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团员自我评议模板(10篇)

时间:2022-08-10 11:46: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生团员自我评议,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学生团员自我评议

篇1

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团员意识,全面调动广大团员的积极性,以主人翁的精神,昂扬的斗志,积极行动起来,搞好团支部建设活动,建设凝聚力强、积极向上、团结一致的优秀团支部,从而带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稳定有序向前推进。当前,共青团工作的重点是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树立科学发展观,青春奉献新发展”,积极投身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和谐进步的发展中。为此,聊城大学开展了活泼生动,丰富多彩的团支部活动,主要从三大方面进行。

一、共青团组织建设的现状

当前,各高校均意识到共青团工作中团员意识教育工作是工作的核心,团员教育工作上水平德育是关键。在日常教育和督导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注重思想教育、信念教育、诚信教育、心理教育、网络教育、文化教育、道德教育的统一,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学习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自强、自信、自律的和谐自我。以重时效、重创新、重务实为原则,抓安全、求稳重、树风气为标准,在已经建立学生管理工作长效机制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健全学生工作科学管理特别是团的工作的相关考核、监督、奖励、约束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各高校均有自己独特的思考。

二、聊城大学共青团建设的创新点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聊城大学团委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示范团支部、优良学风示范团支部、推优入党示范团支部、团日活动示范团支部等十佳示范团支部的创建活动,通过建设一批工作有思路、学习有成效、活动有特色的示范团支部,以示范带动基层团组织的建设,引导基层团工作的开展。坚持党建带团建,认真做好本学期“推优”工作,进一步规范“推优”程序,健全对基层“推优”工作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并开展基层组织建设的“互查互促”工作。此外,开展团员民主评议活动。各分院团委(直属团总支)要将团员民主评议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组织全体团员针对自己一学年来的学习和工作进行认真总结,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根据《团内奖惩条例》做好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和先进团支部的推荐工作。

三、切实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实现形式

1.深入开展“新时代新风采”团员标准大讨论活动

全校各级团组织在深入学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新一轮发展规划,认真开展“新时代新风采”团员标准大讨论。同时,团委将组织以“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进一步深化学习讨论的效果。

2.开展以“挂团旗、戴团徽、唱团歌”为主题的“团标熏育”活动

根据团中央《关于在全团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意见》,进一步总结和深化教育活动的成果,全院各级团组织要继续开展以“挂团旗、戴团徽、唱团歌”为主题的“团标熏育”活动,按照《团章》的相关规定,在团的办公、活动场所悬挂团旗和团徽,大型活动中挂团旗、戴团徽、唱团歌,发挥共青团标识在强化团员意识、增进团员的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方面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

篇2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是实现新形势下共青团基本职能的重要体现。基层团组织建设决定着共青团最本质的影响力、战斗力和生命力。高等学校共青团作为学校第二课堂教育的主要组织实施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基层团组织通过不同的活动载体,满足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各种需求,解决了大学生遇到的各类问题,为更广泛地培养复合型人才积极做贡献。高校基层团组织与团员青年保持着最广泛最直接地联系,作为高校团工作的最基层组织,它直接承担着组织、引导、服务和维护青年权益的任务,在引导青年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学分制逐渐取代学年学分制,在全面学分制的管理制度下,打破专业的限制,打破修业年限的限制,以选课制为基础,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即可毕业,把知识模块化来培养学生。我校作为江苏省全面学分制重点改革院校,在近几年里以全面学分制为基础,集合书院制和导师制教育管理模式,取得了重要的改革成果。经过四年的实践,部分优秀大学生用三年时间完成了本科四年的教育提前毕业,真正实现了弹性学分教育。改革的实施为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为贯彻文理渗透、专业互补、素质引领、注重能力的管理思路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一、全面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共青团组织面临的挑战

全面学分制改革对高校教学管理、学生教育、后勤服务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卓有成效地开展高校共青团工作就必须对全面学分制条件下基层团组织建设做出前瞻性地研究和思考。

(一)全面学分制对高校基层团组织设置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

在学年制的管理制度下,由于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生课程完全相同或绝大部分相同,因此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就是一个班级,这个班级叫做行政班级。行政班级团支部成为学校共青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管理的最基本的单位,如开展课外活动、团员教育评议、主题团日活动,推优、评优等等。在全面学分制下,学生选课比较自由,选课的随机性很大,打破了学年制的固定班级、固定听课群、统一课程安排、统一上课地点等,每人一张课程表,每个人修课门数不同,任课教师不同,一个选课班级包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生自主度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造成了传统行政班级团组织设置相对稳定性和全面学分制下时空分布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原有的校团委—学院团委—专业团总支—班级团支部的固有团组织设置方式不再适用,需要尽快构建适应发展的共青团组织新模式来取代原有的基层团组织设置方式。

(二)全面学分制对高校基层团组织的评价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全面学分制条件下,同一年级、同一专业的学生学习进度不一,学习成绩难以使用统一的评比标准。由于班级淡化,团支部推荐、评优、团员教育评议等,因为缺乏客观依据和实施基础难以执行,必然导致团的常规工作难以正常进行。因此,评奖评优的标准、办法和途径等需要重新设计,重新制订。共青团工作只有和全面学分制改革有机结合,才能调动团员青年参加团学活动的积极性。

(三)全面学分制背景下团员的自身组织观念和集体意识不断弱化

高校实施全面学分制后,学生不再受年级、学期限制,在选课等涉及自身成长和发展方面的自主度越来越大,学生由过去集中的状态逐步趋于分散,自主性大大增强,个性化发展使班级、团支部的作用不断淡化,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意识因缺乏有效载体的依附而变得弱化和缺失。随着班级、团支部凝聚力的逐渐削弱,很多学生产生不适应感,导致团队归属感和荣誉感消失。根据对笔者所在全面学分制改革的试点学院专兼职团干部的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团干部表示,随着全面学分制地推行,无法将全体学生组织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顺畅的开展团支部工作,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明显下降。

二、全面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模式思考

在全面学分制逐步推行的进程中,高校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模式是:多种模式,多重覆盖。要适应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新变化和学生的新特点,确立“以人为本”的共青团工作理念。

(一)社区建团

随着原有的行政班级团的基层组织职能的不断弱化,社区、宿舍越来越成为学生学习以外的重要场所,所以,要积极推行社区建团取代原有的行政班级团支部。根据社区的规模建立分团委,每2-3栋宿舍楼建立一个基层团委,每个宿舍楼建立3-5个团总支,每个楼层建立2-3个团支部,每个宿舍建立1支团小组。通过社区团支部、团小组开展支部大会、民主评议、团员发展、缴纳团费、推优入党、综合测评等规范管理。开辟社区活动阵地,在每个社区设置固定的活动场地,如:会议室、排练室、乒乓球室、台球室等,便于分团委、团总支、团支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团日活动。同时推行宿舍办公,把共青团工作的触角伸向学生宿舍,安排专职团干部进入学生宿舍区办公,缩小服务距离,提升服务效率,更为及时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强化学生宿舍的育人功能,从管理方式上保证共青团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导师制建团

即以导师制为依托,构建导师团建工作模式。建立“双导师”制:生活导师由专兼职团干部、辅导员或管理人员等担任,负责学生思想引导、生活、心理、健康、思想政治表现等方面的指导工作;学业导师主要由相关专业的骨干教师担任,负责帮助学生理解培养目标和专业结构,制定合理可行的发展目标和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依据导师所指导学生的数量建立团支部或团小组,制定活动计划,开展活动,实现基层团组织的各项职能。导师制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职业规划、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制定成长成才计划,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当然,学生如何发展,不可能仅仅取决于导师的设计。因此作为导师,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和目标,就成为导师的主要任务。因此,导师制建团是对各种基层团建模式的有效补充,使网的组织体系更为科学和完善,它可以细化到每一个团员青年的教育管理和指导。

(三)社团建团

以社团为单位建立团支部来实施团组织的各项职能。学生社团是特定范围内的独特群体,它是基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志向、专业追求等因素自发成立的群众组织。学生社团是学生第二课堂的主要阵地,也是当前高校范围广,参与人数多的组织,是对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它能够促进专业学习,丰富课余生活,利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促进学生个性培养与身心健康。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导向,将思想教育、专业教育、成才教育与兴趣培养更好地结合,符合全面学分制所提倡的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兴趣培养的本质,因此,在社团中建立团支部,对加强社团管理、建设到活动开展都非常有利。淮海工学院已经在现有的学生社团中全部建立了团支部。实践证明,社团建团模式是一个加强学生专业学习、社团管理、社会服务的有效形式。以社团为抓手,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来开展共青团工作,不但使团员青年获得了锻炼,展示了水平,而且这些富于创新的社团活动为青年学生开辟了培养兴趣、锻炼能力的广阔空间和施展舞台。

(四)网络建团

信息时代的到来与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为网站建设与管理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广阔的交互空间,成为影响新一代青年大学生思想品德、价值导向的重要因素。在全面学分制条件下,网络是高校团组织有效开展各种思想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建立网络团支部,可以超越时问、地点的限制,使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自由地发表各种意见、看法,这将更有利于实现团组织的思想教育管理功能,同时也为团员青年提供了一个全新接受教育的平台。学生通过网络注册登记,参加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团日活动,通过网络开展网络知识竞赛、团支部微博建设、网上青共校学习,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团建信息,开展团员论坛、网上讲坛、网上调查、网上活动方案征集等活动,以此开辟新型团员思想教育空间,让广大团员积极参与,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网络之中,通过信息化建设开辟高校共青团新型的团建阵地。

(五)活动建团

随着全面学分制、书院制、社区化的推行,同一课程班级、同一团支部的学生在课程选择、居住地点等方面有较大差异,难以集中开展活动。因此,可以通过建立活动团支部的形式来补充,即通过招募、竞标等形式,由来自不同课程班级、不同团支部的学生组成活动团支部,负责承担团的活动项目,完成团组织的工作职能,全面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例如: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知识技能竞赛、社团活动、大学生创业项目、社会实践团队组建、志愿服务、课外文体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创新学分,增加活动团支部的凝聚力和认可度。

总而言之,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要积极适应新变化,探索适应团员青年个性需求的团建新模式,从单一覆盖实现多重覆盖,发挥共青团组织教育、引导、服务和维护广大青年权益的职能。

参考文献

[1] 晏维龙等.书院制改革学分制培养个性化发展多样化育才[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2] 王玉忠等.适应学分制改革创新高校团建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6(18).

[3] 李同果.完全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0).

[4] 张一梦.学分制的改革与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创新[J].现代教育,2008(18).

篇3

中图分类号:D2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团支部是团的最基层组织,与广大团员青年保持着最直接、最广泛的联系,是团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和显示终端。班级团支部是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校共青团全部工作和建设的基础。大学生作为青年的者是未来中国社会的建设者和重要接班人,因此对于大学生团员的教育和高校基层团支部的建设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一、新疆高校基层团支部存在的问题1.基层团支部的凝聚力弱化高校的基层团支部是以班级为单位组成的,团支部干部包括团支部书记和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班级团支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作用下降,对于支部成员难以施加影响力。基层团支部工作目标不明确,缺乏规范性,已经成为班级团支部的通病。甚至有些团支部只剩一个机构的空架子,挂一个团支部的牌子,平时没有任何实质性活动,仅仅为应付上级检查。2.基层团支部活动已被动化由于高校目前的基层团支部管理主要是由院系团总支或基层团委负责,但团总支因人手少,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许多都是要由团总支来完成,事情太多,团总支对基层组织工作也是力不从心,导致对基层团支部工作不能够深入。各团支部由于团干部素质不高,工作积极主动性不强,支部活动大多是上面布置什么工作就做,不布置就不做,工作处于被动化,结合各支部特点主动地创造性开展的工作较少。3.团支部的组织生活不健全团员没有定期的民主生活会,甚至不进行民主生活会,有的团支部把民主生活会简单理解为政治学习,而忽视了团员间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教育。以班级为单位的基层团组织很少开展团支部活动,大家甚至开始怀疑以班级为单位的团支部存在的必要性。

4.针对性、实效性的思想教育和团员自身的理论学习缺乏高校中的团组织人员配备十分缺乏,所以很多高校对团员的教育只能做到枯燥的理论教育。而现代的大学生团员是新时代的人才,他们成长的社会环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他们的思想观念是务实的;他们是网络一代,信息渠道非常广泛、灵通。再加之高校政治理论课学时之多,使得大学生团员对团学知识的学习不重视,甚至反感。

二、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的措施

针对新疆高校基层团支部存在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作为团务工作者,对于基层团支部的建设提出以下措施。

1.完善团支部的制度建设。

团支部的工作制度是支部全体成员应共同遵守的行动准则,是团支部的工作规范。建立和实施团支部工作制度是实现支部工作稳定发展,提高团支部工作质量和工作绩效的重要保证。团的支部委员会要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增强支部的自身能力,使团支部充分履行自身职责。团支部的最重要的工作制度是“三会两制一课”,即:团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团小组会,团员教育评议制度、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制度,团课。在此基础上,完善团支部集中换届、团支部达标创优等工作制度。

2.创新团支部的组织设置。

合理的组织设置,是开展团的工作的重要保证。团章规定“团员在三人以上的单位可以建立支部”,这是团支部设置的总原则。在新形势下,团中央根据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工作实践,提出“以组织设置的灵活性保证组织的严密性”为新时期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原则。新疆高校学生由于就业实习机会较多,流动团员数量比例较大,学校团组织要依托实习单位团组织完善团的建设,积极探索加强对校外实习流动团员管理工作。

3.丰富团支部的组织生活。

团的组织生活是团的组织对团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团员进行自我教育的基本形式。根据团章规定,每一个团员都必须编入团的一个支部,参加团的组织生活,接受团组织教育和监督。团支部必须把严格团的组织生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建立和建立团的组织生活制度。高校团组织要结合高校学生特点,创新组织生活方式,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育人效果。4.加强团员意识教育。

团员意识是共青团员光荣感和责任感的集中体现,是树立共青团时代形象的前提和基础。新时期的团员意识主要包括政治意识、组织意识、模范意识三个方面的内容。大学阶段是学生政治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团员意识的最佳时期,高校共青团要将团员意识培养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提高团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参考文献

篇4

情2012年9月我很荣幸能够担任09林学蒙二班的团支书。通过一学期的团支书工作学习,伴我走近了我的大学生活,也伴我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这半年的工作,我开始更加了解大学生活,也收获了很多珍贵的东西。刚接触大学班级团支书这个职务还觉得很陌生,不了解要做些什么以及该怎样去做。因此刚开始最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位同学,掌握需要帮助的同学的情况;熟悉团支书这分工作,以免在今后的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因此在开学时与班主任进行了多次的沟通;也又向本班班级辅导员请教了一些在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细节。刚开始我正准备着用自己的热情与努力去迎接灿烂光明。这一学期我们开拓创新,工作学习各方面都有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地取得成绩,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地取得成绩,避免失误,现将我班在上学期的活动总结如下:

一.党建方面

我们班29名同学全体都已是团员。注册团员、收团员证、収团费时都已宿舍为单位由宿舍长收齐在交到团支书这里。这学期已有24人上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团员思想教育方面,我们团支部在这一学期开展了多次团课,每一次团课团员都积极的发言和做笔记。

二. 学习方面

班级保持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和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在课堂上不断吸取讲师所传授的文化知识,课堂下阅读相关书籍加以巩固和深入。由学习委与各个任课老师沟通。由于大二会有英语及计算机的过级考试,因此我们团支部这学期开展了几次会议将这厉害关系传达给班级同学。都在为这不久的考试作着努力。

三.活动方面

我班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作为工作的主题之一。鼓励动员同学参加校、院举办的各项文娱活动。并依照每个人兴趣召开班会团活,使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在院里举办的篮球赛、119防火节、冬季越野赛、各种讲座等活动中,我班全体同学热情积极参加。本学期我支部以开展了四次班级团日活动:《参观博物院,了解历史》、《篮球友谊赛》《班级聚餐》《缤纷校园·有你有我》等。这些活跃了班级气氛和促进了同学的感情联系,并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四.社会实践方面:

“实践出真知”,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参与社会实践是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鉴于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我院有假期社会实践的活动。期末将会邀请老师给同学们一定的对社会实践活动理论指导。在实践中求知,在实践中探真理,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和锻炼自身工作的综合能力。

五.班风建设

篇5

工作目标:[找文章到文秘站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1、发挥光明街道境内教育资源优势,营造街道共青团组织特有的文化氛围,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及未成年人思想政治工作,树立青少年和谐观。

2、建立健全区域性团建联动社区团建有效的机制,与境内学校、企事业单位共驻共建、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搭建好街道青少年服务工作的新平台。

3、大力推进青年志愿者行动,建立全省第一家街道级别青年志愿者注册机构,成立光明街道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

4、本着“青年中心”先建立后完善的原则,抓好建设、运转、管理等关键环节,以“凝聚青年、引导青年、发展青年”为宗旨,探索建立青年中心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青年工作的新发展。

5、发挥“全团带队”的职责。指导和监督社区少工委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服务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进一步巩固未成年人社区教育成果。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1、坚持不懈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牢固构筑青年一代的精神支柱。通过开展各类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的活动,切实把广大团员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构建和谐社会上来,把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引导到辖区的建设与发展的各项任务中去。

2、切实加强和改进以“未成年人”为重点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一是坚持实践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充分发挥团队组织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实施社区青少年“5A计划”(爱地球、爱祖国、爱家乡、爱伙伴、爱自己)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力加强民族精神、荣辱观和家乡的乡土人情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按照未成年人的年龄和身心特点,积极组织和引导青少年学生参加扶老助残、志愿服务、道德评议、社区文化等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二是加强服务于未成年人工作的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团校、家长学校和各类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中心,加强对社区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使这些阵地成为未成年人接受教育、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三是加强服务未成年人工作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以社区为纽带,家庭、学校、社会相互沟通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把好的经验、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积极探索社会资源的整合机制,产生合力,攥紧拳头打出“光明”一个品牌,建立一个统筹协调、职责明确的工作机制。

3、深入持久地开展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以建团85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团员意识教育,通过开展“追忆、启迪、展望”主题团日活动,开展“举团旗、佩团徽、唱团歌”活动,积极营造和培育团员青年意识教育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增强共青团员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青年团员从身边做起,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风气。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青年推动我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力军作用

发挥境内教育资源的优势,以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为主线,着力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转化创新成果,团结带领青年推动经济发展,积极投身到西部繁商区的建设中。

1、实施“青春加油站”培训计划,整合辖区内社会培训机构为青年提供多方位的培训机会,构建服务青少年学习的多样化平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就业培训,多层面、多渠道地帮助青年实现就业、创业。深化争创“青年岗位能手”、“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工作,着力提高青年学习能力和创业本领,引导鼓励职业青年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2、服务青年创新创业。联系协调有关部门,整合社会力量为青年创业提供指导及资金、技术支持;组织青年创业者参加各类招聘会、展览会,及时掌握科技信息动态;通过开展创新创效活动、青工技术比武活动,鼓励企业青工提高科技素质,促进企业管理

创新、营销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发挥区域内共青团的组织网络优势,丰富和完善共青团联系、举荐优秀人才的渠道和措施,积极向各行各业推荐人才,为优秀青年人才施展才华搭建舞台。通过各类交流活动,利用光明街道互联网站和《光明风采》提供就业信息,广泛宣传我街良好的创业环境,为青年营造良好的创业就业氛围。

3、开展“大中专学生社区教育见习基地”活动。协调辖区企业为境内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并试行大学生到社区挂职锻炼,采取带课题见习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社区见习载体。建立社区服务时长考核机制、绩效考核等机制,集大学生聪明才智做好社区管理工作。学生进社区进企业见习教育基地,除了可充实企业、社区工作人员不足外,还能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舞台,注入青年人的活力。

三、以“构建和谐光明”为目标,引领青年开风气之先

1、引导青年投身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大力推进青年志愿者行动,进一步扩大志愿服务知晓面与参与度,探索经常性的招募机制和服务时间长短结合的服务机制,建立全省第一家街道级别青年志愿者注册机构,成立光明街道青年志愿者中心。以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统揽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不断加强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点和服务团队建设,开发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启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计划,切实巩固社区志愿服务的工作基础。以51#丙区“扶老助残”省级示范单位为延展,在境内深入实施青年志愿者“扶老助残行动”、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计划、“爱心助成长”志愿服务计划等项目,引导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参与志愿服务。

2、引导青少年积极投身平安街区建设。针对社会结构和青年群体结构的变化以及青年自身特点,密切关注青年思想动态,建立健全青年舆论汇集和分析制度,对青少年思想倾向采取动态管理,引导青年自觉抵制黄、赌、毒等不良思潮的沉渣泛起。在51#乙区青少年社区预防违法犯罪工作省级示范单位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全面铺开,进一步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青少年维权工作。积极组织志愿者参与社会治安巡逻等工作,推进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组织青年志愿者、专职社工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活动,开展对低保户子女、残疾儿童和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救助工作。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有不良行为未成年人、闲散未成年人的社区教育和服务。结合光明街道青少年法制学校不断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与管理,继续巩固和完善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成果。

3、推进青少年文化建设,提高青少年的文明素养。进一步深化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广泛开展各类主题读书活动。广泛开展青少年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把文明礼仪作为今年青少年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之一,通过开展“一举一动促和谐,一言一行见文明”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在生活、社会、职业、校园中的文明礼仪习惯,在青少年中大力倡导文明礼仪意识。组织青年文明社区评选、社区青少年文化体育节以及社区公益讲坛、社区青春舞台等社区青少年系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和活跃青少年的文化生活。

四、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竭诚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

1、加强服务工作,不断优化青少年的成长成才环境。积极探索服务新载体,继续深化青少年素质拓展计划和少先队员“雏鹰争章”活动,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本着“学校放假,社区开课”的原则,认真做好寒暑期青少年工作。开展“情系万家、关爱成长”、“社区小当家”等活动,强化青少年社区服务观念,实现社区与学校工作的双赢,深化济困助学活动,切实为经济困难学生、残疾青少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群体排忧解难,加大青少年维权力度。

2、加强阵地建设。在利用好现有的青少年阵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新的宣传、教育、活动阵地。加大青年中心建设的探索力度,全力打造“街道青年中心”品牌,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围绕“建起来、活起来、亮起来”的要求,大力培育组建各类兴趣型、服务型、功能型青年社团,延伸工作手臂,以市场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发挥“街道青年中心”社区团建、青年联谊、青年培训和社区义务的四大平台作用,结合辖区团员青年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其依托阵地整合资源、直接服务团员青年、辐射带动基层团组织整体活跃的职能。

五、以加强团的自身建设为基础,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内在活力

篇6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现代法治观念的民众意识。“公民意识是近代的产物。它有两层含义,当民众直接面对政府权力运作时,它是民众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及监督;当民众侧身面对公共领域时,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身维护和积极参与。”1

1.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爱国热情,关注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1.1公民主体意识淡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加,能正视和积极追求个人的机制和利益,但有些大学生公民角色还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其作为公民的主体意识相对淡漠,表现在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权责意识不明确。公民的主体意识就在于能够认识到自己是独立的法律主体,不依赖于任何人,独立享有权利,独立地履行义务,独立地承担责任。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不是法律强加的,而是行使权利时的必然选择。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社会责任感。

1.2社会公德意识的缺失

“公德”不同于“私德”,首先它是社会人所应当具有的道德,其基本要求不是出于仁爱之心,而是出于对他人的合法利益和人格尊重,也就是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并突出表现在对规范和调节社会不同利益主体和利益关系的公共规则的尊重。其次它所依据的是普遍主义的原则,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公共生活的规则,履行与自己的权利相对应的义务。有些大学生缺乏对自己的自我约束力量,为人处世常以自我为中心,出现社会公德滑坡现象。

1.3政治参与意识不能与实践相结合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虽然趋向务实化、理性化,但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行为投入存在较严重差异,主要表现为:一是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较强,但参与行为投入较少;二是对社会有基本正确的政治认识和政治评价,但在实际行为上却表现为知行不一。这种价值取向的两重性和价值判断的矛盾性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实际水平的成效。

1.4法律意识淡薄

大学生有守法的愿望,他们认识到人们要处于一种自由有序的状态,就要遵守法律,法治具有纠偏功能,但有些大学生的守法行为存在不到位的情况,有的大学生甚至认为“能够钻法律空子的人,都是有本事的人”,没有建立对法律的尊重、积极认同和信赖的态度,没有树立起对待法律的理性精神和法律思维,缺乏法律权威意识。这表明大学生对待法律的知行存在较大差异。

2.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培养机制

2.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课程建设

我国高校尚未形成一体化的公民教育课程,构建公民教育体系,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和公民自身需要以及现代公民意识形成的特点与规律来构建现代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操行和评估系统,以实现公民意识教育的制度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施方案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承担着重要的任务,该课程以大学生成才遇到的基本问题为切入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使大学生懂得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一方面,大学生首先应增强权利意识,掌握基本的参与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实践技能,包括学会民主的生活方式,养成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习惯;另一方面,大学生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成为健全的、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社会生活是有规则约束的,公民必然会受到法律制度和道德等规则的制约,因此,公民教育要坚持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原则。培养自律公民的核心是培养公民社会所必需的社会公德,通过社会公德教育使公民在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成为对社会、对他人有积极作用和有利的人,社会公德教育的深层次内容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自觉遵守行为规范成为理性要求。在法治教育中,应是培养现代法治观念,即培养他们“法律权威”和“法律至上”的观念。让他们懂得法律不仅表现为法律条文,更重要的是表现为法的执行、法的实施,认识法治是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最重要的手段,唯有法律才能防止权力的滥用,制约权力的运作,唯有法律才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从而法律才能人们所信仰,进而塑造他们的崇法、守法和护法精神。

篇7

在我完成学业的同时,我积极参加了学生会的各项工作,在不断地追求完美,也有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具备较强的责任感。我能在日常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积极乐观,勤俭节约,关爱集体,团结同学。从此我对自己的勤俭简约,穿着朴实、努力学习的精神有了更坚定的概念和感悟。因为我相信只要做到勤俭简约,穿着朴实、努力学习我必将会成功。所以我一直在拼搏,奋斗、坚强,这也使我拿到了我最希望得到的励志奖学金,还被评上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但我不会仅仅满足于这次的成绩,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努力,更上一层楼。

过去在校期间参加各种活动并得到的一点成就:

一、上学期在社团组织开展各种活动:

(一)、在第一餐厅门口展示以“展文学风采”为主题的新社员作品;

(二)、在第一餐厅南门口开展以“鼓动青春活力,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锅庄晚会;

(三)、在c202教室进行了以“我爱我的母校”为主题的藏文诗歌朗诵比赛;锻炼了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

二、兴趣爱好广泛的我还参加于学校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

XX年,为了充分体现积极性,我参加了雪莲花开50周年校庆晚会,并被评为“学生会先进工作者”;

XX年,参加了咸阳市大学生文化节合唱比赛,获“团体一等奖”。

XX年,在人文学院担任了08级文秘与办公自动化班的副班主任,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工作,努力为同学们服好务,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XX年,在校我策划并组织了“‘青春万岁,祖国万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专题晚会”活动,并受到了全院师生的好评。

XX年,我参加了第二届“和谐·中国”全国校园明星才艺展示活动,拿到了大学组声乐专业一等奖,

XX年,参加了院团委举办的“纪念xx民主改革50周年暨庆祝首个xx百万农奴解放日”演讲比赛,获得优异的成绩;

本人已担任过人文学院08级文办班的副班主任、现担任雪域文学社的社长、是大院学生会的成员之一。

在过去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受过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在参加过的各种活动中得到了一些奖项:

(1)、XX年10月19日在“秋之实”之“新生杯”演讲赛中荣获优秀奖。

(2)、XX—XX学年咸阳市大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获得 “一等奖”

(3)、在XX—XX学年人文学院学生会工作中,被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4)、在人文学院XX年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5)、在XX年团员教育评议活动之“纪念xx民主改革50周年”演讲比赛荣获二等奖。

(6)、在“和谐中国·第二届全国校园明星才艺展示活动”中,荣获大学组声乐专业一等奖。

(7)、在纪念5·12汶川地震一周年藏文诗歌朗诵会中荣获三等奖。

(8)、在xx民族学院党委党校第40期培训班学习中被评为“优秀学员”称号。

(9)、在XX—XX学年中,被授予“团学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篇8

学海无涯,学无止尽。成立了寝室学习制度,有了学霸寝室。并且申请了属于班级的QQ,开通了1313班的网易邮箱,新浪微博还有微信,飞信等。积极开展寝室学习活动,共享资料;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习效率,团支部对班级考勤进行严格的要求,积极杜绝任何迟到、旷课、缺课的情况;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在QQ群里共享学习资源,交流学习经验,互帮互助。

二、促进思想建设,树立建设祖国目标

不断进取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竭的动力。时代需要我们去努力进取。在长知识、学做人的思想指导下我们一定会不断进取,努力成为服务于人民的新一代。自党在十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软件1313班就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一)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团日活动,深入贯彻十精神。(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篇"的主题班会,引领同学们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雷锋月举行"种班树活动",将雷锋精神延续下去,不断地提升自我修养和实现自我价值。

三、推进文化建设,做新时期的接班人

大学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软件1313班被评为校"优秀班集体",软件学院"红旗团支部"的荣誉,在软件学院一二。九合唱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学校的重视,学院的关怀下,我们作为"试点班级"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大一就取得文化建设方面的好成绩。科技月月评比赛中,软件创新大赛中,都可以看到1313班很多同学的身影;辩论,演讲比赛时,激烈的,唇枪舌战的"战场",也有1313班同学宏伟的声音。逢节日,班委都会悉心准备每一位同学的礼物,给予家的温暖。

"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软件1313班几乎每个月都会举行大型的班级活动。(一)大一开学农家乐活动,增进感情。(二)素质拓展活动,缓解大学压力。(三)男生节女生为男生织围巾,带来冬季温暖。(四)男生为女生过女生节,促进友谊。(五)雷锋月种班树,服务院校,快乐自己。(六)班班辩论赛,以理服人。(七)班班篮球赛,挥洒青春汗水。(八)中秋节做月饼,共同思乡。

四、 培养各方人才,励志服务院校

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是我们不变的目标。软件1313班十分重视班级同学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新时期,做接班人,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道德、守纪律、有理想、有胆略、有技术、有文化,又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技能人才。软件1313班的同学在院学生会,团委都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仅团委副部,就占据8人。学生会副部5名。e01协会部长1名。野人定向组组长1名。

我们梦想着像一匹骏马奔腾在辽阔的大草原上,让世界上每一个人的心都随着我们年轻的脚步声一起跳跃;

我们梦想着像一只海鸥翱翔在广阔的天地之间,让宇宙的每一个角落都看到我们矫健的身影;

这就是我们,软件1313班39颗年轻的心,面对困难迎难而上!

这就是我们,软件1313班39颗乐观的心 ,面对失败从不言败!

这就是我们,软件1313班39颗奋发的心,面对挑战勇敢向前!

大学优秀班级事迹材料(二)

凝心聚力促班建 携手前行铸辉煌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1101班事迹材料

在人文荟萃,学养深厚的江西农业大学这片圣土上,涌动着一股青春的气息,43名朝气蓬勃的青年在此相逢,迸发出炫目的光芒。劳动与社会保障1101班,亲如兄妹,相亲相爱,携手共进,共创未来。

一、强化组织建设,在推动优秀班级建设中凸显作为

班委设置健全合理,民主选举按时换届。在班委选举之前,班主任、辅导员确立了"1 1 4"的班委班子配备模式,即1名班长,1名副班长(由团支书兼任),4名委员(学习委员、生活委员、权益委员、宣传委员)。在基本的班委配备模式中,通过每一年的民主换届选举,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出富有激情、能力突出、工作扎实、群众基础雄厚的同学当任。

完善班级基本制度,提升班委服务水准。由班委提出方案,报团支委和班委集体审核,在班会表决通过,确立班级基本管理制度,合理规范同学的行为。经过年度统一筹划,各班委合理分工、职责明确,组织同学喜闻乐见的活动,扩大班级影响力,提升班级战斗力,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强化思想引领,在践行核心价值观中凝心聚力

引领思想办好团日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级思想道德建设旨在提高团员的思想素质,使之从根本上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十"以来,社保111班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引领活动。(一)开展以"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想"为主题的班级活动,深入学习党"十"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释义进行解答,引领同学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深入实践。(二)组织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关爱孤儿献爱心"的团日活动。(三)宣传报道先进事例,学习先进模范精神。坚持以、团章为蓝本,把思想教育融入到生活中,在平常的交往中,注重发现和解决同学们思想上的问题。与时俱进,对先进事迹,先进个人进行表扬,鼓励广大同学向模范榜样看齐。

社保111班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向着党员的标准看齐,关心着国家发展的大事。经过共同努力,扎实推进全班同学思想觉悟建树,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

三、强化基层服务,在服务班级同学中强基固本

强化学习辅导,实现"零挂科率".社保111班带领全班同学建立起"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良好班风,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优良学风,班级各项工作均走在前列。在学院进行学风建设的大好形势下,我们班同学抓住机遇,狠抓成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全班四级一次性通过率80%,六级一次性通过率为50%,国家计算机二级一次性通过率86%.人力资源一次性通过率为95%.大二学年评出了国家励志奖学金两名,专业奖学金获奖覆盖面达50%.对于成绩暂时比较靠后的同学,班委专门组织、统一安排,号召实行"一对一"辅导,实现了零挂科。班级学习氛围浓厚,到课率高,且在课余时间经常组团去图书馆,刻苦学习,孜孜不倦,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专业素质,还提升了大家文化修养。

四、强化人才培养,在进行学生工作中展现风采

回首过去,满面沉思;放眼未来,踌躇满志。社保111班的同学们将一如既往坚持"主动、善意、低姿态"的为人处世原则,走在未来的道路之上,相信激情岁月,迎来的是如花的硕果。

大学优秀班级事迹材料(三)

用双手编织出美丽,靠双脚踏出精彩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会计1304班事迹材料

前进中的会四

2013年的9月,54个梦编织在了一起,54颗心凝聚在了一起。美好的相聚,我们倍感珍惜,怀揣着梦想,我们并肩前行。一条满载着四年时光的路铺在我们面前,我们的梦想将在这里飞翔,我们的蜕变将在这里完成,我们的人生也将在这里开始新的起航。梦想,让我们奋力拼搏,为追求心中之梦而勇往直前;青涩,让我们饱尝心酸,为不再庸人自扰而努力成长;挫折,让我们痛定思痛,为活出自己的精彩而自立自强;成就,让我们幸福快乐,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彰显自我。我们的故事就此展开,装满梦想,迎难而上,披荆斩棘,收获人生。挥汗如雨,只为青春无悔!笑看成败,只为人生精彩!奋斗,造就我们的超越,超越造就我们的成长,成长造就我们的永不言弃和积极顽强。这就是我们,会计1304班,乐观坚强的一家人,54颗年轻而勇敢的心。会计1304班,我们的家,梦开始的地方!

缘分的使然,来自大江南北的我们相聚在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组建了会计1304团支部。我们的梦要靠我们的双手编织出美丽,我们的人生之路要靠我们的双脚踏出精彩。以后的每一天,让我们在这片充满着朝气与希望的沃土上尽情展现青春的风采,向往未来,为我们的人生留下属于自己的辉煌!会计1304,加油!

2013年9月,54名同学共同组建了会计1304班团支部,经过个人申请和民主评议,杨丽银同学担任团支部书记,陈林汉同学担任团支部宣传委员,马淑雅同学担任团支部组织委员。

团支部是一个班级的思想政治核心,本学期以来,会计1304团支部的工作在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在老师们的关心帮助下,积极组织同学参加活动,在学习、纪律、卫生、班级建设方面成绩优秀,在班级团支部建设上,制定计划和方向,按照学院的工作和总体要求,从本班自身实际出发,以争取做到最好为动力,认真落实上级工作,积极开展每项活动,把握同学思想动态,与团内部组织宣传委员密切配合,默契工作,深入了解同学情况,关心同学,活跃团员思维,丰富团员生活,为大家提供所需,为老师提供帮助,并与其他班委会成员积极配合,提高班级工作效率,在比赛、评比中力争最好。在全班同学的努力配合下取得了很多成果和经验。但同时不可否认在团支部的工作中,我们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工作效率还有待提高,不过,我们团支部会尽最大努力,一起构建和谐、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团内工作及主要活动

(一)新生书画比赛

好团支部: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会计1304班事迹材料

(二)新生拔河比赛

(三)"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题班会

(四)大学生涯规划大赛

(五)新生才艺大赛

(六)"严肃考风考纪,积极备战初考"主题班会

(七)"弘扬雷锋精神,倡树文明新风"主题班会

篇9

中图分类号:D29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01162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不仅需要我们从共青团组织建设的角度去思考,也需要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工作的角度去分析。通过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整合资源、增强力量、创新职能,以充分发挥团组织在思想引领、实践育人、素质拓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扎实推进基层学生工作的发展。

1 新时期团组织面临的新问题

1.1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所修课程,自主选择毕业的年限,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的现象会越来越普遍,班级的传统功能也将逐渐弱化或消失。在这样的形势下,原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日常教育和管理的组织形式面临了挑战,以班级为主题开展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实习、团学活动也会随之减少,宿舍成为学生之间接触、交流的主要场所。这种挑战深刻影响着学校原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团建等诸多方面的工作。

1.2 网络时代学生特点的变化

网络进入学生宿舍后,增加了学生宿舍教育管理的内涵和深度。一方面,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各种有害信息冲击着学校教育在学生成才环境中的主导地位,污染了德育环境。另一方面,学生宿舍学生上网的目的性有待改变。据调查,学生宿舍中的互联网用于网络游戏、聊天、看影片的频率大大高于上网查阅学习资料。加强学生宿舍中的团建工作迫在眉睫。

2 推进团建进宿舍

面对新形势的变化,共青团组织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延伸工作手臂,尝试在学生宿舍内建立团组织,完善学生管理体系,团组织要实现班级、宿舍的双线覆盖,做到了“哪里有青年学生,哪里就有团组织”,更加充分地发挥团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

2.1 构建团建工作新模式

尝试建立团支部进学生宿舍的管理模式,打破传统以班级为主的团建制,增加以宿舍楼层团支部建设为基础,以每栋宿舍楼团总支为基本单位,构建“每栋楼团总支——各楼层团支部——各宿舍团小组”的管理体系和模式。宿舍团支部成员由思想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学生担任,每楼层支部设支部书记(层长担任)、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律委员。团支部干部由班主任推荐和学生自荐后,经民主评议产生。宿舍团支部建立后,以宿舍管理制度为保障,以宿舍环境、学习风气为突破口,以宿舍团支部之间的各项比赛和活动为载体,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学生宿舍,强化学生宿舍的育人功能。

2.2 构筑教育管理新形式

以制度来约束工作,指导工作,促进工作,团的各级组织的战斗力才会明显增强。建立各项基础性的规章制度,如《宿舍团支部管理制度》、《宿舍团支部工作准则》、《关于在宿舍团总支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培养对象的实施办法》等,这些基础性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为共青团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了保障,为团建工作实现双线覆盖也打下了良好基础。但光有一系列好的制度还不够,关键在于如何把这些规章制度落实。为此,就要在全校各宿舍楼层团支部推广使用《团支部工作手册》、《团支部活力宝典》,将团的一些规章制度、常规工作全部纳入手册,通过手册记录的内容来反映一系列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和工作进度,共青团组织不定期对手册的使用情况进行督查。

2.3 建设团组织运行新机制

在宿舍管理方面,为了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积极发挥宿舍团支部这一级团组织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这一组织体系,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及其它宿舍管理规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学生自觉维护学生宿舍楼内正常的秩序,遵守规章制度,服从管理,互相关怀,敢于和不良现象作斗争。在日常检查方面,消防安全检查由学院保卫部、宿舍管理中心牵头,各支部组织相关人员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如冬季防火安全检查、宿舍安全用电专项检查、宿舍贵重财产专项检查、早寝晚寝检查、卫生内务检查等。

2.4 建立学生自我管理新体系

学生宿舍自我管理体系的形成依赖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宿舍团支部学生干部队伍。首先,需要制订合理的选拔团支部干部的程序,力争选出德才兼备、思想过关、尽职尽责的干部。其次,制订宿舍团支部干部工作职责,使干部明确责任。最后,宿舍团支部干部享有班级团支部干部的同等权利和义务,作为共青团组织学生干部队伍的一部分统一接受学生干部培训和考核。关于宿舍团总支书记队伍的建设,宿舍楼团总支书记可以由各院系辅导员担任,副书记由学生楼长担任,这样将更直接、更快捷地了解学生工作信息和安排,及时地开展宿舍楼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高校团组织进宿舍,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宿舍区的辐射,形成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同时进一步扩大了团组织的覆盖面,形成了多层覆盖、动态调节、自我完善的团组织网络,使团组织建设确立由上至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新机制。在丰富学生宿舍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使团员青年能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体现团组织的先进性与自律性引导并推进学风建设的同时,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形成宿舍文化新氛围。宿舍团组织的建立和学生参与宿舍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锻炼舞台,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独立生活能力,也为进一步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志曾对共青团组织提出“两个全体”的殷切希望: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扎实推进基层团建工作,更好地贴近青年、服务青年、引导青年是共青团组织永远的话题。相信“宿舍建团”这一基层团工作创新模式会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工作经验与思路创新。

参考文献:

[1]钟文辉.对高校“团组织进公寓”的思考[J].青年探索,2005.

[2]李文阁,尚丹,赵虎等.关于高校公寓建团的几点思索[J].赤峰学院学报,2006.

篇10

社会是教育的大舞台,当下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认为这是一种在课堂上、书本上得不到的教育。它是一种把科学知识和社会意识结合起来的综合教育,对受教育者价值观、责任感、关心公共生活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重视不够

目前,部分高校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足,将其简单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的过程设计。一是学校认识不到位。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是“软’任务,只根据学校和专业的特点有选择地开展,因而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二是大学生不重视。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加之没有成绩考核方面的硬性规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家长不支持。部分学生家长认为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课成绩的高低、各类证书的获取才是最重要的,社会实践不过是走过场,开展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针对性、实效性差

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形式传统单一,缺乏创新。很多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往往局限于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生产劳动、支教扫盲等形式,仍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而缺乏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改革与创新。二是内容空泛不丰富,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往往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不能学以致用。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短缺,社会投入严重不足,实践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才能得以顺利组织和实施,但目前经费问题制约着活动的开展。一是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专项资金的投入。没有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没有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和保障,而是在组织实践活动之前,临时向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申请经费,得到的经费也是极其有限的,很多时候还要院系和学生都要承担一部分活动费用,这势必会影响院系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社会支持力度不够。有些单位怕花钱、嫌麻烦,特别是经济落后不发达地区,更怕以此凭添经济负担,不愿接待。

有的高校没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没有明确实践环节的时间比例和计划安排。在教学计划中,没有把社会实践课程作为必修课,并制定出课程的大纲,规定学分以及必要的考核手段。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对策和路径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学培养体系和计划

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要充分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四有”新人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大学生巩固知识,完善智能结构,增长才干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校党、政部门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领导。要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担任组长,党(校)办、校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组织部、宣传部、科研处、研究生学院、招生就业处、人事处、后勤处、保卫处等单位为成员。各部门要各负其责,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从组织上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二)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形式和载体,增强其针对性和时效性

在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社会实践的特征,拓展创新的活动项目,丰富社会实践的时代内涵,使其在内容形式及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发展,赋予其更丰富的时代特色和生机活力。

(三)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评价机制

一是成立二级评估委员会或小组,实行定性定量考评,坚持学生自测与集体(小组)评估相结合。二是如实记录社会实践活动各项资料、学生具体表现以及实践单位评价。三是学院(系)要建立社会实践活动信息接收、反馈及处理机制。四是学校要出台有关社会实践活动的条例与管理办法,各学院(系)、班级制定实施细则。同时做到“七个挂钶”,即:社会实践活动情况与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成绩挂钩,与奖学金评定挂钩,与评选先进个人和集体挂钩,与团员民主评议、推优入党挂钩,与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推荐就业挂钩,与学院(系)和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与教师工作量和干部业绩的评定挂钩。

同时,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开展各类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比活动,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奖励。通过建立完整的激励机制调动大学生、广大教师、干部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社会实践形成有机运作、自我驱动、有序发展的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