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习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6-03 03:06:4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育实习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教育实习论文

篇1

目前,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教育实习地点是由各学院自主联系的,各学院则委托给实习带队老师负责联系实习地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各学院在哪个学校实习取决于实习带队老师的“社会关系”,这个关系一旦发生变化实习地点也就无法保证。表面上看各学院都有2-4所甚至更多校外实习基地,全校累加起来能有几十甚至上百所校外实习基地②,但实际上这些校外实习基地是很不稳固的,也就是说今天是我们的实习基地,明天就未必保证还是我们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不稳固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内蒙古师范大学与这些“实习基地”在行政上没有隶属关系,当然我们不能约束人家,人家也没有接受我们实习请求的责任和义务;在经济上没有依赖关系,我们既不能从经济方面控制他们,也不会给人家带去诱人的经济利益。现在什么都讲究双赢,既然不能给人家带去什么“实惠”,当然人家接受我们的积极性就不高;在业务上也很少往来,只有个别学院的个别老师对中学的教学进行个别的“指导”,但这种联系是偶尔的、断断续续的。现在的中学老师对师范院校老师所做的中学教学研究成果似乎持一种怀疑、抵触甚至满不在乎的态度,认为大学老师的研究只是注重理论、脱离了中学的教学实际。的确,大学老师的研究存在着不切合中学教学实际的现象,导致大学失去了对中学业务指导的作用,但更主要的是原来中学依靠大学输送人才,而现在就业越来越难的情况下,各中学都十分“牛气”,学生低三下四的去求人家都不要,这恐怕是大学与中学失去业务联系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高校既不能约束、控制中学,又不能与中学实现互惠互利,从而造成高校实习基地的恐慌和不稳。第二,中学怕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一方面实习生毕竟是“实习”,没有教学经验。另一方面这几年扩招,师范生的教学素质确实不如以前,造成中学不愿意接受实习生。第三,中学担心接受实习生会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给学校管理带来不便。一个学院一届汉族学生至少有四五十个,如果几个学院同时到一所学校实习人数就会更多,几十、几百个陌生的面孔天天从校门口进进出出,无疑给学校的管理带来麻烦。第四,中学怕影响学习的校风校纪。大学生相对中学生接触社会多、见识广、思想开放超前,容易彰显个性。而中学生生活的环境相对封闭,学生的思想也相对保守,穿着打扮也相对规矩。大学生进入校园与中学生广泛接触,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上容易影响到辨别能力较弱、好奇心较强的中学生,这样会影响校风校纪,有时甚至还会给学校安全带来隐患。第五,中学的接待能力有限。实习生进入学校需要有备课场所、听课凳子、教室还要有一定的空间等,许多学校没有多余的房间可供实习生备课用,也没准备那么多凳子供实习生听课用,教室里更是座无虚席,实习生只能在过道里挤,容纳不了几个实习生听课。鉴于以上现象,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厅、教育局)、师范院校、中学三者联合起来,建立三位一体的师范教育培养体系。教育行政部门选拔师资力量强、基础设备设施好的中学为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由教育行政部门正式挂牌授权,并将各学院学生分别分配到不同的实习学校,避免各学院撞车拥挤。成为实习基地的学校在政策、待遇等方面要给予适当的倾斜,比如在招生择优上给予一定的权限,在教师评职晋级名额上给予一定的照顾,在师资选拔上给予一定的优惠等。特别是要求实习学校要从应届在本校实习的学生中选拔一定数量的所需要的人才,并且在选拔评聘过程中要邀请师范院校实习指导老师做评委,实习指导老师要推荐最好的毕业生。教育行政部门、用人单位(实习学校)、师范院校指导教师实行“三堂会审”确定候选人,上报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后决定是否录用。通过这种办法,使中学认识到大学生实习与本校的师资力量发展息息相关,接受大学生实习,培养师资后备力量是中学应尽的义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而改变传统的师范教育仅仅是大学老师唱独角戏的孤立局面。这种办法与学生的就业息息相关,也使实习生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起来,有助于提高实习质量。这种三方共同进行的招聘,透明度更高,更能体现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抑制腐败。第二,师范院校要由校级领导挂帅组织教育实习,比如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亲自或委托教务处负责人代表学校去和教育厅、中学沟通签约,这样一方面表明师范院校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容易谈妥,有一些大学与中学合作办学、互惠互利的事情便于拍板。各学院要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出面与学校、教务处联络,领导出面有助于开展工作。第三,加强师范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教师技能的培养、训练和考核。师范院校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重视其他学科建设的同时,还应该继续重视师范类教育,实行两条腿走路的双轨制。比如给予讲授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二学位科目的老师以适当的奖励或津贴方面象征性的提高,对于学生要求各学院组织五人以上的评委,对所有毕业生进行教学技能的考查,成绩不合格者不许参加教育实习,也不颁发教育类毕业证书。对于影响实习学校校风校纪的行为一定要严肃处理。另外,还要充分发挥附属中学的作用。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设立初衷应该是为教育研究、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方便,然而今天要想去师大附中实习也得需要个人关系,和去其他地方联系实习没有什么两样,甚至比去其他学校实习更难联系。因为附中只有高中没有初中,再加上附中学生的生源比较好,因此对于实习生的要求也相对高,实习生去附中实习压力也比较大,所以许多院系也不主动去附中联系实习。还有,内蒙古师范大学有30多所学院而附中只有一所,如果各学院都去附中实习显然也接待不了。笔者认为作为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理所当然的要接受各学院的实习,也不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出面,由内蒙古师范大学领导协调即可。要充分发挥这一阵地的功能,各学院可以选拔相对好的学生去实习,以减轻其他学校的实习压力。

增加教育实习经费,平衡各学院对实习的投入和对指导教师的待遇

篇2

二、开展有效美术教育实习工作的策略

美术教育实习虽然面临许多困境,但却不能因噎废食,必须不断探索摆脱困境的现实途径。笔者认为,应从如何更好地组织美术教育实习的问题入手,加强实习工作各参与主体的协调合作,做好过程控制,引导实习工作走上良性循环,以期达到良好的实习效果。

(一)努力建设实习基地

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实习工作开展的首要策略做好美术教育实习工作需要多主体的协调合作,其中关键点还在于高师院校和实习基地学校合作关系的达成和维护。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搭建合作平台,建设实习基地。第一、用美术知识帮助中小学摆脱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是在对方学校建立高师实习基地,让学生重视美术课程的一个策略。我们以实习生能为中小学教学添彩为吸引点,通过辅导中小学生参加市县级绘画展览,能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出力。从笔者观察到的情况来看,虽然有的中小学美术课程开课情况并不很好,但大多数学校均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而音乐、美术等艺术活动的开展被视为学校文化建设、内涵建设的重点,并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向社会宣传,这一心理基础和需要就是高师院校打开局面的突破口。适应美术专业的特色,高师院校应多组织学生参加县市级展览,多向社会及中小学展示教学成果,“推销”优秀学生,积极向中小学宣传有创作热情的实习生能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活力,鼓励实习生多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出力。如在201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大邑县教育局、文明办就在大邑县晋原中学举办了乡村学校少年宫成果展示活动。其时,在大邑县乡村中学实习的阿坝师专美术实习生就积极参与,辅导学生为参展创作了多幅版画作品,并经评委公开、公平评比为实习学校取得了良好成绩,受到实习学校的欢迎。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了中小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也提示了学校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第二、与实习基地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加大经费投入是实习工作的有利保障。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维护依赖于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平等,同时须签订合作协议,由法律将双方约定的责任义务规定下来。一般来说,高师院校要向实习基地学校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一是用来补贴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的指导费用,二是补偿实习基地学校付出的管理成本。高师院校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应加大实习经费的投入,管理费用的标准可根据学生实习时间长短、实习人数以及基地指导教师的人数等予以动态调整,鼓励基地学校多接纳实习生,多派指导教师。如阿坝师专近几年建立教育实习基地10余个,每年投入经费几十万,使得学校实习工作开展顺利,学生综合教育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在每一期的实习结束后,高师院校都可对多个实习基地的情况进行调查反馈,给予实习生反响好的基地学校适当奖励,以激励和巩固合作关系。

(二)美术实习工作参与的主体“各尽其责”

是角色的定位要开展工作,就要分工明责。一般来说,实习工作的参与主体主要有高师院校、实习基地学校、实习生本人、带队指导教师、基地指导教师。各主体的责任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高师院校的责任在于做好教育实习的组织工作,积极寻找基础美术教育开展较好的中小学,并与其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建设好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学校则要为高师院校的实习工作提供支持,不仅要安排好实习生的生活问题,更要激励并敦促在校美术教师多给予实习生指导,多为实习生提供实践机会,安排其承担正常教学工作,而不是仅做一些“打杂”的事情;对于实习生本人来说,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实习工作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重教学能力和技能的学习,更要在实习之前精心备课,谦虚认真地接受老师的指导,虚心请教,认真锻炼自己;带队指导教师则应明确自己的责任,除了当好实习生的带队老师,做好管理工作以外,还要成为高师院校和实习基地学校间的联络员,维护二者之间的关系,更要肩负起指导实习生教学的任务,在实践中传授经验和技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基地指导教师与高师院校派出的教师责任有所区别,主要是为实习生分配工作任务,讲解基础美术教育实践中应注重的问题,带领实习生观摩课堂,点评指导实习生试讲课堂,帮助实习生适应角色的转换。只有实习工作各个参与主体劲往一处使,才能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

(三)重视实习过程的组织和管理

是美术实习工作的核心建设好实习基地之后,实习过程的组织和管理就是另一重头戏。笼统地说,教育实习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实习前工作准备。在这一阶段,高师院校要做好实习前的动员工作,除了要向学生阐明参加实习的重要意义,同实习基地学校沟通好实习事宜以外,更要派遣得力实干的指导教师负责实习生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就实习生本人来讲,要充分认识到实习实践的重要性,提前做好课程准备,可先进行模拟教学,亲自设计一堂课,进行微格训练,并反复地试讲和调整,做到有备而来;实习基地则要向实习生介绍学校情况,为实习生指派在校美术教师为指导教师,组织实习生观摩美术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以及美术活动课,为每位实习生分配教学、班主任工作和美术活动课的辅导工作。还可以在平时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师范技能的培养。如在中国画教学中可以按照中小学教学需要,选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练习,为教育实习做准备。

篇3

2应对措施

针对分析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

2.1有效设置课程资源在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中需要重视专业思想的培养,使参与实习的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在课程设置中明确实习目标,做好实习准备工作,拟定实习计划。在课程设置中需要注意理论与技能的教育。随着我国研究性教学的不断深入,很多高校都不够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学校在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中,需要改进当前的课堂结构,提高技能类课程所占比重。在实习中,教师的体态表达、沟通、语言表达、教学游戏化、基本技能等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中需要优化高校学前教育,达到师范性与学术性统一的目的,加强学习专业化教学,也需要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工作,除了设置现代教育技术之外,还需要设置教师礼仪、音乐、手工等课程。

2.2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完善实习基地高校在安排学生实习中,需要充分考虑实习时间的分配问题,延长实习时间,学生能够熟悉幼儿园工作与生活的时间需要4周,若是实习时间安排为4~6周,很多学生是没有机会讲课的,因此需要将实习时间延长到12周以上,保证学生能够全方面的接触整个实习过程。在实习形式方面,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教育实习,学生的实习应该贯穿在整个学习生涯中,强化实习功能,依照学生的能力合理选择实习方式。学校在实习基地的建设中,需要充分利用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推动幼教事业的发展。为保证实习基地的稳定性,高校需要与实习基地形成合作伙伴关系,保证双方在互利的基础上合作,关注实习幼儿园的指导工作,共同研究教育课题。在实习基地的人际关系建设中,实习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学生,指导教师需要为实习生上好示范课以及观摩课,保证实习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教育经验。

2.3健全实习评价体系学校在建立健全学前教育实习评价体系中,需要保证能够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强调实习特殊化;强调实习教学质量;提高实习教学以及管理水平。基于此,高校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实现教师、家长以及实习生自评的方式,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进行整体的评价和指导,避免单方面的因素出现成绩偏差,影响评定工作。

篇4

2.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够扎实。化学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验操作动手能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同学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上课语言表述不科学。一方面由于实习生第一次登上讲台,心理紧张,另一方面就是知识积累不足,在遇到“突况”时,就手足无措,课堂应变能力差。在平时的实验课上我们也发现,有些同学对待实验态度不端正、不重视,把有些化学实验“想当然”,认为很简单,不愿意亲自动手就觉得自己都会了。比如,说到溶液配制时,分不清“粗配”和“精配”,只要是配制溶液都要用到容量瓶;滴定操作时,想当然地认为把滴定管里的溶液滴到锥形瓶就可以了,不能清楚地认识到滴定分析法是一种非常精确的分析方法,要求操作非常规范,要求滴定终点判断非常准确,测定结果才能精确。

3.教学理论和基本功有待加强。对于高等院校师范类的学生,在进行教育实习之前,都要系统地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比如:教育学、心理学、技术课程教学论等一系列课程。这一系列适合未来从事教育工作的课程,往往得不到学生的重视。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实习生教学理论知识不足,教学技能不高,授课手段单一,授课内容枯燥,思路不清,教学没有启发性,有的实习生只是在“背教案”,甚至“读教案”,根本没有注意学生的反应,也谈不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了,这必然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二、对化学教育实习调查的反思

1.改进课程体系,改革实习时间,让见习实习贯穿大学。在英国,师范生一般至少要花15周时间在中小学的实际教学环境中进行观摩和实习教学,在其他一些欧美国家,师范生实习时间更长,美国多则半年,法国27周,德国则多达72周。所以,我们的教育实习时间的安排是不够充裕的,尤其是真正走上讲台授课的时间,我们应该增加学生实习的时间。关于教育实习的时间安排,也可以分割成几部分,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比如平时针对师范生的课,学院老师可以多创造些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整个大学期间都贯穿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为了能让未来从事中学教育的这些同学更好地把握中学教材,可以每个学期都组织这部分师范生去中学见习。改变过去那种一次集中式的见习和实习,采取连续分阶段式的见习实习,使见习实习贯穿整个大学阶段。

2.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我们的师范生未来大部分都要进入中小学从教的,但是平时与未来从教的中学交集比较少,关系比较疏远。只是在集中实习阶段才和中学的老师和学生有所沟通联系,这样在短短的几周实习时间内很难让学生把握教材,教学质量和水平和原任课老师有很大的差距。这也导致近年来我们的实习生到中学(尤其是师范中学)实习时,并不是很受欢迎。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上提到的改革实习方案,可以让师范生从大一开始就联系一个师范中学作为固定的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可以采取为中学化学老师当“助教”的形式,多和中学教育、中学老师、中学生联系。比如每周要固定一次去实习基地,为中学老师批阅作业、辅导作业、辅导实验等形式。这一过程要对师范生要有考核,考核合格才能拿到学分。这样中学老师也比较欢迎我们的实习生去,这样不会对他们的正常教学和学生成绩有影响,又减轻了中学老师平时的工作强度。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同学提前接触了中学教学的过程,又能对教材有一定的把握,同时和中学老师又建立了比较好的感情基础,等到真正实习走上讲台时,这样就无形地加强了我们的实习基地建设。

3.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一个合格的现代化教师应该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比如:教学能力、实验操作与指导能力、教研科研能力、革新能力、与学生同事交往的能力等方面。这就要求,强化师范类化学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平时加强实验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从大一开始就从细节处严格规范每一个实验操作,培养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在化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贯穿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新课标体系下,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显得越来越重要,化学多媒体CAI课件的应用、教学演示仪器的应用等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也应该是师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4.加强教育实习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化学教育实习成绩的考核与评定是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的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考查与评价。然而在我们的实习成绩评定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有些指导老师由于工作忙去中学听课比较少,或者所指导学生过多,而不能完全把握学生的实际实习情况;还有些指导老师存在着“人情分”、“印象分”等不利于客观评价实习生成绩的一些方面。教育实习成绩的评定可以以化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评价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见习阶段(包括校内见习阶段和实习基地的见习阶段)、化学教学工作阶段、班主任工作见习及教育调查报告或化学教育改革研究论文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分值比例分别是15%、55%、15%和15%,可以制定具体的评分细则表。成绩评定者可以包括学院指导老师、实习小组同学、实习基地的指导老师以及原班主任,同时结合学校实习领导小组的检查情况综合打分,以使评定结果客观真实、准确无误。

篇5

建设稳定实习基地能避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尴尬,克服年年实习年年难的困惑,减少学生自行联系教育实习而产生的管理真空,基地的量化选择及实现高师院校与实习基地的双赢是基地建设的关键。

(一)基地的量化选择

1.安全第一。实习基地选择要考虑实习期间实习生的安全问题,采用安全一票否决制。如果实习基地存在可避免的安全隐患或可能发生可预测的安全事故,比如会危及实习生人身安全的住宿条件,无论其他的条件是否都符合,均不予考虑。2.质量优先。实习基地选择要打破以往只重实习基地办学质量、办学条件和实习岗位数量等硬件条件,不求实习质量的任务完成型模式,要优先考虑实习效果明显,实习生满意度较高的学校,质量至上要成为选择实习基地遵循的准则。通过定期对实习基地进行评估检查,查找不足,思考对策,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必要时淘汰一些不合格的实习基地,遴选新的优质实习基地,以保证教育实习效果。3.兼顾就业。受到师范类毕业生增加和招聘教师岗位减少从而导致教师岗位竞争异常激烈的大环境影响,实习基地建设逐渐向中小学倾斜,稳步增加初中和小学的数量及比例,尽可能将教育实习和师范生就业有机联系起来,优先安排实习生赴有就业意向的实习基地。4.注重效益。实习基地的选择要靠考虑综合效益,舍远求近、相对集中、择优选择。优先建设实习岗位多、距离近、交通便捷的实习基地。注重成本与效益,提倡规模效益,特别是巩固高师院校周围合作密切的实习基地,既减少实习基地建设成本,又便于管理和使用[1]。在实际操作中制定表1:教育实习基地的量化选择评审指标及相关观测点,其中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安全保障二级指标为必备条件。

(二)基地的双赢建设

1.加强沟通,促进理解。高师院校要意识到教育实习在一定程度上给实习学校在教学和管理上带来的压力和负担,想方设法较少其负面作用,要善于换位思考,站在实习学校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安排实习,尽可能满足实习基地的需求〔2〕。加强与实习基地的交流与沟通,增强理解与互信,共建共管实习基地,用好用足实习基地,提高实效。2.规范运作,稳定基地。为保障实习基地建设规范、有序,高师院校需要与教育实习基地签订建设协议,实现挂牌运作,同时制定相关文件,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形成规范和长效的合作机制,通过互惠互利、优势互补、齐抓共管,建设可持续、可发展的实习基地。此外,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建设专项基金并保持逐年递增,提升基地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对实习基地及指导教师付出劳动在物质上的肯定,调动其积极性,从而稳定基地。3.搭建平台,拓展合作。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与实习基地相互学习与相互合作的有效载体。高师院校需要进一步扩大与中小学的合作领域,把教育实习基地拓展为调研基地、见习实习基地,学生就业基地等,与中小学建立长期的“互惠互利、优势互助”双赢的合作关系,比如:在高师院校主办的刊物上优先考虑实习基地教师发表的论文;邀请实习基地领导到高师院校共同研究教育实习工作;不定期举办中小学校长论坛和名师讲坛;邀请实习学校名师担任客座教授。此外还可以利用各级教师教育基地平台,共同探讨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优先满足基地教师申报教改课题的立项。

教育实习基地的有效使用和绩效评估

(一)教育实习基地的有效使用

篇6

建立稳定的能够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是教育实习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对于地方高校来说,首先应调查在本地区有哪些学校可以接纳师范生进行教育实习,接下来选择一至两所学校,作为自己的对口实习基地,在建立实习基地时,双方学校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实习学校应该为实习生提供相应的实习班级和课程,营造一个有利于实习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大环境,而地方高校也应该充分做好每一届教育实习的准备工作,从实习生的人数、性别、专业等方面周全考虑,加强管理和督促,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实习生的安全,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合理的前提下让实习生为实习学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切实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寻找到值得信任、合作愉快的实习学校之后,地方高校应尽可能与对方保持长期合作的关系。可以签订相关的实习协议,开展正式的实习基地挂牌仪式,并通过教育实习以外的一些活动,如教育见习、专业教师之间的观摩学习、节假日期间的交流活动等来增进相互间的友谊,让实习基地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适当延长实习时间

2011年年底至2012年年初,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这充分证明了国家教育部门对教育实习的重视,也说明之前短短6周的时间远远不足。适当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是国家教育部的要求,也是地方高校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教育实习是一项观摩性、模仿性、反思性较强的活动,充足合理的时间安排是实习效果的保障。除了实习周数适当增加外,地方高校还应考虑其他的教学任务,如其他类型的实习、撰写毕业论文等工作,尽可能不要相互冲突。另外,在实习过程中,应对班主任实习工作给予同样的重视,同时可以鼓励实习生进行分散实习,一方面可以减轻实习基地的负担,同时也可以为实习生毕业后找工作打下基础。

扩充实习专业,拓展实习课程

教育实习本应寻找专业对口的班级和课程来展开,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实习生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但是,面对目前实习生人数多而对口专业班级少的现状,适当地扩充实习专业,拓展实习课程,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以笔者调查的某高校旅游专业教育实习为例,2012届实习生共有53人,全部参与学校组织的集中实习。而实习学校在校的旅游专业仅有2个班,共有8门课程可以提供给实习生,僧多粥少,如果坚持专业对口,教育实习是无法顺利开展的。事实上,不同专业虽然各有特色,但是其基本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相通的,而且相近的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在航空服务专业开设的“形体与美容”、“礼仪与形象训练”、“普通话”课程,在会计专业开设的“现代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学”、“公关礼仪”课程,同样也是旅游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可将实习生分散到相近专业和相关课程里进行实习,在减轻了对口专业班级的压力之下,同样能够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的效果。

加大教师的管理和指导力度

篇7

二、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教育实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职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的英语教育实习模式并不尽如人意,没有达到教育实习的目的和要求。独立学院的英语专业教育实习现状更存在诸多问题。

1.高校组织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缺乏与中小学教育课程配套机制目前独立学院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虽然有些学校开设了除《教育学》和《心理学》外的《英语教学法》《教育信息技术》《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等课程,但大多数老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重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这导致了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生所学的课程和相关英语教育理论与中小学教育课程不配套,实习生不清楚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从而不能在实习中得到真正锻炼和提高。

(2)高校不重视英语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形式过于单一,时间安排欠佳虽然国家对教育实习加大了管理力度和经费投入,很多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仅仅把实习看作是教学环节的需要,不太重视英语教育实习,对实习计划的安排也不够完整和详细,不利于全面实习实践。现行的英语教育实习模式采取集中实习为主、分散实习为辅的实习模式。高校害怕实习时间长会导致实习生不好管理、出乱子,所以英语教育实习时间安排短暂,并且过于集中,一般安排在大四上学期,为期6-8周。实习生首先要完成一周的实习前的强化训练,一般都比较空泛,接着到实习学校完成听课、试教、承担教学与班主任工作和教育实结等实习工作,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和班级工作的实习时间很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这么繁重的工作,实习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再就是实习时间安排和找工作、考研备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等时间冲突,有些实习生对实习不专心随便应付,实习效果不佳。

(3)高校英语教育实习组织管理落后

教育实习评价流于形式虽然大多数独立学院有各自完整严格的教育实习成绩评价体系,但教育实习组织松散、管理落后,主要压力都由高校承担,没有明确高校、实习学校和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的职责和义务,难免会出现管理的漏洞和不合理性。少数指导老师得过且过放任自流,没有按实习生的真实情况来打分,也使得教育实习评价走过场和流于形式。分散实习的监管更加困难,有的学生根本没有参加实习,而是走关系开假的实习学校评价,从而无法保证实习质量,更发挥不了实习评价的反馈功能。

2.英语专业实习生自身的问题

(1)英语专业实习生缺乏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

思想准备有待加强未来的准教师必须拥有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但在现行的教育实习模式中,很多独立学院的英语专业实习生普遍缺乏对教师行业的认同感和尊重感,缺乏坚定的从事教育的信心和决心,影响实习生的就业和职业规划。所以,在参加教育实习前应加强实习生的思想准备。实习生实习前可能会出现紧张、忐忑不安、不自信、不知道如何管理好学生、害怕发生教学事故、担心学生不配合等问题,这些将影响实习生参加教育实习的积极性和实习效果,指导教育实习的有关部门要加以重视,做好实习前的心理辅导,实现实习的预期目标。

(2)英语专业实习生对实习重要性认识不足

实习态度欠端正由于实习生的思想准备不充分,即使高校开实习动员大会,很多实习生仍然没有明确教育实习的目的和重要性,对待教育实习的态度不够端正,认为实习是为了修得实践学分,不过是走过场搞形式,迟到早退,对待听课、备课、上课、批阅作业敷衍了事,不愿意进行教学技能的训练,没有意识到实习对未来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还有些实习生为读研或者出国做准备,难以平衡实习与考研的时间,随便应付,造成教育实习质量低下,导致很多实习生没有能够从教育实习中获得提高。

(3)英语专业实习生专业基本功不扎实

教师职业技能不过硬英语专业实习生在四年的专业学习中系统地学习了听、说、读、写等英语专业知识,由于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不同,导致在校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实习生英语专业基本功欠扎实,知识面窄,在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及表达流畅度等方面还有一定欠缺。在专业理论方面,实习生欠缺对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系统的学习,如英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二语习得及学习策略等理论,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虽然实习前一周都接受了教学基本功训练,但教学技能训练不足,知识应用能力差,教师职业综合技能不过硬,主要表现在:板书设计不规范,书写不流畅;教材分析能力不强,教案缺乏条理性;多媒体课件制作缺乏概括性,抓不住重难点;教姿教态不自然;课堂组织能力和驾驭能力较差;课后缺乏教学反思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3.英语教育实习学校存在的问题

(1)英语教育实习学校的不信任

实习基地不稳定在当前的管理体制和教育评价制度下,教育实习学校害怕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英语作为主科,担心影响教学质量,还考虑到实习生缺乏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教学能力,对实习生的信任程度不够,导致许多实习学校尤其是重点中学不愿积极配合教育实习接收实习生。这样一来实习基地缺乏稳定性,有限的几个实习基地很难保证大量实习生实习的效果。为保证教育实习的顺利开展,需甄选出合格的教育实习学校,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最终使实习生在实习中真正得到锻炼。

(2)英语教育实习学校指导老师的不信任

缺乏有责任心的指导老师英语教育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大多是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老师,觉得实习生对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对实习生不信任,使得实习生上讲台的机会不多,多数时间用来批阅作业,协助班级管理,没有真正提高实践能力。由于指导教师自身的教学任务繁重,指导的实习生过多,实习指导的质量也难以保证。还有部分指导老师不重视实习指导,缺乏责任心,没有给予建设性的指导,造成教育实习流于形式。

三、提高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教育实习质量的对策

1.优化英语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要培养合格的英语教师,高校必须优化英语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独立学院更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完善课程内容,开设素质拓展课程,构建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除了开设英语专业基础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和英语实践课程外,独立学院还应增设与英语教师素质有关的语言教学理论课程和语言教学技能的课程,培养在实践中运用理论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的课程,让学生做好入职前的心理准备。同时,对教师教育类课程进行细化和扩充,为学生提供关于英语学习策略、英语测试理论与实践、多媒体网络辅助英语教学等课程,提高学生教学实践的能力。

2.加强实习的组织和管理

建立合理的教育实习评价体系独立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应切实重视教育实习工作,加强实习的组织和管理,建立由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和实习学校三方协作的教育实习管理机制,共同负责教育实习的组织、协调、督导、考核等工作,统一规划与管理。独立学院要制定实习的相关政策和制度以及详细的实习计划和具体活动安排,结合学生实际适当调整和延长实习时间,丰富实习形式,增加实践实训,锻炼和巩固教师职业技能。同时,加强实习的过程管理,完善实习成绩评价制度,在评价方式上采用学生自评、实习小组评价、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评价和校内指导教师评价的综合评价形式,使教育实习评价落到实处。

3.强化英语语言基本功和教学技能的训练

激励实习生的积极性独立学院的英语专业学生进校时整体质量和素质略逊一筹,就更要加强他们专业知识以及语言基本功和教师教学技能的学习。首先要引导英语专业学生热爱教师职业,树立良好的学风,积极学习英语语言知识、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及与教师职业紧密相关的学科知识,而且还要在考核中检验,促进学生成长。广泛开展教学方法实践教学,通过微格教学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综合运用教学技能的能力。另外,还要加强英文书法及其板书设计、英文歌曲教唱及简笔画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各方面综合运用能力。

4.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学校指导老师的作用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是保障教育实习顺利实施的前提,独立学院应利用各方资源加大投入,调动地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共同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并合理利用发展成为立体化、综合化的多用途基地,如教学改革与研究基地、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等,促进高校和中小学之间的互动研究与实践。在教学指导方面,指导教师是保证教育实习质量的必要条件。高校和实习学校都应安排指导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实习生,指导各实习教学环节的有机连接,注重课后点评与建议,培养实习生的反思能力,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作用。

篇8

①其具体内容与组织形式仍旧较为单一,通常仍旧通过集中实习、委托形式以及分散形式进行。安排实习的时间不足。

②实习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其基本功仍旧不够过硬,无法掌握丰富的设计教案能力,语言表达欠缺合理性,无法良好地制作教具,不具备综合型弹唱、创编舞蹈技能的能力。一些实习生在进行教育实习阶段中,不能契合幼儿心理特征,进而导致了一定的沟通障碍问题。

③理论以及实践无法统一,实习生不能对各类教育现象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

④在实结评价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欠缺性。即较易受人为左右,指导教师、实习学校的不同均会导致评定成绩的不同,有失公平。

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科学策略

1提升教育实习课时比例,做好充分准备在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实习生对自身基础教学技能的验证以及全方位地体验实际教学生活,均需要充足时间的保障。为此应进一步扩大教育实习的课时比例,令教育实习全面渗透至教学计划的全阶段中。大一阶段可引导学生进入幼儿园进行参观学习,在大二阶段可安排学生在幼儿园展开教育见习,在大三阶段可引导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而进入大四阶段则应组织集中性的实习任务,进而令学生将理论知识同幼儿园现实状况紧密结合起来。实习生作为教育实习的核心主体,应树立正确的态度,意识到教育实习环节的核心重要性。实习生应在实习前做好充足准备,将该过程作为校验自身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同时,应强化耐力以及适应力的训练。例如,利用假期时间引导学生深入幼儿园参观实习,进行细致全面的了解,提升学生的适应性。在校期间,学生应有效应用各类资源,学习理论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应扩充知识面,进而有效应对实践工作中的突发状况。因此,实习生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应重视不同领域专业技能的锻炼。应注重各类知识间的有效联系,做好充分准备。另外,实习生应注重综合艺术技能的学习,例如唱歌、琴棋书画、舞蹈、讲故事等。同时应强化语言表达技能、组织能力以及游戏编创能力的锻炼。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幼儿园实践工作,展示自我才能,实现全方位的锻炼与提升。

2丰富实习内容与组织形式为优化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效果,应进一步促进课程改革,丰富组织形式。在知识教学层面,应增加实用性内容,例如,幼儿园教学法、游戏设计引导、活动安排、卫生保健等。另外,还应扩充素质训练内容,如人际交往、教学礼仪、心理健康教育等,令学生形成过硬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道德观。能力训练环节应优化艺术技能训练,配备齐全的实习用具设备。课程组织形式安排上,应引入虚拟场景训练模式,开创更加真实形象的实习教学环境。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将形成丰富体验,并产生不同的问题,进而可激发其智慧,学会如何应对突发状况。

3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评价对于评价内容层面,不应单纯地将完成实习之后学生上交的文字材料视为唯一标准,而应注重对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实际表现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如实习态度、职业情感、不断进步的空间等。对于考核管理以及评价主体层面,应将学校评价作为核心主体,开展实习单位评估以及实习生自我评价。另外,应将实习生在实习阶段中的成绩同其取得的学分以及毕业证书有效的联系挂钩,进而令学生真正地重视教育实习。学校应合理地制订综合评估量表,提升评价管理可执行性。

篇9

二、顶岗实习是师范生专业技能的检验机会

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行为的过程依赖于教师专业技能的支持,教师专业技能的构成包括教育教学能力与教师的教学技巧两个方面。顶岗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中,分别独立承担各知识单元的教学,必经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进行教学设计,完成教学准备的过程中,师范生要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参考资料独立思考,根据指导教师曾经给予的指导自主设计教学。走进课堂后,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能力是教师有效实施教学计划,并根据与学生的互动、学习效果和教学情境来控制和调整教学节奏的能力。师范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认为自己最能够胜任的是课堂教学环节,但同时也认为自己的课堂管理能力非常欠缺,可见,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还不是非常完善,课堂教学中只能够做好教学设计的一步步实现,但却无法控制教学设计实现过程中学生的有效学习。学生学业检查评价的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判定自身是否完成预订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预订学习目标,从而根据反馈的信息来补救或改进教学工作的能力。顶岗实习时,师范生经常反映每天批改与订正作业很辛苦,其实这正是检查教学效果的大好时机。

三、顶岗实习过程中师范生专业情意的影响与培育

师范生专业认同的教育、对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都是师范生专业情意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所形成的专业理想、专业性向、专业自我等。顶岗实习,师范生第一次投入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全面体验教师的专业生活,是否对教育活动充满激情、对学生充满热情、对未来正式从事教师工作充满期待?还是逐渐对教师职业的艰辛有所惧怕、对教育工作的意义有所质疑、对自身要从事教师职业的信念有所动摇?全方位的实习活动给予师范生一次重构自我职业规划的机会,也是师范生形成专业理想的最初阶段。在对顶岗师范生的访谈中,有的学生直接给自己定下结论,说自己不适合从事教师职业,在回校后的学习中要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走向。也有学生反应:觉得自己很适合做教师,身边的合作伙伴、指导教师等不同程度的给予自己信心,评价自己“是做教师的料”。这种适合做教师的人格特质在顶岗实习中可以得到强化,或许他以前在校的专业学习成绩并不是很显著,但在教育实践中却有很强的驾驭能力和丰富的教育智慧,这种在实践中得以验证的教师素养给予学生更多做教师的信心。师范生参与顶岗实习、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是在积累自己的教师实践性知识,为做一名称职、合格的教师而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在将自己的现有“实力”和“潜质”放在“教师的资格与标准”尺寸中做一个考量,从而对自己的专业素养做一次评估,找到自身的长处与不足,为今后的专业追求明确方向。

四、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局限与反思

在顶岗实习的师范生课堂中,经常可以看到苦心竭力的教师依循着逻辑缜密的教学设计、操作着精美的课件、漂亮的板书、流利的普通话,面对闹嚷嚷的课堂无奈地继续着教学内容,沮丧地看着学生练习时自己强调了一遍却没有掌握的知识点,继续一个又一个的讲解、订正……合理的教学设计、充分的教学准备为什么不能带来有效的课堂教学?师范生最欠缺的就是课堂上综合调控的能力,它的养成依赖于对儿童、对学生群体的深度了解和自身教学情境知识的积累。

1.师范生需要缩短与“儿童世界”的距离。如何促进师范生对儿童的了解?一本《儿童发展心理学》或一门《儿童教育哲学》课程就可以将师范生带入儿童的世界吗?对儿童的特征、小学生群体特征的了解是主要依靠课堂学习还是依靠与儿童的实际交往?如何创造师范生与儿童交往的机会?“走进儿童”的课程无需用学时加以规定和限制,有关于儿童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课堂学习所获得,但没有与儿童交往的经验,这些理论知识永远外在于师范生,只有主动创造与儿童交往的机会,才会了解儿童、了解这个群体的共性、真正理解关于儿童的知识。“走进儿童”需要实践的课程,如小学生兴趣小组的参与和辅导、小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小学生夏令营、冬令营的跟踪服务等。现在的小学校园到处洋溢着素质教育的气息,这种兴趣活动和第二课堂几乎在每所学校开设,教师教育机构可以通过与小学的“正式牵线”,积极介入这类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为师范生提供与儿童交往的实践机会,在与儿童的交往中走进了“小学生”这一将来要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群体。对儿童特征的了解、对儿童个性的充分感知、对小学生群体的熟识,使得师范生在今后的教学准备中做出更加适合学生、吸引学生的教学设计。同时,在指导与服务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师范生的组织引导能力、做好活动场景与活动任务之间的调控。

篇10

现阶段的教育实习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实习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听课上,从而造成自己上课的时间过少。在检查听课时,对一些院校进行实地调查发现教育实习的时间并不充足,不能够达到所期望的效果。学生、家长甚至是实习的学校对实习生的认识都有一定的偏差。中小学院校普遍的关注升学率,而为了不影响升学率和教学质量,很多学校都不为实习生提供上课的机会,只是让实习生批改作业。这样就造成了实习生没有足够的讲台去充分的发挥和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以至于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知识表达、组织教育管理方法和师生互动技巧等教学能力。实习生不能很好的反思自己的教学,从而不能升华自己的教学艺术。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复杂性、创造性和丰富性、教育教学的记忆和内涵都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很难使实习的质量得到保证。

1.2实习生不能规范的设计和书写

板书对实习生进行听课检查可以发现只有少量的实习生可以使用板书和教学简笔画,而大部分实习生都不能够规范的设计板书而且书写差。主要具有下面几个问题:在备课时,学生并没有准备板书,从而造成课堂上的板书不规范,设计不合理,内容没有条理性。整个板书显得凌乱、英语大小写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整体效果差。板书书写的随意,分不出主、副板书,特别是主板书上的内容过多、过杂,分不出上课的重难点以及关键知识,导致重点不突出,并且板书时通常只有文字而没有图形、图表,没有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别,没有起到突出教学信息的强调功能,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不利于学生领会教师授课的思路,从而达不到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效率的目的。

1.3新课导入方面

部分实习生上课时导入新课环节太过简单,不生动,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甚至与所要讲授的内容无关,导入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1.4教学互动方面

实习教师在课堂上一般不要求学生起立回答问题,学生很少回应教师的提问,师生之间没有互动,导致教学互动难以展开。有的课堂虽有一定互动,但也仅限于课堂提问,导致整个课堂气氛沉闷。大多数实习生在课堂上只起到一个知识传授者的作用,在讲课时不能关顾整个课堂,照顾全班学生的上课情绪。对于课堂上学生睡觉、说话、吃东西、发呆的情况不知如何处理,从而使得整个课堂显得凌乱,嘈杂。

1.5教态方面

讲课时,实习生在讲台上只是低头讲课或者频繁踱步,或者整节课站在同一个位置原地不动地讲课,教态不自然。

2实习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笔者通过到实习学校检查听课、指导,并进行实地调研等方式,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下面的对策。

2.1重点加强对实习生教学工作的指导

高职院校应从加强实习生的课堂教学技能、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解读以及班级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来指导实习生。高职院校和实习学习的实习指导教师应该联合起来共同的对实习生进行指导。指导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认真的听取各个学生的上课内容,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所出现的各类问题。另外还需要提高实习生的听课效果,让实习生意识到在听课时,应该从教师的角色和角度去进行听课,注意教师讲了什么、如何讲及为什么这么讲。与此同时,指导教师还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对实习生进行指导:备课方法、写板书和教案、导入新课的方法、提问技巧、课堂上重难点的处理、师生间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教学技能得到提高。备课还包括备教学理念、备学生、备教法、备教材、备教学思路,另外还应该注意略案和详案之间的关系。加强对知识目标的重视,利用发现法和启发式进行教学,设计合理的课堂情景,对知识进行联想和迁移。最后还需要对重难点进行研究,多次的理解教案、推敲教案,使学生上课时能表现得游刃有余。

2.2加强师范专业建设的优化调整

在开设专业学科知识课程、师范素质拓展课程、教学技能实践课程方面应针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及困难做相应调整。在师范专业建设中适当增加教育实习学分,加大教师职业技能课训练,如三笔字、普通话、编写教案、制作电子课件、试讲以及英语教学简笔画训练等。每学期组织学生到中小学进行教育见习,在教育见习环节上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听取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了解常规的教学技能、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表达技巧、处理课堂应急事件的方法以及进行教学评价等方面内容。高职院校也应长期聘请各个中小学的优秀教师定期为学生讲公开课或做专题讲座。

2.3加强对实习生的思想教育指导

指导老师到实习学校进行指导,除了指导实习生的教学工作外,还应了解学生在实习学校的生活情况及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其消除在实习学校所产生的焦虑、茫然情绪。要求实习学生递交实习日志,定期组织实习生开展实习经验交流会和报告会等交流经验和心得,总结教训。

2.4帮助实习生进行角色转换

教育实习要求实习生能够做到“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换,以教师身份履行其教育教学工作职责。实习期间,实习生既是实习的学生,又是承担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这使很多学生没有办法适应新的身份,在实习时表现出“身为教师,心为学生”的“重教学轻管理”的形象,不符合教师的身份。为此,高职院校的指导教师应在指导过程中,要加强实习生的角色转变教育,帮助实习生进行角色转变,就在实习学校怎么成为一名教师,怎样掌控课堂,怎样对学生进行的思想工作,怎样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怎样处理所在实习学校的其他教师的关系等方面加强指导。

2.5实结

严格细致的实结和经验交流以及多元评价,对加强实习学生对教师的职业感受、自我体会、合作精神、教学团队意识、自我奉献精神的培养很有帮助。总之,教育实结尤其重要,通过实结,学生们能找出差距,发现不足,即时反省自己,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