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技能实训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3-22 02:29: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商务技能实训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商务技能实训总结

篇1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指出:“中央在1000所示范院校中,选择500个左右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支持。形成500个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重点建设专业群,提高示范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因此,专业群建设已成为各高职院校专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如何整合优化专业群内的教学资源,强化群内各优势专业的实训教学效果,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应该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电子商务、酒店管理及市场营销五个专业组成的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服务业专业群是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群,商务英语专业是其核心专业,也是江苏省特色专业。

一、商务英语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商务英语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在学生学完了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后实施的,旨在使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总结、提炼、拓展、内化并加以运用,为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做准备和铺垫,最终目标是实现毕业生和企业的“无缝对接”,为社会培养和提供“动手能力强、上手快,与实际岗位技能要求零距离的”高素质复合型商务人才。我院商务英语专业综合实训教学在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以及全体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几经探索与改革,从最初的几个独立的单项技能实训,分别由某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指导某个单项技能,各单项技能实训由于受到教师上课时间的冲突与限制,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这样的综合实训只是对以往所学知识的简单复习与巩固,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与社会对高素质复合技能型商务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到后来专业教师团队向兄弟院校上海建桥学院取经、学习与交流,参观了其秘书系的签字仪式汇报表演,深受启发,结合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讨论、探索,并尝试了模块化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模拟外贸工作流程设计了与工作岗位密切相关而又前后相连的几大模块:阿里巴巴网页简报制作、模拟展会、模拟商务接待与洽谈、签约及交单结汇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得到了充分挖掘,团队合作意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从而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与素养也得到了巩固与提高。然而在具体的实训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与问题,具体如下:

1.缺乏严密系统的专业综合实训教学大纲与任务指导书,实训项目、内容、任务分配及具体的实施计划不够明确,没有统一的商务英语专业综合实训教材指导,教学组织过程不够科学、严谨,缺乏预见性。不同教师在指导时对学生的同一个实训项目内容、目标把握不明确、不统一,今天你来指导这样要求,明天他来指导那样要求,让学生感到很迷惑,无所适从。

2.没有充分发挥专业群内的师资优势。商务英语专业综合实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由商务英语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共同承担,由于受到教师上课时间的冲突,以及商务知识与技能的缺乏,在实训师资的安排上一直是困难重重,实训指导过程中遇到的许多专业技术问题得不到合理解决。其根本原因是没能充分利用专业群内的专兼职师资优势,专业群意识淡薄,专业群建设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口头上。商务英语专业作为我院现代服务业专业群的核心专业,无论是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还是在实训教学改革上,都应充分发挥专业群内的教学资源,加以合理整合利用,以期强化实训教学效果。

3.缺少统一量化的实训考核标准。目前,虽然高职院校大多制定了“334”的实训考核标准,即学生的实训成绩由自评(30%)+组评(30%)+教师评价(40%)组成,但由于缺乏统一具体可量化的考核标准,使得最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比较随意,考核标准流于形式。

二、商务英语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改革探索

1.充分发挥专业群内的合理师资结构,制定科学严密的实训大纲和实训任务书。在实训之前,邀请群内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定期召开商务英语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研讨会,围绕目标岗位能力需求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明确实训目标、实训项目内容及具体任务划分、情景介绍、角色分配、具体要求等。在实训过程中及实训结束后,做到及时总结、及时研讨、及时修正并不断完善,直至形成严密合理的实训方案。

2.充分利用专业群内的合理师资结构,组建专业的实训教师指导团队,按不同模块分配不同的指导教师担任实训教学和指导工作,实现群内各专业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互补共进。比如在阿里巴巴网页制作实训模块,可聘用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作为技术指导,聘用市场营销专业教师作为策划指导,聘用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进行语言指导,等等,指导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研讨。这样做不仅强化了实训教学效果,还帮助教师提高了专业知识与技能。

3.建立统一可量化的任务型考核评价体系。将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体系进一步细化、量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并落到实处。教师在实训开始前应制作实训任务进度考核表,并从学生的出勤、接受任务的态度、任务完成的质量与进度、个人表现及团队合作等方面制定具体的考核细则。实训成绩的评定由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教师在实训过程中,督促指导学生按照考核表上的细则,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做到及时记录、及时总结、及时评价,并及时督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积极参加、认真完成实训任务。

4.编写与实训配套的《商务英语专业综合实训》教材。教材是重要的课程教学资源,也是教师和学生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和保障。如果能将商务英语专业综合实训中各个实训模块的实训大纲及实训任务书整合起来,改变成校本教材,用于本专业综合实训教学,那么必将大大强化专业综合实训效果。

参考文献:

[1]袁洪志.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篇2

一、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简析

在国内社会专业领域,电子商务行业中的专业分工已经相当细化,各个电商平台企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较大且相对精准。例如新人才必须要了解电子商务平台及行业全局,同时熟悉电子商务理论相关知识与应用内容,具有较强且较为新颖的创新创业意识与专业技能,总结来讲电子商务企业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但随着当前市场中各个企业之间竞争的愈发激烈,人才争夺逐渐成为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主题、核心要素。不过就目前实际现状来看,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出现了与专业市场需求脱节的不良情况,职业院校人才的能力不强、就业质量不佳,甚至还存在对电子商务专业内涵理解的偏差问题,例如习惯性的将其理解为“电子+商务”或“网络+营销”的简单模式。从实际操作层面讲,许多中职学校并没有相对清晰的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对于学生人才的未来就业方向更是无法明确。从另一面考量,这还因为中职学校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相对繁杂有关,其中多以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与商务贸易类课程组合为主,对电子商务的本质核心理解不够深刻,更不清楚社会上企业对于人才的客观需求,所以无法建立围绕该专业运行服务的实训基地理论实训体系,不能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专业化指导。总结来讲,当前的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教育正处于相当尴尬的发展局面,它没有真正迎合社会市场“双创”环境,在“二元”课程体系打造方面严重缺乏经验,因此该专业的未来教育发展前景依然并不乐观。

二、双创环境下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途径分析

伴随当前“互联网+”、“一带一路”先进理念与国家级战略倡议的推进与应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应该成为我国传统外贸企业发展的全新支撑节点平台,催生国内大量的电商行业创新创业发展机遇,同时也对电子商务人才发展提出更高更新要求。根据我国2015年以来的相关调查显示,共享经济、O2O线上线下新零售模式等等已经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不断衍生出全新职业节点,电子商务行业领域的快速更新不断调整、刷新了传统商业模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中最适合创新创业的优质专业之一,而电商平台也自然成为了众多大学生未来创业谋生的普遍选择。所以对中职学校而言,就要结合自身教育资源实际与办学特征,积极深入整合专业力量,构建联系校内外的专业双创环境,明确教育实践取向与未来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即重新打造“二元”课程体系,建设具有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功能的实训基地。下文主要围绕双创环境下的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与评价机制建设3点展开详细分析。

(一)专业实训基地教学模式应用流程提出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发展还应该注重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真正根据电商行业人才需求基本导向发展搭建双创环境,强调学生人才双创能力培养为基本核心,将创新创业素质与意识深度贯穿到整个电商实训教学体系中,引导学生一步步认识电商平台及相关运营机制,实现“认识电商———走进电商———综合实践”三步走。总而言之就是要强调产教融合主线、要以提升学生人才双创素质为基本目标,首先做到教学模式应用流程设计环环相扣、节节深入。首先是第一阶段,要带领学生认识电商及电商平台。在学生刚刚接触专业的首个学习阶段就带领他们深入了解基础理论,例如参观实训基地、创客中心、由教师面向学生进行专业介绍、开设专题讲座,并将理论内容与优秀的专业创业创新案例结合在一起。该阶段主要强调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电商行业的基本发展业态与动态,结合当前的创新创业形式分析平台发展走向,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专业平台创新创业的基本氛围,初步为学生的未来学业生涯发展规划定位,培养他们拥有良好的创业创新意识、知识架构与基本素养。其次是第二阶段,带领学生走进电商。该阶段是专业产学研融合的重要应用实施阶段,中职学校要积极把握建设校企合作平台机制,引导学生了解电商业务运营及创业过程,深入理解电商岗位的技能需要,着重培养他们在岗位实践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同时有必要引导学生结合电商平台中的“网店运营实务”、“电商客服”以及“店铺推广”等等内容开设专门课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解决某些专业问题,为他们建立未来在电子商务平台的创业创新信心,提升他们的专业实战技能。然后是第三阶段,带领学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即为他们创造顶岗实习学习机会,同时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创办各种校企合作项目,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电商实战技能比赛、创新创业比赛以及平台综合运营课程之中,全面强化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与专业深度,引导他们在创业创新过程中实现从学业生涯规划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过渡,真正建立结合了中职学校实际情况与学生实际情况双创实训教育基地。

(二)专业实训基地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分析

围绕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所展开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课程设计类型有许多,首先教师要结合上述3个阶段让学生逐步走上电商平台,尝试在目前国内的各大电商平台上自主开店,并熟悉开店操作流程与平台运营机制,为随后的平台上生产性实训阶段打好前提基础。结合这一过程,本文提出两点专业课程设计方案。1.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要契合“走进电商”教育阶段为学生建立校企合作背景下的综合项目,将教学实训与综合实践二者联系起来,优化并丰富电商环境顶岗实习项目内容。目前许多中职学校都以“创客中心”为中心建立电子商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并大量融入校企合作思想,自主编写产教融合的立体化教材内容,充分适应了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变革需要。为了确保专业学生能够读懂经营、学会创新、精干技能、成为未来一代电子商务优秀人才,中职学校每年都会举办“电子商务技能周”、“电商项目合作大赛”等等,配合行业专家讲座与各种技能展示活动在校内推广电商平台,教会学生如何美化店铺、商业产品推广、店铺运行等等实操技能,全面助推中职生未来的创业创新思想行为向前发展。2.建立校外合作性实训基地在电商专业最后一学年,学校教师会为学生安排大量的专业顶岗实习与电商技能证书培训活动,帮助学生不断拓展专业创业创新实战环境,实现专业教学与学生实践的二位一体化发展。例如中职学校就创建了电商跨平台青年创业中心,配套企业实践经验与企业项目基金激励学生大胆参与到双创环境中勇敢创新,激发他们的创业灵感,树立他们的创业信心。为了确保中职学校能够深入开展电商平台实训教育活动,学校还专门建立了“创新创业工作室”,深入开启在校学生的“在校学习+校外创业”综合发展模式,专门培养那些有热情、有潜质、有能力、有思想的自主创业学生群体,围绕他们设计并实施帮扶和全程指导教育策略。

(三)专业实训基地教学评价机制优化

篇3

1.1建立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总体目标

为了提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在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具体建设中,高职院校应当将建立符合电子商务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经营类专业实验和实训教学体系作为总体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电子商务的专业特点,并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充分地贯穿于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而保证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2贯彻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基本原则

为了有效适应社会岗位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在构建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贯彻经营类专业培养目标,并且执行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将电子商务岗位专业核心岗位群和核心业务技能作为实训的核心内容,同时要求尽可能与实际流程一致,实现建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础上的实训和实验教学要求。此外,在选用实训基地的设备和教学软件系统时,应当给予技术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充分的考虑。

1.3科学设置电子商务实训的基本内容

为了提升电子商务教学的有效性,实训教学体系的基本内容是建立在专业培养目标之上,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调研活动进行突出技能、符合地区发展需要、专业特色鲜明的电子商务实训教学纲领的构建。实训纲领由三条主线构成,分别是将主要内容定位为核心课程的基础实训方案、将主要内容定位为知识链和技能链的基础实训方案、将行业技能和业务流程作为核心的综合实训方案。

1.4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实训教学计划

根据教学大纲和实训大纲要求制定实训计划,首先围绕课程进行课内实训计划的制定,并且设计与章节相适应的实训项目。然后进行成果形式、时间、操作要求、操作环境、任务、目的、名称的制定。其次,在对知识链体系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每个学期基本技能实训计划的制定,然后对成果形式、操作要求、操作环境、任务、目的、名称进行设定。最后,围绕企业应用制定综合技能实训计划。

1.5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实训环境和执行计划

高职院校根据计划和大纲开展实训项目,高校教职人员应制定各类实训基本教学环境和执行计划,然后中心针对设施、人员、实训时间、教学软件、实训室进行统一安排。同时高职院校应当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实训项目管理,教学总学时的百分之四十应当用于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中心统一将实训时间划分为课内时间和课外时间,并且需酌情开展技能链结合综合实训。

1.6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设计实训内容

具体实训内容的设计工作应当依据中心实训系统功能、知识链和应用技能、课程等内容进行,并且根据内容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知识型、操作型两大类。设计的实训课程应当符合内容相对独立,能在一小时左右完成的要求。

1.7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心试验室建设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职业教育中心实验室应当包括电子商务基础实训室、电子商务和物流实验室、商业自动化实验室、创业实验室以及综合教学平台。

1.8设备和软件系统的选择

在选择场地环境、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科研、实训、实验、大纲的要求。并通过相应的考察调研活动,确保实训基地、实验室建设在实训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应当注意的是,在软件采购环节应当改变传统单纯购买的做法,通过和开发商的有效合作设计出符合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实训基地要求的软件。

1.9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

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应当在购置和引进实训教学资源的同时,通过对教学经验进行不断总结推动教师开展实验实训教学资源的开发、积累、编制工作,实现拓展教学实训资源的目标。与此同时,还应当在现有实训室资源和教学系统的基础上,开展和教学系统开发商、集成商的合作,共同进行符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和特点的专业实训教学系统的研发,最终实现实训资源的优化和丰富。

1.10构建电子商务实训平台

为了实现有效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目的,高职院校应当完善实训教学环境,并通过自身网络系统和校园网的充分利用实现中心资源的整合,为实训教学的开展提供综合性平台。同时还应当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通过在线实践模式、实习、实训等活动的开展,实现在线实训指导、在线考核、师生交流,进而推动资源利用率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在中心硬件设备先进性不受影响的条件下,高职院校应当对教学环境进行不断完善并且不断拓展教学形式,构建连接教师办公室、学生宿舍、多媒体教室、实训室的共享型教学环境。另外高职院校在和企业、服务商、其他院校合作的过程中,应当强化资源共享水平,并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实训教学质量的提升。

2现代电子商务实验中心系统结构

2.1电子商务基础实验室

电子商务基础实验室能够开展的实验和实训教学范围应当包括电子商务综合实训、网络数据库应用、网络程序设计、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概论等课程。并且还应当进行相应的系统配置,包括网络谈判教学系统、电子商务模拟实验系统、电子商务师考试教学系统、电子商务综合实训教学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平台。

2.2电子商务与物流实验室

电子商务与物流实验室应当实现卖场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流程、物流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现代物流管理实践的实训教学。在实验室系统包括配送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条码采集和应用、卖场管理、物流管理等系统。实验室应当在开展基本教学实训的同时,可用作开展针对社会企业的仓储配送、现代物流的培训活动。

2.3财务和网络金融实验室

财务和网络金融实验室开展实训和技能训练的范围应当包括企业经营和管理、财务审计、出纳实务、税务会计、综合会计、财政与税收、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财务跨级、企业财务管理、网络财务管理等。实验室配置应当包括的系统有网络金融业务流程实训、会计电算化流程实训、会计基础实训、网络财务流程、工商企业注册模拟、通用会计数学、财务管理和ERP等系统。

2.4网络营销和贸易实验室

网络营销与贸易实验室开展的实训和实验范围包括工商企业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商务谈判、商务项目策划与管理、营销策划、市场营销、网络营销等。该实验室应当配置的系统包括工商企业注册模拟、工商企业管理与运营教学、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国际贸易模拟教学、企业经营模拟教学、市场营销模拟平台、市场营销课程训练、商务营销与谈判管理等系统。

2.5商业自动化实验室

商务自动化实验室需符合与电子商务物流实验室无缝对接的要求,实验室开展实训和实验教学的范围包括商品配送管理、卖场信息管理、超市管理、超市和购物中心商业自动化管理、连锁经营。此外实验室还需满足培训购物中心和大中型超市员工的需求。商业自动化实验室系统配置包括无线数据采集支撑、数据采集器内置、条码生成、POS机、卖场管理等软件。

2.6创业实验室

通过创业实验室可以利用体系性的职业教学活动对学生项目管理、市场运作、企业管理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培养,这样就能够实现学生实际管理和创业能力的提升。同时,为了实现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的目的,还应当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去企业中顶岗实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在深入了解社会最新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实现自身视野的拓展。

篇4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3(a)-0000-00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对专业化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特别是有一定实战经验,熟悉国际商务谈判知识、了解各国商务谈判风俗的人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目前采用一般的案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还需要加大情境模拟、任务驱动等实践教学法在商务谈判课程中的运用。浙江广厦建设职业学院开设的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结合谈判的理论和实践,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下面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实践教学为例,分析其可行性以及调查相应的教学效果。

1国际商务谈判教学改革探索

1.1教材的选用

首先,在教材的选用上,应将案例是否实用、恰当,技能训练是否有效作为重要参考因素;其次,在国际商务谈判教学中应给学生一个清晰、系统的知识构架,因此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也是教材选用的重要因素;最后,考虑到我国商务谈判教材整体水平不高且偏重于理论教学的现状,笔者结合外贸行业对国际商务谈判能力的需求以及高职教育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自编《外贸行业商务谈判成交技巧》讲义,以外贸行业整个谈判工作流程为主线,根据这条主线设计了七个学习情境,分别是:商务礼仪、寻找谈判对象(客户),收集谈判信息,制定谈判计划、营造谈判气氛、谈判策略与技巧运用、成交签约。

1.2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围绕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目标,笔者不断探索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在长期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主要运用了以下教学法:

1.2.1案例分析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谈判案例的分析、评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选取的案例大多来源于企业,具有真实性和可参照性。

1.2.2情境模拟教学法

情境模拟教学法的主要特征是以国际商务谈判内容为载体,创建一个高度仿真的谈判情境来创造氛围;学生模拟谈判中相应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来进行实践的一种参与性很强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全程参与谈判过程来对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演练。这种教学方法生动活泼,并能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谈判能力,提高谈判技巧。

1.2.3商务谈判实训

要求学生在一周的实训中,通过项目组的配合,自行完成一笔购货谈判和销售谈判,主要实训任务如下:任务一:项目组通过收集分析信息,讨论选定合适的经营项目,同时制定出实施方案。任务二:组织各项目组前往义乌国际商贸城进行实地购货,要求如实记录采购清单以及谈判记录。任务三:项目组针对所购货物作出自己的营销方案,并根据营销方案进行销售训练。任务四:前往义乌国际博览城参加义乌小交会,观察进出口公司的布展情况、宣传情况,以及尝试与国际展商进行交流,收集其主要产品、贸易方式、主要市场、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信息。任务五:针对项目组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交流,自评、互评分析成功、失败的原因,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商务谈判实训要求学生能完成卖方谈判技巧和买方谈判技巧的训练,使其真实地领会商务谈判的精髓,从实训中感受到成就感,以完成实训内容为主线,在实训过程中要求教师能组织和引导学生切实参与和按时完成所有实训任务,并最后能对实训做出认真的评比,针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训总结。

1.2.4“谈判高手”模拟商务谈判大赛

组织学生进行商务谈判大赛,分为开场陈述、正式谈判、收尾总结等阶段,全过程由校内主讲教师和校内企业专家担任评委,评委从商务礼仪、团队合作、专业知识、口才、谈判技巧及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判。通过竞赛,能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商务谈判技能。

以上的2、3、4属于商务谈判实践教学活动。

1.3完善考核制度

应用型专科人才的培养,依靠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其考核制度也需向重视学生实践能力转变。在教改过程中,笔者一改以往“一纸定成绩”的考核方法,采用“驾证式”考核,即采用理论+技能,考核学生的应知应会能力。其中的技能考核需要模拟完成一笔外贸业务谈判,包括制定计划书、模拟谈判以及最后的成交签约,

2国际商务谈判实践教学效果调查

为了验证商务谈判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我们对不同的培养方法下谈判能力的提升效果进行了对比。我们将09级各专业的学生进行分层抽样,共抽取249人,其中上过商务谈判课并以报告方式作为考核成绩的同学45人,上过谈判课并参加过商务谈判实践活动的同学16人,上过谈判课并以模拟谈判方式作为考核成绩的同学97人,只参加比赛没有上过课的同学43人,既没上课也没参加商务谈判实践活动的同学38人,所有问卷全部回收。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人物访谈法进行资料收集。问卷采用谈判能力综合评分测试表对学生的综合谈判能力进行测试,表中每个选项都给以相应的权重进行打分,最后将每个学生的得分加总起来测量学生的综合谈判素质,总分越高综合谈判素质越强。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培养模式对学生谈判素质各方面的影响,将“测试表”分解为谈判心理素质、谈判技能、谈判特质分别进行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在这几种商务谈判培养模式中,上过课并参加过比赛的通过谈判能力测试的平均值为241;其次是只参加参赛的同学得分为218;再次是模拟谈判的同学,得分为192,只上课和既不上课也没有参加比赛的同学分值最低,分别为160和152分。结果表明,无论是模拟谈判还是商务谈判比赛对于提高学生的商务谈判能力都有显著的效果。对于不同培养模式对学生各方面谈判素质的影响,我们做了进一步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这几种模式下,就心理素质而言,参加过比赛和模拟谈判这些实践活动的同学的心理素质最好,平均得分分别为82.77、79.46、82.71,远高于没有参与实践活动的两种方式。可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从谈判技能来看,我们发现,只上课未参加实践活动和既不上课也未参加实践活动的得分为51.35、49.73,由此可见,只是上课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谈判技能,而既上课又参加实践活动、模拟谈判、只参加实践活动这三种模式都对谈判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实战模拟,它们的平均得分分别为78.63、65.29、76.22,远高于只上课没有参加实践活动的和既不上课也未参加实践活动的两种模式,可见,商务谈判实践活动是提高谈判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于学生的谈判特质,从表2中可以看出,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不论有没有上过课,他们的平均得分都明显高于没有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的得分,可见,特质是与生俱来了,是不能通过后期进行培养的。

以上调研分析可以证明,实践教学环节的确可以提高学生的谈判技能和心理素质,谈判能成功除了谈判技能外还要求具备良好的谈判特质,而这方面是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了解,没有谈判之前,大家并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谈判工作,而谈判实践环节可以让学生认真自己是否具备这样的特质,认清自己是否适合从事这样的工作。

3国际商务谈判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实践活动应以学生练为主,以教师引导为辅。

2、实践活动中成立项目组,项目经理由组员轮流担任,以锻炼每位同学的组织能力,提高参与度。每项实训任务的分组可根据情况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团队,以锻炼学生与不同人合作的能力。

4结语

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探索,能使学生主动地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自觉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系统的商务谈判思维过程和职业岗位商务谈判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任大延,谢玉柱.模拟涉外商务谈判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8(09).

[2]李旭穗,邢金虎. 商务谈判[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篇5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企业已认识到电子商务的优势。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复合型新兴专业,它涉及到技术、经济、贸易、管理等学科。目前开设该专业的各高职院校有的将该专业放置于计算机或信息学院,课程开设侧重“大电子、小商务”的模式;有的将该专业放置于经管学院,课程开设侧重“小电子、大商务”的模式。综合来看,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应是“电子技术是手段,商务是本质”。而电子技术与商务课程的比例设置多少为宜,应根据行业和区域经济对该专业的需求来确定。

为了提升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应以实施创新教育为主线,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大力推进实训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建立“基础+核心+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与实践教学体系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训课程体系建设中,坚持“以专业课为主体,以技能培养、实训操作为重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达到岗位合格的目标,贴近工作实际,强化能力培养,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面向社会需求,优化实训课程体系

在实训课程设置上应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体系。该体系有机整合理论、实验和实践三个环节,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具体来说,即一个体系、四个模块、注重融合,强调特色,突出素质。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计算机类课程模块、商务类课程模块和综合实践模块。上面谈到的实训课程,主要围绕计算机类课程实训和商务类课程实训进行。

电子商务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专业,为了能培养出特色鲜明、技能突出,能很快胜任企业岗位的电子商务专门人才,我们在设计实训课程体系时,充分体现“以用为主”的原则,妥善处理一个“度”的问题,即:一是深度要适当,必须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二是广度要足够,应覆盖“电子商务岗位”必需的相关知识。

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学校设置了十门实训课,以及基本与理论课对半开的实践操作课,以上实践环节占总课时的55%左右,另在第四学期暑假安排两个月顶岗实习,第五学期安排一个个月毕业设计。每门实训课程均制定有详细的教学大纲,课程开课前按“教学大纲”要求,讲授知识要点,明确能力培养要求和考核标准,详细列出章节学时分配、作业量和实训要求。

二、强调实际操作,改革评分制度,突出能力培养

电子商务是从网络和商务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而且还在不断地应用和发展之中。现有的电子商务理论还很难对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活动进行卓有成效的指导,因此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要突出实战性特征,要使电子商务人员迅速理解、适应和进入电子商务实务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熟练地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动手能力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宗旨,将校内计算机机房等实训室和外贸公司、物流公司、广告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构建实践教学应用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参与能力,突出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商务网站的建设与开发、现代商务运作的技能培养和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实践教学的整体观念,打破各个实践环节各自为政的局面,经过系统设计,对应于教学模块,将实践教学分为基础实验、专业实训、现场实习三部分,使其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对于商务经济类课程来说,一是要求“走出去”,即教师带领学生针对拟定专题,到目标公司实地调研,了解电子商务的经营过程和技术,感受电子商务的工作环境和气氛,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分析归纳总结、理论与实践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从公司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授课。三是组织学生参加学术技术报告会,丰富和扩学生的知识面。这些课程与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强化实践教学是保证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措施。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侧重职业技能的掌握与提高,鼓励教师在计算机前教学、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在实训基地教学,同时进一步巩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同时,购进电子商务流程中一些实体设备和模拟教学软件,让学生以各种角色在模拟环境中感受电子商务环境,培养学生适应电子商务各种岗位的技能。此外,鼓励、推荐学生利用节假日参加一些与电子商务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同时,从实训课程评分制度上加以改革,与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实际工作挂钩。评分不采用百分制,代之以“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感受的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一点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校企合作,承接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要和政府的劳动部(局)等部门、各类企业尤其是本经济区域内有关企业加强合作。同劳动部(局)等政府部门的合作,可以发展在职业资格考试、职业技能鉴定、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等方面的合作;同各类企业的合作,形式是联合办学,具体方式包括:可以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可以筹集办学经费或赞助;可以邀请企业共同研究专业方向的定位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及职业岗位的分析;有些实训课程可以通过到企业承接实际项目来完成,例如:中小企业网站建设与推广、网络营销方案的设计等等,使得学生完成实际项目的同时能够完成课程的学习与操作,并能获得一定的收益,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手积极性。不管采取哪种方式,最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必须主动走出去,坚持诚信和质量原则,建立一整套的制度措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高职教育要提高质量,不但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思想,还要靠先进的教学手段。展。要在广泛运用实物、现场等直观教学手段的同时,加强多媒体教学,全面实施电化教学,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卫星电视、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内容,共享教育资源。具体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做:一是投入资金加强多媒体教学硬件建设,建设多媒体教室,购置音像设备及资料;二是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知识的培训;三是组织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四是在搞好实用程序开发,直接服务于社会的同时,重点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随着这一全新的教学手段逐步规范化、系列化,学生可更直观、更形象地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组网技术、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络数据库设计等,都可采用实验室网络教学,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组网课的实训也可采用动手拆装、软件安装、动手组网、制作网络连接线等方法。同时,还要鼓励教师积极制作课件和网上试题库。教学实践表明: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但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时间,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比较牢固掌握知识。

五、提升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建立和完善校内的实验实训基地,更新现有电子商务实训室的实验实训条件的同时,应加强本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并通过各项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和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定期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与电子商务、物流、营销与策划等实践工作,既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也为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还可选派部分青年教师参加电子商务师有关课程的培训,到开展电子商务教学较好的大学进修,并适时地参加各种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等,提升教师素质。

六、总结

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广大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人员要不断探索和改革电子商务的教学及实践模式,加强电子商务的专业建设,以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6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企业已认识到电子商务的优势。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复合型新兴专业,它涉及到技术、经济、贸易、管理等学科。目前开设该专业的各高职院校有的将该专业放置于计算机或信息学院,课程开设侧重“大电子、小商务”的模式;有的将该专业放置于经管学院,课程开设侧重“小电子、大商务”的模式。综合来看,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应是“电子技术是手段,商务是本质”。而电子技术与商务课程的比例设置多少为宜,应根据行业和区域经济对该专业的需求来确定。

为了提升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应以实施创新教育为主线,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大力推进实训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建立“基础+核心+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与实践教学体系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训课程体系建设中,坚持“以专业课为主体,以技能培养、实训操作为重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达到岗位合格的目标,贴近工作实际,强化能力培养,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面向社会需求,优化实训课程体系

在实训课程设置上应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体系。该体系有机整合理论、实验和实践三个环节,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具体来说,即一个体系、四个模块、注重融合,强调特色,突出素质。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计算机类课程模块、商务类课程模块和综合实践模块。上面谈到的实训课程,主要围绕计算机类课程实训和商务类课程实训进行。

电子商务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专业,为了能培养出特色鲜明、技能突出,能很快胜任企业岗位的电子商务专门人才,我们在设计实训课程体系时,充分体现“以用为主”的原则,妥善处理一个“度”的问题,即:一是深度要适当,必须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二是广度要足够,应覆盖“电子商务岗位”必需的相关知识。

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学校设置了十门实训课,以及基本与理论课对半开的实践操作课,以上实践环节占总课时的55%左右,另在第四学期暑假安排两个月顶岗实习,第五学期安排一个个月毕业设计。每门实训课程均制定有详细的教学大纲,课程开课前按“教学大纲”要求,讲授知识要点,明确能力培养要求和考核标准,详细列出章节学时分配、作业量和实训要求。

二、强调实际操作,改革评分制度,突出能力培养

电子商务是从网络和商务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而且还在不断地应用和发展之中。现有的电子商务理论还很难对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活动进行卓有成效的指导,因此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要突出实战性特征,要使电子商务人员迅速理解、适应和进入电子商务实务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熟练地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动手能力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宗旨,将校内计算机机房等实训室和外贸公司、物流公司、广告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构建实践教学应用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参与能力,突出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商务网站的建设与开发、现代商务运作的技能培养和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实践教学的整体观念,打破各个实践环节各自为政的局面,经过系统设计,对应于教学模块,将实践教学分为基础实验、专业实训、现场实习三部分,使其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对于商务经济类课程来说,一是要求“走出去”,即教师带领学生针对拟定专题,到目标公司实地调研,了解电子商务的经营过程和技术,感受电子商务的工作环境和气氛,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分析归纳总结、理论与实践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从公司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授课。三是组织学生参加学术技术报告会,丰富和扩学生的知识面。这些课程与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强化实践教学是保证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措施。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侧重职业技能的掌握与提高,鼓励教师在计算机前教学、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在实训基地教学,同时进一步巩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同时,购进电子商务流程中一些实体设备和模拟教学软件,让学生以各种角色在模拟环境中感受电子商务环境,培养学生适应电子商务各种岗位的技能。此外,鼓励、推荐学生利用节假日参加一些与电子商务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同时,从实训课程评分制度上加以改革,与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实际工作挂钩。评分不采用百分制,代之以“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感受的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一点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校企合作,承接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要和政府的劳动部(局)等部门、各类企业尤其是本经济区域内有关企业加强合作。同劳动部(局)等政府部门的合作,可以发展在职业资格考试、职业技能鉴定、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等方面的合作;同各类企业的合作,形式是联合办学,具体方式包括:可以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可以筹集办学经费或赞助;可以邀请企业共同研究专业方向的定位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及职业岗位的分析;有些实训课程可以通过到企业承接实际项目来完成,例如:中小企业网站建设与推广、网络营销方案的设计等等,使得学生完成实际项目的同时能够完成课程的学习与操作,并能获得一定的收益,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手积极性。不管采取哪种方式,最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必须主动走出去,坚持诚信和质量原则,建立一整套的制度措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高职教育要提高质量,不但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思想,还要靠先进的教学手段。展。要在广泛运用实物、现场等直观教学手段的同时,加强多媒体教学,全面实施电化教学,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卫星电视、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内容,共享教育资源。具体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做:一是投入资金加强多媒体教学硬件建设,建设多媒体教室,购置音像设备及资料;二是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知识的培训;三是组织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四是在搞好实用程序开发,直接服务于社会的同时,重点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随着这一全新的教学手段逐步规范化、系列化,学生可更直观、更形象地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组网技术、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络数据库设计等,都可采用实验室网络教学,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组网课的实训也可采用动手拆装、软件安装、动手组网、制作网络连接线等方法。同时,还要鼓励教师积极制作课件和网上试题库。教学实践表明: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但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时间,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比较牢固掌握知识。

五、提升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建立和完善校内的实验实训基地,更新现有电子商务实训室的实验实训条件的同时,应加强本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并通过各项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和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定期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与电子商务、物流、营销与策划等实践工作,既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也为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还可选派部分青年教师参加电子商务师有关课程的培训,到开展电子商务教学较好的大学进修,并适时地参加各种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等,提升教师素质。

六、总结

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广大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人员要不断探索和改革电子商务的教学及实践模式,加强电子商务的专业建设,以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7

目前,高职院校绝大部分专业都在尝试采用“工学结合”的实训模式来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人才,有的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商务英语专业作为文科专业,要实现“工学结合”存在较大的难度,该专业应怎样推行“工学结合”实训模式,值得探讨。

一、国内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简介在我国,“工学结合”职业教育的模式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半工半读,至今也形成了多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工学结合”模式,主要有:第一,订单式模式。针对市场需求,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即指在特定的技术实训中心,通过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第三,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间隔安排且技能训练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充分体现了校企共同育人的宗旨。

第四,两段式预分配模式。第一阶段进行公共课程、职业理论课程、职业技能课程的教学,突出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第二阶段是预分配阶段教学,针对职业岗位进行专业顶岗训练,校企双方派出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帮助。

二、商务英语专业采用“工学结合”实训模式的现状实训教学是指在真实或仿真的情境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以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企业急需的具有很强专业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而“工学结合”就是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让学生进行直接操作的实训模式。

近年来,许多职业院校进一步探索这种实训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商务英语专业也在尝试开展“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然而对外贸易部门及各类涉外企业一般不愿意接纳整批学生的实训,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教学通常就是对学生进行外贸函电、单证和英语口语的强化训练。部分院校也开始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里对各个商务主题进行模拟训练。

三、构建工学结合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

(一)课内实践教学针对“综合英语”、“英语听力”等较难实现工学结合的纯语言技能课程,课堂活动以项目为载体,知识、理论、能力和实践训练尽可能一体化进行,着重训练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校内综合技能实训

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校内综合技能训练项目是基于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而设定的,为期1周。教师根据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利用多媒体或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营造一个“准职业环境”,设计若干“仿真”或“全真”的职业项目,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目的是在一种仿真的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商务操作能力和办公自动化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生产性实训

篇8

实训教学是培养应用能力、操作技能的必要手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高等职业教育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掌握宽泛的商贸运作知识并能熟练使用现代办公设备、能够胜任外事、外贸、金融及外(合)资企业的涉外商务与翻译的应用型、复合型中高级商务英语专业人才”[1]。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实训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商务英语是以目的语为媒介,为商务活动服务的,所涵盖的内容涉及与商务有关的诸多领域及开展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在实训教学设计中,常常有对目标语境所要求的交际任务的模拟活动,如公司介绍、产品演示、撰写工作报告、市场调研、商务会议、商务谈判等。由此,项目设计成为实训的主要形式,以市场和职场为实验室,以劳动过程为导向,体现劳动过程系统化,充分体现语言及综合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突出专业核心技能。实训项目是实践教学的主要运作形式,实训项目的合理设置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成败。

高职的商务英语专业普遍开设很多实训项目,如进听说实训、出口实务与单证、商务谈判、外贸函电、国际支付与结算、外贸跟单、秘书实务、综合实训等。但从实训项目实施的效果来看,这些毕业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国际商贸一线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综合能力有一定差距,教师的理想目标和学生的现实目标有些差异。

一、商务英语实训项目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项目的设置缺乏针对性

实训项目缺乏针对性,即没能很好地分析商务英语专业所面向的岗位能力及素质需要,不清楚这些职业或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及对工作态度的要求,从而不能针对专业所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的主要实践能力来培养学生。在实训项目的开发设计完全依赖书本,知识点和技能点更新慢;容易忽视过程性知识,使得实训项目不仅成为陈述性知识的重复,而且偏离实际需要。

(二)实训项目设置缺乏全面性

在实训项目设置时只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获得而忽略社会能力的培养,在实训项目环节里面缺少学生与模拟环境的互动,缺少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经过大量的实训技能操练后学会的仅仅是“做事”,而学生感悟不到职业氛围,忽略了与人交往和沟通的重要性及职业道德素质,难以面对生活的挑战并积极地应对生活的难题。

(三)实训项目之间无沟通和衔接

在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中,在很多情况下是由各课程任课教师自行拟定实训教学内容,独立进行单项训练,如《商务英语听说》课程的老师负责听说实训,只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商务英语阅读》课程的老师负责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进出口业务与单证》课程训练制单,其他实训课的内容和形式也基本类似。这样的实践教学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单项技能,但实训内容的条块分割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另外,也会导致项目之间的内容的重复及实训类型的单一。

(四)实训项目效果监控和评价机制不完善

对实训效果评估的方法和手段不完善,偏重终结性评价而忽略形成性的评价,只重视职业技能的评定而忽视对职业素质的考核评价,倚重实训指导教师的评价而忽略校外及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最终无法知道指导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训情况。

二、对商务英语专业实训项目设置的思考

(一)明确实训项目设置的目标

“实训英语实践教学应是一个涵盖了语言训练、商务沟通能力培养、商务知识及技能形成和巩固的实践体系”。[2]实训项目作为实训教学的主要运作形式其目的也就是要促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即培养学生在国际商务环境下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了解商务工作环境和相关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了解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的主要环节,熟悉国际贸易业务涉及的主要业务文件和单证,满足相关就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由此,实训项目的设置的目的是要在真实或仿真模拟的现场操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只有明确了实训项目设置的目的,我们才能制定合理的实训项目实施计划和大纲,选择合理的实训项目内容和方式,避免实训项目形同虚设,成为课堂理论教学的重复。

(二)实训项目设置的原则

1.人性化原则。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不仅是为满足社会需求造就合格的“职业人”,还要适应个性发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为满足个性需求塑造合格的“社会人”。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较快地获取经验性和策略性的知识,而对陈述性的理论知识却相对排斥。而相对不同的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来说,他们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学习个性存在差异。因此,在实训项目设置前要进行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当前的知识能力结构及个性差异,如学生的兴趣、动机、需要及学生的认知倾向等;了解学生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设置合理的实训项目,通过实训来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

2.企业参与原则。目前,实训项目主要由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任课教师来设置,而大部分老师由于缺乏必要的商务背景知识与实践经验,在设置实训项目时容易偏离实际需要。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教师可以下到企业到相应岗位实习或者参加专业培训获取实战经验,另一方面可以去企业调研,了解一线现场对本专业的要求。教师根据对企业的深入了解和认识,总结实习心得,并根据实习所得及时调整和制定实训计划与实训内容,这是企业的一种间接参与。订单培养则是企业直接参与的体现。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签订的订单培养,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制定并实施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定向培养的教育模式。民政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与LC.PHILIPS曙光电子有限公司、深圳金力通讯设备公司及深圳天虹商场签订了培养订单,该专业设置了相关实训项目如:自动控制技术实操、CRT部品工艺认识实训、CRT制造流程实训、深圳金力通讯设备公司外销跟单、外销制单、海外市场营销及塑胶模具技术实操、商场采购、管理和海外市场营销等。[3]

3.“一线”应用性原则。“马上”和“解决问题”是企业用人的重要标准,也就是企业希望雇员基本上能在其所学的专业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不需要再进行岗前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自然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在商务英语实训项目设置时,也必然以实现工作为导向,在实践情境中培养学生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商务英语实训项目设置要符合“一线”工作的需要,在项目内容上围绕商务贸易活动的技能,如通过进出口实务与单证,学生了解了进出口商品的询盘、发盘、还盘,进出口贸易合同的签订与履行;货物的运输和保险的办理;报检报关的办理流程;出口单证缮制;贸易纠纷的解决和索赔的处理;国际支付与结算:信用证、汇票、本票、支票;国际银行汇兑实务的模拟操作、跟单、托收及风险的防范,信用证的审核、修改及结算,信用证项下的单据制作等具体实践操作。

4.适应性原则。实训教学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不断丰富和修订其内容,既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又能不断地对实训内容和形式作更新和调整。国家对外贸易工作的有关方针,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及相关国别、地区政策,世贸组织、世界区域经济的条例和规定等变动,而我们实训项目内容则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如新惯例(UCP 600)给跟单信用证业务带来的新变化:银行审单时限缩短,银行审单标准更放宽,银行选择处理拒付单据方式的增加,对单据运输途中丢失的责任承担等,因此在信用证实务操作项目中则不能再以UCP 500为依据。

5.融合性原则。实训项目的的实施并不是孤立于课程教学的,它必须考虑到专业知识所需课程的融合,重视课程之间衔接、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扩展、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商务知识与英语技能的融合,在商务英语实训项目设置时不能只重视语言类的训练,同样在商务技能的实训不能少了语言的应用。如商务英语听说实训项目内容不是停留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交际,而是把语境放在商务活动中。重视专业技术与职业技能考证知识的融合,把考证嵌入实训项目中,要求学生在完成专业教育的同时完成职业技能培养,在毕业时能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这样,既能使学生在某一技能上掌握较高的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又能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要重视各实训项目之间的融合,所有实训项目都是围绕贸易过程展开的,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很多情况下就是上完一门理论课后就紧跟一个实训项目,实训内容的条块分割,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4]

6.全方位评价原则。对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进行评估是确定其职业能力的核心,是确定其技能水平的直接依据,是确定其理论转化为技能能力的有效手段。要了解教师的实训教学及学生的实训效果必须对整个实训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并作出正确的评价,单看学生实训报告是不够的,因此我们要采取全方位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既要结合老师评价,又要结合学生自评和互评;既要有学校内部的考评,又要有来自外部企业的考评;既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又要重视过程性评价;既有实训项目成绩的考核,又有职业资格证书的评价。

教师作为实训项目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要了解实训的目的,根据相关原则合理设置理实训项目,要尽可能地创造逼真的实践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岗位技能与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钱芳,吴国初.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模拟商务环境实训[J].商场现代化,2007,(12下旬刊):398,399.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011-02

一 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教学分析

1.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内蒙古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都具有自己的机房和实训室,但普遍的情况是重硬件、轻软件,实验内容与实际企业的运作联系不紧密,实验环节不细致。网络集成化低,距离复杂真实的企业电子商务技术要求有相当的距离。

2.高度重视实训教学的意义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的重点。”

3.实训教学的作用

利用教学模拟环境、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商业化运用进行观察、了解、参与、模拟和再现、修改、评价、总结和创造等所进行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教学活动。

二 能力素质模型的作用

1.能力素质模型的涵义

能力素质模型(Competence model)就是用行为方式来定义和描述员工完成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技巧、品质和工作能力,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定义和相应层次的具体行为的描述,确定核心能力的组合。这些行为和技能必须是可衡量、可观察、可指导的,并对员工的个人绩效以及企业的成功产生关键影响。

2.能力素质模型的作用

从企业角度来看,明晰目前能力储备与未来要求之间的差距;建立了一套标杆参照体系。另一方面从员工角度来看,能力素质模型为员工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鼓励针对个人的技能增长进行激励,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提高个人绩效。

三 构建电子商务毕业生基本能力素质模型

1.构建能力素质模型的步骤

通过校企紧密合作,在充分调研典型岗位工作能力要求的基础上,重构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也就是分析对应的主要岗位群,剖析其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的行为领域和学习领域,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开始构建电子商务毕业生基本能力素质模型。第一步,与企业家访谈,调研业绩优秀员工,进行行为素质解码;第二步,标杆研究,分析素质模型的要点;第三步,逐步定义模型,能力要素概念的形成;第四步,验证素质模型,保持与企业业务管理人员的持续联系,反馈信息,要素逐步定型。

电子商务毕业生基本能力素质模型图

具体方法是以始为终,充分理解并确定典型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倒推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的实训路径、项目和具体操作如何更有效。

第一,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通过对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下的企业和有电子商务应用需求的传统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地区电子商务相关岗位的具体的工作任务,并与行业和企业的专家共同分析其职业能力。

第二,典型工作任务的归纳和学习领域的转换。整合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职业能力,并确定行动领域。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这期间课题组完成了网络营销典型任务的分解;电子商务典型操作项目的撰写工作。

第三,课程体系的再构建。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以及由简单到复杂的工作过程,之后依据这些一线的情况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教学计划和实训方法符合企业代表性岗位的要求。如客服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和专业能力要求等。

2.能力素质模型的内容

第一,传统营销基本能力,如对4P的透彻理解与掌握。营销技能的基本掌握(商品的推销、商务沟通、商务谈判等能力)。

第二,计算机与网络基本操作,如掌握计算机基本组成及拆装、局域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和微机系统的简单维护;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 Windows XP 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第三,网络营销推广单项能力。高职高专学生的工作都是一线工作,所以在专业能力里我们不能强调“大而全”,必须是能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有自己特色的“小而专”。对某项方法的应用要特别突出,如在网络营销推广方面能熟练掌握SEO与SEM的基本方法。

第四,基本的职业素养核心能力。

3.能力素质模型的实施环节

通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和毕业生与企业的反馈情况,我们认为比较行之有效的实训教学效果要一步步来积累,学生通过实训掌握技能可以从以下五个阶段进行安排:

第一,课程内实训。任何非理论教学都成为实训性教学,如上课时的案例讨论,情境模拟等,这个环节是与纯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的,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理论与实训教学是相辅相成的。

第二,专业实训课程。实训课程教师在上课前要就虚拟任务的内容、目的、要求、程序、方法作必要的提示;在操作中要对学生进行答疑、纠错、启发等必要的指导;课后对学生的操作记录和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价。

第三,校内的第二课堂实训。如参加社团组织,校内外的专业比赛,这种方式学生的参与性较强,所以通过有组织的准备去进行,针对性较好,特别是可以为参加区内和全国的比赛打下基础,各种不同级别的比赛对学生和老师都是对技能掌握程度很好的检验与提升。

第四,专业的社会实训。如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或参加某些企业实际运作的项目。在工作中要先从企业发展中非常细小的问题入手,这样学生容易解决,慢慢地再做一些复杂的工作,与此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在团队的组织能力和沟通、合作、信息处理这些职业发展的核心能力。

第五,专业的综合实训。通过以上四种方式的积累,就可以开展最后的专业综合实训。如第六学期学生的实训活动,这种方式需要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或调查报告,要融会贯通企业实际工作里的方方面面,是高职高专学生非常好的岗前实训修炼。

总之,这五个阶段是循序渐进,课程内实训是实训教学体系中的学生进行实训性学习的技能“点”,是日后提高专业技能的基础;通过校内的实训课程以及第二课堂实训,可以科学地把这些点串联起来,变成从事不同工作的技能“线”。之后,专业的社会实训把不同的技能“线”有机地衔接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专业实训知识培养的技能“面”;最后通过长达一个学期专业的综合实训形成电子商务专业技能的“体”;达到较为立体性的培养目标,即用人单位比较满意的一线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的最终目的。

四 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

电子商务;实践教育;改革方案

各类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开设能够为各行各业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供给,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部分学校在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与社会脱节、技能不全面的情况。对此,有关学校在电子商务课程的教育教学中,要坚持能力本位,关注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授课内容,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当前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现状

1.1教育观念偏差。

电子商务专业带有明显的职业特征,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应该遵循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相比于欧美国家十分发达的职业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具有起步晚、进展缓慢、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依据等局限性。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停滞不前,让社会各界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存在误解或者是存在偏见,认为职业教育是“温床”、“就业避难所”,没有正确认识到职业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突出作用。21世纪的经济发展中,知识、技能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活跃因素,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学生,能够在经济发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业革命的发生。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却差强人意。很多职业教育专业的课程与现实生活中的就业需求不相匹配,培养的方式过于落后,很多学习电子商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发现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根本用不到,有些技能过于老旧,已经处在频临淘汰的状态。同时,自己的所掌握的技能也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造成了很多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

1.2创业教育不足。

近年来,在严峻就业形势和巨大社会压力的影响下,很多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萌发了毕业后自主创业的想法,创业也是解决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以及带动其他同学就业的绝佳方式。然而现实情况是严酷的,尽管国家一再出台鼓励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为电子商务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有力的社会市场大环境,但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却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对于电子商务学生来说,在毕业后开设淘宝店铺是十分普遍的一个创业选择,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经营好一个淘宝店铺并不容易,既要掌握网店设计技巧,又要学会市场营销,由于在校期间缺乏有效的实践训练,很多学生开淘宝店铺的想法只能打消。

1.3教学思想落后。

有关资料指出,造成电子商务学生就业率和创业率差强人意的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教学缺乏实战性和安全性;学生的常规培养模式还没有被打破,理论与实训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学生并没有通过日常教学掌握实战技巧,创业管理教育也有所缺失。电子商务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点课程之一,应该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电子商务人才为己任,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就业或创业。本文认为,电子商务课程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应该给予高度重视,时刻关注人才市场的就业要求,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培养方式,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实战素质和创业竞争力,促进我国职业教育进入高速发展时代。

1.4课程设置不当。

一般而言,电子商务课程的培养目标为,要求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和使用技能,如平台开发与维护、网络营销手段、营销文案课程、网页设计、网页美工等。从这个目标上分析,电子商务课程的主要方向是平台开发与维护、物流管理、网页设计与美工、数据结构分析、营销策划、电子商务营销等。本文认为,商务课程的教育教学具有明显的职业色彩,培养的目的也是十分明确,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实现就业和创业,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很多学校盲目重视平台维护和数据结构分析,忽视了营销手段和宣传策略的教学,没有实现均衡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就业选择时由于缺乏市场营销技能,放弃了自己喜欢的销售类工作,或者是在就业后感到力不从心。

2、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思路

2.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建立电子商务实训教学基地。笔者建议,设有电子商务课程的相关学校,应该在校园内建立一个规模化、制度化的实训教学基地。电子商务实训教学基地的建立,要以学校为主导力量,广泛吸引企业投资;教师和学生要积极参与到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中来,将实训教学基地发展成为学生实战的演练场、自主创业的摇篮。

(2)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的硬件构成。一般而言,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训基地需要具备计算机教室、摄影工作室、创业指导室、仓储配送室内实习教学场所。仓储配送室主要应用于物流管理相关课程的实训教学。摄影工作室用于电子商务产品的拍摄,室内应该配备课程相机、三脚架、闪光灯、摄影布、反光伞、台布等拍摄工具,以及负责图片后期制作及美化的计算机设备。创业指导室主要用于创业指导课的教学,并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实训教学的总结性会议。计算机室主要配合网页设计、网页美工、数据结构等课程实训教学。

2.2课程设置改革

(1)课程设置的中心思想。在专业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电子商务的开发和营销作为教学的重点,重视操作培养,不忽视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切实提高学生的课程素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把电子商务的工作方法进行分解,分解为若干项目,每一个项目都要逐一讲解。同时,要注重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表。根据上述观点,结合现阶段电子商务专业实际教学情况,拟定出一份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初表,如表1所示。

2.3加快转变教育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关键,在教学方面要坚持知识技术和思想道德两手抓,既重视对学生课程技能的培养,也不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品质培养,教导学生遵守电子商务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不可利用自身的技能非法谋取私利。除了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联系也是现阶段电子商务专业转变教育教学模式的重点。在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日常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该融汇贯通。教师在讲授某一理论后,应尽快组织学生参加实训教学,确保学生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温习理论知识,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全面掌握电子商务的实战技能。实训工作应该注重有效性和社会性,教师应该在实训工作中发挥正确的指导作用,真正的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在实战操作中遇到的疑惑和困难,对普遍性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并组织学生讨论研究,最终总结学生的研讨成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4加强教学管理水平

(1)加强创业园的管理

为了确保电子商务专业创业园的有序使用,提高创业园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水平,必须建立规范有效的创业园管理制度。电子商务创业园的规范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电子商务学生的管理,学生在去创业园实训和学习时,要遵守创业园的规章制度,爱惜实训设施,在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实训操作;二是对电子商务教师的管理,电子商务教师应该熟悉相关教学设备的操作和管理流程,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指导学生爱惜实训设备,积极有效地开展实训教学;三是对创业园管理人员的管理,明确岗位责任,认真记录设备的损耗,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和处罚制度,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

(2)考评制度的建立。

电子商务课程的考评应该实行加权评分制。将电子商务这一门课程分解为若干个评分点,既要评价学生的理论掌握,也要评价学生的实训操作。有关教务管理人员应该制定一个明确的算分系数,将学生各个部分的得分进行处理,算出学生的总分。之所以采用加权算分方式,是要明确各个教学部分在总成绩中的地位,使学生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加强学习,不对任何一个教学部分存在偏见,能够全面学习,共同发展,真正提高电子商务的操作能力。

3、结束语

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水平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学校和老师要积极了解就业市场的需要,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学生要加强自身建设,树立正确的自主创业观念。本文研究讨论了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意见,希望给有关人员带来启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