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6 08:53: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教学语文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有效教学保障
教学有成功的方法,但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学习惯和思维方式,也讲究呈现出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比如江苏洋思教学模式和河北衡水教学模式就不同,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和安徽毛坦场中学教学模式就不一样。我们强调正确的教学方法,不仅是因为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实现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因地制宜,能因材施教,能让师生如愿以尝。当然,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能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认知特点。只要小学语文老师善于把握教学方法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一定会发挥事半功倍的最大功效。
2.优化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单一的实践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反感,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优化环节设计,为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提供良好的保障。第一,教师应当采取“抛锚式”与“范例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抛锚式,即通过创设与现实生活相同或相似的情境将语文学习现实化,在学习情境的创设中,要选取与课文主题或学习主题紧密相关的场景,选出问题、提出问题的这一过程就是抛锚。之后,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解决问题线索,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思考与探讨,最终找到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范例式教学,即通过教师对于范例的分析入手,向学生讲解原理与规律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归纳,最终实现对于知识的迁移与整合。第二,开设内容丰富的社会调查以及见习课程。例如,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考察与参观,真实的感受参观单位的工作情况,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让学生深入基层,更好的认识社会,在实地调查结束之后,学生应当依据调查实际,对调查进行分析讨论并提交可行建议。社会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观察发现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第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在课堂之外,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进行语文实践教学。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展书法比赛,看看谁的识字量大,谁的书法更漂亮;开展读书比赛,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开展模拟辩论赛,提升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合作协调能力;开展演讲比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
发掘美感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使学生由“知学”进入“乐学”,教师的备课过程非常重要。首先,教师在感知教材时,要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根据诗意,读诗作画,化静为动,再现诗的画面,把“诗”与“画”结合起来,将古诗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诗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直观感受,深入体会。其次,教学贵在引导学生利用情境,发现规律,掌握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举一反三。再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反复推敲,细心挖掘,努力实践,以自己的审美经验引导学生透过表象,站在不同角度观察,领悟内涵,调动学生的审美体验,进而去分享这种美,获得美的享受。这样,学生的审美心扉就会洞然开启,带着热切憧憬和审美情感,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再欣赏、再观察,把古诗以及自然、社会、自我等都作为学习的资源,从而更深入地领悟古诗的艺术真谛。
(二)披文入情
动之以情诗,源之于景,抒之于情,学习古诗少不了一个“情”字。在审美教育中,情感是核心,是灵魂。语文审美教育活动主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动之以情,是课堂教学揭示美、传输美,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致力于引导学生通过吟诵古诗去感受其美,享受其美,汲取其营养,领悟其真谛。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达到韵味无穷的艺术境界,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自己动手查阅资料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通过古诗教学,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以读为本,体会诗情,体会诗境,自我思考,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在更高的层面上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三)启发想象
切身领悟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发挥想象,领悟意境美,应重视以理解为基础,由意象感知到情感体验,再到理性升华的过程。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应独具匠心,发挥想象去进行体验和艺术的再创,将古诗文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从而使学生切身领悟,感受到其中有声有色、有情有理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由表及里,见微知著的能力,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课文在头脑中有声有色地活起来,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联想力、想象力,对课文的形象给予补充和丰富,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
(四)循循善诱
师生共鸣教师要善于以情激情,通过自己动情激发学生动情,这样可以使学生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做到通理明情,入境动情,进而增强美感效应,达到作者、教师以及学生之间共鸣的效果。首先,教师可以在教授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把无形的语言变为直观的画面,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向古诗的深处。其次,通过讲述、朗读等教学手段,设境传情,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领悟到古诗的意境美。再次,教师讲课的语言、表情、动作等都要富于感情,切忌无动于衷的一般讲解,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诗中或欢欣或伤感的情态,体会到诗人写诗时的情感,使学生在教师生动形象、理趣盎然的教学中理解古诗的哲理美,整体感知诗意,从而把古诗情、教师情、学生情这“三情”融为一体,师生之间迸发出强烈的美感共鸣,产生共振效应。
二、小学语文比较阅读的形式
小学语文比较阅读的形式多样,有字词比较阅读、句子比较阅读、段落比较阅读、部分比较阅读和整篇文章比较阅读。另外,还有修辞手法比较阅读、情感比较阅读、关联词比较阅读、文章结构比较阅读等。提高小学生语文成绩的关键之一就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开展比较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总结反思能力,让小学生学会阅读。因此,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开展比较阅读已经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
三、开展小学语文比较阅读的步骤
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及文章创作、字词理解和掌握都是在语文阅读中完成的。随着学情的变化和新课改的实施,以往传统的常规阅读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语文阅读教学的需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比较阅读会使阅读效果更佳。《我们爱你啊,中国》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两篇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相近的,都涉及到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正好情感是一喜一悲。对于祖国而言,每一位公民对之都十分热爱,都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都会有建设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两篇文章可以说都是作者情感的共鸣之作,都是对祖国母亲的真情流露之作。情感表达相似,所揭示的主题也相似。在阅读教学中,我就有效地将这两篇文章联系起来,运用“在读中比较,在想中比较,在议中比较,在写中比较”的教学模式,开展了比较阅读,效果非常好。
(一)在读中比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彩这两篇文章写作情感丰富,文章都比较流畅,通俗易懂,首先要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精读自己喜欢的片段。读《我们爱你啊,中国》,感受到诗歌的句式特点,在读中仿佛看到了灿烂的太阳,看到了繁星闪烁的夜空,看到了银装素裹的北国和春色盎然的南疆;读《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抓住“悲愤欲绝”“彻夜”“弥留之际”等词的品读体会肖邦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心系祖国,在读中感受到肖邦整整18个年头中那浓得化不开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在想中比较,体会浓浓的爱国情
1《.我们爱你啊,中国》: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啊,我们爱你,中国!这一小节从地理位置显著的特征入手,描写祖国的雄伟,是仅仅简单地介绍祖国的地理位置吗?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为了自己的祖国,肖邦可能会怎样奔波?联系弥留之际肖邦对姐姐说的话“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体会一下肖邦让姐姐带回祖国的仅仅是他的那颗心脏吗?还有什么?生:(思考,回答问题)师:通过对这两篇文章的比较阅读,学生对文章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上述两个问题的设置带有一定的相似性,首先是问作者文字所表达的潜在的意思是不是文章所要体现的思想和情感,然后让学生寻找文字背后的真正寓意是什么?这样一比较,加上深入的体会,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明白,两篇文章的思想主线不是浅显的外表,而是体会肖邦的悲愤之情、眷恋之情、赤子之情、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和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了祖国的博大辽阔、美丽富饶、悠久历史和光辉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
(三)在议中比较,激发爱国行动师:从《我们爱你啊,中国》中,我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体会到祖国母亲的强大,作为中华儿女来说,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一种荣誉感。从《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肖邦日夜思念,忘我工作,感受到他的海外拳拳“赤子之情”;肖邦异国他乡,与世长辞,感受到他的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这是一种责任感、使命感的体现,两篇课文都是一种爱国情感的深情流露。作为一个中国人,通过这两篇文章,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无论国家落后受欺还是强大受尊,都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你还知道哪些爱国的故事?热爱祖国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想一想你会做些什么呢?生:各自回答……(整合)
二、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的特色化教学
1.提高教师的学品和文品,塑造教师形象。教师在写教案之前,一定要反复读教材、读文本,要读进去。要进入情境,忘掉自己,沉浸在文本的意境中,作者表达的情感中。只有在老师真正理解阅读的基础之上,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喜欢上阅读。老师是教学的指南针,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热情在很大程度上深受老师的影响。所以说,老师一定要强化个人的阅读意识和能力,提高学品和文品,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对学生进行熏陶,引领他们走进阅读世界。
语文的阅读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阅读,这里的阅读是灵魂的阅读,也就是说学生要走进名家诗意的灵魂,感受文本诗意的旋律,体会到作者的胸怀和情感。对学生进行阅读的熏陶是至关重要的,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能力,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够提高水平,而不是通过教学就能够实现的,需要的正是一种“熏陶”的力量。比如六年级上册课文《唯一的听众》一课,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自己体会主人公的情感,而不是直接说明,让他们自己静下心来感受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体会这种发自生命深处的人与人的关怀,感受这种爱。主题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所在,我们阅读文章也正是在感受这种虚无的东西。
3.阅读百家名篇,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阅读百家名篇,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这是实现小学语文特色化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纵观人教版小学语文的课文,不少都是出自于名家之手,比如《少年闰土》、《跨越百年的美丽》、《卖火柴的小女孩》、《桃花心木》、《草原》等,从客观上讲,这些名家的名作在无形之中为学生的阅读树立起标准化的规范,引导他们走向真善美的人生道路,这些佳作无论是文章的表达方式还是主要内容,或者是表现手法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说在水平上达到了很高的高度。学生阅读这些名篇佳作,能够让他们感受到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这对于他们阅读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感悟能力也会随之有很大的提高,这对他们一生的学习都是受益匪浅的。当然了,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相对来说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个时候可以有目的地引导他们阅读一些长篇的佳作,比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提高阅读水平。
4.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形成阅读积淀。小学语文阅读的特色化教学,还要不断地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各种各样的文章都应该来读一读,不断地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使其形成自身的阅读积淀。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
具备了阅读的基本能力,各类的语文杂志,例如《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快乐童话》、《世界儿童》、《课外阅读》等,古今中外的文学类名著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阅读。高年级阶段正是情感发育、悟性熏陶的重要时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不断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来说几乎是有利无害的,阅读带给他们的完全是正面的东西。提高阅读能力、拓宽阅读的知识面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的健全发展。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资源丰富多彩,其中有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等形式。人文资源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一般包括了报纸、图书、电影、电视、网络、广播以及可供学生学习的场所等。自然资源也是客观资源主要是学生的生活空间和学校地域;生活资源主要是指生活中的劳动和人际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如家庭、学校、社会等生活空间。
二、通过家庭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语文理论知识父”。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也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耳濡目染。所以,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生活化实践,可以拉近学生的感情生活、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更具有亲和力,所以更方便去实施。例如:开展《爸爸的鼾声》活动课,就是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而开展的一次成功语文实践活动。首先,通过阅读《我们家的男子汉》,让学生谈谈自己具备文中男子汉的哪些性格,并且明确男子汉应该承担的责任,无论是在哪里都应该保护家人与朋友。再如,我们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十三课《打电话》为内容,我们开展了相关的活动课程:拥有打电话的经验教训、接打完电话的感受、活动内容生动有趣,贴切学生日常生活,将学生家庭与课本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从温馨而真实的气氛中,在活动过程中,师生互动中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自然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著名特级教师朱敬本讲过“语文实践的综合性,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走大语文教育之路,特别是重视开放语文资源,拓展学生的语文实践的空间,增加实际运用语文的机会”。语文是综合性最强的学科,始终围绕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来开展的。在综合学习中,其中人文性体现在知识的扩展与整合有利于学生的生活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及情感、态度等发展上;工具性则体现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把重点放在读和写的基本能力上在相互结合中提高。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性资源,将语文教学融入社会生活中去,将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出局限的课堂,走向社会,将所有过程、目的、结果都开放,使其学生的个性可以充分得到开发。当学生踏入自然,自身通过实地的考察、询问、观察,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的同时,也对听说读写有了充分的发挥,沟通了课堂内外,融合了学习和实践。
自然性的资源主要包括了自然界中神奇的自然形态,比如茫茫大海、冰雪风霜、连绵山峰等等,还有自然界经过人工打造的形态,比如花卉园林、农田果园、大坝水库、人工防林等。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自然之道》,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本地自然性的课程资源。首先,掌握了学生不同的个体及学习能力的差异,分成不同组合的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可以去乡间小村、港口、或者去登山,也可以去市区公园、学校的植物园区等地点选取其中独特的风景点,将植物、山水作为观赏素材,以感悟青山的绿和灵性为认识来欣赏山里的风景、探索山里的意境。在这个过程中重点让学生在各项实践中真正获取对生活的感性和体验。逐步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踏入社会,进行交往,把学习语文与做人的思想道德完美结合起来。
学生通过走进自然,实地考察,感悟自然,拓展了眼界,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然后将在实地感受景物的方法以及内心的感悟在班中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学生们学会感悟了绿树的生命力,逐步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过程中的小组的协调发展,加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求知欲望。通过对大自然的实践性活动,学生们树立保护大自然、珍惜大自然,积极响应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价值观。同时达到了《自然之道》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学习效果,使其每一位学生学会善于抓住自然特征,充分发挥想象。通过小组间的内部交换欣赏,选出比较好的在整个班上阅读。通过这个环境的推动,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去探索问题,有利于加强学生语文素养。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得到感情上的升华与自我态度完善,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和创新。
四、通过人文性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著名特级教师朱敬本指出:语文实践,最重要、最关键的是“用”。学习语文必须有足够的“积累”,这是不容忽视的规律,但是“积累”是为了“用”。挖掘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方面的内容,以丰富语文学习的资源。语文教师要充分掌握人文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民俗民情和民间文化等,扩展眼界,点燃学习的动力,增强活动的有效性。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乡下人家》为题材,了解民间的风俗与习惯,教师不仅要考虑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语文素养”的感悟、思维、文化品味、知识眼界、审美情感等内容,还将以学生的采访实践能力最量身的设计。比如:在端午节时期,让学生进行“端午习俗民间探索”的实践活动。先以分组分配选题,端午习俗特有的民间、乡下的习俗赛龙舟、吃粽子、吃龙船饭选择一方面;然后每个组在定出要探讨的问题:吃粽子的起源、吃粽子的寓意、吃粽子的现实意义等等;最后安排一定的时间到乡下去采访,在进行采访前做好准备工作可以先通过书籍或者到网上去找寻各类相关资料。进行采访时要求学生带好相机、录音笔以及纸笔可以方便记录相关资料。在采访结束后提供充足的实践去选择题目内容,然后按组交流展示,丰富多彩的民间人文课程内容对学生的感情、态度、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通过活动知道了吃粽子的意义,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最后当然是众所期待的赛龙舟,可以凝聚民心、推动民间文化活动。这个采访过程促进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人生观、积极的态度和健康的情感。
(二)教学语言的幽默。教师幽默的语言,会制造宽松和谐的气氛,使小朋友们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同时小朋友们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的幽默感。如《小稻秧脱险记》的教学片断:师:谁愿意扮演一棵小稻草,说出你想说出的话?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师(声音大):你没有完。(我再喷洒点)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学生喘着气读。)幽默化的语言促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小朋友们的幽默意识、乐观精神。
二、课文导入艺术
一个好的开始是保证我们能够成功的完成一件事情的基础,一个成功的导入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
(一)图片导入法。小学生年龄小,对直观的视觉刺激比较敏感。可以通过播放图片吸引学生的兴趣,导入课文。特别是在教授我国风景名胜或有关大自然景色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图片,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音乐导入法。音乐能够唤起心灵的共鸣,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从美妙的歌声中获取心灵的慰藉,令人回味无穷。如在执教《匆匆》这篇文章时,上课伊始,就为同学们播放《童年》这首歌曲,听完后,有许多同学已经沉浸在那美妙的歌声中了,这时我便让同学们谈谈听过音乐后的感受。学生们踊跃回答,纷纷谈出自己的感受,这时我顺势而导:同学们对时光流逝有如此多的看法,那么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朱自清先生对时光流逝有怎样的看法呢?(从同学们的热烈氛围中引导他们走进课文)那么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朱自清《匆匆》这篇文章,去看看文中是怎样描述时光流逝的。《童年》的播放,促使学生回忆起了自己童年的美好时光,渴望走进课文,领悟时光易逝。
(三)情境导入法。在教授一些有关人物或童话故事的文章时,可播放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生动形象的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课本中很多课文,有的讲述了动人的故事;有的叙述了不平凡的人物;有的描写了美丽的风景,此类课文都适宜创设特定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小朋友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跨越百年的美丽》的导入:(1)播放多媒体课件。(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眼前这位端庄美丽的女士是谁吗?(居里夫人)。(3)那么谁能把你搜集的与居里夫人相关的资料向大家展示一下呢?(4)同学们根据查找的资料争先恐后地举手向大家介绍居里夫人。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居里夫人的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们的眼前,进一步激发小朋友们学习课文的热情。
(四)谈话导入法。谈话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置相关的问题,学生回答,在问答中获得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以利用如下的导入方式:师:(创设谈话氛围)当我们说某种东西“只有一个”时,通常是想表达什么意思?生:说明这种东西很珍贵。师:(启发)那世界上什么东西只有一个呢?生:思考、回答。师:(导入课题)任何一样东西都不会为某人所独有,但我们朝夕相处的地球却永远只有一个。(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生:(说出疑惑)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作者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师:(鼓励交流)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来看看大家对地球了解多少。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通过课前的谈话,小朋友们对只有一个地球有了初步了解,为下一阶段通过讨论交流“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打好基础。
二、品读文本渗透,让德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叶圣陶曾说:“如果能引导学生细读本文,获得透彻之理解,则学生非徒理解而已,其思想感情必受深切影响。”我在剖析课文的过程中,对文质兼美的文章,无论记叙文、童话寓言故事,还是文言文、诗词等,都认真指导学生品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学生的品、教师的引,会使整堂课推向,不管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都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我教《美丽的小路》第2、3然段,指导朗读:兔姑娘说:“啊,多美的小路啊!”鹿先生说:“啊,好香的小路啊!”接着课件出示,问学生:“他们一边说一边怎么做?”学生美美地说:“他们是轻轻地、慢慢地在小路上开心地走着,它们多开心呀。”我导语:“你们读得真棒,在美丽的小路上散散步,说说话,美丽的环境多么好呀!可是不久,小路上发生了什么事呢?”我播放课件:路上一些垃圾,苍蝇漫天飞舞且嗡嗡叫的小路场景。让学生自由读5-8自然段。我提问:“兔姑娘、鹿先生会说什么?谁先来读读兔姑娘说的话?”(指导读句:呀,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谁来读读鹿先生说的话?(指导读句:咦,美丽的小路哪儿去了?)“鸭先生也叫起来,它说什么?”(指导读句:天哪!我的美丽的小路呢?)继而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读。学生读着读着,一名学生哭了,她说:“美丽的小路没了太惋惜,弄脏小路的人真可恶。”我接着实施“开放实践,合作交流”环节:鸭先生为什么说“这都怪我”,请大家不要急着回答,先交流课前调查的情况:我们学校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到哪里去了?今后鸭先生和你应该怎么做?这样“懂得爱护环境,保持环境整洁,人人有责;整洁美好的环境能让人们心情舒畅”的德育教育目标也就水到渠成。过后一段时间我家访,家长都反映孩子近来经常扫地,还主动送垃圾上垃圾车。我体会到:要让学生把德育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觉行动才是德育教育的归宿点。
三、语文活动渗透,让德育教育得以内化活化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续和补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能停留于课堂,所以,语文教师有必要在课外采用写阅读随笔、指导影视观赏、参加劳动、举行故事会、举行演讲活动或游玩等活动对学生予以引导,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实践机会,让德育教育内容得以内化成自己的自觉行动。如一次要放国庆假了,我要求学生把他们过节的活动内容写在日记本上,回学校评一评,看谁假日过得最有意义。有位学生写了他在节假日期间是如何下地跟父母种西红柿苗以及自己种西红柿苗后的感受。这位学生最后是这样写的:“我没想到,种西红柿苗这么辛苦,弄得我右手起泡,人家都说我脸都晒黑了。今天,我才理解爸妈太辛苦了,也理解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今后,我要努力学习才对得起爸妈。”话虽简朴,却表达了学生一颗真挚的心。我在班上读了这日记,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等方面的品质。
二、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因此,学生应当知道学习语文究竟学什么、怎样学,通过哪些方法去感悟语言、运用语言,而教师的责任在于提供各种条件,给予点拨、引导、激励,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获得知识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指点和熏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交流、探究,学生在交流探索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学生就能在探索中学到知识,获得发展,有利地培养了他们探究知识的能力。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交流,学生才能弘扬个性,在交流探索中释放出巨大的潜能。课内打好基础,在课外求得发展,把主动学语文辐射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增强语文学习的能力。
三、自主学习,重在引导,强化学习效果
在课堂中,凭教师一节课中滔滔不绝地讲,采取强硬的灌输是不行的。教师教的应该是学习本节课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学习过程的方法。在课堂中只有把学习方法找出来,才能解决别的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如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等,让课堂充满生机,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组织、引导相结合,课堂上教师随机点拨,引导学生的多项思维。从而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原先我在指导学生读文时,让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或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或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读等,结果学生的读书水平始终不见提高,总是不能把课文的感情读出来,这就是缺乏教师的指导和点拨造成的。后来,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点拨、引导、范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会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增进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课堂教学学习方式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拓展学生综合思维能力。阅读文章,认真地思考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理解文章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仔细思考,做好和同学交流的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相互交流,探讨问题,最后说出讨论的结果。
四、质疑与想象力相融合,增大学生的知识面
“学源于思,思起于疑。”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质疑的过程实际是一个积极思维、发现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性的火花,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培养他们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敢于冒错误风险,不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框框内。语文教学中的质疑对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是很有帮助的,但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质疑中,学生会怎么想,想对了还是想错了,对概念的理解是清晰还是模糊,必须弄个水落石出。另外,质疑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防止在课堂教学中把师生之间的质疑,只局限于教师与少数学生之间。教师解释的重点应放在中等学生与学习有空难的学生身上。当然,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以解答,这时教师要做好疏导工作,要正确引导学生,绝不能打击学生质疑问题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就会在快乐中掌握知识,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完成了教学任务,并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联系生活实际,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求新求奇。
二、预设重难点,进行分散教学
一节课的重难点就是该节课的核心。那么,如何在课中突出重难点,就是教师完成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关键。在课堂中,教师主要是要使学生明白自己这节课到底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这就是该堂课的重点。而学生在该堂课的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就是该堂课的难点。教师根据符合学生逻辑思维和心理思维规律,对课堂生成不断进行现行建构,将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巧妙的分散,由易到难,这样一定会起到效果将会非常的明显。
三、预设新理念,创新课堂教学
新的理念不仅仅是一堂课创新的最好催化剂,其同时也是该堂课的亮点之所在。如果一节课中没有创新的存在,那么它就算是再好,那么也只能算是一节成功的课,而不能达到优质课的水平。例如,我在对《夏夜多美》这一课进行教学的时候,将新理念渗透到预设中,在授课时,我用音乐伴读课文,学生听课文看图,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听着优美的小夜曲伴着的课文,学生根据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进行合理想象,情绪高昂,积极性十分的高。但是我知道如果没有控制好,只会造成时间的拖延,所以,我说了一句话:“同学们,我们来比比看谁的眼睛最最亮,能够选择出别人没有选过的图画。”这样我一下子就将局面给控制住了,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记住了生字。从此可说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生成灵活的对新的理念进行处理。
四、预设好对象,灵活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