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9 20:15: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精品图书调查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怎能忘,小提案引出大工程。××是高氟区,从上世纪60年代初,历届政府就组织除氟改水,但由于条件所限,氟患一直没有根除。2006年,我和其它几位委员联名提出《关于解决北部西部农村饮用安全水的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采纳,市政府分两期工程、用两年时间,彻底解决了这一困扰干部群众多年的大问题,从而使54万氟区群众告别祖祖辈辈饮用高氟水的历史,群众称赞这一工程是“办在心坎上的民心工程”。这只是办理的众多提案中的一件,像《关于治理小康河的建议》、《关于搞好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建议》等一大批涉及民生问题的提案,都办得情真意切,成果丰硕。近年来,××的水清了、天蓝了、楼高了、人美了,无不凝聚着人民政协与党委政府荣辱与共、共铸辉煌的心血。
怎能忘,委员爱心大奉献。1997年9月6日,市政协驻××镇的13名委员,集体向城南中学的15名贫困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将8000元现金和1000余册图书,郑重地送到这些孩子手上,从而开启了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报效祖国的帷幕。如今这些孩子早已成才,有的考入名牌大学,而“爱心行动”仍在继续。5·12汶川大地震,广大委员闻讯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义务献血。据我所知,全体委员共捐献538万元,占全市捐款数额的近三分之一。那些日子,我有幸参加了政协的募捐活动,一笔笔善款,一件件捐资,一幕幕大爱无疆的感人场面,催人泪下。
1 市场调查与分析专业课程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现代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及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营销能力,适应市场营销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从业于营销调研、促销策划几实施、市场开发、市场管理、市场维护维护等岗位,具有一定文化基础、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2 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设置
(一)课程性质
《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是为满足企业所需高技能人才必备的市场调研技能而开设。作为市场营销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市场调查与分析培养相关专业学生具备从事市场调查分析工作基本能力,为从事产品开发、市场开拓、企业管理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作用
(1)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市场调查与分析》是《市场营销策划》、《整合营销》等专业课程的前导课程。
(2)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完成市场调查与分析的二十一项情景有助于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及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
(3)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课程依托合作企业,通过把模块项目的情景任务融合到企业实际工作之中,既为校企合作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实训和就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实现了院校和企业的双赢,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有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及就业岗位的优化。
(三)课程设计理念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办学精神,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核心,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其设计理念是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采取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组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融为一体,使课程贴近岗位、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达到"能干、会干、干好"的综合能力目标。为此,我们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同时强化了案例教学、模拟训练和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市场调研设计能力、数据获取处理能力、市场调研报告和市场预测报告的写作能力。
(四)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组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前提下,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对课程内容结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进行了调整、扬弃、整合和补充,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完成了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设计,形成了新的教学内容体系。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1)体现"岗位职能"要求对本门课程的适用岗位进行社会调查及统计分析,例如营销人员和市场调查人员等典型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任务及相应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中发现,对于营销人员无论销售代表还是销售主管,了解市场、了解市场定位、出具调查报告是这两个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对于各类商务等,尽管其职能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职责--负责信息的搜集、整理、并出具调查报告。据此设计主要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每一项目教学的内容紧扣岗位工作任务。
(2)体现"课证结合"根据营销师和市场调查分析师资格考试要求,学生不仅要求掌握调查方法、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而且要具备能熟练应用各种统计软件及进行市场预测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在保留了较完整的市场调查定位和撰写调查报告的基础上,以任务驱动形式增加了对应用 EXCEL 软件进行分析及时间序列法、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的内容。
(3)体现"统筹兼顾"首先,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时统筹兼顾学生的就业岗位和发展岗位,重视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市场调查员,但同时也要兼顾营销、商务等岗位的知识能力需要,以确保良好的岗位适应;另一方面更要考虑学生工作岗位的晋升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其次,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时统筹兼顾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在市场调查与分析各项目教学中,利用统计学、市场营销的知识来识别宏观市场、微观市场各应调查哪些内容,并通过调研分析对本企业或某产品定位和品牌的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作用等;市场调查与分析为后续课程《市场营销策划》、《创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模拟实训》、毕业调查报告的完成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本课程拥有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形成了以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为主渠道,以"合作企业"为纽带,以学院文化为背景,以图书馆为资源库的学习平台,以校园数字化为支撑等的网络学习资源和硬件条件。形成以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为主渠道的学习素材,开放的精品课程建设网为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提供最佳学习途径。课程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进程表、电子教案、音频教学课件、电子教材、学习指南、实践指南、实训平台、 在线学习、考核方案、丰富的教学案例以及大量视频资料等资源库,实现全部教学内容电子化。
(六)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分析预测能力。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聚焦在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主要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逻辑和形式,按教学大纲要求,把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先进的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采取 "六结合"教学法:即传统讲授与多媒体授课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课堂指导性练习与课外训练相结合;课后辅导答疑与习题练习相结合;课堂学习与上网学习相结合;学好教材与吸收课外参考书知识相结合。同时,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传统讲授与多媒体授课相结合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中的文字、图表、动画、声音能刺激学生感观系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进度和质量。特别是将调查的实践性录像资料进行播放,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
(2)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在理论课教学,强调教学观念与学习观念的更新,将传统的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通过课堂讨论、课外阅读、课程论文、课堂习题和课堂提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置疑,勇于创新,注意引导学生把握该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突出能力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课堂指导性练习与课外训练相结合
在课堂上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性练习,避免学生无目的、无组织的盲目课外训练。使得课外训练达到预期目的。
(4)课后辅导答疑与习题练习相结合;
合理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将方法真正吸收、掌握。充分利用课后答疑将学生在课堂、在实践中的疑问消除。利用课后活跃的氛围,探索式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课堂学习与上网学习相结合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扩展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资源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生掌握课堂上没有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可以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详细的阅读、理解和探讨,可以更进一步了解与本课程各知识点有关的实际应用情况,了解各部分内容发展及研究的现状。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更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6)学好教材与吸收课外参考书知识相结合。
小学生阅读调查报告1俗话说得好:书是人们进步的阶梯,书是有着丰富知识的海洋。小学生都爱看书,但他们都爱看些什么样的书呢?课外书帮助小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我通过这几期同学们业余看书的情况的观察,最后做了一个大概的总结:
我们班上的喜欢看童话和漫画类图书的学生占大多数,而看科普知识类和历史类的人数较少。
从同学们的每次阅读时间来看,有部分同学,十分喜爱看书,平均每天都看一小时以上的书,但有些同学,对书是并不感兴趣。
从同学们的看书感受来看,同学们都认为看书能取得快乐,能从中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就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看,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写作业、玩耍,在这里,我建议老师可以给我们布置适量的作业,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让我们在书中找到快乐,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
书是人类的朋友,我号召大家: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读书看书,这样,就能多学到一些知识!
小学生阅读调查报告2一、活动的原因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发现,现在课外书对我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了。我们到底还要不要读课外书?我们的`读书情况如何?在妈妈的带领下,我在小区中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内容及数据分析
我根据小学生课外书阅读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你是否喜欢阅读?(2)你在读课外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3)平时读的课外书中种类最多的是什么类的书?(4)课外书的来源?
1、小学生喜不喜欢课外书
从我调查的情况来看,有95%的同学选择了喜欢读课外书,只有5%的同学选择了不喜欢,选择不喜欢的同学都是语文成绩极差的。“为什么喜欢读课外书?读课外书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大部分同学的回答比较含糊,大部分是“多读课外书有利于学习,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等,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读课外书同样是学习。其实,健康有益的课外书也能像语文、数学书一样增长我们的知识。如果把学习比做吃饭,语文、数学等学校里学习的科目是主食,课外阅读应该是副食了,我们难道能只要“主食”,不要课外阅读这一“副食”吗?
2、同学们不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我发现同学们不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是:看电视比读课外书有劲;没有课外书可读;老师没有要求;家长不给钱买课外书。
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小学生放学后做完作业就是看电视,热播的电视剧如数家珍,但是有益的课外书却甚少。有37%的同学认为“看电视比看书来得有劲”;有45%的同学说自己家中没有适合自己的课外书,家里基本没有书,有书的同学也反应家中大多是幼儿读物及小学生作文、奥数之类的教辅用书。从中可以看出中高年级往往看重的是学生在校的成绩,一般不重视课外阅读。
3、课外书来源渠道
从我的调查情况来看,从学校图书室借书的占40%,同学相互借的占30%,家长买的占21%,学校中订的报刊杂志占9%。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课外书阅读不够重视,没有主动给孩子买书的习惯,更不可能在孩子的阅读上进行有益的指导。大部分同学的课外书主要来自于学校的图书馆与同学处借的。但是,学校图书馆书籍也有限。同学互相借书,往往属于口袋书,没有多大好处。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4、同学们对课外书的涉猎
调查结果表明,同学们所读课外书籍涉及面较广,有小说、散文、诗歌、科普、科普读物、报刊等。但结构不合理,小说类占65%,诗歌占5%,科普读物占10%,报刊杂志占20%。从阅读情况来看,小说类偏多,占总量的65%。同学们的读书随意性强,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碰上什么就读什么。我认为小学生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论
我们由于种种原因,阅读习惯到六年级还没有养成,甚至出现不喜欢阅读的现象。现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只靠教科书是不行的,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使我们与时代同步,让我们爱书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小学生阅读调查报告3一、调查目的
现代媒体虽然已经非常发达,但文献仍然是知识的主要载体,阅读也仍然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方式。
对学生来说,阅读的重要性更为明显。阅读是学生学习功课、接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而阅读教学分课内、课外两方面。课内阅读为我们大家所熟知,那么课外阅读呢?原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凡是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书也不读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浅,而且必然把全部负担转嫁到家庭作业上去,而由于家庭负担过重,他们就势必失去了课外阅读时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搞好课外阅读是开发学生智力、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现阶段,创书香校园,创书香班级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呢?学生是否热爱阅读?学生的阅读量是否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提高?为了找出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二、调查对象、方法及内容。
(一)调查对象:
小学三年级171名学生。
(二)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谈话法。利用晨会,发放问卷调查,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填写。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100%。利用课间,与学生进行谈话,了解情况。
(三)调查内容:
根据低段孩子的年龄特点,自编相应的题目进行问卷调查。如:你喜欢读课外书吗?你喜欢读什么样的课外书?你经常读课外书吗?你每天读多少时间的课外书?你父母赞同你买课外书吗?双休日你去图书馆看书吗?你不能去图书馆看书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三、调查结果及结果分析。
(一)调查结果。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我校自创书香班级以来,同学们已基本养成了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但也不得不看到,学生还并没有真正与课外书交上朋友。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不浓,许多小学生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进行课外阅读的。经调查发现他们情愿在课余时间做游戏,看动画片。部分家长并不同意给孩子买课外书。更没时间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还有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80%的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籍。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一部分学生只喜欢看漫画类的书籍。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四、调查反思。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自创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以来,虽然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已有所好转,但离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点燃兴趣火花,激发阅读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具体做法如下:
1、故事激趣法。
小学生非常爱看电视,听故事。可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可以让学生上台讲故事。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学生会开始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2、活动体验法。
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如《写家乡的一处景物》,课前让学生大量阅读写景散文,摘录好词好句,来帮助学生减轻作文的压力,以课外促课内,相得益彰,体验收获的喜悦。.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3、吸引注意法。
根据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生活空间内尽可能地提供有较大选择余地的阅读材料。并把这些阅读材料放到学生容易看到的地方,便于学生随时阅读。例如让每个同学上学时都要带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课间还要把书放在课桌上。当学生看到这些书的时候,注意力会很自然地被吸引过来,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阅读状态。
(二)指导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只有导之以法,学生阅读起来才能如鱼得水,顺风行船。根据小学低段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可以做到如下几点:
1、读一读。
孩子的好奇心十分强,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借阅最感兴趣的、最想知道答案的图书让学生读一读。这样,学生在无半点重负的潜意识
中,不知不觉得爱上了课外书籍。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时,细心的老师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读一读课外书。
2、划一划
。 在爱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简单的符号划出自认为优美的词句,欣赏、诵读、学生乐而为之,效果不错。
3、查一查。
怎么知道学生所划词句是否美呢?可以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法来检查,教师加以评判后,让全班同学互相交换书本,读别人已划出的妙词佳句。这样做,学生鉴别优美词句的能力就会很快提高。
4、摘一摘。
字词句的积累非常重要。我们可要求学生每天摘抄一两个最感兴趣的词句,做到边抄边读。这样即使学生逐步养成边读边记的好习惯,又能渗透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5、评一评。
对于小孩子来说,表扬,奖励是最好的办法。 我们可在学习园地中开辟好词佳句栏,每周贴换一次学生从课外读物中搜集到的精美词句,并对他们的积累给予评价。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语言成果的舞台,其阅读兴趣、阅读水平都会逐步提高。
6、讲一讲。
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口头表达能力的.增强,可专门进行讲故事比赛、演讲会等。比赛时,可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先讲已读过的故事,再根据所提供的图画让他们编故事,还可以戴着头饰分角色自编自演故事等。这种形式,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拓展阅读量,积累知识。
1.推荐书籍,引导课外阅读。
课内外结合,向学生推荐书籍。如学习了课文《陶罐和铁罐》,老师可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根据《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改编的,里面还有很多精彩、有趣的故事;学习了《丑小鸭》,我们便可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选》这样课内外结合,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对读书乐在其中。
2.建立图书角,借阅书籍。
要求每一个学生至少贡献出2本自己喜爱的图书,并给每本图书编号,打印好目录,放在图书架上。制定借阅制度,自己制作图书借阅证,每周评选出借阅图书最多的小读者。当然图书的内容都要教师好好把关,既要健康又要文学性强。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他们到学校图书馆借书来读。
3.美文交流,提高认识。
每天的10分钟晨会时间,老师可选择精彩内容读给孩子们听,然后进行交流。可以评论朗读者的朗读水平,可以说自己的感想,可以交流文章的写法,还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在受到美的情感的陶冶的同时,提升每个孩子的思想认识。
总之,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心理品质的成长。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书香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爱读书的好少年。
小学生阅读调查报告4一、调查时间:20____年9月5日12月10日
二、调查方法:问卷、学生谈话、家长谈话。
三、调查对象:小学______个学生
四、调查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现阶段,创书香校园,创书香班级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呢?学生是否热爱阅读?学生的阅读量是否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提高?为了找出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五、调查情况分析。
1、调查中有82%的小学生认为自己对阅读感兴趣,但问及你课余最喜欢做什么时,只有34%的学生选择了看书,66%的学生依次选择了看电视、上网、参加文体活动等。
这说明小学生虽然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但游戏、网络、电视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在各种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书与电视、电影、电脑和游戏机相比较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使得学生在空闲时间容易沉迷于电视影碟、电子游戏。
2、学生喜爱的书籍依次是幽默故事、惊险侦探故事、小说及童话、自然科学故事、历史故事,女生更喜欢反映少年儿童生活的小说,男生更喜欢探险故事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
3、学生所阅读的书籍来自那里?据统计63%是家里的,25%是班级图书角借的,12%是从同学处借阅及学校图书馆的。
这说明家庭的藏书和班级图书角是学生课外书籍的主要来源,而学校图书馆这一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发和利用,使其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藏书量在400册以上的家庭占5%,但这部分家庭的孩子认为自己喜爱阅读的占100%,90%的孩子阅读书籍超过了50本。
认为喜爱写作的占60%,认为自己作文良好、优秀的占100%, 而藏书量在100本以下的家庭,孩子的阅读量没有一人达到30本。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地买一些教材辅导类的读物,认为孩子阅读其他读物便是浪费时间,分散学习精力。孰不知,读一本好的文艺作品,对孩子的帮助远远大于读一本《小学生作文大全》,因为这些文艺作品是孩子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源泉,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所以,家长切不可将自己的偏爱强加于孩子,束缚孩子的课外阅读。
6、在请你写出你读过的书的题目一栏中,我发现许多学生阅读了以下书籍:《十万个为什么》《西游记》《格林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徒生童话》《365夜童话》《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儿童文学》《小学生作文》《蓝猫淘气3000问》《三国演义》《一千零一夜》《中华伟人故事》《神探福尔摩斯》,《哈里波特》调查同时表明,在推荐读物方面,学校及老师起很大作用,也就是说,老师肩负着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的重要使命。
这些书目也说明,经典的儿童文学仍为现代儿童所喜爱。而学生对《哈里波特》的热衷,也说明了国外媒体对新作的宣传成功。其实,我国近年也出版了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草房子》《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等,欣喜的是有些老师已经把它们介绍给学生读了。
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发现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家长喜爱阅读,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老师重视,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自己从阅读中获得了乐趣。
8、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却不容易。
调查发现学生都喜欢课外书,但主动阅读的却很少。每周两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已经算较多的,并且这些课外读物大多是老师要求做读书笔记时才去阅读,且读得囫囵吞枣。
六、针对当前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思考。
1、转变教学观念,要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
要树立一种大语文教学观,把视野放宽到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的广阔领域里。著名教育家张志公说:从我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来看,将课内与课外三七开。并且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积即吸收、积累,发即倾吐、表达。因此,我们应转变观念,冲破阻力,改革教学方法,从应试教育观中挣脱出来,走向素质教育。
2.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一方面,从情感上激发。在教师自身素质较高的情况下,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更能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使学生又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内驱力。而课外阅读就是老师魅力产生的根源,这便会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要求读课外书。另一方面,知识本身的吸引力的存在。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精彩片段、讲述作者创作故事、通过设疑惑造悬念、简介主要内容、借用名人(媒体)评价来吸引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对于一些知识面广的学生应多予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既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信心,也为同学树立榜样,增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3.注意方法指导。
课堂上教师应少讲多读,给学生留更多的读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努力使他们做到口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以达到多读多积累的目的。应树立一种以读为本的思想。注意保证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因此,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处理好精读与粗读的关系。注意读书既要有深度,又应有广度。既要以读带写,又以写促读。
4.给足读书时间,以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教师布置作业要精,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要求,不搞一刀切。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转变家长的观念。可通过家长会、家访的形式。让家长了解语言学习的社会性,认识到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广阔的知识背景的建立和丰富的课外阅读的积累,并且人的内部存储量的大小决定了人的思维是否敏捷。
5.推荐课外读物,营造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的环境和氛围。
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经常性地为学生介绍有益书报。首先,为了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注意配合教学进度大力介绍有益读物。其次,随着现代社会各方面信息渠道的杂、广、乱的形势,现代社会文化市场对学生存在着较大的负面影响,教师应有责任相机诱导,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吸收多方面知识,防止课外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偏食现象。教师可通过设读书角,教师带头捐书、买书,学生踊跃献书,并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等形式来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6.开展读书活动。
继续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调查发现,许多学生是因为老师要求做摘记才去读书的。要让学生树立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观念,要求他们随读随记。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好系列读书活动,把讲、读、写、做几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开展学科知识竞赛、读书演讲、读书征文比赛、讲故事比赛及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能得以发展。当然不同年龄年级学生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可视具体情况来采用具体方法。
总之,没有课外读物就没有素质教育,希望所有的老师、家长共同合作,营造良好的氛围,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遨游,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小学生阅读调查报告5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勤于阅读、书香四溢的民族是兴盛的、充满创造力的;而一个漠视阅读、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停滞的、前途可悲的。语文阅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却是无限的。课外阅读为人的素养尤其是文化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小学生六年时间只读十二本教材,阅读量至少、阅读面之窄令人着实不安。单靠一本语文教材是学不好语文的,单靠课堂四十五分钟也是学不好语文的,没有课外丰富的阅读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必将落空。
教学应立足于课内,引向课外。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密切结合,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阅读量,运用在课内阅读学到的方法,养成自觉、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扩展,作为学生自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学校教育的拓宽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于2011年6月年在西安市莲湖区机场小学三年级作了一项关于课外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又召集了部分学生进行座谈,旨在通过这一扇窗口了解本地区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更有效地展开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这次调查我从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兴趣、时量、内容、习惯、方式方法入手,共发出98份份调查问卷,其中三年级五班学生48份,三年级一班10份,三年级二班学生10份,三年级三班学生10份,三年四班学生10份,三年级六班10份。收回98份,全部为有效问卷。
一、目前环境下小学生课外阅读乐观的方面: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尽管目前小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很大,但是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还有着比较正确的看法,主观认识的端正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供了可行性。具体结果如下:
1、阅读目的较正确
在所调查的小学生中,75.5 %的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成长有很大帮助;23.5%的学生选择一般;没有一名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成长没有帮助或有负面影响。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74.5 %中生认为读课外书籍主要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1.0%的学生认为读课外书籍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看一些书籍;还有9.2%的学生认为看课外书籍纯粹是为了消遣,15.3%的学生完全出于兴趣。
2、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浓厚
28.6%的学生对课外阅读很感兴趣,60.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强烈,有11.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弱,对读课外书一点也没兴趣的学生没有。
45.9%的学生利用午休、放学后等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
25.5%的学生充分利用周六和周日休息时间读书。21.4的学生是在放长假期间进行课外阅读,7.15%的学生随时都在读书。
3、阅读内容较为广泛
从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种类繁多,有中外名着类、小说类、科幻小说、自然科学类、童话寓言、卡通漫画以及学习辅导资料等。多数学生兼爱几种,这反映了小学生的多方面了解社会的要求,学生们通过阅读这些读物,关注自然科学,了解科技发展等,对于他们的智慧、情操、审美趣味等的培养无疑是极大的帮助的。
4、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态度正确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很支持的占77.6%;有时赞成有时反对的的占18.4%;家长不闻不问的占3.1%;反对的仅占到1.0%。家长虽然态度正确,但对课外阅读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怎样保证课外阅读的高质量、高效率等方面,还缺少实践。
二、目前环境下的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阅读量减少
阅读量的减少主要表现为阅读时间量偏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减负”措施后学生休闲时间增加,但用于阅读课外书刊的时间偏少,这是阅读时间的相对减少。学生除上学、做作业、做家务、休息时间外,平时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在1-3小时(周六、周日倍增),但经常阅读书刊的学生1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为16.3%;半小时到一小时的的学生有70.4%;13.3%的学生达不到半小时阅读,有4.1%的学生几乎不阅读课外书。
2、阅读兴趣感性化――阅读情趣及品味下降
阅读兴趣与品味是关于阅读目的、兴趣指向以及读物内容、属性与类型方面的评价指标,以高低为尺度。阅读目的'、兴趣指向不一,对读物内容、性质、类型的选择就不一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三年级小学生喜欢阅读书刊的类型依次为:卡通、漫画;童话、寓言故事;世界名着;自然科学;学习辅导资料;科幻小说。阅读方式多为:边读边做笔记、卡片或摘抄的仅占16.9%;匆忙的、走马观花式的占11.0%;对喜欢的书或内容反复读的占62.3%;其他方式占12.5%。还有的学生认为看了影视剧就算读了书。阅读类型以卡通化、“快餐文化”、大众通俗文化为主,阅读目的主要是为了娱乐生活和休闲。阅读情趣感性化、浅层化,冷落科技书籍现象十分明显。读书过程中,缺少有效监控,粗读、泛读多,精读少。片面强调重感官享受的“快乐阅读”,导致学生很少沉下心来去想、去感悟,阅读质量不高。细读畅销书的多,精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少。像《老夫子》、《米老鼠》这类漫画畅销书,总能在学生中掀起一阵阵阅读商潮。相反,中国古代四大名着、国外经典作品等等,如果不“强制”,学生对此的阅读就很粗浅。因为学生觉得通过影视比泛泛“看”书有意思,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名着就显得没意思,很枯燥难懂。
4、阅读的随意性、无序性
据调查显示,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于随意、无序、低效的状态。根据同学推荐和媒体广告宣传选择读物的占51%;根据老师推荐和课本要求选择的占30.6%;根据家长要求选择的占18.4%。主要体现在:
追踪读流行。有些学生跟着书店的广告走,同学中流行什么读什么,读了什么就谈什么。读书缺乏个性、缺乏主见。
热衷读休闲。小学生偏向于读那些情节简单轻松、人物滑腻有趣之类的休闲书。读休闲的书比较轻松,这是事实,但热衷于读这类书,只能永远停留在肤浅、平庸的层面上,不
可能有大的收获,也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和达到新的境界。
不喜欢与人交流。小学生在一起不大喜欢谈论名着,与家长交流体会课外阅读心得的有35.9%;不交流或偶尔交流占到64.1%;。由此看来,能够给学生提供阅读方法指导的教师发挥的作用不大,最适宜熏陶学生阅读能力的家庭未能提供相应的环境,于是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必然是逮到哪本是哪本,完全跟着感觉走。
纯粹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学习任务。有些同学读书,目的很单一,就是为了在作文时或讨论发言时,引几句名言,背几联古诗,露一露,以显示自己的博学。这种人读书往往不大注意书的整体脉络、内在底蕴和精神实质,他们只能获得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可能探得书的精髓,也难以陶冶性情,培养气质。
为了作文,只读习作。有些同学读课外书,主要就是读《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全国获奖作文集》一类的书,以为读这种书帮助最大,可以直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阅读与写作、计算是人类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认知文字符号世界、发展智慧和提高素质的三大基石。自有文字的历史以来,阅读为人类文化与文明成果的积累、传递与可持续发展,为人类道德、智慧等精神价值的继承、拓展、提升、弘扬建立了丰功伟绩,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有读那些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才能摆脱“学生腔”,不断走向理性,走向成熟。然而,在信息如潮的现代社会,特别是在数字化、网络化成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的时代,阅读这种与文字文化同龄的原始认知方式是否因其费时耗力的特点而落伍于信息社会匆匆的时代的步伐便需要“离休”静养或退出历史舞台呢?
答案是否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虽然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一种文化现象,但阅读毕竟是一种与文字文化相始终的人类保持与发展自身所创造的文化与文明的基本方式。阅读之于文化,犹如行走之于生活。虽然现代人有舒适快捷的代步方式,但步行绝不可少,否则生命便失去许多意义与自由。阅读缺乏或阅读减少,热衷于时尚杂志、卡通漫画故事,因而疏远文学名着;热衷流行音乐、港台影视而冷漠书刊。长此以往,基础文化素质赖以发展的阅读渠道萎缩,必然造成提供“营养”的文化知识的不足,进而导致民族基础文化素质的下降。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民族的希望。小学生的阅读退化,不仅是阅读时间、阅读内容的减少,也不仅是课外对文学名着的冷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学习与认知核心和精髓的阅读需要、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阅读审美的失却!而这才是课外阅读问题的危机的实质所在,是民族基础文化素质退化的根源,也是青少年阅读退化现象的最大隐忧。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施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课外阅读氛围
在对待学生课外阅读问题上,采取禁止的态度是错误的,而顺其自然,或靠环境的自然熏陶,想读就读,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显然是不够的,甚至是很危险的。学校是对青少年实施教育的固定专门场所,学生应在语文教师的密切关注下进行课外阅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于血缘和伦理道德关系,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是有权威性的,因此,家长在对待子女的课外阅读问题上,要与学校保持和谐一致。
(1)召开家长会,邀请班级中在孩子教育上,尤其是善于引导孩子阅读书籍的家长讲一讲自己的教育方法,从而改变家长“唯分数第一的思想”。通过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孩子的深远影响,从而支持孩子课外阅读,为孩子创造阅读条件,布置家庭阅读空间,购买课外书籍,营造阅读氛围。
(2)设立图书角、办有关读书的板报、手抄报等方式营造班级读书氛围。班委会拟定相应的图书借阅制度和图书管理办法,由小小图书管理员负责管理,每天开展图书借阅活动。把每天中午到校后的时间作为读书时间,由每天的值日班长负责监督。
相信,学校、家庭二者应密切合作,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积极地去关心、引导和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才会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它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3)沟通交流,树立学习榜样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方面,从情感上激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
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课外阅读调查报告范文精选4篇
关于学生课外阅读调研报告范文5篇
关于课外阅读的调研报告范文5篇
小学生阅读个人工作总结报告范文3篇
中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3篇
小学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范文
小学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方案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1-0041-02
少儿科普图书出版的主体主要是创作者和编辑,并由出版社把二者连接在一起。少儿科普图书的出版主体对少儿科普图书出版的繁荣具有重要的作用。
1创作者
创作者是少儿科普图书作品出版之源,优秀的创作者打造、锤炼出优秀的精品内容,创作者在整个出版链中意义重大,“源之不存,流安在”。国内许多畅销和经典的少儿科普图书,基本上是由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优秀作者创作的。比如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气球上的五星期》,高士其的《我们的土壤妈妈》、《我的原子也在爆炸》、《电子》、《细菌世界探险记》等。公盾早在1979年就提出了要“为少年儿童写出更多优秀的科普读物”,并且从原创作者、科技工作者、翻译家等方面探讨了已经取得一些成绩的少儿科普创作和翻译;[1]但是我国却面临着少儿科普图书的创作者奇缺的局面,并且大有青黄不接的严峻态势。我国专业的少儿科普作家少,优秀的更少,而且老少比例严重失调。“1990-2001年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是科普创作的主力军,但其会员在50岁以上的占到了60%;北京市科协2000年对北京地区的七百五十多名科普作家的调查显示,近80%的人在50岁以上;科学普及出版社对78位多产科普作家的统计中,60岁以下的只有9人,占总数的11.5%。”[2]从长远来看,年轻科普作者少将会影响科普创作的活力。
少儿科普图书出版之源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缺少文字作者和绘画作者两个方面。首先几十年来,在老一辈科学家和教育家在我国的少儿科普出版事业中的努力收获了一些回报,但是科学家们的本职工作不是科普创作,不能强求科学家或者相关的专业人士一定要为少儿科普创作做出贡献。少儿科普图书写作起来不容易,见效需要很长的时间,获得的报酬与付出还不一定成正比,因此,许多作家都不愿创作少儿科普图书。再看看绘画作者,插图和绘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科普读物水平的提高,可是在我国出版界,认真对待少儿科普图书绘画的创作者真是少之又少。由此观之,少儿科普图书的创作实在不容乐观。少儿科普创作队伍是少儿科普图书出版的关键,没有好的作者很难产生好的作品。因此,积极地挖掘和培养少儿科普创作队伍应是少儿图书出版业必须认真面对和全力解决的问题。社会亟需专业作家、科技工作者、教师、翻译工作者积极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少儿科普图书的出版添砖加瓦。
作为图书质量把关人的编辑,是少儿科普图书出版中举足轻重的一环,对少儿科普图书的出版有着重要的影响。编辑要具有开阔的视野、包容的态度和审慎的思维,而作为一名少儿科普图书的编辑更不能缺少的是其创新的意识和观念,对科学技术的敏感性。这一点,许多研究者都有共识。如刘晓芳提到了“少儿科普读物编辑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有助于少儿科普读物的选题拓宽与深化,编辑应该有主动培养选题创新意识和能力,并且应该做到紧密关注科技发展,适应少儿读者习惯,把握趋势等”。[3]何龙认为“少儿科普读物编辑的创新关键的是编辑观念(意识)的更新”[4],并且认为“优秀的现代少儿科普读物,应该是融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于一体”。笔者认为这不仅是对科普读物的要求,也应该是对科普编辑人员的要求。优秀的少儿科普图书编辑应该是“融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于一体”的高素质质量把关人。少儿科普读物编辑的创新意识和人文意识有助于少儿科普读物的选题拓宽与深化,编辑应该主动发掘和培养选题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并且应该做到紧密关注科学技术领域和人文学科领域的发展,把握好少儿读者的习惯和科学发展趋势。
目前许多不正确的看法认为编辑少儿科普图书是“小儿科”,这就低估了编辑的价值,小觑了少儿科普图书的出版的意义。当然也有一些编辑脱离了正常的轨道,在偏离科学的轨道上渐行渐远,这是应该特别注意的。郭臻曾就自己编辑少儿科普读物的体会谈到“编辑不能纯粹的追求‘奇’与‘怪’,而是应该深入到科学中去,从知识的本身挖掘力量,力求让科学与文艺结合,做好图书质量把关人。”[5]真正负责任的编辑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负责,绝不会让伪科学从眼皮底下溜走,贻害少儿读者,优秀的少儿科普读物编辑应该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
3出版社
出版社主体是编辑和创作者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劳动成果――图书产品的最终缔造者和传播者。我国目前有30多家专业少儿出版社,500多家出版社大部分设有少儿编辑部,还有众多的少儿图书出版工作室,它们为繁荣少儿科普图书出版发光发热。但是出版社自身存在的机制问题制约着少儿科普图书出版的发展。许多出版社纷纷提出自己的解决之道。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就把出版少儿科普读物精品当作一个系统的工程来抓,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积极引进国外少儿科普读物、组织编创各类少儿科普读物。[6]其做法在我国目前的少儿科普图书出版领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事实上大多数出版社采取以引进为主的方式出版少儿科普图书,这也是我国目前引进版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要实现少儿科普图书的可持续繁荣发展,现存的出版社发展模式还远远不够完善,这是需要出版社长期不断努力探索的过程。
4结论
总之,少儿科普图书出版的主体主要是由创作者、编辑和出版社组成,他们既是组成少儿科普图书出版市场的重要部分,又是推动少儿科普图书市场繁荣发展的关键要素。只有认清和了解目前我国少儿科普图书出版的主体,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才能够对症下药,解决少儿科普图书出版的实际问题,推动我国少儿科普图书出版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公盾.为少年儿童写出更多优秀的科普读物[J].人民教育,1979(3).
[2]杨虎,王伟.1990-2001年我国科普图书出版状况调研报告[J].出版业调查报告――第四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2004.
[3]刘晓芳.少儿科普读物编辑的创新思维[J].新疆新闻出版,2004(2).
政府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号召使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常态化。大学图书馆历来十分重视阅读推广工作,攀枝花学院图书馆近年来不断创新和大力扩展阅读推广活动,同时致力于加强阅读环境建设,打造多功能的精品文化阅读空间,阅读推广呈现一派出朝气蓬勃的生动景象。
1 制度创新助力阅读推广
制度是保障。建立健全阅读推广制度体系是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和师生参与度的有力保障。[1]我校图书馆将制度建设作为阅读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首要抓手。图书馆强有力地推进执行学生借阅图书和到馆情况月通报制度,形成学校领导、图书馆、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全校学生全面积极参与的工作局面,建立起卓有成效的全民阅读推广长效工作机制。一是及时在校园网上予以公告通报各二级学院学生每月借阅图书情况和到馆情况;二是及时与各二级学院沟通联系,分析学生阅读情况和到馆情况,督促学院配合图书馆、采取有力措施,教育引导学生到图书馆看书学习;三是将月统计分析表呈报校领导、教务处、学生处,并在每月教学例会和学生工作例会上进行通报;四是将二级学院学生借阅纸质图书情况纳入教学单位年度考核,督促各二级学院及全校教师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将信息资源利用与教学相结合,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
2 活动方式创新助力阅读推广
目前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主要包括读书月活动、新媒体宣传、常态化的读者信息素质教育和其它活动。[2]我校图书馆在开展系列阅读推广活动过程中,不仅注重活动内容的多样性、丰富性,而且十分注重活动效果和参与度。
2.1精心打造读书月系列活动,培养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学习习惯。
每年在“4.23世界读书日”之际,为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都会联合学校宣传部和校团委举办“攀枝花学院读书月”活动。活动项目主要包括:专题讲座、书展书评、知识竞赛、系列培训和图书漂流等。活动跨度时间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动过程中,我们还邀请学校领导参与指导,同时将活动的组织和参与情况纳入各学院考核,从组织上保障活动的效果,活动受到学校领导和各学院的大力支持,全校师生每年都有2万余人次参与到各种宣传推广活动中,图书馆阅读推广和宣传的影响力和辐射面不断扩大。
2.2创新阅读推广和文化宣传服务手段和途径,增强宣传服务的影响力和效果。
一是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服务,建立和利用微信、QQ群、QQ空间、网络论坛等新媒体信息平台,每年主动推送资源信息、开放式学术资源、图书馆动态和优秀书目等信息千余条,畅通图书馆与读者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渠道;二是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新生季、毕业季等时间点,坚持举办系列毕业生电子资源培训讲座和新生信息素质培训讲座。讲座过程中当场发放宣传资料。讲座实现学生全覆盖,每年讲座受众超过5千人;三是紧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规律,适时制定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主题书单,包括毕业季、新生季、开学季、寒暑假、心灵呵护专题、学生学习生活专题等主题书单。
3 环境创新助力阅读推广
阅读无疑需要安静优雅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受到师生欢迎,有利于吸引读者,提升阅读效果。因此,不断加强和优化人文环境建设,打造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魅力的、生态花园式的优美环境成为我校图书馆坚持不懈的追求。
一是开辟建设独树一帜的图书馆阳光室外阅读区。新的阳光室外阅读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朗读和讨论学习的功能区,区域花木萦绕、空气清新、视野开阔,是室外学习的理想之地,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二是精选制作集艺术与内涵于一体的绘画及摄影作品装点图书馆各楼层的走廊空间,唤起读者美的感受;三是养殖水养绿色小植物放置各个书库和阅览室,营造安静幽雅的学习环境;四是制作了“攀大印象”墙,与同学们分享学习和生活的快乐,留下美好的大学校园生活记忆,彰显图书馆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五是适时更新制作楼层的指示牌和介绍牌等,规范和美化各种读者服务引导性标示。系列的文化精品项目建设让图书馆焕发出了无限的人文气质与魅力,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张名片。在2016年学校“大学生需求调查报告”中,学生对图书馆现有状况的满意度最高,图书馆深受学生欢迎和好评。
4 信息化平台创新助力阅读推广
信息化和网络化平台是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新阵地。我校图书馆十分重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作为阅读推广的重要保障手段。
一是建成图书馆监控系统、语音播报系统和信息系统,将信息化、现代化服务与管理推上一个新高度;二是更换图书软件管理系统,新建金盘软件图书管理系统,大大提升图书查询和借还效率;三是建成多功能自习室,为学生提供免费网络学习场所;四是加强图书馆网站建设。改版图书馆主页,网站设计更加简约美观、人性化,各种信息及时滚动更新,畅通图书馆与读者网络交流,体现服务用户的宗旨。
制度、活动方式、环境和信息化平台的多维创新极大地提升了服务条件和服务环境,助力我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全年学生到馆人次超过100万人次,生均年到馆人次处于全国高校图书馆优良状态,2015/2016学年度学生外借图书量17.28万册,生均达11.5册/生.学年,处于全国高校图书馆良好状态,电子资源访问量达到1104.76万人次,比上一学年度增长四倍。虽然我校图书馆建筑面积仅有1.68万平方米,但却充分发挥出了“小w积、大能量”的作用,真正成为了学生最喜爱的地方。
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文秘人才必须具备有激情、会思辩、善创新、能说、能写、能协调的基本素质。一年来,我们一贯之地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始终坚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一是大力营造自觉学习氛围。为不断增强学习的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自觉性,主动性,围绕政务中心工作,强化对第一资料的获取、鉴别、整理、运用能力,将相关资料分门类建立了数据库、言论库、焦点库、资料库,明确专人规范管理,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加大了领导订阅的报纸、刊物的回收、展阅力度,在政务室形成了一个小型图书馆,为大家自觉学习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定期交流个人学习心得体会,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二是继续开办“政务大讲堂”。政务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机动时间少,通过继续开办“政务大学堂”,互为讲师,互为学生,系统学习了中央省市重要会议精神和各种专业知识,不断丰富头脑,为高效率工作打下知识铺垫。三是开展活动提高业务能力。今年3至6月,组织开展了“百日调查、百篇报告”活动,集中探讨调查研究和调查报告写作的方式方法,亲身体验火热的发展现实,整体调研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参与了“延安精神”照我行和“境界80”活动,提升了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境界,4名同志的“境界80”总结演讲博得广泛赞扬。四是强化模拟训练。要求每人在参加全县重要会议时,认真记录领导讲话,既提高了速记能力,也增强了对新鲜观点、精辟语句和领导语感的捕捉感悟能力。定期开展文体写作模拟训练,收到良好效果。
二、倡导创新,永葆工作生机活力
活力来自创新,创新体现智慧。我们始终坚持不断创新的工作思路和要求,注重把创新的精神融入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各个细节,时时体现创新、处处体现创新。今年以来,比较突出的创新工作有:一是调查研究的创新。组织开展了“百日调查,百篇报告”活动,政务室全体、秘书科和机要科的相关同志参加了这次活动。这次活动的指导思想是“调查研究、掌握理论、全面总结、综合利用”,分为五个课题组;从3月份以来,共深入各乡镇、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展调查180多次,撰写调查报告95篇。这次调查活动的动作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好都是前所未有的。大家普遍反映,通过调查,了解了情况,结识了朋友,受到了教育,经受了锻练,提高了纵深分析的能力和政务服务的水平,取得了调研成果和提高能力的双丰收。二是上报信息思路的创新。改变以往单纯追求名次的做法,突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坚持把反映重点、展示亮点、宣传夏津作为上报信息的出发点,集中上报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大事、要事,同时,对重点题目选取不同角度,采取连续上报的方式,力求“振动效应”,比如围绕棉花产业,上报了《棉花市场载体作用强大》、《发挥聚集效应做活棉花产业》、《实施“彩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虹工程”力促棉花产业三次飞跃》等一系列信息,被市委刊发后引起了较大反响。三是在办刊上创新。在《*通讯》的编发上,坚持“宣传政策、传递信息、推广经验、指导工作”的基本宗旨,特别是着眼基层、着眼现状,加大了挖掘基层各项工作涌现出来的典型和亮点的力度,增加了反映基层工作动态的篇幅,调动了基层上报信息的积极性。同时,在重要文稿起草的模式和程序、对外交流、业务拓展等方面也推出了一些新举措,取得了实际效果。
三、服务中心,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立足于出大主意、当大参谋,我们围绕培植壮大骨干企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招商引资、促进农民增收、乡镇机构改革、乡镇财源建设、平安建设等重点工作和各级领导、广大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搞好政务服务,认真起草领导同志讲话,起草各种文件,深入调查研究,切实组织好会议服务。工作中,大家加班加点,任劳任怨,恪尽职守,默默奉献,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形象,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同时,牵头组织了办公室的大型活动12次,组织大型调研10余次,其中:关于彩虹工业园的调查形成成果后,分别被市委办公室《情况反映》和《工作情况交流》刊发,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平安创建和乡镇财源建设活动中,我们科学搭配人员力量,高质量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四、严格规范,实现工作快速高效
政务工作事务繁杂,头绪众多。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科学的方法,工作杂乱无章,只能事倍功半。这种情况下,我们强调无论是整体还是个人都特别注意科学规范的工作方法。一是我们进一步充实完善政务系统《工作纲要》,更加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工作方向,进一步强调并坚持了办公制度、学习制度、物品管理制度、文件管理制度、卫生制度、政务工作室十不准、政务大学堂学习计划、督察专报制度、专项查办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强化制约措施,确保高效运行,每名成员有职有责、有章可循,增强了工作的预见性和可操作性,规范了行为,提升了标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二是个人统筹安排。每项工作、每个人都做好工作计划和工作预案,分清轻重缓急,给予整体关照,不搞疲于应付,分期分批办理,做到无论工作多忙,都不忘事、不漏项。三是讲求效率。倡导“日事日毕”,对于手头上的工作不推不拖,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尽早完成,当日能完成的工作加班加点也要突击完成,提高了工作的主动性。
五、聚集合力,圆满完成重大任务
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文秘人才必须具备有激情、会思辩、善创新、能说、能写、能协调的基本素质。一年来,我们一贯之地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始终坚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一是大力营造自觉学习氛围。为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围绕政务中心工作,强化对第一资料的获取、鉴别、整理、运用能力,将相关资料分门类建立了数据库、言论库、焦点库、资料库,明确专人规范管理,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加大了领导订阅的报纸、刊物的回收、展阅力度,在政务室形成了一个小型图书馆,为大家自觉学习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定期交流个人学习心得体会,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二是继续开办“政务大讲堂”。政务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机动时间少,通过继续开办“政务大学堂”,互为讲师,互为学生,系统学习了中央省市重要会议精神和各种专业知识,不断丰富头脑,为高效率工作打下知识铺垫。三是开展活动提高业务能力。今年3至6月,组织开展了“百日调查、百篇报告”活动,集中探讨调查研究和调查报告写作的方式方法,亲身体验火热的发展现实,整体调研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参与了“延安精神”照我行和“境界80”活动,提升了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境界,4名同志的“境界80”总结演讲博得广泛赞扬。四是强化模拟训练。要求每人在参加全县重要会议时,认真记录领导讲话,既提高了速记能力,也增强了对新鲜观点、精辟语句和领导语感的捕捉感悟能力。定期开展文体写作模拟训练,收到良好效果。
二、倡导创新,永葆工作生机活力
活力来自创新,创新体现智慧。我们始终坚持不断创新的工作思路和要求,注重把创新的精神融入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各个细节,时时体现创新、处处体现创新。今年以来,比较突出的创新工作有:一是调查研究的创新。组织开展了“百日调查,百篇报告”活动,政务室全体、秘书科和机要科的相关同志参加了这次活动。这次活动的指导思想是“调查研究、掌握理论、全面总结、综合利用”,分为五个课题组;从3月份以来,共深入各乡镇、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展调查180多次,撰写调查报告95篇。这次调查活动的动作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好都是前所未有的。大家普遍反映,通过调查,了解了情况,结识了朋友,受到了教育,经受了锻练,提高了纵深分析的能力和政务服务的水平,取得了调研成果和提高能力的双丰收。二是上报信息思路的创新。改变以往单纯追求名次的做法,突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坚持把反映重点、展示亮点、宣传夏津作为上报信息的出发点,集中上报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大事、要事,同时,对重点题目选取不同角度,采取连续上报的方式,力求“振动效应”,比如围绕棉花产业,上报了《棉花市场载体作用强大》、《发挥聚集效应做活棉花产业》、《县实施“彩虹工程”力促棉花产业三次飞跃》等一系列信息,被市委刊发后引起了较大反响。三是在办刊上创新。在《通讯》的编发上,坚持“宣传政策、传递信息、推广经验、指导工作”的基本宗旨,特别是着眼基层、着眼现状,加大了挖掘基层各项工作涌现出来的典型和亮点的力度,增加了反映基层工作动态的篇幅,调动了基层上报信息的积极性。同时,在重要文稿起草的模式和程序、对外交流、业务拓展等方面也推出了一些新举措,取得了实际效果。
三、服务中心,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立足于出大主意、当大参谋,我们围绕培植壮大骨干企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招商引资、促进农民增收、乡镇机构改革、乡镇财源建设、平安建设等重点工作和各级领导、广大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搞好政务服务,认真起草领导同志讲话,起草各种文件,深入调查研究,切实组织好会议服务。工作中,大家加班加点,任劳任怨,恪尽职守,默默奉献,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形象,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同时,牵头组织了办公室的大型活动12次,组织大型调研10余次,其中:关于彩虹工业园的调查形成成果后,分别被市委办公室《情况反映》和《工作情况交流》刊发,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平安创建和乡镇财源建设活动中,我们科学搭配人员力量,高质量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四、严格规范,实现工作快速高效
政务工作事务繁杂,头绪众多。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科学的方法,工作杂乱无章,只能事倍功半。这种情况下,我们强调无论是整体还是个人都特别注意科学规范的工作方法。一是我们进一步充实完善政务系统《工作纲要》,更加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工作方向,进一步强调并坚持了办公制度、学习制度、物品管理制度、文件管理制度、卫生制度、政务工作室十不准、政务大学堂学习计划、督察专报制度、专项查办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强化制约措施,确保高效运行,每名成员有职有责、有章可循,增强了工作的预见性和可操作性,规范了行为,提升了标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二是个人统筹安排。每项工作、每个人都做好工作计划和工作预案,分清轻重缓急,给予整体关照,不搞疲于应付,分期分批办理,做到无论工作多忙,都不忘事、不漏项。三是讲求效率。倡导“日事日毕”,对于手头上的工作不推不拖,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尽早完成,当日能完成的工作加班加点也要突击完成,提高了工作的主动性。
五、聚集合力,圆满完成重大任务
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数字阅读已经取代传统的阅读方式,成为现代人主要的阅读方式。 根据2010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国民每天阅读期刊、报纸、杂志的时间量逐年下降,同时利用手机阅读的时间正在增加,在各类阅读中,在线阅读的占16.7%,手机阅读的占14.8%,另外还有2%的人群利用电子词典等手持阅览器进行阅读。数字阅读不仅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阅读,已经取代传统的文本阅读,成为未来阅读的主潮流。
一、中学生手机阅读现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手机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在中学生群体中慢慢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余时间使用手机来获得信息,无论在教室、宿舍或者操场,都能见到很多学生在低头玩手机。利用智能手机可以十分方便的访问信息资源,由过去被动的接受知识过渡为主动的查询知识,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由于中学生涉世未深、自制力不足,中学生中的手机阅读危机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为浅阅读、娱乐性阅读、功利性阅读的趋势明显。在手机阅读中,由于可选择的余地很多,因此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经常是走访观花的浅阅读,尽管阅读了大量的信息,但真正消化理解的非常少,属于一种大海捞针、不求甚解式的阅读。同时,网络中充斥着大量娱乐、暴力、的信息,中学生缺乏自制力,经常阅读这些低级趣味的信息,有的学生还将这些话题在朋友圈和空间中进行转发,养成大学生浮躁的阅读习惯,对其今后成长有不利影响。
二、手机阅读时代中学图书馆的服务对策
(一)加强手机阅读资源建设
丰富的手机阅读资源是移动图书馆建设的保障,否则即便移动图书馆服务再到位,也无法给师生提供较好的阅读体验。因此中学图书馆要不断优化手机阅读资源,不仅要保证电子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还要不断丰富电子资源的内容。图书馆的中文、外文等都可以转化为合适的电子资源,供广大师生在手机终端进行阅读和下载。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将部分电子资源转化为视频等格式,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提高其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移动图书馆要加大对信息资源的挖掘,实际上学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的宝贵的资料,例如精品课程等,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中学图书馆将有重点的将这些资源进行加工和整理,使其成为针对性强、信息量大、参考价值高的适合手机阅读的实用信息,满足文理科学生的信息需要。
(二)加强宣传、培养手机图书馆用户
目前,拥有智能手机的中学生越来越多,但这并不等于中学生会成为移动图书馆的用户。事实上,很多学生对移动图书馆并不了解,很多学生没有利用图书馆提供的宝贵的信息资源,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为此,中学图书馆要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做好线上宣传,通过学校网站、图书馆的网站进行宣传,图书馆可以建立自己的微信和微博平台,学生拿起手机扫一扫,就能轻松的加入学校图书馆的官方微信平台,随时获得关于微信平台上的信息介绍,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使用移动图书馆,增强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图书馆要增加线下宣传力度,利用报栏、黑板报、学校广播以及学校刊物等平台,张贴或者广播关于移动图书馆的介绍。学校要经常举办移动图书馆方面的知识讲座,让学生养成利用手机阅读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减少阅读成本,突出公益性
中学生的消费能力较低,也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智能手机,中学生对手机阅读的使用往往选择流量较低的纯文字和免费资源,因此限制了一些多媒体、高质量的收费资源的使用。为此,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先进的压缩技术减少资源流量,在手机图书馆所提供的资源中,由于电子文献的文件比较小,读者仅浏览文本类文献的费用并不高;而教学视频等格式的文件,可以经过视频格式转换、压缩分辨率等处理,在不影响观看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减少流量;另一方面,通过加工整理,将最有用的内容呈现在服务平台上,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四)加强对中学生手机阅读的指导
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中学生思维敏捷,求知欲也很旺盛,阅读兴趣比较广泛,有的学生喜欢读一些名著,有的中学生喜欢读小说,有的中学生喜欢历史题材,有的喜欢看哲学类读物,有的中学生喜欢科幻故事。更多的学生开始喜欢上金庸、古龙等传统武侠作品,以及《鬼吹灯》、《诛仙》等网络玄幻小说。尽管中学生记忆力比较强,也比较成熟,有着自己独立的见解和想法,但他们的鉴别能力仍比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这也使得他们的阅读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暴力、迷信、之类的读物在中学生中屡见不鲜。而且由于中学生的学业压力较大,闲暇时间较少,不合适的阅读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会对他们的性格产生一定的影响,对这个阶段的中学生进行阅读指导非常重要。中学图书馆要通过有效的阅读心理疏导,为学生推荐《中学生优秀作文》、《满分作文》这类优秀的作文选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积极开展一些关于读后感征文、交流会等活动,帮助中学生调整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使阅读成为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数字化时代,手机将越来越成为中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利用手机阅读来获取信息也将逐渐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要手段,中学移动图书馆面临着发展的大好机遇。因此,中学图书馆应在认真分析学生手机阅读习惯的基础上,推动手机移动图书馆的稳步发展,切实发挥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1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勤于阅读、书香四溢的民族是兴盛的、充满创造力的;而一个漠视阅读、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停滞的、前途可悲的。语文阅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却是无限的。课外阅读为人的素养尤其是文化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小学生六年时间只读十二本教材,阅读量至少、阅读面之窄令人着实不安。单靠一本语文教材是学不好语文的,单靠课堂四十五分钟也是学不好语文的,没有课外丰富的阅读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必将落空。
教学应立足于课内,引向课外。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密切结合,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阅读量,运用在课内阅读学到的方法,养成自觉、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扩展,作为学生自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学校教育的拓宽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于2011年6月年在西安市莲湖区机场小学三年级作了一项关于课外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又召集了部分学生进行座谈,旨在通过这一扇窗口了解本地区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更有效地展开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这次调查我从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兴趣、时量、内容、习惯、方式方法入手,共发出98份份调查问卷,其中三年级五班学生48份,三年级一班10份,三年级二班学生10份,三年级三班学生10份,三年四班学生10份,三年级六班10份。收回98份,全部为有效问卷。
一、目前环境下小学生课外阅读乐观的方面: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尽管目前小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很大,但是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还有着比较正确的看法,主观认识的端正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供了可行性。具体结果如下:
1、阅读目的较正确
在所调查的小学生中,75.5 %的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成长有很大帮助;23.5 %的学生选择一般;没有一名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成长没有帮助或有负面影响。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74.5 %中生认为读课外书籍主要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1.0%的学生认为读课外书籍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完 成老师的任务,看一些书籍;还有9.2%的学生认为看课外书籍纯粹是为了消遣,15.3%的学生完全出于兴趣。
2、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浓厚
28.6%的学生对课外阅读很感兴趣,60.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强烈,有11.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弱,对读课外书一点也没兴趣的学生没有。
45.9%的学生利用午休、放学后等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25.5%的学生充分利用周六和周日休息时间读书。21.4的学生是在放长假期间进行课外阅读,7.15%的学生随时都在读书。
3、阅读内容较为广泛
从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种类繁多,有中外名着类、小说类、科幻小说、自然科学类、童话寓言、卡通漫画以及学习辅导资料等。多数学生兼爱几种,这反映了小学生的多方面了解社会的要求,学生们通过阅读这些读物,关注自然科学,了解科技发展等,对于他们的智慧、情操、审美趣味等的培养无疑是极大的帮助的。
4、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态度正确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很支持的占77.6%;有时赞成有时反对的的占18.4%;家长不闻不问的占3.1%;反对的仅占到1.0%。家长虽然态度正确,但对课外阅读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怎样保证课外阅读的高质量、高效率等方面,还缺少实践。
二、目前环境下的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阅读量减少
阅读量的减少主要表现为阅读时间量偏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减负”措施后学生休闲时间增加,但用于阅读课外书刊的时间偏少,这是阅读时间的相对减少。学生除上学、做作业、做家务、休息时间外,平时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在1-3小时(周六、周日倍增),但经常阅读书刊的学生1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为16.3%;半小时到一小时的的学生有70.4%;13.3 %的学生达不到半小时阅读,有4.1%的学生几乎不阅读课外书。
2、阅读兴趣感性化――阅读情趣及品味下降
阅读兴趣与品味是关于阅读目的、兴趣指向以及读物内容、属性与类型方面的评价指标,以高低为尺度。阅读目的'、兴趣指向不一,对读物内容、性质、类型的选择就不一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三年级小学生喜欢阅读书刊的类型依次为:卡通、漫画;童话、寓言故事;世界名着;自然科学;学习辅导资料;科幻小说。阅读方式多为:边读边做笔记、卡片或摘抄的仅占16.9%;匆忙的、走马观花式的占11.0%;对喜欢的书或内容反复读的占62.3%;其他方式占12.5%。还有的学生认为看了影视剧就算读了书。阅读类型以卡通化、“快餐文化”、大众通俗文化为主,阅读目的主要是为了娱乐生活和休闲。阅读情趣感性化、浅层化,冷落科技书籍现象十分明显。读书过程中,缺少有效监控,粗读、泛读多,精读少。片面强调重感官享受的“快乐阅读”,导致学生很少沉下心来去想、去感悟,阅读质量不高。细读畅销书的多,精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少。像《老夫子》、《米老鼠》这类漫画畅销书,总能在学生中掀起一阵阵阅读商潮。相反,中国古代四大名着、国外经典作品等等,如果不“强制”,学生对此的阅读就很粗浅。因为学生觉得通过影视比泛泛“看”书有意思,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名着就显得没意思,很枯燥难懂。
4、阅读的随意性、无序性
据调查显示,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于随意、无序、低效的状态。根据同学推荐和媒体广告宣传选择读物的占51%;根据老师推荐和课本要求选择的占30.6%;根据家长要求选择的占18.4%。主要体现在:
追踪读流行。有些学生跟着书店的广告走,同学中流行什么读什么,读了什么就谈什么。读书缺乏个性、缺乏主见。
热衷读休闲。小学生偏向于读那些情节简单轻松、人物滑腻有趣之类的休闲书。读休闲的书比较轻松,这是事实,但热衷于读这类书,只能永远停留在肤浅、平庸的层面上,不
可能有大的收获,也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和达到新的境界。
不喜欢与人交流。小学生在一起不大喜欢谈论名着,与家长交流体会课外阅读心得的有35.9%;不交流或偶尔交流占到64.1%;。由此看来,能够给学生提供阅读方法指导的教师发挥的作用不大,最适宜熏陶学生阅读能力的家庭未能提供相应的环境,于是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必然是逮到哪本是哪本,完全跟着感觉走。
纯粹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学习任务。有些同学读书,目的很单一,就是为了在作文时或讨论发言时,引几句名言,背几联古诗,露一露,以显示自己的博学。这种人读书往往不大注意书的整体脉络、内在底蕴和精神实质,他们只能获得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可能探得书的精髓,也难以陶冶性情,培养气质。
为了作文,只读习作。有些同学读课外书,主要就是读《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全国获奖作文集》一类的书,以为读这种书帮助最大,可以直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阅读与写作、计算是人类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认知文字符号世界、发展智慧和提高素质的三大基石。自有文字的历史以来,阅读为人类文化与文明成果的积累、传递与可持续发展,为人类道德、智慧等精神价值的继承、拓展、提升、弘扬建立了丰功伟绩,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有读那些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才能摆脱“学生腔”,不断走向理性,走向成熟。然而,在信息如潮的现代社会,特别是在数字化、网络化成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的时代,阅读这种与文字文化同龄的原始认知方式是否因其费时耗力的特点而落伍于信息社会匆匆的时代的步伐便需要“离休”静养或退出历史舞台呢?
答案是否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虽然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一种文化现象,但阅读毕竟是一种与文字文化相始终的人类保持与发展自身所创造的文化与文明的基本方式。阅读之于文化,犹如行走之于生活。虽然现代人有舒适快捷的代步方式,但步行绝不可少,否则生命便失去许多意义与自由。阅读缺乏或阅读减少,热衷于时尚杂志、卡通漫画故事,因而疏远文学名着;热衷流行音乐、港台影视而冷漠书刊。长此以往,基础文化素质赖以发展的阅读渠道萎缩,必然造成提供“营养”的文化知识的不足,进而导致民族基础文化素质的下降。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民族的希望。小学生的阅读退化,不仅是阅读时间、阅读内容的减少,也不仅是课外对文学名着的冷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学习与认知核心和精髓的阅读需要、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阅读审美的失却!而这才是课外阅读问题的危机的实质所在,是民族基础文化素质退化的根源,也是青少年阅读退化现象的最大隐忧。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施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课外阅读氛围
在对待学生课外阅读问题上,采取禁止的态度是错误的,而顺其自然,或靠环境的自然熏陶,想读就读,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显然是不够的,甚至是很危险的。学校是对青少年实施教育的固定专门场所,学生应在语文教师的密切关注下进行课外阅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于血缘和伦理道德关系,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是有权威性的,因此,家长在对待子女的课外阅读问题上,要与学校保持和谐一致。
(1)召开家长会,邀请班级中在孩子教育上,尤其是善于引导孩子阅读书籍的家长讲一讲自己的教育方法,从而改变家长“唯分数第一的思想”。通过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孩子的深远影响,从而支持孩子课外阅读,为孩子创造阅读条件,布置家庭阅读空间,购买课外书籍,营造阅读氛围。
(2)设立图书角、办有关读书的板报、手抄报等方式营造班级读书氛围。班委会拟定相应的图书借阅制度和图书管理办法,由小小图书管理员负责管理,每天开展图书借阅活动。把每天中午到校后的时间作为读书时间,由每天的值日班长负责监督。
相信,学校、家庭二者应密切合作,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积极地去关心、引导和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才会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它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3)沟通交流,树立学习榜样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方面,从情感上激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2
一、活动的原因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发现,现在课外书对我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了。我们到底还要不要读课外书?我们的`读书情况如何?在妈妈的带领下,我在小区中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内容及数据分析
我根据小学生课外书阅读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你是否喜欢阅读?(2)你在读课外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3)平时读的课外书中种类最多的是什么类的书?(4)课外书的来源?
1、小学生喜不喜欢课外书
从我调查的情况来看,有95%的同学选择了喜欢读课外书,只有5%的同学选择了不喜欢,选择不喜欢的同学都是语文成绩极差的。“为什么喜欢读课外书?读课外书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大部分同学的回答比较含糊,大部分是“多读课外书有利于学习,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等,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读课外书同样是学习。其实,健康有益的课外书也能像语文、数学书一样增长我们的知识。如果把学习比做吃饭,语文、数学等学校里学习的科目是主食,课外阅读应该是副食了,我们难道能只要“主食”,不要课外阅读这一“副食”吗?
2、同学们不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我发现同学们不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是:看电视比读课外书有劲;没有课外书可读;老师没有要求;家长不给钱买课外书。
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小学生放学后做完作业就是看电视,热播的电视剧如数家珍,但是有益的课外书却甚少。有37%的同学认为“看电视比看书来得有劲”;有45%的同学说自己家中没有适合自己的课外书,家里基本没有书,有书的同学也反应家中大多是幼儿读物及小学生作文、奥数之类的教辅用书。从中可以看出中高年级往往看重的是学生在校的成绩,一般不重视课外阅读。
3、课外书来源渠道
从我的调查情况来看,从学校图书室借书的占40%,同学相互借的占30%,家长买的占21%,学校中订的报刊杂志占9%。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课外书阅读不够重视,没有主动给孩子买书的习惯,更不可能在孩子的阅读上进行有益的指导。大部分同学的课外书主要来自于学校的图书馆与同学处借的。但是,学校图书馆书籍也有限。同学互相借书,往往属于口袋书,没有多大好处。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4、同学们对课外书的涉猎
调查结果表明,同学们所读课外书籍涉及面较广,有小说、散文、诗歌、科普、科普读物、报刊等。但结构不合理,小说类占65%,诗歌占5%,科普读物占10%,报刊杂志占20%。从阅读情况来看,小说类偏多,占总量的65%。同学们的读书随意性强,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碰上什么就读什么。我认为小学生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论
我们由于种.种原因,阅读习惯到六年级还没有养成,甚至出现不喜欢阅读的现象。现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只靠教科书是不行的,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使我们与时代同步,让我们爱书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3
一、调查目的
现代媒体虽然已经非常发达,但文献仍然是知识的主要载体,阅读也仍然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方式。
对学生来说,阅读的重要性更为明显。阅读是学生学习功课、接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而阅读教学分课内、课外两方面。课内阅读为我们大家所熟知,那么课外阅读呢?原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凡是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书也不读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浅,而且必然把全部负担转嫁到家庭作业上去,而由于家庭负担过重,他们就势必失去了课外阅读时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搞好课外阅读是开发学生智力、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 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现阶段,创书香校园,创书香班级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呢?学生是否热爱阅读?学生的阅读量是否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提高?为了找出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二、调查对象、方法及内容。
(一)调查对象:
小学三年级171名学生。
(二)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谈话法。利用晨会,发放问卷调查,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填写。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100%。利用课间,与学生进行谈话,了解情况。
(三)调查内容:
根据低段孩子的年龄特点,自编相应的题目进行问卷调查。如:你喜欢读课外书吗?你喜欢读什么样的课外书?你经常读课外书吗?你每天读多少时间的课外书?你父母赞同你买课外书吗?双休日你去图书馆看书吗?你不能去图书馆看书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三、调查结果及结果分析。
(一)调查结果。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我校自创书香班级以来,同学们已基本养成了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但也不得不看到,学生还并没有真正与课外书交上朋友。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不浓,许多小学生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进行课外阅读的。经调查发现他们情愿在课余时间做游戏,看动画片。部分家长并不同意给孩子买课外书。更没时间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还有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80%的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籍。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一部分学生只喜欢看漫画类的书籍。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四、调查反思。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自创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以来,虽然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已有所好转,但离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点燃兴趣火花,激发阅读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具体做法如下:
1、故事激趣法。小学生非常爱看电视,听故事。可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可以让学生上台讲故事。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学生会开始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2、活动体验法。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如《写家乡的一处景物》,课前让学生大量阅读写景散文,摘录好词好句,来帮助学生减轻作文的压力,以课外促课内,相得益彰,体验收获的喜悦。.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3、吸引注意法。根据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生活空间内尽可能地提供有较大选择余地的阅读材料。并把这些阅读材料放到学生容易看到的地方,便于学生随时阅读。例如让每个同学上学时都要带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课间还要把书放在课桌上。当学生看到这些书的时候,注意力会很自然地被吸引过来,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阅读状态。
(二)指导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只有导之以法,学生阅读起来才能如鱼得水,顺风行船。根据小学低段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可以做到如下几点:
1、读一读。孩子的好奇心十分强,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借阅最感兴趣的、最想知道答案的图书让学生读一读。这样,学生在无半点重负的潜意识
中,不知不觉得爱上了课外书籍。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时,细心的老师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读一读课外书。
2、划一划 。 在爱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简单的符号划出自认为优美的词句,欣赏、诵读、学生乐而为之,效果不错。
3、查一查。 怎么知道学生所划词句是否美呢?可以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法来检查,教师加以评判后,让全班同学互相交换书本,读别人已划出的妙词佳句。这样做,学生鉴别优美词句的能力就会很快提高。
4、摘一摘。 字词句的积累非常重要。我们可要求学生每天摘抄一两个最感兴趣的词句,做到边抄边读。这样即使学生逐步养成边读边记的好习惯,又能渗透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5、评一评。 对于小孩子来说,表扬,奖励是最好的办法。 我们可在 学习园地中开辟好词佳句栏,每周贴换一次学生从课外读物中搜集到的精美词句,并对他们的积累给予评价。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语言成果的舞台,其阅读兴趣、阅读水平都会逐步提高。
6、讲一讲。 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口头表达能力的.增强,可专门进行讲故事比赛、演讲会等。比赛时,可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先讲已读过的故事,再根据所提供的图画让他们编故事,还可以戴着头饰分角色自编自演故事等。这种形式,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拓展阅读量,积累知识。
1.推荐书籍,引导课外阅读。课内外结合,向学生推荐书籍。如学习了课文《陶罐和铁罐》,老师可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根据《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改编的,里面还有很多精彩、有趣的故事;学习了《丑小鸭》,我们便可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选》这样课内外结合,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对读书乐在其中。
2.建立图书角,借阅书籍。要求每一个学生至少贡献出2本自己喜爱的图书,并给每本图书编号,打印好目录,放在图书架上。制定借阅制度,自己制作图书借阅证,每周评选出借阅图书最多的小读者。当然图书的内容都要教师好好把关,既要健康又要文学性强。 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他们到学校图书馆借书来读。
3.美文交流,提高认识。每天的10分钟晨会时间,老师可选择精彩内容读给孩子们听,然后进行交流。可以评论朗读者的朗读水平,可以说自己的感想,可以交流文章的写法,还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在受到美的情感的陶冶的同时,提升每个孩子的思想认识。
总之,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心理品质的成长。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书香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爱读书的好少年。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4
一、调查时间:20____年9月5日12月10日
二、调查方法:问卷、学生谈话、家长谈话。
三、调查对象:小学______个学生
四、 调查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 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现阶段,创书香校园,创书香班级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呢?学生是否热爱阅读?学生的阅读量是否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提高?为了找出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五、调查情况分析。
1、 调查中有 82%的小学生认为自己对阅读感兴趣,但问及你课余最喜欢做什么时,只有34%的学生选择了看书,66%的学生依次选择了看电视、上网、参加文体活动等。这说明小学生虽然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但游戏、网络、电视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在各种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书与电视、电影、电脑和游戏机相比较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使得学生在空闲时间容易沉迷于电视影碟、电子游戏。
2、学生喜爱的书籍依次是幽默故事、惊险侦探故事、小说及童话、自然科学故事、历史故事,女生更喜欢反映少年儿童生活的小说,男生更喜欢探险故事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
3、学生所阅读的书籍来自那里?据统计63%是家里的, 25%是班级图书角借的,12%是从同学处借阅及学校图书馆的。这说明家庭的藏书和班级图书角是学生课外书籍的主要来源,而学校图书馆这一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发和利用,使其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藏书量在400册以上的家庭占5%,但这部分家庭的孩子认为自己喜爱阅读的占100%, 90%的孩子阅读书籍超过了50本。认为喜爱写作的占60%,认为自己作文良好、优秀的占100%, 而藏书量在100本以下的家庭,孩子的阅读量没有一人达到30本。 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地买一些教材辅导类的读物,认为孩子阅读其他读物便是浪费时间,分散学习精力。孰不知,读一本好的文艺作品,对孩子的帮助远远大于读一本《小学生作文大全》,因为这些文艺作品是孩子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源泉,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所以,家长切不可将自己的偏爱强加于孩子,束缚孩子的课外阅读。
6、在请你写出你读过的书的题目一栏中,我发现许多学生阅读了以下书籍:《十万个为什么》《西游记》《格林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徒生童话》《365夜童话》《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儿童文学》《小学生作文》《蓝猫淘气3000问》《三国演义》《一千零一夜》《中华伟人故事》《神探福尔摩斯》,《哈里波特》调查同时表明,在推荐读物方面,学校及老师起很大作用,也就是说,老师肩负着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的重要使命。这些书目也说明,经典的儿童文学仍为现代儿童所喜爱。而学生对《哈里波特》的热衷,也说明了国外媒体对新作的宣传成功。其实,我国近年也出版了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草房子》《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等,欣喜的是有些老师已经把它们介绍给学生读了。
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发现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家长喜爱阅读,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老师重视,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自己从阅读中获得了乐趣。
8、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却不容易。调查发现学生都喜欢课外书,但主动阅读的却很少。每周两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已经算较多的,并且这些课外读物大多是老师要求做读书笔记时才去阅读,且读得囫囵吞枣。
六、针对当前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思考。
1、转变教学观念,要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要树立一种大语文教学观,把视野放宽到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的广阔领域里。著名教育家张志公说:从我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来看,将课内与课外三七开。并且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积即吸收、积累,发即倾吐、表达。因此,我们应转变观念,冲破阻力,改革教学方法,从应试教育观中挣脱出来,走向素质教育。
2.培养阅读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一方面,从情感上激发。在教师自身素质较高的情况下,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更能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使学生又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内驱力。而课外阅读就是老师魅力产生的根源,这便会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要求读课外书。另一方面,知识本身的吸引力的存在。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精彩片段、讲述作者创作故事、通过设疑惑造悬念、简介主要内容、借用名人(媒体)评价来吸引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对于一些知识面广的学生应多予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既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信心,也为同学树立榜样,增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3. 注意方法指导。课堂上教师应少讲多读,给学生留更多的读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努力使他们做到口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以达到多读多积累的目的。应树立一种以读为本的思想。注意保证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因此,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处理好精读与粗读的关系。注意读书既要有深度,又应有广度。既要以读带写,又以写促读。
4.给足读书时间,以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布置作业要精,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要求,不搞一刀切。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转变家长的观念。可通过家长会、家访的形式。让家长了解语言学习的社会性,认识到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广阔的知识背景的建立和丰富的课外阅读的积累,并且人的内部存储量的大小决定了人的思维是否敏捷。
5.推荐课外读物,营造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的环境和氛围。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经常性地为学生介绍有益书报。首先,为了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注意配合教学进度大力介绍有益读物。其次,随着现代社会各方面信息渠道的杂、广、乱的形势,现代社会文化市场对学生存在着较大的负面影响,教师应有责任相机诱导,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吸收多方面知识,防止课外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偏食现象。教师可通过设读书角,教师带头捐书、买书,学生踊跃献书,并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等形式来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6.开展读书活动。继续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调查发现,许多学生是因为老师要求做摘记才去读书的。要让学生树立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观念,要求他们随读随记。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好系列读书活动,把讲、读、写、做几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开展学科知识竞赛、读书演讲、读书征文比赛、讲故事比赛及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能得以发展。当然不同年龄年级学生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可视具体情况来采用具体方法。
总之,没有课外读物就没有素质教育,希望所有的老师、家长共同合作,营造良好的氛围,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遨游,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5
俗话说得好:书是人们进步的阶梯,书是有着丰富知识的海洋。小学生都爱看书,但他们都爱看些什么样的书呢?课外书帮助小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我通过这几期同学们业余看书的情况的观察,最后做了一个大概的总结:
我们班上的喜欢看童话和漫画类图书的学生占大多数,而看科普知识类和历史类的人数较少。
从同学们的每次阅读时间来看,有部分同学,十分喜爱看书,平均每天都看一小时以上的书,但有些同学,对书是并不感兴趣。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12-0033-02
收稿日期:2014-11-01
作者简介:朱静(1976-),朝阳市图书馆馆员。1延长开放时间
当前,随着我国反腐力度的加大,动用公款进行娱乐文化活动受到极其严格的控制,同时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业余活动的选择和去向也受到了严格的约束。随即,北京市的三联书店提出了24小时不打烊、全天候为读者开放的新举措,这一举措的出台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欢迎和好评,这也反映出自党的十以来,转变作风、纠正“”收到了实效。这对于各级图书馆来说是一个扩大读者群发挥更大作用的良好契机。那么,如何抓住这个契机呢?笔者认为,图书馆可以通过延长开馆时间的方式来吸引读者,开馆时间应该延长至晚上21时,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以更长一些。
当然,延长开馆时间后相应的配套管理条件也要跟上:①要安排好加班值守人员。人员不足的图书馆还要增加、调配人员编制,或者征集志愿者,满足延时需求。②要改善相应的硬件环境,比如增加阅读桌椅以及相关的照明设备,给读者提供良好的读书条件。③要建立新的阅读制度,如严禁晚饭后醉酒人员进入馆内喧哗等,还要适当加派保卫人员,保证夜读人员的安全和阅读秩序。④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增加图书馆的办公经费,满足夜读的各项费用开支,切实把这一公益事业办好。
2改座位变格局
图书馆当然要追求“上座率”,但是其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会多设座、设软座、设外座,并可以以借座、分座等多种方式扩大读者群。
2.1在馆内实行席地读书、见空就坐的新举措
目前,许多图书馆座椅不能移动,占据了较大空间,迟到读者有时无座可坐,只能站立读书。如果设置一些小凳子或海绵垫子、地毯等,就方便了读者,从而达到了吸引读者的目的。
2.2采取“借座”方式,扩大读者群
图书馆要打破只有在本馆读书的读者才是“上座”读者的观念,拉长图书馆的座椅,借座、借光为我所用,共享资源,一座两用。如:朝阳北票市图书馆与北票市人民大会堂相邻,每到节假日读者异常多,他们就采取引领读者到会堂去读书的办法,把闲置的会堂座位有效地利用起来。一些拥挤的图书馆完全可以借助邻居单位的活动室、会议室开办“钟点”图书馆,全面增加读者数量。
2.3采取“订座”读书方式,满足客户读书需求
对于经常光顾图书馆的“老读者”,图书馆应该设立固定座位或预留座位。对于老年读者或病残读者,可以采取“订座”办法,公布图书馆订座电话,保留出特殊群体读书座位,以周到的服务赢得读者的满意。
当然,座位灵活了,管理难度也就随之加大了。图书馆要安排好工作人员,加强监管,维护馆内纪律,尽心服务,保持人多不乱、秩序井然。
3改变作风,深入基层读者
各级图书馆的馆员,也要改变作风,采取各种方式深入到最基层读者之中,倾听他们的心声,寻找图书馆转型、超载、发展的良策。每年的年初,图书馆的负责同志都应该做好以下四点。
3.1下基层深入调研,召开征求意见会
图书馆员应深入学校、大中小型企业、乡镇、街道之中,征求各个层面的读者对图书馆新一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需求,为制订新一年的图书馆工作计划、服务计划打下良好基础。
3.2到当地所属发改局和机关工作委员会“掏底”
图书馆员应了解本年度当地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对主导产业的发展计划,了解各级党政机关在新的一年里开展的党建与行政工作。从而围绕工作规划、计划以及重点工作内容,研究图书馆的工作方向和规划,并在此基础上购买和调配“对题、对路、对症”的服务书籍,从而有效提高图书馆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增加贡献力。
3.3到教育局了解学校工作的重点
图书馆员还应掌握德育工作、教学工作、文体工作计划内容,认真了解现阶段中小学生急需的读物以及教师继续教育所需的相关材料。图书馆要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对图书馆购书计划进行调整,购买满足读者需求的图书。
3.4到老干部局或老龄工作委员会了解离退休老同志阅读需求
如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老同志希望看到哪些图书,同时征求他们对办好当地图书馆的意见和建议,把这一长久稳固的读者群抓住、抓牢。
总的来说,就是把办馆的权利交给读者,让基层群众说了算,这样图书馆就一定会有前途,也一定能深受读者喜爱。
4改追求变档次,追求阅读大效益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这话要辩证地看,要看开的是什么“卷”,是什么人开的“卷”,是什么人写的“卷”。图书馆工作人员要研究在当下社会发展中最有益的书,要树立大服务观、大效益观,站在为社会负责、为下一代负责、为文化繁荣负责的高度,来研究“卷”的档次,“卷”的内涵。无论是购书、管书,都要了解当下社会人的思想追求,要对哪部分人应该需要什么书、一个阶段应该看什么书做到心中有数。此外,还要把好推介关。一个图书馆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推介服务,那么这个图书馆就是一个“大仓库”,充分发挥好推介作用就是提升服务档次的表现。
4.1抓好“选卷关”
朱静:谋宽助拓展,布长思深远朱静:谋宽助拓展,布长思深远图书馆每年都要购进有价值、有影响力的好图书,选择有思想性、有代表性的好作品。在研究好书的同时,还要研究好作者、好出版社,并根据读者意见定期与当红作家以及出版社联系,向他们反馈其图书的受欢迎程度、目前读者的阅读取向以及对某些作品的意见和建议,担负起从源头上督促出好作品、精品的责任和义务。
4.2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
图书馆要建立读书质量与效益评估体系。首先,要跟踪调查一些读者、一些基层单位的学习效果,对其学习质量进行研判。其次,要统计一个月或一个季度中大多数读者看的书、关注的话题,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当下社会心理,写出调查报告,提供给文化、宣传部门以加强引导和鼓励。最后,要始终站在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凝聚社会主义正能量的立场上办好图书馆,为广大读者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
4.3注重交流,图书馆要当好“三个桥梁”
图书馆要当好图书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当好出版社与书商之间的桥梁;当好作者与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三个桥梁的作用相辅相成,目的是形成“看书――反馈――改进――写好书――出好书――看好书”的模式,出版更多的符合大众心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精品力作。各级图书馆应该定期举办新读物、新作品读后感交流活动,邀请书商、作家到图书馆来与读者进行现场交流,这样,图书馆的名气就会大增。
5改服务变眼界,帮助民众养成读书习惯
图书馆想发展,归根结底要靠广大群众。为此,图书馆在做好现有工作的同时,要有计划地逐步开展营造读书氛围工作,注重借助各方面力量循序渐进地培养大众的读书习惯。
5.1开展读书宣传周活动
图书馆可以借助电视、报纸等媒体开辟读书宣传专栏,刊登倡议书;组织优秀读者开展朗读比赛活动、书评活动、书法比赛活动、摄影比赛活动等。
5.2建立读书基地
图书馆可以在条件较好的学校、社区、村委会建立读书基地,评选优秀读书集体、先进个人,广泛宣传基地取得的成效,从而带动其他地方形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5.3发挥优秀读者的作用,成立讲师团
图书馆可以深入机关、企业、乡镇、村,发动读者用亲身经历汇报读书体会,畅谈通过读书给社会、家庭、邻里、事业发展带来的好处,激发广大群众参与读书的积极性。
5.4培养爱读书的良好社会氛围
图书馆要密切联系人大、政协等政府及社会组织,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图书馆来检查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开办委员代表读书日活动,带动社会各界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同时,图书馆还要借助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群体组织的力量,推动全社会读书活动的开展,群策群力、携手并肩地把当地图书馆建设好、发展好、利用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赵艳芳.浅论图书馆服务创新[J].才智,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