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渔村的日子模板(10篇)

时间:2023-01-12 07:10: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在日本渔村的日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篇1

一、日本的公共年金体系

日本年金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前,之后经过多次改革,形成了现在的比较完备的体系,分为公共年金制度和非公共年金制度两部分。公共年金是由国家主导施行的年金制度,而非公共年金是由国家以外的组织运营的年金体系。本论文主要研究公共年金制度。

日本的公共年金制度具有社会保险的性质,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国民年金(基础年金)。国民年金具有强制全民加入的特点。第二层次为厚生年金或共济年金,与加入者的收入相关。以下对这两个层次进行具体阐述。

1、国民年金。它是以全部的国民为对象的年金制度。具备参保资格的人分为三类:①第一号被保险者即个体工商户或学生;②第二号被保险者即厚生年金或共济年金制度的加入者;③第三号被保险者即第二号被保险者的配偶(20岁以上且未满60岁)。这三类被保险者缴纳的保险费都不同。第一号被保险者缴纳的费用与个人收入无关,每月是定额的。对第二号被保险者,有关部门定期从其工资中每月扣除相应费用来缴纳保险费。而第三号被保险者无需缴纳保险费。

其发放标准为:79万7000日元*z(缴费月数+半免保险费的月数*2/3+全免保险费的月数*1/3)/480个月{

2004年改革后,将国民年金的国库负担比例提高到了1/2。

2、厚生年金。它与个人的收入成正比。原则上正式员工在5人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都必须加入厚生年金,缴费方式为劳使折半。

应缴纳的保险费为:标准月工资额*保险费率(逐年增加,到2017年固定为18.3%)

发放额为定额部分、报酬比例部分与加给年金额部分的总和。

3、共济年金。它以国家公务员、教员等特定职业的人员为对象。2015年10月开始,厚生年金将与共济年金统合在一起。

二、日本的公共年金制度在少子高龄化背景下存在的问题

随着少子高龄化程度的加深,日本公共年金制度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将影响到公共年金制度的存续。总结来看,日本公共年金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年金财政恶化问题。根据2003年6月发表的资料显示,此前一直处于盈余状态的厚生年金在2001年出现了约7000亿日元的赤字。并且,2001年以后,连续三年都出现了赤字。根据野口悠纪雄(2013)的测算,厚生年金将在2030年前后破产。这是由于日本的年金制度采用的是现收现付制,即现在的劳动年龄人口缴纳的保险费用于发放给现阶段领取养老金的人群的方式,而伴随少子高龄化程度的加深,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逐渐增多,但缴费人群逐渐减少,政府不得不采取降低养老金发放标准并提高缴费额的政策。

厚生年金赤字问题已经产生,并且今后会将长时间持续下去。政府需要正面去面对此问题,并向国民说明情况,实施危机管理。

2、国民对年金制度的不信任问题。总结来看,国民对年金制度的不信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不确定保险费将增加到多高,因此而感到不安。

②与自己交的保险费相对应,不确定自己将来能得到多少养老金,因此而感到不安。

③代际之间缴纳的保险费与得到的养老金相差悬殊,因此而感到不满。

对于保险费上升的不安,归根结底来自于少子高龄化的现实,少子高龄化的压力应由年金的缴费方和领取方共同承担。此外,关于现阶段的劳动年龄人口今后能领到多少养老金的不安,这是由于现行制度的缺陷引起的。日本的年金制度中,每人缴纳的保险费与他们领取的养老金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联系。从上一节的论述中可以发现,养老金发放额的算式中并没有把缴纳的保险费纳入考虑,即使由于保险费率上升而导致缴纳的保险费增多,也不会使最终的领取额增多。结果,有时甚至会发生缴纳的保险费甚至比领取的养老金还多的情况,这确实是不公平的。关于此问题的改革,需要参照瑞典的模式,之后加以分析。

3、代际之间的不公平问题。日本公共年金制度的一大特征是代际间抚养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保险费率取决于领取年金的人数和在职加入年金制度的人数之比例。伴随着少子高龄化的加深,势必会产生代际间的不平等问题。

根据日本劳动省2010年的测算,在厚生年金方面,70岁的人群一生中需要缴纳的保险费为900万日元,可以领取5600万日元的养老金,是缴费额的6.5倍;45岁的人群可以领取到自己缴费额2.7倍的养老金;30岁以下人群领取到的养老金是自己缴费额的2.3倍。在国民年金方面,70岁人群可以领取到缴费额4.5倍的养老金;而35岁以下人群只能领取到1.5倍。代际之间的不公平问题可见一斑,也由此引发了国民对年金制度的不满。

4、年金空洞化问题。国民年金方面,2002年第一号被保险者中有近四成没有缴纳保险费,如果再加上学生、保险费免除者的话实际上有近半数的人都没有缴纳保险费。而厚生年金方面,空洞化现象更加明显。企业的经营者为了压缩人力费、逃避为员工缴纳保险费,而大量雇佣派遣工等的非正式员工,而非正式员工由于不能加入厚生年金,而被纳入国民年金制度,又因保险费过高而逃避缴纳保险费,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三、日本年金制度改革的方向

在少子高龄化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如何改革日本的年金制度,使其能够持续下去,是一个重大课题。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将瑞典模式与日本模式相结合,是一个可以探索的方向。

在瑞典,无论是公司职员还是个体工商户,都加入的是报酬比例年金。保险费率是固定的18.5%,其中有16%采取现收现付制,剩下的2.5%采取基金积累制。这种制度下,如果缴纳的保险费少,领取的养老金也会较低。因此,政府为了保护一定生活水准以下的人群,设立了最低保证年金,其财源来自于税收。

瑞典模式的一大特征是在现收现付制之下实现了缴费额与领取额关系的明确化。这对于消除日本国民对年金制度的不信任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瑞典模式也有其弊端,即忽略了年金制度的社会收入再分配原则。在瑞典模式下,年轻时如果收入高,缴纳保险费高,随之年老之后得到的养老金也高。而如果年轻时收入低,则年老后也不会得到太多的养老金。

将日本模式与瑞典模式相结合,可以解决现在日本存在的年金财政问题、国民对年金制度的不信任问题、代际之间的不公平问题及年金空洞化问题,但具体细节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

四、给中国的启示

中国现今少子高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在研究了日本的经验教训后,为了避免重复犯日本的错误,中国应积极改革养老保险制度,逐渐完善“全民皆保”的政策,建立基本养老保险,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改革。适当、适度地提高退休年龄,缓解养老保险压力。使养老保险制度健康持续下去。(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篇2

秒针 寸积铢累

把手表贴近耳朵,仔细聆听秒针勤劳的声音,嘀嗒嘀嗒。通常人们的习惯,看钟表不看秒针,殊不知在整个系统内是秒针带动了分针和时针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吴云年轻时候的经历就好比秒针,不那么起眼,但总让人感觉在前进。

孩提时代的吴云对数字特别敏感,街坊邻里都称呼她为“小账房”。“小云,帮阿姨算算上个月买了二十斤米多少钱?小云,张阿姨家下个月做寿要用多少肉票、多少捆柴火?……”回忆起童年的趣事,吴云显得非常自得。“爸爸是数学老师,他的基因,我都继承了。”

提起父亲,吴云难免显得有些忧伤。在她十五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幸福美满的童年生活支离破碎。失去了父母的吴云,与哥哥相依为命,表哥会从遥远的地方时不时地汇来些生活费,是他们仅有的依靠,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此时,生活的重担无情地压在这个稚嫩孩童的肩上,她被逼辍学,从没想过曾娇生惯养的她会走进工厂,开始工人的生活。

在工厂工作的日子是单调而枯燥的,她就像一根秒针,每天重复上百次简单的动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是吴云只要想到多做一件就能多赚一些,所有的枯燥乏味都转而变为动力。“我总是全厂第一个上机最后一个下班,每天尽量不喝水,因为喝水要上厕所,我把时间省下来可以多做一点,多赚一点。当年我一个月赚了七十块钱,这在我们厂算一个奇迹。”无论生活如何压迫吴云,她都保守一份坚持,因为她知道只要有时间,就会有梦想。

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也吹向了身在宁波象山的吴云。

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人下海经商,向来会盘算的吴云也有了一个疯狂的念头:要当“万元户”。在那个年代,这简直是一个望尘莫及的数字!但对于从小就经历大风大浪的吴云来说,要达到目标只是时间问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吴云将目光锁定在服装生意上,在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下,她果断决定停薪留职带着少量的资金和7岁大的儿子,开始了走南闯北的日子,为的就是要成为家乡“先富起来的一批人”。两年后,她成功了。这让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就是一块做生意的料,此刻只是她真正走向商道的一次“路演”。

有了经验之后,机会自然找上门来。九十年代初,吴云的老单位看准了餐饮市场,想找人“试水”开饭店,他们第一个就想到了当时还停薪留职但是已经在服装生意上轻车熟路的吴云。他们将想法告诉吴云后,谁料一拍即合。“其实当时我已经想尝试干点别的事情了,谁知道这机会就来了。”于是,吴云立马就被派去杭州某饭店培训。

能捱,能熬是吴云身上作为商人最重要的特质。在杭州培训的那段日子里,恰逢高温天普通的室内都会让人有种闷热烦躁的感觉,更别提油烟味、汗臭味、饭菜味混合的厨房了。在那里的两个月,吴云忘记了什么是炎热,什么是汗水,在她眼里只有洗菜、切菜、炒菜……只要和餐饮烹饪有关的一切知识她都愿意学习、了解。从那一刻起,她知道自己爱上了这一行业。

历史往往重复上演。培训结束回到象山后,吴云又做了一次大胆的决定:“自己开饭店。”她果断将之前在杭州培训的培训费退还给单位,拿出所有积蓄6万元,开了自己的第一家饭店,也是象山第一家民营饭店。所有人都为之瞠目结舌。

只是吴云从来不会让人失望,从15位员工、6张餐桌开始,中间经历几次扩张,最终成为象山的餐饮地标。如今你去象山提起“国贸饭店”,老百姓们还会津津乐道。

分针 厚积薄发

1998年,象山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开渔节,这是一场展示渔区民俗的盛大庆典,更是一次海洋文化之旅。锣鼓齐鸣、千帆竞发的开渔盛况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数十万游客,其中上海人尤为多。因为旅游业的热潮也带火了周边的餐饮业,吴云的国贸饭店顺理成章成为了外地游客的首选。在饭点的时候,吴云总是听到游客对其饭店的海鲜赞不绝口,更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这在她的意料之内,因为她对于自己饭店的出品非常自信,但也在意料之外,她没有想到上海人如此钟情象山美食。高兴之余,她更多地是在思考一个问题:“既然上海人那么喜欢象山海鲜,为什么我不把饭店开到上海去?让自己的家乡美食‘走出去’呢?”

说干就干是吴云的做事风格。1999年,带着这些年努力挣来的1000万元血汗钱和勇往直前的信心,只身来到上海闯荡。“当年做决定前我问儿子,妈妈带着所有家当出来,万一输了怎么办?儿子回答我:‘输了我就陪你再赚回来’。”

携带着儿子的鼓励,吴云一个人走在上海冬天阴冷的街头,她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找店铺。由于不是本地人,很多房东都拒绝将门面租给她,经过多番周折,最后在宜山路的千鹤宾馆内吴云盘下了一间1500平米的店面。此前这个店面也是用来做餐饮的,但是由于老板的经营不善,门庭冷落最终要关门大吉。当时很多人问吴云,“你还开饭店,不怕吗?”吴云用素来自信的口吻回答:“酒香不怕巷子深。”果然,短短半个月后的“千鹤象山渔村”饭店已经要排队等位吃饭。这让吴云更坚定要在上海餐饮业走下去。但是正因为吴云的“千鹤象山渔村”的一炮成名,类似“象山海鲜”、“象山渔村”等山寨品牌像雨后春笋般一夜冒出,菜品良莠不齐导致上海食客对象山美食口碑下滑,这也为多年从事餐饮的吴云敲响了警钟,“做好餐饮业一定要做品牌。”

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曾经说过:“取一个响亮的名字,以便引起顾客美好联想,提高产品知名度与竞争力。”吴云作为一个商人也很快地悟出了这个道理,要做品牌就要先取名,但是这件事真的让她绞尽脑汁,她一连取的好几个名字都被告之不能注册,这让她一时没了章法。每当吴云无助的时候总喜欢打给远在日本留学的儿子,她将困扰的缘由告诉儿子后,儿子不假思索蹦出“丰收日”,这三个字顿时让吴云有了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丰收日”寄予渔民每天捕捞丰收,寓意人们每日丰收。只是当时他们没有想到这句“丰收日”让他们日后在上海餐饮业红火发展、日日丰收。

2001年,丰收日第一家门店在豫园开张,4000平米能容纳800客人。这是吴云迈出连锁发展的第一步,但是谁都不知道当时她心里的害怕,觉得这事儿有点悬。“我一开始的选址就在老南市,人家都不知道丰收日做什么样的菜系,我们也没怎么宣传,做得出做不出来都不知道,每天巡店的时候都很紧张,万一没有客人怎么办?”不过没过两个月,吴云就放下了这块心中大石,因为300个餐位座无虚席,生意爆满。“我记得第一年过年的时候,很多企业来我这里订年夜饭,很多企业老总的开场白都是:今天借‘丰收日’的地方,祝福企业和企业员工年年丰收。那时别提我有多自豪了。”在名字上讨了个好彩头后,“丰收日”一路高歌,“咸鲜合一”的宁波菜瞬间风靡上海滩。加上儿子学成归来,吴云的创业路不再形单影只。只是舞台不断扩大,时间成了最紧缺的资源,接下来的每一分钟都是丰收日疯狂扩张的好时机。

2003年,非典肆虐,沪上餐饮业绩一泻千里,当所有人都在计划如何将盘子放掉的时候,吴云却反其道而行,在城中繁华地区开设一家又一家的分店。在非常时期,吴云率先提出在餐馆内购置消毒设施,每位顾客进门前消毒,确保了食客的安全。2004年,丰收日成功扩张至6家门店,但随之问题就出现了。不断有食客提出意见:6家店味道明显有差异,有些凉菜出品的形状、装盘都完全不一,后厨的好坏直接影响整家店的经营状况。这些问题在吴云心中是很大的隐患,“丰收日要发展,要做连锁品牌,就必须尽快把瓶颈打破。”

于是,“中央厨房”概念应运而生。作为传统中餐标准化的倡导者,丰收日率先组建了中央厨房、物流中心和客服中心,规范了产品标准、物流标准和服务标准。“早期丰收日的中央厨房只有1000平米,拥有炉灶间、冷菜间、点心间、腌制间、切配间等车间。在中央厨房里我们要完成采购、配货、加工等流水化作业,以一菜一格的形式送至门店,而门店只需要将半成品加工。这样我们就能保证所有菜品品质都一样,同时所有成本都有所下降。”在世博期间,卫生部、市人大、市质监局、食药监局、等领导对丰收日的中央厨房进行实地考察,其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得到了一致认可。“在中央厨房内部,我们抓食品安全问题是非常严格的。特别是采购这一块,合作的供应商一定要具备三证,到货后每一样东西我们都重新检验,我们一定要确保食客吃到的每一样食品都是干净卫生的。”为了完善中央厨房的管理和标准化,如今丰收日的中央厨房已从原来的1000平米扩张至8000平米,同时,设计了先进的ERP系统,建立原料追溯机制,完善中央厨房的生产与物流标准,并取得各项必要的资质认证。ERP与供应链、采购系统的有效集成,整合、优化供应链上的企业内部部门、材料供应商等各种资源,不仅提高了企业采购活动中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运转效率。同时使食品安全从采购链开始把控,时刻保障食品的安全、卫生、健康,这更为此后多品牌、多地域的连锁经营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果说在象山的日子,吴云像根秒针,快速转动打好基础,那么在上海创办丰收日的这段历程吴云就好比分针,基于秒针的推动,一步一步平稳向前。如今,丰收日已成为上海家喻户晓的餐厅品牌,在上海、北京、香港、江苏和浙江等地开设并运营着40多家分店,拥有10万多名会员。

时针 一日千里

熟悉吴云的人都知道她对表的痴迷已经到了一种近乎疯狂的境界。百达翡丽、江诗丹顿、爱彼、伯爵、萧邦、卡地亚等世界顶级名表是她最常见的藏品。

“为何如此疯狂地收集钟表?”

“因为时间,我得以成家立业。因为时间,我最终成就梦想。同样因为时间,我能够笑对人生。”吴云感慨而欣慰。她告诉我们她的第一块腕表是帝舵表,当时它只是一块计时工具,但是却意义深远。“我觉得它像我,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内容却很丰富、走时分秒无误。就好像经营企业一样,要精准、严谨。”

吴云说在钟表的世界里,时针是最短的,但是它每走一步都是一次跨越,这恰恰也是丰收日集团这几年厚积而薄发的成果。

由于丰收日品牌的成功,吴云对于集团的发展有了新的战略部署,坚持传承与创新并行的发展理念,运营模式不断与时俱进的同时,朝着多业态、多品牌、多地域的方向大步迈进。如今,丰收日集团的主要业务板块已涉及餐饮、酒店和食品生产,拥有丰收日、风和日丽、云、点沁以及云悦等多个连锁品牌。

“现在我和儿子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我负责内,他负责外。”每次提到儿子郑孟午,吴云总是笑颜如花。在集团的战略规划方面,儿子已是吴云的得力助手。早在2011年,丰收日集团就与中国综合排名第一位的民营企业复星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以自有资本及PE资本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助推企业加速发展。在积极拓展餐饮商业版图的过程中,郑孟午也有其鲜明而独到的见解。2012年丰收日集团启动收购兼并项目,首战即成功收购如家旗下美林阁驿居广东路店100%股权,在以“丰和日丽”品牌对其重新定位后获得了极大的市场认可。此外,在坚持发扬本帮菜特色的同时仍不忘放眼海外,增进和加强两岸经济的交流合作,为迎合服务业向集统、纵深方向发展而作出大胆尝试。与台湾某殿堂级麻辣火锅品牌进行了多轮收购商谈,为企业踏出海外收购的第一步积极准备。

篇3

一个美国商人坐在墨西哥海边一个小渔村的码头上,看着一个墨西哥渔夫划着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几尾大黄鳍鲔鱼,这个美国商人对墨西哥渔夫能抓这么高档的鱼恭维了一番,还问要多少时间才能抓这么多?墨西哥渔夫说,才一会儿功夫就抓到了。美国人再问:“你为甚么不待久一点,好多抓一些鱼?” 墨西哥渔夫觉得不以为然:“ 这些鱼已经足够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 美国人又问:“那么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都在干甚么?” 墨西哥渔夫解释:“我呀?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几条鱼,回来后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过得充满又忙碌呢!” 美国人不以为然,帮他出主意,他说:“我是美国哈佛大学企管硕士,我倒是可以帮你忙!你应该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抓鱼,到时候你就有钱去买条大一点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鱼,在买更多渔船。然后你就可以拥有一个渔船队。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然后你可以自己开一家罐头工厂。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行销。然后你可以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矶,最后到纽约。在那里经营你不断扩充的企业。” 墨西哥渔夫问:“这又花多少时间呢?” 美国人回答:“十五到二十年。”

“然后呢?” 美国人大笑着说:“然后你就可以在家当皇帝啦!时机一到,你就可以宣布股票上市,把你的公司股份卖给投资大众。到时候你就发啦!你可以几亿几亿地赚!” “然后呢?”

美国人说:“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抓几条鱼,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啰!” 墨西哥渔夫疑惑的说:“我现在不就是这样了吗?”

在百年盛世咨询的过程中,经常听到职业经理人的抱怨:“老板每天在想什麽呢?怎麽有钱了以后就象变了一个人似的?”我给他们的回答是:“这也没什麽好奇怪的,有钱人的想法跟我们是永远不一样的。”所有的企业家,之所以能够成为有钱人,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家的天职:使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企业家精神就是企业家完成这种天职的特殊才能。据说在美国,每16个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欧洲,每26人 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日本,每36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而在我们中国,每200人中还找不到一个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于是在经济危机中,呼唤重塑企业家精神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在百年盛世的商业逻辑里,商业社会的企业家精神,从来就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能力。能力的最简单解释,就是一个人的身体和知识与他所从事的工作的匹配。匹配度越高能力就越强。中国其实从来就不缺乏企业家精神,企业运营的核心内容,就是企业家在经济上的冒险行为,如果不是强大的企业家精神的支撑,中国绝对不可能在短短的三十几年时间,收获如今的商业繁荣。创新;冒险;合作;敬业;学习;执着是经典的企业家精神,经典的东西好固然是好的,但在新的经济形式下面,难免与时代脱节。直面经济危机,企业家精神在经典的基础上,必须加入时代的元素,这才是中国企业家幻灭动摇之后的真实追求,也是中国企业家摆脱自身和管理团队双重绑架的唯一出路。

第一个新元素:清醒

经济的冬天有企业的绽放和飞扬,经济的春天也有企业的凋谢和跌落。企业家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盈利是企业的天职,这是不变的真理,但面对经济危机,企业经营的核心不是盈利,而是生存。生存的第一原则就是正确认识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生存环境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经济危机真的就是先消化高价库存,再整合过剩产能,消费需求低迷徘徊,价格体系梳理调整那麽简单吗?人的正确思维从来不来源于自我的创造,而是来源于环境的检验。大环境景气的和平年代,决策错了也没关系,只要我们及时调整就OK了,但经济危机下的战争年代不同,一旦决策错误,就没有回旋的余地。经济危机面前,不动是等死,乱动是找死,中国企业家必须提高决策的准确率,提高决策准确率的唯一方法,就是用清醒的头脑分析环境的真实变化。

第二个新元素:知止

时间进入2009年,不知道哪位高人在企业家才能中加了这样一条:优秀的企业家必须是一个会编故事,会讲故事的人。和平年代,也许很多丰衣足食的人有闲情逸致来听你讲故事,但战争年代不同,你的故事才讲了个开头,头就被流弹打破了。清醒的中国企业家都知道,我们经营企业要的是生存发展,不是要成为故事大王。中国企业家习惯了知己而谋动;知彼而谋策;知人而善用;知机而谋变;知耻而后勇。但在经济危机面前,百年盛世咨询认为中国企业家最需要的是:知止而后获。知止就是懂取舍,知止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面对经济危机每个知止的中国企业家都必须做出取舍:

你的市场范围和结构必须取舍,必须保住的重点市场要投入,鸡肋市场必须放弃。

你的客户结构和策略必须取舍,荣辱与共的重点客户要深度合作,非重点客户要降低交易成本。

你的商品种类和组合必须取舍,专注重点商品,品牌和商品线,消减你薄弱的商品,品牌和商品线。

和平年代,成千上万家企业活得都挺滋润。大家都兴高采烈,马不停蹄的向前冲,这个时候,中国企业家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这个年度的增长低于上个年度;总之就是冲的越高越快越好,但就是不知道,冲到哪里是个头,哪里才是个“止”;所有清醒的中国企业家,面对经济危机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组建企业最强的人员组成一个核心团队,制定知止的关于企业产品,市场和客户的整体业务规划。

第三个新元素:保本

习惯于大刀阔斧式增长的中国企业家,基本都缺乏保本的生存能力。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吗?把全世界的最佳射手组成一支足球队,估计连职业联赛的预选赛都进不了。面对经济危机,中国企业家必须具备保本的能力。保本不是关闭工厂去旅游,保本也不是裁员减薪,保本是控制成本和保住根本。

经济危机时期控制成本有三个关键环节必须牢牢把住:第一就是库存,库存是调节生产和销售之间矛盾的产物,实际上他从来不产生利润,只消耗成本,企业必须建立新环境下的安全库存管理措施。第二个就是生产:经济危机时期,必须建立的规模定制式的生产模式,多品种全系列和差异化的生产模式,在和平年代叫奢侈,在战争年代叫自杀。第三个就是采购,销售是赚钱的,采购是花钱的,会花钱才能会赚钱,经济危机面前,企业的采购模式必须进行彻底重组,和平年代拼销售,战争年代拼采购。

面对经济危机,中国企业家必须保住两个根本。第一个根本就是质量,销量可以减少,但质量一定不能退步,无论别人是否这样做了,无论市场怎样的诱惑,质量这个根本都必须保住。销量已经减少,质量再不能保证,就意味这你卖到市场上的那点产品,都是你竞争对手的打手。第二个根本就是市场份额,经济危机时仍然维持原价,可能会因此丢失一部分市场份额;如果降价,利润又会减少,中国企业家除了保住市场份额,没有其他选择,因为以后要再赢得这些顾客,消耗的成本是现在损失的利润的3倍。

篇4

全世界沿海领域约有25000多种珊瑚,多分布在南北纬30度之间。但是,这些珊瑚大都生长在50米内的浅海,被称为造礁珊瑚,不可做饰品。

台湾海域生长的红珊瑚,无论品质还是色泽都十分优异,致使台湾成为“红色黄金”的主要产区之一;全盛时期台湾珊瑚占世界总量的80%,居全球之冠,因而台湾有着“珊瑚王国”的美誉。而今天,台湾更是当代红珊瑚最重要的产地之一,无论是产区、颜色、品质、采捞、加工、保养、艺术雕刻,其最大主流都是在台湾,因此贵重珊瑚可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国宝。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台湾在世界珊瑚产业中充当着两个角色。一个是原材料供应,一个是加工基地,而这两种角色完全是为别人做“嫁衣”。八十年代初,林金銮改变了中国台湾的珊瑚产业,红珊瑚在中国台湾大行其道,掀起了一股“红色风暴”。

千年灵物红珊瑚

红珊瑚生长在200~2000米的深海中,也叫深海红珊瑚,有五种颜色,深红、桃红、粉红、粉白、白色,被统称为红珊瑚,在深海中生长极为缓慢,20~30年长1寸,300年长1公斤,所以一颗成形的珊瑚树无论如何也要千年以上。成形的珊瑚造型美丽,色泽鲜艳,晶莹,犹如镀上一层珐琅般玉树临风,光彩夺目。

每年农历3月15日月圆之后,中国台湾四周海域的深海珊瑚,会突然漫天野火般赤红一片。其情其景会持续数日,夜幕之下颇为壮观。这是珊瑚在释放它们的生命能量,它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延续下一代。

红珊瑚,一种奇异的生命,它旺盛而蓬勃的精力即使沉睡千年,也会在适当的时候爆发出巨大的热情。长期以来,由于珊瑚的树冠状,被许多人都误认为它是一种植物。实际上,珊瑚是海洋动物,属腔肠科,并且雌雄同体,是一种特殊的生命体,在大海深处缓慢生长,千年“高寿”也依旧能够繁衍生命。

在宝石中,仅有三种被称为有机宝石:珍珠、琥珀、红珊瑚。

珍珠是由异物浸入耙类躯体,由分泌物长期浸润而成;琥珀是由远古时期松树分泌的油脂形成的化石。这三类宝石的共同特点是都含有机物。但是,红珊瑚和前两种宝石又有所不同。珍珠和琥珀是由生命体的分泌物所形成,而深海红珊瑚本身就是生命之躯。也许就是如此,由它做成的饰品才带有生命本质的灵性。

深海珊瑚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硬度很大,和象牙相似。

人类对珊瑚的利用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并且伴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红珊瑚文化。

古罗马人认为,红珊瑚是海里最珍贵的宝物。它能够护身、避邪,还有活血、明目、退烧等医药功能。他们称红珊瑚为“红色黄金”。贵重珊瑚还曾被当作钱币使用。

在希腊神话中,它是人体美的象征。

在印度文化中,它代表财富和佛祖的血。

在日本,它代表长寿。

在中东,它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势和财富。

红珊瑚还被广泛运用于宗教活动中。印度的算命预言者在祭奠中都佩戴红珊瑚饰品来驱魔护身。

红珊瑚也被广泛使用于佛教密宗的祭典、公奉、修法、佛珠、舍利塔上。人们将红珊瑚视为佛教七宝之一。

有关红珊瑚的传说,一直被蒙上神秘的色彩。

到了现代,红珊瑚依旧被赋予某种神奇的力量。对渔民来讲,它可以平息海浪、预防闪电和飓风的危害,还有治病强身的作用。

福满中国 ―― 福人德

福人德一词为英语Friend――朋友的汉读谐音。本身包含着:和平、博爱、四海之内皆兄弟的高深境界,表达了“福人德”创办人林金銮女士的创业理念和奉行的人生准则。其本身“福人德”含义更为深远。《说文解字》一书中说,“德者得也”,即“福人所得”,表达了对顾客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祝福。更是林总的自勉:做人要有造福别人的道德,也就是有“福人至德”,表达了商界业者诚信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就企业而言,福人德:顾名思义有德之人必有福。三个字的核心是“人”,意思是以人为本;“德”即品德,寓意为要做品德高尚的人,唯慈、唯善、唯平常心、唯敬业之道理,“福”是人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幸福、幸运、平安、健康。

福文化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现代人眼中,“福”依然象征着美好的愿景,有幸福、祝福、美好的含义。福人德以福文化作为企业品牌的底蕴,并深入地将其融入到产品的每一个细节之中,用来表达产品的情感诉求,同时通过“福”来服务消费者、服务于社会,将“福”播撒在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福人德是红珊瑚与福文化的完美结合。

世界上的偶然和必然总是如此奇妙地交织在一起,也许正是这种交织才产生了神奇。

一个新珠宝时代之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中国台湾一个女子纤柔的双手叩开。

那是一个红彤彤的世界。

林金銮很快发现,作为“珊瑚王国”,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台湾在世界珊瑚产业中充当着两个角色。一个是原材料供应,一个是加工基地。而这两种角色都是为别人做“嫁衣裳”。长久以来,中国台湾珊瑚产业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的市场,只是廉价地出卖原料和人工。

采捞珊瑚是一个艰苦而危险的工作,费尽千辛万苦采捞来的珊瑚树往往很便宜地就卖给了外商,即使加工也是按照外商的要求完成,打上外国的商标。她到国外考察时发现,珊瑚做成装饰品后,价格与原材料竟有天壤之别。

1982年,林金銮在台湾注册了金銮国际珠宝有限公司。她敏锐地把握市场特点,准确理解生活的本质,其最高的艺术一定是表现了真善美,一定是心底深处情怀的表达。一件件优雅、灵动、奇妙、热情的饰品,在金銮国际珠宝公司中诞生。

最初的台湾金銮国际珠宝有限公司就她一个人,既搞设计又跑客户。两个月后,林金銮做成了她的第一笔订单,这是一笔十几万台币的生意。而林金銮理所当然地成为台湾珊瑚饰品设计第一人,她开创了中国红珊瑚的另一个天地。

1987年,林金銮将公司的国际贸易部迁于台北市贸易中心,世界各地客商在中国台湾的珊瑚生意,她的视野更加辽阔,她的舞台更加宽广。

林金銮改变了中国台湾的珊瑚产业,红珊瑚在中国台湾大行其道,在台湾刮起了一股“红色风暴”。影视明星佩戴它,寻常百姓佩戴它。而在此之前,在台湾省,只有五星级宾馆有售,也只有外国人和达官贵人才可能拥有。

1990年春天。从踏上祖国大陆土地那一刻,林金銮就被深深地震撼了。

山水阻不了,时间隔不断。从天涯海角到长白山下,从浦东新区到黄河岸边,林金銮对祖国的大好山河叹为观止,更为自己是一个炎黄子孙而无比自豪。

当初,从那个小渔村到高雄求学,她看到了比家乡的炊烟更高远的白云;毕业后在台北创业,她知道了都市的繁华和匆忙。这些年她到过许多国家,了解了日本的发达、中东的神秘、美国的现代,但是,当她到了北京故宫,她才真正领略了什么是泱泱大国之气度,什么是上下五千年文化之源远流长。

站在故宫的“金銮宝殿”里,林金銮感到自己的渺小,更感到自己名字的沉重。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内地的珠宝业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饰品的理解和需求还处于初始层次。最重要的是,当时的林金銮还只能以“外商”的身份办公司,而取得营业执照和经营资格是一件比较艰难的事情。但是,她已经来了,并且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她不能也不愿走回头路。于是,她就全身心地投入到珠宝市场的调研和开发中。

1996年8月18日,一个酝酿已久的品牌千呼万唤始出来。它犹如一束红光惊喜了人们的眼睛,更似绵绵秋雨滋润人们的心田。

福人德国际(北京)红珊瑚珠宝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红珊瑚福人德品牌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面世。

四季的轮回有其规律,人生的变化也有其默契。最为重要的是在严寒的日子里,要有期待温暖的目光;在黑暗的深夜,要有穿越黎明的心灵。

起名“福人德”是林金銮对自己的人生经历的感悟,即有德之人才有福,有福之人必有德。她相信美好的事物一定能够感天动地,一定能够获得福气,那是大福。

一个人不能拥有内心大安宁,不能给别人带去快乐,他自己的快乐又在哪里呢?

她成立福人德公司就是要把真善美传播给大家。

“福人德”三个字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有德之人必有福。而实际上它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福人德的品牌来自深邃的大海,积聚了珊瑚精髓,将吉祥如意、修养美德、智慧仁德散播人间是她的使命。

在林金銮的心理,她所要经营的不仅是一种产品,一种有品牌的产品,她要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传播。

因此,在福人德的世界里,看到的是珊瑚之美,而感受到的一定是珊瑚之真和善。

“福”是指吉祥福德。善果者,福祥也;德高者,福瑞也。吉祥福德是人性的求索,而福人德正是将吉祥福德意蕴中的最真、最善、最美的理念传播给社会大众,使之发扬光大。

“人”是指天地之间、万物之间顶天立地大写的人。在天地万物之间,只有人类具有创造性的智慧,所以“人”被称为万物之灵,而真正能够成为顶天立地、大写的人,应该是胸怀大志、心智开明、勇于创造和勇于奉献的人。福人德的“人”,就是呼唤人们成为顶天立地大写的人。

“德”是指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修养美德、吉祥福德。一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多种角色,要不断向德靠近。作为企业的人,要有社会公德;作为社会的人,要有社会公德;作为进取向上的人,要不断修养美德。这几种德层层递进、良性循环、持续发展,从而到达一个至高无上的吉祥福德境界。

火红的椭圆形,“福人德”三个大字立于如意祥云之上,在北京最美的季节翩然而至。她要将吉祥带给人间,她要将祝福播散世界。

尚品珠宝五彩珊瑚

世界上有一种物质,它能够把自然、历史、人类、社会和文化诠释得如此精辟、透彻、丰富和富于哲理。它用灵魂支撑着人们精神的信仰和力量;它用生命解读道德的完美与永恒;它炼造精神世界的高洁,陶冶人的情操;它极尽一切美丽,带给人们吉祥。这就是福人德尚品珠宝――五彩珊瑚。

“福人德”经过十年的历练,傲然地成为中国红珊瑚的第一品牌。

如何让红珊瑚的真正魅力展现人间,如何以红珊瑚的品质造福人类,林金銮处心积虑。在独自难眠的深夜,在骤然醒来的早晨,林金銮朝思暮想,似乎与红珊瑚化为一体。她们向相而视,静静地感受那份默契。

她要把握那个灵魂,要把那独有的灵性溶化在福人德经营之中。

为了保证福人德红珊瑚品牌的生命力和持久性,林金銮确立了福人德品牌的一系列经营思想。

福人德品牌经营理念:公正,诚信、稳健、负责;

福人德品牌经营目标:服务第一,质量第一,品位第一,品牌第一;

福人德品牌经营原则:以善为本,以人为纲,以德服人,做事之前先做人;

福人德品牌愿望:妆点人生,祝福万家。

福人德创建伊始便制定了“不二品牌”和“不二价格”的战略。

如果说企业也有它自身的肌体循环,那么良好的血脉则是保障它健康发展的前提。

林金銮搭建了福人德的一个蓬勃的血脉。

公司通过十年多经营红珊瑚市场运行经验,几十家成功开店经验,并结合加盟者当地的实际情况,从选址、开店、货品管理、顾客管理到市场推广,福人德以扎实深厚的店铺运营能力,为加盟商提供了专业深入的运营指导和支持。

林金銮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是融入越来越多的优秀人员参加。

在与加盟商的合作中,福人德首先传达的是企业的文化内涵和经营理念,然后才是产品。不能认同福人德企业精神的人,是无法结缘红珊瑚、也无法走进福人德的。

而林金銮更是以其善良和对红珊瑚事业宗教般的虔诚感染着她周围的人。

在福人德创建的“共识、共创、共享”平台上,一批热爱红珊瑚事业,了解红珊瑚事业的加盟商聚集在一起,为他们共同的理想而奋斗。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最终的成功一定是文化的成功,即所遵循的文化原则和做人准则。

林金銮把每一位加盟商,都看作是红珊瑚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她的责任是引导他们共同打造一片红火的事业和天地。

至今,她还念念不忘的是第一位加盟商――哈尔滨的刘小菲女士。她说是刘小菲女士的加盟,使她坚定了信心,她感谢她,她感谢所有的加盟者。

在红珊瑚的连锁事业中,林金銮更愿意把自己当作一个服务周到的供应商,把加盟者看作是自己的一个顾客。

她不辞辛苦地为每一个店铺的成长与成功,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在红珊瑚每一个专卖店里,都贴有一个特殊的“告示”,它是福人德经营的一种方式,也是福人德宣传红珊瑚文化的一种形式,更是福人德对自己产品的一个承诺。保证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红珊瑚吉祥富贵,100%不打折;红珊瑚产量稀少,原材料年年上涨约50%以上,实为保值、增值的最佳收藏品。

随着企业和品牌的发展,这一理念又发展为“福人德”品牌为消费者制定的六大保证:

1.全国福人德红珊瑚产品皆保证纯天然品质。

2.全国福人德红珊瑚产品均保修一年,终身服务。

3.购买福人德产品,可享受全国各地“福人德”专柜(在一个月之内,不影响销售的情况下)调换及终身清洁、维修等服务。

4.福人德产品若有任何质量问题:如断线、宝石脱落、残损,维修时仅收取零配件或宝石费用,终生服务。

5.全国福人德产品统一价格、统一售后服务。

6.每件福人德产品均附“终身服务卡”作为终生服务的证明。

在时间中磨砺,在市场中检验,福人德经受商海中更为严酷的风吹雨打,如红珊瑚般屹立昂然。

为了揭开红珊瑚的生命之谜,福人德专门成立了科学研究所。

容颜衰老、皮肤干燥、弹性减弱是皮肤中水分及胶原蛋白丢失造成的,传统的化妆品采取的方法是“失什么,补什么”,在化妆品中补充水分和胶原蛋白。但是,这些措施只能暂时掩盖衰老所造成的后果,并不能阻挡衰老的成因,且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福人德科研所从红珊瑚中得到了养颜护肤的新概念:疏通因“气滞血淤”所引发的阻塞。根据中医理论,采取现代高新技术,研制出许多具有开发价值的红珊瑚养生、保健系列产品。其中,“福人德红珊瑚养颜霜”试用样已经面世,这是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科技含量很高的养肤品。

坚持源于实力,更源于信念。

红珊瑚在风吹浪打中成就了它的品质,而福人德也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锻造了它的品牌、美誉和实力,并在广大的消费群中巩固了它的诚信。