要求时,却满足于已有成绩,不求上进,结果中道而止,前功尽弃。

朱熹一贯主张教育内容不但要有整体性,而且要有系统性,要循序渐进。他主张儿童从八岁起入学,受小学教育;从十五岁起,人大学,受“大人之学”教育。他认为小学是基础,基础不牢固,到了大学再填补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小学要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书数之习,并在实际练习中人手,以逐步培养其德性。等其长大,进人大学,就要教以如何去做“致知、穷理”的功夫,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以止于完善。所以他特别重视小学教育的内容。中国古代教育史研究表明,在朱熹以前,小学没有书籍,是朱熹把古代贤人的“嘉言善行”汇集记录起来,编成《小学》,分二篇,共三百八十五章作为小学必读之书。此外朱熹还专为蒙童编写了《蒙童须知》,内容切实可行,有助于小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朱熹还主张小学以上所用教材的次序是: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展,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读了“四书”再读其他经书。

儒家学者把“四书”视为学者必读之书,也实始于朱熹。可见他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十分重视贯彻由浅入深、由简

到繁的原则。小学与大学的德育应是整体的。小学是大学的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提升,虽然程度有深浅之别,但内容却是一贯的。循序渐进又步步提高,这样教育效果就会显著。这对我们今天的学校德育也是有借鉴意义的。从目前学校的德育来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德育内容衔接不够紧密。德育方法是“关、管、灌”的铁三角。从现在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情况来看,有两方面较差:一是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一部分人连最起码的公共道德、卫生常识都没有。志大才疏,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据报道有的大学设有七个部门管理学生还没有管理好,这是因为学生在中小学时没有打好底子,到了大学还是“抱着走”。二是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差,合作意识弱。这与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有关。中小学的思品课只重视课堂教学,把提高升学率作为唯一目标,把中小学办成“升学预备班”,以智育代德育,事实证明这对学生的成长危害极大。所以学校教育应注重大、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合理衔接,学校教育作为人生的关键,只有将各级学校的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等合理地“衔接”起来,才能塑造道德观念一致、道德原则清晰的人,这样才符合德育教育的规律。

三、正确引导与规范禁防相结合

“存天理,灭人欲”,或称为善去恶。朱熹认为为善和去恶这两者应进行有机结合。在德育方法上,朱熹主张既要坚持正面引导。以说服教育为主,又要制定必要的合理的规章制度、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约束,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他认为:“小学书要多说那恭敬处,少说那防禁处。”(《四书章句集注》)在德育方法上,坚持正面引导,就是通过说服教育。让学生明白事理,自觉行动,而不是别人强迫他们遵循某些道德规范。“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白鹿洞书院教条》)

当然,强调以正面引导为主,并不等于不要规章制度。朱熹认为。在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他在《童蒙须知》、《训学斋规》中,制定了详细的道德规范,让学生从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到交朋会友、待人接物等方面,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在他看来,儿童对这些规章制度“若能遵守不违,自不失为谨愿之士。必又能读圣贤之书,恢大此心,进德修业,入于大贤君子之域”(《童蒙须知》)。可见,朱熹在德育方法上非常重视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强调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教师在指导思想上、教育方法上进行积极的引导。当然,如果只是生硬地用规章制度去压制学生,而不能先将它们内化为学生的内心需要,再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那么,即使规章制度再严密,也是防不胜防的,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他说:“尝谓学校之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理义之不足以悦其心。夫理义之不足以悦其心,而区区于法制之末以防之,而犹决湍之水注千仞之壑而徐翳萧苇以捍其冲流也,亦必不胜矣。”(《同安县谕诸职事》)只有将积极的正面引导与规章制度的约束相结合。才能取得“义理有以博其心,规矩有以约其外”(《同安县谕诸职事》)的效果。

当前在大学生中,不少学生缺乏理想,一切以个人为中心,是非标准差。特别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潜藏着信仰、信念、信任危机,爱国主义思想淡薄。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积极引导。启发自觉。坚持正面教育,就是要耐心说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心悦诚服,把各项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看作知道言行的准则,而不是别人强加的枷锁;坚持正面教育。强调积极诱导,并不是只通过规章制度进行约束,而是讲启发引导和规章制度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德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高处着眼与细致入手相结合

朱熹在德育方法上吸取了孔子“立志乐道”的同时要“身体力行”的观点。一方面,他特别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认为立志大小决定一个人一生成就的大小,所以学者首先要树立明确的、远大的志向,如果胸无大志,必将一事无成。他说:“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日: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既知这道理,办得坚固心,一味向前,何患不进。只患立志不坚,只听人言语,看人文字,终是无得于己。”(《性理精义》卷七)同时朱熹还进一步指出不立志的危害:“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而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性理精义》卷七)所谓立志,就是要树立做尧舜或圣贤的目标,朱熹所讲的“立志”,即立志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之,他说:“学者大要立志,所谓志者,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接要学尧舜。”(《性理精义》卷七)

篇5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众所周知,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一种方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其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学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展的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措施不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理性,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

[2]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篇6

《学记》作为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教育著作,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古代教育工作,其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是精华所在,其德育方法更是值得借鉴,我们应当吸取其优秀的思想方法以滋养我国当下的教育现状。

一、教学理念中的德育方法

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其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对教学活动的合理进行有着明确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学理念中的精神原则,也对德育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将德育寓于智育之中

《学记》中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其中的“道”可以理解为道理,也可看作是德育思想。主张学生应在学习中了解知识和道理,学会做人。也就是说德育和智育应自然地交汇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生成智慧的同时也提高了思想道德品质。

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德育课程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德育教学效果有其内在的滞后性,教学效果一般不会像文化课程一样立竿见影,另一方面,还存在着学生对于德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和接受程度较低的问题。为了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在智育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思想道德的渗透和提点。这样,不仅使课上的内容得以丰富,更重要的是德育思想被有效地带进了课堂,深入了学生心灵。

(二)防微杜渐“禁于未发”

《学记》中指出:“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这是说,等到事情发生以后才去禁止,就容易产生抵抗情绪,不易克服了。“禁于未发”说明德育过程中应当有“危机意识”,在不良品德习惯产生以前就加以预防教育,做到德育的防微杜渐。

教育工作者要有长远眼光,制定指导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教育计划,使学生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道德冲突”。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认知能力,增进学生自身的道德“免疫力”,自觉与不良道德思想作斗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应当在德育中教育学生在小处着眼,“千里长提,溃于蚁穴”,防微杜渐的功夫万万不可省。

二、课堂生活中的德育方法

课堂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主旋律,教育在这段时间里面发挥着最大的功效。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利用课堂生活,将德育思想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程的同时也受到了德育教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教育效果。

(一)“道而弗牵”循循善诱

关于启发引导,《学记》说道:“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对于有些道理,教师需要适度地点拨学生,调动其学习、理解的动力,使学生主动地去探寻道理的真谛,达到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论语・述而》篇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启发”一词的由来,也是表达了孔子启发教学的思想。教师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探索领悟到道理,必定理解得更深刻。同时,启发教学不是简单的将思想道德知识拱手奉送,也不是让教师没有原则地去迎合学生的要求,而是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进取的求知欲,让学生切身体悟到某些道理的价值。

(二)“长善救失”因材施教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记》意在说明,如果想矫正学生的缺点,就必须得了解学生的心理,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发扬其长处,弥补其缺点。

王夫之曾说“君子之教因人而进之”,德育的因材施教,更加具有可行性,尤其对于某些思想进入误区的学生,“对症下药”地加以引导。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容易把学习成绩好坏与思想道德素质相提并论,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教师在善于发现学生成绩优秀的同时,不要忽略其思想道德品质上的问题,因为两者往往不是同步发展的,教师要极力促使学生知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得以协调发展。

三、课外生活中的德育方法

课内生活与课外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课上阐述的德育思想,终究还是需要在丰富的课余时间去实践、领悟。课外时间学生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因此德育方法也需要配合跟进,作出相应调整。

(一)“藏、修、息、游”的德育方法

《学记》中说:“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意思是善于教学的老师,会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努力认真,闲暇休息的时候尽情地从事课外活动。道德修养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循环发展着,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再到道德信念,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藏、修、息、游”倡导一种学习过程的循环的、持续性发展的观点,只有学习与休息配合,才能将知识内容加以消化吸收,才能达到“优游自得”的境界。目前,我国中小学过分追求高分以及升学率,学生的学习压力偏大。殊不知,高压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相反,容易出现学生无法及时内化知识内容甚至厌学的倾向。因此,劳逸结合的“藏、修、息、游”方法,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一句,是指按照规定的时间学习正式的课业,课外休息的时候还得有作业。这里“时教”与“正业”、“退息”与“居学”,相当于现在的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适当的课外学习是必要的,目的是进一步巩固课上所学以及实践学习的技能和道理,达到课内、课外要求一致的良好效果。

德育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尤为重要,也可以说德育本身就是有课内与课外两个“课堂”。教师给学生“讲道德、说仁义”,其实是在阐明行为做事的道德方法论,而作为关键的道德行为,需要学生秉承这一方法论去付诸实践,将道理化为行动,这是也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由此可见,德育作为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着丰富多样的教育方法,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同时能够带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协调发展,所以教育工作者对此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震.《学记》释义[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篇7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不管在什么时候,高职院校都要重视对高职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德育。21世纪是网络时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职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高职德育工作者要善用网络力量,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笔者结合已有的经验,略谈几点在网络时代实施高职德育的方法,意在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开发和建设德育网站

高职院校要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德育,需要建成内容丰富的网络德育资源数据库,并为在校师生建立一个集学习、休闲、交流、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平台,为师生提供一个温馨的“家”这个“家”中要包括德育资源,网络技术、心理咨询和网络应用等。具体而言,高职院校不单要开发德育网站,而且要注意网站内容的广泛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以此对高职生产生德育导向作用,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高职院校要根据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德育工作特点,完善德育网站的结构与功能,开辟有针对性的德育栏目,设置活泼生动的德育内容,比如学习天地、学生在线等。学校还可以利用网络游戏的优势,将德育常识、道德规则等内容融入网络游戏中,让高职生在游戏的娱乐中获取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例如,流行于多年前的纯文字游戏ZMUD,就是通过在线时间的积累和游戏中的修行、学习、问答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经验值和等级,经验值越大,等级越高,游戏中所拥有的权利也越大,自然也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如果将游戏作些改动,将德育方面的内容按一定的规则融入其中,自然也就能够有力地吸引高职生来主动学习有关的德育常识,进而践行德育规则。当然,游戏中也要有在线时间限制的功能。

二、开通人生指导类论坛

对于高职生而言,论坛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他们喜欢在论坛上发帖、跟帖,他们为了升高论坛级别而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有鉴于此,高职德育工作者可以结合高职生的这种兴趣爱好,在网上开通人生指导类论坛,将学生集聚到论坛中,与他们一起讨论问题,进行引导。人生指导类论坛的主题应该不拘一格,只要是学生关心的,与学生相关的问题,都可以拿到论坛上讨论,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论坛互动的积极性,论坛不要直接以“德育论坛”、“教育天地”命名,可以以“学校时光”、“快乐在线”、“你说我说”等具有活泼色彩的名字命名,将正确的价值观立场蕴含在日常德育工作管理中。在论坛上,高职德育工作者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果发现学生的发言有不成熟的地方,工作者要予以巧妙的点拨和指导;与此同时,为了杜绝学生对“说教”产生逆反情绪,德育工作者要适当匿名,学会宽容、幽默的网络话语风格。另外,德育工作者还要经常组织网络聊天,QQ、微信是当前网络上最具代表性的聊天软件,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些工具与学生建立无碍的网络交流,还可以依托QQ群等团体聊天工具,组织学生们一起讨论相关问题。相比面对面的交流,网络聊天有着匿名性、平等性等特征,学生可能更加自由地发表观点,相互碰撞所产生的火花会比较多。

三、德育工作者提高网络素养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高职德育工作者要顺应网络时代的变化,善于利用网络工作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为了使德育工作更好的进行,教师要进行系统的准备。教师在网络平台中遇到学生时,面对学生提出的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只有随机应变,才能正确回答学生的问题,进而使学生心服口服,接受教师的教育。有鉴于此,教师在实施网络德育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教师要进行知识储备,教师要从整体角度了解学生查阅的信息,系统掌握学生所关注的话题的背景、涉及到的人物和观点,进而游刃有余地回答学生的知识性提问。其次,教师要进行立场准备,教师在遇到学生发表的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不清的见解,教师必须站在正确的立场上为学生指点迷津,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以正确的角度看待问题。如果教师难以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使用一些迂回战术,比如和学生说“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深入探究,我们把他作为下一次讨论的主题,大家一起来发表意见”。俗话说:“教学无法、贵在得法”,高职院校在网络环境下对高职生实施德育不能拘泥于固有模式,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切实结合高职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现状实施德育,只有这样,才能让德育真正走进高职生的内心,为高职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雷.…对新媒体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度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80.

[2]王文杰,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工作方法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85.

[3]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07.

[4]苏运生,等.…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传播[J].…教育评论,2012(…3)…:…84.

篇8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5-0154-02

一 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会议上,与会教育专家一致认为,必须把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来开展。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同时,学校教育一直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初中学生仍片面注重升学率、优秀率等,以此来衡量自己的学习。很多家长和学生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还抱着“唯升学独成才”的观念,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日益提高,这些素质不仅包括专业技术、文化内涵,也包括道德修养,它是现代化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初中阶段是学生各方面快速成长和逐渐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惜,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培育、收获。”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关心学生,不断渗透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 初中德育管理的有效方法

1.召开特定德育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品德标准

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始终坚持德育工作的常态化,把德育工作融入到平时的工作当中。每月都应定时召开主题班会,最好每月安排两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专题性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判断是非曲直,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以这个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完善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例如,班主任可以结合当前社会上较为关注的“复旦研究生投毒”事件,开展主题班会,针对同学之间如何正确的相处进行引导,教育学生要与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正确处理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小矛盾,要宽容对待他人,积极主动地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如,给其他同学主动的讲解不懂的难题。这些虽然都是小事,但如果在平时时刻注意,一定可以在班级内形成互帮互爱的良好风气,把班集体建设得更好。

在召开主题班会时,除了要对学生讲授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行为标准外,还要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平时遇到的道德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初中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心理还很不成熟,容易遇到各种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私下写信,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在班上集中解答,召开针对性的班会,帮助学生解惑。这样教师就能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对班级中出现的各种不良道德行为进行及时纠正,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2.制定有效班级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

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后,还需要规范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来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管理。借助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可以全面监督学生的日常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更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在一言一行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想制定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以身作则,从我做起,为学生树立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召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真正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第二,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真正实现现代化班级管理模式,即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以班干部为班级管理纽带,实现学生之间的监督和管理,促使学生在班级中规范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日常行为,不断地完善自己。第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有规可循。如保护公物公约、仪表规范制度、在校纪律等,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平时应该遵守什么。同时,教师还应安排班干部对全体学生进行检查,做到日检查、周小结。对于学生的日常表现教师要及时给予总结和评价,表现好的要给予鼓励和表扬,表现不好的要及时纠正,帮助学生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德育管理模式。

诚实守信是检验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完美人格的体现。为了督促学生从小就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道德品质,教师可以在班级管理制度中写入诚信管理内容,为班里每一名学生建立个人诚信档案,记录学生的日常行为。如不交作业、上课无故迟到早退、考试作弊以及不认真参加集体劳动等不诚实守信的行为,记入学生的个人档案;对于拾金不昧和主动承认自己错误都可以算为诚实守信行为,也要记入个人档案。如果学生在一年之内,档案中出现两次以上不良记录,取消一切荣誉的评选资格,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对于不良记录较多的同学,要重点进行教育。这样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都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初中生的自尊心较强,在批评教育时要注意方法。

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渗透道德教育

现在的初中生思想十分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德育教育如果只是简单依靠教师的讲授,很难取得成效。德育工作必须丰富多彩。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依托实践活动,融入道德教育,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实践活动中,可以激发学生对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同感,树立科学的人生目标,追求真、善、美,在实际行动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教师组织的实践活动,可以让以往的口号式的教学变为动态的话题,这样更便于学生的理解,也能实现学生自我参与和自我教育。

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之前,老师要提前做好筹划。实践活动必须立足现实生活,符合时代要求,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选择的主题应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否则就会极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实践活动也就会失去原有的意义。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在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服务,去社区和街道,帮助广大群众;组织学生收集自己不用的旧书和旧衣服,每天节约一元钱,捐赠给贫困山区的学生。这些实践活动,都能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总之,在初中德育管理工作中,要不断积极探索,正确把握道德教育工作的本质和方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始终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以人为本,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德育工作融入日常教育中,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为社会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师生的平等“对话”,心灵间的“对话”,情感上的“对话”,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更是融洽师生关系,沟通师生情感的一条途径。

记得一年,班级有个叫孔文的学生,明知老师不让留长发,染黄发,他的发型反而更别具一格,就是当时很流行的贝克汉姆式,当时在学校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经过深思,我决定找其谈谈。放学后。我拿了一个足球与他来到操扬,我告诉他你先颠几个球给我看着,他拿球颠了几个,水平很差。我便与他说:“你喜欢贝克汉姆非常好,说明你有正确的人生观,你想成为他一样的明星。但崇拜的表现并不是仅靠外在的修饰和另类,更重要的是学习他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实质.如果你真的崇拜贝克汉姆,那你就要像他那样把球练好,练好了我请你担任咱班的足球队长。”当时他愉快的点了点头。我又跟他开玩笑式的说;“我看球没练好前,还是先把头剪了吧.别让贝克汉姆知道,‘这种球技的人还留我标致性的头型’?”。第二天我惊奇的发现他剪了短发,并染回了黑色。说实在的开始时我并没有觉得会收到奇效,便又进一步与他交流为什么把头发剪了.他告诉我说:“以前老师一看到我们犯错就会说:“马上改了它,学校不允许,这样做不对。”老师越是逼着我们做的事我们就越不做,而你跟我们说话就像是我们的同学、朋友一样,所以我觉得你说得对,我就改了。”

现在的学生,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知识也变的异常丰富,使学生思想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沟通,在这种形式下,我们教师应该学会主动走进学生的心里,和他们作朋友。对他们犯错的处理,不能以“风疾雨骤”给弄得“花落知多少”,而要了解经过后,从他们的角度分析、处理问题,使学生在春风化雨般的情感熏陶、情感潜移中自省、自责并奋起而行。

“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才能实现双赢,才能使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二、行为影响

人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汉代大儒董仲舒说过:“善为师长,既美其道,有慎其行”。大教育家孔子更明确教师的行地指出了教育者行为影响的重要性,他在《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记得有一年我的班级分管学校厕所的卫生,第一次领学生进入厕所清扫卫生时,一个个捂着鼻子,一手拿的笤帚,身体住后挺着,有的甚至有欲吐的反应。看到这种情景,我没有呵斥他们,而是蹲下身子独自一人拿着笤帚仔细打扫,用水逐一冲刷。当一个个蹲位被我打扫冲刷的干干净净时,也都自觉拿下了捂鼻子的手,也都认真仔细的打扫起来,组长还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您别干了,剩下的我们保证打扫干净。

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会直接影响和熏陶学生。这才是真正影响学生品德的教材,进行德育的活教材。身教,在品行上能征服学生,这种影响本身就是德育,是真正在育德。

三、在活动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记得我校发动全体师生为玉树地震灾区进行募捐。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这次爱心活动并不积极,有的表现出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表情,有的是处于观望的态度,看其他同学捐多少自己就捐多少。但也有七八个捐款多的同学,诚恳地表现出一种助人后的幸福感,特别是我们班级平日老与老师、学校唱反调的晓文捐的最多。我觉得有必要对这几位同学进行表扬与鼓励,我便在了那七八位同学德育表现栏中每人加了5分时。没想到其他学生一窝蜂似的议论开了,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羡慕、不满、不屑一顾……。

一个学生嘀咕:“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几十块钱吗?”

另一个学生不满地叫道:“早知道加分,我就早就捐了”

我问他们:“难道你们捐钱就是为了加分?”

“那当然了!”部分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这件事给我触动很大,没想到小小年纪的他们会如此盘算自己的付出。

于是我用一节课的时间从网上下载了大量玉树灾区的图片与一些在地震灾区失去亲人的孩子的大量事迹。同时也搜索了很多资助灾区人民的好人好事。又利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放给同学看,并让晓文同学谈了自己的感受,其中晓文同学朴实的一句话“我看了电视后最想哭,就想帮帮他们,没有别的什么想法”,让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敬佩,并给她一热烈的掌声。随后我又给他们讲人生的价值,讲我们帮助别人的意义,使他们从心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作为老师不应只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启蒙老师,还应该是学生从小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师”。

四、强化情感教育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063-01

一 德育方法的内涵

要选用恰当的德育方法来提高德育实效性,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是德育方法以及它和德育途径的区别。长期以来,教育界并没有对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进行严格的区别,常将二者混为一谈。而实际上从研究角度看,二者是存在差别的。而且影响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明确什么是德育方法,将二者看成同一个概念。

德育方法即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在教育原则指导下,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所展开的互动方式的总称。而德育途径就是教育者为了达成一定的德育目的、用一定的德育方法、进行一定的德育内容所必须使用的通道。德育途径包括家庭德育途径、社会德育途径和学校德育途径等。

二 当前德育实效性与现实的偏差

1.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脱轨

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使德育理论脱离了社会实际情况。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强调理论研究、书籍资料的查找,却不太重视学生的德育实践体验,使学生对于道德教育的概念感到很抽象,没有与现实相衔接的具体理解。

2.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德育价值观存在偏差

学校在日常德育过程中宣扬的都是正面教育,让学生看见正面的价值观;而社会部分存在的负面道德教育,则是用低层次的精神需求来代替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造成德育“情感低地”;另外,家庭所倡导的则是坚持利益最优原则。三方对德育价值观的方式和理念存在的偏差,混淆了学生德育思想的发展。

3.教育和管理出现双线偏差,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发挥

德育工作中“教育”和“管理”双线有偏差,政治老师的理论知识相对比较丰富,但大多只是在课堂传授知识,课后疏于对学生的道德管理,无形中就使课堂德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辅导员和班主任也都承担着学生德育教师的责任,但受到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局限,无暇顾及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由此导致学生德育在教学和管理中出现双线偏差,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发挥。

三 合理的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1.借鉴传统德育方法

第一,比较鉴别法。比较鉴别是提高学生更好地判断和理解在课堂上或生活中遇到的道德现象的一种能力。通常,在课堂上教师不能直接向学生灌输善恶美丑的概念,而需要教师通过相关的现象或实例的对比来加以引导,从而让学生自主发现认识这些概念的实质性意义。同时应积极与受教育者沟通,理解其价值观念,对其反馈加以引导,最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提高自身辨别能力,抵制不良道德观念的侵蚀。

第二,理解对话法。在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中,教师应切实从学生角度出发,平等地与之沟通,设身处地去理解学生。通过这样的方法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解决自己在道德和审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加以引导,最终使师生之间达成协调一致的默契。这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第三,行为训练法。这是一种教育者使受教育者从理论上的一般认知上升到其主观行为受客观实际约束的过程,这里的客观实际一般是指教育主体为约束受教育者的行为而制定的相关规则或制度。在规则制度的执行中,教育者通过创造宽松、平等的环境,合理、恰当地运用相关心理学理论知识对主观行为上存在问题的受教育者加以改造,最终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2.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第一,回归生活法。道德教育既要来源于生活,又要回归到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行为。“习惯成自然”,只有通过在课堂上双主体之间的交流与情感的相互渗透,道德才能汲取丰富的养分,形成一定的集体风气,从而达到德育的实际效果。我们在评价德育的实际效果和德育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时,不能只是僵硬地“文本化”或机械地“模式化”,而应结合实际,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中去,在实践中深刻地认知和感悟。

第二,教管结合法。德育管理和教学模块本来就是相对较为独立和封闭的两个领域,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教学与管理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具有丰富理论教学知识经验的思想政治教师、班主任以及辅导员应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广博的学识和大气的谈吐成为引导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模范。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和学生学习中搭建起情感交流的桥梁,课后还要多关心和爱护学生,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人性化管理”和“温情化管理”,使学生感到自己置身于一片品德的高地,通过教师不断的感化熏染来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